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落实工作总结
河长制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人们生活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河长制落实工作总结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市旅委作为长住桥港市级“河长制”责任单位,三年多来,在市纪委“河长”的带领下、在市治水办的指导下,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秀洲区相关责任单位密切配合,按照“一河一长、一河一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分级管理”原则,认真履行“河长制”责任单位职责,共同协商推进长住桥港水环境综合治理。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认真落实责任河道巡查分析制度。
牵头制订年度整治计划,督促按时完成各阶段治理任务,完善河道综合整治协同工作机制,市、区、街道三级责任单位定期联系沟通,每月巡查河道,记录情况,及时了解进度,分析问题,共同协商有效治水办法。从今年长住桥港水质监测情况分析,总体上比去年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三项主要指标还是不稳定,特别是进入6月三项指标居高不下(详见水质监测对比表)。从每月河长单位巡查情况来看,河道水质有时清有时浑,还时有发黑、泛白等情况。相关责任单位与秀洲区、经济开发区治水办共同协商决定再次开展沿线污染源全面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污水管网、排污口有无漏管串管情况。
2.加大重点专项问题整改落实力度。
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攻难点,继续加大存在问题整改力度。一是针对去年经济开发区段昌南桥边东北侧还有一防化团驻地用房至今未完成雨污分流管改造问题,加强联系督促,目前,改造工程方案已报请军分区审批,批示未下;工程经费已安排10万元,但由于经济开发区段城市污水管接口标高问题,防化团原有污水管需要全部改造,所涉工程较大,计划与新楼一并建设改造。二是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内去年未完成雨污分流管改造工程问题,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污水纳管工程。三是针对河道沿线老小区建筑阳台上均未设污水管,阳台上洗衣机等生活污水直排,经土壤渗入河道,影响河道氨氮、总磷指标问题,因涉及资金预算安排和审批程序,由经济开发区、秀洲区分批分期安排,列入20xx年和以后年度改造计划。四是针对长住桥港河道上建的大润发停车平台和龙禹酒店停车平台问题,继续抓好水面保洁和定期泵站抽水工作,确保水流基本畅通。10月以来因大润发停车平台下河道水发黑发臭问题,市旅委协商秀洲区新城街道治水办,对大润发停车平台下河道进行彻底清淤,同时再次全面检查河道周边雨污水管漏管串管问题,工程计划年底前完成。
3.深入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整改工作。
今年以来,市、区河道责任单位继续加大长住桥港沿线排污截污实时监管工作,实施岸上岸边、明管暗管定期检查检修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相关单位重点对秀洲区大润发停车平台段河道雨水管排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邀请专业管道公司查明污水漏排原因,落实整改;完成了浙江禾城农商银行截污纳管施工工程;落实秀源水务集团优先安排对长住桥港周边蓬莱路、启蒙路餐饮单位的雨水、污水管普查,按照普查结果,由秀洲新区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全面改造;常秀桥东侧水域发现生活小区污水经雨水管流入河道情况,经济开发区及时进行了管道整修作业。今年以来巡查发现问题共6处,排查发现漏管问题3处,及时采取措施和联系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到位。在12月份污染源再次排查中发现,秀洲区吴越路段沿河老小区、商务楼污水管道有14处存在漏管情况,计划列入20xx年整治计划。
4.继续推进齐抓共管护水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四位一体”保洁机制,定人定时负责河道及周边环境保洁任务,保持河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杂物堆积,确保水流通畅。继续深化生态治水和绿化护水工作。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生态市建设,进一步抓好长住桥港护岸绿化和管理。抓好全区动员治水宣传,落实相关街道、社区、企业、个体经营户治水护水监管责任,营造长住桥港共抓共治氛围。加大对沿河餐馆、洗车店、夜排档等经营单位排污的监管力度,适时开展集中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沿河企业、经营户直排、偷排、超标排放及规避监管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沿河小区和经营主体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强化企业、公民自治意识,共同保护治河成果,实现长住桥港水质全面改善。
水环境治理关系百姓生活,关系城市的长远发展,是一项长期惠民工程,下阶段市旅委将继续在市纪委“河长”的领导下,协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秀洲区相关责任单位,认真开展河道巡查和水质监测分析,定期检查沿河排污管道情况,督促落实防化团纳管工程,抓实抓好河道及周边环境保洁工作,继续开展生物治水、科学治水研究和实施工程,治保并举,想方设法完成治理工作目标,力争今年长住桥港水质类别上升一个档次。
河湾社区东与三河镇为邻,西接丰乐街道,社区共计592户,居民均居住在丰乐河沿岸,自落实河长制工作以来,我社区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河长制管理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落实。
一、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社区成立了以总支书记王於华为组长,两委其他同志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xx年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日常管理机制和工作台账。按照镇政府落实河长制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按照统一领导,责任落实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我社区辖区内水环境整治。
二、制定措施,开展综合整治
河湾社区河长制辖区范围西自肖家桥原刘运泰浴池,东至神灵沟,与三河镇交界,全长约公里,占线长,任务艰巨,我们通过广播、电子屏幕、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对广大居民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参与河道整治的意识,努力营造居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20xx年1—8月份,我们集中动用了船只开展不少于20次的清理河道漂浮物和腐烂水萍,将沿岸边的垃圾全部清理运出,组织100多人次铲除可河道边的垦植,迎水坡厕所已基本清理拆除,目前只剩下5座在动员做工作,限期在9月底全部拆除结束。截止目前,今年在“河长制”水环境治理方面社区已投入8000多元。
三、强化措施,落实长效机制
首先要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真抓实干建立巡河制度,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巡河检查,并认真的做好巡河记录,巡河时要有图片,发现问题要及时落实整改,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其次要做好每月信息收集和上报归档工作,同时做好辖区内水环境调查、登记,协调解决本辖区内水体治理工作中的问题,要使河长制工作形成为一种长效机制,顺利推进。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切实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和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将“河长制”管理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开展正常。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出台丰乐河流域“河长制”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河长制”目标管理。我区于20xx年9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强新安江支流丰乐河流域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建立河道“河长制”管护制度,将河道管理责任落实到“河长”。
二、2014年“河长制”管理主要工作。一是深化责任体系建设。拓展“河长制”管理范围,细化延伸管理层次,在丰乐河流域由二级河长延伸至村(社区)三级,实行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道“河长制” 管理责任体系。全丰乐河流域7个乡镇、沿河47个行政村共确定71个河(段)长,其中一级河长12个、二级河长12个、三级河长47个。实行分级分段管理,明确责任区域,加强日常督查。二是开展“河长”业务培训。3月7日,组织各乡镇“河长” 参加市委组织部、市“河长”办、市水利局、市新保局举办的2014年新安江流域河长培训班,对乡镇级“河长”进行业务培训,加深对“河长制”管理工作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建立河道巡查巡护机制。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印发《黄山市徽州区丰乐河流域河道巡查制度》。区成立河道巡查队,乡镇村组织河道巡护队,对区域内河道进行巡护,区巡查和乡村巡护相结合,及时掌握河道情况。
三、开展河道、库塘清洁行动。9月27日,由区水利局、区文明办牵头,我区组织区四大班子领导、区直机关干部、乡镇(社区办)、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1000余人参加的“保护母亲河,清洁新安江”河道、库塘清洁千人集中大会战活动。本次清洁行动重点范围为全区中小河流、水库、塘坝以及城乡结合部、河道重要节点部位,包括丰乐河岩寺城区段、乡镇政府驻地主要河流以及沿国道、省道、旅游景点等重点村庄的河流。重点开展对16 处、公里河段和四村水库库区的清洁,以及河道阻水障碍和沟渠进行清理。
据统计,全区累计动用水面打捞船20余条,挖掘机7台次、铲车6台次、运输车16台、垃圾保洁车43辆,共打捞清运垃圾86吨。通过这次整治,丰乐河河道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有力促进了美好乡村建设。
四、加强丰乐河重点河面打捞。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保护意识。区水利局会同区文明办、环保局、新保局等单位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倡议活动,在区电视台滚动播送并到各村组、小区张贴倡议书,对沿河乡镇村发放宣传资料,提高了居民保护水环境意识。二是搞好源头管理,突出重点区域。实行村级保洁和河道清洁相结合,以乡镇为单位落实责任区域,把河道水面保洁工作纳入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区水利局负责丰乐河主干道(城区宝塔电站至西溪南大桥段长约6公里)、颖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二坝水面日常保洁;各乡镇负责辖区支流的.水面保洁工作,齐抓共管,有效抓好漂浮物的管理。三是加强丰乐河干流和丰乐水库打捞队日常管理。成立专业保洁队伍4支,分别负责丰乐河主干道、颖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丰乐水库二坝水面保洁工作。我区还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定河道保洁队伍。9月上旬,完成了丰乐河城区段河道保洁项目(2014—20xx年度)招投标工作,选定黄山市徽州区日洁保洁有限公司为项目保洁队伍,并于月底与其签订了保洁合同。
五、加强流域河道采砂治理。强化丰乐河及其12条主要支流的采砂管理,与区直有关单位、沿河乡镇协调配合,规范河道采砂和沿岸采石洗砂行为,严格执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基本实现了没有无证非法采砂行为的目标。为响应市政府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我局近年来对河道采砂审批“做减法”,逐步取消了河道采砂场的审批,我区河道基本划定为保留区、禁采区,无河道采砂场。
六、开展 “河长”公示牌树立工作。根据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要求,我区将在丰乐河流域7个乡镇、沿河48个行政村辖区河道设立“河长”公示牌。目前市一级“河长”公示牌1块(市领导)和区二级“河长”公示牌12块(区领导)已基本完成,乡镇三级“河长”公示牌和村四级“河长”公示牌正在制作安装。
七、下步打算
我区将按照“河长制”目标管理的要求,通过加强与市“河长制”办公室对接沟通和兄弟区县的交流学习,加大区内部门和各乡镇的协作配合力度,认真积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扎实有效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河长制”目标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确保我区水环境持续改善。
1、进一步完善“河长”公示牌信息,为持续深入开展河长制工作打好基础;
2、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加强“河长制”落实和督查。搞好丰乐河孙公桥至西溪南桥、颍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及二坝水面保洁工作。
