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河道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河道的研究论文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河道治理的方案 范文 4篇,欢迎大家阅读。

河道治理方案1

黑臭河道的治理 方法 :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以下为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1.物理方法:

①引水换水 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②底泥疏浚 “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 措施 。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2.曝气复氧法:

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污染情况严重,污染长期排入的水体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态措施,因此,可做为辅助生物—生态修复的方法之一。

3.化学方法: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生物方法:

Bacto-Zyme 1011系列生物复合酶 是一系列天然有机的、含多种酶类的复合产品,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一种复合酶类净化剂。

河道治理方案2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由于缺乏自然水源补给,污水厂排放的中水成为主要的河湖水源,加之多源径流污染,导致氮磷营养盐超标、生境缺损、水体自净能力减弱等问题,于是水体污染黑臭、富营养化、藻类爆发频繁出现,导致河道成为了城市的“露天排污道”。

城市河道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导致各地民怨不断。治理修复水生态、净化回用水资源、确保生态水的质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整治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重点,更是构建美丽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的举措。

山东恒远利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环保”为己任,改变传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生态治理方式,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交叉学科”手段,系统整合多项技术,对城市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建立起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做为国内城市生态治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我公司依托全面的技术优势,可以提供项目咨询、工程设计、设备制造、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的一条龙综合服务,从而系统地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我公司提供的生态综合治理方案分为四个技术环节,可以实现闭环衔接,达到消除污染、 变废为宝 、生态循环的效果。

零扩散疏浚技术

受污染湖泊河流,大量重金属、有机质等沉积到水体下底泥中,我公司通过高精度、零扩散的整套设备不仅实现了水下底泥精确疏浚,并且消除了传统疏浚带来的二次污染。

该技术是我公司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结合国内河湖现状进行优化、改进的新型环保疏浚方法。与传统的清淤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零扩散,无二次污染

新式疏浚方法可根据疏浚要求选用多种设备组合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环保疏浚盒可将水下待疏浚区域密封,通过渣浆泵产生的负压作用将底泥吸入密封设备内。整个疏浚过程对底泥及水体扰动小,基本无二次污染物产生。

密封设备可以与多种清淤船、挖掘机、长臂吊车配套使用,实现不同工况下的“零污染”疏浚。

2. 疏浚效率高

其核心设备采用美国技术,由机械机构和疏浚盒内射出水流同时扰动河底底泥,负压作用直接将底泥抽出,避免了传统搅吸头作业大量抽水做无用功,从而使其疏浚效率比传统疏浚方法提高30%。

3. 定位精度高

从美国引进高精度水下传感器及RTK定位系统。RTK基站固定在岸边,可覆盖半径10公里的施工区,移动端固定在施工船上同时接受基站及GPS卫星信号,使施工船舶水面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高精度水下传感器弥补RTK系统水下定位不足的缺陷,可对水下施工点进行精确定位。系统配备可视软件,船员在船舱中即可直观掌握水下施工点的详细状况。

此系统定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免受浪涌、天气等不利条件的影响。

4. 可控分选

此功能适用于被重金属污染的底泥及生活水源地清淤。施工过程中依靠高精度的定位装置可精确控制施工深度,其核心设备可对施工区域内的物质进行有效分选,如重金属底泥清淤施工,只清理施工区域内含有重金属的底泥,不含重金属的砂石经高压水流清洗后,留存在河底原位净化水质。

底泥脱水净化技术

底泥通过疏浚系统运至下一环节的底泥脱水干堆环节。经净化处理的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回到河湖内,同时对脱水后的底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目前针对底泥的脱水净化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

1、土工管袋法

土工管袋底泥处理法,可实现原位脱水,减少底泥体积和含水率,便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

清淤系统将河底底泥通过管道混合器与相应的药剂充分混合后冲入土工袋中。清洁达标的水从土工管袋中渗出,固体颗粒留存在土工管道中。

此工艺全封闭式施工,不易形成二次污染,并可实现底泥的无害化处理。

2、机械脱水法

机械脱水法可实现整个脱水工艺的模块化设计,实际中可以根据泥性及工况条件,选用不同的模块。

疏浚设备将底泥输送至泥沙分离机,可将底泥中的河砂按需分离用于销售或土木施工。分离后的泥浆充入沉降箱进行初步脱水,清洁水流排出,底部浓浆加入药剂充分混合后,进入离心机或板框压滤机等设备进行脱水。脱水后的底泥可由输送带或运输车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后续处置。

此方法具有工艺紧凑、吞吐量大、功耗小、减量明显的优势。

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脱水干堆的底泥经处理后,重金属及有机质与药剂发生反应,进行固化。同时因大量的底泥占用土地,长期存放风吹雨淋仍是污染隐患。我公司经过长期科研攻关,研发的底泥协同固废生产陶粒轻骨料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优选择。通过高温焙烧将底泥变为具有广泛用途的陶粒轻骨料,并将底泥中的有机质和重金属固结在陶粒内部,彻底解除了二次污染的隐患。

生态修复技术

利用底泥生产的陶粒因具备多孔、质轻、保温、隔音的特性,具备广泛的用途。例如超轻通孔的陶粒由于孔隙分布均匀,渗透能力强、吸水性强,可用于微生物、绿色植物的栽培,进而应用于浮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的建设,既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还可净化各种水系,是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理想方式。

同时,通孔陶粒可广泛应用在城市街道铺设、绿化带建设等市政工程,能吸收并锁住大量 雨水 ,且可吸附尘土,是消除城市内涝,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环境的明智之选。现在国家正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如将水体治理-底泥资源化-生态修复运用等闭环衔接,既能消除污染变废为宝,又能改善民生美化环境,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河道治理方案3

大自然的产物河流为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据统计全球约10%的面积属于河流,在水资源总量中河流占比为‰。虽然其占比微乎其微,然而在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物资条件。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河流不仅可为人类生存发展、农田灌溉以及养殖业等提供水资源,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功能从而满足人们对宜居生活的要求。然而,随着工业原材料和大机器时代的出现,世界范围内的河流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与城镇化的推进,河流中被排入生活污水、垃圾随意堆放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河流水质不断下降[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统计资料,目前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影响,并已成为人类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质持续恶化以及河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在我国河流中也同样存在。中科院统计资料表明,全国约436条大中型河流均受到一定的污染,其中受污染河流占统计数量的82%以上,全国5个主要大尺度流域的受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据报道,部分地区的河流水质已无法满足饮用水要求。由此表明,解决我国河流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

近年来,为保护河流水体环境和生态自然条件,我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河道整治项目并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2]。在河道治理措施及方案优选方面许多专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为河道整治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探讨分析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其建立原则,不仅可为治理效益评价和整治方案的优化决策提供理论参考,而且有助于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及河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生态河道概述

西方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逐渐开始重视本国河流的水污染问题,并从多方面整治河道。随着生态环境学的提出和应用,许多地区逐渐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作为河流生态治理的依据,在该背景下下“近自然河道”的理念被提出应应用于河道整治。基于生态学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生态河道治理概念为:在确保河流安全的情况下,为实现人类社会与河流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保证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有必要建立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开放的生态系统[3]。

生态河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具有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较为丰富的物种,通过多种复杂的生物链作用系统内的各类物种能够实现物质的交换与能量传递,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河流的外界环境与内部体系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作用关系,外界的降雪、降雨等作用可补给河流水资源,从而确保了水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另外,人类社会活动作为外界条件开发利用水资源。所以,外界条件与河流水系间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作用关系,在长期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

2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探讨

生态河道治理存在主要问题

我国河流分布较为广泛且南北地区气候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加之不同流域的水环境受污染程度不尽相同,从而使得河道治理模式多种多样,对于具体的河流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4]。结合我国河道治理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不足。

1)河道淤泥堆积、防洪能力差。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发现,辽河流域许多河流的两侧河堤规模较小、形式单薄,甚至未采取相应的护岸措施,大部分河道均为达到河流防洪标准和设计要求。许多具有航运能力的河道,河岸、河堤长期的在风浪侵蚀和行船影响的作用下均受到一定的破坏,部分河段存在大面积坍塌现象。另外,许多河道两岸水土流失严重、岸坡植被较少,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在降水径流作用下地表土壤被冲刷进入河流,不仅抬升了河床的整体水位,而且在河低淤积甚至可造成河道的堵塞。野蛮式的开发建设为城市河道较为常见利用模式,由此进一步侵占了河道宽度,加之生活垃圾及城市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河流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上述各因素不仅严重影响着河道的泄洪能力,而且给河道生态治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水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原料等污染物在处理不达标或未处理的情况下被排入河流,这不仅打破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而且使得河流水质不断下降[5]。

3)护岸形式结构单一。

为确保城市河道防洪安全,通常会对城市河段两岸作加固处理,从而实施相应的护岸措施。然而实地调研发现,许多河流的护岸形式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现浇混凝土、干砌或浆砌石结构。这些护岸形式以保护河道防洪安全为主要目标,但是阻断了河流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对水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等生产条件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人为的改变河道形态。

防洪功能仍然为现阶段河道治理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为保证河岸安全采用大量的块石堆砌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另外,尽可能的以直线型河流走势替代原先的弯曲河道,对河道原有的平衡与功能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6]。

生态河道治理原则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道治理,不仅要满足传统的泄洪安全要求,而且要考虑河道的娱乐、生态景观等功能作用。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始终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保护水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河流的生态修复与自我调节能力。

1)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并将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尽可能的维持河流的原有自然形态和原始属性。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充分发挥河流的自我净化、自我清洁的功能作用。对于部分临河建筑物可按照水利工程防洪要求的水位、宽面宽度进行拆除,划定河道蓝线与扩宽河道,确定保护范围与管理区间,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水泥或浆砌石等硬化措施作为河岸护坡形式,所选择的护坡材料应有利于提升湿地和植被率、提高河道的垂向连通性、有助于坡面植被的生长与修复,河道治理的选择应考虑河道的亲水性和多样化原则[7]。

2)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现代化生态河道治理中可持续发展属于河流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河道整治必须考虑的重点内容。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发展与河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河流的整体生态环境,河流生态治理必须要有能够保证河道正常流通的水容量与水源[7]。

3)植物合理配置措施。

实践表明,将足够的树木 种植 在河道附近不仅能够提高河流的调节能力,而且可有效改善河道的水体环境。树木在调节区域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树木的枯枝落叶可增大降雨径流时间和土壤入渗量,在保持水土和拦蓄径流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另外,河岸植物还可与水系统中的动物、植物产生交换,有利于增大水体的物种多样性和河流的净化能力。

4)协调统一性。

在生态河道治理中还要考虑艺术设计、生态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而使得治理后的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协调统一,并为附近居民提供宜居的自然环境[8]。

生态河道治理模式

“重建设、轻治理”的传统治河理念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河道治理的要求,因此应明确生态河道的治理目标、详细内容并改变传统的理念方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治河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建立河道治理模式。

1)河道治理机构。

我国河流分布范围广泛且大小河流众多,因此治理过程繁琐且难度高,需要城建部、环境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在治理过程中各部门应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目标,在河道治理中充分融入生态治理、环保理念[9]。

2)河道治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制度是保障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基础,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理制度是保证各项治理措施步入正规的重要依据,在河道治理中真正落实各项措施。

3)治理措施。

不同区域的河流其治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就是以轨迹化、数量化、流程化标准实施治理措施。轨迹化是指为便于查询追踪应建立河道治理台账,并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数量化是指为使得治理效益更加应量化河流治理标准;流程化是指需要建立标准的河道治理流程,从而避免工作疏忽和人为随意性干扰[10]。另外,为确保各项生态治理措施落实的到位并发挥其功能效应,河道治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对治理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实施奖励惩罚制度[11]。

河道治理方案4

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命脉,不仅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贮水调洪、水质涵养等功能,而且还能调节温湿度、改善城市小气候,健康的城市水体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河流水质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甚至出现了季节性和常年性水体黑臭现象。因此,解决城市河流的污染、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问题仍然是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任务之一。

城市的景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

在整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安全性: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更重要是为了供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水安全体系是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

(2)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基础。河道整治应以生态性为基本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自然性:蜿蜒曲折是河道的天然属性,因此在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的水文过程,为水体自然流势创造条件。

