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
隋唐五代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先秦两汉的古语词,同时又有大量口语词出现,而唐诗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唐代的语言面貌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唐诗现存近五万首,除了运用古语词和口语词外,还有体现唐诗特点的诗文词。(所谓“诗文词”就是一般用于诗文的词语,在口语中不太用)而诗丈词更多体现的是词的文化意义,其中,色彩服饰词语也属于诗文词。因此,本文将对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写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全唐诗索引》查出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再结合史料、注释对每句诗进行分析,根据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再分类,最后对色彩服饰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从中我们发现:唐诗中色彩服饰词语大部分指官职,用服饰的色彩表示相应的官阶,但在唐诗中却不那么严格;色彩词与“衣”字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袍”、“衫”、“服”;相当一部分色彩服饰词语是使用它的借代义和比喻义;还有一些色彩服饰词表示谦称或美誉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服饰色彩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而“色彩服饰词语”更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且它们是与传统政治文化、生产力水平、民族之间社会经济交往以及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第一章 绪论7-9
一、唐诗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7-8
二、本文写作的意义8
三、文章结构8-9
第二章 唐代服制简介9-14
第三章 色彩衣服词语分析14-32
赭衣14
赭袍14
紫衣14-15
紫袍15-16
朱衣16-17
朱袍17-18
朱服18
朱衫18
红衣18-19
红衫19
红袍19
绯衣19-20
绯袍20
绯衫20-21
绛衣21
绛服21-22
茜衣22
茜袍22
茜服22
茜衫22
黄衣22-23
黄衫23
绿衣23-24
绿袍24-25
绿衫25
青衣25-26
青袍26-28
青衫28-30
白衣30
白杉30-32
第四章 色彩“绶”(“绂”)分析32-39
朱绶32-33
朱绂33-34
红绶34
赤绶34
赤绂34-35
青绶35
绿绶35-36
艾绶36
紫绶36-37
紫绂37
黄绶37-38
墨绶38-39
结论39-44
注释44-45
参考文献45-47
致谢47
学作论文流程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和范围
1.要求:
(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
(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
(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
(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
(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3)语言学方面;
(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
(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7)比较文学方面;
(8)美学方面。(超范围选题,论文无效)
二、论文程序
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2.收集资料和写出提纲。在选题阶段广泛浏览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阅读的资料,对有的资料要精心研读。需要记录的资料,要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采用摘录、提要、心得札记、复印、网上下载等形式随时记录下来。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课题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就应该形成解决课题的思路,就应该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就应该能写出论文提纲。提纲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认可。如果指导教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要认真修改后方可进行下一程序。提纲的内容包括:题目、论点、论述思路的逻辑架构,主要论据(资料)。提纲应分条列项,并尽可能详细:提纲的详细程度反映思路的成熟程度。
选题和收集资料是整个作业过程中两个最关键环节,只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并获取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论文是水到渠成之事,不要误认为写作成稿是最主要过程。
3.撰写初稿、修改定稿。首先写出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按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交指导教师审阅。如果指导教师认可,就可定稿。如果指导教师不认可,就要继续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定稿。
4.答辩
三、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应符合通行的格式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如下格式:题目、署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题目要明确地揭示论文内容,切忌摸棱两可或不知所云。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控制在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注意:摘要应客观、准确地表述自己论文的内容,不能带主观色彩,不要分段,也不要分条列项。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般三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八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论段。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表述必须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论文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平易的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学修辞。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5000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所收集到的对本文的论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足以支撑本文论述的资料。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和出版时间。
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网页类: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年月。(如果网上文章来自期刊或专著,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四、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要通过答辩确认论文的真实性,评定论文成绩。为使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应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分论文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做答辩准备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介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原因,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何在。二是研究背景,说明前人对这个论题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等。对研究背景的介绍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应是论文介绍的重点。三是对论文本身的介绍,主要介绍论文的的创新之处、基本观点和论述思路,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等。在准备论文答辩时,应该就这三个方面准备一份介绍提纲。介绍论文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通过沈从文小说《边城》来描述了湘西淳朴自然的乡土民情,表现了一种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纯真人性的赞美和眷念。下面是我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1.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两个世界
