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革命道德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革命道德论文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4:有利于培育人们良好的道德

崇尚道德模范 提升道德水平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这次在全国评选表彰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反响强烈,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充分表明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使道德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我们更加需要褒扬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以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必定能够使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新的道德风貌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革命道德传统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的深刻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的革命事业不懈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

革命道德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伦理道德领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结,开创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意义。深刻认识和正确评价革命道德,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发扬鸦片战争以来近代道德革命的传统,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6断深入地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新中国的一代道德新风。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只有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能摆正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只有发扬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精神,才会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思想保证。

1、是助力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革命文化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始化阶段形成的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是巨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行动指南,两者在理论上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是一致的、不可撼动的。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引,领导国家、民族和人民实现党的目标,这也是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质要求。

二是助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正所谓“一时之强弱在力,千古之胜负在理”。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当代中国、中华民族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价值观,这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是助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革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培育出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所表现出的精忠报国赤诚奉献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排山倒海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勇于斗争的牺牲精神;

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处变不惊沉着果敢的心理定力;军令如山军纪如铁的纪律观念,都是革命文化的内在呈现。革命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强调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

四是助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来源于人民并以人民为中心。要繁荣文艺创作,必须植根于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不断挖掘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革命文化是战争年代的产物,所以昂扬向上的斗争精神是它的鲜明特点,同时革命文化朴素而又多彩的文艺形式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因而也最容易扎根于广大群众中。这一点在新时代的今天尤为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以力避借革命文化之名,行低俗庸俗媚俗文化之实。

五是助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必须把加强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持续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既要充分利用中华古代文明的辉煌成果,也要深入开掘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把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中华文化和革命文化成就与光荣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将成为了解历史,资鉴未来发展的最好路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论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论文

道德,是一种爱心,当别人在需要帮助时,我们应给予最真诚的帮助。道德,是一种美德,有时是一种诚信,踏踏实实地生活和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用心作好身边的事。一位电焊工在一个体育场加工护栏,加工了一段时间后,老板严厉地说:“你这样做费工、费料,照这样的速度挣到的钱还不够你的工资,你只要在接头处简单焊一下就可以了。”电焊工说道,“那样做不结实,用户会不信任我们的。”老板大声道:“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别管那么多!”一气这下,电焊工辞去了工作,自己单干。他还是干着老本行,为了产品的质量与工人一起加班加点,从不干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的活。正是因为电焊工的诚实守信和可靠的产品质量,订货的单子越来越多,效意越来越好,而原来那家企业由于他们的利欲熏心,最后不得不倒闭了。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道德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教育、培养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对最近十几年来出现的个人主义、个人本位和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思想的一种有力的抵制和批判。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也是对最近十几年来一些人否定中国革命和宣扬改良主义思潮的有力回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道德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教育、培养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对最近十几年来出现的个人主义、个人本位和形形色色的利己主义思想的一种有力的抵制和批判。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也是对最近十几年来一些人否定中国革命和宣扬改良主义思潮的有力回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哺育了无数的中华民族杰出的人物,并且在促进社会的进步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因此,它是人类社会的进步道德。中国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是,爱国主义思想,人格价值观念,以和为贵,肯定和谐的价值以及强调社会责任心,认为个人对于社会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崇尚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和立志报国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它产生于国与家的唇齿相依关系。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为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精忠报国”体现了古代爱国者岳飞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近代爱国者魏源,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理性爱国精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则体现了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成为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鼓舞着许多志士仁人去追求崇高的精神目标。“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以天下为己任”这是爱国的知识分子的理想。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关心国家的兴衰,关心人民的疾苦,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有着无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而在今天,叶落归根,回归祖国,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并随着社会的前进,将赋予新的内涵。2、主张建立和谐协调的社会人伦关系。在义利关系上,强调为民族、为国家的优秀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约之以礼”,就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孟子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成五类,并提出了调整这五类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在义利关系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重义者为君子,而重利者则是小人。“义”是指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利”是指个人利益。“人生不能无群”,“善群则生”。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个体对整体的道德义务”。“因民之利而利之”这是一种值根于社会文化的群体精神,进而扩展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主义精神。3、倡导“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人我关系的准则。唯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仁爱”思想实质上是对人类原始人道主义的发扬。孔子主张薄赋轻刑,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老百姓,尽可能减轻人民负担,反对过分地压迫和剥削。孟子则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4、提倡身体力行具有普遍意义的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并认为身体力行进行修身养性。是“修齐治平”模式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注重个人心理品质和人格价值的修养,做个品德高尚的人。提倡父慈子孝、夫义妻贤、兄友弟恭;待友诚信、为人正直、处事循义;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抚贫怜弱。由家庭的和睦到社会的稳定,尽到自己的义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市场经济使我国的青年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脱出来,强化了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但是,有一些青年滋长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社会的主人翁精神日趋淡漠,产生了负面效应。我们应该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强调的“以义统利”、“以义制利”的思想,自觉地调整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的荣誉感。使年青一代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增强实现自我人格价值的价值观念。年青一代要时刻关心国家的进步,并立志把自己的忠诚、拳拳报国之心和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年青一代,要懂得尊重和爱护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格和价值,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坚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革命道德的论文题目

写作要点:紧扣题眼,结合实例来突出文章中心,烘托情感。

今天,我来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一缕清风徐徐吹来,耳畔的发丝迎风扬起。气势恢宏的红色大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光芒,守护在两旁的建筑似乎有些年头了,让人不由地想知道它的历史故事……

慢慢走上绿树成荫的小路,细细浏览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烈士雕塑,感悟着墓碑上所镌刻的沧桑历史……我缓缓来到了烈士们的陵墓前。

这里有长长的台阶,沿路树木葱茏,苍翠欲滴,尽头是烈士的墓冢。一步一步往上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只有光芒没有黑暗的地方。用指尖抚摸青石板上的几个大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感受着那凹凸不平的触感,一股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

俄顷,我的眼前竟浮现出广州起义的一幕——陈铁军和周文雍在刑场举行婚礼。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寒风刺骨。敌人将周文雍、陈铁军押赴黄花岗刑场。群众听见他们慷慨激昂的呼喊,纷纷赶来尾随行车,形成悲壮的送别队伍。

在行刑的那一刻,周文雍和陈铁军决定把他们在革命中产生的爱情公之于众,在刑场上大喊:“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婚礼的礼炮吧!”他们身上早已被酷刑折磨得血迹斑斑,手铐把他们的身体押在敌营,但他们的意志和灵魂永远不会屈服!在旁的群众无一不被他们脸上的决绝与眼中的爱意所感动。

我抬头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心里不禁感慨万分。

是啊,这些勇敢坚定的革命烈士用生命为我们筑起这一片蓝天。无数的革命烈士用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宁死不屈的勇气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红色基因!我们应该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有了红色基因的传承,我们的祖国逐渐变得强大。我国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都在飞速进步。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预计会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北京申奥成功、“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这些耀眼的成就,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祖国的日新月异。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挑起时代的重任,肩负着无数革命烈士的深深期许。我们要传承优良传统,如:不屈不挠、热忱善良、坚强勇敢的品质。

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立大志,立长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准备为祖国发展、民族昌盛而奉献自己。我们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区治理并为之献言献策、利用闲暇时间做志愿者服务社会;我们要争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身边同学的榜样,积极帮助他们,共同进步。

只要我们有梦想,肯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理想,祖国的未来会前途无量!未来的中国,再也没有贫穷人口、没有忍饥挨饿的人。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智能社会,人们的生活富足美满;未来的中国,也将不再有环境污染,绿水青山永在旁。

未来有无数种可能,只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人,那么中国的未来必定更美好!

