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兰州的第一场雪飞扬的旋律,我们来到省城,参加省教科院举办的“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研究"课题推进会暨甘肃省2018年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种子教师培训会。雪花飘舞,但会场同仁们学习的热情早已驱散初雪的寒意,气氛热烈。教科院靳建设院长简短的开幕致辞,阐述了此次培训活动的目的与意义,群文阅读在甘肃中小的推广研究,是惠及全省孩子们的一项教育新举措。重庆教科院程浩院长热情洋溢的讲话,更是点燃了与会中小学语文老师们的学习热情。省教科院义教所许文婕所长做了“十三五”重点课题“甘肃省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研究”开题报告。凉州区、兰州城关区酒泉路小学、嘉峪关胜利路小学分享了作为群文阅读实验校的工作经验。下午,兰州五泉小学的何老师做了群文阅读的示范课《别样的愁绪》。朱涛老师做了《昆虫记》重庆树人教科院的教研员甘雪梅老师点评了两节群文阅读示范课,并做了《1十x群文阅读教学案例分析》的报告。兰州市第十一中学的谈放老师执教的议题为《"小人物”有“大境界”》的群文阅读课例。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陈家尧老师执教的《君子德性》群文阅读课,陈老师以《论语》一组语录为助文,引导学生感悟君子文化的内涵,学生对君子的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关雎》、《木兰诗》、《陈太丘与友期》为一组助文,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寻找君子德性;又以一组《君子与当代》的议论文为助文,引导学生在思辨中进一步感悟君子德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君子内涵跃然纸上,主题的凸显水到渠成。课堂中三组助文阅读量很大,但议题很集中,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入深,读、品、悟语文元素的多角度渗入,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我想,这大概就是老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陈老师不仅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德性课,也给现场的老师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德性课: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课例结束,陈老师又做了《群文阅读价值取向与课程实践》的学术报告,分享了他在群文阅读实践研究中的真实案例,尤其结合案例归纳统整了群文阅读议题确立与选文的策略,使人醍醐灌顶,对群文阅读的内涵、价值了然于胸。
【内容摘要】 近年来,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方兴未艾,笔者乘兴拜读了相关资料,粗浅 感知为 :群文阅读一定程度上让语文教学走向海阔天空 。 那一线教师如何操作呢?在这方面,“青春语文”的倡导者王君老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教师通过在备课中对同类信息的联结、整合,以形成语文教学的阅读场。其同类信息整合可以是单篇文本内部的群词、群句,也可以是多篇文本,甚至可以是整本书的阅读。 【关键词】 同类信息整合 单篇文本 多篇文本 整本书阅读 何谓同类信息呢?就是同一文本中或者不同文本中具有相同气质和相同意义指向的语言信息。对语言敏感的教师能意识到同类信息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有把它们共同构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场的语言冲动 。 王君老师即是这方面的践行者,她把这种思维特质称为“同类信息敏感”,而群文阅读的操作方法则是“同类信息的整合”。 钱梦龙老师定义“群文教学”为:以一篇文章或一个主题为基点,纵向或横向拓展,从而形成一个“文章”群而进行的教学。 原来群文阅读即是同类信息整合的表现,两者之间可以相融相生,而非把多篇文章直接丢给学生,略读,蜻蜓点水。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备课切入一个点整合,在课堂上依然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质——语言训练,依然要带领学生贴近文本,咀嚼语言,在语言中摸爬滚打,出生入死。通过联结整合,避免 了 零敲碎打,形成了一个语言场 、 阅读场。这样的语文课堂格局较为开阔,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色。 面对这些概念,具体如何操作,对笔者而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且看语文前辈们研究的硕果: 余映潮老师在《三峡》的识字教学环节中,这样设计: 请同学们找出带“山”旁的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巴东三峡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重岩叠嶂嶂: zhà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绝巘怪柏巘:yǎn,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峻:jùn,高而陡峭。 再请同学们找出带“シ”旁的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素湍绿潭湍:tuān,急流的水。 悬泉瀑布瀑:从河床陡坡或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 飞漱其间漱:shù,冲荡。 林寒涧肃涧:此指峡谷。 猿鸣三声泪沾裳沾:浸湿。 余老的这一识字教学设计,巧,有趣。巧在这些字形成的字群暗含三峡的地形;有趣在激起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这一整合教给了学生一种认词识字的方法,也落实了字词教学;这一整合“是非常奇巧的角度,它的产生倚赖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精细阅读与提炼”(余老点评)。 家常课的识字教学可以设计得这样精致,真是绝了。 王君老师在执教《散步》一文中,将课文中以下句子整合在一起: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这些句子整合在一起,学生一读,很容易体会到句式内部结构的对称,一种节奏的美感,音韵的美感油然而生。 教参把这些句子称为“对称句”“回环句”,王君老师则把这些句式称为“神奇的圆形句式”,把它们的作用总结为:内容相呼相答,形式相扶相持,思想相辉相映,情感相 融 相生。这样 的 整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总结,再朗读,对《散步》的“慢且稳,朴素中不失温馨”的语言表达风格,就不难理解了。 美妙的是笔者将这些句式呈现在课件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不需过多讲解,整个课堂书声朗朗,氤氲着浓浓的温情。 在群文阅读的探索中,司艳平老师的同质同人群诗阅读的研究很是独特,以《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为例: 司艳平老师以“望”为切入点进行整合,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望老杜雄壮心,二望老杜离乱心,三望老杜赤子心”,层层递进解读杜甫,深入领悟杜甫之心境与灵魂。 设计的问题有: 1.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词统筹这三首诗,你认为应该是哪个词? 2.《望岳》中,望雄壮之景,望到了怎样的景物?望雄壮之心,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3.这三首诗歌,《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是诗人的离乱痛苦之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 4.读《春望》,你认为哪两句诗最感伤?为什么? 5.读《石壕吏》,哪些诗句让你触目惊心?为什么? 6.穿插导读资料1和2,思考:你看到了杜甫的怎样的情怀?说说你对他的认识和看法。(资料1为杜甫生平资料以及不同时期的诗作,资料2为教师下水文章《赤子本色老杜心》) 司艳平老师这堂整合的群诗阅读,完全打破了传统单篇文本教学模式——一背景 作者 介绍,二内容讲解,三写作特色。这样一整合一堂课显得灵动而厚重,无论是朗读引导,还是每个板块之后以诗歌小结的形式,单是一篇教师的下水文章,足可见教师备课的功夫与功底。学生沐浴在这样的课堂中,那杜甫距离学生不会太遥远了,杜甫在学生心中立起来了。 又以王君老师研发的一堂课为例:《想说爱你不容易——让我们聊聊〈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班上的早恋现象严重,宜疏不宜堵,这是王君老师设计这堂课的初衷。王君老师把该书十对男女爱情的文段整合在一起,设计成两个课时的内容。 第一个课时:朗读整合的文段,从女方视角讨论概括爱情的显著特点(同甘共苦之爱、一厢情愿之爱、迷途终返之爱、精神交融之爱、爱情理想破灭之爱、怜惜同情之爱、坚韧无我之爱、志同道合之爱、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矛盾撕扯之爱) 第二个课时:讨论交流 女生时间:如果你必须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女子,你选择成为谁?你选择谁做你的丈夫? 男生时间:你觉得自己长大后可能成为故事中的那个男子?你觉得自己可能找到谁做你的妻子? 总结:好的爱情特质有哪些?(精神上的对等、身份上的认同、以奉献为前提、必须经历苦痛……) 纵观两个课时的教学实录,第一个课时朗读的氛围极其浓烈,学生完全沉醉于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朗读气场。第二个课时讨论的氛围强烈,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尤其是女生发言。王君老师期间适当穿插弗洛姆《爱的艺术》相关文段,更是把爱情的探讨上升至哲学的高度。这一整合,整合了文段,整合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了学生理性思考——如何去爱? 这是语文课吗?还是主题班会课?通过这两个课时,学生能转移注意力,捧起《平凡的世界》,这就是语文课。通过整合,来突破整本书阅读的难点,这不失为一种良策。 有老师这样期待群文阅学: 繁花已然迷人眼,回首流水行云间。 弱水三千取一瓢,不为醍醐为天然! 整合,不仅是一种操作手段,更应是一种实践理念。 语文前辈们对群文阅读的探索和实践,让笔者“豁然开朗,沉醉不知归路”。群文阅读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挑战,也是希冀 和 鞭策。在大数据、大网络时代,唯有对专业成长怀有一颗痴心,孜孜矻矻,方能在三尺讲台上走向海阔天空,走向诗与远方。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2]王君:《更美语文课》[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3]司艳平:《遥望老杜赤子心——〈杜甫诗三首〉同质同人群文整合教学》[J],语文湿地,2017 2018-12-28
开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新趋势,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新《课标》出:“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就选文内容展开集体建构,最终对选文理解达成共识的过程。 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教学的“群”,虽然从内容建构来看各有各的特点,但两者的本质属性、学习形式、教学程序、实践路径,却十分相近。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可以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牵引力或驱动力,可以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以“学习任务”为主线来整合教学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均注重阅读过程,教学策略中强调思维建构,两者结合可以助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基于以上思考,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文本内容、教学切入点、思维训练等角度来整合文本、选取议题,可以“同中求异”,也可以“异中求同”。鉴于新教材实施尚处于探索阶段,我倾向于第一轮教学先以教材的编排为基础进行文本整合,从以下四个途径实施群文教学。 一、在教材单元内实施群文阅读 实施群文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单篇教学的钻研,就新教材单元内的单篇课文而言,即使只是一棵树,也能让人感受到森林的气象。因为每个单元前有导语,后有学习任务,每一课有学习提示,这些提示和思考题、拓展题,从各个方面提示了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人文主题或知识点或能力点,通过审视同一单元内的所有课文,分析其异同,有助于找到合适的群文阅读“议题”。 比如,新教材下册第八单元的两篇课文《阿房宫赋》和《六国论》,都是关于“兴亡”主题的文章。六国为秦所灭,秦历二世而亡,历来探讨六国和秦朝兴亡的文章和诗词很多,在熟读这两篇课内文章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过秦论》(原文学生教辅资料《优化方案》上有),进行群文比较阅读。比较贾谊、杜牧、苏洵三位作者各自所处的时代及其社会的政治背景,思考他们写作意图的异同: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思路,比较三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内容、论证方法的异同。 通过群文阅读,既深刻地理解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也锻炼了辩证思维能力,达到了主题内涵和知识能力合一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材单元间实施群文阅读 同一本教材中,在单元之间进行整合,议题可供选择的角度其实更多。比如,从体裁出发,必修下册《与妻书》和《答司马谏议书》都是私人书信,一是私情中的大义,一是大义中不论私情;一篇缱绻,一篇慷慨,但纵然相隔千年时光,纵然写作情境截然不同,但都同样体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救国担当。