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二战太平洋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二战太平洋论文参考文献

1942年的下半年,华盛顿方面虽然更加关注对欧洲战场的投入,但美国上下更关心太平洋战场上的事态,尤其是在金上将的极力推崇下,罗斯福、马歇尔等人不得不在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展开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的反击。

其实,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也是有“私心”的。自开战以来,尽管“珍珠港事件”一度让海军蒙受耻辱,但空袭东京、珊瑚海海战、中途岛大捷等战役,无疑让海军出尽了风头,而陆军没有一场“拿得出门”的胜利,让他始终耿耿于怀。

眼下,美军还没有全面做好进入欧洲的准备,马歇尔自然希望陆军能在太平洋战场上有所建树。说来也巧,在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向华盛顿建议,如果给他一支包括2艘航母在内的特混舰队,他将在2周内发动大规模反攻,夺取拉包尔。

马歇尔对该计划十分看重,这一战无疑是陆军主导的战役,海军只是从属关系。也就是说,此战胜利的花环将戴在陆军的头上。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张口向金上将“借兵”,就遭到其断然拒绝,理由是麦克阿瑟的计划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一是,以莫尔兹比港的补给能力,连几千人的驻军都无法保障,更不要指望大规模的两栖作战了;二是,把稀缺的航母派往暗礁密布的所罗门海域,并处在日军陆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内,属于地地道道的冒险行动,应该步步为营,逐个推进。

更关键的一点,金上将、尼米兹对麦克阿瑟,一直觊觎太平洋战场总指挥的位置早就心知肚明,不要说无论如何不会把宝贵的航母交给陆军指挥,就连进攻的机会都不会给。只提出“海军占领岛屿后,陆军可以派出守备部队担负防御任务”。

也就是说,太平洋战场陆军就不要掺和了,“看家护院”的事情可以做。马歇尔自然不能接受,麦克阿瑟更是指出“海军试图独揽国防大权”。双方就由谁主导下阶段作战,进行了长达2周的激烈辩论,马歇尔与金上将谁也没有妥协的意思。

日军的一次意外行动,促成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战役。

1942年7月,在马歇尔的促使下,陆、海军两军种围绕着太平洋战场,总算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瞭望台行动。计划定于8月1日由尼米兹夺取圣克鲁兹群岛和图拉吉岛,再由麦克阿瑟指挥进攻所罗门群岛,并最终攻占日军拉包尔基地。

但因图拉吉岛位于西南太平洋战区内,为了避免麦克阿瑟与尼米兹产生矛盾,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将两个战区的分界线——东经160度改为159度。这样,“瞭望台行动”第一阶段作战全在尼米兹的地盘内,麦克阿瑟在西边为进攻作掩护。

尼米兹计划用“企业号”、“萨拉托加”航母,以及刚从大西洋转来的“黄蜂号”航母组成第61特混舰队,参加第一阶段的战斗,“大黄蜂号”航母留守在家。但很快,一则消息引起了美国人的警觉,原来日军在所罗门群岛的瓜岛修筑机场。

经过侦察机确认,日军在瓜岛修筑的机场已经接近尾声。这意味着,一旦日军陆基轰炸机以此为基地,不仅将作战半径一下子扩大了1000公里,而且严重威胁圣埃斯皮里图等盟军基地。当务之急,“瞭望台行动”第一阶段作战必须更改。

于是,改变战争进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正式拉开帷幕。尼米兹决定由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戈姆利中将任总指挥,刚晋升为中将的弗莱彻指挥第61特混舰队,为承载陆战一师的运输船队护航。各参战部队云集珍珠港,开始紧张的训练。

麦克阿瑟不满意自己在最重要的第一阶段作战中担任配角,又开始从中作梗。他致电金上将和尼米兹称:“在这一地区盟军力量没有得到加强前,‘瞭望台行动’可能招致失败”。他的言外之意就是,第一阶段作战,他的部队没有做好掩护准备。

金上将不打算延迟第一阶段作战,并对麦克阿瑟的出尔反尔十分愤怒,立刻向马歇尔兴师问罪:“3周前麦克阿瑟曾保证,假如给他2艘航母,他可以迅速拿下拉包尔。现在,海军出动3艘航母,他竟声称连掩护任务都无法完成,是何道理?”

要说也是,一个月内说的话相互矛盾、漏洞百出,麦克阿瑟确实做得“不地道”、不占理;马歇尔更不会明目张胆地“护着”陆军,除了致电要求麦克阿瑟“闭嘴”外,并指示其掩护尽快拿下瓜岛和图拉吉岛,“瞭望台行动”终于开始实施。

美军的内耗在二战中还是挺厉害的,瓜岛战役就是其中之一。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而且两个国家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对于双方的战略补给帮不上任何的忙。

第一,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主流,舰载机取代巨炮成为海战主要武器。第二,中途岛战役的结果证明,情报是决定海战胜负的最主要因素。第三,日本最终输给美国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源不足。海战本质上是交战双方国力的较量。 从这个角度看,日本一开始就不可能赢。第四,海战的总指挥官十分重要。 日本战局急转直下就是山本五十六的死亡。 中途岛的失败南云的错误决策也是重要因素。

1939年,自苏、日双方在诺门罕地区兵戎相见,号称日本“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反倒是败仗连连。尽管其明招、暗招不断,甚至实施细菌战,战场局面依然没有大的改观,前线指挥官小松原,对此十分懊恼。

作为骨灰级的对苏作战专家,小松原十分清楚苏军的作战特点,但眼下的战事不顺,让他羞愧难当。更何况,德国军事观察团前来观战的目的,就是检验日军实力,为德、日两国建立军事同盟收集第一手资料。再不有所改观,他将身败名裂。

为此,他对下一步的地面战役进行了精心准备。首先,他认为,苏军的正面攻防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协作能力差。换句话说,从正面突破会遇到很大困难,而一旦从侧后对苏军采取包抄或包围之势,其战斗意志会瞬间垮塌,陷入混乱。

