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公共管理学报初审

发布时间:

公共管理学报初审

4周。公共管理学遵循“三审制”,审理过程较长。4周后会收稿。公共管理学,是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体系。

公共管理学报属于中文核心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杂志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2004年创刊,面向全国发行,邮发代号14-116;季刊,每期正文160页,每期发表14篇左右的研究性论文,每篇论文一般在15000字左右。《公共管理学报》杂志社刊载的学术论文主要涉及“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等与公共管理学科有关的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强调研究成果在中国场景下的适用性和应用价值,旨在繁荣与深化中国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探索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方略与途径。《公共管理学报》杂志社已经成为我国管理类期刊中高水准的学术平台,其展现中国场景、关注现实问题、规范学术研究的办刊指导思想,公开、公平、公正的办刊原则已经得到我国公共管理学界同仁的认可与支持;目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22种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之一,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据中国知网提供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公共管理学报》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居中国政治类期刊第一位,管理类期刊前列,荣获“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二审评价

Shang Huping,et al. Local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Rough Se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2009,(1):525-532(Indexed by EI, Accession number: 20092312112658)Huping Shang,Wenxuan Yu. Assessing Chinese Managerial Competencies from Behavior & Personality,2013,41(9):1469-1486(Indexed by SSCI,收录号-WOS:000325632400006)权威期刊[1]尚虎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悖论:高绩效下的政治安全隐患[J].管理世界, 2008, (4): 69-79[2]尚虎平.我国西部生态脆性评价:预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9):122-132[3]尚虎平、叶杰.绩效导向的科研项目资助:按成果而不是按“自我标榜”拨款——基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数据的探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1):73-81[4]尚虎平、惠春华、叶杰.从绩效至上到科研消费主义——我国公共财政资助科研基金中科技观的异化与矫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6):82-86[5]尚虎平、尹艳红.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现实逻辑:从命令链到绩效链[J].改革,2009, (9):133-139[6]尚虎平.双螺旋演进与潮流G 的出现:公共行政学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7(4 版)[7]尚虎平.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N].经济日报(理论版),2012-12-17(13版,理论周刊) [1]尚虎平.美国与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研究比较:基于《公共管理评论》与《中国行政管理》2002-2007 年数据[J].科研管理,2009,(3):55-66(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9年第22期转)[2]尚虎平.“绩效”晋升下我国地方政府非绩效行为诱因: 一个博弈论的解释[J]. 财经研究,2007,(12):129-141[3]尚虎平.预算过程中的非政治问题——基于2005-2007年国家审计报告[J].武汉大学学报,2009,(6):860-869[4]尚虎平.是“公共能量束”而非“公共能量场”在解决着我国焦点事件[J].社会科学,2008,(8):32-43[5]尚虎平、李逸舒.我国地方政府“一票否决”式绩效评价的泛滥与治理——基于356个案例的后实证主义无干涉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11,(4):113-124(《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五期转载)[6]尚虎平、叶杰、惠春华.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公共财政效率:低效、无效与浪费——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出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2, (10):1470-1472[7]尚虎平,陈星宇.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提供绩效评价——面向L市的探索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13,(1):79-88[8]尚虎平.政治控制、个人取代组织与过渡年资量化——我国历史上大一统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经验、遗敝与继之道[J].社会科学,2013,(1):25-37(《新华文摘》2013年第7期第156-157页转摘,共约1000字)[9]尚虎平.我国政府创新:复制、周期律与“诺门克拉图拉”阴影——面向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的代际基因遗传性探索[J].社会科学,2014,(8):12-21[10]尚虎平,赵盼盼.项目申请者的哪些特征影响科研绩效提升?——一个面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出的倒序评估[J].科学学研究,2014,(9):1378-1389 [1]尚虎平.行将勃兴的治理绩效管理潮流——基于第三次明诺布鲁克会议的预测[J].公共管理学报,2010,(1):108-115(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 年第六期全文转载)[2]尚虎平、于文轩.“职能革命”、管理绩效带动政府责任实现[J].公共管理学报,2011,(4):103-110[3]尚虎平,郎玫,马佳铮.绩效管理改革的效果: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的证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2,9(2):98-105(编译)[4]尚虎平,惠春华. “网络围观”下的政府效率:从“睡狗行政”到非满意——基于50个网络焦点案例的探索[J].公共管理学报,2013,(1):117-127[5]尚虎平,赵盼盼.我国政府服务绩效的尝试性评价——一个面向省级城市政府的网络实地体验评估[J].公共管理学报,2014,(1)114-126 [1]尚虎平、于文轩.从“职能革命”、组织绩效到政府生产性摆脱危机[J].财经科学,2011,(7):42-52[2]尚虎平、李景平.把竞值架构理论引入我国地方政府领导者管理能力评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1):43-46 [1]尚虎平、赵盼盼.绩效评估“模式割据”与绩效不彰困境——基于42个案例的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18-24[2]尚虎平,韩清颖.我国“无缝隙政府”建设的成就与未来——以无缝隙政府工具为标准的评估[J].中国行政管理,2014,(9):75-81[3]尚虎平、王菁.公共行政120 年:从双螺旋演化到―治理的绩效管理理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4):40-45[4]尚虎平、赵盼盼.摒弃还是扩大“一票否决”式政府绩效评价?——一个跨地域的后实证主义视角[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6):1-5[5]尚虎平.基于数据挖掘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面向江苏四市的探索性研究[J].软科学,2011,(12):66-74[6]尚虎平、李逸舒.我国西部生态脆性:国内外的观点与一种评估预控的出路[J].中国科技论坛, 2011,(10):77-84[7]尚虎平.大国崛起的地方政府激励与效率之路——我国改革30 年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厘清、反思与展望[J].经济体制改革,2008,(3):5-12 (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8 年第8 期全文转载)[8]尚虎平.非政府评价的政府管理效果:美国高校基于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第三方评估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88-95(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 年第11 期全文转载)[9]]尚虎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成就与中央命令链的断裂之险[J].新疆大学学报,2008,(2):24-30[10]尚虎平、陈星宇.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研究中“失去的研究”的研究——指标可加性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09,(12):115-120[11]尚虎平.