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学术月刊北京示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学术研究江海学刊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江苏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 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学刊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田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人文杂志江西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求索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南京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思想战线山东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改名: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学术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学术交流东岳论丛东南学术学海学术论坛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探索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社会科学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科学学术探索探索与争鸣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改名: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校理论战线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陕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北京社会科学前沿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内蒙古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不仅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还多次获得各种期刊奖项。1995年在首届全国社会科学期刊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提名奖';1999年、2002年连续两届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多年来连续获得'东北三省优秀社科期刊'和'吉林省社会科学十佳期刊'的荣誉称号;2004年在'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期刊。尤其是在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建设工程中,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于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不属于211大学。
学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中国社科大,位于北京市,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978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1985年9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建立;2017年5月,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据2020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良乡校区和望京校区,本部占地面积万平方米、馆藏和共享图书554万余册;共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16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
教育教学
院系专业: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办16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
据2018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4个中国国内优势学科、69个学校重点学科、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民商法学,中国哲学,马主义中国化研究,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硕士、博士学位点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114个(含2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二级学科119个(含23个自主设置的博士学位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
师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
据2018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科研专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00余人;学部委员61人、荣誉学部委员133人,研究员646人,副研究员707人,学科带头人38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国家级人选31人,享受政府特别津贴人员1600余人;社科院研究生院共有博士生导师607名、硕士生导师905名。
教学建设:
“师徒制”的指导模式:
“师徒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多年探索不断完善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教育将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导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方面的指导,更对学生进行追求科学、严谨求学等方面的言传身教。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在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基础学科、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学科中,陆续开展连续培养,进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一体化培养有重点、多层次,不仅为学生提供扎实连续的学习机会,还将缩短获得学位的周期。在经过2-3年的本科学习基础上,优秀的学生可以选择申请继续深造。
国际化的教育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60多个机构间合作协议,合作伙伴涵盖各国的科学院、知名大学、智库、政府部门及国际组织,形成了一个覆盖完整的高层次交流合作网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港澳台地区多所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此基础上,注重通过国际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对外交流能力,深化本科生的联合培养、双联学位、海外学习等形式,在经过2-3年本科校内学习基础上,优秀的在校生可选择海外学习途径,继续攻读学位。同时中国社科大也将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多元教育。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
兼任学生导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任务、个人的独立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将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接触学科领域前沿内容。
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除强调基础学科学习外,还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优势,注重通过整合、设立交叉专业,保证大学专业设置的综合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给予拔尖学生转专业的一定自由度。在管理制度上为学生提供有序转调专业的机会,发挥个人潜能,激发学习兴趣。采用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小班教学,每班级人数稳定在15-30人左右。
根据各院系的差异化培养要求,授课还采取大型综合课、系列化小型独立课、研讨课、长学时课、短学时课、结合科研的多种形式的研讨课等。
奖助学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设立新生奖学金(校长特别荣誉奖、校长特等奖、校长奖学金、新生优秀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对优秀新生和在校生进行奖励;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帮助。
建设成果:
据2018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研究生院共授予博士学位4454人,硕士学位9115人(其中专业硕士学位3230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年获批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
2021年12月,该校入选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科研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截至2016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共完成专著12938部,学术论文147003篇,研究报告27140篇,译著3724部,译文23473篇,学术资料33266种,古籍整理514种,教材1108部,普及读物1819种,工具书1886部;建成院级、所级、专业化智库共18个。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截至2015年底,近五年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38篇,出版学术专著、学术译著、主编或参编教材220余部。其中,2009-2011年,学校共取得国家级、省部级等校外纵向、横向科研项目17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2012年,该校有8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5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获得立项。2009-2011年,该校教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15篇,出版学术著作96部;2012年,该校教师共获得校外科研项目75项,其中纵向项目41项(含子项目3项),横向项目34项(含子项目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底,图书馆馆藏总量为万册,其中,中文图书为万余册,外文图书万余册,中外文过刊万余册。馆藏图书以经典著作、研究专著、资料汇编为重点,并特别收藏有关新学科、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的书籍。此外,还收藏了国内知名学者以及我校校友所赠大量私人藏书和个人学术专著。
图书馆依托社科院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共享和自购的各类电子资源,可在线访问的各类数据库达161余种,可使用的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万种,电子图书为200万种(其中本地电子图书22万种);研究生院历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我馆的特藏,我馆收藏有自建院以来的所有毕业生学位论文。
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原名《学习与思考》。该刊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府和国家智囊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依托,以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主要的作者队伍,重点发表探讨当代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学术论文,内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诸如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逻辑学、法学、社会学、文学、语言学、新闻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
2000年2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评定为“全国中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0年7月,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确认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来源期刊”;2003年7月,被中国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2003年,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3年7月,被中国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电子杂志社确定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2006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定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2010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创新文化
形象标识:
校徽&校旗&标准色
校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徽核心图案为五角星和书籍,两侧是雄鹰翅膀,周围是学校英文名称,下方是学校中文名称和建校时间。
校旗:旗面正中是中英文校名及校徽,周围是金穗。
标准色:红色。
校歌
《人文之光》
阳光打开心灵的窗,让梦翱翔,我是春天的翅膀。
复兴之路旌旗高扬,薪火相传,有我生命之光,
啊,沿着千年文明的跑道,以人为本是共同的方向;
跨越未来世界的巅峰,天人合一是人文的力量。
人文兴民族兴,教育强中华强,
开始就是永远,现在就在路上,
我们高擎人文之光!