(4)地域性: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如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回归、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

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物理方法:

①引水换水用“以清释污”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可以使水体黑臭关键性水质指标总磷和有机物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等有所下降。但对于蓄水量较大的水域,补水量太小起不到净化效果,而提高补水量又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费用高昂。所以“引水释污”只是起到一个“治标不治本”暂缓效果,对于富营养化严重的湖泊,采用“引水释污”不是一个长久之计。②底泥疏浚“清淤挖泥”可减少积存湖内的大量有机碳、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大湖的蓄水量,是减少内源性污染、减轻水体黑臭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但是大规模清淤,可能会破坏湖泊原有的生物种群结构和生境,削弱其自净功能,对生态修复带来负面影响。

2.曝气复氧法:

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对于污染情况严重,污染长期排入的水体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态措施,因此,可做为辅助生物—生态修复的方法之一。

3.化学方法: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 生态湿地修复法: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5. 配水、调水方法:

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的水体,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在实践中将物化(人工增氧)和微生物栽培技术相结合,整治景观河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这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案例。

河水污染治理措施论文

导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非常严峻。在国内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对河流污染的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河流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将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将重点探讨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

[ 关键词] 河流污染 环保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2701

当前我国的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河流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一些企业肆意排污导致河流污染加剧,对人民的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河流污染治理问题逐渐深入人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绿色环保是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高度重视河流污染问题。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过去我国粗放式发展的理念来看,河流污染的治理都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环保措施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河流污染形式

河流污染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点污染;另一种形式就是面污染。所谓点污染主要指的是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造成的各种污染。面污染主要指的是大范围内污染物由于降雨等造成的污染。这两种形式的污染都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对居民的人身健康造成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河流污染原因的研究就显的非常必要。

二、河流污染的原因

经过对河流污染进行深入调查,我们就会发现河流污染基本上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农田土壤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大量应用化肥农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增产目的,但是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的家居,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当前人们虽然对工厂废污水的处理保持一定程度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废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就被排到河里,这是导致河流污染的根本原因。三是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当前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是河流污染的关键。

三、物理方法

针对河流污染的治理,我们主要采用的物理方法主要是四种措施:一是调水,二是机械除藻;三是曝气复暖;四是底泥疏竣。所谓调水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入大量的清洁水来改善污染水质。通常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水利设施调动附近清洁水源来进行清洁。

所谓机械除藻主要指的是通过专门机械来去除水中的蓝藻以降低河流污染。在河流中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水华蓝藻。这些蓝藻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到河流水质。去除水华蓝藻能够有效地降低河内磷、内源氮的负荷,这对于提升河流水体质量很有帮助。

曝气复暖。通常意义上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河内溶解氧降低造成的。我们对河流的保护就可以从提升河内溶解氧的这个角度来进行考察。曝气复暖就主要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保护水体的。曝气复暖技术通过向河道充入氧气,来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增加水体好氧生物的活力,最终达到提升水体水质的目的。当前主要是通过移动式充氧平台和规定式充氧平台实现这种技术。

底泥疏浚。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有许多污染物都淤积在河底泥土中。为了有效提升河水水质,人们可以通过底泥疏浚的方法来治理。把底泥挖出来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河里的污染物,从而减少河流污染。

四、生物方法

所谓生物方法主要指的是生物促成法,生物强化法和生态修复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这三种技术。所谓生物促成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把解毒剂,降解污染物,常量元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投入到河流中以降低污染的技术。生物促成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河流污染,应用这种方法能够起到有效降低土著微生物的目的,从而能够强化污染环境的自净能力,最终有效缓解河流污染。

生物强化法。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中接种污染降解菌,通过污染降解菌来激活水中微生物并使他们迅速繁殖,继而来抵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生物强化法可以有效解决水体污染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消除受污染水体中的黑臭和硝化底泥很有帮助。

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利用浮岛技术,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水生植物等形式来降低河水污染。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受污染或受破坏、胁迫的水体生物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2]浮岛技术,是通过在受污染区域搭建辅导,在水面上种植植物最终形成生物链来进行水体恢复,运用浮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水体质量。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是在模仿自然湿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渗透性能的物质。通过使用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实现污水的净化。人工湿地一般可以分为垂直湿地,潜流湿地,表面湿地三种形式。当前“国内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3]生物膜法是通过天然河中的生物膜来起到净化与过滤的技术,生物膜一般是由人通过填充填料来供细菌絮凝生长,最后生成的。生物膜具有表面大,附着微生物多等特点,应用人工湿地可以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显著增长。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技术的研究。“在上海的应用有生态浮床技术、沉水植物修复技术、植生生态混凝土技术等。

五、化学方法

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往受污染的水体里放入各种化学剂,例如铁盐,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物质来改善水质。一般意义上化学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藻以及絮凝沉淀两种方法。化学除藻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藻类生长的方法,对于解决严重富营养化的河流的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使用这种方式来治理和水污染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方法要适度应用,过度使用就会造成动植物的再次污染。絮凝沉淀是通过投入混凝剂来缓解污染的。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污染非常严重的地表水体中。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源磷负荷。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流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河流污染治理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而后深入论述了河流污染治理的措施。我们在今后的河流污染治理中必须要结合河流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治理。“多个城市治污实践证实。河长制”确实是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的一项有效措施”[5]要慎重科学地选择治理措施,这是有效缓解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社教.治理河流污染的制度激励悖论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2).

[2]张乾铄.生物-生态措施修复治理河流污染综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6).

[3]房立新.小新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作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2(29).

[4]王翔.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浅探[J].城镇供水,2010(5).

[5]李瑞生,段龙飞,王新星.天津市河流污染现状及治理建议[J].海河水利,2012(2).

关于河长制研究论文

河长制落实工作总结

河长制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人们生活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河长制落实工作总结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市旅委作为长住桥港市级“河长制”责任单位,三年多来,在市纪委“河长”的带领下、在市治水办的指导下,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秀洲区相关责任单位密切配合,按照“一河一长、一河一策,条块结合、分工负责,统一协调、分级管理”原则,认真履行“河长制”责任单位职责,共同协商推进长住桥港水环境综合治理。现将20xx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1.认真落实责任河道巡查分析制度。

牵头制订年度整治计划,督促按时完成各阶段治理任务,完善河道综合整治协同工作机制,市、区、街道三级责任单位定期联系沟通,每月巡查河道,记录情况,及时了解进度,分析问题,共同协商有效治水办法。从今年长住桥港水质监测情况分析,总体上比去年有了明显进步,但是三项主要指标还是不稳定,特别是进入6月三项指标居高不下(详见水质监测对比表)。从每月河长单位巡查情况来看,河道水质有时清有时浑,还时有发黑、泛白等情况。相关责任单位与秀洲区、经济开发区治水办共同协商决定再次开展沿线污染源全面排查工作,重点排查污水管网、排污口有无漏管串管情况。

2.加大重点专项问题整改落实力度。

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攻难点,继续加大存在问题整改力度。一是针对去年经济开发区段昌南桥边东北侧还有一防化团驻地用房至今未完成雨污分流管改造问题,加强联系督促,目前,改造工程方案已报请军分区审批,批示未下;工程经费已安排10万元,但由于经济开发区段城市污水管接口标高问题,防化团原有污水管需要全部改造,所涉工程较大,计划与新楼一并建设改造。二是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内去年未完成雨污分流管改造工程问题,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污水纳管工程。三是针对河道沿线老小区建筑阳台上均未设污水管,阳台上洗衣机等生活污水直排,经土壤渗入河道,影响河道氨氮、总磷指标问题,因涉及资金预算安排和审批程序,由经济开发区、秀洲区分批分期安排,列入20xx年和以后年度改造计划。四是针对长住桥港河道上建的大润发停车平台和龙禹酒店停车平台问题,继续抓好水面保洁和定期泵站抽水工作,确保水流基本畅通。10月以来因大润发停车平台下河道水发黑发臭问题,市旅委协商秀洲区新城街道治水办,对大润发停车平台下河道进行彻底清淤,同时再次全面检查河道周边雨污水管漏管串管问题,工程计划年底前完成。

3.深入开展污水管网排查整改工作。

今年以来,市、区河道责任单位继续加大长住桥港沿线排污截污实时监管工作,实施岸上岸边、明管暗管定期检查检修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相关单位重点对秀洲区大润发停车平台段河道雨水管排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邀请专业管道公司查明污水漏排原因,落实整改;完成了浙江禾城农商银行截污纳管施工工程;落实秀源水务集团优先安排对长住桥港周边蓬莱路、启蒙路餐饮单位的雨水、污水管普查,按照普查结果,由秀洲新区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全面改造;常秀桥东侧水域发现生活小区污水经雨水管流入河道情况,经济开发区及时进行了管道整修作业。今年以来巡查发现问题共6处,排查发现漏管问题3处,及时采取措施和联系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到位。在12月份污染源再次排查中发现,秀洲区吴越路段沿河老小区、商务楼污水管道有14处存在漏管情况,计划列入20xx年整治计划。

4.继续推进齐抓共管护水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四位一体”保洁机制,定人定时负责河道及周边环境保洁任务,保持河面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杂物堆积,确保水流通畅。继续深化生态治水和绿化护水工作。结合城市有机更新、生态市建设,进一步抓好长住桥港护岸绿化和管理。抓好全区动员治水宣传,落实相关街道、社区、企业、个体经营户治水护水监管责任,营造长住桥港共抓共治氛围。加大对沿河餐馆、洗车店、夜排档等经营单位排污的监管力度,适时开展集中检查和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沿河企业、经营户直排、偷排、超标排放及规避监管等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沿河小区和经营主体水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强化企业、公民自治意识,共同保护治河成果,实现长住桥港水质全面改善。

水环境治理关系百姓生活,关系城市的长远发展,是一项长期惠民工程,下阶段市旅委将继续在市纪委“河长”的领导下,协同经济技术开发区、秀洲区相关责任单位,认真开展河道巡查和水质监测分析,定期检查沿河排污管道情况,督促落实防化团纳管工程,抓实抓好河道及周边环境保洁工作,继续开展生物治水、科学治水研究和实施工程,治保并举,想方设法完成治理工作目标,力争今年长住桥港水质类别上升一个档次。

河湾社区东与三河镇为邻,西接丰乐街道,社区共计592户,居民均居住在丰乐河沿岸,自落实河长制工作以来,我社区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河长制管理工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落实。

一、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社区成立了以总支书记王於华为组长,两委其他同志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xx年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日常管理机制和工作台账。按照镇政府落实河长制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责任,按照统一领导,责任落实的方式,切实加强对我社区辖区内水环境整治。

二、制定措施,开展综合整治

河湾社区河长制辖区范围西自肖家桥原刘运泰浴池,东至神灵沟,与三河镇交界,全长约公里,占线长,任务艰巨,我们通过广播、电子屏幕、宣传栏、会议等形式对广大居民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参与河道整治的意识,努力营造居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20xx年1—8月份,我们集中动用了船只开展不少于20次的清理河道漂浮物和腐烂水萍,将沿岸边的垃圾全部清理运出,组织100多人次铲除可河道边的垦植,迎水坡厕所已基本清理拆除,目前只剩下5座在动员做工作,限期在9月底全部拆除结束。截止目前,今年在“河长制”水环境治理方面社区已投入8000多元。

三、强化措施,落实长效机制

首先要严格按照河长制工作方案,真抓实干建立巡河制度,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巡河检查,并认真的做好巡河记录,巡河时要有图片,发现问题要及时落实整改,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其次要做好每月信息收集和上报归档工作,同时做好辖区内水环境调查、登记,协调解决本辖区内水体治理工作中的问题,要使河长制工作形成为一种长效机制,顺利推进。

“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切实履行“河长制”工作职责,结合“三线三边”整治和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推进河道水环境整治工作,将“河长制”管理落实到位,确保活动开展正常。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20xx年出台丰乐河流域“河长制”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河长制”目标管理。我区于20xx年9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河长制”,加强新安江支流丰乐河流域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建立河道“河长制”管护制度,将河道管理责任落实到“河长”。

