氧化铝制备及应用专利技术1、α型晶体结构为主体的氧化铝被膜制造方法、α型晶体结构为主体的氧化铝被膜和含该被膜 2、α型氧化铝粉末的制造方法 3、α-氧化铝粉末的制造方法及其由该方法得到的α-氧化铝粉末 4、α-氧化铝粉末及其生产方法 5、α-氧化铝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6、α-氧化铝及其制造方法 7、α-氧化铝粒料的制备方法 8、α-氧化铝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9、α-氧化铝细粉及其制造方法 10、α一氧化铝粉末的制造方法 11、β-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2、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3、θ-氧化铝就地涂覆的整体式催化剂载体 14、拜尔法联合生产氧化铝和铝酸钙水泥的方法 15、拜尔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红泥水悬浮液的流体化工艺 16、拜尔法生产氧化铝强化溶出的方法 17、半透明氧化铝烧结体及其生产 18、不同整比性vo_2纳米粉体的合成.caj 19、超纯纳米级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20、超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 21、超微细高纯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22、尺寸可控、形态松散的超细氧化铝粉体材料的制备技术 23、尺寸可控纳米、亚微米级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 24、处理富含氧化铝一水合物铝土矿的改进方法 25、处理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26、醇铝气相法制取纳米高纯氧化铝的方法 27、醇铝水解法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技术 28、从低品位含铝矿石中提取氧化铝的方法 29、从废钒触媒中提取五氧化二钒.caj 30、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精制五氧化二钒的试验研究.caj 31、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五氧化二钒.caj 32、从废旧氧化锌压敏电阻片中提取及制备氧化钴.caj 33、从粉煤灰提氧化铝和生成β-cs胶凝材料法 34、从苛性母液制备含水合氧化铝的晶体的方法 35、从铝基含镍废渣中回收氧化铝的方法 36、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改进方法 37、从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循环母液中萃取镓的工艺 38、大孔径α--氧化铝及其制法和应用 39、单晶氧化铝瓷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管 40、单晶氧化铝瓷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管 2 41、单晶氧化铝颗粒的制造方法 42、氮化二铬-氧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43、低玻粉用α-氧化铝粉 44、低密度大孔容球形氧化铝的制备工艺 45、低纳超细α型氧化铝的制造方法 46、低碳烷氧基铝水解制备氧化铝方法 47、低碳烷氧基铝水解制备氧化铝方法的改进 48、低温烧结的99氧化铝陶瓷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49、电镀氧化铝的新工艺 50、电子陶瓷流延成型专用α-氧化铝粉 51、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自润滑处理方法 52、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特性及应用前景.caj 53、复合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54、改良盐析法制备亚微米氧化铝工艺方法 55、改性的α氧化铝颗粒 56、改性溶胶-凝胶氧化铝 57、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58、高纯超细氧化铝生产工艺及装置 59、高纯纳米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60、高纯纳米氧化铝纤维粉体制备方法 61、高纯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62、高纯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63、高铝硅比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 64、高挠曲强度烧结氧化铝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65、高强度氧化铝 氧化锆 铝酸镧复相陶瓷及制备方法 66、高热稳定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67、高四方相氧化锆-氧化铝复合粉料及其制备方法 68、高温下保持高比表面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69、高压放电灯用发光容器及多晶透明氧化铝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70、隔板式氧化铝风动溜槽卸料装置 71、工业化用层析氧化铝 72、硅改性的氧化铝及制备与在负载茂金属催化剂中的应用 73、硅增强的新型结晶氧化铝 74、含工业氧化铝废渣的提纯方法 75、含锂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76、含铝酸钙的物料提取氧化铝工艺 77、含铁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工艺 78、回收废钯 氧化铝催化剂中金属钯的方法 79、回收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的方法 80、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81、减少拜耳法三水合氧化铝中的杂质 82、将硅渣开发为助洗剂的氧化铝生产工艺 83、胶冻切割成型法生产高性能氧化铝系陶瓷基片的生产工艺 84、净化氧化铝粉末的方法和设备 85、具有拟薄水铝石结构的氧化硅-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86、具有氧化铪与氧化铝合成介电层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87、利用粉煤灰和石灰石联合生产氧化铝和水泥的方法 88、利用高岭岩(土)生产超纯氧化铝的工艺 89、利用铝型材厂工业污泥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90、连续种子搅拌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 91、两组份烧结法氧化铝制备工艺 92、磷化铝熏蒸残渣的无害化处理并回收氧化铝的方法 93、铝生产电解槽中氧化铝成份的精确调节方法 94、铝酸钠碳酸化法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95、纳米尺寸的均匀介孔氧化铝球分离剂的合成方法 96、纳米级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97、纳米添加氧化铝陶瓷的改性方法 98、纳米氧化铝材料的制造方法 99、纳米氧化铝粉的电弧喷涂反应合成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100、纳米氧化铝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101、纳米氧化铝胶体功能陶瓷涂料生产方法 