学生在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知识、方法,灵活调动阅读策略,有效完成复杂情境中的学习任务时,增强了自身语文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契合了高考评价体系所提出的“四翼”考查要求。 三、在教材内外实施群文阅读 如果说在教材单元之间的整合需要教师胆大心细,敢想敢为,那么,在教材内外进行整合的群文阅读则更考验教师的整体阅读面和思维能力。在上届,我们整本书阅读主攻《史记》。有一次讲到试卷上的《孟尝君列传》文言文阅读时,我就借机以“战国四公子列传”为专题进行群文阅读。把《史记》“四公子列传”整合起来,将讲读、自读充分结合,通过安排三层梯度的学习任务:“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士,你更愿意到谁的门下生活?”“从‘战国四公子列传’中你能读出哪些政治、文化、社会等信息?”“请说说《史记》有哪些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及你在自主阅读中积累了哪些语言现象和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以问题探究为抓手,带领学生们共同梳理、探究、发现、创新,一起再现以“四公子”为主的战国时代群像,深入认识战国时代广阔的社会背景,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还比如,讲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以根据单元学习任务提示,先试着根据《答司马谏议书》,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在阅读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看看其内容与你的推断是否相合。《与王介甫书》原文,学生教辅资料《优化方案》里有,不用单独再印。 四、“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 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教学该如何交互推进?曾做过一道试题:“请结合材料一内容,以《红楼梦》中贾府为例,分析差序格局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差序格局以每个人自己为中心。贾母是整个贾府大家族的正中心,而贾宝玉是怡红院的中心,林黛玉是潇湘馆的中心,每个人都有以自己为中心的一套差序格局。②差序格局的大小取决于自己的社会影响。当贾府盛极一时,差序格局变得极其庞大,远亲诸如岫烟、宝琴等人都能容纳在内;而当贾府衰败,巧姐甚至被其舅舅卖掉,亲戚已不再为亲戚。③差序格局随着时间地点而变化。贾雨村落魄之时,曾受甄士隐的帮助,可以说关系较为亲近;然而在他判葫芦案时,却不曾对甄士隐被拐的女儿英莲有过一丝怜悯,可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原来的亲近也可以变得疏远。④差序格局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贾母亲近贾政、贾宝玉这一支,而对长子贾赦十分冷淡疏远。 《红楼梦》的时代社会背景正是封建社会崩塌的前夕,占据主导分配地位的仍旧是封建经济,因而和深入透视乡土社会结构的《乡土中国》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相互印证,可以巧妙整合在一起。若我们将群文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带进“整本书阅读”中,既能为《乡土中国》的深奥理论找到生动鲜活的例子,又能让《红楼梦》的叙事阅读进入理论层面的高度。 这道题也提醒我们,只要找到合适的议题,“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也可以交互推进。 群文阅读教学,宏观上可以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微观上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和有益的补充,以议题带动阅读活动,打破文本间的界限,有助于导向学生的自由阅读和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翁。但在实际操作实践中,我也发现有不少问题。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课时、时间量太大。有时一个议题开展,易放难收,学生的阅读是自由的,开放的,但也容易无节制,有时课外阅读占据了大量的课内学习时间。 (二)教材的教学梯度很难掌握。群文阅读的议题选择,应当讲究体系,教师不可以想一出是一出,议题间缺乏联系和层进的话,不利于将语文课教成一个整体,也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四大维度的全面发展建设。 (三)对教师素养的要求更高。在群文阅读的实践中,教师除了要读懂弄通教科书、读本上的文章,还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更好地从课内延展到课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 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概念的提出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指明了方向,高中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尚处于初始阶段,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让阅读回归学生本位,以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探究
理想与突围: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索 电影电视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知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比如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等等,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群文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生的喜爱。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体系为前提,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及文本内容主体,提高对群文教学的编排及组织,以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1.1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仅仅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与度量。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自由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
1.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要想能够与时俱进,就要获取足够先进及丰富的信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讲课质量,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小学课文中的内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1.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使用单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模式,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教学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阅读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群文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4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整堂课都围绕同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内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识为主,完全忽视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具有正确阅读方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目前小学语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同类题材编排的`课程体系,每个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群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2.1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中心议题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是群文阅读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要设置好议题,把握好议题的难易程度。议题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学习性。议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议题的选择要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指的是以小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以主题为前提,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及教学计划进行的群文阅读活动。此阅读活动有两种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师以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掌握较为薄弱的主体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其二,提升型。教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通过展开不同的主体进行阅读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的高层次的阅读指导。比如在进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知识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充满矛盾但是却被统一的现象,通过此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归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使学生能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2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指的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并且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其能够服务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预习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文本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复习扩展型。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掌握文本知识的程度,开展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环境、生态之类的群文,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及环保状况,这样小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课文中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使小学生体验身边的污染现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状况,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学习。
2.3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的课文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有对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在差别中看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文章的鉴赏力。联想阅读是学生联系自己的自身经历,体会不同文章的情感。对于部分摘抄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全文,使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可以在课下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或者相关作者的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三种,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多篇文章阅读技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更新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思想,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以及教学对策,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60-60.
