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楼上回答的,每个人研究的领域不同,各有各的厉害之处,没办法作比较的,准确的来说两者都是大牛。
我认为他很有才华,而外表并不能代表一切,所以颜值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韦东奕是一个天才,智商非常的高,现在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因为他长得非常一般,穿的也非常邋遢,经常拿着一壶开水,拿着几个馒头,但是非常的聪明,也非常的爱国,所以才会频繁上热搜。
每个人得的能力不能账相互比较,因为在每个方面都不一样,我们都可以看到韦东奕的水平是我们常人达不到的,杨海龙也很厉害,
韦东奕是一位数学天才,是山东人,频繁上热搜是因为他的为人处世很怪异,大部分人无法理解。
机器之心报道
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总是让人感到晦涩难懂,但我们常常能从一些「小事」上看出其中意义。
5 月 6 日,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将北大助理教授韦东奕再次送上了热搜:
据这张截图介绍,一家 科技 公司使用 PS5 做了一个集群用来模拟产品的物理性能,但随着模型越复杂,模拟失真就越高。包含六位博士在内的团队花了四个多月未能解决,团队猜测是因为「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处理有问题」,但是又搞不清楚哪里有问题。
后来,他们向韦东奕寻求了帮助。韦东奕把全部方程发过来后,团队花了一天调试就成功了,并且和过往的真实实验数据匹配率高达 。
故事的结尾是:韦东奕拒收报酬,表示「太简单了,没必要要钱」,最终这家公司给韦东奕充了市政公交一卡通……
听完这个过程,有网友表示:「这结局太魔幻了,有种在看网络爽文的感觉。」
朴实无华韦东奕
韦东奕最初的无意间「走红」,也是由于一次热搜。
2021 年 5 月,有媒体探访北大校园时,采访到了韦东奕。在采访视频中,韦东奕手持 装矿泉水瓶,拎着两个用塑料袋打包的馒头,其质朴形象一度引发热议,人称「韦神」、「北大数学系扫地僧」。
韦东奕 2007 年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时参加第 49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以满分获获得金牌。2009 年,高二时韦东奕参加第 5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再次满分夺金。
2010 年,韦东奕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2014 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2018 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 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他的博士论文《轴对称 Navier-Stokes 方程与无粘阻尼问题》,被评为北京大学 2018 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目前,韦东奕的数学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分析、偏微分方程和随机矩阵等。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湍流可能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后的一个未解难题。
NS 方程:流体力学基石
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对于建模多种物理现象而言非常重要,如天气、气候、空气动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通常,流体可以用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NS)来描述,但大规模求解这类方程仍属难题,受限于解决最小时空特征的计算成本。
它由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克劳德 - 路易 · 纳维,爱尔兰物理学、数学家乔治 · 斯托克斯两人命名,是一组偏微分方程,表达了牛顿流体运动时动量和质量的守恒。
该方程断言,流体粒子动量的改变率(力)来自作用在液体内部的压力变化、耗散粘滞力、以及重力。其中粘滞力类似于摩擦力,产生于分子的相互作用,越黏的流体,该作用就越强。
NS 方程依赖微分方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不同于代数方程,其不寻求建立所研究的变量(如速度和压力)的关系,而是寻求建立这些量的变化率或通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术语来讲,这些变化率对应于变量的导数。其中,在零粘滞度的最简单情况下,NS 方程化为欧拉方程,表明加速度(速度的导数)与内部压力的导数成正比。
这表示对于给定的物理问题,至少要用微积分才可以求得其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实用上,也只有最简单的情况才能用这种方法获得已知解。这些情况通常涉及稳定态(流场不随时间变化)的非紊流,其中流体的粘滞系数很大或者其速度很小(低雷诺数)。
对于更复杂的情形,例如厄尔尼诺现象这样的全球性气象系统或机翼的升力,现时仅能借助计算机求出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的数值解。该科学领域被称为计算流体力学。
它是一个混沌模型,当输入存在一点点不准确,预测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由于其重要性,「纳维 - 斯托克斯存在性与光滑性」被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在 2000 年列为七大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解题奖金 100 万美元。与它并列的其他问题包括庞加莱猜想、P/NP 问题、霍奇猜想、黎曼猜想、杨 - 米尔斯理论、贝赫和斯维讷通 - 戴尔猜想,至今只有庞加莱猜想已获解决。
回到本次事件,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在媒体回复中表示,此事有人发给他看过。他表示:「别人做不出来,韦东奕能做出来是很平常的事。第一,韦东奕人很聪明。第二,他很专心做数学。他就是生活方式比较淳朴,我们尊重他的意愿。」
另外,由于消息来源只有一张聊天截图,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也引发了部分质疑:
你怎么看?