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本文整理了关于道德的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害人害己》

《请弯一弯手》

《车前,那个老人谁来扶?》

《车前的呐喊,谁的良心在哭泣》

《拷问道德》

1、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乌申斯基

2、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王充

3、财不如义高,势不如德尊。——刘向译文

4、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誊莱

5、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恩格斯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立德树人的论文题目有哪些,立德树人的提出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关于立德树人的几点认识和理解“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我们国家正在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

2、立德树人是2014年度基础教育热词之一,百度搜索相关结果2630万个。

3、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4、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5、在某种程度上讲,立德树人是对“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一种积极回应。

6、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更为关键。

7、一是关于“立德树人”的出处。

8、“立德树人”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

9、何谓“立德”?意思为树立德业。

10、《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11、“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

12、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

13、“立德”居于人生三不朽之首。

14、何谓“树人“?意思是培养人才。

15、《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7、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18、青少年学生时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

19、二是提出“立德树人“的背景。

20、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人生的“三不朽”;无论是“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还是“做事先做人”;这些都首先强调的是“德”。

2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22、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察德修身。

23、立德树人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主要是伦理道德文化。

24、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爱”;用三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泛爱众”;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者爱人”; 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一就是“仁义礼智信”。

25、现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着特定的内涵和时代的意义,这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以及对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是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着极大的奠基作用。

26、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变革的基石。

27、谁赢得了教育,谁就赢得了未来。

28、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功能。

29、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是进一步对这个问题的深化。

30、这个文件的出台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31、一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

32、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3、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34、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35、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尚未形成育人合力。

36、三是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

37、信息网络、多元文化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大影响。

38、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39、三是“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的问题。

40、立德树人内涵非常丰富。

41、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的“三爱”教育以及人文、审美素养的培养等等。

42、立德树人要“树什么人”?根据新时期的特点,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突出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力求使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更加鲜明。

43、这样的表述是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细化,且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内涵。

44、四是深化课程改革作为切入点的问题。

45、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

46、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47、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的全面改革。

48、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育人工作的“牛鼻子”。

49、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0、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问题。

51、第一,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

52、立德树人与教书育人在根本含义上是高度一致的,但现阶段如此强调,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要求。

53、当前,要抓好两个教育: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54、第二,把握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

55、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规划纲要》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56、这是国家在教育价值观层面上一次最为明确的宣示。

57、第三,要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58、课程改革说到底还只是一个手段,我们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问题。

59、而最终检验课程改革是否有成效,还要看我们是否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

60、第四,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61、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价值观引领下,我们要坚持高学业水平的同时,加入特色、多样、选择和适合这样一些理念,这些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质量观。

中国革命史论文1500字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见《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 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象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始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确如林伯渠同志当年所说的那样,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这是事实,因此,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许多同志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来鼓舞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极左思潮泛滥,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仿佛就成了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莫大罪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更谈不上对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现在该是时候了!辛亥革命离我们已经有七十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已被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来!