102、纳米氧化铝铜基体触头材料 103、拟薄水铝石和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04、片状氧化铝 105、强发光氧化铝模板及制法 106、强化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工艺 107、强化脱硅及溶出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108、热解生产的氧化铝 109、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氧化铝工艺方法 110、溶胶-凝胶氧化铝磨粒 111、砂状氧化铝分解新工艺 112、烧结α-氧化铝 聚偏氟乙烯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法及制品 113、烧结法精液制取砂状氧化铝的方法 114、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提高熟料氧化铝溶出率的方法 115、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工艺的熟料制备方法 116、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赤泥分离方法 117、生产低碱氧化铝的方法、由该方法生产的低碱氧化铝以及生产陶瓷的方法 118、生产硅藻土助滤剂及回收硫酸铝和氧化铝的方法 119、石灰一拜耳法处理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工艺 120、水合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21、塑胶地砖表面涂布氧化铝的方法 122、酸析法氧化铝改进工艺 123、随氧化铝加料量变化即时调整铝电解槽能量平衡的方法 124、隧道窑烧结生产氧化铝的方法及专用隧道窑 125、碳酸化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 126、碳酸化分解生产氧化铝工艺 127、提高氧化铝生产中蒸发效率的方法 128、天然铝矾土矿用于制备精细氧化铝陶瓷的方法 129、铁铝复合矿生产生铁及提取氧化铝的铝酸钙渣工艺 130、通过化学气相淀积产生的增强氧化铝层 131、透光多晶氧化铝 132、透光性氧化铝陶瓷及其制造方法、高压放电灯用发光容器、造粒粉末和成形体 133、透明的多晶氧化铝 134、微球状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35、无搅拌情况下分解铝酸钠溶液制造氧化铝的方法和设备 136、稀土补强氧化铝系陶瓷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137、细粒状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38、亚球形氧化铝粉末、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139、亚微米高纯透明氧化铝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140、烟气干法净化中氧化铝量的均匀分配方法及装置 141、盐酸联碱法生产氧化铝工艺 142、阳极氧化铝模板中一维硅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143、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纺织瓷件的制造方法 144、氧化铬及氧化铝合成介电层及其制造方法 145、氧化铝焙烧工序的余热利用方法 146、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147、氧化铝超浓相输送滤沙装置 148、氧化铝赤泥洗涤直接加热及分解板式换热工艺 149、氧化铝的常压低温溶出生产方法 150、氧化铝的生产方法 151、氧化铝废水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回用方法 152、氧化铝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泥处置新工艺 153、氧化铝高压釜溶出系统的排料及填料装置 154、氧化铝高压釜溶出系统的闪蒸器注水方法 155、氧化铝高压釜溶出系统的稀释槽乏汽排放装置 156、氧化铝颗粒及其生产方法 157、氧化铝矿浆制备的二段磨磨矿--分级工艺 158、氧化铝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159、氧化铝生产分解分级新工艺 160、氧化铝生产烧结法赤泥分离方法 161、氧化铝生产烧结法赤泥分离设备 162、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废物的加工方法 163、氧化铝生产中浮游物处理方法 164、氧化铝生产中卸泥辊的刮泥装置 165、氧化铝输送过程中气流隔断及杂质清除装置 166、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智能控制方法 167、氧化铝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168、氧化铝涂覆的碳化硅晶须-氧化铝 169、氧化铝系多相复合结构陶瓷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170、氧化铝细粒的制备方法 171、氧化铝下料秤下料静态逻辑控制器 172、氧化铝载钌的制备方法和使醇氧化的方法 173、一水型铝土矿石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 174、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精矿生产氧化铝方法 175、一种fe基氧化铝复合材料铝电解惰性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176、一种mcm-41 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77、一种α-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178、一种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179、一种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原矿浆制备方法 180、一种表面包膜氧化铝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方法 181、一种掺铒 铒、镱共掺氧化铝光波导放大器的制备方法 182、一种大孔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1 183、一种大孔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2 184、一种氮氧化铝镁 氮化硼复相耐火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185、一种分离氧化铝蒸发母液中碳酸钠的方法 186、一种高比表面积氧化铝 187、一种高烧结活性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方法 188、一种高性能低成本氧化铝复合微晶陶瓷的制备方法 189、一种含锂的球形氧化铝 190、一种含氧化硅-氧化铝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191、一种含有改性纳米级氧化铝的半合成烃类转化催化剂 192、一种活性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93、一种活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194、一种基于多孔氧化铝模板纳米掩膜法制备纳米材料阵列体系的方法 