参考链接:
曾经获得过奥林匹克金牌,在高中时期参加过两次国际竞赛并且获得满分,也发表了很多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取得了华罗庚,陈省身,周炜良等奖金和个人奖,还获得了青橙奖。
韦东奕,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青年数学家,他是北大的一个传奇人物,很多人都会称韦东奕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存在。因为她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北大保研,并且攻读博士学位,最重要的是他身上的那种非常纯真和天然的那种气质,他不像很多的人一样,就会低头玩手机,韦东奕他其实更多的是专心于他自己的一些研究。而且他本身也非常的朴实无华,很多的教授都直接感叹道,他对数学是有着一种非常痴迷的态度,他在北大任教非常多的学生都表明伟奕就是韦神。
其实很多学生都拍了非常多关于他的一些视频和照片,在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穿着和打扮都是非常的接地气的,就并没有说像西装革履,或者说穿名牌,他每次都是按照怎么舒服怎么来?很多的时候,学生拍到他,他都是拎着一大瓶的矿泉水和手上拎着馒头的方式出现在非常多的人的面前。而且有的时候假如说你非常的想要和她合影的话,他也是不会轻易的拒绝的,他整个人都是非常的随和,同时,对于他自己的名誉,又是特别的认真。
所以说很多人都愿意称它为数学天才,他在数学这方面还是非常的有造诣的,同时,我觉得更多的也是他的天赋和他的热爱,他在参加一场答辩的时候,非常多的教授以及老在下面听他的答辩,有些学生也去了,就直呼是听不懂也看不懂一些非常深奥或者说内容性非常强的一些文字都会给人带来一些比较大的一个视觉的冲击,伟东云,他就能够从这些条条框框当中去寻找其中的一些规律,并且这是做他非常热爱和喜爱的事情,他自己并不会觉得非常的无聊。
是北京大学数学专业的一个天才,就是因为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数学,很多事情比较奇怪,人们不太理解,就会一直上热搜。
我认为数学大神只希望自己平静的生活不被打扰,不需要通过自己走红赚钱,他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很多浅薄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我觉得哈佛为北大数学老师打破百年校规是实力的体现,说明这名老师的实力非常雄厚。
韦东奕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虽然他的长相看起来不是特别出众,但是每个人都不应该以貌取人。
之前一条九零后北大老师的视频走红互联网,他便是韦东奕,十五岁拿到IMO国际性数学竞赛金奖,18岁提前录取北大,哈佛还为争得他甘愿摆脱近百年校规校纪。这名北大老师一夜之间吸粉成千上万!手提式一瓶水、三个馒头,质朴得像个学员。他是北大数学系的教师韦东奕,他狂扫各种各样数学竞赛金奖,网民称其为沧蓝外在因素的韦神。
韦东奕接纳访谈时简单自我介绍称,我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10级本科毕业生、2014级硕士研究生,总之现在是教师,是北大的教师。或是北大的大一新生时,韦东奕曾一人单杀清华大学。在中国最大水准的数学竞赛丘成桐在校大学生数学竞赛上,五个比赛学科,韦东奕本人得到了四个金牌。
并得到当初丘成桐在校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让清华大学难堪不己!「韦神」、「韦教主」的头衔由此而来。他想要为国家多做一份奉献,挑选留到中华民族。那时候,麻省理工(MIT)等多家世界名牌大学积极向他打开学校大门,哈佛也是为了更好地他甘愿摆脱校规校纪,只需他想要来哈佛念书,能够立即免去英文考试。
但韦东奕仍然挑选留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修读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后离校执教。韦神表明,自身普通高中时得到数学联赛山东省总冠军,取得过数学课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也因而提前录取北大。从普通高中阶段,韦东奕便开始了他的封天传说故事。十五岁封天,却甘做一名扫地僧。韦东奕的取得成功关键来源于爸爸妈妈的启蒙教育。
1992年,韦东奕出世在山东的高级读书人家中,爸爸妈妈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爸爸也是该学校数学课专家教授。韦东奕自小触碰数最多的便是关于数学的书本。在爸爸耳濡目染的危害下,他逐渐对数学课造成了深厚的兴趣爱好。在学初二时,他早已展现了挑球的数学课天赋。有一道数学题,国家队的教师3个钟头才求得,而韦东奕仅用了两个钟头!