湘西情味
风俗的美
人情美
2.《边城》中的.自然人性文化
人性和谐的体现
充满“善”意的悲悯
爱情之“悲”
人性之“悲”
3.“希腊小庙”与“城市化现代化”
“现代化”与“城市”的歧路
“人性”——“希腊小庙”的供奉
4.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1]赵海燕·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56~57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3]]爱德华W萨义德(美)[M].《东方学 》.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4]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5]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文艺出版社,
[6]沈从文.《沈从文经典作品选边城传奇不奇》[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7]彭晓勇.《边城圣手——沈从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8]金介尃.《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龙迎春.《走进沈从文的家乡品读湘西》[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10]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1]巴金、黄永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2]吴立昌.《沈从文作品-欣赏》[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13]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4]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版社,1988
[15]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6]高扬·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民俗文化内涵[J]·固原师专学报·1998,67(5):41~75
[17]杨芳芳.《沈从文作品精选阿黑小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
[18]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萧萧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0]谭其骧.中国年内地移民史湖南篇[A]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沈从文.《边城长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2]凌宇.《沈从文正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通过沈从文小说《边城》来描述了湘西淳朴自然的乡土民情,表现了一种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纯真人性的赞美和眷念。下面是我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1.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两个世界
湘西情味
风俗的美
人情美
2.《边城》中的.自然人性文化
人性和谐的体现
充满“善”意的悲悯
爱情之“悲”
人性之“悲”
3.“希腊小庙”与“城市化现代化”
“现代化”与“城市”的歧路
“人性”——“希腊小庙”的供奉
4.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1]赵海燕·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56~57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3]]爱德华W萨义德(美)[M].《东方学 》.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4]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5]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文艺出版社,
[6]沈从文.《沈从文经典作品选边城传奇不奇》[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7]彭晓勇.《边城圣手——沈从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8]金介尃.《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龙迎春.《走进沈从文的家乡品读湘西》[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10]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1]巴金、黄永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2]吴立昌.《沈从文作品-欣赏》[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13]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4]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版社,1988
[15]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6]高扬·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民俗文化内涵[J]·固原师专学报·1998,67(5):41~75
[17]杨芳芳.《沈从文作品精选阿黑小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
[18]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萧萧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0]谭其骧.中国年内地移民史湖南篇[A]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沈从文.《边城长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2]凌宇.《沈从文正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的论文提纲
导语:为了进一步对本课题的理解,加深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进行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多重悲剧的研究。下面是我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撰写论文阶段:
(共十周,20xx年3月18日~5月27日):
第一、二周(20xx年3月18日~4月3日):了解研究的相关知识。
第三、四周(20xx年4月4日~4月18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五周(20xx年4月18日~4月25日):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六周(20xx年4月25日~5月7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
第七周(20xx年5月8日~5月13日):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二稿。
第八周(20xx年5月13日~5月18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三稿。
第九周(20xx年5月18日~5月22日):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
第十周(20xx年5月22日~5月29日):完善毕业论文第三稿及定稿,毕业论文答辩,修订论文。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老舍小说/舒雨选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老舍精选集/老舍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3
[3]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老舍卷/许建辉主编.-2版.北京:蓝天出版社,
[4]鲁迅杂文/鲁迅著.—南京:江苏出版社,2010.(现代文库)
[5]中国现代作家评传 老舍评传/关纪新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6]说不尽的.老舍:中国当代老舍研究/舒乙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学术研究指南丛书老舍研究纵览/曾广灿编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8]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上)/吴怀斌 曾广灿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9]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下)/吴怀斌 曾广灿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0]老舍评说七十年/张桂兴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11]老舍与现代中国/汤晨光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12] 老舍小说精编(插图本)/舒乙选编.—2版.—桂林:漓江出版社,.