[2]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3]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4):37-38.
[4]甘玉林.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解读[J].小作家选刊,2016,(25):170.
[5]杜娟.起承转合---浅谈小学语文与群文阅读的联系[J].东方教育,2015,(6):188-188.
[6]易文慧.试论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72-72.
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一、以作者为中心选文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初中语文阅读可以从教材选定的作者出发,对该作者的文章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家的文风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就可以选择老舍同样写济南的《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让同学一起学习,看老舍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增加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样还可以选择老舍的散文如《北京的春节》《养花》《草原》《猫》等,通过群文阅读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选文以及名家文风,学习名家风范,积累见识和学识。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
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
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等诗文。唐诗中送别诗也很多,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和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同样送别却寄托了诗人不一样的情怀。这些阅读的经典,无论是针对初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都有着丰富的作品,出现在课堂上,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群文阅读组文的方式
上文讲了从文章的作者、体裁甚至“同文”方面去选文,是选文的一个思路,但是选出的文章会有很多篇、很多种,怎样巧妙组合到一起也是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种组文的方式:
(一)以“拓展强化”的方式组文
顾名思义,拓展强化就是在一个水平基准线上进行不断完善,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比如围绕社会的话题会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科技、过年、特产、奉献等话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切合时代的作品,根据已有的教材篇目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在上文诸如以作者为中心选择的文章基础上,根据文章深度层层递进强化,也可以补充其他作者类似的文章,交叉进行,补充文章作者风格单一的不足,进行拓展强化。
(二)以“完善增补”方式进行组文
根据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类型的文章缺失,例如有关家庭教育、自我认知类型的文章较少。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时期,对自我认知不太明确,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对家庭教育不理解,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此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完善增补此类型的文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及优点,正确与家长沟通,表达情感,帮助他们成长。可以说很多作家都以自身家庭故事和自己成长经历创作,趣味性强,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诸如《傅雷家书》《名人传》等励志型作品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推荐对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群文阅读组文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教师可以不同的选文里自由组合,达到拓展强化、完善增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即可。但是选文时目标要明确,根据难易程度螺旋上升,切不可超越学生理解阅读能力之上,否则一些枯燥的文章反而降低学生阅读兴趣,适得其反。群文阅读是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发现,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围绕课程要求和标准,提高自身素质和阅读面,在选文、组文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素材,选择名家、经典文学作品,确保文章不难不易、恰到好处、阅读性强,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切实落实群文教学为阅读教学服务的目标。群文阅读自由性、创造性较强,组文更是千差万别,这是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筛选合适的素材,组文技巧上要求很高。笔者在此提出了组合选文的几种方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学术界多加研究。
1 群文阅读选文来源应该填写原始文献的出处,包括文献名称、作者、期刊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信息。2 这样填写可以方便读者查找原始文献,验证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是对原作者的尊重和致谢。3 如果是引用网页或其他数字资源,应该注明网页地址或数据库名称等信息,以便读者查找和获取。
【内容摘要】 近年来,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方兴未艾,笔者乘兴拜读了相关资料,粗浅 感知为 :群文阅读一定程度上让语文教学走向海阔天空 。 那一线教师如何操作呢?在这方面,“青春语文”的倡导者王君老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教师通过在备课中对同类信息的联结、整合,以形成语文教学的阅读场。其同类信息整合可以是单篇文本内部的群词、群句,也可以是多篇文本,甚至可以是整本书的阅读。 【关键词】 同类信息整合 单篇文本 多篇文本 整本书阅读 何谓同类信息呢?就是同一文本中或者不同文本中具有相同气质和相同意义指向的语言信息。对语言敏感的教师能意识到同类信息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有把它们共同构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场的语言冲动 。 王君老师即是这方面的践行者,她把这种思维特质称为“同类信息敏感”,而群文阅读的操作方法则是“同类信息的整合”。 钱梦龙老师定义“群文教学”为:以一篇文章或一个主题为基点,纵向或横向拓展,从而形成一个“文章”群而进行的教学。 原来群文阅读即是同类信息整合的表现,两者之间可以相融相生,而非把多篇文章直接丢给学生,略读,蜻蜓点水。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备课切入一个点整合,在课堂上依然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质——语言训练,依然要带领学生贴近文本,咀嚼语言,在语言中摸爬滚打,出生入死。通过联结整合,避免 了 零敲碎打,形成了一个语言场 、 阅读场。这样的语文课堂格局较为开阔,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色。 面对这些概念,具体如何操作,对笔者而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且看语文前辈们研究的硕果: 余映潮老师在《三峡》的识字教学环节中,这样设计: 请同学们找出带“山”旁的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巴东三峡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重岩叠嶂嶂: zhà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绝巘怪柏巘:yǎn,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峻:jùn,高而陡峭。 再请同学们找出带“シ”旁的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素湍绿潭湍:tuān,急流的水。 悬泉瀑布瀑:从河床陡坡或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 飞漱其间漱:shù,冲荡。 林寒涧肃涧:此指峡谷。 猿鸣三声泪沾裳沾:浸湿。 余老的这一识字教学设计,巧,有趣。巧在这些字形成的字群暗含三峡的地形;有趣在激起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这一整合教给了学生一种认词识字的方法,也落实了字词教学;这一整合“是非常奇巧的角度,它的产生倚赖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精细阅读与提炼”(余老点评)。 家常课的识字教学可以设计得这样精致,真是绝了。 王君老师在执教《散步》一文中,将课文中以下句子整合在一起: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这些句子整合在一起,学生一读,很容易体会到句式内部结构的对称,一种节奏的美感,音韵的美感油然而生。 教参把这些句子称为“对称句”“回环句”,王君老师则把这些句式称为“神奇的圆形句式”,把它们的作用总结为:内容相呼相答,形式相扶相持,思想相辉相映,情感相 融 相生。这样 的 整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总结,再朗读,对《散步》的“慢且稳,朴素中不失温馨”的语言表达风格,就不难理解了。 美妙的是笔者将这些句式呈现在课件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不需过多讲解,整个课堂书声朗朗,氤氲着浓浓的温情。 在群文阅读的探索中,司艳平老师的同质同人群诗阅读的研究很是独特,以《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为例: 司艳平老师以“望”为切入点进行整合,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望老杜雄壮心,二望老杜离乱心,三望老杜赤子心”,层层递进解读杜甫,深入领悟杜甫之心境与灵魂。 设计的问题有: 1.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词统筹这三首诗,你认为应该是哪个词? 2.《望岳》中,望雄壮之景,望到了怎样的景物?望雄壮之心,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3.这三首诗歌,《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是诗人的离乱痛苦之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 4.读《春望》,你认为哪两句诗最感伤?为什么? 5.读《石壕吏》,哪些诗句让你触目惊心?为什么? 6.穿插导读资料1和2,思考:你看到了杜甫的怎样的情怀?说说你对他的认识和看法。(资料1为杜甫生平资料以及不同时期的诗作,资料2为教师下水文章《赤子本色老杜心》) 司艳平老师这堂整合的群诗阅读,完全打破了传统单篇文本教学模式——一背景 作者 介绍,二内容讲解,三写作特色。这样一整合一堂课显得灵动而厚重,无论是朗读引导,还是每个板块之后以诗歌小结的形式,单是一篇教师的下水文章,足可见教师备课的功夫与功底。学生沐浴在这样的课堂中,那杜甫距离学生不会太遥远了,杜甫在学生心中立起来了。 又以王君老师研发的一堂课为例:《想说爱你不容易——让我们聊聊〈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班上的早恋现象严重,宜疏不宜堵,这是王君老师设计这堂课的初衷。王君老师把该书十对男女爱情的文段整合在一起,设计成两个课时的内容。 第一个课时:朗读整合的文段,从女方视角讨论概括爱情的显著特点(同甘共苦之爱、一厢情愿之爱、迷途终返之爱、精神交融之爱、爱情理想破灭之爱、怜惜同情之爱、坚韧无我之爱、志同道合之爱、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矛盾撕扯之爱) 第二个课时:讨论交流 女生时间:如果你必须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女子,你选择成为谁?你选择谁做你的丈夫? 男生时间:你觉得自己长大后可能成为故事中的那个男子?你觉得自己可能找到谁做你的妻子? 总结:好的爱情特质有哪些?(精神上的对等、身份上的认同、以奉献为前提、必须经历苦痛……) 纵观两个课时的教学实录,第一个课时朗读的氛围极其浓烈,学生完全沉醉于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朗读气场。第二个课时讨论的氛围强烈,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尤其是女生发言。王君老师期间适当穿插弗洛姆《爱的艺术》相关文段,更是把爱情的探讨上升至哲学的高度。这一整合,整合了文段,整合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了学生理性思考——如何去爱? 这是语文课吗?还是主题班会课?通过这两个课时,学生能转移注意力,捧起《平凡的世界》,这就是语文课。通过整合,来突破整本书阅读的难点,这不失为一种良策。 有老师这样期待群文阅学: 繁花已然迷人眼,回首流水行云间。 弱水三千取一瓢,不为醍醐为天然! 整合,不仅是一种操作手段,更应是一种实践理念。 语文前辈们对群文阅读的探索和实践,让笔者“豁然开朗,沉醉不知归路”。群文阅读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挑战,也是希冀 和 鞭策。在大数据、大网络时代,唯有对专业成长怀有一颗痴心,孜孜矻矻,方能在三尺讲台上走向海阔天空,走向诗与远方。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2]王君:《更美语文课》[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3]司艳平:《遥望老杜赤子心——〈杜甫诗三首〉同质同人群文整合教学》[J],语文湿地,2017 2018-12-28