五千字,自己可以删减着写,求悬赏。。。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辛亥之后,确有部分知识分子,部分国人,甚至部分同盟会人自己,都曾说过“辛亥革命失败了”的话。他们无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现实感觉或个人感触出发,或因一时判断错误、或由一时愤激所致。说到底,不过是对辛亥之后革命与复辟反复较量的必然出现,缺少应有的认识。这个应有的认识就是:在民主革命初造成功、共和国体初获创建之后,将仍然存在着民主革命与专制复辟的反复较量、持续较量和残酷较量这样一个艰难的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由民主革命初造成功而创建的共和国体,完全有可能为形形色色的专制复辟势力所推倒,从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甚至是在革命的名义之下,实现王位、王权、王朝和专制制度的公然复辟、变相复辟、或全面复辟。直至能因复辟的成功,而将整个专制统治推向极端…… 由是可知,只有对这样一个艰难历程和主体历程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才能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发端,才能够识别革命事件和革命历程的关系,从而界定民主革命的历史范畴,并将民主制度的最后确认和确立当作民主革命最后成功的标志。这样,我们才不至因“一叶障目”,而将辛亥之后民主进程的曲折发展和专制复辟的暂时得手,误认为辛亥民主革命的彻底失败;更不会仅仅因为专制复辟者以革命的名义来推动专制制度的复辟,而产生对于革命性质的错识,直至造成“错把复辟当革命和错把专制当民主”这样一类重大历史错误的发生。这对于坚定民主革命必胜、专制向民主过渡必成的信念,坚信形形色色专制复辟势力必将遭遇最终失败,无疑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理论价值。由是,我们也才能够真正认识到辛亥革命作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发端的伟大意义所在。这个伟大意义就是: 第一、辛亥革命是胜利的民主革命 指辛亥革命是一场胜利而非失败的民主革命,首先是因为:“看一场革命的成败与否,关键是要看这一场革命与其对象关系的变化。如果革命战胜了她的对象,她便胜利而无疑;如果革命被她的对象所打倒,她便失败而无疑。辛亥革命的对象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清王朝。这个王朝不仅被这个革命打垮了,而且就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即帝制。据此,我们还能说她是失败的、而不是胜利的革命吗?”其次,由于辛亥革命所创建的崭新共和国统,与满清王朝及其专制国统划清了鲜明历史界限;由于中华民国初次和初步实现的民主宪政,又与立宪改良派所追求的君主宪政,划清了宪政性质的鲜明政治界限;所以,辛亥革命才是胜利的民主革命。而中华民国民主宪政的第一个象征,便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它一是中华民国当时的最高法律,具有宪法的意义,二是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三是依照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中央制度,四是规定了对“约法”的严格修订程序。中华民国民主宪政的第二个象征是国会和参众两院的创立。中华民国民主宪政的第三个象征是“天坛宪草”的起草。二次革命失败后,一九一三年四月,第一届国会开幕,为防止袁氏实行独裁和复辟专制,参、众两院曾决定选出同等人数的委员来起草“中华民国宪法”,因起草委员会设在天坛,故又有“天坛宪草”之称。“天坛宪草”继承了“临时约法”的民主建国精神,艰难地排除了袁氏的干扰。第一章即明确规定:“中华民国永远为统一之民主国。”第一百十一条更专门规定,中华民国共和民主的“国体不得为修正之议题”。 第二、辛亥革命创建了真正的新中国 一、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标志 —— 包括思想和文化 辛亥之后的中国,连中共的教科书都称之为:民主空气浓厚,民主潮流高涨,民主宪政在实验中。仅一九一二年,即中华民国元年,中国出现的新政党,已注册者即达八十五个,政治团体二十二个。各种政党合法并存,和平竞争,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基本上得以维系,各类法政学校遍布全国。以宋教仁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家,力图通过合法斗争的手段发展政党政治,组织政党内阁,获得了很大成就……。是时,民主共和的理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已经成为时代的标识,使整个社会出现了“敢有言帝制自为者,全国人民必将共击之”的感人政治局面。其后,如果没有袁世凯恃手中之权,拥遗朝之兵,谋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废除国会,尊孔祭天,复辟帝制,可以相信,民主宪政是完全可能逐步地走上轨道的。 显然,政治思想的自由必然要带来“新闻舆论”的自由。辛亥之后,全国民办报刊的出现,一时蔚为大观。仅一九一三年七月前,各种民办报纸已达五百余家。它们以监督政府为己任,频频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报道民间疾苦,上敢于指责批驳总统,下能够匡正救助时弊,无论国家大事,社会新闻,均在他们的关心和指评之下。专制舆论的一言堂,瞬间即被民主舆论的多元化所代替。非如此,也就不能理解,宋教仁之被刺,全国不仅舆论哗然,而且追缉凶手的舆情逼迫,足可教袁世凯无所措手足。非如此,也就不能理解,何以袁氏称帝之日,即为“全国人民共击之”之时。袁世凯之所以只做了八十三天的中华帝国皇帝便一命呜呼,说到底,就是因为人民拥有“新闻言论自由”所致。因为如若没有新闻言论自由,则反袁的声浪既不会震撼全国,护国战争的发起和胜利也就更难想象。 政治、思想、新闻和言论的自由,亦必然要带来文化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之所以爆发在辛亥之后,中国的白话文运动之所以成功在辛亥之后,中国的新文学在历经晚清改良文学的“自将洗磨”之后,却成熟、成形在辛亥之后的历史事实,除去它们要在思想文化上自觉担负起反复辟的历史责任之外,其根本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给当时的中国开拓了自由发展和砥砺拼搏的时代条件。回首中国一部新文学史,迄今竟没有对于辛亥之后直至三十年代的超越之作,其内在根由,尽在其中。 二、新中国在经济上的标志 诚然,正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和中华民国共和国统的创建,才彻底地打破了皇朝权力政治和专制改良型经济,对于自由经济发生和发展的种种钳制和压迫,从而自根本上打开了真正自由经济发展的广阔道路。连《中国近代史》教科书都说辛亥之后的中国“扭转了革命前民族工商业的萧条局面,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建立,各类私营企业竞相出现”,中国的民族工业在清政府近五十年改革的基础上,不仅从此获得了突破性发展,而且迎来了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该书还称“自辛亥前四十年中国民族、民间工业诞生至一九一一年止,资本万圆以上的厂矿仅七百家,资本总额仅一亿三千万圆。