二、2014年“河长制”管理主要工作。一是深化责任体系建设。拓展“河长制”管理范围,细化延伸管理层次,在丰乐河流域由二级河长延伸至村(社区)三级,实行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道“河长制” 管理责任体系。全丰乐河流域7个乡镇、沿河47个行政村共确定71个河(段)长,其中一级河长12个、二级河长12个、三级河长47个。实行分级分段管理,明确责任区域,加强日常督查。二是开展“河长”业务培训。3月7日,组织各乡镇“河长” 参加市委组织部、市“河长”办、市水利局、市新保局举办的2014年新安江流域河长培训班,对乡镇级“河长”进行业务培训,加深对“河长制”管理工作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水平。三是建立河道巡查巡护机制。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印发《黄山市徽州区丰乐河流域河道巡查制度》。区成立河道巡查队,乡镇村组织河道巡护队,对区域内河道进行巡护,区巡查和乡村巡护相结合,及时掌握河道情况。

三、开展河道、库塘清洁行动。9月27日,由区水利局、区文明办牵头,我区组织区四大班子领导、区直机关干部、乡镇(社区办)、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1000余人参加的“保护母亲河,清洁新安江”河道、库塘清洁千人集中大会战活动。本次清洁行动重点范围为全区中小河流、水库、塘坝以及城乡结合部、河道重要节点部位,包括丰乐河岩寺城区段、乡镇政府驻地主要河流以及沿国道、省道、旅游景点等重点村庄的河流。重点开展对16 处、公里河段和四村水库库区的清洁,以及河道阻水障碍和沟渠进行清理。

据统计,全区累计动用水面打捞船20余条,挖掘机7台次、铲车6台次、运输车16台、垃圾保洁车43辆,共打捞清运垃圾86吨。通过这次整治,丰乐河河道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也有力促进了美好乡村建设。

四、加强丰乐河重点河面打捞。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强化保护意识。区水利局会同区文明办、环保局、新保局等单位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倡议活动,在区电视台滚动播送并到各村组、小区张贴倡议书,对沿河乡镇村发放宣传资料,提高了居民保护水环境意识。二是搞好源头管理,突出重点区域。实行村级保洁和河道清洁相结合,以乡镇为单位落实责任区域,把河道水面保洁工作纳入常态化和精细化管理。区水利局负责丰乐河主干道(城区宝塔电站至西溪南大桥段长约6公里)、颖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二坝水面日常保洁;各乡镇负责辖区支流的.水面保洁工作,齐抓共管,有效抓好漂浮物的管理。三是加强丰乐河干流和丰乐水库打捞队日常管理。成立专业保洁队伍4支,分别负责丰乐河主干道、颖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丰乐水库二坝水面保洁工作。我区还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选定河道保洁队伍。9月上旬,完成了丰乐河城区段河道保洁项目(2014—20xx年度)招投标工作,选定黄山市徽州区日洁保洁有限公司为项目保洁队伍,并于月底与其签订了保洁合同。

五、加强流域河道采砂治理。强化丰乐河及其12条主要支流的采砂管理,与区直有关单位、沿河乡镇协调配合,规范河道采砂和沿岸采石洗砂行为,严格执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基本实现了没有无证非法采砂行为的目标。为响应市政府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我局近年来对河道采砂审批“做减法”,逐步取消了河道采砂场的审批,我区河道基本划定为保留区、禁采区,无河道采砂场。

六、开展 “河长”公示牌树立工作。根据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要求,我区将在丰乐河流域7个乡镇、沿河48个行政村辖区河道设立“河长”公示牌。目前市一级“河长”公示牌1块(市领导)和区二级“河长”公示牌12块(区领导)已基本完成,乡镇三级“河长”公示牌和村四级“河长”公示牌正在制作安装。

七、下步打算

我区将按照“河长制”目标管理的要求,通过加强与市“河长制”办公室对接沟通和兄弟区县的交流学习,加大区内部门和各乡镇的协作配合力度,认真积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扎实有效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河长制”目标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确保我区水环境持续改善。

1、进一步完善“河长”公示牌信息,为持续深入开展河长制工作打好基础;

2、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加强“河长制”落实和督查。搞好丰乐河孙公桥至西溪南桥、颍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及二坝水面保洁工作。

3、不断健全和完善“河长制”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河道巡查制度,开展河道巡查。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河面打捞,治理采砂洗砂。搞好丰乐河文峰桥至西溪南桥、颍溪河城区段、丰乐水库及二坝水面保洁工作。

河长制工作总结范文

河长制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改善水环境,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河长制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以及市委、市政府“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深化滨海新城河道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河道管理“共创共管共享”机制,促进新城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和提升,根据20xx年“五水共治”工作总体部署,经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河长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完善河道管理责任网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和村级保洁员队伍相结合的河道“河长制”管理模式,到20xx年6月底,实现新城河道 “水清、面清、岸清”的目标。同时,“河长制”管理实现常态化,新城主要河道内“无杂物漂浮、无违章设置、无护岸倒塌,无污水直排、无污泥淤积的“五无”工作要求,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水质断面达到考核要求。各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基本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

二、实施范围

沥海镇区域及37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内的所有河道,其中启动区块内新纳入城市景观的河道及已征收土地内的河道由建设交通局负责日常保洁养护;百沥河、友谊河、团结河、76丘北塘河等辖区内县级河道委托沥海镇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保洁单位进行日常保洁养护;沥海镇辖区内所有镇、村河道以及沟、渠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沥海镇、村负责日常保洁养护。

三、“河长”设置

根据新城河道水系及管理体系,实施按河道级别和河道所在地相结合的多级“河长制”,覆盖新城范围内的所有河道。

(一)曹娥江干流、76丘中心河、前进河由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局(办)主要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企业或局办分管的具体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

(二)县(市)级河道、新城本级河道由委其他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局(办)主要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局(办)分管的具体负责人担任三级“河长”。

(三)镇、村级河道由镇级领导担任一级“河长”、相关村委负责人为二级“河长”、沿线的河道(沟、渠)管理协管员为三级“河长”。

“河长”名单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并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整治目标和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公众监督。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下同),组长由委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纪工委书记担任,办公室、建设交通局、财政局(审计办)、农办、沥海镇、环保分局、城管执法分局等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办。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负责新城河道“河长制”管理的日常工作,执行委领导小组的指示和决定;拟定新城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及资金补助政策等相关文件;协调各成员单位做好河道管理的检查、监督、考核、统计、上报和总结等工作。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做好“河长制”管理工作的行政监察及日常督查、宣传工作。

2.建设交通局:负责做好启动区块内新纳入城市景观河道的清草保洁、护岸维护等日常保洁养护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河道保洁管理责任体系,明确河道保洁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招选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建立和健全工作考核机制。二是开展河道日常保洁养护,努力实现河道“五无”目标。三是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宣传,制定《景观河道保护公约》,设置河道保护宣传标牌。四是加强建筑工地泥浆处置的监管,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辖区内各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水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查处,确保区域内建设项目不发生各类水环境污染事件。

3.财政局:负责做好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经费的保障和落实工作。

4.农办:负责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的河道“河长制”管理日常工作;负责水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负责河道综合整治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会同相关单位制订并落实各类《河道保护公约》及宣传标牌,牵头协调辖区内建设项目的各类涉河审批及各类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

5.沥海镇政府:负责做好区域内镇、村级河道的清草保洁、清污清淤、护岸维护等日常管护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河道管理网络责任体系,开展镇级、村级河道等级划分,招选和组建河道保洁专业队伍和村河道保洁员队伍。二是开展“深化垃圾河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对沿河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及河道生态建设。三是开展河道日常巡查和保洁养护,努力实现河道“五无”目标。四是加强河道水环境保护宣传。制定《河道保护村规民约》,设置河道保护宣传标牌,成立河道保护劝导队伍,营造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6.环保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职责范围内各类涉河排污行为的监管及涉河污染案件的查处工作。

7.城管执法分局:建立联动机制,协同做好职责范围内各类河边违章建筑的监管和查处工作。

五、工作措施

沥海镇、各行政村及建设交通局负责组织责任河道的日常保洁养护,对河道出现的水面漂浮物、沿河垃圾和护岸倒塌等问题,要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并做好记录;对发现有填占水域、涉河违章、污水直排等行为的,要及时进行劝止、教育,并督促整改;对不听劝止或整改不力的,要及时上报,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六、工作考核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各责任单位河道管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并按照工作进度要求和《考核细则》,采取定期检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定期检查为每月一次。

七、工作要求

(一)确保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将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沥海镇和建设交通局要根据各自职责,落实专人管理,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工作有效推进。

(二)严格工作考核。管委会将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列入对各成员单位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并与“河长制”管理工作补助资金进行挂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阶段性工作督查,纪工委要加强监督,对工作不力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营造舆论氛围。沥海镇要组织做好河道“河长制”管理的宣传和发动工作,继续加大河道保护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力度,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自律程度。

(四)强化资金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沥海镇要及时制订和出台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经费补助及岗位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财政局要及时安排预算,落实专项资金,为“河长制”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正值紫金矿业“汀江门”事件、吉林化工松花江事件尘埃未定之际,由环保部宣教中心协拍的电影《河长》上映,人们从老演员牛犇饰演的自封“桃江河长”的退休工人张清水身上,记住了这个“头衔”。时至今日,河长,已从基层群众的自发自力自为,升格为各级政府推动包河治水的重要法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环保新路。我市在“五水共治、重构重建”战略实施过程中,也为健全完善河长制工作进行了有效探索,不少做法走在了省内前列。

在全市总长10887公里的6759条河道上,由36位市级河长领衔的四级(市、县、镇、村)河长现均配备到位,其中镇村基层河长占到总数的70%以上,涉河3436条,7151公里。基层河长的认知、状态、履职等情况,既是全民动员治水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我市治水实际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市水城办近期对各地镇村河长履职情况抽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基层河长责任心强、履职到位,但也有个别河长把“河长制”当成了“挂名制”,一定程度上存在只挂名不干活等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当前,河长制管理正在实现从包河治水到河道综合治理、从阶段性突击到常态化保洁、从松散型设置到网格化管理的转变,工作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处在“五水共治”的最前线,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加之镇村基层河长普遍兼职较多、一人多岗,如果不抓紧通过强化制度设计、采取系列措施深化河长制管理,就难以更好地动员基层干部群众出色履行河长使命,续写全民治水伟业。为此,笔者建议:

一要优化制度创新。日前,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狠抓“五水共治”加快水城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文件确定的发展目标和20项重点任务来看,旨在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重在抓好本级、指导全市。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有必要以强化基层治水主体责任为主题,制定有关深化基层河长制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河长设置规范、职责分工、管理考核、工作保障等要求。特别要着眼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注重借鉴、推广全市各地的探索创新举措,将那些深化考核激励、宣传发动、社会参与特别是夯实基层基础方面的规定和办法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将个别的创新经验上升为系统的制度规范。为进一步细化镇村河长“管、治、保”职责,可考虑推进优秀、达标、不合格等结果考评,推行基层河长分类或分等级管理机制,优进劣退,赏优罚劣,倒逼落实河长责任。

二要细化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在细化落实基层河长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党政主要领导是辖区内治水护河的第一责任人。区、县(市)应明确考核要求,将“五水共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度综合考核五个“一票否决”事项(其他为廉政建设、计划生育、平安建设、耕地保护),充分激励基层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要以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为目标,切实健全镇、村级河长网格体系,确保管理无盲区。要结合“一河一策”执行、长效保洁、项目推进等情况,通过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强化责任落实,鼓励镇村开展“清三河”达标镇村创建等活动,切实加大治水投入力度,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推进河道整治各项工程,对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镇村河长要实行约谈、通报批评及其他党纪政纪处分,并作为评优、提拔、换届推荐候选人的重要依据。

三要强化社会参与。要规范河长公示牌设置、二维码张贴,编印完善有关河长工作手册、河长巡查日志,积极推进河道警长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针对乡镇财政盘子现状,积极倡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bot、ppp等新型投资和运作模式,发行企业债券或私募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五水共治”;要建立完善透明的社会捐助机制,拓展和畅通捐助通道,推广河道党员认领、企业认养及冠名等做法,积极推进公益河长制,试建金融、慈善、镇街、社区等机构受捐代理机制,定期编制捐助报告并向社会公告。要重视河长履职群众满意度测评和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在督查考核、绩效管理中注重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网民代表、治水监督员等参加,乡镇人代会要探索开展河长履职等专项审议等,形成监督合力。