其次,从历次的作战经验看,苏军的单兵素质很差,而日军之所以惨败,关键在于缺乏重火力支援,往往部队还没有短兵相接,就在对手炮火的覆盖下损失大半。眼下,日军第一战车团前来助战,用于正面突破苏军防线,将极大增加可能性。

更重要的一点,在5月的首战中,采用数量少、战斗力薄弱的骑兵和战车团进行迂回包抄,是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小松原决定用战斗力强悍的4个步兵联队实施迂回包抄,旨在一举打垮苏军的正面和侧后,将哈拉哈河以东苏军全部歼灭。

从表面看,小松原的战术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漏洞百出。包抄后路的苏军必定混乱,这在后来的苏德战场上得到了印证,但问题是,凭日军的实力和机动性,不可能完成对苏军的包抄,况且还是机动性极差的步兵,更没有胜算。

德国军事观察团对其将机动性好的装甲部队用于正面,而笨拙的步兵实施包抄的战术提出异议。在他们看来,这完全违背战术原则,不可能获胜,但小松原坚持自己的做法,甚至关东军上下都支持他。日军进攻将失败,从一刻开始就已注定。

正如德国军事观察团所料,日军不配与其联盟。

1939年7月1日,按照战前部署,日军第23师团长小松原率领18000名步兵,趁着夜色偷渡哈拉哈河成功。此时,距离苏军的指挥部只有15公里,他决心即切断河东岸苏军的退路,完成对其包围,又可以打掉河西岸朱可夫的指挥部。

就在小松原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名蒙古军官在前往驻地时,发现空旷的原野上出现了上万名日军,随即向苏军的指挥部狂奔。朱可夫接到报告后大吃一惊,他即懊悔自己没有重视侧翼的保护,又苦于身边无太多的部队,尤其是坦克旅全在东岸。

好在朱可夫在其指挥部侧翼,安排了一支警戒部队,这就是蒙古骑兵第6师第15团,该团在上次的战斗中损失巨大,朱可夫将其调往二线即休整又担任警戒。就是这400人的骑兵部队,面对扑面而来的精锐日军,奋勇抗击,战斗十分惨烈。

一阵血肉横飞的厮杀,第15团全军覆没,却为战局的转变赢得了宝贵的2个小时。作为一名战将,朱可夫之所以能够成为二中的名将,不仅仅是永远不打败仗,而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能够审时度势,迅速做出最正确、最有效的反应。

他一面命令所有飞机投入战斗,集中轰炸日军在哈拉哈河上修建的浮桥,切断其补给通道;一面命令所有122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不计消耗地进行拦阻射击。与此同时,东岸的500多辆坦克、装甲车紧急驰援西岸,双方打成了一锅粥。

朱可夫并不愿单纯的防守,他命令一支由50辆坦克、装甲车组成的穿插部队,向日军的后方迂回。这支装甲部队一路狂轰滥炸,一直打到距离小松原的指挥部800米的位置,幸亏一小队速射炮队及时赶到,为其争取了生死攸关的7分钟。

但让小松原感到绝望的是,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日军优势荡然无存,并陷入苏军装甲部队的三面包围。至此,朱可夫力挽狂澜,扭转了苏军开局不利的局面,并逐渐占据主动。背水一战、损失惨重的日军,只得期盼天黑后抢修浮桥,逃回东岸。

目睹了苏军装甲部队的威力,从生死线“捡回一条命”的小松原,也全然没有了出发时的锐气,“他第一次失去了战胜苏军的信心”。当然,德国军事观察团对日军的实力失望至极,他们上报总部,德、日两国的军事合作就此打住,不再提了。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太平洋学报

看看《世界经济》吧,其实初试的时候不需要看太多杂志的,试题和实际关联不是很大

我只知道人大的复印资料。。我考新闻看的就是这个。。这个分很多类的,你可以看经济类

一般为半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才会出结果。由于太平洋学报的审稿是人工身高。所以审核时间波动范围特别大。但是哪怕是最快的审稿时间也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最晚,最晚是三个月都会出结果。是否被录入或者被拒稿都会告诉投稿人的。