然而,自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九年的八年间,厂矿即建成四百七十多个,投资近一亿圆,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圆以上,相当于辛亥前四十年投资的总额。一九一二年资本百万圆以上者约二十五个,一九一九年即增至四十三个,并出现了拥有资本一千二百万圆以上的茂新、福新、申新等大公司多家,使工业落后的中国,一时出现了被冠以面粉大王、火柴大王等称号的民族工业巨子。钢铁、采煤、运输、电力等重工业,和皮革、造纸、卷烟等一应轻工业,以及金融等,均获得重大发展。其中仅一九一四年即建成大冶铁厂等六个钢铁厂,一九一六年建立龙关(龙烟)铁矿公司,一九一七年建成上海和兴钢铁公司。一九一二年全国采煤八十万吨,一九一九年即已增至三百三十万吨。一九一三年采煤使用动力约四百至六百个,一九二一年已达两千以上。一九一三年船运为十三万三千二百三十吨,一九一九年即增至二十八万七千五百九十二吨。一九一三年全国共有银行十五家,资本一万一千四百八十八万圆,至一九一九年,已增至四十二家,新增加资本一万零二百七十六万圆。……手工业方面,辛亥之前,厂户多用木机、铁机以制造绸货。至民国四年,即一九一五年,物华厂装置电力织机,出品精良,营业大振,于是继之者如雨后春笋……一九一四年三月十五日,由民间筹备的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成立……”。上述一切,无不标志着中国民族、民间工业力量在辛亥之后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现代自由经济形态,即社会化大生产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已经从它艰难的开拓期迅速地走向了它的开始成形期。将之作为新中国的标帜之一,自是理所当然。 第三、辛亥革命是检验中国现代革命和中国现代历史的标准 一、辛亥革命是检验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革命标准 其一、从革命的性质来看,辛亥革命的鲜明民主革命性质,既使她不同于中国的传统农民革命,又使她不同于俄国的列宁革命。因为中国传统农民革命只能“建立新王朝、复辟旧制度”的历史本质,注定了任何一场农民革命的胜利,都只可能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旧中国 ”、即复辟了旧专制制度的“新王朝”。同时,由于俄国革命的历史本质,乃是革命名义下重建专制制度的复辟,所以,俄国才是在革命名义下对于旧沙皇专制俄国的复归。因此,只需将辛亥革命作为检验的标准,我们就能够对既具有传统农民造反、又具有俄国共产革命之双重复辟性质的历史本质,一目了然。 其二、从革命的内容来看,辛亥之后,在中国发生的任何革命,只要它倡行民主,实现民权,推行自由经济,消灭权力经济,反对任何名义之下的专制和专政,保卫和发展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民主成果,它就一定为民主革命而无疑。反之,则任何一个否定、反对、破坏甚至推倒了辛亥革命民主成果的“革命”,都在其根本内容上走向了民主革命的对立面。 其三、从革命的任务来看,辛亥之前,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就是坚持民主革命、反对专制改良、志在创建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辛亥之后,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则是坚持民主建国,反对专制复辟,以使共和的新中国,不遭遇国际国内形形色色专制复辟势力的阉割和颠覆。所以,革命成功前坚定地反对专制改良,革命成功后则顽强地反对专制复辟,乃是辛亥革命作为重要革命检验标准的又一“明示”。其对于中国大陆人民之追求民主,再造共和,将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由是可知,失去了辛亥革命这个检验标准,就失去了检验中国现代历史上形形色色革命是否民主革命的试金石;否定了这个标准,就极有可能混淆各种各样革命的不同性质,从而造成民主革命在方向、理论、方式、力量、直至革命历程本身的极大混乱。二、辛亥革命是检验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政治标准 由于辛亥革命是一场推动了巨大历史进步的革命,因此,辛亥之后的一切社会力量,所有政党集团,只要它保护或发展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民主成果,推进了以辛亥为胜利发端的中国民主过渡历程,它便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反之,则不论它信奉过怎样的“革命真理”,鼓荡过怎样的“革命激情”,怀揣过怎样的“革命法宝”,又获得过怎样的“革命成功”,只要它否定民主,强行专制,甚至将我们的祖国复辟到了较之满清王朝更加专制极权、更加腐败腐烂的境地,它都只能是真正的倒退而无疑。显然,正是在究竟“谁是进步、谁是倒退”这样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上,辛亥革命才成了检验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政治标准。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辛亥革命划清了新、旧中国的鲜明历史界限,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所以,辛亥革命又必然地会成为分界中国近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今天,当我们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反思中,重新将光辉的一九一一年、即伟大辛亥革命爆发和胜利的年头,当作我国现代历史的起点,就不仅是在学术上对于历史的一个澄清,而且关系到我们对祖国前途的历史性追求。所以,它才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历史问题。 第四、辛亥革命交待了“护国、护法”的历史重任 辛亥革命,对上虽是孙中山发动中国国民革命、并进行长期奋斗的一个胜利结果,对下则交待了“护国和护法”的历史重任。所谓护国,就是要保护新中国 —— 中华民国的崭新国统不被颠覆;所谓护法,就是要保护新中国 —— 中华民国的共和法统,不遭阉割。所谓反袁护国,就是反对袁世凯颠覆民国复辟帝制;所谓反北洋而护法,就是反对北洋军阀顶着中华民国的崭新国统,行阉割中华民国共和法统之实;所谓“荡平新旧军阀的叛乱是护法的继续”,就是指北伐成功和中华民国统一后,新旧军阀叛乱的本质乃是意在继续阉割中华民国的共和法统;因此,是护国还是反护国,是护法还是反护法,是保卫和建设中国,还是阉割和颠覆中国,便成为辛亥革命所交代的两个极为重大的历史任务。可以说,自辛亥以来的八十余年历史,既是国际、国内形形色色势力旨在颠覆中国崭新国统与共和法统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志在保卫中国崭新国统与共和法统之胜利、失败、艰难、甚至是惨淡的历程。并且,伟大而又艰巨的护国、护法历史任务,不仅至今仍摆在全中国人民的面前,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所推卸不了的。 伟大的辛亥革命,这颗曾从漫长黑夜里升腾起来的灿烂星辰,势将冲破历史的重重阴霾,将她广阔的辐射之光重新照亮我们祖国的角角落落,照亮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头,指引着我们追求历史进步的方向。