14岁那一年,韦东奕碰到了真真正正发觉他数学课天资的伯乐相马,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张永华教师,他得到了破格录用进到附中奥数班开展学习培训训练的机遇。韦东奕在数学课行业的热血传奇历经,宣布打开了序幕。在奥数辅导班学习培训一年后,他凭着挑球的奇才和本身的努力,历经逐层选拨后,获得了意味着我国参与第49届IMO国际性数学竞赛的机遇。
IMO一直被觉得是五大学科竞赛中,认可度最大的赛事。当初6道综合题中,难度系数较大的题型是重点的立体几何题,韦东奕竟然是用「纯解析几何」的方式解出的。韦东奕击败了500多位参赛选手,最后结果是「100分」!一年后,韦东奕带上他的辉煌战况参与了第50届IMO,仍然得冠。在这次赛事上,韦神「战胜」了七岁通过自学高等数学、十二岁取得IMO金牌的数学竞赛史传奇陶哲轩。
达到过关造就后,「韦神」逐渐退隐于数学竞赛界。武林上只留有韦神的传说故事——「韦东奕不等式」供后代崇拜凝望。它是韦东奕出给数学家聂子佩的题型。2010年,因在数学课行业的出色主要表现,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数学系向韦东奕抛出去了橄榄叶。2019年,进行博士研究生工作中的他,变成了北大数学系的终身教授。
现阶段,韦东奕早已发布了25篇毕业论文,在其中数篇发布在国际性一流刊物上。可以说,从十五岁在国际性数学课行业一鸣惊人后,韦东奕就打开了他人期盼而不能求的人生道路。殊不知,这般出色的数学奇才,则是一名「扫地僧」!数学系,乃至北大都广为流传着韦东奕的传说故事。相貌一般遭强烈反响,网民:却不知道小丑男是自身,想来大家都听过哈理工「扫地僧」王晓琮。
这名14岁考入北大超级天才在成为哈理工的教师后,秀发打卷、自始至终衣着一双陈旧凉拖,可以说有点儿自命清高。韦东奕的采访视频走红各大网站后,由于相貌一般却遭受许多网民的冷言冷语,真是不懂装懂,令人寒心。也有许多网民对于此事这种评价开展抨击辩驳,这些嘲笑者,却不知道小丑男居然是自身。逃出内卷,信仰平躺的年青人,更应当多向这名九零后的学习培训。把兴趣爱好变为勤奋,把理想变为实际。大家怎么看呢?
北大回应学生韦东奕走红网络
近日,北大青年教师韦东奕网络走红,6月2日,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发布声明指出,韦东奕专注于数学世界,为人纯真,生活简朴。韦东奕在校就读和工作期间均得到了师长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受打扰地学习和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果。
近期,我校青年教师韦东奕受到广泛关注。韦东奕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数学家,他于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2014年本科毕业后保研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并于2020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韦东奕在学生时代曾创下傲人的竞赛成绩。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不久,他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被多个国际著名数学期刊接受并发表,世界闻名的布尔巴基讨论班专题研讨韦东奕与合作者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韦东奕还与人合作在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韦东奕专注于数学世界,为人纯真,生活简朴。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为青年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指导和支持,韦东奕在校就读和工作期间均得到了师长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受打扰地学习和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果。
数学研究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我们也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与我们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学霸韦东奕走红网络。
他和大家想象中传统的大学老师有所不同,走红时的形象是:手提馒头、矿泉水接受采访,说话还有点不适太顺畅。
随着他的简历被更多人了解,有网友称他为北大“扫地僧”。
除了北京大学教师这个让人膜拜的身份,韦东奕身上有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博士后、数学神童。今天,开屏新闻就通过对这两个标签的解读来看看这位“扫地僧”究竟有多牛。
博士
公开资料显示:韦东奕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7年底至2019年11月,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士后。2019年12月,成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研究员。
大家都知道博士很厉害,那么博士究竟有多牛很多人都说不上来。今天我们就形象地通过一个圈来了解下。
想象一个圆圈中包含所有人类的知识,当你完成小学、高中毕业时,你知道的知识如下:
当你拥有学士学位后,并获得专业知识如下:
而硕士学位则是深化了该专业:
当你不断学习,通过阅读研究论文等渠道,你将到达人类知识的边缘:
到达边界后,你在边界上努力、再努力。
直到有一天,你突破了边界。你在边界上所造成的这个凸痕就是你的博士学位。
当然,现在的世界对你来说看起来不一样了,是这样的:
据韦东奕于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作者简介介绍,韦东奕出生于1992年。也就是说,他在26岁的时候已经走到了人类认知的边界,突破边界后,他看到的世界已经和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不一样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2017年底开启博士后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取得博士学位是成为博士后的必要条件。
我觉得哈佛为北大数学老师打破百年校规是实力的体现,说明这名老师的实力非常雄厚。