195、一种晶种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 196、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备氧化铝联产水泥熟料的方法 197、一种连续碳分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 198、一种联合法生产氧化铝降低拜耳法精液αk的方法 199、一种铝电解用硼化钛/氧化铝阴极涂层及制备方法 200、一种纳米晶添加氧化铝陶瓷材料及低温液相烧结方法 201、一种纳米孔氧化铝模板的生产工艺 202、一种偏铝酸钠-二氧化碳法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203、一种球形氧化铝颗粒的制备方法 204、一种烧结法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 205、一种生产超微细氧化铝粉的方法 206、一种生产含有少量氧化钠的氧化铝的方法 207、一种生产氧化铝的粗液脱硅方法 208、一种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209、一种生产氧化铝工艺过程的补碱方法 210、一种生产氧化铝新工艺 211、一种吸附用活性氧化铝球生产方法 212、一种形态松散的纳米、亚微米级高纯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213、一种盐析法生产氧化铝及氧化铝微粉的工艺方法 214、一种氧化铝的制备方法1 215、一种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2 216、一种氧化铝镀膜的方法 217、一种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18、一种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219、一种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220、一种氧化铝-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21、一种氧化铝蜡吸附剂的再生方法 222、一种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引线框架材料及制备方法 223、一种氧化铝磨损指数测定仪 224、一种氧化铝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225、一种氧化铝溶出料浆分离赤泥的方法 226、一种氧化铝生产过程中补碱的方法 227、一种氧化铝陶瓷的制备方法 228、一种氧化铝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229、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1 230、一种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2 231、一种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232、一种一水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母液处理方法 233、一种以湿化学法为基础的氧化铝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234、一种用铝土矿提纯氧化铝的方法 235、一种制备高纯超细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236、一种制备高纯氧化铝的方法 237、一种制备耐高温高表面积氧化铝及含铝复合氧化物的方法 238、一种制备轻质高强氧化铝空心球陶瓷的制备方法 239、一种制备小粒径氧化铝粉的方法 240、一种制备氧化铝载体的方法 241、一种制造高纯超细氧化铝粉的方法 242、一种制造氧化铝提炼厂用的助滤剂的改进方法 243、一种作催化剂载体用的纳米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244、一种作催化剂载体用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245、以磷化铝制备活性氧化铝的方法 246、应用拜尔法从含-水合物的铝土矿连续生产氧化铝的工艺 247、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精铝的方法 248、用铒离子注入勃姆石方法制备掺铒氧化铝光波导薄膜 249、用废铝灰生产氧化铝的方法 250、用浮选法生产再生氧化铝的工艺 251、用高硫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除硫方法 252、用铝电解废弃物制取再生氟化盐、氧化铝的装置 253、用凝胶注模法制备用于齿科修复的氧化铝预制块 254、用氧化铝生产中的副产品钠硅渣生产洗涤用4a沸石的方法 255、用于半导体处理设备中的抗卤素的阳极氧化铝 256、用于改进氧化铝工艺特性的进料处理 257、用于合成二甲醚的改性氧化铝催化剂 258、用于微波诱导氧化工艺的改性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59、用于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加入石灰的方法 260、用于制备碳纳米管的氧化铝载体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261、用再生氧化铝电解法生产铝锭的工艺 262、用在半导体处理设备中的抗卤素的阳极氧化铝 263、用蒸汽流化反应器生产α型氧化铝的方法 264、由分解铝酸钠溶液生产氧化铝的工艺和装置 265、由含少量反应性硅石的三水铝土矿生产氧化铝 266、由氢氧化铝制备氧化铝的方法 267、油墨用氧化铝的制造方法 268、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269、预防加热管结垢提高氧化铝厂蒸发效率和节能的方法 270、在两种状态引入晶种以生产大颗粒氧化铝的工艺 271、在氧化铝陶瓷上进行金刚石薄膜定向生长的方法 272、直流电弧矿热炉生产氧化铝空心球的方法 273、制备α-氧化铝粉末的方法 274、制备α-氧化铝粒子的方法 275、制备α-氧化铝粒子的方法 2 276、制备无定形、催化活性氧化硅-氧化铝的方法 277、制取氧化铝过程中的赤泥分离技术 278、制造可控制钠含量和颗粒尺寸的三水氧化铝的方法 279、种含氧化硅-氧化铝的加氢裂化催化剂 280、自支撑有序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281、综合利用煤矸石生产氧化铝和电解铝 282、最终冷却无水氧化铝的方法 本光盘详细地阐述了每个项目的技术领域、现有市场产品技术分析、新产品发明的市场背景、新产品制作的主要技术原理、实现该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原料配方、具体实施例、以及该项目的研制单位名称、通信地址、研制时间等。是不可多得的技术开发,企业生产的技术汇编资料。 全文资料光盘是计算机专用数据光盘,在Windows操作系统运行环境下,可以直接打开、阅读、打印。为您的企业参与市场产品开发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主要内容包括:世界和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发展状况及我国铝土矿资源的特点;铝酸钠溶液特性、拜耳法和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原理及其工艺;影响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溶出过程、赤泥沉降性能、晶种分解过程、蒸发过程和氢氧化铝焙烧过程的因素及工艺优化;烧结法熟料烧成、熟料浸出、铝酸钠溶液脱硅以及碳酸化分解等技术;拜耳法和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最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我国氧化铝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本书适合从事氧化铝生产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有色冶金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教材。
