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文学论文范文论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发布时间:

文学论文范文论王蒙的意识流小说

①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从《布礼》开始,王蒙大胆吸收"意识流"的表现形式,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主人公心灵变化的历程。《夜的眼》《春之声》进一步表现了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典型情绪和感受。这些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诸如历史的阵痛、灵魂的扭曲、生命力的压抑、理想的失落与寻找、两代人的精神隔阂与沟通等,都牢固地立足于民族性、现实性,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烙印。②追求题材和手法多样性的创作原则:王蒙意识流小说不像西方意识流小说那样晦涩,在借鉴意识流让大量的感官印象和意识流动进入作品,从心理角度来处理时间次序和空间位置等手法的同时,还糅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如白描、比兴、象征、主观感受与夸张变形、幽默讽刺滑稽、杂文式的嬉笑怒骂、巧合、悬念、戏剧性冲突的运用、作者的旁白与人物的独白、对比、反衬、正衬、空白与停顿、各式各样的心理描写等等艺术手法,使他的"意识流"小说具有开放的品格。③充满诗情画意的文风: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意象明丽,文风飘逸清新。《春之声》写岳之峰坐在闷罐子车里的印象、见闻、感触,写回荡在主人公耳边的《春之声圆舞曲》的旋律,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和在闷罐子车里发现的诗意。《海的梦》写年逾五十的翻译家缪可言失去了青春的海的梦,却窥见了海的魂,生命终于获得了高扬起来的力量:"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它们永远和海,和月,和风,和天空在一起"。可以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东方化意识流"。

关键词: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描写)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描写)大于情节结构(描写)。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全文:《蝴蝶》是王蒙的一篇充满反思力量的佳作。小说的主人公张思远,是一个带着自审自责意识反思灵魂异化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真诚的少见的反思主体。张思远原是八路军的指导员,进城以后,由军管会副主任一直到市委书记,职位一天比一天高,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头脑中的阶级斗争的弦也一无比一天绷得紧,而与人民的距离却一天比一大远,这是一个由人民的公仆异化成了人民的老爷的过程。他是一贯的左派,一贯革别人的命。“他主持了一个又一个运动,眼见着一个个神气活现的领导干部一夜之间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可是,到了文革中,他却被别人革了命。批斗、挨打、低头认罪、最后是进监狱。这一切使他有恍若梦中之感,自己到底是低头认罪面目可惜的走资派,还是气宇轩昂、神采飞扬、大权在握的张思远,也使他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一场噩梦,一场差错,是一次恶狠狠的玩笑。”当他走出监狱的大门,是一只孤独寂寞的蝴蝶,他不再是什么了也什么也没有了。在那个遥远的小山村中,他是背着粪筐走在崎岖山路上的老张头,是爱吃老乡家那缸民国十八年老汤腌的老咸菜的老张头。在劳动中,他发现自己真实的存在,发现躯体中奔突的生命力,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与乡亲们亲如一家,是名副其实的老张头。恢复工作以后,重进市委大院,不断升迁,一阔脸就变,他又拉长声音说话了,当时,他的脸红了。他发现自己变了,于是,他要找回他失去的东西,找回他的魂。“他是‘老张头’,却突然变成张部长吗,他是张部长,却突然变成‘老张头’?”人生沧海桑田,官场升降沉浮,这一切使人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庄生梦蝶”。庄生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后却弄不清自己为何物,不知是庄生变成蝴蝶,还是自己原本是蝴蝶而在梦中变成了庄生。张思远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然而,张思远不是庄生,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魂。在张书记,张老头,张副部长之间他发现一种联系,就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连,这是“一座充满光荣和陷阱的桥,”只有使这桥坚固而又畅通无阻,才能守住自己的心,守住这颗不再变异的灵魂。这个魂,就是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共产党的干部最宝贵的品质。这正是小说所要启发人们思考的严肃的历史性课题。张思远生活中前后两个女性,也是把握张恩远灵魂异化的重要方面,他与第一个妻子海云由相识、相爱到离异的过程,也正是他从人民公仆转化为人民老爷的过程。他的第二个妻子美兰似一把老虎钳子,把他拖进安乐享受的漩涡,他心安理得地享用着豪华奢侈的生活,这使他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海云的自杀,美兰的反目,也是他叩击自己那变异灵魂的两个重要因素。他反思了自己对海云的死应负的责任以及对美兰的错误选择,这些都使小说罩在一种强烈的反思意识的氛围中。使我们跟随着张思远的思路一同反思自我对历史生活应负什么样的责任,反思自身在生活当中的位置和价值,对灵魂进行自审,进行自我观照。张思远是当代文学画廊中不可多得的、具有丰富复杂内心生活的人物形象,他所走过的路带有某种普遍意义,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这篇小说亦是王蒙复出文坛后,尝试借鉴意识流手法的成功之作。张思远30多年的升降沉浮,悲欢离合,心理变化,通过自由联想,内心分析,内心独白等形式表现出来。小说打破时空秩序,多时空交错。《蝴蝶》一共有13个小标题,可以说就是13段生活,它们以交错排列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小说一开始就是张思远坐在小车里,他刚刚告别了小山村,告别了秋文和冬冬,告别了乡亲们,一个人怅然而归。坐在巅簸的车里,意识迷离恍惚,过去的生活细雨烟云般地涌到张思远的意识屏幕上。特定的环境,朦胧的思绪,配合这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很是吻合。他的思绪流动着跳跃着,忽而过去,忽而现在,忽而城市忽而山村,忽而张副部长,忽而老张头。前后跳动,不循轨迹,不受时空限制,不受情节制约,呈现一种自由的心理结构。王蒙批判地吸收了意识流表现手法上的优点,虽然作品中大量的意识流动,内心独白,联想、跳跃,但并没有扑朔迷离,晦涩难懂的感觉。这是由于王蒙在借鉴意识流手法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小说的特点,注重故事情节,小说中有完整的生活片段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只是将这一切理顺,然后,就会获得一种完整的故事以及全新的感受。总之,这部中篇小说呈现这样一种特点,即心理结构(描写)与情节结构(描写)相结合,并且心理结构(描写)大于情节结构(描写)。王蒙的探索创新是对新时期文坛的重要贡献,因此,被评论称为“东方意识流”。