精神文化
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题写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题写
学校校训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院训。
“笃学、慎思、明辨、尚行”,分别出自《论语·泰伯》《中庸第二十章》《皇极经世书·观物篇》。古文原意是总结儒家学者研习经典的学习方法及过程,旨在为儒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而治学与做人。
笃学:笃,笃实,深厚之意。笃学,即以认真诚恳的态度学习知识。慎思:强调要对所学加以慎重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受到蒙蔽而陷于迷茫。“明辨”:意为有明智的分辨能力。做学问如果没有“明辨”,对所学内容不分真伪、良莠,就很难提升自己。因此,训练清晰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的能力,是做好学问的关键。“尚行”:进一步强调要重视实践,要崇尚把所学知识落在实处,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国家、贡献民族、推动发展。
所获荣誉:
2021年1月29日,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创建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9月28日,被授予“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牌匾。
CSSCI水平参差不齐,文章必须是要是原创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和人文科学学术期刊。
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文学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及信息传播 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第二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第三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第四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第五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佳木斯大学主编:薄刚ISSN:1007-9882CN:23-1412/C地址:佳木斯市学府街148号邮政编码:154007
你想要发布什么东西?这个你问问团委的人,或者大学学生会的。他们应该知道。
我最近问的 社科是800了
佳木斯大学学报投稿成功率很低,为20%。佳木斯大学学报管理部负责编辑出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自然科学学报》、《黑龙江医药科学》三种学术期刊,是汇聚国内外学术理论精华,反映校内外教学科研成果,促进校际文化知识交流的学术前沿和理论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和光明日报都挺好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光明日报的办报目的是最广泛的团结全国人民及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建设民主新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中国社会科学报》虽然是一份周报纸,但是在学术界的名气非常大,仅次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在我们学校的定位为CSSCI,科研奖励会有奖金。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中国社会科学报纸质版可以在报刊亭、书店、网上购买,也可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官网上订阅。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购买方式。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
中国社会科学报纸质版,要购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邮局系统预订购,另外一种是到社科院下设在各地的门店进行购买。
《中国社会科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学术类报纸,在很多学校算做一类核心期刊之列。这要看具体学校的规定,受篇幅影响,每篇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该报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受到很多学术机构和学者的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理论界、学术界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份全国性的理论、学术专业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报刊出版单位。1979年成立。编辑、翻译出版七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和一份学术理论报纸,承办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创刊 每周一至周五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5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0年创刊 季刊 季中月1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年创刊 月刊 每月20日出版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7年创刊 双月刊 双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15日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 季刊 季初月20日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扩展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扎根学术、服务中国、面向未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国际性、悦读性的有机统一,倾力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精良的报纸。
《中国社会科学报》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瞩目热点、难点、焦点和前沿问题;坚持理论创新,鼓励学者在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原则的前提下,运用新方法,开辟新领域,提出新观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坦诚、平等、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对国内外社会思潮、学术动态的分析和评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弘扬优良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实事求是,鼓励严谨治学,提倡深入浅出,注重由博返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将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学术积淀和完备的编辑出版体系,使《中国社会科学报》与《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
协同作业、相辅相成,努力成为深刻反映学术前沿、时代精神与中国经验的权威阵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高端平台,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当代智慧的重要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报》前身是社科院办公厅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和社科杂志社编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内容偏社科,属于行业报。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已在广东、上海、陕西、武汉等四地建立记者站,吉林、四川、重庆、美国等记者站正在筹备中。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拟将《中国社会科学报》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分别于周一、周三、周五出版,报纸零售价由原来每期3元调整为每期2元,全年订价296元。订户可在邮局订阅,也可直接联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进行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统一刊号:CN11-0274;邮发代号:1-287。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30年宣传片
中国社会科学报009专版是什么意思,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国家级—中央级权威报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报一刊”品牌工程:一刊指《中国社会科学》(NO:1),一报指《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第一大报)。
如7个工作日内编辑部无人和您联系,您投来的稿件即可自行处理。祝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与人文版编辑部 已经一个月 ... 最新点评—...
当然是核心。国字头大报嘛,全国没有第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