拜耳法烧结法联合法
★把握升浪起点 ●2006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的牛市进入加速上扬的阶段,与铜、锌的优异表现相比,铝价的涨幅略有落后。在经过长时期的低迷后,国内电解铝行业的转折已成定局,相应地电解铝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较为出色。●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全球氧化铝产能将出现过剩,目前氧化铝价格基本见顶,2007年后将以逐步回落为主。●由于中国电解铝产业政策的变化,全球电解铝供求关系正逐渐改善,2006年国际电解铝供应将可能出现略为偏紧的局面;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电解铝行业将出现大面积短缺,而我国将可能从电解铝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电解铝—氧化铝价差扩大的趋势使得电解铝行业成为有色中最有潜力的品种。●电解铝行业的投资机会在于:一、氧化铝或电力成本的优势;二、产业链较长的公司;三、规模的扩张。
韧性较低。氧化铝单晶断裂韧性较低,抗冲击能力差,限制了其更广泛领域的应用;通过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增韧材料,可明显改善这一现象。氧化铝是铝的稳定氧化物,化学式为Al2O3;在矿业、制陶业和材料科学上又被称为矾土,氧化铝是一种无机物,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
氧化铝,又称三氧化二铝,分子量102,通常称为“铝氧”,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粉状物,俗称矾土。化学式Al2O3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溶于浓硫酸,缓慢溶于碱液中形成氢氧化物,几乎不溶于水及非极性有机溶剂。相对密度(d204)。熔点约2000℃。用途用作分析试剂。有机溶剂的脱水。吸附剂。有机反应催化剂。研磨剂。抛光剂。用途1. 红宝石、蓝宝石的主成份皆为氧化铝,因为其它杂质而呈现不同的色泽。红宝石含有氧化铬而呈红色,蓝宝石则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钛而呈蓝色。 2. 在铝矿的主成份铁铝氧石中,氧化铝的含量最高。工业上,铁铝氧石经由Bayer process纯化为氧化铝,再由Hall-Heroult process转变为铝金属。 3. 氧化铝是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的原因。纯净的金属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暴露于空气中铝表面。这层氧化铝薄膜能防止铝被继续氧化。这层氧化物薄膜的厚度和性质都能通过一种称为阳极处理(阳极防腐)的处理过程得到加强。 4. 铝为电和热的良导体。铝的晶体形态因为硬度高,适合用作研磨材料及切割工具。 5. 氧化铝粉末常用作色层分析的媒介物。 6. 2004年8月,在美国3M公司任职的科学家开发出以铝及稀土元素化合成的合金制造出称为transparent alumina的强化玻璃。 资料:刚玉粉硬度大可用作磨料,抛光粉,高温烧结的氧化铝,称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可制机械轴承或钟表中的钻石。氧化铝也用作高温耐火材料,制耐火砖、坩埚、瓷器、人造宝石等,氧化铝也是炼铝的原料。煅烧氢氧化铝可制得γ-Al2O3。γ-Al2O3具有强吸附力和催化活性,可做吸附剂和催化剂。刚玉主要成分α-Al2O3。桶状或锥状的三方晶体。有玻璃光泽或金刚光泽。密度为~,硬度9,熔点2000±1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和碱。耐高温。无色透明者称白玉,含微量三价铬的显红色称红宝石;含二价铁、三价铁或四价钛的显蓝色称蓝宝石;含少量四氧化三铁的显暗灰色、暗黑色称刚玉粉。可用做精密仪器的轴承,钟表的钻石、砂轮、抛光剂、耐火材料和电的绝缘体。色彩艳丽的可做装饰用宝石。人造红宝石单晶可制激光器的材料。除天然矿产外,可用氢氧焰熔化氢氧化铝制取。 氧化铝化学式Al2O3,分子量。矾土的主要成分。白色粉末。具有不同晶型,常见的是α-Al2O3和γ-Al2O3。自然界中的刚玉为α-Al2O3,六方紧密堆积晶体,α-Al2O3的熔点2015±15℃,密度,硬度,不溶于水、酸或碱。γ-Al2O3属立方紧密堆积晶体,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和碱,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 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纳米结构是以纳米尺度的物质单元为基础按一定规律构筑或营造的一种新体系。它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薄膜嵌镶体系。对纳米阵列体系的研究集中在由金属纳米微粒或半导体纳米微粒在一个绝缘的衬底上整齐排列所形成的二位体系上。
而纳米微粒与介孔固体组装体系由于微粒本身的特性,以及与界面的基体耦合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效应,也使其成为了研究热点,按照其中支撑体的种类可将它划分为无机介孔复合体和高分子介孔复合体两大类,按支撑体的状态又可将它划分为有序介孔复合体和无序介孔复合体。
在薄膜嵌镶体系中,对纳米颗粒膜的主要研究是基于体系的电学特性和磁学特性而展开的。美国科学家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几百只单壁纳米碳管组成晶体索“Ropes”,这种索具有金属特性,室温下电阻率小于Ω/m;将纳米三碘化铅组装到尼龙-11上,在X射线照射下具有光电导性能, 利用这种性能为发展数字射线照相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纳米新材料
纳米新材料配方是一门在100 纳米以内空间内,通过自然更改直接排序原子与分子创造出来的新纳米材料的项目。纳米新材料与该领域是现代力量和现代技术创新的起点,新的规律和原理的发现与全新的理念创设给予基础科学,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会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改革新动力。纳米新材料配方由于SAIZU细小,拥有很多奇特的性能。
1988年Baibich 等第一次在纳米Fe/ Cr MS里发现磁电阻变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与一般的ME比起来要大一个级别,并且是负值的,各向一样,称作GMR 。之后还在纳米体系的、隧道结和Perovskite结构、颗粒膜中发现巨ME。里面Perovskite结构在一九九三年是发现且具有极大ME,叫做CMR ,在隧道结中找到的为TMR。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米材料
峰高:对多晶来说,峰高由同方向排列的晶面分布数量(texture)决定,即:若所有晶粒为同方向排列,则此时各个晶面的峰高要大于无规律排列的晶粒。而同一图谱中不同峰高则是由每个峰对应的晶面数量决定。
峰宽:一般分析最多的数值是FWHM(半峰全宽). 峰宽受很多因素影响:从仪器角度说,因素为所用X射线的波长分布,即使是单色X射线也不完全只有唯一确定波长; 从多晶样品角度说,FWHM和晶粒大小成反比,即,晶粒直径越小对应的FWHM越大,具体计算可以参考Scherrer equation。
峰面积:也称为integral intensity。 这个值同样不是由某单一值决定,和样品本身相关的量有:该峰对应晶面的数量,晶胞体积,晶粒体积,structure factor等。