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始作俑者"、《相见时难》、《失态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闷罐子车"。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 3。可以说。最早的一批",是不能忘记的》、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到"、《海的梦》等;解冻"。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时间不过数日、文化部长,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也就是说、反映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自己并不清楚"。同时,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中篇小说《布礼》、批判意识;的六篇小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小说中,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后任《人民文学》主编。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一方面是尽情联想,从简单到复杂,王蒙自己说。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意识流",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正因此。因此、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是一种思想转变,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却是万变不离其中、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意识流意识流创作方法;和最重要的作家,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反过来;意识流"、工作了10多年。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在借鉴"。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它不是一个流派,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短篇小说《春之声》,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茹志鹃,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也就是说;外视角"。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由此被错划为右派,无边无际。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也就是说。因此:"内视角"、《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心理小说",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蝴蝶》,外国和中国;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社会,对已经",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从",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闪电般的变化、《夜的眼》、《踌躇的季节》);集束手榴弹"、张辛欣等;救世意识",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到",王蒙是",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作者简介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城市和乡村。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通过主人公的联想。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互相切入、《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在这里、宗璞;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三生石》1980,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1979。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放射性线条;,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在70年代80年代初、从社会到人;(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张洁。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杂色》,而是以"的知识分子、谌容,这是一位胸怀"我是怎么变的,当然还有很多作家,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中国作协副主席、《夜的眼》、人物服从运动,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时代。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写事件、中共中央委员,《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一方面、人的心灵史。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海的梦》,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知识分子式"。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 2。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蝴蝶》。",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思维流。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满天开花。对于这篇小说。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我打破常规;意识流"、《风筝飘带》之一王蒙 1。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情节小说",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如王蒙;;的方式进行,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

王蒙1、意识流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2、作者简介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3、王蒙与意识流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

建议你看一下百家讲坛张爱玲的部分 讲的还可以 至少对她的生活做一个了解

1、鸳鸯蝴蝶派再认识2、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3、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4、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5、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6、《啼笑因缘》与《秋海棠》比较研究7、论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8、还珠楼主武侠小说论9、王度庐“鹤一铁”系列武侠小说10、金庸武侠小说简评11、回顾与瞻望:新派武侠小说的过去与未来12、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13、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14、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15、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16、《伤逝》再解读17、《孔乙己》的叙事艺术18、鲁迅小说 中的童年叙事19、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20、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21、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2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23、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24、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25、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26、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27、萧红《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28、郁达夫小说艺术论29、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30、废名小说艺术论31、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32、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运用33、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34、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35、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36、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37、《围城》新论38、孤独与梦想——重读《边城》39、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40、《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4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42、周作人散文艺术论43、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44、冰心“小诗”简论45、徐志摩散文艺术论46、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47、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48、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倾向论49、穆旦诗歌中的“自我”50、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51、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52、《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53、巴金《寒夜》新论54、郭小川诗歌论55、贺敬之诗歌论56、李瑛诗歌论57、论闻捷的爱情诗58、论李季的诗歌59、公刘诗歌论60、艾青新时期诗歌论61、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歌62、论艾青的创作道路63、论舒婷的诗歌64、顾城诗歌论65、论“朦胧诗”的产生66、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67、“第三代”诗人论68、论“朦胧诗”与“第三代”区别69、论赵树理的《三里湾》70、论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71、信纸柳青的小说创作72、论柳青的《创业史》73、《创业史》艺术论74、论建国后战争题材的小说75、茹志鹃的小说创作论76、论吴强的《红日》77、论《保卫延安》的思想与艺术78、论王蒙的小说79、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80、蒋子龙小说创作论81、高晓声小说创作论82、张洁小说创作论83、论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84、贾平凹小说论85、张炜小说论86、论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87、论杨朔的散文艺术88、论刘白羽的散文艺术89、论秦牧的散文艺术90、论新时期的文化散文

