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总编辑:李桂文副社长:高延晶副总编辑:李龙执行主编:杨军常务副主编:赵义执行副主编:谢奕秋主笔:石勇李北方编辑:何蕴琪高级记者:覃爱玲张墨宁叶竹盛记者:石破燎原雷墨李淳风谭保罗视觉副总监:庾洋铭流程副总监:谢成华图片编辑:钟智美术编辑:邓咏诗新媒体编辑:蒙洁华李豫编辑助理:戴玉李斯行政助理:曾彩花
南风窗前几天看过,觉得还蛮好的,在网上找了订,但是就不知道它是什么刊南风窗 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之前还以为它是言情小说集来着= =顺便甩上订阅链接订阅了一年的,但是它有订2送1的优惠来着,还好联系客服改了哈哈哈哈哈
南风窗杂志介绍 (1年共24期)《南风窗》是由中共广州市委领导亲自批准创办的时事政治类综合月刊。自1985年4月创刊以来,依托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通过架设理论与实践、政治和经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几代人之间的桥梁,宣传新观念、揭示新趋势、扶持新事物、促进新潮流,成为广东期刊界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刊林奇葩”。 中国新闻周刊(1年共48期)《中国新闻周刊》是一本富有深度、涉及广泛,重点挖掘新闻北京和内涵。作为当下有影响里的时政杂志,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和趣味性,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强调独立调查的原则,贡献有影响的原创报道,被公认为中国新锐权威的时政周刊。 半月谈杂志介绍 (1年24期)《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 ??? 《半月谈》始终坚持高格调的大众化,高品位的通俗化,坚持以时事政策为主、以基层读者为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办刊方针,既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了主旋律,又体现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在读者中产生良好反响,成为我国期刊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名牌",成为党在宣传思想战线一块颇有影响的舆论阵地。《半月谈》曾获得第一 新世纪周刊杂志介绍 (1年48期)《新世纪》周刊 | 综合财经新闻周刊 舒立团队重装上阵财新传媒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出品。全新的综合类财经新闻周刊。以自由思想、批判精神和专业素养,向中国政界、学界和产业界精英传递市场经济理念与财经新闻资讯。记录、推动、引领中国市场经济的宏伟进程。新周刊杂志介绍(1年24期) 1996年8月18日在广州问世,是中国第一本真正具有国际水准、涵盖时事生活综合内容的双周刊。1998年5月,正式提出“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这句口号,一年多来已为读者所认可。其风格是“敏锐、新颖、图文并重和第一手资讯”。自1997年起,《新周刊》每年年终推出的当年“大盘点”,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选题多次引发社会热烈讨论。6年来,《新周刊》每每出击,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专题或特刊,造就杂志市场上多个“叫好叫座”兼具收藏价值的经典个案。淘宝上有一家订阅杂志的店,可以去看看能否订上您想要的书旺旺是(卖杂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1988年10月1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为时事、政治综合性新闻周刊,经原海南省新闻出版局正式登记,国内外公开发行。 《新世纪》创刊之初为双周刊,发行量一度突破20万,并延续数年之久。它第一个报道了诸如“中国国内首例艾滋病”等新闻事件,由于《新世纪》特点鲜明,创刊16年来,受到国内外媒介的关注,许多文章被国内外媒体转载,转载率高达30%。
《南风窗》是一本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的杂志,我在我家附近的报亭有看见过。不过可能你家附近的报亭没有卖吧。 去邮局的话要有这本杂志的邮政代码,还要亲自去买,很麻烦。可以去 包年优品 这种杂志订阅网看看,比去邮局方便很多。
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读到了《南风窗》,自此便开始被吸引了。《南风窗》在政经类的杂志中,应该算是很不错的。经常能够很深的分析一些问题,而且并不回避国内存在......