1983年至1990年1 、 1983年经我国著名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周谷城、于光远、陈翰生、张序三、罗钰如、贾兰坡、宦乡、李慎之、陈鲁直、谭文瑞、张海峰等人经过认真研究,认为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将由大西洋转向以太平洋为中心,为此,决定发起成立中国太平洋学会。2 、 1984 年 1 月 3 日,经国务院体改委批准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通过了学会章程,选举了学会领导,确定了学会的宗旨:研究太平洋区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安全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推动本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理论研究、给国家和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太平洋区域相互了解,为增强和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经过选举,学会由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周谷城为会长。选举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中顾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教授、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陈翰生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政委张序三将军、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先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谭文瑞编审、著名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罗钰如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人文学家李慎之研究员、资深外交家肖向前、陈鲁直大使等10人为副会长。之后,补选国家海洋局政治部主任、海洋经济学家张海峰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并选举出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钱李仁、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著名经济学家朱厚泽、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著名外交家凌青、人民大学副校长谢韬、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龚育之、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宦乡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外交家120人组成了理事会;聘请台湾国民党资深陈立夫先生、台湾师范大学著名书法家、历史学家陈大络先生、时任韩国反对党领袖、后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先生等为顾问;并聘请了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王赓武、韩中亲善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赵炳仁、韩国仁川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忠憙教授、韩国国会议员韩和甲先生等一批海外理事。3 、根据近期研究工作决定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需要,在 1984 年至 1987年连续三次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主题是研究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到太平洋以及我们的对策,出版太平洋文集多卷。4 、 1988 年召开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5 、 1990 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内外著名学者参加的纪念鸦片战争 150 周年研讨会。1991年至1995年6 、 1991年召开太平洋板块文化国际研讨会,研讨中国古人类对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此次会议效果很好,影响很大,政协主席、中央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瑞环同志时值外地,特委托中央研究室陈主任来电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希望专家认真研究中国近代史,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指导今后工作。7 、 1991年在“国台办”的指导下,在厦门召开第一次海峡两岸海上通航研讨会,海峡两岸专家对尽快实现海峡两岸海上直航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会议取得了积极的成果。8 、 1992 年召开中国文化发展国际研讨会,时任台北市市长的连战等社会知名人士 人发来贺电。会议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著名学者、人民日报著名评论家连云山先生发表里他研究 30多年的“谁先到达美洲”的论文专著,明确提出,中国 早于欧洲人哥伦布 500年到达拉丁美洲,最先发现新大陆的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人, 的世界史新定论突破新说,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9 、 1992 年— 1993 年还召开了中国近海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10 、 1993 年经民政部批准将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改名为中国太平洋学会,于光远教授担任会长,张海峰任执行会长、法人代表。11 、 1993 年底,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学会会刊《太平洋学报》,至今,已经走过了 20 余年的历程,2005 年由季刊改为月刊。目前《太平洋学报》基本上以 “国际关系、经贸科技、海洋经济与安全和国学文化”四个栏目为主题。12 、 1994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由金大中一行人组成的韩国代表团参加的“中韩两国海洋经济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研讨会”,并且中韩两国在韩国汉城共同举办了“东北亚经济研讨会”。13 、 1995 年在海南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于光远教授发表了自 20世纪下半叶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进入世界经济社会大调整时期的著名论断,引起了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1996年至2000年14 、 1996 到 1997 年曾多次召开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 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实施纲要等。15 、 1997 年 5 月在深圳召开“香港与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问题研讨会。此次会议在港澳影响比较大。16 、 1997 年至 2005 年与中共中央党校合作共同举办 50 余期民营企业家理论高级研讨会,培训中小企业家5000 余人.对 民营经济沿着中央指引的道路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民营企业家的好评。2000年至2005年17 、 2003以后,主要围绕实施海陆统筹、兴海强国、国家海洋战略和发展大农业、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发展以海业、昆虫业及微小微生物为主流的现代农业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现代农在山东莒县、胶南市等地建设了黄粉虫和海陆统筹等两个示范基地,目前正在向外扩展。这项研究工作本质上是把我国以粮食、蓄禽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大国建设成为建立在新的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强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近几年来,这项重大研究得到了农工民主党中央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和地区的支持和参与。18 、 2004 年经民政部批准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由 7 个增加到 12个,几年来各专业委员会和地区学会都在根据实际需要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2006年至今19 、 2006 年 4 月 20 日 经研究决定聘请姚秀元同志为学会秘书长。20 、 2006 年 5 月 16 日 经研究决定,聘请马爱珍女士为学会顾问。21 、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聘请姚秀元同志任学会秘书长, 2006 年 5 月 27 日研究决定增补姚秀元、鹿守本和杜钢建为副会长。

二战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1942年11月,自蒙哥马利赢得阿拉曼战役胜利后,非洲的主动权易手盟军,美国也积极介入到非洲的战事。很快,美英联军登陆非洲,从南方打击德国和意大利的“火炬行动”开始了。

这是美国首次向海外成建制的派兵,他们十分重视这次行动,组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特混舰队,整个舰队共由100多艘舰船组成,搭载万名美军,他们的指挥官就是威名显赫的乔治.巴顿。

但是他们遇到对手不是德军,而是法军,这是怎么回事?

这还要从法国投降说起。1940年6月22日,随着德军绕开法国人引以为傲的马奇诺防线,短短36天其前锋直指巴黎,被彻底打蒙的法国政府宣布投降。但这一次,德军一改过去占领全境作为胜利的标志,而是扶持了一个亲德政府。

这就是二战期间,臭名远扬的维希法国政府。当然,德国人这么做的用意还是很长远的。一是,法国太大,德军没有多余的兵力去管理;二是,由法国人自己管理国家比他们去统治更加有效率和简单。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成立傀儡政府,其在非洲的法属殖民地都在德国的控制之下。要知道,这可是1097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相当于1/3的非洲,并以此扩大德国在非洲的势力,对抗同盟国是极为有利的。

但是,不甘失败的英国在法国投降后,不但与维希政府为敌,而且拥立戴高乐建立自由法国政府,领导地下抵抗组织,不断地“制造麻烦”。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安全还袭击过他们的舰队,这就是他们交恶、相互仇视的原因。

眼下,英美联军要登陆的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都是法属殖民地,其拥有20万的兵力,实力不容小觑。当然,驻守非洲的法军将领大部分也不愿做“亡国奴”,和德国人也不是一条心,但他们更讨厌“背信弃义”的英国人。

他们对美国人始终保持友好的态度。不仅保持着密切联系,而且多次暗地表示愿意谈判。这可是“兵不血刃”的好机会,但联军中的英国人成为谈判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美国人来可以谈判、投降;如果英国人来,则坚决抵抗。

“火炬行动”开始,美军第一次实战,并不顺利。

11月8日,巴顿的特遣队和英国远征军抵达集结地,并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在1700架战机的掩护下,600多艘舰船分成三路向卡萨布兰卡、奥兰、阿尔及尔三个登陆点进攻,“火炬行动”正式开始。

登陆并不顺利,虽然双方军队高层在积极谈判,守军的抵抗意志大为削弱;但美英联军还是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尤其是巴顿率领的第3师在卡萨布兰卡的登陆遭遇到更加猛烈的阻击,第一次参加实战的美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这种混乱的局面如果不立刻停止,根本不用等法军,自己就被自己打败了。此时,正是一名优秀指挥员发挥作用的时候,巴顿当即命令部队改由其他港口登陆,并要求各级指挥员迅速就位,组织部队按演习程序行动。

很快,滩头的美军从慌乱中开始有条不紊的进攻,终于建立了稳定的登陆场,大量的物资装备有序上岸。第一天战斗的不顺利,给了巴顿一记闷棍,更让他着急的是,另外两路的守军已向美军投降,而他这里却久攻不下。