南邮 发来贺电

试论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论文摘要:辛亥革命前十年,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对宪政表现出很大认同,认为宪政代替专制、人治是二十世纪时代发展潮流,也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必须尽快制定宪法,设立国会,建立分权制衡的国家权力体制,努力培养国民的权利意识,从而实现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立宪政体制的根本转变;但一般民众当时尚不知宪政为何物,权利意识淡薄,只知有王法,不知有宪法,几乎处于无权利状态。因此,对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不能估价过高。国民宪政意识的薄弱,是清末直至近现代中国宪政屡次受挫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辛亥革命;权力制衡;宪政意识 所谓宪政意识是人们关于宪政的知识、态度、评价、期望以及由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宪政心理等。诚然,一个国家能否实行宪政,最终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但国民宪政意识的强弱对宪政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宪政意识是实行宪政的先导,它制约着国家宪政模式的构造与变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 一、国民对宪政的认同度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寄托在建立西方式的宪政体制上。1903年,《政法学报》发表的《立宪论》一文认为,是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关系国家兴亡。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的结局,更加点燃了中国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希望之火。他们认为,日胜俄败是专制国败于立宪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已预感到,爱新觉罗的皇祚已经是惨灯将灭了,要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几千年一以贯之的传统治道——专制、人治已无回天之力,唯一的选择是走宪政之路,这样,立宪则存,不立宪则亡成为辛亥革命前思想界的最强音。张钟瑞的《土尔基立宪说》一文断言:“日本之兴也,兴于宪政;印度、缅甸、安南、朝鲜之亡也,亡于不知宪政为何物。”庆芳预言:“盖国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未有不立宪国家能存在者。”人们认为,由一人政体向数人政体,由独裁政治向立宪政治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日俄战争后,“数年以来,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阽危,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上则奏牍之敷陈,下则报章之论列,莫不以此为请。”“于是,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且呼号于海内外日:立宪!立宪!!立宪!!!” 有人甚至过分乐观地估计:“国会一开,四海归心,国是大定,人人沐宪政之福矣。”可见,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当时对宪政建设倾注了很大热情和寄予厚望。 辛亥革命前,思想界的先驱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制度的同时,热情讴歌和赞扬民主宪政。梁启超于1902年撰文指出:“专制政体,实数千年来破家亡国之总根源”,因此,“今民间稍有知识者,莫不痛心疾首于专制政体。”他认为,民主立宪政体代替专制政体为“理势所必至”,谁想阻挡这一历史潮流,“譬犹以卵击石,以螳挡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他自信乐观地预言:“吾国民终归有脱离专制苦海之一日。”他警告清朝统治者,应及早放弃专制统治,实施宪政。因“时势可顺不可逆,机会可先不可后。”他号召国民“当视专制政体为大众之公敌”。觉民于1906年在《东方杂志》第二期发表的《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一文揭示了专制和宪政的本质区别。他说:“专制者君主之护符,而宪政则人民之甲胄也”。在专制制度下,“专制之君袭万乘之尊,挟雷霆之威,以侵人民自由而夺人民之权利。”在宪政体制下,宪法规定人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君民共同遵守宪法,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白坚说:“立宪政治”是“国民政治”, “立宪之事业,为发达民权自由之事业”, “民权自由,立宪政治之真精神”。林懈《在政治之因果关系论》一文中,从人治和法治的角度出发区分专制和宪政。“专制任人,立宪任法。”专制制度的人治统治,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出现仁君圣主身上,而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多”,因此,在专制社会,“治国少而乱国多”;再从西方宪政国家的经验看,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也必须断然抛弃专制、人治,实施宪政。如何实现由专制政体向立宪政体的转变呢?汉驹认为,想“开拓平民政治”,必须首先打倒“寡人政治”,要建设法制国,必须“先破专制国”。觉民也认为,“宪政者,必由人民之要求而后得,非君主之所肯施舍也”。汪精卫则指出:“革命者,建立宪制之唯一手段也,立宪者,当望之国民,不当望之君主。”梁启超则将中国由专制制度向宪政政体转变的希望寄托在以皇帝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认清世界大势,自动实施宪政上。 当近代中国刚刚迈进20世纪的门槛之时,宪政思潮主导了中国思想界。公共舆论鼓吹宪政,众多学者潜心研究和撰文宣传宪政,立宪派多次请愿,督促清政府早行宪政,清政府最后也被迫允诺预备立宪。似乎中国人对宪政的认同已达到一个相当高度。如果说,在宪政优于人治、专制这一点上,思想界和知识界先进分子基本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在对宪政理解和认同上,不仅一般民众,就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势力——立宪派和革命派尚存很大差异。 立宪派知识分子和商人是中国宪政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宪政意识最强、鼓吹宪政最力、研究宪政最深的两个阶层。如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大量宣传和研究西方宪政的文章。这两个阶层对西方宪政有较多的了解和研究,他们为鼓吹宪政不遗余力,绝大多数成员对宪政在心理上有较大的认同、忠诚以及较高的信任,但立宪派以官员和学者为骨干,大多数旧学功底深厚,久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熏陶,立言必称孔孟,很大一部分人在社会舆论和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下,虽认同了宪政,但宪政意识尚未在其思想深处牢牢扎根,因为,从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完成。甚至极少数人把宪政作为自己步入仕途或在官场平步青云的政治工具,当时有人就尖锐地指出:“今日国会为宦途之滥觞。” 革命派认为,当务之急是革命而非立宪,因此,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宣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思想上,努力培养国民对革命的认同意识。在宪政领域,则主要集中火力批判立宪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对宪政本身的研究和宣传用力不够,虽然提出了民主宪政主张,但对革命成功后中国民主宪政体制的模式和构造缺乏深入、理性、成熟的思考。 至如一般民众,面对一场场丧权辱国的战争,一张张割地赔款、屈辱求存的条约,以及战祸、贫穷的威胁,他们亟盼来一次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倾覆清朝,改变自己的悲惨生存状况。他们能成为旧制度“野性的、盲目的、放纵的破坏力量”。他们的政治意识本能地倾向于革命,至如宪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与之在1907年发表的《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一文描绘了当时的情况:“自宣布预备立宪以来,人民应之者卒鲜”,“人民不知立宪为何物,恐中国之大,对于宪政能理解者“寥寥无几”至如认同,更无从谈起。 二、知识界的宪法观念 宪政思想和制度皆出自西方,中国宪政理念源于输入,中国立宪也始于模仿,因此,中国国民宪法观念的养成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界的先进分子大量译介西方宪法和鼓吹西方宪政。 辛亥革命前,宪政思潮勃兴,中国思想界、知识界的先驱者潜心研读西宪,撰文宣传和介绍西宪,从而把中国国民对宪政、宪法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宪政国家无不信奉人民是主权者,人民作为主权者的根本体现就是由人民制宪和修宪。晚清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已明确提出宪法源于人民主权。汪精卫1905年发表《民族的国民》一文,倡言:“宪法者,国民公意也,决非政府所能代定。”荪楼在1910年撰写的《宪法大纲刍议》一文更明确指出:“宪法即国民权利所创,而非宪法畀国民以权利也”,是则“由国民主权以孕育宪法,非由宪法发生国民主权”。宪政与专制、人治的根本对立就在于宪政推崇宪法的至.上权威。国民对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衡量一国国民宪政观念强弱的重要标准。李庆芳1908年发表的《中国国会议》一文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也称基本法,因为在宪法之中,“可以生长出无数之法”。荪楼对宪法地位的认识比李庆芳更深一层。他指出:“宪法为国家最强有力之法规”,“定国权之组织及行动大原则”,是“一国法治之准则”,其他“一切章程皆孕育于其内”。宪法的作用也是当时思想界、知识界先进分子宣传和研讨的重点。汪精卫1910年在《民报》第25、26期发表《论革命的趋势》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宪法应以限制君权和保障民权为依归。他认为,若宪法出于“限制君权之目的”,使君主与人民权利义务皆定于宪法,用宪法制约君权,则宪政可成。若宪法把巩固君权作为根本宗旨,宪法不仅不能限制君主作恶,反而会成为君主作恶的藏身地和屏蔽所,这样,“则君主之为恶,比专制之时将益肆”。可见,限制君权还是保障民权是专制之法和立宪之法最根本的区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荪楼尖锐批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悖正义,昧法理,反事实”,其实质是保障君主之大权。 综上所述,当时知识界和思想界的先驱者已经明确指出,宪法源于人民主权,宪法是国民公意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应以限制君权和保障民权为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已经认识到宪法限制政府权力这一主要功能,并从法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初步阐释。