群文阅读选文来源填写的应该是文章的出处,可以是书籍、报刊、网站等,要求准确无误。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语感,而阅读是语文积累的基础,只有通过阅读,把握整体课文内容和要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领会在特定语境中语句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培养学生语感。下面是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单纯借助教材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成绩提升,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甚至未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时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学期中仅有的数十篇课文嚼烂、嚼透,这样反复枯燥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
2.阅读资源匮乏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受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家长教育思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来进行学习,只能通过课本、电视来获取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村小学中一年读过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师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图书室书籍不足等都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教学设备落后
受到社会模式、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大多学校仅仅依靠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大大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这一原则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更新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引导。小学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群文的有效联合,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在横向、纵向、内容、异同等多方面的对比当中提升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当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放到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提出“这些文章在情节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相同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童话故事情节的反复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迁移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一篇文章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文章阅读当中。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当中的《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当中黑衣上无白点、有白点、出现小洞的情节变化并了解跌宕起伏的写作方式,而后让学生阅读《泥人张》《苏七块》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当中也应用到了相同的写作方式”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小学教师应当确保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课本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当中的《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寻找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并展开“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收集到的资料朗诵与秋天相关的诗词、画与秋天相关的画等,在拓宽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多角度与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需积极开发课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进行班级共享来丰富课文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将所阅读的同类型文章放到一起来感受其语言表达方法、情节发展模式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其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诗,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推荐其去阅读中外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阅读这一新兴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对阅读资源做好开发,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总结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存在的障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步履维艰。下面笔者就当前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如下: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学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
3.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
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对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下面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解决措施,如下:
1.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学后将学生组织起来,将16:00~17:00这段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当然,不能每一天都进行,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可以规定每周周二和周四或者每周周三和周五为课外阅读时间。
2.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
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
3.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另一篇是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可以先就爬山虎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它的特征、习性等。进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品格进行讲述,最后再上升到对作者自身品格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资料,而不是教师强行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建立奖励机制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推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障碍有: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等。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看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一、教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只有6-8岁,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是字词学习的重要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以学习巩固汉字、积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为主。基于这样的思考,低年级群文阅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议题适合,学生能读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选择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从文章内容、人文内涵、表达方式、作者等方面确定议题。由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这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从人文内涵、文章内容、人物专题等来选择议题。同样是寓言的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的选择可以不同。我们可以从关注寓言的文体特征,关注寓言故事中角色特点、情节变化、人物语言行为等方面来确定议题。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确定的议题是:初步感受寓言的文体特征———小故事,大道理。因为,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寓言”这个词,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寓言故事,因此让学生了解何谓“寓言”,对寓言的文体特征有初步正确的认识,应该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二)内容有趣,学生悦读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阅读活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要迈出成功阅读的第一步,就必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阅读兴趣。因此,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趣,要让学生喜欢读、喜欢看,让学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与人分享。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以在学生熟练认读字词的基础上,阅读儿歌、童谣、韵文、短小的故事、浅显的寓言和浅近的古诗等。例如,在《寓言两则》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选取了《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三则寓言故事。这三则故事情节上都比较简单,结果都是事与愿违,三个主人公都傻得可爱。学生只要稍作思考就知道不可能的事他们却傻傻地坚持去做。读着读着,学生情不自禁地发笑。这样的故事能深深地吸引学生。那这三则寓言故事确定哪个教学落脚点更贴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呢?我们抓住人物的“傻”作为本课教学的落脚点。因为,首先,“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容易理解;其次,每个故事中主人公不但有傻想法,还付诸傻行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和学生一起了解主人公的傻想法,谈谈他的傻行为,最后通过傻带来的坏结果感悟故事的寓意。
(三)容量适中,学生会读
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时间里学习多个文本。这就意味着我们绝对不可能再采用原先一课一文本的教学方式。正如蒋军晶老师所说的“: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意味着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意味着教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意味着教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群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忍痛割爱,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重锤敲击,这样才能腾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多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安排了三则寓言故事的学习,其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是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二年级的课堂教学,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是分内的事。按照平时的教学,一节课安排一则寓言故事的学习,而这次两节课却要学习三则寓言故事。所以,我们把字词教学和了解《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大意放在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在学生熟练掌握生字新词后,我们才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教学的重点是抓住人物的“傻想法”“傻行为”和事情的“坏结果”,感受人物的“傻”劲,明白寓言的寓意。