就在他当晚熬夜制定计划,调整完兵力,协调好海军炮火,准备第二天一鼓作气拿下卡萨布兰卡时,两名法国军官打着白旗代表守军投降了。虽然美军以胜利告终,但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实战经验,一度混乱不堪。

但是,首战的意义还是巨大的。一是,为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很好的实战经验,美军通过这场战役解决了许多问题;二是,这是一场很好的“热身赛”,锤炼了部队;更重要的是,登陆成功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了巅峰,成为盟军真正的主导者。

美军和德军的首次较量。

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不停的在撤退,就连希特勒的命令也不顾。1943年1月,终于退到了突尼斯,此时的他百感交集,无尽的荣耀和耻辱都留在了这片沙漠,国内对他的指责声让他坐立不安,而先前就嫉妒他的一些人,也开始落井下石了。

很快,他被免去总司令的职务,这让他更加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但是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始终坚守从哪里颠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不甘心就这么离开非洲。如今,美英两军从两个方向对突尼斯进行夹击,形势很不乐观。

突尼斯的战略地位终于引起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重视,居然从东线战场抽调3个装甲师和6个意大利师增援突尼斯,兵力达到了25万人。这让隆美尔哭笑不得,当初如果有着25万人,他早就将英国人赶出非洲了,怎么会有现在这种局面?

此时登陆的美军第2军按照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向突尼斯进发。在与法国人进行的1、2天的战斗中,他们轻易而举的取得了胜利,这让美国大兵们信心满满和缺乏纪律性,许多人就像到非洲旅游一样,并没有对危险有充足的准备。

更何况,他们面临着补给线过长,物资弹药供应也遇到了困难。这些情况都被隆美尔捕捉到,他意识到,这是刹一刹美国人威风的最好机会。他要向全世界表明,即使经过3200公里的撤退,德军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强悍的战斗力。

就在美军是驻守还是继续进攻之际,隆美尔发起了突然袭击,他在战线上跑来跑去指挥战斗,受到鼓舞的德军官兵不负期望,快速穿插。尽管艾森豪威尔紧急增援,但依然无法阻挡德军的冲击,美军全线溃散。

就在隆美尔带领他的突击队勇往直前的时候,意大利人再次拖住了他的后腿,原计划在卡赛林会师的3个意大利师并没有按期赶到,甚至将配合作战的一个意大利师调走。最终眼看着美军巩固了防线,失去了最好的攻击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此次反击,将美军第2军的3万多人打的丢盔卸甲,其中伤亡3000多人,被俘4000多人,缴获和击毁美军坦克近300辆。可以说,隆美尔以不到2万的兵力将对手一个军基本打残,成为美国难以忘怀的痛楚。

隆美尔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就连艾森豪威尔也直言不讳地承认:“骄横傲慢、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今天蒙受了耻辱,这是历史上我们最惨的败仗之一”。美军开始重新调整部队,不中用的人卷铺盖回国,乔治.巴顿接任第2军军长。

这可是两位战术家最好的“比武场”。但遗憾的是,隆美尔此时已经回国,再也没有回到沙漠。这对军事迷们来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大家认为他们之间谁的指挥更优秀?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这个就是戴高乐的战略意图所致,要知道,当时的资本主义阵营里,都是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要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了,法国的地位就提升了。

我个人极力推荐 英国 李德哈特 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本人看过的唯一能没有政治倾向,全面,能客观看待二战各方的书,这本书李德哈特花了23年,这本书大体的思路是按时间的顺序将整个二战分为前奏1939~1940—爆发1939-狂澜1940-蔓延1941-转向1942-退潮1943-低潮1944-终结1945 这几个部分,每个时间段内分别讲述在这期间发生在各个战场的重大战争和战役,地理跨度从挪威到非洲,大西洋到苏联,从中国到西南太平洋诸岛发生的所有战役都有宏观的描述,在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细节,数据都是作者经过多方比对,在根据当时情况的综合得出的,作者对于真实性的追求你可以在书中介绍中看到,这本书的汉译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钮先钟先生翻译的定价75元,本人也是第一次花75块买本书,感觉很值,比我以前看的所有书写得的都好,他的其他著作我没有看过所以就不推荐了,希望有机会你可以读一读,简单的就是这些了,欢迎采纳 李德哈特的简介:(1895-1970年)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获上尉 军衔。战后,因伤病从军中退役,从事军事研究及写作。先后在报社任军事 记者、军事专栏评论员。1937年出任英国陆军大臣军事顾问。他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曾与 富勒 等人一起提出了战车、机械化步兵和飞机联合作战的现代战争原理。他一生著述颇丰,共写下了30多部军事著作和大量论文,其主要著作有《战略论》、《战略:间接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隆美尔战时文件》等。被奉为“20世纪的克劳塞维茨”、“军事理论教皇”。。。。联接: 无与伦比的军事史知识,一本迄今为止描写二战史最好的书——伦敦时报

因为他们在非洲对战的时候被巴顿袭击,坐收了渔翁之利。

二战论文参考文献作者

用原来的作者,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首位作者。

相关介绍:

二次引用文献的意思是在一篇论文中多次运用到一个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菊与刀》菊与刀》的作者,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女士,却教会读者剥离看似匪夷所思的表象,将主观想法抛却一边,而通过日本文化的外在细节、表面现象,深入其肌理来观照日本的人生观。我们不妨将此看作欣赏日本文化图景的全新方式——不是把文化中菊和刀对立分开,区别对待,而是要站在远处,将二者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看,互补地来看,那才是真正的日本文化,并且显得那么自然而情有可原。一应该说,日本文化之所以然,都可以在其岛国地理环境的框架内得到隐约或间接的暗示。这不是百分之百的科学论断,却为我们提供一丝理解其文化渊源的线索。日本是个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岛国,土地的有限、物资的贫乏,使那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为了生存,就要奋斗。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人都无法孑然一身,独立于群体而生存,合作分工比矛盾冲突更有可能生存下去。是故,日本民族的集体凝聚力由此产生。这似乎是一个人口与地理位置均不占优的民族所能摆出的一种反抗与自持的姿态,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整个民族的生存忧患意识。于是,一种普遍的信仰也就建构起来了——对等级制度的信仰,即对于控制、命令与服从的信仰。在恶劣的外界环境中,这种等级制带来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带来秩序与安全:“日本人将这个严密等级体系视作安全和稳定。只要人们位于已知的界限范围内,只要日本人履行已知的义务,那么他们还是可以信赖这个世界。”(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年 下同)这个民族就仿佛努力试图抓住手中的流沙般不确定的命数,将其固定、沉淀下来,让不可捉摸的世界(尤其是充满不可捉摸的灾难的世界)变得尽在掌控之中。这是日本民族的意志与强力。于是,日本式“各安其位”的社会等级观念,便是我眼中日本文化的“内核”。应该说,等级观念本身即是日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日本,等级制度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对客观外部环境适应的结果。所以,等级制的存在便有了合理性,甚至在日本人的伦理观中,等级即代表伦理,等级等价于正义。等级制不再仅仅是统治阶层的专制工具,它还许诺了秩序与安全,带来一套“正义”逻辑,并获得了合法性说明。而日本文化的其他枝节就催生依附于这种“各安其位”的理念,并渗透于日常礼节、辈分、年龄、性别等具体生活层面。故在日本人的价值观中,社会高于自我。“集体力量是强大的”犹如一个信念,在集体社会的万丈光芒下,自我被照射得渺小、苍白而微不足道,自我精神空间亦被压缩。在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是社会大机器上的小部件,做着分内的工作,各安其位,各司其职,“集体意识”、“服从意识”从小就被灌输。只有被社会所接纳,才会被自己的所属群体所认同,也就是说,日本人的自我价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外界认可来实现的,他们借社会这面“镜子”看见自己。正因如此,日本人操持着过于严苛的自我监督,且尤其重视别人(尤其是强者、上级)对自己的评价。于是,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日本“耻文化”的思路了。“耻文化”有一个前提,即对社会的广泛认同甚至被其同化,而羞耻感就产生于对社会体制“越轨”的那个瞬间。如果所做之事不合规矩,就会被视为是“丢面子”。可见,它亦打着社会等级制的底色,“一个人培养自重是因为有社会的存在”(),这种外部约束具有权威性、绝对性。此外,日本人对集体如此看重,以至于他们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而存在的。而对于“情义”的看重,是日本人精神上的一条锁链——他们自小便这条锁链套住,它划定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界限,并在意识萌动之初便加以灌输。就像“裹小脚”一般,长大后即使放了脚也无法复原成天然的大脚;日本人默认了这层枷锁的合理性,认为生来就应戴着这副镣铐,心安理得地被约束、被牵制。这是社会对个体的规训,日本人的集体价值观,犹如在新生儿的身上打下烙印,伴随着他的下半生而不曾消褪。“情义”便是等级制所滋润的伦理观,它弥散在日本民族沉重的人际关系中,如他们所呼吸的空气一样理所应当。而“情义”在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细节中,为日本人的人生观罩上了限制性的藩篱,在一些“情义”与“正义”的冲突较量中(如在战争中,屠杀行径被认为是对天皇的效忠),使置身其中的人们在“道德困境”里作着困兽之斗。我们甚至可以透过等级制度这面棱镜,来分析日本看似“精神分裂”的民族性格。《菊与刀》中就有这样一段精彩而形象的描述——“日本人既生性好斗而又和平礼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既固执僵化而又审时度势;既顺从而又憎恨受人摆布;既忠心耿耿而又背信弃义;既无所畏惧而又胆小怕事;既保守而又善于接受新事物。……”()乍一看,日本人的性格确实自相矛盾,但不同的态度取决于不同的情境——而日本人所面对的是强者还是弱者,才是决定其态度的关键。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却在日本式等级观念的投射下,显得情有可原,有根有据,再正常不过了。二虽然日本人选择这种严密的等级制度有其合理性,但压在他们身上的包袱实在太重了,就好似一片薄薄的面包上涂抹着一层厚厚的奶酪。这就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在恰当的时机给过紧的社会机制松松绑。在《菊与刀》中,作者罗列了日本人好酒、洗热水澡、性关系等日常生活片段,借以说明日本人乐于满足自己的感官欲望,对欲望不做过多的节制,“把肉体享乐当做一种艺术来加以培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文化是自我放纵的哲学,本书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满足感官欲望的前提是要承担更重大的义务。这类“润滑剂”增加了严密体制的灵活性,而同时,肉体享乐与履行义务之间又是互不妨碍、彼此独立的“两个世界”,恰似天平的两端,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而除了艺术化的肉体享乐之外,日本文化中更重要、更具精神性的解脱之法无疑是自我修练,该书作者则将其比作“磨掉自己‘身上的锈’”。也许,正是贫乏的物质条件,使这个民族的生存智慧转向了精神领域,这种修炼具有强调精神的反物质主义倾向。可以想见,日本民族强大的自我克制能力一定需要对意志的修练。对于日本人来说,履行社会义务并不是一种“自我牺牲”,也“感受不到自我怜悯和自我正义”();相反,他们对“诚”十分看重,认为如果一个人怀着诚心主动去履行对社会的“情义”,便被视为一个道德高尚、极有修养的人。