但必须指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缺乏民主政治实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根本找不到宪法观念的蛛丝马迹,这就使当时研究、倡导、鼓吹宪政思想的先驱者,只能把目光完全投向西方政治文化,对西方宪法理念进行宣传和介绍,因此,他们的宪法思想模仿多于创造,移植多于创新,一方面他们提出了一些现在看来仍不失为先进的宪法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只能对西方宪政学说生吞活剥,特别是对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民主法制传统薄弱的东方大国创制宪法,缺乏成熟的思考。特别是对军队在宪政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活动范围这个关系宪政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尚未发现有人论及。至如绝大多数国民,只知有王法,不知有宪法,“不知立宪为何物”。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慨叹:“使我民昏然冥然,仍以服从命令为独一无二之天职,不敢越黑暗地狱一步也,则何从而有要求宪法、拥护宪法、享受宪法之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虽反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但他们仍象往常一样,企盼好朝廷和好皇帝出现,用人治之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知识界的权利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是宪政赖以建立的重要思想条件。专制、人治建立在义务本位基础上,其核心是培养公民对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服从、甚至盲从的政治意识。宪政是全体国民参与的政治,需要塑造具有权利意识的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抉择的合格国民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奉行的愚民政策使国民养成了安分、柔顺、服从的性格,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仁君圣主身上。而“权利二字之识想,断绝于吾人脑质中者固已久矣”。 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传入中国,权利思想也随着思想界先驱者的鼓吹而逐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了解和认同。康有为第一次明确喊出“人有自由之权”,“人有自主之权”,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声”的严复竭力宣扬天赋人权。梁启超倡导“民权救国论”,他大声疾呼:“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总的看来,在戊戌变法失败前,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主要宣传民权对国家兴亡的极端重要性,而对权利概念本身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也没有从宪政这一制度层面来认识和思考国民权利问题。二十世纪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勃兴,权利问题成为中国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国民报)1901年第2期发表的《论国民》一文指出:“何谓权利?日:天之生人也,既与以身体自由之权利,又与以参与国政之权利”。《说国民》一文把是否具有权利意识看成国民和奴隶的根本区别。该文指出:“奴隶无权利,而国民有权利;奴隶无责任,而国民有责任;奴隶甘压制,国民喜自由;奴隶尚尊卑,而国民言平等;奴隶好依傍,国民尚独立”。康有为把能否培养合格公民提到国家存亡高度,他在1902年发表的《公民自治篇》一文明确指出:“有公民者强,无公民者弱,有公民虽败而能存,无公民者经败而即亡。”梁启超则把国民是否具有权利思想看成国家富强的根本。他说:“国家譬犹树也,权利思想譬犹根也。国民无权利思想的国家犹如无根之树,必亡无疑。”国民的权利既然是立国之本,因此,神圣不可侵犯,“暴君不能压,酷吏不能侵,父母不能夺,朋友不能僭”,也不能拱手让与他人,若君主、贵族、外人侵害它,必须坚决维护和捍卫它。 宪政需要一大批合格国民,而培养具有权利意识的国民有赖全社会共同努力。雨尘子1903年在《新民丛报》第28期《近世欧人三大主义》一文中精辟指出:不知主张权利的国民是“无能的国民”,而无能的国民,是不可能制定宪法、开议会、享受自由幸福的。中国国民权利意识的淡薄,令思想界的先驱者忧心如焚,梁启超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要把培养国民权利意识放在首位。“为政治家者,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要义;为教育家者,为养成权利意识为第一要义;”为一私人者,无论士、农、工、商、男女“各以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要义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宣传权利思想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讴歌和赞美西方宪政国家的民权保障制度,以唤起中国国民的权利意识。如梁启超曾赞美英国道:“权利思想之丰富,权利思想之敏锐,即英人所以立国之大原也”。他们充分肯定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倡导的“多数人的权利”,高度评价西方国家宪法对多数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已初步认识到保障多数人的权利是民主宪政的实质。 辛亥革命前,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权利意识已经觉醒,参政意识普遍增强。有人已明确认识到国民是否具有权利意识是立国之本和实施宪政的关键,有些论者对权利这一政治学和法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深刻和精辟之见解。 但是必须看到,在中国,不仅漫长的封建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排斥宪政,而且传统法律文化的礼治主义和义务本位也排斥宪政,这一切,阻碍着占全国人口最大比例的农民和城市市民权利意识的产生和成长。维新时期大力倡导民权,辛亥革命前为宪政奔走呼号的梁启超当时曾发出感叹:“吾见地球千五兆生灵中,其权利思想之薄弱,未有吾国人若者也。”1906年,他指出,能否正确运用选举权是宪政的关键。由于中国国民政治上的幼稚,他担心有人或将选举权视若“弁髦”,随意放弃,或受贿赂胁迫,在投票时违背自由意志,或在选举中用武力手段不正当竞争,或选出的议员不代表人民意志,只为私人和地方小局部谋利,危及中国宪政的实施。觉民在《论立宪与教育关系》一文指出,中国国民最大多数不仅不熟悉法律之学,而且对“国与民之关系,亦多茫然不知”。当时日本舆论也曾指出:“中国人民之泰半,于一己之权利利益殆无所知,而冷漠茫然。”总之,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国民处于“不知何物为权,何物为度”。政治思想非常薄弱,政治能力非常幼稚,政治知识非常缺乏,几乎处于无权利意识状态。如1909年咨议局选举,投票选民平均只有0.4%。 四、权利制衡思想 宪政即“限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民主政治观念。美国著名宪法学家麦基尔恩指出:“宪政意味着对政府施加合法的制约……(它的反面是专制统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缺乏分权制衡思想。“一国之主权一人握之,万般政务一人决之,政治之主人则皇帝是,政治之目的则皇帝之幸福是。”君主始终掌握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司法权。“法自君出”、“朕即法律”被视为万古不变的定律,历史上从无“治君之法”,君权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近代以来,西方分权制衡学说传入中国。随着晚请宪政思潮的蓬勃兴起,中国思想界的先驱者已从纯粹的理论研究、介绍、宣传转向理论研究、宣传鼓动与政治实践两者相结合的新阶段。他们一方面撰文积极宣传英、美、法等国的分权制衡学说,另一方面深入思考在中国未来宪政体制的构建中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权力分割以及职能分离是宪政制度的核心,是宪政和专制、人治在政府体制设置方面的根本区别。辛亥革命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已经明确认识到分权对宪政的重要性。汪精卫在《民族的国民》一文中指出,从国家机关的设置看,“专制则以一机关用事,而无他机关与之分权;立宪则其机关为统一的分科,立于分功之地位。” 他们认为,中国立宪政府应设立国会和责任内阁。国会是宪政体制的中枢机构,责任内阁替国会负责。吕志伊在《国会问题之真相》一文中阐述了国会在宪政体制中的核心地位。他说:“议会政治者何?谓以国会为国家政治之中坚也,国家活动之心髓也。”梁启超在《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一文中,遍考西方主要国家国会的职权和功能,提出国会应拥有以下权力:(一)参预改正宪法之权。(二)提出法律、议决法律之权。(三)议决预算、审查决算之权。(四)事后承诺之权。(五)质问政府之权。(六)上奏、弹劾之权。(七)受理请愿之权。国会是宪政体制中“枢纽之枢纽”。李庆芳特别强调国会对政府的监督权。他指出:“国会为监督政府之机关,它是国民参政权汇萃之中心点,代表国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明确指出:资政院是“专制政体的议政机关”,国会是“立宪政体的监督机关"立宪派把督促清政府速开国会作为宪政的首要目标,并举行了三次大请愿。在他们看来,是否设立国会是实施宪政还是仍搞专制、人治的首要标尺。梁启超明确指出:“有国会谓之宪政,无国会谓之非宪政,筹办国会谓之筹办宪政,不筹办国会谓之不筹办宪政。” 国民对政府的监督是制约政府权力误用和滥用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中国思想界的先驱者在强调国会对政府监督的同时,十分重视国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李庆芳深刻指出:“国民为母,政府为子;国民为主,政府为仆。”梁启超也认为:“政府受国民之委托,受国民之雇佣”,政府为国民服务受国民监督是天经地义的。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他指出:报馆为“代表国民发公意以公言者”,监督政府、教导国民是其两大天职。“对政府,当如严父之责督子弟,无所假借;其对国民,当如孝子之事两亲,不忘儿谏”。国民之所以不能放弃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为了有效防止政府的权力误用、滥用,侵犯国民权利。 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基本上认识和理解了西方分权制衡思想,并运用分权制衡理论粗线条地勾画出中国宪政体制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了以立法权为中心的政府权力主从式构造理论。这些宪政思想,是中国民主政治思想宝库中弥足珍贵的思想成果,对中国当代民主宪政建设仍有启示意义。 晚清朝臣中的官僚知识分子对宪政心存矛盾心理,在宪政思潮的强大舆论压力下他们被迫附和,但对代议政府“知识尚薄弱”,对国会内容,也“懵懵惚惚”,而且害怕开国会后,官位不保,或虽保官位,但受宪政体制束缚,不像旧体制中任职自由,内心极端厌恶宪政,但不敢明目张胆反对,只能采取“暗默反对”。至如一般农民和市民,由于几千年“皆处于专制制度之下,为市民者以为分不当预闻国事,一旦闻国会之名,尚不解为何物,安辩其权限之何如!” 从总体看,辛亥革命前十年,轰轰烈烈的宪政思潮掩盖着国民宪政意识的普遍薄弱,知识界、思想界先进分子对宪政的相对较深的理解和较高的认同,掩饰了绝大多数国民对宪政的茫然无知。