(四)群文相关,学生易读
群文阅读教学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选文。组织群文,群文的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取得阅读效果,甚至达到结构化更好。由于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不同,群文的选择方法也不同,有求同型———强化某种认识,有比异型———引发认知冲突,有整合型———丰富多元理解等。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考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觉得本课群文的选择求同型比较适合。经过反复比较,我们从三个方面思考:首先,故事中的主人公也得傻得可爱;其次,他们也得有傻想法、傻行为、坏结果;最后,最好也是成语寓言,而且不能太深奥。再三比较后,我们确定《画蛇添足》作为补充文本。由于学生在前两则寓言的阅读中充分掌握了读此类寓言的方法,再加上三篇文章相关度很高,所以阅读《画蛇添足》时,教师给足时间,学生便能潜心会文,读懂了人物,读懂了寓言。
二、怎么教
(一)直线型推进为宜
群文阅读教学的推进方式很多。如,分组递进式———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点射状推进———先呈现一篇再阅读一组;举三反一式推进———先呈现一组,再归纳出关键的写作方法,最后写话练习;直线型推进———一篇一篇地阅读,反复重读推进———同一组文章反复阅读,不断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群文阅读教学一般采用“直线型推进”比较适宜。这种推进方式,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同时,学生能很好地习得阅读方法,较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画蛇添足》这三则寓言是一则一则推进的,但是每则寓言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揠苗助长》重点教给学生抓住种田人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读懂寓言。这则寓言的教学始终围绕“把握故事的整体”这一问题展开:你觉得这个种田人傻在哪里?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焦急”“转来转去”“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体会种田人急于求成的心里,这是种田人“傻”的根源;同时,多次入情入境的朗读,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这则寓言的教学目的是夯实基础,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方法。对《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教学,教师则适当放手,让学生尝试抓住种田人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读懂寓言。先学生个人阅读,画出有关语句;再全班交流,重点抓住“每天”体会想法的傻,抓住“整天”“一天一天”体会行为的傻。《画蛇添足》这则寓言的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去学习,从读准、读通故事到读懂主人公的傻都充分关注小组合作交流。《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是“教—扶—放”的有层次的直线型推进方式,让每个学生循着教师有步骤、有程序的教学设计,习得阅读方法。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妙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天窗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一旦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灵的天窗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不强。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信息量比起单篇教学肯定要大,这就要求学生更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在形式上多样化。例如,《寓言两则》群文阅读教学中,三则寓言相同的教学落脚点———傻,相同的学习重点———傻想法、傻行为、坏结果,教到最后揭示寓意。这种教学,低年级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学习激情降低,注意力转移。于是,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揭示寓意环节,对《揠苗助长》一文,教师直接提问: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守株待兔》则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师扮演种田人一再傻等兔子的到来,学生扮演邻居、朋友、路人等不同角色劝说“种田人”;教师引导学生在扮演角色中说出寓意。《画蛇添足》是最后学习的寓言,则安排课堂练笔:“我想对这个人说———”在与文中人物思想交流中点出寓意。
(三)强化阅读主体为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在相同的时间内要阅读多篇文章,教师要少问精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思考。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例如,对第三则寓言《画蛇添足》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前两则寓言中所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首先,让学生大声朗读,读通故事,碰到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做个记号,再请教组内的同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陌生的文章,一定要先扫清字词上的拦路虎。接着,让学生反复默读,画画写写,找出主人公的“傻想法”“傻行为”和“坏结果”,可以在相关语句旁写写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所得。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交流。这样的教学,学生一直在阅读、思考、交流、倾听的语文实践中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一个享受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呈现交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体现阅魅力提升的过程。
【内容摘要】 近年来,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方兴未艾,笔者乘兴拜读了相关资料,粗浅 感知为 :群文阅读一定程度上让语文教学走向海阔天空 。 那一线教师如何操作呢?在这方面,“青春语文”的倡导者王君老师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引领。教师通过在备课中对同类信息的联结、整合,以形成语文教学的阅读场。其同类信息整合可以是单篇文本内部的群词、群句,也可以是多篇文本,甚至可以是整本书的阅读。 【关键词】 同类信息整合 单篇文本 多篇文本 整本书阅读 何谓同类信息呢?就是同一文本中或者不同文本中具有相同气质和相同意义指向的语言信息。对语言敏感的教师能意识到同类信息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有把它们共同构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场的语言冲动 。 王君老师即是这方面的践行者,她把这种思维特质称为“同类信息敏感”,而群文阅读的操作方法则是“同类信息的整合”。 钱梦龙老师定义“群文教学”为:以一篇文章或一个主题为基点,纵向或横向拓展,从而形成一个“文章”群而进行的教学。 原来群文阅读即是同类信息整合的表现,两者之间可以相融相生,而非把多篇文章直接丢给学生,略读,蜻蜓点水。群文阅读需要教师备课切入一个点整合,在课堂上依然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质——语言训练,依然要带领学生贴近文本,咀嚼语言,在语言中摸爬滚打,出生入死。通过联结整合,避免 了 零敲碎打,形成了一个语言场 、 阅读场。这样的语文课堂格局较为开阔,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色。 面对这些概念,具体如何操作,对笔者而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且看语文前辈们研究的硕果: 余映潮老师在《三峡》的识字教学环节中,这样设计: 请同学们找出带“山”旁的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巴东三峡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重岩叠嶂嶂: zhà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 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绝巘怪柏巘:yǎn,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峻:jùn,高而陡峭。 再请同学们找出带“シ”旁的字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素湍绿潭湍:tuān,急流的水。 悬泉瀑布瀑:从河床陡坡或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 飞漱其间漱:shù,冲荡。 林寒涧肃涧:此指峡谷。 猿鸣三声泪沾裳沾:浸湿。 余老的这一识字教学设计,巧,有趣。巧在这些字形成的字群暗含三峡的地形;有趣在激起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这一整合教给了学生一种认词识字的方法,也落实了字词教学;这一整合“是非常奇巧的角度,它的产生倚赖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精细阅读与提炼”(余老点评)。 家常课的识字教学可以设计得这样精致,真是绝了。 王君老师在执教《散步》一文中,将课文中以下句子整合在一起: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这些句子整合在一起,学生一读,很容易体会到句式内部结构的对称,一种节奏的美感,音韵的美感油然而生。 教参把这些句子称为“对称句”“回环句”,王君老师则把这些句式称为“神奇的圆形句式”,把它们的作用总结为:内容相呼相答,形式相扶相持,思想相辉相映,情感相 融 相生。这样 的 整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讨论,总结,再朗读,对《散步》的“慢且稳,朴素中不失温馨”的语言表达风格,就不难理解了。 美妙的是笔者将这些句式呈现在课件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不需过多讲解,整个课堂书声朗朗,氤氲着浓浓的温情。 在群文阅读的探索中,司艳平老师的同质同人群诗阅读的研究很是独特,以《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为例: 司艳平老师以“望”为切入点进行整合,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一望老杜雄壮心,二望老杜离乱心,三望老杜赤子心”,层层递进解读杜甫,深入领悟杜甫之心境与灵魂。 设计的问题有: 1.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词统筹这三首诗,你认为应该是哪个词? 2.《望岳》中,望雄壮之景,望到了怎样的景物?望雄壮之心,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3.这三首诗歌,《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爆发后,写的是诗人的离乱痛苦之心,这两首诗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 4.读《春望》,你认为哪两句诗最感伤?为什么? 5.读《石壕吏》,哪些诗句让你触目惊心?为什么? 6.穿插导读资料1和2,思考:你看到了杜甫的怎样的情怀?说说你对他的认识和看法。(资料1为杜甫生平资料以及不同时期的诗作,资料2为教师下水文章《赤子本色老杜心》) 司艳平老师这堂整合的群诗阅读,完全打破了传统单篇文本教学模式——一背景 作者 介绍,二内容讲解,三写作特色。这样一整合一堂课显得灵动而厚重,无论是朗读引导,还是每个板块之后以诗歌小结的形式,单是一篇教师的下水文章,足可见教师备课的功夫与功底。学生沐浴在这样的课堂中,那杜甫距离学生不会太遥远了,杜甫在学生心中立起来了。 又以王君老师研发的一堂课为例:《想说爱你不容易——让我们聊聊〈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班上的早恋现象严重,宜疏不宜堵,这是王君老师设计这堂课的初衷。王君老师把该书十对男女爱情的文段整合在一起,设计成两个课时的内容。 第一个课时:朗读整合的文段,从女方视角讨论概括爱情的显著特点(同甘共苦之爱、一厢情愿之爱、迷途终返之爱、精神交融之爱、爱情理想破灭之爱、怜惜同情之爱、坚韧无我之爱、志同道合之爱、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矛盾撕扯之爱) 第二个课时:讨论交流 女生时间:如果你必须成为小说中的一个女子,你选择成为谁?你选择谁做你的丈夫? 男生时间:你觉得自己长大后可能成为故事中的那个男子?你觉得自己可能找到谁做你的妻子? 总结:好的爱情特质有哪些?(精神上的对等、身份上的认同、以奉献为前提、必须经历苦痛……) 纵观两个课时的教学实录,第一个课时朗读的氛围极其浓烈,学生完全沉醉于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朗读气场。第二个课时讨论的氛围强烈,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尤其是女生发言。王君老师期间适当穿插弗洛姆《爱的艺术》相关文段,更是把爱情的探讨上升至哲学的高度。这一整合,整合了文段,整合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发了学生理性思考——如何去爱? 这是语文课吗?还是主题班会课?通过这两个课时,学生能转移注意力,捧起《平凡的世界》,这就是语文课。通过整合,来突破整本书阅读的难点,这不失为一种良策。 有老师这样期待群文阅学: 繁花已然迷人眼,回首流水行云间。 弱水三千取一瓢,不为醍醐为天然! 整合,不仅是一种操作手段,更应是一种实践理念。 语文前辈们对群文阅读的探索和实践,让笔者“豁然开朗,沉醉不知归路”。群文阅读对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挑战,也是希冀 和 鞭策。在大数据、大网络时代,唯有对专业成长怀有一颗痴心,孜孜矻矻,方能在三尺讲台上走向海阔天空,走向诗与远方。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2]王君:《更美语文课》[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 [3]司艳平:《遥望老杜赤子心——〈杜甫诗三首〉同质同人群文整合教学》[J],语文湿地,2017 2018-12-28