3、不断健全和完善“河长制”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河道巡查制度,开展河道巡查。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河面打捞,治理采砂洗砂。搞好丰乐河文峰桥至西溪南桥、颍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及二坝水面保洁工作。
河长制工作总结范文
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改善水环境,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河长制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以及市委、市政府“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滨海新城河道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河道管理“共创共管共享”机制,促进新城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提升,根据20xx年“五水共治”工作总体部署,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河长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完善河道管理责任网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和村级保洁员队伍相结合的河道“河长制”管理模式,到20xx年6月底,实现新城河道 “水清、面清、岸清”的目标。同时,“河长制”管理实现常态化,新城主要河道内“无杂物漂浮、无违章设置、无护岸倒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的“五无”工作要求,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质断面达到考核要求。各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基本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
二、实施范围
沥海镇区域及37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内的所有河道,其中启动区块内新纳入城市景观的河道及已征收土地内的河道由建设交通局负责日常保洁养护;百沥河、友谊河、团结河、76丘北塘河等辖区内县级河道委托沥海镇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保洁单位进行日常保洁养护;沥海镇辖区内所有镇、村河道以及沟、渠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沥海镇、村负责日常保洁养护。
三、“河长”设置
根据新城河道水系及管理体系,实施按河道级别和河道所在地相结合的多级“河长制”,覆盖新城范围内的所有河道。
(一)曹娥江干流、76丘中心河、前进河由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局(办)主要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企业或局办分管的具体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
(二)县(市)级河道、新城本级河道由委其他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局(办)主要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局(办)分管的具体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
(三)镇、村级河道由镇级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村委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河道(沟、渠)管理协管员为三级“河长”。
“河长”名单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公众监督。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下同),组长由委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纪工委书记担任,办公室、建设交通局、财政局(审计办)、农办、沥海镇、环保分局、城管执法分局等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办。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新城河道“河长制”管理的日常工作,执行委领导小组的指示和决定;拟定新城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及资金补助政策等相关文件;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河道管理的检查、监督、考核、统计、上报和总结等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做好“河长制”管理工作的行政监察及日常督查、宣传工作。
2.建设交通局:负责做好启动区块内新纳入城市景观河道的清草保洁、护岸维护等日常保洁养护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河道保洁管理责任体系,明确河道保洁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招选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建立和健全工作考核机制。二是开展河道日常保洁养护,努力实现河道“五无”目标。三是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宣传,制定《景观河道保护公约》,设置河道保护宣传标牌。四是加强建筑工地泥浆处置的监管,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辖区内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水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查处,确保区域内建设项目不发生各类水环境污染事件。
3.财政局:负责做好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经费的保障和落实工作。
4.农办:负责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的河道“河长制”管理日常工作;负责水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负责河道综合整治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会同相关单位制订并落实各类《河道保护公约》及宣传标牌,牵头协调辖区内建设项目的各类涉河审批及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5.沥海镇政府:负责做好区域内镇、村级河道的清草保洁、清污清淤、护岸维护等日常管护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河道管理网络责任体系,开展镇级、村级河道等级划分,招选和组建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和村河道保洁员队伍。二是开展“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对沿河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及河道生态建设。三是开展河道日常巡查和保洁养护,努力实现河道“五无”目标。四是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宣传。制定《河道保护村规民约》,设置河道保护宣传标牌,成立河道保护劝导队伍,营造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6.环保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职责范围内各类涉河排污行为的监管及涉河污染案件的查处工作。
7.城管执法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职责范围内各类河边违章建筑的监管和查处工作。
五、工作措施
沥海镇、各行政村及建设交通局负责组织责任河道的日常保洁养护,对河道出现的水面漂浮物、沿河垃圾和护岸倒塌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并做好记录;对发现有填占水域、涉河违章、污水直排等行为的,要及时进行劝止、教育,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止或整改不力的,要及时上报,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六、工作考核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各责任单位河道管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并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和《考核细则》,采取定期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定期检查为每月一次。
七、工作要求
(一)确保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将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沥海镇和建设交通局要根据各自职责,落实专人管理,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二)严格工作考核。管委会将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列入对各成员单位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并与“河长制”管理工作补助资金进行挂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阶段性工作督查,纪工委要加强监督,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营造舆论氛围。沥海镇要组织做好河道“河长制”管理的宣传和发动工作,继续加大河道保护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力度,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自律程度。
(四)强化资金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沥海镇要及时制订和出台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经费补助及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财政局要及时安排预算,落实专项资金,为“河长制”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正值紫金矿业“汀江门”事件、吉林化工松花江事件尘埃未定之际,由环保部宣教中心协拍的电影《河长》上映,人们从老演员牛犇饰演的自封“桃江河长”的退休工人张清水身上,记住了这个“头衔”。时至今日,河长,已从基层群众的自发自力自为,升格为各级政府推动包河治水的重要法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我市在“五水共治、重构重建”战略实施过程中,也为健全完善河长制工作进行了有效探索,不少做法走在了省内前列。
在全市总长10887公里的6759条河道上,由36位市级河长领衔的四级(市、县、镇、村)河长现均配备到位,其中镇村基层河长占到总数的70%以上,涉河3436条,7151公里。基层河长的认知、状态、履职等情况,既是全民动员治水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我市治水实际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市水城办近期对各地镇村河长履职情况抽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基层河长责任心强、履职到位,但也有个别河长把“河长制”当成了“挂名制”,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挂名不干活等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当前,河长制管理正在实现从包河治水到河道综合治理、从阶段性突击到常态化保洁、从松散型设置到网格化管理的转变,工作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处在“五水共治”的最前线,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加之镇村基层河长普遍兼职较多、一人多岗,如果不抓紧通过强化制度设计、采取系列措施深化河长制管理,就难以更好地动员基层干部群众出色履行河长使命,续写全民治水伟业。为此,笔者建议:
一要优化制度创新。日前,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狠抓“五水共治”加快水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文件确定的发展目标和20项重点任务来看,旨在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重在抓好本级、指导全市。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有必要以强化基层治水主体责任为主题,制定有关深化基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河长设置规范、职责分工、管理考核、工作保障等要求。特别要着眼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注重借鉴、推广全市各地的探索创新举措,将那些深化考核激励、宣传发动、社会参与特别是夯实基层基础方面的规定和办法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将个别的创新经验上升为系统的制度规范。为进一步细化镇村河长“管、治、保”职责,可考虑推进优秀、达标、不合格等结果考评,推行基层河长分类或分等级管理机制,优进劣退,赏优罚劣,倒逼落实河长责任。