中国革命新局面的论文

回首中国的近代史,有愤怒,有悲痛,有感慨,有自豪。愤怒帝国主义的无耻侵略,悲痛中国人民的受苦受难,感慨仁义志士的为国捐躯,自豪中国人民的伟大与坚强。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历次的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量的中国人民。他们截取中国的经济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在外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和蹂躏下,中国几乎已经没有独立的领土主权可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当时爱国志士发出的悲愤呐喊。 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随着帝国主义的压迫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人民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各地的起义不断,其中以义和团运动声势最好大,对帝国主义的打击最大,意义也重大,这次起义使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在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的时候,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方案。直到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发动了新骇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社会出现了一丝光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又一次的面对了新的危机。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能改变中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统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开始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此时的中国也迎来了新的曙光。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首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显示了他们的伟大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带领着中国人民一步步地向自由与解放迈进。其中牺牲了很多的民族英雄,他们为祖国奉献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和青春。在这场漫长的解放道路上我们党经历了很多艰难与险阻,其中十万里长征谱就了他们英雄的赞歌。 在这部近代史中有一段时期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难以形容的灾难,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们同胞的残忍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需要铭记于心的。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面对日本们的空前侵略中国人民采取了一致对外的政策,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制日本的侵略,终于在1945年的八月日本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在这曲折的百年中,中国经历了动荡的百年,在摸索中前进了百年,这一百年告诉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作为一个国家不能闭关锁国,作为一个民族更不能软弱无能,任何时候都应该团结在一起,随时随刻为祖国奉献。 百年屈辱中我们自强不息,在硝烟与炮火中我们没有被打垮,反而一新面貌站了起来。痛定思痛,我们现在不要有懈怠心理,尤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掌握先进的技术,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采纳