四要深化氛围形成。农村文化礼堂、基层党校及有关公建设施要增设治水宣传墙、栏、窗,通过文艺加服务等形式在“三下乡”、基层宣讲活动中加强治水宣传教育,将《大禹纪念歌》传唱活动进一步普及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最美河道、最美河长等,编印治水创新案例100例、最美治水人等书籍,传递治水正能量。新闻媒体和宣传平台进一步加强治水正面报道,开展大型采访报道活动,并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增加市民互动,增强宣传效应。开展乡镇党委专题“议水”、乡镇党委书记讲“水课”等活动,增强党员治水意识。切实加强群团组织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加快万名治水监督员征集和治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护水公约、宣传海报和卡片进村入户宣传,进一步在基层形成“五水共治、吾水共治”的良好氛围。

一、河道基本情况

河庄境内共有河道27条、长公里,其中省级1条长公里(单边),区级10条长公里,镇级以下16条长公里。河长制“方千娄直河”在我街道境内长公里,起止义蓬界(南新线)至沿塘河,其中城隍庙直河长公里,五工段直河长公里。

20xx年以来我们先后投资万元对10条长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其中区级5条长公里,镇级以下5条长公里。13年投资万元对城隍庙直河公里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五工段直河至今未整治过。与该河道连通的河道有新和横河、河庄横河、三工段横河、江东围中横河、四工段横河、新江新创横河。河道边共有排放口112个,其中农业排水及雨水口75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排放口2个,生活废水排放口35个。沿河有河庄酱菜厂、友盛菜厂、南阳垦区江乐菜厂、钱江染化等企业。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成立工作班子,实施五水共治。建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第一副组长“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下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组、农村河道治理组、生活垃圾处理组、集镇截污纳管组、禽畜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组、防洪排涝治理组六个专项工作组,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河道治理和其他五项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推进。

(二)建立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街道及时出台了 “河长制”管理实施意见,制定农村河道治水实施方案。根据河道性质落实了“河长”,其中流经本街道的1条省级、四条区级河道由区确定四套班子的领导任“河长”外,街道内其它12条河道由街道班子领导担任“河长”,有关科、办担任“河长”单位,河道流经地的村书记担任属地“河长”,使我街道的主要河道实现了“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同时我们对辖区的主要河道进行排放口全面排查摸底, 17条河道共有排放口861个,其中农业排水口320个,生活废水排水口533个,农业企业排水口8个,我们将这些信息登记造册,建立河道档案,形成了“一河一档”。同时根据每条河道存在的问题逐条提出了个性治理方案,形成了“一河一策”。我们还制作了公示牌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督促。

(二)推行河长制,推进各项工程建设。

一是五工段直河疏浚工程。起止为三工段横河至沿塘河,

长4239米,土方58904方。今年4月21日开标,杭州绿恒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现正在做出土前的准备工作。

二是方千娄(五工段、城隍庙)直河整治工程。主要以绿化为主,城隍庙直河西岸绿化色块种植3800米(5511平方米),五工段直河五个节点绿化、200米河岸砌石,预算金额220万元,现五工段直河五个节点绿化、200米河岸砌石刚完成招投标工作。

三是河边拆违工程。沿河有违建小房16间,计290平方米,现已拆除10间,计168平方米。

三、建议和要求

(一)五工段直河从未整治过,要求对五工段直河进行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河道建设。

(二)在无法搬迁的情况下,要求区里统一出台蔬菜酱菜企业废水处理办法。

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护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考核评价体系,为实现全区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下面是我整理的2017乡镇河长制工作汇报,欢迎大家阅读!

5月29日,街道就“河长制”管理工作组织了一次汇报交流。现将汇报交流情况通报如下:

一、前阶段“河长制”运行情况

华工委〔2016〕19号文件明确各条河道的“河长”以来,大部分机关干部和村主职干部均能按照“河长制”管理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积极行动,履行污染治理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河道管理协调员、日常保洁巡查员、问题整改督导员职责,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调查巡查。按照区里“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要求,多数“河长”开展了踏河普查工作,较全面地掌握了所管河道周边的污染源,并加强了日常巡查,特别是区级河道的河长,巡查和调查工作更是深入、细致、具体、到位。

二是明确对策措施。根据调查和调研的情况,每条河都制订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明确了治理的具体措施和年度目标。

三是各方配合联动。工业线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关停了一大批小微排污企业;农业线实施畜禽养殖、水面养殖的清养关停,对箔桩、入河垃圾、沉船进行了全面清理;新农线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改造,去年2个今年5个;环卫站对主要河道沿线的偷倒垃圾进行了清理;城建线对主要河道沿线全面开展了违章整治,对船屋进行了清理,加强了境内建筑工地泥浆水的监管;社事线对沿河餐饮行业进行了整治;各村居有效落实了河道保洁责任。

四是协调整改问题。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河长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街道相关分管领导协商,与区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协调解决了沿河违章拆除、废弃箔桩拔除、过季瓜棚拆除、沉船船屋清理、入河垃圾和岸边垃圾清理、偷漏排查处等一系列问题。

五是主动跟踪督查。许多“河长”发扬“钉子精神”,对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的问题实施跟踪,如个别建筑工地偷排泥浆水和污水、个别企业偷漏排生产废水、个别企业职工宿舍直排生活污水等行为得到了有效处理。有的河长还多次联系区电视台、报社、街道广电站一起参与河道巡查,强化媒体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断面水质方面的问题

最大的问题,水质断面监测结果较差,离区里下达给我街道年度内消灭32个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的任务距离很大,到目前可以说进展不大。这从5月份的水质断面检测结果分析可以得知。5月份检测有效断面74个,Ⅴ类水质断面16个,比1月份的33个减少了一半,这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治水工作是有成效的;但劣Ⅴ类水质断面达到了50个,比1月份增加了10个,说明部分河道的污染情况在加重(西蜀阜直江、岩塘江、华墟直江、北娄、新娄、野猫畈生产河、和尚娄、葛家娄等河道水质逐月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余40个断面的水质年初至今没有大的改善。6条区级以上的'河道,断面水质忽高忽低现象突出,有的从1月份的Ⅴ类或劣Ⅴ类跳到4月份、5月份的Ⅲ类、Ⅳ类,有的又从Ⅲ类、Ⅳ类变到Ⅴ类或劣Ⅴ类,再仔细分析一下,发现这些河道沿线或上游均分布着大量的工业企业,水质出现大幅度、不规则的变化,不排除受部分企业偷漏排的影响。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断面水质只是一个表象,是一个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得不说是因为“河长制”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到位的地方,或者说是“河长”履职不到位的地方。从平时工作和汇报情况看,主要存在5方面的问题:

一是调查研究不够实。有的“河长”没有很好地执行“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要求,有些用汽车丈量,有些站在桥上丈量,有些站在地图前面丈量,有些根本没有到过河道现场,到汇报交流前一天,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还有人在问治水办同志,“我的河道在哪一个位置”;汇报当天,也有人未经请假,缺席汇报会,或许真的是工作忙,但你至少需要请假,或者委托其他同志汇报。无故缺席汇报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心中无底,平时对“河长制”这项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有的河长虽然参加了汇报会,寥寥数语,可知这位同志平时的工作也是“了了任务”,污染源头没有找准,原因分析不够深入,何谈对症下药。

二是一河一策不够细。有的“河长”制订“一河一策”也是“了了任务”,原因没有找准,污染源没有找到,制订的对策也就没有方向。有的原因分析没有准确数字做依据、多数是定性的,毛估估的,没有定量的依据,没有按照“问题清单化,项目数字化”的要求制定“一河一策”,措施不够扎实,缺乏可操作性、可考核性,存在应付了事的嫌疑。

三是协调作用不够强。“河长”的其中一个职能是“河道管理协调员”,但有的河长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不论大小、不分责任,表格一填,“一股脑儿”往上交,只做“过手财神”,例如“村级河道保洁不及时”这样的小问题,也抛给街道治水办、抛给相关领导,其实有些问题完全可以由属地解决。有的河长怕协调问题,碰到阻力就停止不前。有的河长只管发现问题,只管记录在案,既不协调属地解决,也不向相关领导或职能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如果普遍是这样,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河长制”管理又成了一个形式。

四是动真碰硬不够多。如:企业偷漏排行为,不光小企业有,大企业也有,光靠环保站去发现问题,肯定会有所不及,需要各位“河长”有动真碰硬的勇气。整治提升的小企业环保设施虽然上马了,效果如何,需要多方监督。中水回用的企业,是否真的在回用,需要经常督查。偷漏排行为非常隐秘,下雨天、节假日、晚上更要加强检查。农业种植业的化肥、农药的面源污染是一个遗漏,全街道还有5000多亩农田,对水质的影响不容忽视。有的工业企业、三产企业的生活污水尚未纳管排放,如何去发现,如何去协调,需要深入的作风。金龙客车的生活污水一直在直排,企业方也主动要求纳管,但区级相关部门在政策上存在障碍,需要我们想办法协调。建筑工地泥浆水仍然有偷排漏排现象,需要加强日常监管。三江大河稽山路桥下凌峰企业占桥为厂,区级河长周树森副区长非常关注,尚需采取有效整治措施。还有不少沿河沙场、煤场、废品收购站存在,一下雨污水流入河道影响水质,需要加大力度整治。

五是各方配合不够紧。“五水共治”是一项全省性的中心工作,涉及环境保护、农业水利、城乡建设等各线职能,发现问题抓整改,仅靠水利站和新农办一是职能不配套,二是工作力量跟不上,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部分“河长”在前期工作中反映,不同程度碰到街道相关部门配合不积极、甚至推托的情况,导致问题整改、解决速度缓慢。村级主职干部作为二级河长,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视和配合程度也各不相同,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属地职能需要进一步发挥。

三、下步工作要求

一是强巡查。各级河长要严格执行“用脚步丈量”河道的要求。污染源务必查清,查实,查明,查彻底,要用数据说话。一旦出现水质污染情况,除排查本区域污染源外,还要排查周边河道,甚至追溯到上游,跨区域进行排查。区委常委、区纪委金水法书记是杭甬运河的一级河长,5月27日在巡查杭甬运河的同时,巡查了钱清镇、华舍街道范围内的所有支流,这种做法值得各位河长借鉴。

二是强对策。按照“问题清单化、项目数字化”的要求,完善“一河一策”方案,每月根据断面水质检测结果,开展对比分析,排查水质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落实措施开展治理。

三是强执法。环保方面,要按照偷排的规律,特别是关注下雨天、节假日、晚上等重要时间段,主动出击,加强检查;要重点关注低小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用到水,是否产生液体,拥有中水回用装置的企业是否真正在回用。农业方面,要加强面源污染的控制,高度关注已关停畜禽养殖是否反弹回潮,要加快沿河小规模畜禽养殖的清养速度,防止由小变大。生活污水方面,在完成区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和三产企业的接入。城管和土地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加快沿河违章的拆除速度,全面清除沿河废品收购点、煤场和沙场,清除非法占用桥下空间的堆积物。

四是强协调。各级“河长”要敢于协调,发现问题要积极与街道相关职能办公室和职能部门协调对接,取得支持。街道相关各线、各办、各部门要主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介入处理各级“河长”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效能建设的要求,做到不扯皮、不推诿,敢落实、敢担当。

五是强制度。明确街道班子成员一周一巡查,街道其他一级河长一周两巡查,村级二级河长一周三巡查的要求。建立“河长”巡查工作记录制度,建立“河长制”管理重大问题拟办派遣制度,建立“河长制”管理抽查制度,建立“河长制”管理问题派遣办理督查通报制度。督查职能由街道纪工委和党政办联合执行,履行“河长制”情况和问题派遣办理落实情况,与单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

自2016年1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河长制以来,我市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并强力推进,2017年全市河长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效逐步显现,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迅速响应,高位推动

继上饶市2016年11月17日出台方案后,我市立即进行部署,11月24日结合实际印发了实施方案,并进行了会议动员,率先在媒体上公示了河长名单。2017年3月底召开了德兴市级总河长第一次会议,及时传达贯彻省、上饶市总河长会议精神。