韦东奕在三维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他还与人合作在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韦东奕已在国际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他的博士论文《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与无粘阻尼问题》被评为北京大学2018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韦东奕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部分流动稳定性等公开重要问题。如果从力学的角度让空中的流动性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对于航天事业、新能源开发等,都会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发动机的稳定性、航天助推器的上升速度等,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韦东奕走红网络后,他的求学经历和私生活被曝光,韦东奕从小就展现出对数学的天赋,曾两届获得数学奥林匹克满分和金牌,通过数学竞赛被保送到北大数院。
韦东奕在北大期间拒绝了哈佛大学的破格录取,在北大读完博士进入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后来被聘回北大任教,人生跟开了挂一样,但是他本人却过的极其朴素,不管在哪不变的是手里的一瓶水和两个馒头。
近日,韦神又上热搜了,他的科研成果获得了2021年的第四届青橙奖,很多人对青橙奖不是很了解,这一奖项是针对青年科学家的奖项,每年选出10名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
博士论文答辩通过
博士论文的答辩一般都会比较严格,要想顺利通过答辩还得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是要尽可能多地练习。
你只有对要表达的内容都烂熟于心了,才能在台上表现出你的从容自信,让答辩委员清楚地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有的同学课题本身做得很不错,但自我陈述的内容准备不够充分,表达的时候结结巴巴。这样不管你内容有多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差,在答辩中是不可能得到高分的。在练习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陈述录下来,这样既便于控制时间又可以观察自己的表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找几个观众来扒一扒自己的缺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是多去听两场师兄师姐的答辩,熟悉整个答辩过程。
因为虽然每一个人的答辩都是不一样的,但整个流程是可以参照的。你多看看别人在答辩时候的表现就知道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不足的需要提醒自己。
重视预答辩。答辩之前组里都会弄一个预答辩,不要觉得预答辩只是自己小组内的老师同学在听就敷衍了事。其实他们是最熟悉你课题的人,尽量让他们多提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有可能是正式答辩也会被问到的。
再次,阅读自己的论文,把有可能的问题都列出来。
当论文提交之后,很多人估计再看都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因为实在看了太多次了。对于一个两三百页的论文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是答辩委员提问的地方,你不可能准备地面面俱到。比如你侧重准备了实验方面的问题,结果答辩委员老是问一些基础概念方面的问题,这是不可能预测到的。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把有可能提的问题都梳理一次,这样在答辩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
答辩前几天要注意休息。说起来好像没甚么,但大家都知道在那样的场合临场反应有多重要。如果你觉没睡好或是身体有状况,脑子反映慢半拍,那就尴尬了。本来很清楚的概念脑袋一糊涂就都乱了,很容易就给答辩老师一种基础不扎实的感觉。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保持自信冷静,放松心态。
只要做到上面的几点你就应该有信心做出一个漂亮的答辩,保持冷静对于你回答答辩委员的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即使有些问题回答不出来也没有关系,要让答辩老师觉得你是暂时遗忘了而不是搞不清楚问题。
现在先想象一下答辩顺利通过之后的感觉吧,将博士帽高高地抛起,千斤重担卸下心头,这几年的学习再辛苦都觉得值得。
博士论文答辩的潜规则
1、老老实实做答者而不是辩者,专家们的'意见,合理的不合理的都不要轻易反驳,否则有好果子你吃;
2、专家们很忙所以是不会有很多时间看论文的,但是他们对论文的意见绝对会是很多的,除去学派、工具和理论上的问题,最多的莫过于格式的问题(这个时候不摆谱什么时候还能更威风?);
3、意见是很尖锐的,但是通过是必然的(都是自己导师请的专家,能到答辩这一关的论文也基本得到各界的首肯了),所以这个孙子装得值。毕竟寒窗几十年为的就是这张纸;
4、低调、厚脸皮的博士更适应博士论文答辩的那套规则。高调的博士除非你学术功底特别牛,你的导师也特别牛,你的博士论文也特牛,你的辩论水平也特牛——同时具备这4“牛”,你才可以在答辩时威风一把——不过即使这样,也不建议在这节骨眼上太“牛”狠了;
5、意见是尖锐的,修改是漫长的,但是专家和博士的关系必然要是和谐的。所以博士答辩完毕自然要请百忙中辛苦评判的专家们吃饭了。吃饭的规格是不能太低的,因为专家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什么好的没吃过?突然上路边小馆子必然有损健康和颜面。(据说北京的专家最牛,1顿几个人的饭吃上4、5千还觉得档次太低,因为他们平时都是去特别的酒店吃饭,喝的水都是特制的,绝对不含杂质和污染物——真是一群学术贵族,难怪他们对三聚氰胺这么有免疫力);
6、专家们很忙,又很有表现欲,这样导致的修改论文的意见良莠掺杂。你一定要有鉴别力,别把随便说说的当真了,也别把好的意见错过了,更别把馊主意放自己论文里去了。那些动不动就要你修改标题、转换风格的意见一般是没有时间具体看论文内容的人拍脑袋随便提出来的,你要慎重考虑这些意见。因为这种意见提出来容易,修改起来特别费劲的。毕竟博士论文是个人独著,文责自负,改错了没人能替你担这个责任。随便提点意见的专家不如就格式上说点东西,还不至于误人子弟。想到这里,就随便写下来,小博要忙着修改自己的论文了。欢迎博友们补充和拍砖!