这是完全认同社会体系、被其完全同化的结果,当人与社会的步调一致,内心与外界的冲突也就不复存在,心境归于平和。此时,自我修炼的初衷也就达成了。我们可以设想,在人未受自我修炼之初,其内心想法与外界定位存在着某种“错位”,人的精神在进退两难的矛盾中游移着,因被撕扯而痛苦。于是,他们以禅宗为寄托,主张灭欲及消除自我,而其关键在于“专心”,也就是“心守一点”。人在专注于一点时,身心全然沉湎其中,也就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自我”就此泯灭,物我两忘,而臻于“无我”境界——这便是修道之人所渴求的境遇,“人的意志与行动之间‘缝隙全无,丝发亦难’”(p373)。这更像是对外界强制力发自内在的巨大反弹,修道之人希望通过禅宗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兴”,全然不受外界干扰,“像死人一样活着”;他们起码可以暂时卸下自我监视的千斤重担,不复受到“羞耻心”的胁迫,回归内心的宁寂。然而,我们亦可以看到,在很大程度上,这种修身之法也黏附在严密的社会等级网之中。它默认了外在的社会强制力,而转向自我的重新塑造,不管是全身投入的诚意,还是“活死人”的心境,都是为了寻求在一个体制框架内“更好地生活”、“使心境归于平和,不再痛苦”,力图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非冲破、撕裂等级制这一张密不透风的网。于是,它本身也成为了体系中的一部分。三传统日本文化的等级观念在给日本带来稳定与秩序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致命的危险。其中就包括与等级观伴随而来的强者逻辑,以及对个体的过度压抑与伦理观的弱化。日本人太注意社会对其个体所投来的目光。个人依赖于社会,同时被其繁杂交错的网缚住了,逃离不得。更可悲的是,日本人既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又离不开整套社会机器,被既定、成熟、僵化的社会体制所包围、吞噬。这里有一个“养鸟”的例子:“喜欢养鸟的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笼中的鸟儿即便放出去,也往往会飞回笼子。”(萨苏评注 )在日本人的观念中,遵守规则带来安全感,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岗位,个体就是一个无用的螺丝钉,丧失了自我定位能力,可轻易地被命运之轮碾碎。然而,当自我被过度压抑,其自身反思能力就相应减弱,而有赖于外界价值观的约束。在日本人看来,“耻是道德的根本”(),“非正义”来自于耻辱而非罪恶,乔治·桑塞姆爵士曾说:“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日本人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这种判别恶的能力,或者说不愿解决这些恶的问题。”(),也许日本人认为,社会会代替他们思考,帮助他们解决“恶的问题”,而不需要渺小个体做出无谓而艰难的道德抉择——只是他们没有料到,社会体制本身也可以制造罪恶。而日本等级观念所造成的罪恶,在其对外战争中以极端的方式展现出来。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世界的“强者”们信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日本又怎会错过这一学习机会?日本人为其侵略活动所寻找的理由,不是“战争目的的永恒正义性”,而是“日本迫切需要得到世界的尊重”(),也就是说,他们渴望在整个世界的“等级金字塔”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且以“成王败寇”的逻辑力争上游,成为强者。“大东亚”共荣圈便是日本人精心策划、为自己“度身订制”的等级框架,在这一体系中,日本人自然作为最顶端的上等民族居高临下,而被其侵略的民族成了金字塔底层的“小弟弟”们,他们可以被任意践踏,因为他们是弱者。这符合日本的等级正义观。同时,日军士兵在战争中残忍杀害战俘与平民,不仅能在藐视弱者的等级观念中找到依据,而且在“绝对服从”的权威意识形态的灌输下,士兵早已完全丧失了个人自我意识的反省与觉醒。有学者曾言:“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合”(Hannah Arendt,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最终,日本沿着战争的轨道发疯似地前行后,驶进了自我毁灭的死胡同。结果与代价是巨大而惨痛的,与开始“赢得世界尊重”的愿望适得其反,日本连同被侵略的民族一样,受战火蹂躏后,终落得两败俱伤。而今天值得我们反思的,不单单是战争罪行与法西斯军国主义,还要重新审视渗透于日本文化肌理的等级观念。《菊与刀》的最后一章名为“投降后的日本人”,作者曾粗略地构想出日本可能的未来发展图景。在她的诠释下,“菊”与“刀”被注入了新的观念与生命力——“菊花不经线圈支撑和人工修剪照样可以保持秀美的姿态”,它象征着“一套比较自由、宽松的伦理体系”;“刀”的形象则暗示了“对自己‘身上的锈’负责,擦干净它……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它成为了“理想和自我负责者的比喻”()。作者看出了文化的两面性,并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力图找到新的“平衡点”,而非将所有日本价值观与等级制度捆绑在一道,沉入历史的深渊。从这里,我们亦可感受到,作为一位人类学家,作者发自内心地相信“普世价值”的力量:她力图搭起一块平等的基石,以取代原先以不平等为代价的社会运转机制。四《菊与刀》的评注者萨苏,曾将此书比作新版美、日、中“三国演义”。中国人与日本人,在部分文化层面具有默契与共性,比如在“社会”与“自我”的关系、“好面子”等问题上,中国人与日本人往往能心领神会;而作为一个美国人,《菊与刀》的作者面对这种完全异质的文化,往往要大费周章地分析研究,才能捕捉到一些头绪。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劣势反而会转化为优势,这位美国作者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东方人习以为常的文化现象或细节,同时站在新鲜、客观的角度,进行令人耳目一新的意义解读,产生一种陌生化效应。于是,比较的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而《菊与刀》带给我的启示还远非如此。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女士是一位人类学家,她开出了审视异质文化的两个条件,“硬心肠”(tough-mindedness)与“宽容心”(generosity):前者表示要尽可能地抛弃偏见,去贴近异质文化,客观承认文化之间的不同,并且尊重差异的存在;而后者则要求包容这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安全的世界,“鼓励文化上的差异就能够产生一个动态的世界”()。这个声音,回荡于二战后满目疮痍、遍地疾苦之声的世界,自有一种感化人心的撼人力量;即使放在今天,也仍然掷地有声。她展示给我们一种可能的姿态——即对待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或看法,可以不理解,可以不认同,但首先要尊重其存在的价值。正如书中所言:“只有信仰坚定的人,才能异乎寻常地宽容……对于其他生活方式的理解,将会增强对自身文化的热爱,使自身获得愉快和丰富的经验。”()这亦是本尼迪克特女士写作此书时的信念。