[13] 老舍与京味学/韩经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卷/胡经之 王岳川 李衍柱主编,—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15]张晓涛;从三个女人看祥子的悲剧[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24卷第2期
[16]王润华;骆驼祥子沉沦之旅的三个驿站,人和车厂、毛家湾大杂院、白房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7]白晓霞;民俗世界中执着的追梦人—对《骆驼祥子》中虎妞情爱的认识[J];甘肃高师学报;第八卷第6期(2003)湖南师范大学出版,
[18]张鲁高;社会悲剧中的性格悲剧—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性格的生命本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2卷第4期
[19]刘莉娟;“骆驼祥子”悲剧探因[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8卷第1期
[20]朱勇;对《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深度探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8卷第1期
[21]樊骏;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J];《双江论坛》;1986年09期
撰写论文提纲是论文的骨架,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 奇遇故事分类研讨的价值
第二章 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客观条件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三章 色欲考验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四章 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五章 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创作心思剖析
第六章 完毕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提纲
导语:通过沈从文小说《边城》来描述了湘西淳朴自然的乡土民情,表现了一种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纯真人性的赞美和眷念。下面是我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大家参考!
1.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涵
两个世界
湘西情味
风俗的美
人情美
2.《边城》中的.自然人性文化
人性和谐的体现
充满“善”意的悲悯
爱情之“悲”
人性之“悲”
3.“希腊小庙”与“城市化现代化”
“现代化”与“城市”的歧路
“人性”——“希腊小庙”的供奉
4.结语
主要参考资料:
[1]赵海燕·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6):56~57
[2]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
[3]]爱德华W萨义德(美)[M].《东方学 》.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
[4]旷新年.《解读沈从文经典》[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5]沈从文.《大山里的人生》[M].湖南:文艺出版社,
[6]沈从文.《沈从文经典作品选边城传奇不奇》[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7]彭晓勇.《边城圣手——沈从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8]金介尃.《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龙迎春.《走进沈从文的家乡品读湘西》[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3
[10]邵华强.《沈从文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11]巴金、黄永玉.《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12]吴立昌.《沈从文作品-欣赏》[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88
[13]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第一辑》[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14]凌宇.《沈从文传:生命之火长明》[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版社,1988
[15]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6]高扬·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民俗文化内涵[J]·固原师专学报·1998,67(5):41~75
[17]杨芳芳.《沈从文作品精选阿黑小史》[M].长江文艺出版社,
[18]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萧萧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9]田中阳.《湖湘文化精神与二十世纪湖南文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0]谭其骧.中国年内地移民史湖南篇[A]长水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1]沈从文.《边城长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2]凌宇.《沈从文正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
撰写论文提纲是论文的骨架,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 奇遇故事分类研讨的价值
第二章 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客观条件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三章 色欲考验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四章 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五章 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创作心思剖析
第六章 完毕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
隋唐五代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先秦两汉的古语词,同时又有大量口语词出现,而唐诗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唐代的语言面貌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唐诗现存近五万首,除了运用古语词和口语词外,还有体现唐诗特点的诗文词。(所谓“诗文词”就是一般用于诗文的词语,在口语中不太用)而诗丈词更多体现的是词的文化意义,其中,色彩服饰词语也属于诗文词。因此,本文将对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写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全唐诗索引》查出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再结合史料、注释对每句诗进行分析,根据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再分类,最后对色彩服饰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从中我们发现:唐诗中色彩服饰词语大部分指官职,用服饰的色彩表示相应的官阶,但在唐诗中却不那么严格;色彩词与“衣”字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袍”、“衫”、“服”;相当一部分色彩服饰词语是使用它的借代义和比喻义;还有一些色彩服饰词表示谦称或美誉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服饰色彩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而“色彩服饰词语”更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且它们是与传统政治文化、生产力水平、民族之间社会经济交往以及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第一章 绪论7-9
一、唐诗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7-8
二、本文写作的意义8
三、文章结构8-9
第二章 唐代服制简介9-14
第三章 色彩衣服词语分析14-32
赭衣14
赭袍14
紫衣14-15
紫袍15-16
朱衣16-17
朱袍17-18
朱服18
朱衫18
红衣18-19
红衫19
红袍19
绯衣19-20
绯袍20
绯衫20-21
绛衣21
绛服21-22
茜衣22
茜袍22
茜服22
茜衫22
黄衣22-23
黄衫23
绿衣23-24
绿袍24-25
绿衫25
青衣25-26
青袍26-28
青衫28-30
白衣30
白杉30-32
第四章 色彩“绶”(“绂”)分析32-39
朱绶32-33
朱绂33-34
红绶34
赤绶34
赤绂34-35
青绶35
绿绶35-36
艾绶36
紫绶36-37
紫绂37
黄绶37-38
墨绶38-39
结论39-44
注释44-45
参考文献45-47
致谢47