为加强组织领导,市总河长、副总河长经常戴“红袖标”深入各乡镇调研指导,开展巡河、晒河工作,并定期调度全市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时常关心、过问河道环境卫生、科学用水、水质变化等情况,认真履行河长职责。

二、精心组织,三级联动

为实现区域内河库的“无缝覆盖”,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我市对境内主要河流、水库设立市、乡、村三级河长,明确各级河长工作职责与管理范围,建立健全日常巡查、监督、管护等长效机制,按属地原则实行分段管理、分段监控、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做到“一河一长、一河一策”,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共有县级河长6人,乡级河长85人,村级河长123人,巡查员189人,保洁员472人。

为及时、客观、真实了解各乡镇河长制工作进展,自2017年4月起,由市河长办牵头,联合市委农工部、市电视台组成暗访组,每月不定期深入全市各河流源头、水库、集镇、景区、公路沿线等,采取查找问题和向群众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暗访。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除在电视台公开曝光外,还印发图文通报,分送各级河长及乡镇挂点领导。连续三次被曝光的乡镇,总河长、副总河长将对其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三、合理布局,创新思路

为多角度、全方位探索、总结和推广河长制工作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我市将试点工作向纵深延伸,要求每个乡镇确定一条试点河流和一个试点村居。通过这一举措,各地纷纷根据自身实情,不断开拓工作思路,使我市河长制工作亮点纷呈。

我市龙头山乡在全省首创了“垃圾兑换银行”,既改变了当地群众乱弃垃圾的陋习,提升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极大改善了农村和河道面貌,又使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变废为宝”,减轻政府部门保洁投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该乡在各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爱护我家园”活动,使“垃圾兑换银行”的绿色环保理念走进校园,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

针对河道采砂、制砂导致河水浑浊的问题,我市将自2017年起,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实现禁采。2017年已有3个乡实现了全面禁采,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整治效果十分理想。2017年,还将有3个乡镇实行全面禁采。

为切实加强河长履职,市河长办印发了《德兴市“河长”巡河日志本》,发到市、乡、村三级河长手中,并将巡河日志记录情况作为乡镇年度河长制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依据。

此外,我市其他乡镇也推出了一些著有成效的举措,如:花桥镇建立了镇级河长制“O2O”政务平台,将镇、村二级“河长”和“三员”全部并入线上服务队伍;新营街道将试点村河长制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试点工作。

四、狠抓重点,改善水质

针对全省20%水质不达标断面河湖涉及我市乐安河干流海口镇德兴铜矿取水口下游至德兴市泗洲镇新村共14km长河段的水质治理保护工作,我市高度重视,在做好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加大巡查、加密监测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狠抓了“四个重点”。一是严控企业矿山污染。市河长办联合水利、矿管、环保等部门对全市企业、矿山排污口进行全面摸排,对流域内重点污染源实行一月一巡查,发现非法排污及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二是严控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引导群众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三是严控生活垃圾污染。逐步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置”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机制,实现垃圾日产日清。2017年,我市在部分乡镇开展了乡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乡村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将在全市所有乡镇逐步进行推广。四是严控河道生产污染。主要是加强河道巡查与管理,杜绝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现象。据2017年监测显示,该河段全年水质维持在Ⅲ类水及以上标准。

五、加大投入,资金保障

我市2017年市本级财政安排河长制工作专项经费445万元,确保河长制工作稳步有序推进。随着工作逐步深化,“河长”及“三员”队伍不断充实,所需经费将逐年增长,为此,我市将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河长制工作的相关要求,再接再厉、深入实践,早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可以发 水运方面的 也可以发工程方面。具体看文章内容

关于灾难报道研究的论文

给你发了,楼主。注意查收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木有免费的,有意可以联系,开空间有扣号。可以帮你写

关于营销渠道研究的论文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向进行的,其中,内部因素也就是渠道成员内部相互间引发冲突的基本原因,如利益、权力等;而外部因素则是渠道所存在的外部宏观环境,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文化环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外部宏观环境的重要一面,营销渠道也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渠道 渠道冲突 文化环境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渠道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越来越被看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要素。于是,有了“渠道为王”、“得渠道者得天下”的说法。 西方学者对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较早,主要集中在渠道结构和渠道行为两个领域,而渠道冲突是行为领域的一重要研究对象,因为任何渠道有合作也有冲突。透过国外渠道冲突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界定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内,或者植根于超级组织体内部来进行(Michman和Sibley,1980)。即意味着对渠道系统进行研究时,只重点研究组织和成员自身的行为,包括竞争、冲突、合作以及关系等,而忽视了宏观环境(如经济、文件、政治、法律、社会价值观等)。有的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以典型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营销渠道理论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局限性。事实上,营销渠道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它们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运作,而这些外部环境又时时影响着营销渠道管理。这些环境因素很多,其中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文化环境。西方学者对于我国市场的具体环境研究不多,这需要我国的研究人员自己来认真研究各环境因素。1 渠道冲突的内部因素研究 渠道成员之间要进行合作,矛盾或冲突就难以避免,Stern L. W.和EL-Ansary A.就说过渠道合作与渠道冲突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企业要做好自己的渠道就必须认真研究渠道冲突。国外对渠道冲突的定义有很多,比较权威的是Louis 和Adel (1996)提出的定义,他们认为渠道冲突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某个渠道成员发现其它某个或某些渠道成员正在阻止或妨碍自己完成目标。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有很多,如传播误解,渠道成员不同的目标和有分歧的专门化功能,以及联合决策过程的失误;不同的经济目标,渠道成员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恰当的渠道结构;不同的感知、领导风格、销售付款条件和目标等。许伟波总结了企业渠道冲突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客观成因、直接成因、环境成因和现实成因4个方面(见表1)。2 渠道冲突的环境因素研究 导致渠道冲突的原因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大量有关内部因素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些是研究其外部因素的,也就是环境因素。任何渠道都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是存在差异和不断变化的,所以,营销渠道的环境研究至关重要。从广义上讲,环境由营销渠道存在的所有外部非控因素组成。Rosenbloom将众多的外部非控因素大致分为经济环境、竞争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五类。他认为环境对所有渠道参与者和目标市场都产生影响,有渠道成员参与者(生产者和制造者、中间商、目标市场),也有非渠道成员参与者(服务机构),并建立了关系模型。他指出渠道经理在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必须考虑所有的渠道参与者。Michman和Sibley(1980)曾经提出关于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概念模型,他们认为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渠道冲突。西方渠道研究者们针对环境的不同要素做过相应的研究。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国内学者们也逐步对此展开了研究。国内企业的渠道环境的确十分复杂,连国际上著名的美国Boston咨询公司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说:中国的分销通道令人头痛。正是我国营销渠道环境的复杂性为企业的渠道冲突提供了沃土。环境的范畴很广,而每一大类又包含很多具体的因素。通过分析、整理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现将环境因素及其内涵归类如下(见表2)。3 文化环境对渠道的影响研究 由上可见,导致渠道冲突既有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而文化环境也是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一项。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例如:Hall(1959,1976);Hall and Hall(1990);Hofstede(1980,1991);Trompenaars and Hampden-Turner(1998)。其中,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共同拥有的、不同于另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同一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倾向于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思维方式和相同的行为方式,而不同文化中的个体或群体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则有较大的区别;同一文化中的人们容易沟通,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则较难沟通。一些渠道分析师如Janeen Olsen和Kent 等认为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渠道结构的主要因素。 过去几十年来,全世界许多国家有很多研究人员都赞成这一观点,也因此针对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影响展开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源于进行跨国营销时面临的一些渠道问题。Buzzell就注意到不同的消费者购买习惯对国际营销者选择的和目标消费者想要的渠道结构的类型产生影响。有很多文章是从整体上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化体系对渠道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文化特征。如Wadinambiaratchi研究了日本、土耳其、委内瑞拉、埃及、印度和热带非洲这六个地方的消费品销售渠道,发现其渠道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他认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它们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文化和人文背景。Hall、Knapp和Winsten在大不列颠和北美,Guirdham在西欧,Galbraith和Holton在波多黎各,Baker在热带非洲,诸如此类对分销渠道的研究结果都说明了以上结论。 而在具体的文化特征方面,Dubois指出价值和社会组织是影响渠道的关键因素。有些研究人员针对文化相关因素对渠道内部关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早期的Rosson和Ford(1982),他们选择了二十组加拿大生产厂商和他们在英国的分销商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关系如何受制于地理、社会和文化差距因素。然而,文化差距并没有特别地纳入研究,因为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文化距离是相同的。但他们也指出文化差距这一障碍可通过频繁地沟通和相互作用加以克服。再后来,Johnson,Sakano和Onzo(1990)对70个美国出口商和他们在日本的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推断出一种非抑制状态会减少这种美日渠道间的冲突,并用社会心理的因素来解释这种现象,也就是日本文化所特有的标准和价值。此外,Kale and McIntyre(1991)提出了一个文化特征对渠道的影响评价模型,并期望其他的研究跨文化渠道关系的人员来采用它。他们借用了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斯蒂德(Hofstede,1980)的文化理论中概括出的文化的四个维度,即个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躲避和夫权主义,将其应用于国际渠道研究中,提出了跨文化渠道行为理论。他们认为在国际营销渠道中,渠道成员在文化上的差异将影响渠道关系的建立、渠道关系建立后渠道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渠道效率的评价。他们觉得在评价文化对渠道行为的影响时应选择一些基本的特征变量,然而,这是一项相当复杂、烦琐和高投入的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合作研究。Jean-Emile Denis总结了文化对分销决策的影响,他从习惯、价值观、社会组织、标准和个性特征五个维度对渠道的结构、成员关系和内部行为等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分销 渠道 管理是企业营销活动开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分销渠道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分销渠道管理中的关系营销研究

分销渠道管理论文摘要

[摘要] 关系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思想,进入我国后,很快被企业接受并在营销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重点探讨了关系营销在分销渠道管理中的具体实施 方法 和实施的关键。

分销渠道管理论文内容

[关键词] 关系营销分销渠道实施

关系营销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 市场营销 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来的,它是指为建立、发展和维护成功的交易型交易而进行的所有市场营销活动。关系营销以系统思想为基础来考察企业的营销活动,认为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营销目标的实现与否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它将企业营销看成是一个与消费者、竞争者、供应商、分销商、内部员工等各个方面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将建立、发展和维持同这些相关组织和个人的关系作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成败的关键变量,企业与这些相关利益方的良好的关系被认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资产。

一、分销渠道管理中的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的重中之重是顾客服务和顾客满意,分销体系恰恰是企业向顾客提供服务的渠道。企业的主要顾客服务是由企业的渠道成员提供的,而顾客对制造商满意与否来自各顾客与渠道成员的互动关系。从广义上讲,分销渠道中的关系营销包括针对各种渠道层级上的渠道成员展开的营销策略,即至少有两种关系营销,一种是针对渠道末端的消费者或用户的关系营销 ,另一种是针对渠道中间机构(分销商)的关系营销 。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表现形式,即针对分销商的关系营销。分销商作为介于制造商和顾客之间的中间环节,比生产商更直接面对目标顾客,特别是零售商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目标顾客的购买决策,因此,制造商必须重视与分销商的关系,加强与分销商之间的关系管理。

二、分销渠道管理中关系营销的实施方法

制造商要协调好与分销商的关系,建立起真正的关系型分销渠道,在同分销商的业务交往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对分销商进行考评、选择

制造商实施关系营销的对象是有选择的。虽然企业在实施关系营销时,可能为与对方建立长期关系而做出短期牺牲,但这必须是在成本核算的前提下。只有那些具有长期盈利能力的分销商,才能关系营销的对象。所以,制造商要实施关系营销,建立起关系型分销渠道,首先必须对分销商进行甄选。甄选的标准包括:分销商的规模、资金实力、财务状况、销售能力、销售增长情况、仓储能力、运输能力、社会关系和影响力、市场管理能力、对品牌的看法和态度、营销道德以及分销商 企业 文化 与制造商企业文化之间的异同。