鉴别物相首先从峰位入手,如果峰位能对上,初步判定为该物质;其次,还要看各衍射峰的强度相对比是否也与标准卡片上的峰强比一致,如果都一样则可肯定为该物质。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在高速运动电子的轰击下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有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两种。晶体可被用作X光的光栅,这些很大数目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所产生的相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作用,从而使得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
由于大量粒子散射波的叠加,互相干涉而产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X射线的衍射线。满足衍射条件,可应用布拉格公式:2dsinθ=nλ入射光束(来自图中左上方)使每个散射体重新辐射其强度的一小部分作为球面波。
如果散射体与间隔d对称地排列,则这些球面波将仅在它们的路径长度差2dsinθ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的方向上同步。 在这种情况下,入射光束的一部分偏转角度2θ,会在衍射图案中产生反射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xrd
峰高:对多晶来说,峰高由同方向排列的晶面分布数量(texture)决定,即:若所有晶粒为同方向排列,则此时各个晶面的峰高要大于无规律排列的晶粒.。而同一图谱中不同峰高则是由每个峰对应的晶面数量决定。峰宽:一般分析最多的数值是FWHM(半峰全宽). 峰宽受很多因素影响:从仪器角度说,因素为所用X射线的波长分布,即使是单色X射线也不完全只有唯一确定波长; 从多晶样品角度说,FWHM和晶粒大小成反比,即,晶粒直径越小对应的FWHM越大, 具体计算可以参考Scherrer equation。峰面积:也称为integral intensity. 这个值同样不是由某单一值决定,和样品本身相关的量有:该峰对应晶面的数量,晶胞体积,晶粒体积,structure factor等。鉴别物相首先从峰位入手,如果峰位能对上,初步判定为该物质;其次,还要看各衍射峰的强度相对比是否也与标准卡片上的峰强比一致,如果都一样则可肯定为该物质。峰形与样品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有很大关系,如果是馒头峰则为标准的非晶,如果是明锐的尖峰则为晶体,峰越尖锐,半高宽越小,则表明晶粒越小,结晶越好。当然峰强的大小也能看出物质的含量多少,大致上,峰越强,物质含量越多。同样晶粒大小,晶格畸变,内应力的影响也会导致峰形的变化(如宽化、不对称变化等)和峰位的偏移。
几年来,我们看到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科技事业的迅猛发展,这让我为我是个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记得很久以前,手机的用途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电话,可是前几年,手机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外观漂亮多了,而且用途也多了,可以用手机拍照、开会、上网、发短信息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这让我们的生活更为方便,也让我更加领会到了科技的力量,不过,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对“科技”二字的内容还知之有限,我无法用一些很深奥的理论来阐述科技的玄奇,也无法对各位走上工作岗位的长辈们承诺我所能实现的科技蓝图。但我愿意用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畅想科技与未来。 从基因工程“让人活到一千岁”的梦想,到纳米技术“包你穿衣不用洗”的诺言;从人工智能“送你一只可爱机器狗”的温馨,到转基因技术“让老鼠长出人耳朵”的奇观。不断有新的科技在诞生,每一个新科技的发现都会让人们欣喜若狂,因为,这些新科技正在逐步地改善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就近期而言,中国首先完成了非典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非典现在是全球公认的危害性最大的疾病,可是为什么别的国家不能首先完成,而我们国家就偏偏完成了呢?很简单,这说明了我们国家不比别人落后,不比别人差,回头看看我们祖国的过去,从曾经一个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的国家到现在的拥有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大国,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多少的困难与坎坷,但是我们的祖国还是挺过来了,因为我们的祖国坚信——科技不仅改变命运,还可改变未来。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对社会的普遍感觉是竞争意识强了,学习劲头足了。科普知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爱因斯坦、霍金、比尔·盖茨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计算机科学、现代物理和化学动态更是无时不牵动着我们。我们已经明白科技的重要性,也知道了科技的普遍性。 虽然科技创造新生活的前景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但是归根结底是要靠我们共同的努力实现的。作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肩上的担子的确不轻,新的机遇总是伴着风险与挑战,但是,我们不会轻易地说放弃,我们用我们的青春向前辈们发誓:决不辜负前辈们对我们的希望。 回望文明的历程,是科技之光扫荡了人类历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学之火点燃了人类心灵中的熊熊的希望;科技支撑了文明,科技创造着未来,而未来在我们手中。让我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让我们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让我用我们的创造力将我们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天津活性氧化铝干燥剂,主要用途:在石油化工、化肥工业中,广泛用作催化剂、催化剂载体。现代净水活性氧化铝又具有吸附特性,因而用作气体和液体的干燥剂、气体净化的吸附剂、饮水除氟剂、工业污水的颜色和气味消除剂等。
氧化铝的用途一般有以下几类:耐火材料用;磨料用;陶瓷用;釉料;宝石材料;激光材料1.耐火材料用,如:耐火板,隔火砖,隔热物;耐火材料是砌在熔炼炉的壳体里面,对熔炼炉起着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熔炼炉的壳 体不被熔炼炉内的高温所熔化。耐火砖主要用在冶金行业,如耐火砖用于炼钢窑体砌筑。2.磨料用,分普通磨料和特种磨料铝的晶体形态金刚砂因为硬度高,适合用作研磨材料及切割工具;特种磨料,应该是用作不锈钢抛光研磨。3.陶瓷用: 由于氧化铝陶瓷的机械强度高,绝缘电阻大,硬度大,耐磨、耐腐蚀及耐高温等的性能,它可以用作电子陶瓷,如真空器件、电路基片、火花塞绝缘瓷等。a.利用强度高和硬度大等性能作为结构陶瓷,如用作磨料、刀具和造纸工业用刮刀,纺织瓷件。c.利用其化学稳定性良好的性能,可用作化工和生物陶瓷,如人工关节、坩埚竺。b.精细陶瓷: 机械轴承 c.陶瓷涂层:4.釉料: 洁具. 5.宝石材料、激光材料
不一样的,活性氧化铝现在很冷门,很热卖呀!