二要细化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在细化落实基层河长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党政主要领导是辖区内治水护河的第一责任人。区、县(市)应明确考核要求,将“五水共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五个“一票否决”事项(其他为廉政建设、计划生育、平安建设、耕地保护),充分激励基层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要以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为目标,切实健全镇、村级河长网格体系,确保管理无盲区。要结合“一河一策”执行、长效保洁、项目推进等情况,通过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强化责任落实,鼓励镇村开展“清三河”达标镇村创建等活动,切实加大治水投入力度,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推进河道整治各项工程,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镇村河长要实行约谈、通报批评及其他党纪政纪处分,并作为评优、提拔、换届推荐候选人的重要依据。
三要强化社会参与。要规范河长公示牌设置、二维码张贴,编印完善有关河长工作手册、河长巡查日志,积极推进河道警长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针对乡镇财政盘子现状,积极倡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bot、ppp等新型投资和运作模式,发行企业债券或私募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五水共治”;要建立完善透明的社会捐助机制,拓展和畅通捐助通道,推广河道党员认领、企业认养及冠名等做法,积极推进公益河长制,试建金融、慈善、镇街、社区等机构受捐代理机制,定期编制捐助报告并向社会公告。要重视河长履职群众满意度测评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在督查考核、绩效管理中注重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网民代表、治水监督员等参加,乡镇人代会要探索开展河长履职等专项审议等,形成监督合力。
四要深化氛围形成。农村文化礼堂、基层党校及有关公建设施要增设治水宣传墙、栏、窗,通过文艺加服务等形式在“三下乡”、基层宣讲活动中加强治水宣传教育,将《大禹纪念歌》传唱活动进一步普及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最美河道、最美河长等,编印治水创新案例100例、最美治水人等书籍,传递治水正能量。新闻媒体和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强治水正面报道,开展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并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增加市民互动,增强宣传效应。开展乡镇党委专题“议水”、乡镇党委书记讲“水课”等活动,增强党员治水意识。切实加强群团组织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加快万名治水监督员征集和治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护水公约、宣传海报和卡片进村入户宣传,进一步在基层形成“五水共治、吾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一、河道基本情况
河庄境内共有河道27条、长公里,其中省级1条长公里(单边),区级10条长公里,镇级以下16条长公里。河长制“方千娄直河”在我街道境内长公里,起止义蓬界(南新线)至沿塘河,其中城隍庙直河长公里,五工段直河长公里。
20xx年以来我们先后投资万元对10条长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其中区级5条长公里,镇级以下5条长公里。13年投资万元对城隍庙直河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五工段直河至今未整治过。与该河道连通的河道有新和横河、河庄横河、三工段横河、江东围中横河、四工段横河、新江新创横河。河道边共有排放口112个,其中农业排水及雨水口75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排放口2个,生活废水排放口35个。沿河有河庄酱菜厂、友盛菜厂、南阳垦区江乐菜厂、钱江染化等企业。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班子,实施五水共治。建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副组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下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组、农村河道治理组、生活垃圾处理组、集镇截污纳管组、禽畜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组、防洪排涝治理组六个专项工作组,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河道治理和其他五项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推进。
(二)建立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街道及时出台了 “河长制”管理实施意见,制定农村河道治水实施方案。根据河道性质落实了“河长”,其中流经本街道的1条省级、四条区级河道由区确定四套班子的领导任“河长”外,街道内其它12条河道由街道班子领导担任“河长”,有关科、办担任“河长”单位,河道流经地的村书记担任属地“河长”,使我街道的主要河道实现了“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同时我们对辖区的主要河道进行排放口全面排查摸底, 17条河道共有排放口861个,其中农业排水口320个,生活废水排水口533个,农业企业排水口8个,我们将这些信息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了“一河一档”。同时根据每条河道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个性治理方案,形成了“一河一策”。我们还制作了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督促。
(二)推行河长制,推进各项工程建设。
一是五工段直河疏浚工程。起止为三工段横河至沿塘河,
长4239米,土方58904方。今年4月21日开标,杭州绿恒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现正在做出土前的准备工作。
二是方千娄(五工段、城隍庙)直河整治工程。主要以绿化为主,城隍庙直河西岸绿化色块种植3800米(5511平方米),五工段直河五个节点绿化、200米河岸砌石,预算金额220万元,现五工段直河五个节点绿化、200米河岸砌石刚完成招投标工作。
三是河边拆违工程。沿河有违建小房16间,计290平方米,现已拆除10间,计168平方米。
三、建议和要求
(一)五工段直河从未整治过,要求对五工段直河进行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河道建设。
(二)在无法搬迁的情况下,要求区里统一出台蔬菜酱菜企业废水处理办法。
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为实现全区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乡镇河长制工作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5月29日,街道就“河长制”管理工作组织了一次汇报交流。现将汇报交流情况通报如下:
一、前阶段“河长制”运行情况
华工委〔2016〕19号文件明确各条河道的“河长”以来,大部分机关干部和村主职干部均能按照“河长制”管理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积极行动,履行污染治理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河道管理协调员、日常保洁巡查员、问题整改督导员职责,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调查巡查。按照区里“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要求,多数“河长”开展了踏河普查工作,较全面地掌握了所管河道周边的污染源,并加强了日常巡查,特别是区级河道的河长,巡查和调查工作更是深入、细致、具体、到位。
二是明确对策措施。根据调查和调研的情况,每条河都制订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明确了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年度目标。
三是各方配合联动。工业线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关停了一大批小微排污企业;农业线实施畜禽养殖、水面养殖的清养关停,对箔桩、入河垃圾、沉船进行了全面清理;新农线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改造,去年2个今年5个;环卫站对主要河道沿线的偷倒垃圾进行了清理;城建线对主要河道沿线全面开展了违章整治,对船屋进行了清理,加强了境内建筑工地泥浆水的监管;社事线对沿河餐饮行业进行了整治;各村居有效落实了河道保洁责任。
四是协调整改问题。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河长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街道相关分管领导协商,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协调解决了沿河违章拆除、废弃箔桩拔除、过季瓜棚拆除、沉船船屋清理、入河垃圾和岸边垃圾清理、偷漏排查处等一系列问题。
五是主动跟踪督查。许多“河长”发扬“钉子精神”,对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的问题实施跟踪,如个别建筑工地偷排泥浆水和污水、个别企业偷漏排生产废水、个别企业职工宿舍直排生活污水等行为得到了有效处理。有的河长还多次联系区电视台、报社、街道广电站一起参与河道巡查,强化媒体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断面水质方面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水质断面监测结果较差,离区里下达给我街道年度内消灭32个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的任务距离很大,到目前可以说进展不大。这从5月份的水质断面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知。5月份检测有效断面74个,Ⅴ类水质断面16个,比1月份的33个减少了一半,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治水工作是有成效的;但劣Ⅴ类水质断面达到了50个,比1月份增加了10个,说明部分河道的污染情况在加重(西蜀阜直江、岩塘江、华墟直江、北娄、新娄、野猫畈生产河、和尚娄、葛家娄等河道水质逐月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余40个断面的水质年初至今没有大的改善。6条区级以上的'河道,断面水质忽高忽低现象突出,有的从1月份的Ⅴ类或劣Ⅴ类跳到4月份、5月份的Ⅲ类、Ⅳ类,有的又从Ⅲ类、Ⅳ类变到Ⅴ类或劣Ⅴ类,再仔细分析一下,发现这些河道沿线或上游均分布着大量的工业企业,水质出现大幅度、不规则的变化,不排除受部分企业偷漏排的影响。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断面水质只是一个表象,是一个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得不说是因为“河长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或者说是“河长”履职不到位的地方。从平时工作和汇报情况看,主要存在5方面的问题:
一是调查研究不够实。有的“河长”没有很好地执行“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要求,有些用汽车丈量,有些站在桥上丈量,有些站在地图前面丈量,有些根本没有到过河道现场,到汇报交流前一天,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人在问治水办同志,“我的河道在哪一个位置”;汇报当天,也有人未经请假,缺席汇报会,或许真的是工作忙,但你至少需要请假,或者委托其他同志汇报。无故缺席汇报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心中无底,平时对“河长制”这项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有的河长虽然参加了汇报会,寥寥数语,可知这位同志平时的工作也是“了了任务”,污染源头没有找准,原因分析不够深入,何谈对症下药。
二是一河一策不够细。有的“河长”制订“一河一策”也是“了了任务”,原因没有找准,污染源没有找到,制订的对策也就没有方向。有的原因分析没有准确数字做依据、多数是定性的,毛估估的,没有定量的依据,没有按照“问题清单化,项目数字化”的要求制定“一河一策”,措施不够扎实,缺乏可操作性、可考核性,存在应付了事的嫌疑。
三是协调作用不够强。“河长”的其中一个职能是“河道管理协调员”,但有的河长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论大小、不分责任,表格一填,“一股脑儿”往上交,只做“过手财神”,例如“村级河道保洁不及时”这样的小问题,也抛给街道治水办、抛给相关领导,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由属地解决。有的河长怕协调问题,碰到阻力就停止不前。有的河长只管发现问题,只管记录在案,既不协调属地解决,也不向相关领导或职能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如果普遍是这样,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河长制”管理又成了一个形式。
四是动真碰硬不够多。如:企业偷漏排行为,不光小企业有,大企业也有,光靠环保站去发现问题,肯定会有所不及,需要各位“河长”有动真碰硬的勇气。整治提升的小企业环保设施虽然上马了,效果如何,需要多方监督。中水回用的企业,是否真的在回用,需要经常督查。偷漏排行为非常隐秘,下雨天、节假日、晚上更要加强检查。农业种植业的化肥、农药的面源污染是一个遗漏,全街道还有5000多亩农田,对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有的工业企业、三产企业的生活污水尚未纳管排放,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协调,需要深入的作风。金龙客车的生活污水一直在直排,企业方也主动要求纳管,但区级相关部门在政策上存在障碍,需要我们想办法协调。建筑工地泥浆水仍然有偷排漏排现象,需要加强日常监管。三江大河稽山路桥下凌峰企业占桥为厂,区级河长周树森副区长非常关注,尚需采取有效整治措施。还有不少沿河沙场、煤场、废品收购站存在,一下雨污水流入河道影响水质,需要加大力度整治。