学作论文流程
一、论文选题的要求和范围
1.要求:
(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
(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
(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
(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
(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
(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
(3)语言学方面;
(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
(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
(7)比较文学方面;
(8)美学方面。(超范围选题,论文无效)
二、论文程序
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2.收集资料和写出提纲。在选题阶段广泛浏览的基础上,确定重点阅读的资料,对有的资料要精心研读。需要记录的资料,要根据资料的性质、特点和重要程度,采用摘录、提要、心得札记、复印、网上下载等形式随时记录下来。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课题进行积极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结束,就应该形成解决课题的思路,就应该知道怎样运用这些材料,就应该能写出论文提纲。提纲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认可。如果指导教师对提纲提出修改意见,要认真修改后方可进行下一程序。提纲的内容包括:题目、论点、论述思路的逻辑架构,主要论据(资料)。提纲应分条列项,并尽可能详细:提纲的详细程度反映思路的成熟程度。
选题和收集资料是整个作业过程中两个最关键环节,只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并获取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论文是水到渠成之事,不要误认为写作成稿是最主要过程。
3.撰写初稿、修改定稿。首先写出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按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交指导教师审阅。如果指导教师认可,就可定稿。如果指导教师不认可,就要继续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定稿。
4.答辩
三、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应符合通行的格式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如下格式:题目、署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题目要明确地揭示论文内容,切忌摸棱两可或不知所云。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控制在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注意:摘要应客观、准确地表述自己论文的内容,不能带主观色彩,不要分段,也不要分条列项。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般三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八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论段。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表述必须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论文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平易的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学修辞。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5000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所收集到的对本文的论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足以支撑本文论述的资料。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和出版时间。
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网页类: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年月。(如果网上文章来自期刊或专著,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四、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要通过答辩确认论文的真实性,评定论文成绩。为使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应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分论文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做答辩准备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介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原因,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何在。二是研究背景,说明前人对这个论题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等。对研究背景的介绍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应是论文介绍的重点。三是对论文本身的介绍,主要介绍论文的的创新之处、基本观点和论述思路,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等。在准备论文答辩时,应该就这三个方面准备一份介绍提纲。介绍论文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
导语:汉语言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史、哲的知识基础。下面是我分享的汉语言文学的论文提纲,欢迎阅读!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篇一: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最近,苏州的学者对苏州话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随着东北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东北话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还没有学者介入这一方面的研究。
在与论文指导老师讨论有关东北方言方面的研究成果时,老师的提示给了我灵感。苏州话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较大,有的学者对苏州话语音的演变进行归纳。每一个地方方言随着时代的变迁都会发生变化,我身边的东北人由于生活的年代和环境不同,日常用语也有很大地差别。所以我对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进行一个比较清晰的归类。
论文结构:
目录
摘要每个地方的方言经过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使用在30年代、60年代和80后都存在很大不同。一般词语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义的演变。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也可从这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出规律。
关键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消失的词新生的词
一.绪论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总述。……2000字
二.词义扩大
30年代老一辈人生活中的词语我们这些80后的人仍然在用,但有很多词语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老一辈人口中单义的意思了,还包括了随着时代发展而注入的诸多新意。……2000字
三.词义缩小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词由原本的多义,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单义。……2000字
四.消失的词
事物的消失、生活环境的改变、现象的消失等都会使与之相应的词语退出历史舞台。……2000字
五.新生的词
新生的事物、新的现象很容易带来一批新生的词语。……2000字
六.演变的原因
引起词语发生演变的原因有很多。……1000字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论文提纲篇二:
论文题目: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