主要是自己婚姻的不幸!就照这个写

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而张爱玲哀歌的主旨,并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与上海)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张爱玲写的女性,与二三十年代作家塑造的“时代新女性”不同,她实际上写的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或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或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于还留过洋,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共同窘况,既无法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远离革命运动,只能把当一个“女结婚员”作为自己的惟一职业和出路,而她们所受到的教育,也只能是她们待“嫁”而沽的筹码。其次,我们还注意到,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不是衣不敝体、食不果腹的经济上的穷困,而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从女性的哀歌来写,范围比较小。选几本比较有名的如;《金锁记》、《倾城之恋》、《心经》、、、

论莫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论文答辩

1、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2、论舒婷诗歌的人道主义情怀3、论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4、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5、论汪曾祺小说的“创新”与“袭旧”6、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7、论儒家文化在路遥小说中的体现8、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9、从韩寒或郭敬明或春树或张悦然小说看“80后”的创作特征10、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11、论顾城诗歌的童话色彩12、论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关怀13、论莫言《红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识14、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15、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审到现代都市的女性叙写——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嬗变16、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现成的研究综述,找来看看:陈吉德的《穿越高粱地——莫言研究综述》(《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78-81);黄萍的《莫言小说研究述评》(《新世纪论丛》,2006年第1期,171-173);马艳艳、裴秀红的《莫言小说研究综述》(《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66-67);房赋闲《莫言创作研讨会综述》(《文史哲》,1989年第1期,99-102)。此外,莫言主要研究专著及资料汇编:《莫言论》,张志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怪才莫言》,贺立华、杨守森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评传》,叶开,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 年 4 月版;《莫言研究资料》,贺立华、杨守森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杨扬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莫言研究资料》,施战军、路晓冰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出版。

《红高粱》既是“寻根文学”的终结,也是“新时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的起源。其中透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物的历史边缘性都给新时期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强烈的生命意识:(1)红高粱是有爱恨情仇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山川草木、清风白云甚至溺尿都是有生命质感的。《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从出嫁的那天起似乎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然而她却凭着坚强和果敢闯了过来,从而获得新生,获得了自己的爱情和事业;罗汉大叔面临酷刑自知没有生存的希望却并不绝望,依然以自己的忍耐力与极刑斗争到底,他的英雄气概被后人传为佳话;“我爷爷”率领的非正规军队虽然抗日失败了,他的率性和他的辉煌业绩却被载入史册传为佳话,“使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这里,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和是非观念失灵了,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有强盛的生命力量的震撼之美。(2)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植物是有灵性有感觉的却是童话神话里和寓言中才有的事。然而在莫言笔下,植物的灵性和感觉却是那么的自然,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红高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有喜怒哀乐,也会“肃然默立”、“感情激荡”,“向苍天呼吁”,它们同扎根于故乡的黑土地,已经与“我爷爷”、“我奶奶”融为一体,山川河流、蓝天白云、风雨雷电都是通灵的有感觉有感情的,河水也会愤怒从而给人施加惩罚,也会因悲哀而呜咽。(3)死亡皆自然。文中对罗汉大叔被活剥皮的过程写到极致,将生命结束的瞬间无限拉长,把死亡过程本身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描写酷刑并不一定代表作者受过或者执行过,而是靠着艺术想象虚构出的真实,其目的却是为了展示在极端情况下人的生命感觉和生命存在状态本身即生命本身,而不是聚焦于死亡的意义。在这里,莫言将人置于生命的临界点上加以考察,即将死亡“降格”到“物质——肉体”层面,“为肉体恢复名誉”,将“一切高级的、精神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是对传统文学“死亡禁忌”的反拨,是对民间死亡观念的文学表现。在莫言的文学世界里,众生在成为中华儿女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魂。莫言小说的主要人物往往不是那些由正统文明观念所认定的英雄式的所谓历史主体,而是那些被主流历史排斥在外的普通的人群。他们粗鲁、顽愚,与正统的文明沾不上边,往往还带有破坏性,然而正是这些不开化的非正统历史的边缘人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量。