五是各方配合不够紧。“五水共治”是一项全省性的中心工作,涉及环境保护、农业水利、城乡建设等各线职能,发现问题抓整改,仅靠水利站和新农办一是职能不配套,二是工作力量跟不上,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部分“河长”在前期工作中反映,不同程度碰到街道相关部门配合不积极、甚至推托的情况,导致问题整改、解决速度缓慢。村级主职干部作为二级河长,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视和配合程度也各不相同,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属地职能需要进一步发挥。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是强巡查。各级河长要严格执行“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要求。污染源务必查清,查实,查明,查彻底,要用数据说话。一旦出现水质污染情况,除排查本区域污染源外,还要排查周边河道,甚至追溯到上游,跨区域进行排查。区委常委、区纪委金水法书记是杭甬运河的一级河长,5月27日在巡查杭甬运河的同时,巡查了钱清镇、华舍街道范围内的所有支流,这种做法值得各位河长借鉴。
二是强对策。按照“问题清单化、项目数字化”的要求,完善“一河一策”方案,每月根据断面水质检测结果,开展对比分析,排查水质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落实措施开展治理。
三是强执法。环保方面,要按照偷排的规律,特别是关注下雨天、节假日、晚上等重要时间段,主动出击,加强检查;要重点关注低小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用到水,是否产生液体,拥有中水回用装置的企业是否真正在回用。农业方面,要加强面源污染的控制,高度关注已关停畜禽养殖是否反弹回潮,要加快沿河小规模畜禽养殖的清养速度,防止由小变大。生活污水方面,在完成区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和三产企业的接入。城管和土地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加快沿河违章的拆除速度,全面清除沿河废品收购点、煤场和沙场,清除非法占用桥下空间的堆积物。
四是强协调。各级“河长”要敢于协调,发现问题要积极与街道相关职能办公室和职能部门协调对接,取得支持。街道相关各线、各办、各部门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介入处理各级“河长”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做到不扯皮、不推诿,敢落实、敢担当。
五是强制度。明确街道班子成员一周一巡查,街道其他一级河长一周两巡查,村级二级河长一周三巡查的要求。建立“河长”巡查工作记录制度,建立“河长制”管理重大问题拟办派遣制度,建立“河长制”管理抽查制度,建立“河长制”管理问题派遣办理督查通报制度。督查职能由街道纪工委和党政办联合执行,履行“河长制”情况和问题派遣办理落实情况,与单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
自2016年1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并强力推进,2017年全市河长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效逐步显现,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迅速响应,高位推动
继上饶市2016年11月17日出台方案后,我市立即进行部署,11月24日结合实际印发了实施方案,并进行了会议动员,率先在媒体上公示了河长名单。2017年3月底召开了德兴市级总河长第一次会议,及时传达贯彻省、上饶市总河长会议精神。
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总河长、副总河长经常戴“红袖标”深入各乡镇调研指导,开展巡河、晒河工作,并定期调度全市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时常关心、过问河道环境卫生、科学用水、水质变化等情况,认真履行河长职责。
二、精心组织,三级联动
为实现区域内河库的“无缝覆盖”,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我市对境内主要河流、水库设立市、乡、村三级河长,明确各级河长工作职责与管理范围,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监督、管护等长效机制,按属地原则实行分段管理、分段监控、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做到“一河一长、一河一策”,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共有县级河长6人,乡级河长85人,村级河长123人,巡查员189人,保洁员472人。
为及时、客观、真实了解各乡镇河长制工作进展,自2017年4月起,由市河长办牵头,联合市委农工部、市电视台组成暗访组,每月不定期深入全市各河流源头、水库、集镇、景区、公路沿线等,采取查找问题和向群众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除在电视台公开曝光外,还印发图文通报,分送各级河长及乡镇挂点领导。连续三次被曝光的乡镇,总河长、副总河长将对其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三、合理布局,创新思路
为多角度、全方位探索、总结和推广河长制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我市将试点工作向纵深延伸,要求每个乡镇确定一条试点河流和一个试点村居。通过这一举措,各地纷纷根据自身实情,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使我市河长制工作亮点纷呈。
我市龙头山乡在全省首创了“垃圾兑换银行”,既改变了当地群众乱弃垃圾的陋习,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极大改善了农村和河道面貌,又使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变废为宝”,减轻政府部门保洁投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该乡在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爱护我家园”活动,使“垃圾兑换银行”的绿色环保理念走进校园,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
针对河道采砂、制砂导致河水浑浊的问题,我市将自2017年起,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现禁采。2017年已有3个乡实现了全面禁采,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整治效果十分理想。2017年,还将有3个乡镇实行全面禁采。
为切实加强河长履职,市河长办印发了《德兴市“河长”巡河日志本》,发到市、乡、村三级河长手中,并将巡河日志记录情况作为乡镇年度河长制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此外,我市其他乡镇也推出了一些著有成效的举措,如:花桥镇建立了镇级河长制“O2O”政务平台,将镇、村二级“河长”和“三员”全部并入线上服务队伍;新营街道将试点村河长制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试点工作。
四、狠抓重点,改善水质
针对全省20%水质不达标断面河湖涉及我市乐安河干流海口镇德兴铜矿取水口下游至德兴市泗洲镇新村共14km长河段的水质治理保护工作,我市高度重视,在做好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加大巡查、加密监测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狠抓了“四个重点”。一是严控企业矿山污染。市河长办联合水利、矿管、环保等部门对全市企业、矿山排污口进行全面摸排,对流域内重点污染源实行一月一巡查,发现非法排污及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二是严控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引导群众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三是严控生活垃圾污染。逐步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实现垃圾日产日清。2017年,我市在部分乡镇开展了乡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乡村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将在全市所有乡镇逐步进行推广。四是严控河道生产污染。主要是加强河道巡查与管理,杜绝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现象。据2017年监测显示,该河段全年水质维持在Ⅲ类水及以上标准。
五、加大投入,资金保障
我市2017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河长制工作专项经费445万元,确保河长制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随着工作逐步深化,“河长”及“三员”队伍不断充实,所需经费将逐年增长,为此,我市将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河长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再接再厉、深入实践,早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可以发 水运方面的 也可以发工程方面。具体看文章内容
交通局河长制工作总结
交通局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提升河道管理,逐步改善水环境。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交通局河长制工作总结,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近年来,绍兴市探索完善河长履职“六化”机制,推动各级河长发挥护河治水实效。截至9月,70个市控及以上断面与2013年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增加20个,Ⅴ类、劣Ⅴ类断面减少12个;满足功能要求断面比例上升个百分点;曹娥江、浦阳江全线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
一、标准化公示。
全面实施河长“亮身份”行动,做到“有河必有河长,有河长必设公示牌”。统一公示牌规格、内容,正面公示河道名称、长度、起止点信息,河长姓名、职务、联系电话,河道整治目标、河长职责,监督电话、微信公众号等信息,背面公示河道示意图。
二、流域化配置。
坚持区域化、流域化治理,创新市级河长设置,对市级河长管理河道按流域和片区进行重新划分,将原来一位市领导任一条河道的市级河长,调整为一位市领导任一个片区或一个流域的市级河长。设立鉴湖上游、古城及下游河道“总河长”,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水,提升治理效果。
三、精准化治理。
对全市镇级以上河道,全部由河长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按照水质功能要求,采取产业转型、截污纳管、清淤整治、科技治水等综合措施,逐步改善水环境。市级安排1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投入大、效果好的'河道整治项目,激发各级河长治水积极性。
四、电子化巡河。
全省首创“河长通”移动巡查终端系统,把全市各级河长管理信息及日常巡查活动纳入信息平台,实现河长巡河轨迹、内容电子化管理,提高河长巡河发现问题的处置效率。该平台启用以来,上传各类河道问题约8700个,大部分问题已在第一时间整改到位。
五、社会化评价。
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设《当好河长》新闻栏目,由市级河长针对各河道存在的短板,尤其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河道治理思路举措,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在“绍兴河长”微信平台开设“河长谈护河你我来点赞”栏目,邀请各镇级河长交流护河治水经验心得,现已推送70余期。
六、全民化参与。
在抓牢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基础上,重视“党员河长”、“企业河长”、“乡贤河长”、“村嫂河长”等“民间河长”力量培养,形成全民管河护水新格局。近年来,“企业河长”为治水捐款超亿元。
今年以来,龙南县港航管理所多举措贯彻落实县“河长制”相关工作,加强船舶港口防污染专项整治。
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防止新增防污要求不达标的运输船舶进入营运市场
严把水路运输经营许可准入关,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和防污染管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进入营运市场的船舶适航条件和防污论证进行认真审核,从源头抓好水路营运市场船舶防污染工作。
二是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日常管理,建立船舶港口防污染长效机制
做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船舶、港口经营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港口水路运输经营的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的日常管理,督促船舶、港口经营人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合理处置船舶、港口生活污水及其它油污,确保船舶港口排污符合行业管理标准;建立健全船舶港口污染防治管理机制,结合“打非治违”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和违规排放行为,促进港口、水路运输经营健康发展。