隋唐五代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先秦两汉的古语词,同时又有大量口语词出现,而唐诗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唐代的.语言面貌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唐诗现存近五万首,除了运用古语词和口语词外,还有体现唐诗特点的诗文词。(所谓“诗文词”就是一般用于诗文的词语,在口语中不太用)而诗丈词更多体现的是词的文化意义,其中,色彩服饰词语也属于诗文词汉语言文学。因此,本文将对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写作过程中,首先通过《全唐诗索引》查出唐诗中的色彩服饰词语,然后对这些词语进行大致的分类,再结合史料、注释对每句诗进行分析,根据词汇的意义和使用情况再分类,最后对色彩服饰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纳。从中我们发现:唐诗中色彩服饰词语大部分指官职,用服饰的色彩表示相应的官阶,但在唐诗中却不那么严格;色彩词与“衣”字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袍”、“衫”、“服”;相当一部分色彩服饰词语是使用它的借代义和比喻义;还有一些色彩服饰词表示谦称或美誉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论文。服饰色彩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而“色彩服饰词语”更成为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且它们是与传统政治文化、生产力水平、民族之间社会经济交往以及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
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7
第一章绪论7-9
一、唐诗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及前人研究概况7-8
二、本文写作的意义8
三、文章结构8-9
第二章唐代服制简介9-14
第三章色彩衣服词语分析14-32
赭衣14
赭袍14
紫衣14-15
紫袍15-16
朱衣16-17
朱袍17-18
朱服18
朱衫18
红衣18-19
红衫19
红袍19
绯衣19-20
绯袍20
绯衫20-21
绛衣21
绛服21-22
茜衣22
茜袍22
茜服22
茜衫22
黄衣22-23
黄衫23
绿衣23-24
绿袍24-25
绿衫25
青衣25-26
青袍26-28
青衫28-30
白衣30
白杉30-32
第四章色彩“绶”(“绂”)分析32-39
朱绶32-33
朱绂33-34
红绶34
赤绶34
赤绂34-35
青绶35
绿绶35-36
艾绶36
紫绶36-37
紫绂37
黄绶37-38
墨绶38-39
结论39-44
注释44-45
参考文献45-47
致谢47
撰写论文提纲是论文的骨架,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冯梦龙及三言著作概述
第二节 奇遇故事分类研讨的价值
第二章 因果报应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二) 客观条件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三章 色欲考验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四章 转世轮回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 创作心思剖析
第五章 发迹变泰类
第一节 故事类别简述
(一) 情节简析
(二) 人物及情节评价
第二节 条件剖析
(一) 客观条件
1. 社会经济条件
2. 文明和价值观气氛
(二) 客观条件
1. 创作意图
2. 学问积聚
第三节 创作手法及心思剖析
(一)创作手法剖析
(二)创作心思剖析
第六章 完毕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从诗歌到戏曲------李杨题材的文学价值 9-11
二、从情到理------明清文人选择这一题材的原因 11
三、从《彩毫记》到《天宝曲史》------李杨题材传奇选题范围 11-15
四、从个体到整体------李杨题材传奇研究方法与现状 15-17
第一章 李杨题材传奇的历史探源 17-22
第一节 李杨题材的史实记录 17-19
第二节 李杨题材的戏曲演变 19-22
第二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思想主题 22-36
第一节 明后期个人化的情感抒发 23-30
一、《彩毫记》:传达追仙求道的隐逸思想 24-27
二、《惊鸿记》:流露忍辱尊君的传统理念 27-28
三、《磨尘鉴》: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规范 28-30
第二节 清前期社会化的理性分析 30-33
一、《天宝曲史》:强调史鉴的批判主题 30-32
二、《长生殿》:突出悔情的反思主题 32-33
第三节 明末清初李杨题材传奇主题不同的原因 33-36
一、历史成为个性表达的载体 34-35
二、政治是主题走向的指向标 35-36
第三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典型人物 36-48
第一节 具有复杂性的李隆基形象 37-41
一、李隆基身份上的二重性 38-39
二、李隆基性格上的矛盾性 39-41
第二节 具有易变性的杨玉环形象 41-45
一、杨玉环形象包含多种文化冲突 41-43
二、杨玉环形象担当不同脚色的善变 43-45
第三节 具有代言性的其他人物 45-48
一、李白形象是文人性的典型 45-46
二、梅妃形象是文人性的延展 46-48
第四章 明清李杨题材传奇的审美特征 48-58
第一节 文本创作中雅丽的审美特色 49-52
一、诗情画意的独白式语言 49-51
二、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 51-52
第二节 园林剧演中精致的审美要求 52-58
一、规范化的演出形式 53-54
二、虚幻式的表演场面 54-58
结语 58-59
参考文献 59-63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64
致谢 64-65
汉语言文学审美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对于做好汉语文学审美 教育 有一定价值,要准确把握汉语言文学特性与时代审美特征,深入研究审美问题,进一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言文学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人文应用型人才是集 文化 思想与实践应用于一体的全面性人才,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升文化情怀与自身素养,并能够渗透到工作实践中,影响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文学史、哲学史等社会科学知识,它的精神价值一直对人内心的修习产生重要作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培养了无数学者与优秀人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深化课程,开始涉及到互联网、对外交流等方面,扩大了专业学习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针对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进修学习,中外世界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是课程必修内容,而随着时代进步,这些文化信息越来越多,理论知识也越来越广,所以,专业人才技能也随之进步。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长久积累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使得学生自身文化思想层面高、文笔扎实、思维跳跃,在写作、分析、引经据典方面优越于其他人。
二、人文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包括诸多方面,人文应用型人才只是其中一个分支,主要就是针对文学素养高的人文科学方面的人才。人文应用型人才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学素养程度高,精神价值高于物质,将我国特有的百家思想和西方自由平等尊重的思想集于一体,提倡新的文化思想素养;二是针对我国提倡的“人才需要 社会实践 ”观念,应该将自身专业技能用于社会实践,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将优秀的人文精神感染给身边的人,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将这种优秀的人文思想传播给社会,对社会造成良好影响,改善社会不良风气。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人文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需要将自身的技能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出来,人文知识是人精神层面的慰藉,而应用于实践便是人的精神产物,需要有良好的培养模式才能将精神与实践相结合。
三、培养模式
(一)课程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人文素养和知识技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可以保证精神境界的教育。所以,课程设置应该多开设实践应用课程,确保学生人文精神的学习有用武之地,而不再只是存在于脑海心间。现代社会注重的就是人才的实践能力, 经验 丰富的人与初出茅庐的学生肯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课程向实践改革是必需的,可以多增加学生专项能力写作、古典文学演讲、 辩论 等课程,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能力”“文学能力”突出出来。
(二)社会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大多从事编辑、写作、文秘等文职工作,强调良好的文化底蕴,但是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学生就不会懂得工作的性质。所以,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固定让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实践,比如假期去一些社区、机构、公司做兼职工作,既可以有工作经验又可以提升实践能力。