1. 群文阅读选文来源应该填写具体的文献出处,如书籍、期刊、报纸等。2. 这样填写的原因是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参考文献,同时也能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权威性。3. 延伸内容:在填写选文来源时,应该注意标注出版时间、作者等相关信息,以便读者对文章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在使用他人观点时,也应该注明出处,避免抄袭和侵权行为。
1 群文阅读选文来源应该填写原始文献的出处,包括文献名称、作者、期刊名称、卷期号、页码等信息。2 这样填写可以方便读者查找原始文献,验证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是对原作者的尊重和致谢。3 如果是引用网页或其他数字资源,应该注明网页地址或数据库名称等信息,以便读者查找和获取。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一定的价值意义,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知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比如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等等,都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在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群文阅读在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及培养小学生思考能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及小学生的喜爱。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体系为前提,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及文本内容主体,提高对群文教学的编排及组织,以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教学的目标。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
1.1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有小学语文教师都是要求学生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学生如果能够长期坚持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过目前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仅仅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与度量。所以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比如教师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自由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及知识面。
1.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化的社会中,学生要想能够与时俱进,就要获取足够先进及丰富的信息,要想实现这一目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能够有效的增加学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讲课质量,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放慢自己的讲课速度。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全面理解小学课文中的内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
1.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使用单篇文章进行教学的模式,只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往往会忽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为了教学为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阅读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小学教师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群文阅读任务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且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潜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1.4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但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整堂课都围绕同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内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识为主,完全忽视了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具有正确阅读方式。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目前小学语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据同类题材编排的`课程体系,每个单元都可以作为一个群文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学生进行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2.1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中心议题体现着教学的目标,是群文阅读课堂的中心。教师在备课的阶段,要设置好议题,把握好议题的难易程度。议题既要有挑战性,也要有可学习性。议题的选择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看法不够全面,教师在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议题。议题的选择要有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主题为基础进行阅读指的是以小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水平为基础,以主题为前提,使小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计划及教学计划进行的群文阅读活动。此阅读活动有两种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师以学生平时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包括学生对不同主题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一些掌握较为薄弱的主体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其二,提升型。教师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基础,通过展开不同的主体进行阅读指导。这种方式是以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基础知识为前提,进行的高层次的阅读指导。比如在进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知识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充满矛盾但是却被统一的现象,通过此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从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以及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使学生能够自主归纳知识,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整体,使学生能够在搜集知识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2.2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以任务为导向进行阅读指的就是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进度,并且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其能够服务教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其一,预习型。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内容,为文本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复习扩展型。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掌握文本知识的程度,开展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环境、生态之类的群文,使学生了解目前的生态环境及环保状况,这样小学生能够充分认知课文中的危机。并且还可以使小学生体验身边的污染现象,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地球状况,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学习。
2.3充分运用群文阅读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的课文之外,教师可以选择有对比性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寻找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有深刻的认识,在差别中看到学习方法和规律,提高语文文章的鉴赏力。联想阅读是学生联系自己的自身经历,体会不同文章的情感。对于部分摘抄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全文,使学生关注作者的选材以及情感的表达。在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之后,可以在课下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体裁或者相关作者的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结语
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阅读方式主要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及整本书阅读三种,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多篇文章阅读技能,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更新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思想,创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上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意义以及教学对策,以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60-60.
[2]李晖.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5,(4):169.
[3]陈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4,(54):37-38.
[4]甘玉林.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解读[J].小作家选刊,2016,(25):170.
[5]杜娟.起承转合---浅谈小学语文与群文阅读的联系[J].东方教育,2015,(6):188-188.
[6]易文慧.试论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与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72-72.