三是协助海事、船检等有关部门做好老旧船舶拆解和生活污水防污染工作
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辖区水运市场实际,协同海事、船检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化老旧船舶拆解和生活污水防污染工作,努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逐步淘汰产能落后、防污不达标的老旧船舶。
杭甬运河一级“河长”杨文孝副市长在市政府会议室专程听取绍兴交通(港航)部门“河长制”工作汇报,市政府章国金副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市港航局、市水城办、市水利局代表参加会议。
市港航局局长刘丽华汇报了20xx年“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20xx年年初,绍兴交通(港航)部门针对个别区段管理人员不够稳定的现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水环境治理网络。通过召开“河长”管理工作联络员会议,围绕杭甬运河的治理方案,明确今年的治理责任、治理标准和考核要求。在会上,对20xx年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建议,争取在今年的整改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随后,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城办、市水利局代表也对20xx年重点工作打算进行了补充。下一步,各职能部门将按照分工,建立长效管理的制度,明确今年的治理工作目标,完善和细化考核要求,开展联合执法协作,建立和启动问责机制,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各级部门加大问责力度。
听完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后,对杭甬运河20xx年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章国金副秘书长谈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深化治理抓好落实;二是要加强督查重视执法;三是落实责任扬贬分明。最后,杨文孝副市长高度肯定了20xx年的工作成效,同时指出:20xx年,杭甬运河治理工作要走向全面治理、深化治理和常态化治理的关键一年,工作任务更为繁重。他强调:各部门要清晰认识省市政府“五水共治”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治理工作中;要抓好运河两岸环境治理,加强执法,严厉查处损害运河设施资源行为;要加强配合协调,管理和督查同时到位。督促各二级河长单位,特别是乡镇一级单位,将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到位,对工作敷衍、落实不到位的单位需启动问责机制。
河长制工作总结范文
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改善水环境,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河长制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以及市委、市政府“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滨海新城河道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河道管理“共创共管共享”机制,促进新城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提升,根据20xx年“五水共治”工作总体部署,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河长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完善河道管理责任网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和村级保洁员队伍相结合的河道“河长制”管理模式,到20xx年6月底,实现新城河道 “水清、面清、岸清”的目标。同时,“河长制”管理实现常态化,新城主要河道内“无杂物漂浮、无违章设置、无护岸倒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的“五无”工作要求,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质断面达到考核要求。各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基本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
二、实施范围
沥海镇区域及37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内的所有河道,其中启动区块内新纳入城市景观的河道及已征收土地内的河道由建设交通局负责日常保洁养护;百沥河、友谊河、团结河、76丘北塘河等辖区内县级河道委托沥海镇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保洁单位进行日常保洁养护;沥海镇辖区内所有镇、村河道以及沟、渠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沥海镇、村负责日常保洁养护。
三、“河长”设置
根据新城河道水系及管理体系,实施按河道级别和河道所在地相结合的多级“河长制”,覆盖新城范围内的所有河道。
(一)曹娥江干流、76丘中心河、前进河由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局(办)主要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企业或局办分管的具体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
(二)县(市)级河道、新城本级河道由委其他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局(办)主要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局(办)分管的具体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
(三)镇、村级河道由镇级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村委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河道(沟、渠)管理协管员为三级“河长”。
“河长”名单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公众监督。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下同),组长由委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纪工委书记担任,办公室、建设交通局、财政局(审计办)、农办、沥海镇、环保分局、城管执法分局等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办。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新城河道“河长制”管理的日常工作,执行委领导小组的指示和决定;拟定新城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及资金补助政策等相关文件;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河道管理的检查、监督、考核、统计、上报和总结等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做好“河长制”管理工作的行政监察及日常督查、宣传工作。
2.建设交通局:负责做好启动区块内新纳入城市景观河道的清草保洁、护岸维护等日常保洁养护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河道保洁管理责任体系,明确河道保洁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招选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建立和健全工作考核机制。二是开展河道日常保洁养护,努力实现河道“五无”目标。三是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宣传,制定《景观河道保护公约》,设置河道保护宣传标牌。四是加强建筑工地泥浆处置的监管,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辖区内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水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查处,确保区域内建设项目不发生各类水环境污染事件。
3.财政局:负责做好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经费的保障和落实工作。
4.农办:负责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的河道“河长制”管理日常工作;负责水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负责河道综合整治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会同相关单位制订并落实各类《河道保护公约》及宣传标牌,牵头协调辖区内建设项目的各类涉河审批及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5.沥海镇政府:负责做好区域内镇、村级河道的清草保洁、清污清淤、护岸维护等日常管护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河道管理网络责任体系,开展镇级、村级河道等级划分,招选和组建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和村河道保洁员队伍。二是开展“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对沿河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及河道生态建设。三是开展河道日常巡查和保洁养护,努力实现河道“五无”目标。四是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宣传。制定《河道保护村规民约》,设置河道保护宣传标牌,成立河道保护劝导队伍,营造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6.环保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职责范围内各类涉河排污行为的监管及涉河污染案件的查处工作。
7.城管执法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职责范围内各类河边违章建筑的监管和查处工作。
五、工作措施
沥海镇、各行政村及建设交通局负责组织责任河道的日常保洁养护,对河道出现的水面漂浮物、沿河垃圾和护岸倒塌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并做好记录;对发现有填占水域、涉河违章、污水直排等行为的,要及时进行劝止、教育,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止或整改不力的,要及时上报,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六、工作考核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各责任单位河道管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并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和《考核细则》,采取定期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定期检查为每月一次。
七、工作要求
(一)确保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将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沥海镇和建设交通局要根据各自职责,落实专人管理,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二)严格工作考核。管委会将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列入对各成员单位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并与“河长制”管理工作补助资金进行挂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阶段性工作督查,纪工委要加强监督,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营造舆论氛围。沥海镇要组织做好河道“河长制”管理的宣传和发动工作,继续加大河道保护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力度,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自律程度。
(四)强化资金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沥海镇要及时制订和出台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经费补助及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财政局要及时安排预算,落实专项资金,为“河长制”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正值紫金矿业“汀江门”事件、吉林化工松花江事件尘埃未定之际,由环保部宣教中心协拍的电影《河长》上映,人们从老演员牛犇饰演的自封“桃江河长”的退休工人张清水身上,记住了这个“头衔”。时至今日,河长,已从基层群众的自发自力自为,升格为各级政府推动包河治水的重要法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我市在“五水共治、重构重建”战略实施过程中,也为健全完善河长制工作进行了有效探索,不少做法走在了省内前列。