我国公共项目绩效评估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8,(5):65-71[12]尚虎平.吃苦不是核心竞争力[J].科学管理研究,2005,(5):47-52[13]尚虎平、李景平、杜晓燕.解决制度性腐败的新途径——把平衡记分卡引入行政管理部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1)…… …… ……还在EI检索的国际会议、《甘肃行政学院学报》、《行政论坛》、《企业管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行政管理》、《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英文与中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1】包国宪,《行政组织冲突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2】包国宪等,《正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发展》,1995年第9期【3】包国宪,《对行政组织冲突管理系统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4】包国宪,《管理人员培养问题刍议》,《1999世界管理大会论文集》,1999年【5】包国宪、何翔舟,《甘肃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3期【6】包国宪、何翔舟,《高新技术对甘肃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第12期【7】包国宪、何翔舟,《在战略转移中找准振兴西部经济的着眼点》,《社科纵横》,2000年第1期【8】包国宪、王永纲,《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光明日报》(理论版),2001年8月28日【9】包国宪、宋少甫,《我国投资银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10】包国宪,《甘肃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11】包国宪,《关于西部大开发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开发研究》,2001年第2期【12】包国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理论》,《全国“十五”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2001年8月版【13】包国宪、王永纲,《论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14】包国宪、贾旭东,《合并主管——企业并购大潮中的新型领导者》,《领导科学》,2002年第18期【15】聂华林、包国宪,《区域经济板块引论》,《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16】包国宪、王永纲,《规范的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规范》,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17】包国宪、贾旭东,《中国服装业存在的问题及其结构调整》,《商业时代》,2001年第1期【18】包国宪、贾旭东,《加入WTO对中国服装业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19】包国宪、贾旭东,《虚拟企业研究基础--实践的背景与概念的辨析》,《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20】包国宪、毛义臣,《国有企业骨干员工的激励研究》,《商业时代》,2004年第2期【21】包国宪、贾旭东,《虚拟企业的战略问题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22】包国宪、潘旭,《中国西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问题初探》,《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2期【23】包国宪、李文强,《浅议虚拟企业文化塑造》,《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1期【24】包国宪、李文强,《虚拟企业激励方法初探》,《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25】包国宪、李文强,《虚拟企业沟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2期【26】包国宪、李文强,《虚拟企业的沟通分析模型》,《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27】包国宪等,《兰州试验: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新探索》,《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28】包国宪、王蕾,《西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29】包国宪、何翔舟,《公共产品生产经营中的政府成本》,《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30】包国宪、潘旭,《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公共政策选择--甘肃省定西市调查结构及启示》,《开发研究》,2005年第5期【31】包国宪等,《绩效评价: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科学工具》,《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32】包国宪、王蕾,《西北农业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分析及调整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8期【33】包国宪、贾旭东,《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0期【34】包国宪、孙加献,《政府绩效评价中的“顾客导向”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35】包国宪、董静,《政府绩效评价结果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8期【36】包国宪,《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三权”问题探悉》,《中州学刊》,2006年11期【37】包国宪、顾波军、贾旭东,《特许经营与虚拟企业的关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1期【38】包国宪、曹西安,《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回顾与模式分析》,《新华文摘》,2007年第8期【39】包国宪、张效功,《不完全契约,资产专用性与虚拟企业稳定性》,《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8期【40】包国宪、刘斌、周云飞,《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视角下的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1】包国宪、冉敏,《政府绩效评价中不同主体的价值取向》,《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42】包国宪、王浩权、石富覃,《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监管问题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43】包国宪、周云飞 ,《我国公共行政核心价值取向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44】包国宪、张志栋,《我国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组织的自律实现问题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45】包国宪、王石,《绩效评估: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引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46】包国宪、陈浩宇,《基于知识地图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第3期【47】包国宪、马慧贤,《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情报杂志》,2008年第6期【48】包国宪、郎玫,《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49】包国宪、周云飞,《中国公共治理评价的几个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2期【50】包国宪、胡佳林,《品牌传播的符号学解读》,《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51】包国宪、周云飞,《西部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3期【52】包国宪等,《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甘肃模式的解析》,《行政论坛》,2010年第4期【53】包国宪、周云飞,《英国全面绩效评价体系:实践及启示》,《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4】包国宪、任怡、马佳铮,《公务员绩效管理中的激励问题研究》,《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55】包国宪、修卿善,《构建高绩效知识型团队的策略》,《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4期【56】包国宪、高选,《欠发达地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57】包国宪、任世科,《政府行为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影响路径》,《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 02期