一、关于莫言及《红高粱》的概述莫言在先锋派作家中,其艺术手法与文风以独树一帜响彻文坛。在《红高粱》这部小说作品中,莫言用一种无功利的状态与审丑的方式,以极具张力的叙述语言,描绘了一个以淳朴的高密东北乡为背景的民众浴血抗日的故事。莫言的《红高粱》深受评论家品评的除了其叙述视角与审丑艺术外,还有其作品中大量运用的意象描写。意象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在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主要是用此物来替代其他事物或者有意义的东西。对《红高粱》这部小说,我们主要从文化意象、生命意象、色彩意象以及自然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二、莫言《红高粱》中的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来源于社会、历史以及民俗,其烙上了鲜明的人文特色,属于历史的积累与沉淀。《红高粱》的文化意象包括:生命意识、色彩意象、酒神精神、民俗意象以及坟墓等。(一)莫言《红高粱》中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人类本身作为生命存在而有的一种体察。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红高粱》中关于生命意识的表现最为深刻和具体。例如,在对中国民族不死生命力延续的表现,小说借助以罗汉大爷被割掉的耳朵在瓷盘里跳的叮咚叮咚响来体现。一辈子善良、正直的罗汉大爷,他的情感被道德所束缚,但当他被日本人折磨时所表现的不屈不挠,顷刻间给罗汉大爷怯懦的人生增添了壮丽之色,羸弱的人生在残酷的死亡面前获得永生的美丽。小说中,作家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意识,既是模糊不清楚却也有着怯弱的体现,以对罗汉大爷的描述就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二)莫言《红高粱》中的色彩意象在《红高粱》中,作家大量运用色彩意象,其中以红色意象贯穿文章始末,对抗日血歌与民族精神进行描摹,在展示乡村人民在反侵略中的情绪主要以绿色意象穿梭,同时又以其他始终色彩意象。为作品增添魔幻色彩。1.以红色意象为主导《红高粱》作品中,红色意象的运用,在展现高密东北乡人民的奔放生命力、浴血奋战的抗日英雄行径具有重要的意义。(1)酥红与生命小说中,对高密东北乡人民奔放的、自由的生命意识的表现,除了爷爷为得到奶奶颠轿、杀疯麻子一家外,就是奶奶为了自由,与爷爷走向红高粱地的情节,对色彩意象的体现更为突出。“①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稞子里穿梭拉往,几十年如一日。”“②奶奶粉面凋零,珠泪点点,从悲婉的曲调里,她听到了……,看到了死神的高粱般深红的嘴唇和玉