在全市总长10887公里的6759条河道上,由36位市级河长领衔的四级(市、县、镇、村)河长现均配备到位,其中镇村基层河长占到总数的70%以上,涉河3436条,7151公里。基层河长的认知、状态、履职等情况,既是全民动员治水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我市治水实际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市水城办近期对各地镇村河长履职情况抽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基层河长责任心强、履职到位,但也有个别河长把“河长制”当成了“挂名制”,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挂名不干活等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当前,河长制管理正在实现从包河治水到河道综合治理、从阶段性突击到常态化保洁、从松散型设置到网格化管理的转变,工作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处在“五水共治”的最前线,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加之镇村基层河长普遍兼职较多、一人多岗,如果不抓紧通过强化制度设计、采取系列措施深化河长制管理,就难以更好地动员基层干部群众出色履行河长使命,续写全民治水伟业。为此,笔者建议:
一要优化制度创新。日前,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狠抓“五水共治”加快水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文件确定的发展目标和20项重点任务来看,旨在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重在抓好本级、指导全市。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有必要以强化基层治水主体责任为主题,制定有关深化基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河长设置规范、职责分工、管理考核、工作保障等要求。特别要着眼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注重借鉴、推广全市各地的探索创新举措,将那些深化考核激励、宣传发动、社会参与特别是夯实基层基础方面的规定和办法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将个别的创新经验上升为系统的制度规范。为进一步细化镇村河长“管、治、保”职责,可考虑推进优秀、达标、不合格等结果考评,推行基层河长分类或分等级管理机制,优进劣退,赏优罚劣,倒逼落实河长责任。
二要细化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在细化落实基层河长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党政主要领导是辖区内治水护河的第一责任人。区、县(市)应明确考核要求,将“五水共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五个“一票否决”事项(其他为廉政建设、计划生育、平安建设、耕地保护),充分激励基层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要以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为目标,切实健全镇、村级河长网格体系,确保管理无盲区。要结合“一河一策”执行、长效保洁、项目推进等情况,通过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强化责任落实,鼓励镇村开展“清三河”达标镇村创建等活动,切实加大治水投入力度,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推进河道整治各项工程,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镇村河长要实行约谈、通报批评及其他党纪政纪处分,并作为评优、提拔、换届推荐候选人的重要依据。
三要强化社会参与。要规范河长公示牌设置、二维码张贴,编印完善有关河长工作手册、河长巡查日志,积极推进河道警长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针对乡镇财政盘子现状,积极倡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bot、ppp等新型投资和运作模式,发行企业债券或私募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五水共治”;要建立完善透明的社会捐助机制,拓展和畅通捐助通道,推广河道党员认领、企业认养及冠名等做法,积极推进公益河长制,试建金融、慈善、镇街、社区等机构受捐代理机制,定期编制捐助报告并向社会公告。要重视河长履职群众满意度测评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在督查考核、绩效管理中注重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网民代表、治水监督员等参加,乡镇人代会要探索开展河长履职等专项审议等,形成监督合力。
四要深化氛围形成。农村文化礼堂、基层党校及有关公建设施要增设治水宣传墙、栏、窗,通过文艺加服务等形式在“三下乡”、基层宣讲活动中加强治水宣传教育,将《大禹纪念歌》传唱活动进一步普及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最美河道、最美河长等,编印治水创新案例100例、最美治水人等书籍,传递治水正能量。新闻媒体和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强治水正面报道,开展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并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增加市民互动,增强宣传效应。开展乡镇党委专题“议水”、乡镇党委书记讲“水课”等活动,增强党员治水意识。切实加强群团组织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加快万名治水监督员征集和治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护水公约、宣传海报和卡片进村入户宣传,进一步在基层形成“五水共治、吾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一、河道基本情况
河庄境内共有河道27条、长公里,其中省级1条长公里(单边),区级10条长公里,镇级以下16条长公里。河长制“方千娄直河”在我街道境内长公里,起止义蓬界(南新线)至沿塘河,其中城隍庙直河长公里,五工段直河长公里。
20xx年以来我们先后投资万元对10条长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其中区级5条长公里,镇级以下5条长公里。13年投资万元对城隍庙直河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五工段直河至今未整治过。与该河道连通的河道有新和横河、河庄横河、三工段横河、江东围中横河、四工段横河、新江新创横河。河道边共有排放口112个,其中农业排水及雨水口75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排放口2个,生活废水排放口35个。沿河有河庄酱菜厂、友盛菜厂、南阳垦区江乐菜厂、钱江染化等企业。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班子,实施五水共治。建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副组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下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组、农村河道治理组、生活垃圾处理组、集镇截污纳管组、禽畜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组、防洪排涝治理组六个专项工作组,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河道治理和其他五项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推进。
(二)建立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街道及时出台了 “河长制”管理实施意见,制定农村河道治水实施方案。根据河道性质落实了“河长”,其中流经本街道的1条省级、四条区级河道由区确定四套班子的领导任“河长”外,街道内其它12条河道由街道班子领导担任“河长”,有关科、办担任“河长”单位,河道流经地的村书记担任属地“河长”,使我街道的主要河道实现了“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同时我们对辖区的主要河道进行排放口全面排查摸底, 17条河道共有排放口861个,其中农业排水口320个,生活废水排水口533个,农业企业排水口8个,我们将这些信息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了“一河一档”。同时根据每条河道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个性治理方案,形成了“一河一策”。我们还制作了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督促。
(二)推行河长制,推进各项工程建设。
一是五工段直河疏浚工程。起止为三工段横河至沿塘河,
长4239米,土方58904方。今年4月21日开标,杭州绿恒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现正在做出土前的准备工作。
二是方千娄(五工段、城隍庙)直河整治工程。主要以绿化为主,城隍庙直河西岸绿化色块种植3800米(5511平方米),五工段直河五个节点绿化、200米河岸砌石,预算金额220万元,现五工段直河五个节点绿化、200米河岸砌石刚完成招投标工作。
三是河边拆违工程。沿河有违建小房16间,计290平方米,现已拆除10间,计168平方米。
三、建议和要求
(一)五工段直河从未整治过,要求对五工段直河进行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河道建设。
(二)在无法搬迁的情况下,要求区里统一出台蔬菜酱菜企业废水处理办法。
河水污染治理措施论文
导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国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河流污染的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河流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 关键词] 河流污染 环保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701
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河流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导致河流污染加剧,对人民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问题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绿色环保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过去我国粗放式发展的理念来看,河流污染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环保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4]王翔.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浅探[J].城镇供水,2010(5).
[5]李瑞生,段龙飞,王新星.天津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J].海河水利,2012(2).
推荐《山东水利》,包发表,简介和投稿要求如下:
《山东水利》的前身是1978年12月由山东省水利厅主办的《山东水利科技》及1993年8月创刊的山东省水利厅机关刊物《鲁水纵横》。1999年,经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山东省水利厅在整合《山东水利科技》与《鲁水纵横》资源的基础上,主办创刊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山东水利》。在办刊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从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突出个性特色,做好选题策划,以期刊为平台,成功举办活动,做好专题、专辑出版等方面,使杂志的质量不断提高,扩大其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山东水利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可以发 水运方面的 也可以发工程方面。具体看文章内容
河水污染治理措施论文
导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国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河流污染的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河流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 关键词] 河流污染 环保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701
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河流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导致河流污染加剧,对人民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问题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绿色环保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过去我国粗放式发展的理念来看,河流污染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环保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4]王翔.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浅探[J].城镇供水,2010(5).
[5]李瑞生,段龙飞,王新星.天津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J].海河水利,2012(2).