初中语文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课堂,传统的阅读教学文章少而精,学生视野较窄,缺乏对同类文章思考的空间,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实现既聚焦课堂又走向社会、家庭的阅读视野。群文阅读的课堂需要用心、用智、选对文、选好文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切实获益,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组合选文的策略。
一、以作者为中心选文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文学风格,初中语文阅读可以从教材选定的作者出发,对该作者的文章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家的文风有更深刻的认知。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选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教师就可以选择老舍同样写济南的《大明湖之春》《趵突泉的欣赏》让同学一起学习,看老舍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增加学生的写作技巧。同样还可以选择老舍的散文如《北京的春节》《养花》《草原》《猫》等,通过群文阅读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选文以及名家文风,学习名家风范,积累见识和学识。
二、以“体裁”为中心选文
以体裁为中心选文,把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掌握该类体裁的写法。文章的体裁无外乎有六大类即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语文教师在选文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难易适中同类体裁的文章,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议论文杂糅在一起,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丰富性。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以“同文”为中心选文
所谓“同文”就是主题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文章,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同文”现象,甚至同样的题目有多个人写,但是写作的角度和内容都不相同。教师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同文”,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文经典的作品总是有内在的契合,尤其是同样主题的文章,语文教师在解释文章的过程中,有时也不能把经典文本的意思内涵解释得十分到位,那么让经典“互文”,无疑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绝妙法则。著名的散文家俞平伯和朱自清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便是“同文”中的经典,另外古诗文中“同文”的作品就更多了。古人喜欢吟咏同一对象,例如边塞诗,有一个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都是写作边塞诗的高手,同一篇《出塞》,王昌龄就有“秦时明月汉时关”“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等诗文。唐诗中送别诗也很多,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和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同样送别却寄托了诗人不一样的情怀。这些阅读的经典,无论是针对初中语文古文阅读教学还是现代文阅读教学,都有着丰富的作品,出现在课堂上,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群文阅读组文的方式
上文讲了从文章的作者、体裁甚至“同文”方面去选文,是选文的一个思路,但是选出的文章会有很多篇、很多种,怎样巧妙组合到一起也是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种组文的方式:
(一)以“拓展强化”的方式组文
顾名思义,拓展强化就是在一个水平基准线上进行不断完善,达到不断强化的目的。比如围绕社会的话题会有很多文章,也有很多科技、过年、特产、奉献等话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切合时代的作品,根据已有的教材篇目进行群文阅读。也可以在上文诸如以作者为中心选择的文章基础上,根据文章深度层层递进强化,也可以补充其他作者类似的文章,交叉进行,补充文章作者风格单一的不足,进行拓展强化。
(二)以“完善增补”方式进行组文
根据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类型的文章缺失,例如有关家庭教育、自我认知类型的文章较少。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在叛逆时期,对自我认知不太明确,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对家庭教育不理解,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此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完善增补此类型的文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及优点,正确与家长沟通,表达情感,帮助他们成长。可以说很多作家都以自身家庭故事和自己成长经历创作,趣味性强,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诸如《傅雷家书》《名人传》等励志型作品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推荐对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群文阅读组文方式灵活,不拘一格,教师可以不同的选文里自由组合,达到拓展强化、完善增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即可。但是选文时目标要明确,根据难易程度螺旋上升,切不可超越学生理解阅读能力之上,否则一些枯燥的文章反而降低学生阅读兴趣,适得其反。群文阅读是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创造性的发现,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围绕课程要求和标准,提高自身素质和阅读面,在选文、组文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素材,选择名家、经典文学作品,确保文章不难不易、恰到好处、阅读性强,既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切实落实群文教学为阅读教学服务的目标。群文阅读自由性、创造性较强,组文更是千差万别,这是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筛选合适的素材,组文技巧上要求很高。笔者在此提出了组合选文的几种方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望学术界多加研究。
群文阅读要指向表达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共识。2011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告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习表达。随着群文阅读更深层次的推广,也有很多呼唤指向表达的声音。台湾赵镜中先生提出在考量群文议题时应该有“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和“读写结合的操作”。 群文阅读指向表达,换言之,即实现群文的读写结合,或称群文读写。群文读写,具有结构性的文本是土壤,给学生广阔的视野,具体的语言文字是根须,可让学生反复咀嚼和品味…… 在具体群文读写操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一、审视文本,直击语言内核 群文读写,首先要关注“读”。一组选文,大都四、五篇文本,对学生而言,40分钟时间,全面剖析深度挖掘是不现实的。因此,老师要懂得取舍,善于取舍,从文本中筛选出学习表达最具关键作用的相关信息。这里的“关键信息”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具体而强烈地体现了本篇文章表达特点或表达方式,二是对整组文本的议题构建有显著的支撑作用。关键信息的提取,教师需要有明确的预设,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 群文阅读《有魔力的话语》,就是结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语言的魅力”中相关文本,在学生完成单元《语言的魅力》《难忘的一句话》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之后,推荐阅读《大作家的小老师》《一个有魔力的字》《螳螂捕蝉》,通过读、勾、思、议,教师引导体会话语的魔力在何处;再推荐《有温度的词汇》、《晏子使楚》两篇文章,利用学习记录单,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各小组重点交流本组最感兴趣的文章。学生勾划妙言妙语,交流、体会妙在何处,填写阅读单。 最后教师结合板书,水到渠成地总结:当对方咄咄逼人,智慧的语言能够避其锋芒,独辟蹊径;当对方一意孤行,智慧的语言能够委婉劝谏; 当对方取笑发难时,智慧的语言能够顺水推舟、寻隙还击。教师巧妙地创设三个情境,激发表达欲望:你作为顾客,发现啤酒中有苍蝇;公交车上,别人踩了你的脚,你会怎么说?结合当天学校读书日,好朋友想借阅你心爱的图书,你最担心什么?想给他怎样的提醒更得体?上台演一演。学生的妙言妙语令人击掌,有方法渗透,与生活联系,学生对“智慧的语言”、“言语的魅力”的感受自然达到了丰富饱满。最后推荐《妙言巧解得天下》,课外阅读也会如一颗种子,悄然撒播。 二、品味语言内容,感悟表达作用 群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是以具体的语言为凭借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真实认识。要从群文中学习表达,则要让学生基本懂得表达的作用。在《借物喻人》一组群文阅读中,如果能够在《咏梅》中让学生深度挖掘“梅花”迎寒斗雪傲然挺立的生长状况,在《竹石》中挖掘竹子立根原在破岩中特立独行的生长状况,仔细品味,再和比喻的人物桥接,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如此努力地描写事物,其作用更是为了描写人物精神的美好。由此看来,品味文本中精致的语言,感悟其表达作用,其实只是群文阅读中一个一个的“点”。也正是这样的“点”,让学生对表达的作用慢慢累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为后来的集体构建达成共识架设了桥梁。 在执教《送别诗》群文阅读时运用“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古诗,以“送别”为迁移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讲一首,联一组;《赠汪伦》以歌送别,《别董大》以话送别,以酒送别,以目送别。学生填写阅读记录卡后在班上交流。学生在这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迁移性拓展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强化了语文实践。自读是考验基础,讨论是重点,发现是亮点,读写结合自然和谐。 三、比较语言结构,构建表达特点 群文阅读需要统整。何谓统整?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同但却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学习多篇文本,通过阅读理解和试探揣摸习得表达形式、懂得基本作用的基础上,将探究的语言视为一个整体,并对这个整体进行剖析和比较。 在《英雄》群文教学中,我预设统整了课文《金色的鱼钩》《丰碑》《灯光》等几篇文章,通过了解群文,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通过快速初读,让学生学会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抓住重要信息;通过重点品读,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引导“求同”阅读,让学生寻找群文共同点,感受“英雄”形象;通过对比阅读,引导“求异”阅读,发现群文的不同点,感受“英雄”的本质;最后,结合当前对英雄的认识,总结讨论当今的英雄,并趁机引导学生写“英雄”。在教学中,通过方法选择、反复阅读、求同存异,读写结合等策略,基本实现了习得方法、提升认识、形成素养的目的。 四、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表达 群文读写,其落脚点是“写”。只是这样的写,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以学习一定表达方式的实践性写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网络群文阅读课例《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中如此设计:“我们今天一起读了几个反复结构的故事,了解了这一类故事的特点,大家想不想当一回小作家,创编一个童话呢?”《指向议论文的表达》中这样设计:“我们读了这一组群文,你们也可以把这些具体事实积累起来化为自己用。同桌交流一下吧,你打算运用哪些事例来证明“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观点呢?其中“故事的特点”作为创编的明确要求,“运用事例来证明”观点,具有较强针对性,即为了真正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见,运用语言习得实现表达,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篇习作,而是通过实践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种表达方式,实现技能的迁移和体验。当然,群文读写的课堂,时间相对紧张,对习作的要求无需尽善尽美,只要能体现本组群文旨在渗透的表达策略即可。因为,只有表达方式的长期运用,才可能真正内化,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基于上述教学流程,我们不难发现,要实现群文读写,语言文字是极关键的载体。以群文的课堂,从语言文字中揣摸和获取表达方式,从语言文字中思考和积淀表达方式,从语言文字中运用和巩固表达方式,这是学生真实的生长过程。 语文教学是平凡的,“群文阅读”是平凡的,坚守平凡,总有一天,你会“不平凡”!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自己的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下是我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论文,欢迎阅读。
一、目前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我国很多农村小学教学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已经形成了单纯借助教材的教学来促使学生在短期内获得有效的成绩提升,一些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甚至未进行系统化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时大多根据自身经验,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将一学期中仅有的数十篇课文嚼烂、嚼透,这样反复枯燥的教学方法达不到新课改的要求,使得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低下。