(三)多元化学习,专业性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文秘、新闻、教育等单独模块,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以多方面学习,但是,术业有专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进行规划,进行专业培养。我国教育要求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只有专业人才专攻其事,才能将自身能力完全施展。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中,文化知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也要认清自身特点,将人文知识分门别类,针对自己精通的模块专业学习,其他模块辅助学习,这样才能做好人文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大众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印象就是文化素质高的文学人才,对于专业性能不够了解,但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拥有文化素养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各项技能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更有优势。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增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自身人力资本,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策略 》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都有非常大的需求。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仍缺少一定的创新能力,需要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因此,需要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创新方面的问题进行改正,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1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现状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当前一些大学不能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及时对教材进行调整,致使教学内容老套;第二,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当前一些大学教师仍是上完课就走,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利用与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无异于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添加了生机,给汉语言的利用与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养成创新意识以后,会有增强其实践的动力,进而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 措施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对教学环节的改进,以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感受三个方面着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自主创新的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实际行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内容
汉语言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 基本素养 之一就是拥有审美能力,尤其是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学审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关系到其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敏感度,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高级文秘需要具备的特质之一就有审美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中,文学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的 兴趣 爱好 ,选择恰当的文学作品对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的使用等进行鉴赏分析,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班级组建讨论小组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该方面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
丰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环节
助理、教师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的职位,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却缺乏一定的重视,因此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强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得到一定的重视,促使其具备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例如,现代汉语教师在上课时,不要仅仅局限在教材之上,而是应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由于大学中通常都会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生,因此在发音上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情况,在将中国七大方言时,分别选取代表,让学生自己体会感受,各地方语言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或者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次 作文 比赛,针对学生中的病句等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对学生语言交际等能力的培养。
关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感受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反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从其写作水平就可以体现。因此,学校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方面的力度一定要加强,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思想深度与高度,使其在阅读分析以后,理解 文章 的内涵;第二,加强学生的用词的准确度。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存在词汇量贫乏,并且不能正确使用使用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当前这种状况,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做到用词精准简洁;第三,加强对学生语法的掌握。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仍不能有效的掌握其中的使用 方法 ,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对语法掌握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地措施与方法,加强对语法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灵活使用语句,降低出错率,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各大高校都有的专业,其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容小觑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进行调整,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变,增强学生的创新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有关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 关于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例
4.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5.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关语言的专业,其对语言文字的修养及其能力也是相对较高的。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