用途1. 红宝石、蓝宝石的主成份皆为氧化铝,因为其它杂质而呈现不同的色泽。红宝石含有氧化铬而呈红色,蓝宝石则含有氧化铁及氧化钛而呈蓝色。 2. 在铝矿的主成份铁铝氧石中,氧化铝的含量最高。工业上,铁铝氧石经由Bayer process纯化为氧化铝,再由Hall-Heroult process转变为铝金属。 3. 氧化铝是金属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的原因。纯净的金属铝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薄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暴露于空气中铝表面。这层氧化铝薄膜能防止铝被继续氧化。这层氧化物薄膜的厚度和性质都能通过一种称为阳极处理(阳极防腐)的处理过程得到加强。 4. 铝为电和热的良导体。铝的晶体形态金刚砂因为硬度高,适合用作研磨材料及切割工具。 5. 氧化铝粉末常用作色层分析的媒介物。 6. 2004年8月,在美国3M公司任职的科学家开发出以铝及稀土元素化合成的合金制造出称为transparent alumina的强化玻璃。资料刚玉粉硬度大可用作磨料,抛光粉,高温烧结的氧化铝,称人造刚玉或人造宝石,可制机械轴承或钟表中的钻石。氧化铝也用作高温耐火材料,制耐火砖、坩埚、瓷器、人造宝石等,氧化铝也是炼铝的原料。煅烧氢氧化铝可制得γ-Al2O3。γ-Al2O3具有强吸附力和催化活性,可做吸附剂和催化剂。刚玉主要成分α-Al2O3。桶状或锥状的三方晶体。有玻璃光泽或金刚光泽。密度为~,硬度9,熔点2000±15℃。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和碱。耐高温。无色透明者称白玉,含微量三价铬的显红色称红宝石;含二价铁、三价铁或四价钛的显蓝色称蓝宝石;含少量四氧化三铁的显暗灰色、暗黑色称刚玉粉。可用做精密仪器的轴承,钟表的钻石、砂轮、抛光剂、耐火材料和电的绝缘体。色彩艳丽的可做装饰用宝石。人造红宝石单晶可制激光器的材料。除天然矿产外,可用氢氧焰熔化氢氧化铝制取。
色谱法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色谱)跳转到: 导航, 搜索本条目是新条目推荐候选之一,如果您认为它有资格列入首页的“你知道吗?”单元,让更多读者注意到,欢迎投票支持。如果您心中尚有条目想推荐,也欢迎提出。关于入选文章的资格与推荐规则,请参阅推荐规则。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50年代之后飞速发展,并发展出一个独立的三级学科——色谱学。历史上曾经先后有两位化学家因为在色谱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此外色谱分析方法还在12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录[隐藏] * 1 历史 o 色谱的起源 o 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 o 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 o 高效液相色谱 * 2 原理 o 吸附色谱 o 分配色谱 o 离子交换色谱 o 凝胶色谱 * 3 色谱理论 o 关于保留时间的理论 o 基于热力学的塔板理论 o 基于动力学的Van Deemter方程 * 4 基本技术和方法 * 5 应用 * 6 发展方向 o 新固定相的研究 o 检测方法的研究 o 专家系统 o 色谱新方法 * 7 参见[编辑]历史[编辑]色谱的起源色谱法起源于20世纪初,1906年俄国植物学家米哈伊尔·茨维特用碳酸钙填充竖立的玻璃管,以石油醚洗脱植物色素的提取液,经过一段时间洗脱之后,植物色素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由一条色带分散为数条平行的色带。由于这一实验将混合的植物色素分离为不同的色带,因此茨维特将这种方法命名为Хроматография,这个单词最终被英语等拼音语言接受,成为色谱法的名称。汉语中的色谱也是对这个单词的意译。茨维特并非著名科学家,他对色谱的研究以俄语发表在俄国的学术杂志之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正常的学术交流被迫终止。这些因素使得色谱法问世后十余年间不为学术界所知,直到1931年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库恩将茨维特的方法应用于叶红素和叶黄素的研究,库恩的研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也让科学界接受了色谱法,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以氧化铝为固定相的色谱法在有色物质的分离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今天的吸附色谱。[编辑]分配色谱的出现和色谱方法的普及薄层色谱分离打印机黑色油墨的组成放大薄层色谱分离打印机黑色油墨的组成1938年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和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准备利用氨基酸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分离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马丁早期曾经设计了逆流萃取系统以分离维生素,马丁和辛格准备用两种逆向流动的溶剂分离氨基酸,但是没有获得成功。后来他们将水吸附在固相的硅胶上,以氯仿冲洗,成功地分离了氨基酸,这就是现在常用的分配色谱。在获得成功之后,马丁和辛格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物的分离。1943年马丁以及辛格又发明了在蒸汽饱和环境下进行的纸色谱法。[编辑]气相色谱和色谱理论的出现1952年马丁和詹姆斯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想法,他们用硅藻土吸附的硅酮油作为固定相,用氮气作为流动相分离了若干种小分子量挥发性有机酸。气相色谱的出现使色谱技术从最初的定性分离手段进一步演化为具有分离功能的定量测定手段,并且极大的刺激了色谱技术和理论的发展。相比于早期的液相色谱,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对设备的要求更高,这促进了色谱技术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气相色谱需要特殊和更灵敏的检测装置,这促进了检测器的开发;而气相色谱的标准化又使得色谱学理论得以形成色谱学理论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塔板理论和Van Deemter方程,以及保留时间、保留指数、峰宽等概念都是在研究气相色谱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编辑]高效液相色谱1960年代,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汽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19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编辑]原理色谱过程的本质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不同的物质在两相之间的分配会不同,这使其随流动相运动速度各不相同,随着流动相的运动,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根据物质的分离机制,又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类别。