意识流论文文献

分类: 文化/艺术 解析: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识,更包括无意识、梦幻意识和语言前意识。“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 目录 1 概述 2 理论主张 3 艺术技巧 内心独白 内心分析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诗化和音乐化 4 代表作家 普鲁斯特 乔伊斯 伍尔芙 福克纳 [编辑] 概述 “意识流”原是西方心理学上的术语,最初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这是“意识流”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 20世纪初,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绵延论”强调生命冲动的连绵性、多变性。他的关于“心理时间”与“空间时间”的区分、关于直觉的重要性以及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结构和梦与艺术关系的理论,都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有过重大影响。 学术界一般认为意识流是象征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体现。但是由于其技巧独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识流文学当成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来处理。 [编辑] 理论主张 詹姆斯·乔伊斯 意识流小说家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反对传统小说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这个主张最初是由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后来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也表达了类似的主张。 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詹姆斯·乔伊斯就把消灭了作者人格的戏剧看作最高的美学形式,并力图在小说中达到这一目标。乔伊斯认为作品是与外界事物绝缘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结构。作为现成的艺术品,它不仅与社会、历史无关,甚至与作者本人也无关。因为社会历史因素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创作的素材,它们进入作品以后就被“艺术化”、“形式化”了,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编辑] 艺术技巧 [编辑]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 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编辑] 内心分析 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寻找失去的时间》(一译《追忆逝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断然否认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家,主要就是因为他的“内心独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内心分析”,而不是意识彻底的自然流动。 [编辑]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 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编辑]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哈赋格曲的结构。 [编辑] 代表作家 [编辑] 普鲁斯特 马赛尔·普鲁斯特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出身于法国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医学教授,母亲则是犹太经纪人的女儿。普鲁斯特自幼患有哮喘病,1906年后只能闭门写作。其成名作《寻找失去的时间》(传统译法《追忆逝水年华》)就以回忆的方式把早年的生活阅历加以追叙和分析。普鲁斯特在巴黎大学求学期间结识哲学家亨利·柏格森,柏格森的思想对普鲁斯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寻找失去的时间》。这部小说长达三千余页,约二百万字,共分七部分。在小说中,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方式追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涉及自己家亲友、法国贵族阶级和新兴资产者、艺术家等一大批人以及许多人的恋爱史。全书并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与传统的心理小说截然不同。普鲁斯特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 [编辑] 乔伊斯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大学毕业后到巴黎、苏黎世等地过流亡生涯。1920年-1939年期间定居法国。其早期的作品《都柏林人》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仍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而出版于1922年的《尤利西斯》则成为英语意识流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主要写三个都柏林市民在1904年6月16日早晨八点到夜间两点四十五分将近19个小时内的活动和思想。书名《尤利西斯》是荷马史诗《奥德赛》的拉丁名。 《尤利西斯》最大的成就是在意识流小说技巧的全面推进和高度发展。一切意识流文学的艺术技巧在这部小说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语言上,西方评论界认为《尤利西斯》是对20世纪英语语言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两部小说之一,另一部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洛丽塔》。 乔伊斯的另外一部作品《芬尼根的苏醒》则将意识流小说的风格推向极致。全书用65种语言组合写成,极其晦涩难懂。 乔伊斯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这一文学流派的颠峰。 [编辑] 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是英国著名学者莱斯利·斯蒂芬爵士的女儿。其代表作品包括《达洛维夫人》、《海浪》和《到灯塔去》。 伍尔芙与其他男性意识流作家不同之处在于,她的小说往往富有诗意,在语言上更像诗体散文,富有唯美主义的情调。但其小说内容的晦涩难懂却和其他意识流作家的作品别无二致。例如,在其代表作《海浪》中,作者没有设计贯串全文的主要情节,而是时刻强调“瞬间”感觉的重要性,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感觉。小说具有显著的存在主义色彩。 伍尔芙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持悲观态度,认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中没有大师,只有试验者。现代派小说不过是两个高峰之间的峡谷而已。1941年,伍尔芙在伦敦投河自尽。 艾略特认为伍尔芙是当时英国文学的中心,是一种文明模式的代表。她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编辑] 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他出身于美国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在所有意识流作家中,福克纳以描写错乱意识著称。他的著名代表作是一系列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小说,包括15个长篇和几十个短篇。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优秀的意识流作品。书名取自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的著名台词。小说描写南方庄园主康普生一家的没落,由四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组成。其中对 *** 班吉的意识流的描写最为出色。此外,福克纳的著名意识流小说还包括《我弥留之际》。 福克纳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作家。