美丽海南论文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河道治理的方案 范文 4篇,欢迎大家阅读。
河道治理方案1
黑臭河道的治理 方法 :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以下为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①引水换水 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②底泥疏浚 “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 措施 。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2.曝气复氧法:
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污染情况严重,污染长期排入的水体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态措施,因此,可做为辅助生物—生态修复的方法之一。
3.化学方法: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生物方法:
Bacto-Zyme 1011系列生物复合酶 是一系列天然有机的、含多种酶类的复合产品,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一种复合酶类净化剂。
河道治理方案2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由于缺乏自然水源补给,污水厂排放的中水成为主要的河湖水源,加之多源径流污染,导致氮磷营养盐超标、生境缺损、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等问题,于是水体污染黑臭、富营养化、藻类爆发频繁出现,导致河道成为了城市的“露天排污道”。
城市河道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导致各地民怨不断。治理修复水生态、净化回用水资源、确保生态水的质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整治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重点,更是构建美丽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的举措。
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环保”为己任,改变传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生态治理方式,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交叉学科”手段,系统整合多项技术,对城市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建立起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做为国内城市生态治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我公司依托全面的技术优势,可以提供项目咨询、工程设计、设备制造、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的一条龙综合服务,从而系统地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我公司提供的生态综合治理方案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可以实现闭环衔接,达到消除污染、 变废为宝 、生态循环的效果。
零扩散疏浚技术
受污染湖泊河流,大量重金属、有机质等沉积到水体下底泥中,我公司通过高精度、零扩散的整套设备不仅实现了水下底泥精确疏浚,并且消除了传统疏浚带来的二次污染。
该技术是我公司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结合国内河湖现状进行优化、改进的新型环保疏浚方法。与传统的清淤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零扩散,无二次污染
新式疏浚方法可根据疏浚要求选用多种设备组合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环保疏浚盒可将水下待疏浚区域密封,通过渣浆泵产生的负压作用将底泥吸入密封设备内。整个疏浚过程对底泥及水体扰动小,基本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密封设备可以与多种清淤船、挖掘机、长臂吊车配套使用,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零污染”疏浚。
2. 疏浚效率高
其核心设备采用美国技术,由机械机构和疏浚盒内射出水流同时扰动河底底泥,负压作用直接将底泥抽出,避免了传统搅吸头作业大量抽水做无用功,从而使其疏浚效率比传统疏浚方法提高30%。
3. 定位精度高
从美国引进高精度水下传感器及RTK定位系统。RTK基站固定在岸边,可覆盖半径10公里的施工区,移动端固定在施工船上同时接受基站及GPS卫星信号,使施工船舶水面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高精度水下传感器弥补RTK系统水下定位不足的缺陷,可对水下施工点进行精确定位。系统配备可视软件,船员在船舱中即可直观掌握水下施工点的详细状况。
此系统定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免受浪涌、天气等不利条件的影响。
4. 可控分选
此功能适用于被重金属污染的底泥及生活水源地清淤。施工过程中依靠高精度的定位装置可精确控制施工深度,其核心设备可对施工区域内的物质进行有效分选,如重金属底泥清淤施工,只清理施工区域内含有重金属的底泥,不含重金属的砂石经高压水流清洗后,留存在河底原位净化水质。
底泥脱水净化技术
底泥通过疏浚系统运至下一环节的底泥脱水干堆环节。经净化处理的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回到河湖内,同时对脱水后的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目前针对底泥的脱水净化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
1、土工管袋法
土工管袋底泥处理法,可实现原位脱水,减少底泥体积和含水率,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清淤系统将河底底泥通过管道混合器与相应的药剂充分混合后冲入土工袋中。清洁达标的水从土工管袋中渗出,固体颗粒留存在土工管道中。
此工艺全封闭式施工,不易形成二次污染,并可实现底泥的无害化处理。
2、机械脱水法
机械脱水法可实现整个脱水工艺的模块化设计,实际中可以根据泥性及工况条件,选用不同的模块。
疏浚设备将底泥输送至泥沙分离机,可将底泥中的河砂按需分离用于销售或土木施工。分离后的泥浆充入沉降箱进行初步脱水,清洁水流排出,底部浓浆加入药剂充分混合后,进入离心机或板框压滤机等设备进行脱水。脱水后的底泥可由输送带或运输车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后续处置。
此方法具有工艺紧凑、吞吐量大、功耗小、减量明显的优势。
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脱水干堆的底泥经处理后,重金属及有机质与药剂发生反应,进行固化。同时因大量的底泥占用土地,长期存放风吹雨淋仍是污染隐患。我公司经过长期科研攻关,研发的底泥协同固废生产陶粒轻骨料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优选择。通过高温焙烧将底泥变为具有广泛用途的陶粒轻骨料,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和重金属固结在陶粒内部,彻底解除了二次污染的隐患。
生态修复技术
利用底泥生产的陶粒因具备多孔、质轻、保温、隔音的特性,具备广泛的用途。例如超轻通孔的陶粒由于孔隙分布均匀,渗透能力强、吸水性强,可用于微生物、绿色植物的栽培,进而应用于浮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的建设,既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还可净化各种水系,是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理想方式。
同时,通孔陶粒可广泛应用在城市街道铺设、绿化带建设等市政工程,能吸收并锁住大量 雨水 ,且可吸附尘土,是消除城市内涝,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环境的明智之选。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如将水体治理-底泥资源化-生态修复运用等闭环衔接,既能消除污染变废为宝,又能改善民生美化环境,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道治理方案3
大自然的产物河流为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据统计全球约10%的面积属于河流,在水资源总量中河流占比为‰。虽然其占比微乎其微,然而在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物资条件。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河流不仅可为人类生存发展、农田灌溉以及养殖业等提供水资源,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功能从而满足人们对宜居生活的要求。然而,随着工业原材料和大机器时代的出现,世界范围内的河流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与城镇化的推进,河流中被排入生活污水、垃圾随意堆放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河流水质不断下降[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统计资料,目前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影响,并已成为人类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质持续恶化以及河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在我国河流中也同样存在。中科院统计资料表明,全国约436条大中型河流均受到一定的污染,其中受污染河流占统计数量的82%以上,全国5个主要大尺度流域的受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据报道,部分地区的河流水质已无法满足饮用水要求。由此表明,解决我国河流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
近年来,为保护河流水体环境和生态自然条件,我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河道整治项目并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2]。在河道治理措施及方案优选方面许多专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为河道整治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探讨分析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其建立原则,不仅可为治理效益评价和整治方案的优化决策提供理论参考,而且有助于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及河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生态河道概述
西方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逐渐开始重视本国河流的水污染问题,并从多方面整治河道。随着生态环境学的提出和应用,许多地区逐渐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作为河流生态治理的依据,在该背景下下“近自然河道”的理念被提出应应用于河道整治。基于生态学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生态河道治理概念为:在确保河流安全的情况下,为实现人类社会与河流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保证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有必要建立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开放的生态系统[3]。
生态河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具有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较为丰富的物种,通过多种复杂的生物链作用系统内的各类物种能够实现物质的交换与能量传递,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河流的外界环境与内部体系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作用关系,外界的降雪、降雨等作用可补给河流水资源,从而确保了水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另外,人类社会活动作为外界条件开发利用水资源。所以,外界条件与河流水系间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作用关系,在长期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
2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探讨
生态河道治理存在主要问题
我国河流分布较为广泛且南北地区气候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加之不同流域的水环境受污染程度不尽相同,从而使得河道治理模式多种多样,对于具体的河流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4]。结合我国河道治理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不足。
1)河道淤泥堆积、防洪能力差。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发现,辽河流域许多河流的两侧河堤规模较小、形式单薄,甚至未采取相应的护岸措施,大部分河道均为达到河流防洪标准和设计要求。许多具有航运能力的河道,河岸、河堤长期的在风浪侵蚀和行船影响的作用下均受到一定的破坏,部分河段存在大面积坍塌现象。另外,许多河道两岸水土流失严重、岸坡植被较少,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在降水径流作用下地表土壤被冲刷进入河流,不仅抬升了河床的整体水位,而且在河低淤积甚至可造成河道的堵塞。野蛮式的开发建设为城市河道较为常见利用模式,由此进一步侵占了河道宽度,加之生活垃圾及城市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河流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上述各因素不仅严重影响着河道的泄洪能力,而且给河道生态治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水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原料等污染物在处理不达标或未处理的情况下被排入河流,这不仅打破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而且使得河流水质不断下降[5]。
3)护岸形式结构单一。
为确保城市河道防洪安全,通常会对城市河段两岸作加固处理,从而实施相应的护岸措施。然而实地调研发现,许多河流的护岸形式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现浇混凝土、干砌或浆砌石结构。这些护岸形式以保护河道防洪安全为主要目标,但是阻断了河流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对水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等生产条件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人为的改变河道形态。
防洪功能仍然为现阶段河道治理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为保证河岸安全采用大量的块石堆砌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另外,尽可能的以直线型河流走势替代原先的弯曲河道,对河道原有的平衡与功能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6]。
生态河道治理原则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道治理,不仅要满足传统的泄洪安全要求,而且要考虑河道的娱乐、生态景观等功能作用。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始终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保护水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河流的生态修复与自我调节能力。
1)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并将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尽可能的维持河流的原有自然形态和原始属性。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充分发挥河流的自我净化、自我清洁的功能作用。对于部分临河建筑物可按照水利工程防洪要求的水位、宽面宽度进行拆除,划定河道蓝线与扩宽河道,确定保护范围与管理区间,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水泥或浆砌石等硬化措施作为河岸护坡形式,所选择的护坡材料应有利于提升湿地和植被率、提高河道的垂向连通性、有助于坡面植被的生长与修复,河道治理的选择应考虑河道的亲水性和多样化原则[7]。
2)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现代化生态河道治理中可持续发展属于河流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河道整治必须考虑的重点内容。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发展与河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河流的整体生态环境,河流生态治理必须要有能够保证河道正常流通的水容量与水源[7]。
3)植物合理配置措施。
实践表明,将足够的树木 种植 在河道附近不仅能够提高河流的调节能力,而且可有效改善河道的水体环境。树木在调节区域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树木的枯枝落叶可增大降雨径流时间和土壤入渗量,在保持水土和拦蓄径流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另外,河岸植物还可与水系统中的动物、植物产生交换,有利于增大水体的物种多样性和河流的净化能力。
4)协调统一性。
在生态河道治理中还要考虑艺术设计、生态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而使得治理后的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协调统一,并为附近居民提供宜居的自然环境[8]。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
“重建设、轻治理”的传统治河理念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河道治理的要求,因此应明确生态河道的治理目标、详细内容并改变传统的理念方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治河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建立河道治理模式。
1)河道治理机构。
我国河流分布范围广泛且大小河流众多,因此治理过程繁琐且难度高,需要城建部、环境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在治理过程中各部门应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目标,在河道治理中充分融入生态治理、环保理念[9]。
2)河道治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制度是保障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基础,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理制度是保证各项治理措施步入正规的重要依据,在河道治理中真正落实各项措施。
3)治理措施。
不同区域的河流其治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就是以轨迹化、数量化、流程化标准实施治理措施。轨迹化是指为便于查询追踪应建立河道治理台账,并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数量化是指为使得治理效益更加应量化河流治理标准;流程化是指需要建立标准的河道治理流程,从而避免工作疏忽和人为随意性干扰[10]。另外,为确保各项生态治理措施落实的到位并发挥其功能效应,河道治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对治理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实施奖励惩罚制度[11]。
河道治理方案4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
城市的景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
在整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安全性: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更重要是为了供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水安全体系是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
(2)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基础。河道整治应以生态性为基本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自然性:蜿蜒曲折是河道的天然属性,因此在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的水文过程,为水体自然流势创造条件。
(4)地域性: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如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回归、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
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物理方法:
①引水换水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久之计。②底泥疏浚“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2.曝气复氧法:
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污染情况严重,污染长期排入的水体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态措施,因此,可做为辅助生物—生态修复的方法之一。
3.化学方法: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 生态湿地修复法: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5. 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的水体,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在实践中将物化(人工增氧)和微生物栽培技术相结合,整治景观河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这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案例。
河水污染治理措施论文
导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国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河流污染的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河流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 关键词] 河流污染 环保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701
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河流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导致河流污染加剧,对人民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问题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绿色环保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过去我国粗放式发展的理念来看,河流污染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环保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4]王翔.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浅探[J].城镇供水,2010(5).