我的家族近代史:那风雨飘摇岁月中的记忆回首我泱泱华夏数千年历史,其中最不乏的便是战争的岁月。一九四九年十月,在经过八年抗战后的土地上站着一群见证者,见证着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风雨的洗礼后真正地伫立在世界之林!中国也这在这一刻向世界证明,何为中华儿女的风骨、何为大国气概。中国的近代史,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我们也只能从课本上或资料上知晓一二,然而再完备的资料也不能描绘出那段历史的精彩与深刻。虽然我们没有经历,但我们的祖父祖母一代却是从那段日子生活过来的人,他们的记忆虽不如史书之缜密、资料之严谨,却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为我们阐释战争岁月的那段历史。他们的细致言传,使我产生了以此文详细记录的想法,并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在那段历史奋斗的先人崇高的敬意。此次记叙本文章的目的就是记录一下近代史中有关我家族的故事。所谓近代,便是从一八四零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所为近代史,便是在这段时间内无数革命先烈用泪水与汗水甚至生命铸就出的史诗般的华章。近代史是一部辛酸史,更是一部励志史,这是一段代表了民族解放与国家独立的历史。与这段历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的铭记,这段历史需我们拿出最崇高的敬意来慢慢品读。近代史的开端便是那场臭名昭彰的鸦片战争,当鸦片被当做一种另类武器投入大清国的时候,一个王朝的恶覆灭亦或是一个民族的一场劫难的降临已是冥冥注定。当我问起祖父那是一个怎样的岁月的时候,祖父为我讲述了当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对这场战争的描述。“我到现在还记得父亲提起那段历史时他眼中复杂的神情,是恐惧?是愤怒?亦或是历经多年仍无法释怀的悲伤。你曾祖父告诉我,那时候全国上下都被这一种东西抢去了魂儿,这东西可碰不得,若是碰了,便会让人六亲不认,不出几日富人变穷,穷人更穷。那时候啊,鸦片像长了翅膀是的,几乎是有人的地方就能看见长长的烟袋,深陷的眼窝,还有鬼一样的人干儿。朝廷的老爷们对它爱不释手,普通百姓也是不受控制的去吸,甚至呀,保家卫国的将军们士兵们都抽了这个玩意儿。而那些个洋人根本不把人当人,只要有白花花的银子揣进自己的兜里,那死了再多的人也和他们没有关系。”我听了这些话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听了爷爷对曾祖父神情着重的描述我没有一丝丝的怀疑,心里只有对这段沉重历史的震惊与无奈。鸦片战争,这是毁了无数个家庭的噩梦,更是清政府逐渐走向腐败的强力催化剂。一想到曾经无意看见的网络照片里面吸食鸦片的人们,便不难联想那是怎样一个灰暗的时代,似乎无边无际永无尽头。回想今天我们的幸福光景,心中莫名升起了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与其说是一种惭愧,倒不如说是对今日珍贵幸福生活的珍惜。而享受当代和平生活的我们,理应珍惜这些可以让人安逸奋斗的日子,可以说我们承蒙了先人的荫护,如若贪图享受无所作为,那便枉为青年,枉为我中华之青年。在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便打开了进入中国的大门,其后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便彻底的让中国沦为了人间地狱。清政府高层仍自顾不暇,又哪里会管那些底层平民百姓的死活。而我的族人,在那个时代便是并没有多大社会地位的劳动人民,他们饱经了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残害。我曾奶奶说过,那个年代并不是想着吃多少能不能吃饱,而是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想着什么东西能吃能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那时候的人们啊,活的都不如现在的一头牛,起码牛能吃饱,而那时候,人干的比牛多,吃的却连牛都不如。“你们年轻人在书本上学习到的那些洋人们干的事一点都没错,像一把火烧了圆明园,搬走了无数咱们国家价值连城的宝贝;签他们洋人自以为是制定的协议,说好听了是协议,说不好听就是明抢!让我们国家失去了多少土地!;还有那数不清说不尽的赔款,分明就是看我们好欺负。但你们年轻人了解的这些事,还不及那帮人做过的丑事的九牛一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什么是滔天的恨意。尽管现在我们的国家发展的这么好,和当初的那些个敌人们也搞起了合作,但在我们老一辈看来,这种恨意永远都不会消失,这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耻辱,历史能随时间淡去,但这些耻辱是怎么也忘不掉的。”听了这些话,我足足愣了有几分钟之长,爷爷告诉我这些都是出自曾祖父之口,我的震惊并不是仅仅因为曾祖父言语上的这些表达,更加震惊到我的是,曾祖父作为一个当时社会的底层人民居然对民族的仇恨有着如此深刻的执念,可想而知这段历史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怎样的存在。“铭记历史,不忘使命。”此刻牢牢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再往后,便是他日本帝国“堂而皇之”的的侵华战争。落后就要挨打,此为必然。中国在经历了之前那些沉重的打击之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而此时日本趁虚而入,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这次的这段历史,我问了祖籍山东的姥姥,而这次,姥姥非常平静的为我讲述了那段惨绝人寰的日子。“我记不起那段日子都发生了啥,但我一回忆起那段日子的时候,我就记得天空是黑的,从来都没蓝过。那时候日本人每次来到村子的时候,我们全村人都要不要命的跑出去躲起来,有的跑得慢的孩子就会爬上树藏着,可眼尖的小日本怎么会看不见,直接拿枪朝那树上扫去,把孩子打下来之后,再用刺刀一刀一刀的剜他的肉,孩子才那么小啊,他做错了什么,就这么被日本人折磨死。日本人走了之后,他爹娘看见这孩子死得如此模样,哪还能受得了,直接疯了去。”听完这些之后,我看见姥姥淡如止水的目光中,似乎涌出了几滴浑浊的老泪。解放以后,我们中国便迎来了新生。以前我对历史的作用也并非十分参透,但听了家族中老人们口中讲述的之后,我便知晓了了解历史的重大意义。历史的警示作用无论何时都不会消失,这就像华夏的风骨,不会消失也不被允许消失。文章接近尾声,我的内心却仍是思绪万千,但最清晰的仍是那句话:历史会随时间淡化,但却永不会被忘记。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亦是对无数先烈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是: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但二者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构成中国革命的规律。只有完成前者才有可能去完成后者,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独立,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无产阶级只能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第二,强大的反革命势力,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只有在农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集聚和发展自己的力量,才能创造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条件。第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有发动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才能夺取胜利。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无产阶级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首先必须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把农村改造成为先进和巩固的根据地,成为促进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发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应该行得通,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方性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这个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的最根本原因。第二,中国有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在那些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可能首先建立红色政权。第三,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而且日益激化,全国革命形势在不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前三个条件是客观条件,后两个条件是主观条件。)同时,“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在怎样走包围城市道路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正确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三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第一,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动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第二,只有建立革命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保卫根据地的发展。第三,只有建设、巩固和扩大农村根据地,才能使土地革命有可靠的基础,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只有“工农武装割据”,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重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才能真正创造红军,使之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体现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已基本形成。它以独创性的内容,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的转变,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我们党进行革命的初衷,就是为了改变贫穷落后,求富强。对此,大家的认识都是很明确的。正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提出共同富裕的要求。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提出:“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97页)这是讲农民的共同富裕。过了十八天,即1955年10月29日,毛泽东又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讲共同富裕。他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95-496页)提出共同富裕,是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闪光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没有从理论上充分加以论证,因而这个共同富裕的思想是不巩固的,所以不久,在国内国际复杂的政治背景下,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发生了大的摇摆,由追求共同富裕到赞赏“穷”、贬斥“富”的大转变,影响到全党全民。“文革”是在“反修”、“防修”的名义下发动和推进的。据说,人富裕了就要变“修”。什么叫“修”?“修”就是倾向资本主义,就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修”等于“资”。实际的逻辑就是,穷了才能保持革命性,富了就没有革命性,就要变“修”,变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在这种舆论的引导和影响下,人们以穷为荣(所谓“穷光荣”),不敢言富,更不敢求富致富。以穷为荣,惧怕富裕,不敢求富,不准致富,这是对人们追求财富的正常心理的扭曲(马克思曾说,致富欲望是所有人的欲望),是“左”的思想的最大危害。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邓小平明确指出,绝不能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共同致富,致富不是罪过。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清算了穷社会主义的思想,彻底否定了“穷革命,富变修”的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富民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民创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党的十七大又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落实,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变。现在,困扰了我们多年的“穷革命,富变修”的错误思想已经被基本消除,广大群众能够理直气壮地讲富,理直气壮地创业致富。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具实质意义的思想解放。转变之二: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很长一个时期中,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我们的社会一度把阶级的概念绝对化,把阶级同“人”割裂开来,只讲阶级,不准讲“人”。由此出发,导致忽视甚至否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人应有的尊严与权利,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等等。这种轻视“人”的思想,在“文革”中造成严重恶果,对人的轻视和蔑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轻视人,蔑视人,摧残人,是“左”的突出表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我国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作为封建社会基本人群的农民,他们没有起码的做人的权利。马克思说:“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1卷第411页)马克思讲的是德国的封建社会,但这个原则具有普遍性,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也是这样。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对“人”的问题的一次深刻教育,使人们懂得了要尊重人的权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各种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提出和落实,也是对人的权利问题的生动教育。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后,党中央对“以人为本”的意义和内涵进一步阐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响亮提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抢救生命是重中之重。这是对“以人为本”的最明确也是最好的诠释,把对人的理解提到新的高度。这里,已经抛开了片面的阶级论,这里讲的人,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分阶级、地位、财产多少,前后都没有限制词。这次抗震救灾,使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深入人心,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关于“人”的问题的普遍教育。从否定人性、人道、人权,见“人”就批,到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表明,在“人”的问题上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已经实现了根本的转变。转变之三: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一度坚信“人定胜天”,迷信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在“敢叫日月换新天”,“重新安排河山”,“改天换地”这些豪言壮语的鼓舞下,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另一方面,在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不少地方片面追求GDP,而忽视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生态灾难使人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开始觉醒。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后,人们重温恩格斯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集第383页)恩格斯的这些话,好像就是针对我们今人而言,使人们有所醒悟,从此停止了对长江上游林木的乱砍滥伐。2004年12月3日,老一辈革命家任仲夷同北京的一位学者探讨科学发展观,写了一段很精辟的话:“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何乐之有?到头来还是其苦无穷。从根本上讲,人是不能胜天的。天——大自然,大宇宙,只能与之和平共处,与之适应,绝勿做违天之事。违天,即违背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违天,是做孽。古语曰: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治(逭),我说的自做孽是指违反客观规律之事,教训太多了。”(引者按:原文有两处讹误)这是任仲夷对几十年来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也是许多人的共识,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党中央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2006年10月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又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这标志着我们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大转变。可喜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越来越成为全民的共识。

以下是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一部分,可以读读,读过之后,我们对“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这句话,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别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间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就是出自这个文献。其实能够理解毛泽东的“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新局面就好理解。毛泽东在文章里面对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都进行了解释,在这之外,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新局面是如何打开的。1.革命的任务的新局面。日本帝国入侵,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对中国革命任务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停止国共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全民族的力量,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2.革命形势的新局面。中共和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保存了一部分精锐的力量到达陕北,全国抗日呼声迭起,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更多的民众的支持,中国革命和红军从覆灭的险境中脱离出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遇。事实证明,此后,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红色根据地得到巩固,最终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中共领导的新局面。中共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得到确定,长征以后,遵义会议形成的领导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实际上形成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中共的领导干部,都是经过长征考验的精英。中共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幼稚,逐渐走向成熟,从领导到干部队伍,从军事策略到政治策略,都逐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