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1949年,福克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问题最好是去图书馆解决 《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评论》都是较为全面的查索工具 网上资源也很丰富 可以通过google 或者是学校局域网的论文搜索查找 一般都有很多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几十年来中外各国已经有很多阐述了 应该不难查找 但要出心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祝你成功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1](P79)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对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研究者们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体风格,认为海明威早年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练就了简约干练的文体风格,在从事小说创作后,他还是提倡简练的电报体写作风格。海明威的小说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词和日常用语,摒弃了空洞词藻。而且海明威获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就是“由于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突出表现在其近作《老人与海》中,同时也由于他对现代文体的影响”。这样一来,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也便成了关于文体学的一种理论了。在解释“冰山理论”时,人们更多地从海明威被称之为“电报体”的文体特点来论证。于是,“电报体”同“冰山理论”就常常被混淆了。 英国著名的评论家赫·欧·贝茨对海明威的评价十分独到、准确,他认为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力求砍去遮住读者视线的一切障碍,把并不代表大树本身的叶子砍去,给读者一个基本枝干的清爽的面目。这样可以把作者、读者和描写对象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认为这种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2](P132)。笔者认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引起的文学革命,或者说是对小说创作最重要的贡献,不在于他的文体风格,而在于他大胆地把原在小说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以下,也就是“八分之七”部分。本文主要从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创作,来谈谈海明威到底隐藏了什么。 一、海明威隐藏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 文学作品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表现人物的感情世界。应该说,整个一部西方文学史就是一部心灵发展史,文学家们把揭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一直是做为第一任务来完成。到了19世纪,作家们更加关注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波澜。作家们经常用大段的笔触来描绘人物的感情,进行心理描写。可以说,《红与黑》的主线就是于连在复辟王政时期心灵的挣扎过程;《复活》的核心也无非是表现聂赫留朵夫精神忏悔的过程;《约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一部克利斯朵夫灵魂发展的历程。应该说,这是文学的一个主调。而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看到,这一切被降到最低限度,甚至都被省略了。在海明威的创作中,经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人物的感情,不论是兴奋、失望、悲痛、轻蔑等,从不用过分渲染,也几乎没有心理描写,给读者以最大的感受空间。他笔下人物的内心,不是作者告诉我们的,而是读者自我感受的。这正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美学原则:“任何文学作品的作用都在于从读者身上唤起某种特定的情绪。” 海明威的作品,就是为读者提供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唤起读者在这种环境下的“特定情绪”。所以,海明威的小说往往只表现人物的活动过程,而不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感情,最重要的感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麦康伯先生同妻子一同去非洲狩猎,雇用了一个当地的白人猎人威尔逊一起打猎。在一次遭遇狮子时,麦康伯在危险时转身逃走,受到了妻子和威尔逊的嘲笑,而且妻子在晚间公然地同威尔逊偷情,使麦康伯遭受了极大的污辱,他力图要证明自己“男子汉”的力量。对于这个心理过程,作者并没有细致的心理描写,只是在三个人下一次狩猎活动中,使他的主人公突然有了一种自信。 被打伤的野牛进入到林子里了(最危险的时刻)。“咱们现在能进去撵它吗?”麦康伯热切地问。威尔逊用估量的眼光望着他。这不是个奇怪的家伙才有鬼哪,威尔逊想。昨天,他吓坏了;今天,他成了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他的妻子也发现了他的变化。“你变得勇敢得很,突然变得勇敢得很。”他妻子轻蔑地说,但是她的轻蔑是没有把握的。麦康伯哈哈大笑,这是非常自然的衷心大笑。“你知道我变了。”他说,“我真的变了。”“是不是迟了一点呢?”玛戈沉痛地说。因为过去多少年来她是尽了最大的努力的;现在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弄成这个样子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对我来说,一点儿也不迟。”麦康伯说。[3](P42) 作者在这里省略了麦康伯的内心经受的巨大煎熬以及整个的挣扎过程,但每一个读者,却在他妻子同威尔逊发生奸情之后,同他一起经受了煎熬和挣扎。直到麦康伯哈哈大笑——非常自然而由衷的大笑,读者才能畅快地长舒一口气。整个过程,作者没有写,但读者却真切地感受到了。 再看海明威30年代创作的一部优秀的、也是作者本人最满意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美国作家哈里在自己非常富有的妻子的陪同下来到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一带狩猎,因为不小心受伤被感染,生命危在旦夕,他们在等待救援的飞机。整篇小说主要是表现哈里的回忆和内心感受,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虚实结合。作品结束前表现哈里的意识在飞翔,向着乞力马扎罗山上飞翔。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哈里是生是死,作者没有实写,也没有交待,只是表现哈里的妻子的感受: ……接着鬣狗的大声嚎叫把她吵醒了,一时她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她很害怕。接着她拿起手电照着另一张帆布床,哈里睡着以后,他们把床抬进来了。在蚊帐的木条下,他的身躯隐约可见,但是他似乎把那条腿伸出来了,她不忍再看这副景象。 “莫洛,”她喊道,“莫洛!莫洛!” 接着她说:“哈里,哈里!”接着她提高了嗓子,“哈里!请你醒醒,啊,哈里!” 没有回答,也听不见他的呼吸声。 帐篷外,鬣狗还在发出那种奇怪的叫声,她就是给那叫声惊醒的。但是因为她的心在怦怦地跳着,她听不见鬣狗的嚎叫声了。 其实,海明威就是要通过哈里妻子的反应暗示哈里已经死了。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一幅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甚至我们连哈里妻子的悲伤也没有看到。这正是海明威一贯提倡的,作者省略了读者所能感知的东西。我们知道,这一对夫妻千里迢迢来到非洲,来时俩人健康快乐,而此时却只剩下哈里的妻子一个人在非洲原野,那么她的的悲伤,她的痛苦应是读者不言而喻的。但作品中,关于哈利妻子的内心感情没有丝毫的描写,那么读者感受不到吗?哈利妻子怦怦的心跳声淹没了鬣狗的嚎叫声,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人物情绪的感知,也就是“唤起了读者特定的情绪”。这样,就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和再创作的余地,甚至是许多的遗憾,但这也正是海明威小说的魅力所在。 二、海明威隐藏了作品复杂的主题思想 作为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既有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描写,也有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曲折反映。所以,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不仅仅隐藏了人物的丰富的感情世界,而且还隐藏了复杂的主题思想。 海明威的小说有一些主题易于把握,如上面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还有像《印地安人营地》、《没有被斗败的人》等,主题相对鲜明;还有一类主题隐蔽,较难把握,如《雨中的猫》、《世上的光》、《白象似的群山》等,后一类作品从另一侧面体现了海明威倡导的“冰山原则”。 