专著:[1] 数据质量进程实践(参编)科学出版社 待出版[2] 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第一作者:[1] The Different Analysis of the Sentiment of Investors and the Closed-end Fund Discount (premium)[C]2010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Financi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China ,2010. 9, [2] Formation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ve-type Industrial Clus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novation [C],2010 2n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Chengdu,China, [3] The Model and Strategy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ject Environments[C]2009 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Zhangjiajie , China,2009,7, p120-123 [4]Urban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2009 ESIAT)[5]Detecting relationship of Learning City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MASS2010,8[6]推进关中高新产业集群持续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CSSCI)..[7]城市环境保护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与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人大复印资料),.[8]“中国制造”的国际化战略研究.中国国情国力[J](CSSCI) (人大复印资料).2006,11.[9]关中纺织产业集群基于知识管理的持续竞争力培育,中国纺织经济论坛,[10] Study on the Meaning and Theor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ocial Science[J]. (11).[11] Study on Validation of Kuznet’s Curve about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Reason Analysis in Shannxi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J]. 2005,3(12).[12]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CSSCI)..[13]支持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知识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CSSCI)..[14]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15]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经济与管理,.[16]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经济经纬[J](CSSCI).2006.(3).[17]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与西部开发[J].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3).[18]生态城市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14)[19]陕西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库兹尼茨关系验证及成因分析.邓楠.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20]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J],情报杂志(CSSCI),[21]绿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消费经济[J](CSSCI),2001,(4)。[22]企业横向购并的经济学分析,当代经济研究[J],2000年增刊。第二、第三作者:[23]公共物品的自愿提供的博弈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管理学部基金委指定论文)[24]ETF标的指数的股指期货保证金设置[J],统计与决策(CSSCI),[25]基于广义随机占优的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方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6]基于高阶期望损失的股指期货保证金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CSSCI)[27]虚假广告的产生及其监控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CSSCI)[28]绿色制造战略的障碍性因素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检索