引用参考文献如下:

一、[序号]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二、[序号]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三、[序号]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四、[序号]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五、[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六、[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七、[序号]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八、[序号]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九、[序号]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战争与和平论文的参考文献

再论战争与和平经济贸易法学院 2010级9班邢丹丹摘要:逼近眼前的生死抉择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和平意味着生存的机会。人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正常从事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建设性活动,生命的尊严也只能在和平状态下才有条件得以普遍展现。然而对和平的持久追求本身也表明了人类长期被战争所伴随的不幸事实。 战争,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最大灾难之一。无论战争因何而起,它都不仅是手执武器的人互相残杀,更是平民的无辜受难。战争造成的惨烈后果——生灵涂炭、村庄被焚毁、城市成废墟……——从来就是要由人民来承受的。对于人民来说,战争意味着动荡、恐怖和死亡阴影。但战争却总在发生,人民防不胜防。 在人类历史上,和平与战争犹如一对连体儿。第 1 页关键词:广岛 核爆炸 战争 和平 发展 正文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选至《战争与和平》回顾广岛展开全文限免导长图转存到网盘发送至微信下载文档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第 2 页为您精选会员文档976篇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2702人阅读战争与和平论文人阅读和平_论文范文1526人阅读战争与和平议论文1476人阅读获取全部文档9875人在看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论文:再论战争与和平文件夹战争与和平议论文 - 百度文库分2476阅读85%用户都在看大一军事论文1500字《相互依赖理论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 - 百度文库分1547阅读近期下载量飙升《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形象浅析 - 百度文库分1060阅读剩余10篇精选文档前往APP一键获取全部合集相关文档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免费获取全文战争与和平论文免费获取全文和平_论文范文免费获取全文战争与和平议论文免费获取全文正确认识当今的战争与和平-论文1509人已阅读TOP超赞战争,武器与和平论文1045人已阅读绝绝子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议论文范文2682人已阅读高三评论作文:战争与和平1201人已阅读论战争与和平1605人已阅读战争与和平高中议论文1000人已阅读最新优秀议论文:珍爱和平远离战争1000人已阅读[专题范文]战争与和平作者2191人已阅读试论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2061人已阅读和平 论文范文3527人已阅读《战争与和平》作文讲评2523人已阅读查看更多APP打开推荐文档集(32篇)