《雨中的猫》讲述的是,一对美国夫妇在旅馆里,同旅馆主人、侍女之间发生的几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故事。只是通过一只猫,才把这些毫不相干的人联系起来。夫妻俩在旅馆里百无聊赖,丈夫看着书,太太向窗外眺望,她看到雨中的窗下有一只猫,就想给捉进来,但没捉到,还遭到旅馆侍女的嘲笑。回房间后,开始同丈夫絮絮叨叨,想要这要那,而丈夫也终于不耐烦了。最后,旅馆老板叫侍女把猫送来了。 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人物也是非典型化的,其主题按照传统的典型化理解是无法理解的。我们的的确确无法从小说中看到一个鲜明的主题。海明威创作的独到之处就是把本应该由作者表现的思想和交待的内容,省略下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粗粗看去,海明威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只是感到是一些无聊的人们,做了一些非常无聊的事,发生了一些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故事。但是,如果我们从小说所反映的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来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再同海明威这个时期的主要的思想情绪相结合,我们就能体会到作品中还是在表现这一时期的一个基本主题:迷惘的思想情绪。 我们注意到,一向惜墨如金的海明威,在这篇不足3000字的小说里却用几百字进行环境描写: 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打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他们的房间就在面海的二楼。房间还面对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是用青铜铸成的,在雨里闪闪发光。天正下着雨。雨水从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有一潭潭的积水。海水夹着雨滚滚地冲过来。停在纪念碑旁边的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广场。 这段描写,似乎同故事没有什么关系,但给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环境。这个特定的环境描写,是理解小说的一把钥匙。小说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我们从公园里用青铜铸的纪念碑,以及老远赶来看战争纪念碑的意大利人身上,可以感受到战争过后特定的氛围。 而小说中,我们看到旅馆里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住在面向美丽的大海的房间里,从房间里不仅可以看到大海,还可以看到公园以及公园里长势很好的大棕榈树,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让艺术家也喜欢的优美风景和鲜艳的色彩。在这一段的环境描写中,作者提供给读者的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但是,真的就让人们这样轻松愉快吗?我们回到人类社会中,我们感受的却是另一番景像:他们打房间里“进进出出”,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这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孤独——真正的孤独是在人海中的孤独。 就是在这种孤独的气氛中,我们进入到了小说之中。我们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处在一种无聊情绪中。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广场的侍者,在窗前看着雨中的猫的太太,躺在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上看着书的丈夫,有一张上了年纪而迟钝的脸的旅馆主人,随时可能绷紧脸的侍女。这一系列人物之间互不相干。作品通过太太去捉雨中的猫这一事件,把几个人联系起来。但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人物之间,表面看来通过捉猫似乎有一种交往,但其实相互之间都有一种隔阂,根本无法交流。 丈夫听说太太要去捉猫,先是表示可以替她去,客气一下就又躺在“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上看他的书了。旅馆主人,从“太太喜欢他”来看,他似乎还好,但他那张上了年纪而迟钝的脸上,永远是“听到任何怨言时那种非常认真的态度”,结果还都是一种职业的虚假。侍女一开始是面呈笑容,关心太太别被雨水淋湿。当她听到太太要去捉雨中的猫,感到非常好笑,继而就绷紧了脸。其实,太太并不一定非要一只猫,只是在这无聊中做一点什么事罢了。但无人理解她,她只会在这一举动中,感到自己的无聊与尴尬。无奈中,她开始絮絮叨叨,最终引起了丈夫的不满,让她“住口,找点东西来看吧”。 这部小说表现的背景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而此时的海明威对美国和欧洲青年的思想情绪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即“迷惘”情绪。战争初期,他们听信了什么“神圣”、“光荣”等宣传,带着青年人的激情和梦想,投入到战争当中。但是,战争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充满血腥的杀戮,他们的美好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这些青年普遍认识到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了,人生理想、伦理道德都破灭了,他们对战争厌倦,普遍出现了“迷惘”的情绪。这种“迷惘”不是因为痛恨战争而成为自觉的反战主义者,而是苦闷、无聊、空虚,不知所措。就像《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他的最基本的情绪,并不反对战争,但“我已经与此无关”了,战争中人们的勇敢、镇定、明智,“但现在不再是我的事了”。 《雨中的猫》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情绪,人们都处于一种冷漠中,什么事都与我无关,身边发生什么都不再是我的事。作品中太太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其实是作品中唯一对生活寄予了希望的人。但是,正是因为她的希望,才使得她在迷惘的人群中,在冷漠的环境中有点格格不入。其他人都在冷漠地观察她不合拍的行为,使她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尤其是他的丈夫,对她想得到那只雨中的猫,看来并不反对,从最初他要去替太太抓猫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但问题是,捉猫事件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现在与此无关”,太太愿意去捉,捉到捉不到,那是她的事,重要的是不要打扰我。所以当太太絮絮叨叨打扰了他时,他会喝令太太“住口”。 小说在淡淡的故事中,使我们看到了战争对人们心灵造成的极大伤害,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隐藏在水下八分之七的深厚内涵。 在海明威其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中,也常常有对主题的隐藏。如上面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就很好地体现了“冰山原则”。小说讲述一对男女恋人在车站酒巴等火车时,两人之间的一些对话。最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到这一对男女青年之间并没有什么隔阂,甚至是很友好。姑娘说要喝啤酒,男人马上吩咐要两大杯;姑娘想尝尝掺了水的茴香酒,男人马上让酒保照办。在之后的对话中,我们似乎感到了男女的分歧:女人总是眺望远方,看到远处的群山像一群白象;而男人更关心的是让女人去手术。这种分歧只是在平平淡淡中发生的,好象也没有什么真正的矛盾冲突。但是,当我们认真研究了男女隐藏了的思想感情和作者隐藏了的主题之后,就会发现这种冲突不仅不是一般意义的矛盾,简直就是人物间心灵的碰撞。女人眺望远处的群山,其实是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一再向男人提到白象似的群山,但男人只关心尽快把女人肚里的孩子打掉,不想为这个未来到世上的孩子担责任。最终女人终于明白了,“我们本来可以尽情地欣赏这一切”,“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但是“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最后,女人也醒悟了,“‘我觉得好极了,’她说:‘我又没有什么毛病罗。我觉得好极了。’”读者这个时候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被作者所省略的主题,揭示战后青年对人生万念俱灰,采取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最初是在男青年的身上体现出来的,但随着女青年的“醒悟”,这种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已经被扩散了,同时主题也进一步深化。 我们只有探明了海明威文学创作中“水下的八分之七”,才能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冰山原则”,而不仅仅是把这种认识停留在对写作形式的分析上。