公共管理学报编委

董克用教授于1977-1982年在北京经济学院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于1982-198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在职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年至2015年1月,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1986-2000年,董克用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院长。 董克用教授兼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福特公共政策学院客座教授。担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机构编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教学与实践分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特聘专家、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国内多个部委研究所兼职研究员、《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英文杂志编委会成员。作为公共管理领域专家,董克用教授在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成就突出。近年来,主持的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有:《2020-2030基本公共服务研究》、《中欧合作项目:养老保险体系研究》、《职工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政策研究》、《适应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等,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第三批重点教材——《人力资源管理》首席专家;董克用教授主编、出版了《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经济改革30年-社会保障卷》、《中国转轨时期薪酬问题研究》等多部专著与教材;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上发表文章百余篇。研究成果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包国宪,男,甘肃庆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现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兰州大学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执行院长。兼任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管理学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副主编,《视野》、《管理通鉴》主编,《公共管理学报》、《公共行政评论》编委,《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委省政府聘为宏观战略顾问,并兼任多个地方政府的管理顾问。主要从事管理学基础理论、治理理论与公共政策、政府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学术建树在政府绩效管理和虚拟组织管理两个领域。主持国家基金项目3项,出版专著5部并主编出版《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年鉴(创刊卷·2010)》,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学术年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摘录。提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完成了基础研究工作,其成果发表在美国公共行政领域的高水平杂志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doi:)上,处于国际前沿水平,为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国际化做出了积极探索。他的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社科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贡献奖”等多项奖项。包国宪教授在兰州大学第二届学生投票选出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中位列第二。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组织的“世界企业家高峰会”上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商学院教授”之一和“中国最受尊敬的商学院院长”之一。

管理科学学报初审

因为还没审核,所以看不到管理科学学报审稿意见。一般情况下,向杂志投稿,采用期大约三个月左右。如果双月刊会稍长一些。祝你成功!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管理科学》最好。

《中国管理科学》是由中国科协一级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学术期刊。

据2018年3月《中国管理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中国管理科学》编辑委员会拥有责任编辑部辑3人,编委会顾问3人,编委39人。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管理科学》共出版文献4408篇、总下载2296621次、总被引8950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文化传统:

促进我国在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鼓励跟踪国际上学科前沿与热点的创造性研究,推动我国管理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学术交流。

以反映我国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标志,努力扶持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学报返修后要一周。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期刊编辑需要审核修改后的论文是否符合其要求,审核时间一般较为短暂,一般是数天到一周左右。管理科学学报是一本比较著名的管理科学核心期刊,一般来说,如果文章被返修,则需按照编辑和审稿人提供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至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发表难吗

相对于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来说,学报投稿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报发表论文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本科学报,核心学报,虽然发表难度大,但是价值比较高,因此也建议大家发表论文尽量的都选择学报来投稿,毕竟认可度是很高的,而相对于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来说,学报投稿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报发表论文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本科学报,核心学报,虽然发表难度大,但是价值比较高,因此也建议大家发表论文尽量的都选择学报来投稿,毕竟认可度是很高的,而且通过学报网这样的专业机构来投稿,也是会降低难度的。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面小编也给大家讲解下学报网投稿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顺利的投稿到学报上。想要顺利发表在学报上,首先就需要了解研究学报的风格,格式等,每本学报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要求,大家写作的论文也是要符合这些要求,投稿时必须注意与所投刊物的风格,格式一致,才有可能发表,其次,论文完成后投稿前,也是要注意掌握修改技术,好的论文都是修改出来的,不要急于投稿,要多修改,可以多咨询专业老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助自己进行完善,修改语法,用语上的错误,这样对论文顺利发表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小编是不建议大家盲目投稿到学报上的,自己和杂志社联系难度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投稿成功率是很低的,只有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尽快的发表论文,他们会结合您的情况帮助您修改论文,并且投稿到合适的学报上,让您的论文轻松见刊。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是有难度的,核心论文的字数要求应控制在4000-5000字之间。文科方向的核心论文,所需字数应在5000-8000字左右。当然,具体还的结合作者实际期刊情况来确定。期刊论文除字数要求外,还对论文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对论文的重复率比较低。作者对论文的重复率尽可能地控制在10%以内,并且核心期刊发表的时间更长。从安排到发表,总共一起的时间大约是8-12个月,因此,建议至少提前一年开始着手自己的论文,因为核心论文发表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扩展资料: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介绍如下:文科类核心期刊职称评定时,须合理的控制论文的字数,因为论文的字数和论文发表的版面有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字数能减少论文发表的版面。毕竟,字数越多,占据的页面就越多,所需的版面费也就越高。论文发表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例如,论文的格式要求、字数不够该怎么办、职称论文发表的费用是多少、职称论文的级别是怎么评判的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