战争与和平论文参考文献有很多,例如《战争与和平的断想》,《战争、和平与宪法共识》等等。

战争与和平是相伴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始终的一对孪生姐妹,人类社会有多久,战争就存在了多少年。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一.关于战争古往今来,铭刻在人们的意识中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世界的征服者;有许多大人物是因为战争而铸就不朽之名;辉煌的历史多是在战争时期或是达到了顶峰,或是化为废墟;………对于战争,不同的人都各自有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解释。英国17世纪哲学家霍布斯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状态,他就像人体的疾病一样,偶尔要发一发,以去处痼疾,协调身体。二战风云人物巴顿坚定地认为:战争是人类所能参加的最为壮观的竞赛,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甚至一位科学家曾讲到:“我不知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来打,但我知道第四次,那一定是用石头和棍棒。”在众多人的眼中,战争是一种灾难,是可怕的,是万恶之源。它杀戮无辜人民,抢掠他人财物,毁坏繁荣城市,抹去地球上那历尽沧桑,日积月累起来的文明。然而,什么是战争?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的本质又是什么?对这几个问题,上述的三种人物,因个人思想原因或客观条件制约,都没能准确而合理地给予解释。直到卡尔·冯·克劳塞维茨高声地吼到:“整个民族的战争,特别是文明民族的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发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政治贯穿于整个战争行动中,并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他在著作中所提出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手段的继续”这一至理名言,揭示了战争的本质,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目。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越接近现代,战争则越像克劳塞维茨所说的那样。从最初远古人类因个人、部落利益而战,逐渐发展到为一个国家、一个共同体而战,甚至席卷全球,形成世界级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一方是新崛起的势力,想坐上霸主地位;另一方是老霸主,想极力保住原有地位。又因为在当时,国际和谈等手段并不流行,本来经过和谈或许就能解决的政治问题,最终以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而爆发。从而造成1000万人死亡,3400多亿美元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又造成5000万人死亡,1.1万亿美元的损失。而此后的四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则是大国因政治、经济利益去控制、指挥小国去攻打小国,甚至直接出兵的政治手段。由此可见,战争的的确确是政治手段的一种延续。然而在战争实施过程中,战争手段日益扩大化、丰富化,逐渐显现出超信息化、高科技化、隐蔽化以及局部化等特征。有资料显示,美国正采取实际行动,有计划地落实其独霸太空的图谋。俄罗斯也在加紧研制自己的太空装备,声称在2008年前做好太空战准备。虽然战争有时会在客观上刺激科学的进步、生产的扩大,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憎恨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制止战争,保持和平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二. 艰难的和平之路每当战争一开始,总会有一种力量阻止它,直至战争隐退,它才显现,那就是和平。现代世界,维护和平主要是靠国际间相互达成的法规,以及由多数国家组成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安理会。近代战争公约是从海牙公约开始的。海牙公约,即“海牙法规”,是1899年和1907年两次海牙和平会议所通过的13个公约和一些声明文件的总称。主要是限制作战手段或作战方法。1928年生效的日内瓦议定书,全称是《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在法律上禁止使用化学和细菌武器。1929年生效的非战公约在国际法上,特别是在确定侵略战争为非法方面,是最重要的法律根据。特别是1979年,《埃以和约》的签定,结束了埃以两国30多年的战争状态,把世界和平又向前推了一步。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把国际裁军与军控推向一个高潮。2000年,韩朝两国领导人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这一系列的公约和行动,似乎都在预示着:世界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然而,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小规模的战争也时有发生。世界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战争并存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一方面,个别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而一些国家和地区随着旧的格局被打破,地区间种种矛盾突现,战争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由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具有独立性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故而无法从根源上消除战争。再一方面,战争与和平本身就是统一的。在和平中走向战争,在战争中走向和平。1917年的平安夜,打了近10个小时的英德军队全部放下武器,手牵手,高高兴兴地开了一个“篝火晚会”,虽然他们明天仍要拿起武器相互拼杀。余 言既然战争是无法从根源上避免,我们要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是:在国内,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上扩大和平势力,以尽量减少战争的爆发。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消除意识隔膜,不论是何种国家体制,都应亲如兄弟姐妹般团结起来。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正如约翰·堂恩所说的:“谁都不是孤岛,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一个海角,世界就少了一点;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也正是由于对那该死的战争的回顾,我们才更应该珍爱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再完美的战争,也有它致命的缺陷----总会有人因为战争而离开.看看近代的中国,南京大屠杀,那悲惨的一幕幕,相信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还历历在目吧.1973年冬, 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百姓惨遭杀害,数以万计妇女横遭强暴,日军的暴行比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更加残忍。尽管铁证如山,但近年来,日本国内不断发生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它是悲壮的,是令人愤奋不平的.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我们是否还应该想想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当犹太人被纳粹活埋时,痛苦便伴随着他们,战争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更多的无奈,更多的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曾在24个地点对犹太人进行了至少30次屠杀,杀害了上千名犹太人。二战前,波兰共有350万犹太人,其中大约有300万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目前波兰的犹太人仅有约2万人。许多波兰人一直都认为他们是纳粹的受害者,对于自己的同胞曾屠杀犹太人的说法难以接受。当这些战争所带来的恶梦已慢慢开始随着时间逝去,新的恶梦又突如其来地爆发了.美国与伊拉克的战争又带来了更多的无奈,美国士兵虐待战俘,更是令人胆寒.据报道,美军用来虐待战俘的方式至少有20种之多,其行为的非人道性和恶劣程度骇人听闻,令人发指。用美国陆军的一份内部调查报告的话说,这是一些“残忍、无耻、下流的虐待犯人行为”。不仅如此,对此事件负有不容推卸责任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透露说,现在已经揭露出来的虐俘情况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照片和录像带,可能使这场丑闻变得更加严重。有报道说,这里还有凶杀、强奸等明显的犯罪行为。诸多的战争带来了诸多的恶梦,可我们想要的是和平,只是和平,只有和平.当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随着硝烟逐渐消散,枪炮声停止了轰鸣,聚焦了全世界人们目光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结束了。 厮杀中得胜的人们在喜悦中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伤口,而失败的人们已永远失去了他们过去的辉煌。爱好和平的人们,又一次看到了战争的残酷! 战争——这足以毁灭人类的最可怕的魔鬼,它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呢? 那些掌握巨大权利、动辄对他国诉诸武力、也把本国拖入战火的人,很少能真正尝到战争带来的苦水,而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战争带给他们的永远是不幸。 二十世纪,是个全世界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世纪,这个世纪所取得的科技、文艺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然而,这个世纪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变化使战争变得更加频仍,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使战争变得更为可怕,在这个充满辉煌的世纪里,空前残酷的战争使人们在享受巨大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同时,经历了一次次充满血腥与恐怖的浩劫! 19世纪,那些拥有大量殖民地、经济飞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崛起,到20世纪初,它们的矛盾愈加尖锐,终于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也第一次经历了一场世界性的空前混战! 1914年,随着萨拉热窝的几声枪响,德国、英国、奥地利、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几大列强展开了空前的混战,在这场浩劫中,新发明的坦克、飞机、潜艇甚至毒气等武器纷纷登场,使人类间的相互屠杀变的更加迅速,2000多万生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葬送! 就在人们还处在一战后的喘息当中时,就在人类都盼望和平会降临的时候,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灾祸———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已经在地球的上空弥漫!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冲昏了人们的头脑,在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失去理智的人们把魔鬼捧为上帝,把疯子当作了偶像。一战后仅仅过了20年,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三个法西斯国家就亮出了杀戮人类的屠刀,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整个地球在战栗!古老的欧罗巴被战火摧毁,广袤的华夏在灾难中哭泣,苏联草原烈焰滚滚、非洲大漠狂沙飞舞,大西洋下杀气腾腾,太平洋上恶浪滔天!全世界60多个国家卷入战火,5000多万人死亡,直接物质损失在4万亿美圆以上! 1945年,在苏、美、英、中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英勇奋战和全力打击下,法西斯终于彻底覆灭了!墨索里尼被暴尸街头!希特勒在地下室自杀!东条英机被推上绞刑架!这三个罪恶滔天的战争祸首终于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可耻下场!但是,那惨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400万犹太人、那惨死于南京的30万中国人,还有那被原子弹毁灭的日本人,他们的生命永远被停留在那场浩劫中的恐怖一瞬了! 二战终于结束了,联合国的建立和许许多多战后独立的国家使人们看到了真正的和平!然而,通过二战,人类已经拥有了足以把我们这个世界灭绝数次的恐怖武器!长久的和平还是渺茫!在战争中获得最大利益的美国,和自诩为社会主义老大的苏联,在本该享受和平的时代里开始了争霸世界的“冷战”,又一次使世人清楚的看到,战后的和平时代,实际上是那些大国重新对抗的时代,还是充满了刀光剑影!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没有对手的美国更是自我陶醉!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第一次打赢了战后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给了那些“敢于不服”的国家一个下马威! 世纪末,美国再生事端,以科索沃问题为借口,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连中国驻南使馆都成了它肆意袭击的对象!当人们带着极大的欣喜,听着新千年的钟声,跨入21世纪时,战争也伴着人们来到了新世纪,巴以冲突不断加剧,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再次出兵亚洲,阿富汗战火刚刚消散,伊拉克上空又拉响了警报…… 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人类要互相残杀,为什么战火永不退去,为什么没有永久的和平?人类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真正的宽容与理智!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我们回首战争,经历战争,更期盼和平!爱好和平的人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人人相互友爱的世界。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真正懂得爱,真正懂得“和平与发展”,真正抛弃武力,把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真正当作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美丽家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