《南风》诗。“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南风窗》是由中共广州市委领导亲自批准创办的时事政治类综合月刊。《南风窗》杂志创刊于1985年4月,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1998年,《南风窗》在中国大陆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理念,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与国际印刷品质接轨,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2001年,《南风窗》改为半月刊,月发行量突破80万份。2008年,《南风窗》改为双周刊,逢单周三出版,全年出版26期。最近一期的是2013年9月18日出版的
李北方:南方系大起底[高清版]
杂志名字,展示中国南部地区改革发展的窗口。
江苏启东人。05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新闻与高级文秘)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同时担任团委《大学城》、院报《科文之光》、纯文学刊物《黑眼睛》、院通讯中心负责人;毕业前先后在《启东日报》、《南通日报》、《常州日报》实习。05年7月加入炼珍堂(LGT)担任文史资料研究员,随台湾学者赵开灏先生参与中华饮食文化研究,于苏州开展食文化的讲座。一年内先后参与了25史人名、生物医学、汉英字典、中华成语大词典、异体字字典、中国皇帝传等多个项目的资料研究分析、整理、编辑的工作。后升至索引组负责编写 “食索引”。06年6月加入创业团队,创立职达求职旅社连锁,现担任网站运营总监、《大学生周刊》主编,负责网站运营管理、市场策划、报刊出版、媒体公关等工作。
袁峰,男1950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原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组委会副秘书长兼常务办公室主任、原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主任,原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曾为江苏省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南通市青联副主席、南通日报主任编辑。2001年调江苏省文联工作。中国画《人老话多》、《雄视大千》、《烟林吟秋图》、《长夏无痕》等先后入选全国美展,其中《人老话多》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另有一批连环画作品由人美、上海、天津、江苏等出版社出版。近几年兼攻工笔画虎,在画坛颇有影响,南艺博士生导师周积寅教授谓为北冯南袁,省委领导选作礼品馈赠外宾。《新华日报·新华论坛》、香港《文汇报》、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曾作介绍,出版有《袁峰国画作品精选》《名家工笔虎精选集》等。
陈布雷(1890-1948),名训恩,字彦及,笔名布雷、畏垒。浙江慈溪人。早年就读于慈溪县中学堂,后转入宁波府中学堂,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同年在上海《天铎报》作记者。以“布雷”笔名写作评论。同年10月武昌起义后,他写的《谈鄂》十论,按日刊布,响应革命。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务印书馆编译《韦氏大学字典》,后任《商报》主编。后为《国闻周刊》主要撰稿人。1927年加入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事新报》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兼任复旦大学中国国文科新闻组(新闻系前身)教授,主讲《社论作法》。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支持亲属奔赴抗日前线,设法掩护民主人士。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申报》顾问兼常务董事。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著有《畏垒评论集》、《陈布雷回忆录》、《陈布雷文集》。
王忠明,男,汉族,大学文化程度,1971年9月生于四川绵阳,自幼喜爱文学,初中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高中毕业后组织成立了民间文学社团——四川绵阳市浅丘文学社,被推举为社长和社内刊物主编。1993年,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函授毕业,1995年开始进入新闻媒体,先后服务过的媒体有《河南商报》、《绵阳日报》、《商务早报》、《装饰市场报》、《西南商报》、《新食品》、《四川法制报》、深圳《安防市场报》等,从事记者、编辑、主编和采编中心主任等职。期间也曾在绵阳高新区、成都龙泉驿区宣传部工作过两年。2006年,曾参与四川法制报都市聚焦周刊的创办和新闻策划编辑工作,其“有责任的深度报道”风格得到新闻业界好评,被誉为成都的“南方周末”。2009年春天,王忠明与蜀中一批满怀新闻理想的青年才俊,怀揣新闻理想,立志重办四川历史名报《新蜀报》,被推举为总编辑,希望《新蜀报》倡导和具有的民主、民生、民权思想薪火相传。但因各种原因,在众多因素的情况下停办。2012年秋,和一批满怀新闻理想的青年才俊再次聚首,满怀信心重举《新蜀报》新闻理想之火。被再次推举为社长兼总编辑,在《新蜀报》的复刊词中写到:
一.热爱教育事业 对民办教育情有独钟杨康教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政治系七七级,先后在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党校,武警指挥校,成都市经济贸易中专校以及其他院校任教。有人曾不解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放弃公办学校安稳的日子,去民办高校冒险?”“我看中的是民办学校的机制和陶行知教育思想,认同‘以德育为首位,成人成才并举’的育人理念,这里使我有了用武之地。”杨教授随口即答。由于杨教授在现在所在单位(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敬业精神强,教学效果好,遂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先后被聘为“两课”教研室主任、基础教学部主任、法律系主任等重要职务。二.不负使命 努力开创“两课”教育教学新局面2005年四川师范大学航空港校区(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前身)在校生达到6000多人,刚组建的“两课”教研室为了保证开课,杨康教授到处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由6位教授,6位副教授,4位讲师共16人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定开齐了“两课”课程,并对2002级,2003级,2004级进行了梳理和补漏,彻底清除了积弊。