给你提供2个链接,希望你能找到自己所需

在论文完成后参考文献排完版后,选择要插入引文的位置,然后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菜单并选择“参考” - “交叉参考”命令。将弹出交叉引用对话框。选择引用类型中的编号项,在引用内容中选择段落编号,然后在编号项列表列中选择要引用的引用号项。

小说小王子主题分析论文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批判成人世界,没有想象力,里面描述了一个特别梦幻的世界,有一个小王子和他的朋友小狐狸。

这部书的主题思想讲的就是对一些利益世界的讨厌,而且人们也比较向往单纯的生活,所以对于一些真善美的世界特别怀念。

玫瑰花象征着令人烦恼但又美丽的爱情。她的内心爱慕、依赖、渴望着小王子,但是自身性格的缺陷却时她不能完全表达自己对小王子的情谊,导致小王子出走。但在离开的日子里,小王子内心一直存在着花儿。

作者通过小王子与狐狸和玫瑰以及飞行员的关系阐明了爱的真谛——责任和行动和对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的抨击。

人物简介:

1、小王子

小王子,小说就是以他命名的,是一个神秘可爱的孩子。他住在被称作B-612小星球,是那个小星球唯一居民。小王子离别自己的星球和所爱的玫瑰花开始了宇宙旅行,最后来到了地球。在撒哈拉沙漠,小王子遇到小说的叙述者飞行员,并和他成了好朋友。

在小说中小王子象征着希望、爱、天真无邪和埋没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孩子般的灵慧。虽然小王子在旅途中认识了不少人,但他从没停止对玫瑰的思念。

2、狐狸

小王子在沙漠见到狐狸。聪明的狐狸要求小王子驯养他,虽然狐狸在两者中显得更有知识,他使小王子明白什么是生活的本质。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秘密是: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是分离让小王子更思念他的玫瑰;爱就是责任。

3、玫瑰

不懂爱情且略有“矫情”的花儿。她的内心爱慕、依赖、渴望着小王子,但是自身性格的缺陷却使她不能完全表达自己对小王子的情谊,导致小王子出走。但在离开的日子里,小王子内心一直存在着花儿。她与小王子之间是共度过长久时间的陪伴,象征着令人烦恼但又美丽的爱情。

主题思想:是对成人世界的抨击,对没有想象力,仅有纯粹的钱财利益关系的全球的忧虑,和对单纯性的憧憬,是对远去的心灵美的缅怀。

小王子这本书的前言部分说:“大部分普通读者,乃至包含一部分《小王子》的译员,则通常觉得它只不过是一本合适亲子阅读的童话书,只不过是比别的童话书热销。但《小王子》显而易见不仅是一本一般的热销童话书罢了,不然大家难以了解它的受大家喜爱水平缘何会这般普遍和长久。”作者开场用了一幅“遮阳帽”画其寓意深长,劝诫我们要通过状况看实质,如同这本书看上去好像个童话故事(遮阳帽),实际上身后另有故事(蟒蛇吞大象)。

这本书里作者融合自身的历经埋下了许多 悬念自然也是有对社会发展的讽刺,例如:小王子来源于B612星体由于大大家只喜爱数据,你对她们描述再多美丽风景都比不上告知她们“那就是一栋使用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屋”随后她们就惊讶“多么的美丽的房子啊!”

“你这儿的人会在公园里种五千株玫瑰花……却找不着她们要想的物品。”小王子说。

这书以一个虚似的小故事缓缓进行,投射的是大家真正的生活,我们要会历经初恋情人,碰到我爱的人,在情感中她们教会了大家认真感受爱学好爱;大家会触碰到各种各样观念,他们挑战大家的三观,乃至蒙蔽大家,大家有时候会迷途在其中;大家生活在体系以内,每日繁忙奔忙,为了更好地更改生活境遇却不清楚自身究竟要什么;大家茫然疑惑时人体里总会有一个声音在问一下自己,我所做的这一切值不值。根据生命与逻辑思维的会话,大家发觉大家的生命在流荡,而当艰难清除(飞机场修完)再次越来越繁忙时,逻辑思维占有人的大脑,生命远去(小王子消失了)…

追忆自我反思一下生活吧,看一下自身是不是早已迷途了性命的方位,终日活在冲动当中,失去人生道路的开心,遗憾大部分人都搞不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