2022年6月23日早上8点,中国传媒大学2022届毕业典礼与大家正式见面。作为国内传媒行业顶尖学府,无疑,中传为社会培养出诸多媒体行业从业者。其中,也为社会各大平台培养了诸多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最近,各大高校毕业典礼的视频纷纷火遍全网,2022年中传毕业典礼也是“虽迟但到”。看完中国传媒大学的宣传稿不得不感叹中传校友阵容之强大。这次毕业典礼由张绍刚与冯琳搭档主持。张绍刚也是中传毕业典礼主持阵容的常客,冯琳则是第一次参加中传毕业典礼的主持,当然,也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与,这里面的缘分真是妙不可言。图片张绍刚拥有多年的主持经验,新人冯琳也在这两年早已“扬名在外”,而她的主持实力在这段时间以来也是经过了证明。最初从网上看到冯琳是在2021年7月1日,她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作为领诵员之一代表共青团员、少先队致献词。2022年1月31日,冯琳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与李佳慧等四人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共同敲响零点钟声。从这一时期的经历来看,冯琳的实力在一步步前进,也唯有自身的实力不断提高,机会才会陆续降临到你身上。
看学校的规定,一般答辩后几个月就可以拿到的,答辩时间都是在快要毕业之前二三个月。最好问下你学校比较准确。
读博士研究生一般是三年,如果有能力硕博连读总共是五年。
脱产博士研究生也就是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至六年,大多数读到第三年如果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合格了就可以进行答辩,一次答辩没通过的话,三个月之后还有一次机会,所以说大多数4、5年就毕业了。
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制大都为4-8年,但是也有少数专业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一样3-6年的,也是最后的答辩合格方能毕业。
扩展资料:
硕士研究生转向了博士化培养的特点:
1、由于国家实行硕士推免制度及夏令营计划,通常我在每年的7月份通过夏令营计划能招到1-2个硕士,在10月份推免时能招到1-2个硕士,有些教授能基本招满名额。
这意味着这些准硕士生在每年9月开学前有1年左右的时间提前进入研究阶段。对于这些准硕士生,我们导师在推免结束后,将安排其学习与研究计划,使其提前进入到研究生状态。这是第一个博士化特点,将有3年的时间进行研究。
2、强调硕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课题的研究主力,强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目前国家推出了国家奖学金及市优秀毕业生均与此挂钩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3、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前面学生研究基础上推行可行的路径,使其尽快进入研究门槛,通常方法是:制定一个相对宽泛的方向,检索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制定其阅读相关的书籍及文献,撰写一个全面的综述,并全面接收前面学生的工作(论文思路,模型,代码,算法,等等),使其站在前人肩膀上,能快速鱼跃。
4、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强调学术研究,;另外一手强调工程实践(实验能力,系统分析能力,系统建模与架构能力,系统实际开发能力),同时在工程能力上,也要充分做好与前面学生的工作衔接,使其站在前人肩膀上,快速增强其动手能力。
5、坚持硕士研究生要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为主线,在研究所及课题组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的氛围及你追我赶的态势,这点非常重要。
在很多的985/211高校,在硕士研究生范围内,很多缺少这样的氛围,硕士研究生通常氛围为发表一篇够规定毕业的论文就放弃学术研究了,因为找工作优先。
6、在目前国内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在招收硕士毕业生过程中,越来越强调学术素养与成果,比如阿里,网易等,会比较强调你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履历,高水平论文发表同样是一个敲门砖,这无形地促进了硕士研究生进行较为深入学术研究的动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