2.为分销商提供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制造商能否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分销商非常关注的问题,向分销商提供完善的服务,也是获得分销商合作与支持的条件。因此,制造商要作到以下几点:制造和分配优质产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质量;供货价格公平合理;供货及时、有保证;与分销商分担促销费用;为分销商提供销售服务;给分销商以技术帮助;管理协助与建议。

3.加强与分销商的有效沟通

沟通是渠道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指准确、及时的信息沟通,也包括双方之间情感的交流。密切的沟通,能使相互之间充分了解,有助于消除双方之间的误会,也有助于减少双方在观点、做法上的不一致,形成彼此的认同。沟通常用方法的有:个别交流、互访活动和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议以及媒介沟通。

4.给分销商合理的经济支持及激励

制造商应该为制定较高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标准,通过加大返利和规范市场等 措施 提高分销商的利润水平;为销售人员以及设施和附加活动的投资提供补贴。具体做法有:售点 广告 补贴、合作广告补贴、陈列展示补贴、示范表演和现场咨询补贴、点存货补贴、恢复库存补贴和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等。

三、分销渠道中实施关系营销的关键

分销渠道关系营销的关键是共同解决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使渠道关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形式。

1.信息共享

制造商与分销商间达到充分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分享,是双方进行成功关系营销的前提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信息共享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由于条形码、POS、VAW等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得零售商可以以非常低廉的成本获取全面的顾客信息,信息中心的地位已悄然由制造商转移到了零售商。通过零售商的数据库,制造商可以以很低廉的成本建立起相当完备的客户资料库,可以精确到每一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制造商更好地了解和接近顾客,从而降低经营决策的非理性程度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制造商根据相关信息改进产品设计、调整促销策略并把有关产品、促销信息及时反馈给零售商,也将对零售商的业绩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运作联结

运作联结是指买方与卖方公司在相互运作上的联结,这些联结通常包括公司运作的正式安排和合作。通过运作联结,既可以减少总的存货成本,也可以实现为特定顾客的量身定制或通过标准化为不同要求的合作伙伴采取同一种方式运作。制造商可以在公司内设立一个专门部门,负责确定分销商的需要,制定交易计划,帮助分销商以最佳的方式进行经营。该部门可以与分销商共同制定交易目标、存货水平、商品陈列计划、销售培训要求和广告与销售促进计划。

3.关系的特定适应

关系营销中的特定适应包括为一家公司的产品或生产进行改变,以满足关系方的独特的需要和能力。这种特定适应,可以是制造商为某一分销商研究与开发一种新产品,专门投资建立一条新的生产线;也可以是分销商为了适应制造商的要求,投资建设和扩大自己的销售网络,满足制造商的特定分销的需要。当企业间有相互长期的投资关系时,制造商应当想方设法降低分销商的投入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而分销商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订单或业务份额来赢得制造商忠诚度。

我国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销渠道管理论文摘要

内容摘要:作为企业重要资源之一的分销渠道,目前己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在我国,分销渠道缺乏效率,经销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渠道冲突严重,专业化渠道企业发展缺乏稳定性等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

分销渠道管理论文内容

关键词:分销渠道 问题 营销

分销渠道是使产品或服务能被有效消费而实现的一系列独立的分销组织的集合。通俗地讲,就是商品从生产者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所经过的途径、路线以及此途径中所设置的相应的销售机构和流通环节。它是现代市场营销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展开,我国分销渠道也加速了演变,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有力推动了新型分销渠道网络体系的建立。同时,企业也已经意识到要把产品或服务有效地传递到顾客手中,就不得不建立起自己的营销渠道系统,否则就不能生存、发展。但我国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缺乏 经验 和理论指导,盲目建立的营销渠道网络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甚至令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企业在营销渠道管理中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销渠道缺乏效率

我国缺少有组织的、集中的运输网络,现代化运输和储存设备也较少,落后的公共交通设施和有限的车量使运输得不到有效保证,加大了储存压力,使得小型杂货店和便民店数量激增,大型正规商店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尚不足10%,即使各大城市也不例外。

企业在技术、人才、管理、资金、储运、促销、硬件设施、售后服务等方面,对中间商支持不足,关系松懈,各自为政,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这些都导致我国企业的分销渠道缺乏效率。

企业的分销队伍大多庞大而效率欠佳。我国传统销售渠道模式是“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经典层级模式,呈金字塔状。这种一级压一级的分销模式虽有极强的市场辐射力,但却使厂家对渠道的了解与管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因为这种模式不但渠道长,而且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弱。在这种传统的渠道体系中,每一个渠道成员都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体,他们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为此甚至不惜牺牲渠道系统和厂商的整体利益。随着市场的扩展,控制难度加大,在企业没有直接面对消费终端的情况下,多层级的渠道结构降低了效率,无法形成有利的竞争价格,不利于企业及时沟通信息,信息反馈严重滞后,造成政策不能及时到位,浪费资源,最终影响了分销渠道竞争力的培育和产品知名度的形成。

我国一些企业过分片面关注分销渠道的分销能力,严重忽视了分销费用管理,在促销成本费用不断加大的同时,促销效果不明显。

中国的分销渠道仍然高度分散,效率低下。就零售企业的规模结构而言,占绝对优势的仍是中小型零售企业,零售市场尚未显示出集中的趋势。连锁企业由于盲目扩张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未形成合理有序的整体布局、管理混乱、缺乏特色、资金紧张等。批发商也是数目众多,良莠不齐。一些企业常常不得不与几百、甚至几千个批发商直接打交道。而且,批发商通常资金不足,规模有限,管理落后,销售、营销技巧性差,这就迫使企业不得不加大分销渠道的资源密集投入,从而降低了分销渠道的效率。

企业过分依赖中间商

在我国,企业过分依赖中间商的现象十分普遍。经销商由于良好的市场机遇,掌握了巨大的市场资源,规模迅速扩大,但经营能力却提升缓慢。他们不能主动适应新市场、新环境,甚至不能全力扩大销量,不能贯彻企业的销售政策,往往使企业的努力付诸东流。我国现有的经销商队伍大多是以个体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整体素质不高,这些经销商在市场开发能力、促销能力、管理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诸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他们缺乏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没有战略眼光,甚至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和企业的关系。分销商的低素质已成为我国企业分销渠道建设的瓶颈。所以,当前亟须对经销商队伍进行培训,使产供双方建立关系长存、利益共享的机制。

另外,过分依赖经销商,导致企业自身对市场情况不能准确把握,缺乏市场资料用于制定分销战略,并降低了公司对渠道的控制力。很少有企业能将渠道激励贯彻得当,企业价格体系不健全、不合理或者对分销商的奖励方法方式不适当,都使得中间商利润过高或过低。同时,多层次的销售网络也进一步瓜分了渠道利润。过低的利润,使中间商失去了合作的积极性,甚至不愿经销。

渠道冲突严重

经销商不规范的操作手段如竞相杀价、窜货造成严重的渠道网络冲突。渠道冲突是指企业在同一市场建立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渠道而产生的冲突,其本质是几种分销渠道在同一个市场内争夺同一客户群而引起的利益冲突。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与需要,企业在同一区域市场往往会使用多种分销渠道,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几种分销渠道将产品销售给同一客户群的现象。渠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具有客观性,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正常摩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恶性渠道冲突极具破坏性,降低了渠道的销售效率,导致本企业产品的相互竞争并增加销售成本,同时妨碍了渠道经营的柔性化,甚至动摇企业的整个分销网络。窜货是最典型的渠道冲突,在我国表现为,分销渠道中某些成员受利益驱动,逾过自己的辖区,以低于厂家规定的售价向辖区之外的市场(如畅销地区、新市场或正在启动的市场)倾销产品。窜货造成价格体系混乱,降低中间商的利润,降低生产商的忠诚度,阻塞渠道通路,甚至给假货以可乘之机。导致窜货有以下几个原因:价格体系混乱。商品流通有从滞销区向高价区流动的特性,这是窜货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同种商品,只要价格存在差异,或者只要不同地区的畅销程度不同.就必然产生地区间的流动。目前许多企业在产品定价上采取传统的“三级批发制”定价,即总经销价(出厂价),一批、二批、三批价,最后加个建议零售价。这种价格体系中每一个阶梯都有一定的折扣,如果总经销商自己直接做终端的话,其中两个阶梯的折扣相当丰厚。若总经销商比较重利,则会打乱价格体系直接供应零售商,出现越级越区销售。企业盲目向经销商加压加量。有的经销商为了拿到经销权,在试销期间全力以赴,销量很好。被厂家正式认可后,该销量成为确定年度目标的基础。经销商为了获得年终奖励,就得像试销时那样拼命,当本地市场无法消化时,就自然产生了越区销售的念头。营销人员受到利益驱使鼓动经销商违规。营销人员的收入始终与销售业绩挂钩,营销人员有时为了自己多拿奖金会不顾企业销售政策,鼓动经销商违规操作,向其他地区发货,由此引起窜货。

专业化渠道企业发展缺乏稳定性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至今也不过20多年,所以无论是渠道理论、渠道体系,还是渠道规模和专业化深度,都还缺乏整体性,专业化渠道企业发展缺乏稳定性,渠道企业自身没有明确的职能定位和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专业化渠道企业的发展陷入迷茫和徘徊的境地,他们不得不在业务和融资上寻求多元化。而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影响了渠道企业自身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分销和服务方面的集中投入。

分销渠道管理论文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著,郭国庆等译,《市场营销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学友,2001:“分销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7)

3.陈涛、李_、姜丽楠,2001:“企业的分销渠道管理创新”,《中国流通经济》,2001(5)

有关分销渠道管理论文推荐:

1. 国际分销渠道管理论文

2. 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管理探究论文

3. 有关企业营销渠道管理论文

4. 浅谈渠道管理研究论文

5. 分销网络渠道策略研究论文

6. 家电行业营销渠道建设研究论文

《浅谈营销渠道的建立与管理策略》

摘要:针对营销渠道的建立与管理策略论题:指出了营销渠道含义及特征;说明了建立营销渠道的重要性;阐明了营销渠道管理策略。

关键词:营销渠道;建立;管理;重要性;策略

1 营销渠道含义及特征

“营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简单地说,营销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美国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营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特征:①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生活消费)和用户(生产消费);②参与者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中间商;③前提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配送(Distribution)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 建立营销渠道的重要性

对制造商来说,营销渠道的建设是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了企业产品市场的开拓,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最终销售,也就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终端组织的形态单一,企业在营销渠道组织上缺乏对成员的选择余地,营销渠道管理大多处于松散的契约合同管理状态,制造商对渠道的控制比较薄弱。而营销渠道是一个制造商的产品流向消费者的通道,制造商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控制力度的大小,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营销渠道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每一个制造商必须加强营销渠道的建立工作。

3 建立适应新经济形势的营销渠道

信息化社会的市场竞争强调的就是速度,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行为变化快、竞争对手反应敏捷、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等因素,都制约着市场营销渠道建立的模式。因此,精简、富有弹性、互动、极具效率并且高度自动化、网络化,将是营销渠道在信息化社会设置的基本原则。

改善常规营销渠道,从代理商的角度来说,总是希望能够创造经营利润,创造长期稳定的销售来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希望得到供应商更大的支持。同时,代理商也希望通过成功推出好品牌,谋求自己企业的区域竞争优势。对于供应商来说,除了在战略上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基本方针,更应该从市场拓展、市场营销等方面体现关系处理的技巧,从而改善常规营销渠道。

适度扩展一体化直销渠道,供应商必须适度扩展直销渠道,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有助于改变供应商过分依赖销售代理的不利局面。供应商应扩展销售渠道,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分流客源,对代理人经营形成一定压力,从而促使他们摆正位置,积极配合供应商作好销售工作。二是有助于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益。在目前销售代理成本过高的情况下,直销减少了销售代理费的长期支付,无疑能降低销售成本。三是有助于销售服务质量,促进销售。

争取渠道成员的方法中间商要根据制造商和市场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决策,而这些信息又有很多是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提供的。根据人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的原理,制造商及其业务代表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宣传以上各种有利于中间商加入销售渠道的各种信息,影响中间商的决策,促使其加入营销渠道。