[5]李瑞生,段龙飞,王新星.天津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J].海河水利,2012(2).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迅速增长,由于我国城市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造成了大量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污染治理无疑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以及传统的治理技术进行描述,并对新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治理;现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由于配套治污设施的匮乏,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长,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城市水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现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我国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量人口和企业开始聚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渐渐成为我国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配套的治理设施,大量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河段中仅有30%左右为I到III类水质,而高达60%多的河段为IV到V类水质,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城市水污染现状更加堪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政府管理的日趋严格,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摈弃,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中国已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举措。当前来看,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规模相对较小,由于缺乏资金且管理制度落后,价值植物设备技术过时、老化严重、运行成本较高,都给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我国传统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普遍采用的是SBR技术和氧化沟技术,先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技术
SBR技术是一种间歇性曝气的污水处理技术,其能在反应池内自动实现污水的混合、沉淀、排泥等全过程,该技术沉淀速度较快,抗冲击性较强,使用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避免污泥的膨胀,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得益于SBR技术的优良特性,在其基础上发展衍生出了MSBR、CAST等新型SBR反应器,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氧化沟技术
氧化沟技术作为SBR技术的一种衍生,其外形为封闭的沟渠,采用了悬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极低的使用成本和极高的污水处理效率,因而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技术又称作连续环状反应器,从机理上采用了延时曝气技术,并在发展应用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得益于其流程短、操作便捷、成本较低及稳定性较强的特点,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3 城市水污染治理新技术的简介
随着城市污水制造量的不断攀升,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治污的需要,一些新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始得到推广与应用。
蚯蚓生态滤池技术
蚯蚓生态池技术是一种利用蚯蚓及其他微生物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解处理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蚯蚓为主的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吞噬或讲解,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与其他技术相比,蚯蚓生态滤池技术的能耗更低,并且具有极高的处理效率,经过生态滤池处理的污水几乎去除了全部污染物,是一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号召的新型环保型污水治理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通过人工建造湿地生态系统,然后将城市污水科学、合理、适量地引入人工湿地中,利用湿地生态中的植物和各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同蚯蚓生态池技术相似,人工湿地技术也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和建设成本低一级适应能力较强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城市污水治理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生物浮岛技术
当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后,水体将逐渐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资源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更对流经地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浮岛技术营运而生。生物浮岛技术通过利用浮体,将喜水的植物种植与浮体之上,并将整个浮体置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之上,浮体上植物的根部将对水体中的磷和氮等元素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人工水草技术
与天然水草不同,人工水草是一种人工制造的聚合物,其外形比天然水草大,利用人工水草技术将人工水草至于污水之中,能够在水中形成良性的生物链,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食物链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整个净化过程操作简便且运行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空间。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水污染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不断重视,城市水污染必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常婕 城市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建议 科技风,2010,8(3):121
[2]邢美兰等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分析 科技信息,2014,3(11):78-79
[3]蒋一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探析 黑龙江科学,2014,4(9):93
[4]冯坚等 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科技传播,2010,23(11):32-33
[5]张艳丽 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2):211-212
[6]师桂霞等 新型水污染治理技术探究 企业技术开发,2014,17(5):175-17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松花江的水污染是很好的例子!
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水是甘甜的。但有时又是苦涩的;水是宝贵的,但有时它又泛滥成灾;水是清冽的,但在一些地方它却变得污浊不堪;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面对我们日日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一-水,我们知道的到底有多少?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十分有限 据世界银行1998年对132个国家的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第4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82位。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7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辽宁、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的起码要求。 ●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 据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河长受到污染;的河长严重污染,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在全国七大流域中,太湖、淮河、黄河流域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 ●河湖萎缩,黄河断流 黄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到1998年的27年间,黄河利津站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频率已达四年五断,共计断流1050天,平均每个断流年份50天,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断流河段长达704公里,占下游河段总长的90%。 海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河流基本干涸,河口淤积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径流剧减,城镇排出的污水得不到稀释.形成不少污水河,被形象地称为:"无河不干,有水则污。" 调查表明,近30年来,我国湖泊水面面积已缩小了30%。 ●西北地区水环境恶劣 目前,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于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湖泊含盐量和矿化度明显升高,特别是西北湖泊咸化趋势更为明显。新疆博斯腾湖,由于上游修建灌溉工程,导致人湖水量锐减,含盐高的灌区退水又不断入湖,因此,该湖在短短的10多年内就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湖水矿化度上升了6倍,水面减少120平方公里,水位降低米。素有"绿色迷宫"之称的准噶尔盆地西部的艾比湖,因60年代在湖区毁林开荒,70年代截流断水,至今艾比湖湖面已由过去的1300平方公里减至600平方公里,干涸的湖盆已沦为盐漠。曾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咸水湖--罗布泊也已干涸。 ●湿地面积萎缩,生态蜕化 由于人口增长,耕地扩大,生态类型擅变,我国湿地面积严重萎缩。北大荒的连年垦荒使这块我国最大的湿地面积缩小了60%,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190万公顷。如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十几年内三江平原的湿地将丧失殆尽。 ●南方围湖造田后果严重 围湖造田是导致南方湖泊面积萎缩的首要原因。曾经蔚为壮观的江汉湖群因围垦而消失湖泊983个,面积减少2041平方公里,目前仅存湖泊83个,浩浩荡荡的800里洞庭在不到40年的时间内,围垦面积达226万亩,淤积与围垦互为因果,导致湖区生态恶性循环。 ●地下水超采过量,引发环境问题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致使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形成地下水域性降落漏斗149个,漏斗面积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面积万平方公里,占超采面积的。多年平均超采地下水亿立方米,有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60--80米,有些城市还出现了地面沉降,造成严重后果。 ●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后果堪优 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此外,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因同样原因而损失的耕地面积达7万多公顷。黄土高原每年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就达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产量。 赢水污染事故频发。 近些年,全国各地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在1600起以上。1994年淮河特大污染事故,造成苏皖两省150万人饮水困难。1996年春节后,淮河再次发生污染事故,使蚌埠市70万人陷入水荒。近10年来,仅海河流域的水污染事故就达数百起,由水污染导致的地区间纠纷不断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 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一方面,赤潮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而水污染又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目前正在世界许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供应危机。 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据调查,利比亚和印度目前的水资源开采量分别是其合理利用量的4倍和两倍,这将直接影响到它们今后的农业生产。泰国首都曼谷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城市地面出现下沉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比现在增加3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面对城市人口激增与十分有限的水资源,人们将束手无策。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全球每年有7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并且居民所患的疾病中,大约80%直接或间接与饮用水不合格有关。 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也令人担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 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1996)。 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符合Ⅳ和Ⅵ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和,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 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 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巨大的浮游生物是粉红色或红褐色的,因此染红了海水,导致了赤潮。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一方面,赤潮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使海域一度成为死海;另一方面,有些赤潮生物分泌毒素,这些毒素被食物链中的某些生物摄入,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生物,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而水污染又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目前正在世界许多地区出现的水资源供应危机。 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据调查,利比亚和印度目前的水资源开采量分别是其合理利用量的4倍和两倍,这将直接影响到它们今后的农业生产。泰国首都曼谷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致使城市地面出现下沉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将比现在增加3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面对城市人口激增与十分有限的水资源,人们将束手无策。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全球每年有7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并且居民所患的疾病中,大约80%直接或间接与饮用水不合格有关。 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也令人担忧。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 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1996)。 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符合Ⅳ和Ⅵ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和,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 为了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 面对严峻的缺水、水污染问题,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采取节水技术、防治水污染、植树造林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