[编辑]吸附色谱吸附色谱利用固定相吸附中西对物质分子吸附能力的差异实现对混合物的分离,吸附色谱的色谱过程是流动相分子与物质分子竞争固定相吸附中心的过程吸附色谱的分配系数表达式如下:K_a =\frac{[X_a]}{[X_m]}其中[Xa]表示被吸附于固定相活性中心的组分分子含量,[Xm]表示游离于流动相中的组分分子含量。分配系数对于计算待分离物质组分的保留时间有很重要的意义。[编辑]分配色谱分配色谱利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对待分离组分溶解度的差异来实现分离。分配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液相的溶剂,依靠图布、键合、吸附等手段分布于色谱柱或者担体表面。分配色谱过程本质上是组分分子在固定想和流动相之间不断达到溶解平衡的过程。分配色谱的狭义分配系数表达式如下:K=\frac{C_s}{C_m}=\frac{X_s/V_s}{X_m/V_m}式中Cs代表组分分子在固定相液体中的溶解度,Cm代表组分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编辑]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被分离组分与固定相之间发生离子交换的能力诧异来实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固定相一般为离子交换树脂,树脂分子结构中存在许多可以电离的活性中心,待分离组分中的离子会与这些活性中心发生离子交换,形成离子交换平衡,从而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固定相的固有离子与待分离组分中的离子之间相互争夺固定相中的离子交换中心,并随着流动相的运动而运动,最终实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的分配系数又叫做选择系数,其表达式为:K_s=\frac{[RX^+]}{[X^+]}其中[RX + ]表示与离子交换树脂活性中心结合的离子浓度,[X + ]表示游离于流动相中的离子浓度。[编辑]凝胶色谱凝胶色谱的原理比较特殊,类似于分子筛。待分离组分在进入凝胶色谱后,会依据分子量的不同,进入或者不进入固定相凝胶的孔隙中,不能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会很快随流动相洗脱,而能够进入凝胶孔隙的分子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冲洗才能够流出固定相,从而实现了根据分子量差异对各组分的分离。调整固定相使用的凝胶的交联度可以调整凝胶孔隙的大小;改变流动相的溶剂组成会改变固定相凝胶的溶涨状态,进而改变孔隙的大小,获得不同的分离效果。[编辑]色谱理论[编辑]关于保留时间的理论保留时间是样品从进入色谱柱到流出色谱柱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色谱柱上以不同的流动相洗脱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因此保留时间是色谱分析法比较重要的参数之一。保留时间由物质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决定:tR = t0(1 + KVs / Vm)式中tR表示某物质的保留时间,t0是色谱系统的死时间,即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到流出色谱柱的时间,这个时间由色谱柱的孔隙、流动相的流速等因素决定。K为分配系数,VsVm表示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这个公式又叫做色谱过程方程,是色谱学最基本的公式之一。在薄层色谱中没有样品进入和流出固定相的过程,因此人们用比移值标示物质的色谱行为。比移值是一个与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样品点在色谱过程中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前沿移动距离的比值。与保留时间一样,比移值也由物质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决定:R_f=\frac{V_m}{V_m+KV_s}其中Rf是比移值,K表示色谱分配系数,VsVm表示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编辑]基于热力学的塔板理论塔板理论是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塔板理论将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待分离组分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一个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则其分离效果就越好。根据塔板理论,待分离组分流出色谱柱时的浓度沿时间呈现二项式分布,当色谱柱的塔板数很高的时候,二项式分布趋于正态分布。则流出曲线上组分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C_t=\frac{C_0}{\sigma\sqrt{2\pi}} e^{-\frac{(t-t_R)^2}{2\sigma^2}}这一方程称作流出曲线方程,式中Ct为t时刻的组分浓度;C0为组分总浓度,即峰面积;σ为半峰宽,即正态分布的标准差;tR为组分的保留时间。根据流出曲线方程人们定义色谱柱的理论塔板高度为单位柱长度的色谱峰方差:H=\frac{\sigma^2}{L}理论塔板高度越低,在单位长度色谱柱中就有越高的塔板数,则分离效果就越好。决定理论塔板高度的因素有:固定相的材质、色谱柱的均匀程度、流动相的理化性质以及流动相的流速等。塔板理论是基于热力学近似的理论,在真实的色谱柱中并不存在一片片相互隔离的塔板,也不能完全满足塔板理论的前提假设。如塔板理论认为物质组分能够迅速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建立平衡,还认为物质组分在沿色谱柱前进时没有径向扩散,这些都是不符合色谱柱实际情况的,因此塔板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解释色谱峰的峰型、峰高,客观地评价色谱柱地柱效,却不能很好地解释与动力学过程相关的一些现象,如色谱峰峰型的变形、理论塔板数与流动相流速的关系等。[编辑]基于动力学的Van Deemter方程Van Deemter方程是对塔板理论的修正,用于解释色谱峰扩张和柱效降低的原因。塔板理论从热力学出发,引入了一些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Van Deemter方程则建立了一套经验方程来修正塔板理论的误差。Van Deemter方程将峰形的改变归结为理论塔板高度的变化,理论塔板高度的变化则源于若干原因,包括涡流扩散、纵向扩散和传质阻抗等。由于色谱柱内固定相填充的不均匀性,同一个组分会沿着不同的路径通过色谱柱,从而造成峰的扩张和柱效的降低。这称作涡流扩散纵向扩散是由浓度梯度引起的,组分集中在色谱柱的某个区域会在浓度梯度的驱动下沿着径向发生扩散,使得峰形变宽柱效下降。传质阻抗本质上是由达到分配平衡的速率带来的影响。实际体系中,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达到平衡需要进行分子的吸附、脱附、溶解、扩散等过程,这种过程称为传质过程,阻碍这种过程的因素叫做传质阻抗。在理想状态中,色谱柱的传质阻抗为零,则组分分子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会迅速达到平衡。在实际体系中传质阻抗不为零,这导致色谱峰扩散,柱效下降。在气相色谱中Van Deemter方程形式为:H=A+\frac{B}{\mu}+C\mu其中H为塔板数,A为涡流扩散系数,B为纵向扩散系数,C为传质阻抗系数,μ为流动相流速。