4 营销渠道管理策略

在每条产品营销渠道中都存在着渠道成员间不同程度的合作和矛盾。在一般情况下,渠道成员间的合作往往占主导地位,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形成一条分销渠道。它们通过一系列业务,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同单个企业单独业务相比,渠道成员合作能为各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可是,每一条产品分销渠道中也经常存在着某些矛盾,如“工商矛盾”和“商商矛盾”。渠道管理决策的目标就是要加强渠道成员间的合作,调解渠道成员间的矛盾。渠道管理决策主要由“渠道首领”来制定。渠道管理的任务包括选择渠道成员与鼓励渠道成员和评阶渠道成员三部分。

渠道成员的选择。渠道成员选择的重要性是与公司的分销密度、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如果公司选择的分销密度越小,其分销成员的选择越重要;相反,如果分销密度很大,则渠道成员选择的重要性就相应地减小。一般的情况下,选择渠道成员必须考虑中间商的市场范围、产品政策、地理区位优势、产品知识、预期合作程度以及中间商的财务状况及管理水平、促销政策和技术、综合服务能力等条件。

渠道成员的鼓励。刺激和鼓励渠道成员努力工作的前提,首先要求生产商了解各个中间商的需要和愿望。生产商必须明确:经销商是一个独立的经营者,而不是生产商的雇用者;中间商乐于接受受到顾客欢迎的产品,而不是生产商自己的产品;中间商关心的是所有产品的销路,而不是某一产品的销路。这些都是对生产商不利的。生产商应尽量避免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分两种情况。当生产商给予中间商的优惠条件超过他取得合作与努力水平所需的条件时,就会出现激励过分的情况,其结果是销售量提高,而利润率下降。当生产商给予中间商的条件过于苛刻,以致不能激励中间商努力工作时,则会出现激励不足的情况,其结果是销售量降低,利润减少。所以,生产商必须确定应花费多少力量以及花费何种力量来鼓励中间商。

一般来说,对中间商的基本激励水平,应以交易关系组合为基础。如果对中间商仍激励不足,则生产商可采取两条措施:提高中间商可得的毛利率,放宽信用条件,或改变交易关系组合,使之更有利于中间商;采取人为的方法来刺激中间商,使之付出更大努力。

渠道成员的评估。生产商除了选择和激励渠道成员外,还必须定期评估他们的绩效。如果某一渠道成员的绩效过分低于既定标准,则须找出主要原因,同时还应考虑可能的补救方法。当放弃或更换中间商会导致更坏的结果时,生产商则只好容忍这种令人不满的局面。当不致出现更坏的结果时,生产商应要求工作成绩欠佳的中间商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改进,否则,就要取消其资格。

除了针对中间商绩效责任签订契约外,生产商还须定期发布销售配额,以确定目前的预期绩效。生产商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列出各中间商的销售额,并依销售额大小排出先后名次,这样可促使后进中间商为了自己的荣誉而奋力上进,也可促进先进的中间商努力保持已有的荣誉。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高铁生,任林书.营销渠道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 朱华.《市场营销案例精选精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关于市政道路研究的小论文

优秀市政工程论文题目推荐

1、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浅论如何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3、提高市政施工企业在建筑有形市场投标成功率对策的分析

4、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5、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及应用

6、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缺陷和应对策略

7、浅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

8、市政道路检查井预制装配式井圈加固方法力学机理研究

9、浅谈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10、市政污水管渠和污水处理构筑物混凝土结构防腐问题

11、浅析市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

12、加强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分析

13、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14、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15、节能给排水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16、关于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分析

17、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分析

18、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研究

19、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20、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探讨

21、市政给排水管道基础处理及其施工

22、对市政排水、排污改造及管网控制研究

23、浅议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4、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25、浅论市政给排水管线的预设及安装工艺

26、浅谈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与管理

27、有关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几点研究

28、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29、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

30、市政给水管道造价控制探讨

3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2、基于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33、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34、浅析市政工程建设成本控制

35、市政工程绿色施工探究

36、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分析

37、浅谈市政污水管网的管理

38、一种市政管网无线监控装置设计与开发

39、论新形势下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顶管技术

40、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计量的控制

41、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42、市政电气节能设计措施分析

43、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44、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45、市政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46、降低市政管网漏耗的途径和方法

47、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探究

48、市政建设项目BT模式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

49、市政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措施研究

50、浅谈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

51、基于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分析

52、浅谈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与管理

53、浅谈市政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

54、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结构的优化设计

55、浅谈市政道路检查井养护修补工作

56、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57、浅析如何预防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通病

58、市政自来水给水管爆裂问题探讨

59、探讨市政给水工程中沟槽回填的控制措施

60、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61、预算管理在市政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62、市政排水管道运行维护及管理对策

63、探析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建设的技术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64、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结构设计

65、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施工技术探讨

66、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研究

67、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管理要点探微

68、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69、小区室外配套市政项目竣工图编制技术的探讨

70、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

71、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72、市政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分析

73、市政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4、市政工程建设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应用

75、论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

76、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分析

77、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研究

78、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研究

79、市政道路构建海绵体系的`措施探讨

80、市政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策略

81、市政道路工程排水管理探讨

82、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要点研究

83、浅析市政工程中道路园林绿化的要点

84、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探讨

85、浅析市政园林工程审核中遇到的问题

86、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分析

87、探讨市政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

88、探讨市政工程室外给排水管线及工程设计

89、谈谈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

90、关于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91、探讨市政工程中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

92、市政给排水施工建设中对于管材的合理选用

93、市政排水工程的节能设计探讨

94、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要点分析

95、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

96、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优化及后期维护的探讨

97、市政工程大管径泥水平衡顶管施工稳定性研究

98、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造价结算要点探讨

99、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路径探析

100、施工阶段市政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点分析

101、浅论市政工程基坑施工技术

102、市政设施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考

103、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

104、市政工程材料检测分析以及控制策略

105、关于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的探讨

106、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与管理措施

107、探析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108、市政工程中排水管道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方案

109、浅谈市政给水管网改造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110、基于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输水方式及管网分区的研究

111、论述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112、探索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

113、市政工程中地下管道的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分析

114、大型市政工程的业主方管理现状与优化研究

115、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思路及相关经验总结

116、浅谈市政道路给排水优化设计

117、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索赔问题初探

118、探讨市政规划中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及改造措施

119、市政道路埋设塑料排水管道塌陷原因分析

120、市政工程箱涵施工技术的实践微探

121、市政道路排水管道顶管法施工技术

122、城市市政道路路面雨水利用分析

123、探究当前市政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124、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提升措施探究