随后又进行了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办讲座,出板报,放爱国主义和励志影片,开辟第二课堂,使我校“两课”教育教学步入正轨,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三.探索教学规律 以教研促教学 以课改促质量第一.打破闭门造车 创造了校地结合的教研模式聘请了司法部门和省社科联的专家参与和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第二.实施教考分离 改革课程考核从2006年起,建立了“两课”试题库,实施了教考分离,并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不划考试范围,不勾重点,从而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促进了教风学风的好转。同时改革课程考核,采用了“5+3+2”模式,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30%,社会实践占20%。第三.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并将其制度化从2005年开始,要求对每一届学生都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制定了《社会实践管理规定》,《社会实践报告评阅办法》,《社会实践报告评阅分析表》,形成了一套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同时还编辑了《教研文粹》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专辑》。第四.改进教学方法 深化教学内容杨康教授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理论阐述多,人文美感少;单纯说教多,熏陶感悟少;大话套话多,联系实际少;死记硬背多,理解启迪少;知识灌输多,行为训练少等流弊,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推广到“两课”教学中,并全面采用多媒体教学。二是将实践教学列入课程教学大纲,与理论讲授有机结合。三是深化教学内容,精选相关的文化经典编辑成教学资料印发给学生(如:《国学经典》),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美感,使学生们在美的熏陶中感悟真理,体味先人的情操与智慧。第五.富有激情 教案规范 教风严谨一位同行在听了杨康老师的课后说:“我在网上看了好几个‘毛、邓、三’ 精品教案和课件,还是觉得杨康老师的好。学生们喜欢杨老师的课,因为他知识渊博,联系实际,逻辑性强,说理充分,语言丰富,很有激情。”07级会计二班的钟姝奕同学听说杨老师下学期不上他们的课了,还专门给杨老师发短信询问:“不会噢,好烦噢,那不是以后都不能听你上课了,不过你在哪儿上,学生都会享受你的课的。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每次都去坐第一排。杨老师,我好崇拜你噢,我觉得你太有才了,你简直就是一本书,而且我很佩服你上课的激情,没有哪个老师上课有你这么激情,我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也好想像你那么有才呵呵。”在2010年举办的教师授课比赛中,经过全院9个系两个月的初赛、复赛、决赛,杨康教授荣获了一等奖。第六.狠抓实验实训 关心学生就业为了提高法律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法律系加强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建有模拟法庭、计算机实训室、速录实训室、法律援助中心等实训基地;校外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街道办、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了实训实习基地近20个,基本满足了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由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每年都有学生实习后留在国家司法部门工作,去年,仅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就留了5位学生,其它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都留了不少学生;同时,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也巩固和提高了理论知识,去年就有18位学生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四、学术活动在《创业人生》发表的论文主要有:“传承长征精神,探索‘两课’新路”、“认真贯彻16号文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开创校区建设新局面”、 “狠抓‘三促’,深化‘课改’” 、“改革考试模式,实施教考分离”。“以人为本的思想源流与哲学基础”在《西南商报》发表。“探索教学规律,努力提高质量”在《四川社科界》发表。2007年6月,杨康教授应四川省社科联邀请参加了“十七大”报告起草工作前期理论研讨,并在会上作了发言。2010年8月,杨康教授的“打造职业特色 增强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批准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课题立项。2010年12月“走出高职教育误区 重视和改进‘两课’教育教学”在《高校青年德育研究》发表。五、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杨老师看起来严肃,其实对学生很好。”同学们都这样讲。06商英的周静慧同学遇到心理问题,给杨老师写了一封长信,杨老师对她进行了耐心地疏导,使她转变了认识,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完成了专科学历,而且还拿到了自考本科文凭,被双流一所学校录用。今年6月,杨康老师发现08级市场营销刘秀华同学没有完成论文,了解到该同学要退学,杨老师放弃了双休日休息,专程到学校给这位同学做疏导工作,使这位同学转变了认识,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写完了这篇论文。2008年5月下午,杨康老师在教师里给07级物管专业100多学生上课,突然发生大地震,由于多媒体旁边的门没有开,只有一道门逃生。为了保护学生迅速逃离,杨康老师神情镇静地站在讲台上吼了一声“让女生先跑!”,抢道的男生这才如梦方醒,让出了通道,避免了拥堵。当全班学生都疏散出教室后,杨康老师始才离开讲台,一头的灰和水泥渣滓,这时,两位男生跑回教室救杨康老师,师生三人出来后紧紧地拉在一起,眼噙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