2、阅读资源匮乏
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条件,然而当下我国农村小学语文群文教学受到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家长教育思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仅能依靠有限的教材来进行学习,只能通过课本、电视来获取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多农村小学中一年读过一本以上课外书的学生所占据的比例在10%以下,教师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图书室书籍不足等都给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教学设备落后
受到社会模式、教育经费不足、农村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大多学校仅仅依靠教科书、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大大降低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率。
二、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这一原则下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更新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引导。小学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法,通过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来实现群文的有效联合,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比较性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在横向、纵向、内容、异同等多方面的对比当中提升鉴赏能力。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小学语文下册当中的《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将其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等童话故事放到一起进行阅读比较,并提出“这些文章在情节结构方面具有哪些相同点?”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出童话故事情节的反复性特点。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迁移性问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一篇文章时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文章阅读当中。例如,在讲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当中的《刷子李》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当中黑衣上无白点、有白点、出现小洞的情节变化并了解跌宕起伏的写作方式,而后让学生阅读《泥人张》《苏七块》等文章,提出“哪些文章当中也应用到了相同的写作方式”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获得已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2、丰富教学资源
一方面,小学教师应当确保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文章合理地做出课本资源的开发。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当中的《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围绕“秋天”这一主题来寻找相关的文章、诗词等,并展开“我眼中的秋天”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借助收集到的资料朗诵与秋天相关的诗词、画与秋天相关的画等,在拓宽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多角度与多渠道。另一方面,小学教师需积极开发课文资源,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进行班级共享来丰富课文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将所阅读的同类型文章放到一起来感受其语言表达方法、情节发展模式等。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例如,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其阅读一些童话故事和儿童诗,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推荐其去阅读中外名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群文阅读这一新兴教学方式逐渐被应用到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分析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对阅读资源做好开发,从而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总结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一、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存在的障碍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如人力、物力、财力等。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步履维艰。下面笔者就当前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如下:
1、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首先得有人力方面的条件,教师得担负起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习的责任。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农村小学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只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一年下来也就只能学到大概50篇文章。而教师更多的是选择让学生背课文、抄课文,直至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能够倒着背诵课文。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这一件事情,既枯燥又没有实际提升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
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有足够的物力、财力,要有足够的教辅资源支持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但由于农村办学资源有限,大多数小学是没有图书室的,即使有图书室,里面书籍也存在着过于陈旧以及收藏量少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滞后,不会主动为孩子添置课外书籍,这就导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几乎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虽然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了解一些课本外的知识,但是也很有限,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少,知识面窄。
3、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
虽然有些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但是在实施方法上存在不足。教师在对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在讲套话、空话,如告诉学生阅读书籍可以获得增长见识云云。教师并没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根本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至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了。
二、改善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解决措施
基于以上对开展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障碍的分析,下面笔者提出几点相关的`解决措施,如下:
1、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不能仅仅盯着书本进行教学。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以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活动,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目前农村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基本在16:00左右,放学后学生基本都是在打闹中度过的,与其这样,倒不如利用好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以在放学后将学生组织起来,将16:00~17:00这段时间作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当然,不能每一天都进行,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可以规定每周周二和周四或者每周周三和周五为课外阅读时间。
2、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
学校要募集教辅资源,其渠道多种多样。例如,学校可以报批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建立图书室、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学校可以直接向社会募集捐款购买教辅书籍和课外书籍,或者直接号召捐献旧书籍;学校可以求助于媒体,通过多方渠道将学校的需求信息发布出去,相信会有很多好心人提供帮助的。只有丰富了学校的教辅资源,开展群文阅读才有可能。
3、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导是教师,教师应当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第一,在设计教学目的,要注意将某一组文章看着一个整体,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延展性。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两篇文章都提到了“爬山虎”,一篇是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另一篇是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师可以先就爬山虎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它的特征、习性等。进而延展到爬山虎代表的是一种怎样的品格进行讲述,最后再上升到对作者自身品格进行讲述,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推荐课外书籍,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资料,而不是教师强行规定学生的阅读内容,通过这种兴趣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
4、建立奖励机制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能一味的强制学生去阅读、去学习,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阅读转变为主动式的阅读,要让学生由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式的学习。这可能就要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奖励在群文阅读中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小学推行群文阅读教学的障碍有: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学校的教辅资源不足、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等。为此,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学校要积极募集教辅资源、教师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奖励机制等。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浅显看法,希望可以为农村地区的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摘录自《小学教学》语文版第43页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确定和篇目选择 群文阅读成果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确定什么样的议题,以及把什么样的文章组合在一起。我们学校以六大议题建构了群文阅读课程群,分别为:表达方式、体裁、阅读策略、观点、作家、人文主题。每个年级组根据总议题确定本年级的子议题。 1.以体裁为议题组文 二年级组以通俗易懂的“打油诗”为子议题,选取了《江上一笼统》《围城诗》《呜呼》 《郑板桥教子》《笑杀一群牛》,让学生通过连续读一个体裁的作品了解打油诗。 其实 很多通便教材里的很多单元的课文本身就是群文,比如三(上)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四(上)第四单元是神话单元,五(上)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六(上)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教学这些单元时我们就可以把课文当做一组以体裁为议题的群文。 2.以阅读策略为议题组文 教材中策略单元的编排,如三年级的“预测”,四年级的“提问”,五年级的“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的“有目的地阅读”。 3.以观点为议题组文 4.以作家为议题组文 二、群文阅读的策略 1.比较。发现共同点、发现大同之下细微的不同、发现主题思想的不同。 2.整合。一些群文文本所阐释的主题或讨论的问题是共同的,但呈现材料的角度不同, 或者呈现的是“碎片”,需要读者“拼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