125、市政排水管道运行维护及其管理策略探析

126、市政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应用

127、浅谈市政道路污水管网的优化改造设计

128、如何进行市政工程结算审核

129、论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130、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监督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第一节. 编制说明我公司本着一贯认真、精益求精的服务宗旨,由我司委派最优秀的项目经理带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熟悉设计图纸,通过现场细致的踏勘,编制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各分项工程间的配合和衔接、交叉作业,以及环保对文明施工的特殊要求,安全施工等项,我们在编制过程中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和认真的研究,采取了较为具体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我们认为,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可以确保实现招标文件等资料所要求的工程数量、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等项目目标和本公司的效益目标。第二节. 编制依据小区、人行桥、地面停车场地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为以下信息和文件资料。二、编制依据1、小区道路、人行道、地面停车场等零星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小区道路、人行道、地面停车场等零星工程建筑设计图纸;3、现行的国家及省市有关规范和标准、强制性条文及规章、规定。4、现行南京市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及江宁区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5、现行的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标准图集。6、我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综合管理手册、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概述序号 项 目 内 容1 工程名称 小区道路、人行道、地面停车场等零星工程2 工程业主 南京晓庄学院3 设计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4 建筑面积 道路,停车场,13m长桥一座5 工程地点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内6 质量目标 合格7 安全文明 争创市级文明工地7 工期 150日历天第二节. 主要施工内容施工内容包括施工图纸范围内的道路,雨、污水管道,停车场及人行桥工程,质量要求第三节. 工期要求 根据施工合同要求,本工程施工总工期为15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09年4月12日,竣工日期为2009年9月8日。具体开工日期由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下的开工令为准。如现场变更增加工程量,工期顺延。第四节. 主要工程量砼路面、排水、路基填筑及人行道技术要求,路面结构为中间6m宽行车道,两侧各1m宽行人道,行车道结构形式为20cm 厚道渣碾压+20cm厚10%石灰土+素土夯实+20cm厚二灰结石压实+中、粗沥青碾压,两边人行道先是素土夯实+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结合层最后用用面包砖铺设。行车道路面下埋设各种工程管线其埋深未能满足道路最小覆土(70cm)要求或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小于路基设计要求时,或跨越填河段时,其上部水泥砼板块应作钢筋加强等形式处理。加强钢筋网:每米纵向钢筋8φ12,保护层大于8cm,横向钢筋φ12,间距35cm。道路排水设计为路面排水和污水,雨、污水管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1级管,管材必须满足国标要求,雨水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D<=600=和钢筋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管道底层用优质开三宕渣回填,两侧及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采用素土分层对称整平、历实,回填压实度为轻型标准93%,再回填塘渣,其压实度满足路基设计要求。第五节. 雨、污水管工程概述①. 管道接口1、 管与管接口部分基础与混凝土管基连续浇筑,按135°形式设置混凝土管基,管基采用C10混凝土浇筑,连接要严密、紧凑;2、 雨水管道采用1:2水泥砂浆抹带,石棉水泥钳缝。当管径D≥800㎜时,用1:2水泥砂浆在管内沟缝。管道抹带前应将管口周围清理干净并凿毛,充分湿润。抹接完成后必须湿润麻袋覆盖保养,并定期淋水,保养时间不少于3天。3、 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灰口应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抹带接应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4、 管道接口要凿毛并清洗干净,符合设计要求。抹带接口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下表1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宽度 +5、0 两井之间 2 用尺量2 厚度 +5、0 两井之间 2 用尺量②. 管道支护当基坑深度在3~6m之内时,且地下水较低,地质情况良好的情况下采用钢板桩及挡土板支护。③. 管道基础:1、 地基:开槽施工时土压力荷载系数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KN/m2,对达不到100KN/m2的地段进行地基处理,对地基承载力测定合格后方可施工。地基的处理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承载力在70KN/m2~100KN/m2之间的地段,采用原土夯实,密实度达到95%以上,对于承载力在50KN/m2~70KN/m2之间的地段,采用换填50cm厚的碎石进行处理;对于承载力小于50KN/m2的地段,会同设计人员现场勘察,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抛石挤淤、打木桩或其它方法进行处理;具体增加工程量按现场实际工程量进行签证。2、 管基:管材砂基础以下需增铺100mm砂垫层,对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采用200mm厚、颗粒尺寸为不大于25mm的碎石或砾石砂铺筑,其上用50mm厚中、粗砂垫层整平,基础宽度按规范要求。④. 排水构筑物1、 检查井:检查井接入接出管径尺寸采用不同规格的圆井或矩形,详见图纸断截面除落底的沉泥检查井外,井底均做流槽。2、 井盖均采用铸铁井盖。设在道路上或规格路上的井,其井盖与路面相平。设在绿化带上的井盖高出地面100mm,设于两侧之处的井,其井盖与人行道平齐。第三章.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一、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开工前,本公司将在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集中,项目部有关人员仔细审阅图纸,我方将在审阅图纸时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会知甲方,设计人员及时解决。本公司将严格按有关技术交底规程、组织技术交底。二、机械、材料的进场准备及劳动力的组织。1、按照材料及机械计划编制分批进场,在中标后即组织土方,机械进场,并合理调配资金,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2、安排劳动力进场,并对准备进场的劳动力进行劳动安全教育;对工程所需的各技术工种进行技术培训教育,取得有关上岗证、资格证后方许其进场从事相应工种的工作。三、测量放线工作。开工前,我司将积极联系甲方交接测量控制点,按规范复测,立即建立测量控制网,确定中线和施工红线,尽快进行了施工放样测量。四、施工协助配合工作我司将办好开工前须办齐的申报手续,加强与各方单位联系,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成员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我公司将该工程列入重点工程项目,以公司的整体实力为后盾,加强组织领导,从人才、财力、物力和安全上确保工程各方面的需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工地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取得高水平好效益,把本工程建成业主满意工程。第二节.主要管理与技术人员安排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各单表职务 姓名 职称 详见辅助资料表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施工员 施工员 安全员 安全员 材料员 材料员 质量员 质量员 机管员 机管员 第三节.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组织机构图第四节.各主要岗位岗位职责1.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1) 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授权代理,是本项目的质量经一责任人,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合同及分包合同相关的责任;(2) 执行公司质量方针、质量体系文件;项目质量目标的制定与贯彻实施;(3) 依据项目管理手册进行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质量职能分配及制定项目人员留置计划;(4) 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管理工作;(5) 领导编制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对项目成本支出审核签字;(6) 领导与组织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制计划、质量管理文件;(7) 领导项目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工作,是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8) 负责项目各类经济合同的审核签字;(9) 对项目的工期、成本负责。2. 项目技术负责人(1) 贯彻执行质量方针、项目质量计划与科技发展规划的引进及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核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及安全负有第一技术责任;(2) 具体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分包方提交的技术方案审批;(3) 领导项目计量设备管理工作;(4) 领导材料选型、报批与控制。负责引进有实用价值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5) 参加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 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规定;(7) 负责组织图纸绘审及各专业问题技术处理,审定设计洽商和变更工作;(8) 领导作好各项施工技术总结工作;参与项目制造成本实施计划的编制和分析工作;(9) 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通过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10) 领导做好材料试验工作及做好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3. 施工员岗位职责(1) 承担施工任务,负责技术交底、技术指导和工地管理。(2) 参与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办理工程变更手续。(3) 严守施工操作规程,严抓质量,确保安全。(4) 组织班组努力完成任务,对施工中的有关问题,及时解决向上报告并保证施工进度。(5) 认真做好隐蔽工程师、分部、分项及竣工工程的验收签证工作。(6) 努力钻研技术,提高施工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4. 材料员岗位职责(1) 深入现场了解情况,根据施工生产任务需要,做好料具采购,运输供应工作。(2) 熟悉各种材料的规格和验收标准,进场材料除应有出厂说明书或材料合格证外,需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合格方准使用,否则一律禁止使用。(3) 实行定额储备,计划用料,按施工平面堆放材料,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4) 掌握施工进度,做好材料的分批采购进场工作,每月用书面向总部汇报材料的储备情况。(5) 调度材料余缺,处理积压料具,做好废旧料具的回收和修旧工作。(6)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搞好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5. 安全员岗位职责(1) 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标志、安全规章制度以及用电、防砸、防坠、防火的教育工作。新工人需经培训后才能上岗。(2)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负责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安全竞赛活动。(3) 监督职工坚持使用“三宝”。(4) 经常检查施工现场用电、机械及其防护装置的安全情况,所有防护装置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若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应服从安全,不违章指挥,并监督工人按章作业。(6) 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保护现场,及时上报,并积极参加调查和处理。(7) 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无事故”竞赛活动,促进安全生产。6. 质检员岗位职责(1) 参加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程验收及技术评定工作。(2) 坚持“质量第一”的教育,提高工人质量至上的意识。(3) 按国家现行质量标准检查工程质量,并做好检查记录。(4) 参加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并填写有关记录。(5) 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要制止使用。(6) 协助施工员试制工程中的样板、标准件工作,并整理有关的技术资料。(7) 执行质量经济的奖罚制度,参加质量事故处理并分析原因,写出报告、并履行上级审批手续。第五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第六节. 现场施工条件及现场施工三通一平工程开工前,我公司必须派施工人员进场,进行三通一平的施工,三通即水通、电通、路通,一平即场地平整。施工临时用水计划由业主指定接口接出;施工临时用电计划由业主指定位置接出。第七节. 现场平面位置1. 根据本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高峰期施工人数,结合现场实际,计划在府前路附近空地上就近搭设临时设施用房。2. 施工总平面管理:1)、 为了减少各种料具的二次倒运距离,有计划地组织现场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本工程的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实行分片包干管理,责任到人,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2)、 项目经理部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现场办公室内要布置工程进度计划图表、劳动力调配、晴雨表、单位工程质量目标规划表、管理机构图等图表。3)、 凡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放,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里程桩控制点要有明显的标记,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4)、 进出入口设值班门房并张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概况和安全纪律牌,教育工人维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和劳动纪律。5)、 施工现场设专职保安人员,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其它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第八节. 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布置1、 生活临时设施计划布置于在府前路附近空地上。2、 在现场设2个消火栓,施工现场及生活临时设施配备消防器材。生活临时设施雨水排放采用无组织方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系统。第九节. 施工供水供电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地理位置,水源、电源由业主指定位置接出。电器设备使用严格遵守“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必须接地,发电机电有单独保护接地线,总电箱有专人负责监管。 第六章 资源需求计划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国别产地 制造年份 生产能力 备注1 挖掘机 PC200 1台 日本 2001 良好 2 挖掘机 1台 日本 2001 良好 3 东风自卸汽车 EQ3166G 1台 中国 2000 良好 4 柴油发电机 30KW 1组 中国 1999 良好 5 手推铁斗车 5个 中国 2001 良好 6 锯路机 1台 中国 2001 良好 7 潜水泵 Φ50 4台 中国 2001 良好 8 试压泵 1台 中国 2001 良好 9 运输马担(5T以上) 3辆 中国 2001 良好 10 风割 2套 中国 2001 良好 11 破路机 2套 中国 2001 良好 12 平板葫芦 4个 中国 2001 良好 13 水准仪 DS3 1台 中国 2001 良好 14 经纬仪 J2 1台 中国南京 2001 良好 15 全站仪 NTS202 1台 广州 1998 良好 16 蛙式打夯机 HW-32 4台 中国 2000 良好 17 吊车 16t 2台 陕西 1998 良好 18 电焊机 15KW 4台 广州 1998 良好 19 空压机 Ew6/7 2台 广西 2001 良好 20 风钻 6台 广州 1998 良好 21 砂浆搅拌机 UJE400 2台 韶关 2000 良好 22 混凝土搅拌机 350L 2台 韶关 2000 良好

其实这个很好找的,上百度查一下就有相关的了,修改下就可以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第一节.工程概况 1第二节.工程招标范围及内容 2一、工程招标范围、方式及说明 2二、工期要求及规定 2三、工程质量标准、保修要求 2第三节.场地情况及工程特点 2一、地质情况 2二、现场条件 4第四节.编制依据 4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5第一节.工程部署原则、方针 5一、部署原则 5二、工期目标的确定 5三、压缩工期方法 6第二节.工程目标 6第三节.施工部署 7第四节.工程特点、技术难点及对策 8第五节.施工总流程 10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及违约责任承诺 11第一节.施工总进度安排 11一、施工计划编制依据 11二、主要分部工程进度计划 11第二节.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 11一、从施工方案上保证 11二、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 12三、从施工计划上保证 12四、从工序安排上保证 12五、从安全生产上保证 13六、从后勤供应上保证 13七、从工作机制上保证 13八、从分项工程施工工期上保证 13九、从外部环境上保证 13第三节.违约责任承诺 14第四章.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15第一节.劳动力用量计划表 15第二节.主要材料计划 16一、材料管理 16二、主要材料计划 16第三节.资源投入保证措施 18第五章.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19第一节.总体布置 19第二节.临时设施 19第三节.施工用水、用电容量 19一、施工用水量计算 19二、施工用电量计算 21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试验设备计划 22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24第一节.施工方法简述和要点 24第二节.测量控制 24第三节. 关键施工分项——排水工程施工 25一、排水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26二、排水工程施工安全及质量保证 32三、管涵施工 33第四节.道路工程 36一、路基施工 36二、路面基层施工 44三、沥青砼路面施工 46四、铺砖路面施工 50第五节.附属工程 51一、侧平石施工工艺流程 51二、侧平石施工要点 51三、缘石的质量标准 51第六节.人行道基层施工 52一、工艺流程 52二、施工方法 52第八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3第一节.安全承诺 53第二节.文明施工承诺 53第三节.安全生产目标 53第四节.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53第五节.安全防护措施 54第六节.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55第七节.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55第八节.其他安全保证措施 56第九节.文明施工目标 57第十节.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57第十一节.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8一、管线、树木及房屋保护措施 58二、工地围蔽 59三、噪音控制 60四、空气污染(防尘) 61五、水质污染 61六、路面卫生 62七、工地卫生 62第十二节.消防措施 63一、组织管理 63二、消防用水与消防器材配置要求 63三、用电管理措施 63四、建立健全工地防火管理制度 63第九章.质量保证和质量违约责任承诺 65第一节.本工程质量目标 65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67第三节.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67第四节.本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70一、执行施工图会审制度 70二、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70三、执行技术检验制度 70第五节.质量体系主要过程控制 71第六节.施工质量管理与工程质量受控 72一、工程施工质量内部管理 72二、工程技术方案管理流程图 73三、施工方案三级技术交底程序图 73四、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 74五、工程质量管理流程图 76第七节.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76第八节.质量违约责任承诺 76第十章.施工管理 78一、管理机构 78二、项目部各岗位的职责 78三、现场项目管理制度 79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81一、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81二、雨季施工保证安全措施 81第十二章.施工协调措施 83一、与业主关系的处理 83二、与监理具体工作程序 83三、与设计单位的合作关系处理 84四、与政府部门之间关系处理 84五、与当地社区之间关系处理 84六、与其它专业单位协调 85第十三章.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的交收归档 87一、工程资料管理 87二、技术档案资料 87三、施工安全资料 88四、竣工资料按期移交的保证措施 88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建设规模:设计单位: 一、道路工程1、沥青路面施工:本工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面层为9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I)上面层。设计弯沉值Ls=。基层为6%水泥稳定石屑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规定要求。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应大于98%,混合料7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3Mpa。水泥稳定石屑的塑性指数应小于17,有机质含量小于2%,硫酸盐<。。第二节.工程招标范围及内容一、工程招标范围、方式及说明1、招标范围:。2、承包方式:根据招标人提供的施工图、资料,中标单位按中标价格包施工、包质量、包材料、包工期、包安全、包验收。二、工期要求及规定招标工期按完成招标范围内全部工程内容要求不超过180天。三、工程质量标准、保修要求1、按国家颁发的《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验收评定。工程质量要求必须达到合格。2、工程所选用的材料、配件及其它原材料,须达到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产品应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经监理工程师和甲方代表认可后方可使用。3、本工程的保修按建设部颁发第80号令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规定的保修期限进行;保修期自竣工验收签字之日起计。第三节.场地情况及工程特点一、地质情况本工程地质勘察揭露的地层有:人工填土(素填土、吹填土)、第四系海陆交互沉积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砂层(中砂、中粗砂)、粉质粘土和残积砂质粘性土及下古生界花岗片麻岩(全、强、中、微风化带)等,其中海陆交互相沉积层经历了3个沉积旋,即有细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粗粒土的沉积韵律,同时,受原始地形地貌影响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常常易形成交错沉积的影响,造成局部地段某个地层的缺失,在成层稳定性方面受到某些制约。有关地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填土(Qml)主要由素填土、吹填土组成,稍湿~饱和;松散状态。场地均有分布,层厚~,平均。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Qmc)淤泥:灰褐、褐灰黑色,呈饱和,流塑~软塑状态。场地均有分布,层厚~,平均。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褐灰黑色,呈饱和,流塑~可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中粗砂:(局部为粉细砂),褐灰黑色、少量黄褐色、浅灰黄,呈饱和,松散状态,局部稍密状态。场地均有分布,层厚~,平均。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褐灰黑色,呈饱和,流塑~可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粉质粘土:浅灰黄、褐黄、浅灰白色、局部灰褐色,呈湿,软塑~可塑状态,局部呈硬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中砂:(局部为粉细砂),黄褐色、浅灰黄色、褐黄红色、褐灰黑色,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局部中密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粉质粘土:灰绿色、浅灰黄色、浅灰白色、褐黄红色,呈湿,可塑状态,局部软塑或硬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淤泥质粉质粘土:褐灰黑色、灰褐色,呈饱和,软塑~可塑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中砂(局部为粉细砂或粗砂):灰绿色、浅灰黄色、褐灰黑色,呈饱和,稍密状态,局部中密状态。场地部分地段缺失该层,层厚~,平均。3、第四系残积层(Qel)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