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由于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相色谱,纵向扩散对峰型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算,因而Van Deemter方程的形式为:H = A + Cμ[编辑]基本技术和方法色谱法常见的方法有: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柱色谱法是最原始的色谱方法,这种方法将固定相注入下端塞有棉花或滤纸的玻璃管中,将被样品饱和的固定相粉末摊铺在玻璃管顶端,以流动相洗脱。常见的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依靠溶剂本身的重力洗脱,一种是自下而上依靠毛细作用洗脱。收集分离后的纯净组分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在柱尾直接接受流出的溶液,另一种方法是烘干固定相后用机械方法分开各个色带,以合适的溶剂浸泡固定相提取组分分子。柱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天然提取物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分离。薄层色谱法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色谱方法,这种色谱方法将固定相图布在金属或玻璃薄板上形成薄层,用毛细管、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将样品点染于薄板一端,之后将点样端浸入流动相中,依靠毛细作用令流动相溶剂沿薄板上行展开样品。薄层色谱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被用于对样品的粗测、对有机合成反应进程的检测等用途。气相色谱是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色谱方法,气相色谱系统由气源、色谱柱和柱箱、检测器和记录器等部分组成。气源负责提供色谱分析所需要的载气,即流动相,载气需要经过纯化和恒压的处理。气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直径很细长度很长,根据结构可以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种,填充柱比较短粗,直径在5毫米左右,长度在2-4米之间,外壳材质一般为不锈钢,内部填充固定相填料;毛细管柱由玻璃或石英制成,内径不超过毫米,长度在数十米到一百米之间,柱内或者填充填料或者图布液相的固定相。柱箱是保护色谱柱和控制柱温度的装置,在气相色谱中,柱温常常会对分离效果产生很大影响,程序性温度控制常常是达到分离效果所必须的,因此柱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检测器是气相色谱带给色谱分析法的新装置,在经典的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中,对样品的分离和检测是分别进行的,而气相色谱则实现了分离与检测的结合,随着技术的进步,气相色谱的检测器已经有超过30种不同的类型。记录器是记录色谱信号的装置,早期的气相色谱使用记录纸和记录器进行记录,现在记录工作都已经依靠计算机完成,并能对数据进行实时的化学计量学处理。气相色谱被广泛应用于小分子量复杂组分物质的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 (HPLC)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编辑]应用色谱法的应用可以根据目的分为制备性色谱和分析性色谱两大类。制备性色谱的目的是分离混合物,获得一定数量的纯净组分,这包括对有机合成产物的纯化、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以及去离子水的制备等。相对于色谱法出现之前的纯化分离技术如重结晶,色谱法能够在一步操作之内完成对混合物的分离,但是色谱法分离纯化的产量有限,只适合于实验室应用。分析性色谱的目的是定量或者定性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定性的分析性色谱有薄层色谱、纸色谱等,定量的分析性色谱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法应用于分析领域使得分离和测定的过程合二为一,降低了混合物分析的难度缩短了分析的周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分析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共有超过600种化学合成药和超过400种中药的质量控制应用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编辑]发展方向色谱法是分析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编辑]新固定相的研究固定相和流动相是色谱法的主角,新固定相的研究不断扩展着色谱法的应用领域,如手性固定相使色谱法能够分离和测定手性化合物;反相固定相没有死吸附,可以简单地分离和测定血浆等生物药品。[编辑]检测方法的研究检测方法也是色谱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不断更新检测器的灵敏度,使色谱分析能够更灵敏地进行分析。人们还将其他光谱的技术引入色谱,如进行色谱-质谱连用、色谱-红外光谱连用、色谱-紫外连用等,在分离化合物的同时即行测定化合物的结构。色谱检测器的发展还伴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检测获得的数据随即进行计算处理,使试验者获得更多信息。[编辑]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色谱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由于应用色谱法进行分析要根据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的流动相、固定相、预处理方法以及其他条件,因此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色谱专家系统是模拟色谱专家的思维方式为色谱使用者提供帮助的程序,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色谱专家的实践经验,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色谱柱系统选择、样品处理方式、色谱分离条件选择、定性和定量结果解析等帮助。[编辑]色谱新方法色谱新方法也是色谱研究热点之一。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色谱新方法,这种方法没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区分,而是依靠外加电场的驱动令带电离子在毛细管中沿电场方向移动,由于离子的带电状况、质量、形态等的差异使不同离子相互分离。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没有HPLC方法中存在的传质阻抗、涡流扩散等降低柱效的因素,纵向扩散也因为毛细管壁的双电层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理论塔板数,有极好的分离效果。[编辑]参见 * 分析化学 * 高效液相色谱取自""页面分类: 新条目推荐 | 分析化学
氧化铝是Al2O3 三氧化二铝也是Al2O3
氧化铝和分子筛都是吸干机的吸附剂,氧化铝是表面吸附,不需要加热,一般用于无热吸干机;分子筛是深圳吸附,需要电加热后效果比较好,一般用于微热吸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