解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摘 要: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实施改革办法,对于现阶段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保证,要求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以及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对于学生自身的人文关怀进行加强,对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资源进行发展利用,做到学生在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还可以对自身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
1 导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当前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契机。整合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系统知识,创新好教学方法,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才能彰显其独特魅力,不断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趋于领先的水平。
2 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学生基础薄弱
汉语言文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高,尤其是对文言文,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能自行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如对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学生有较为系统的文学知识。但我国大学生由于高中进行文理分科,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语文上,更别说相对晦涩难懂汉语言了,导致我国学生普遍文科基础薄弱。此外,大部分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不大,很多是"被选"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也没有通过扩大阅读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础。
教学只注重知识理论而缺乏实践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只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要求而对学生的合理利用所学知识的要求很低甚至不作要求。不能否认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性很强,但是在这个世界飞速发展的21世纪,理论型书呆子的需求量很小,现在社会更多的是需要知识储备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双向人才。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实际应用表达水平严重不足,现在的社会需要用言语把自己推销出去,这时候的口语表达水平就十分重要了。简单的说在参加面试时面对面试官都不能巧妙的展示自己的才能特长,怎能赢得面试人员的青睐?口语表达看似简单却是个人素质的全面体现,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足以体现一个人的德、学、才、识。所以,我们现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不能单纯的要求记忆理论知识更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及能力。
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言文学本来就已经渐渐变得冷门,再加上其教学方式传统落后,导致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大幅度减少,所以,能够真正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一直在减少,而且由于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学校在招聘教汉语言文学老师的门槛一直在降低,所以,有越来越多没有足够资历能力的人进入学校鱼龙混珠。而且,由于学校对汉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不重视,给教汉语言文学的老师安排了很多政务,使得老师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变成一种兼职,学校的行政工作非常繁重杂乱,如此繁杂的工作已经导致老师精疲力竭,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去,导致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一直荒废,无法进步。
3 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创新
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汉语言文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应该注重汉语言文学的实践性。加强学生的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巧妙的锻炼学生的实践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增加互动,在互动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中实践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同时我们的教学要把重心由听放到说、读、写上,在课堂上可以随机安排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例如可以设置特殊的场景让学生模拟当事人自由发挥随即表演,安排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锻炼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理论学习中适当穿插汉语言文学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很巧妙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主题限时演讲、汉字听写大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与人交流。实践证明学生对于参与性、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良好。
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进行改革创新
如今的教育都是以开放教育为主且着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首先。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核心,在教材中融入更多的实践性强的实验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和实践之间有效的结合
在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的让汉语言文学整体的教育方法方式仅仅停留在教育的表面。学校对于汉语言文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推陈出新,一定要打破陈旧传统的汉语言教育方式模式,真正做到提高整个汉语言文学自身教学过程中的社会适用性。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具体的过程中,参与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采取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的结合讲授法和引导法以及采取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以及采取小组合作的办法等诸多的形式进行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赋予汉语言文学教学新的时代语言,开创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格局,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汉语言文学学习。
4 结论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习兴趣,老旧的教学方式必须改革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摒弃循规蹈矩的教学思想,积极的创新的教学方式,让汉语言文学的文化精髓通过创新教学的模式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君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才智,2014,07:292.
[2]张晔.当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7:90.
[3]徐景宏.论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及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113+115.
[4]次旺罗布.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