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飒飒飒飒飒飒飒飒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3、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14、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16、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1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 1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19、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20、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唐〕白居易 21、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唐〕白居易 2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2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4、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5、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26、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27、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8、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二)专题事例素材 (必修一教材:《诗经》以及《荷马史诗》中古典的乡愁,柯灵、韩少功、曹文轩、老舍以及刘亮程的乡土情结) 1、李嘉诚办教育 李嘉诚先生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国、故乡,他曾充满感情地说,“本人旅居香港数十年,无日不怀念国家,思念故里”,“作为炎黄子孙,必须奋斗自强,发达不忘家国,来日以报效桑梓”。李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实关系于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兴衰,以及时代的进退”,而拥有万余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千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学府,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为此,他从1980年开始出资创办汕头大学,到去年年底为止,共捐款12亿多元,已建成36万平方米的校舍,设立了文、理、工、医、法、商等9个学院、16个系,为国家、为潮汕地区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汕头大学第5届校董会上,李先生虚怀若谷地对在汕大成长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2、因为我是中国人 1939年,童第周在四川省的一个小镇上研究细胞胚胎学的时候,一天,著名的英国生物学专家李约瑟博士特意来参观他的实验室,却只见一架旧式显微镜摆在陋室前的天光之下。因为没有电源,童第周只好借助“天光”照明,房前屋后就是他的实验室。李博士看后惊叹不已。临别时,他问童第周:“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偏要到这荒凉的
王湾的小故事:
唐玄宗先天元年至三年前后,(约712~714年前后)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转洛阳尉。约开元五年(约717年),马怀素为昭文馆学士,奏请校正群籍,召博学之士,他当选其中。马怀素卒,由元行冲代马怀素之职,上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群书目录》。
由毋煚、韦述、余钦、殷践猷等分部而治之,他和刘仲丘合治集部图书,历时5年而成《群书四部录》200卷。
扩展资料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
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拿上身份证,去银行柜台开通!
导读:同样是一锅沸水,同样的时间,硬邦邦的胡萝卜出来后软了;易碎的鸡蛋出来后硬了;而咖啡豆,虽然出不来了,但它让水变成了咖啡。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
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
当时正值下班乘车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
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的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
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
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关心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
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每当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妈妈都会来鼓励我。每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都会来安慰我。每当我没事干的时候,妈妈都会来陪我。妈妈,谢谢你。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公园玩,结果自行车坏了,我和妈妈只好走回来。我们到家的时候,我们俩都已经很累了,我可以躺在沙发上吃东西,妈妈不可以,她要给我做饭。吃完饭我可以去玩,妈妈不可以,她还要洗碗、擦桌子。妈妈收拾完东西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是她还要陪我玩她不爱好的东西。到了晚上,我已经睡觉了,但是妈妈还要在电脑前工作。当我晚上去上厕所的时候,我看看表已经一点了,但是妈妈的房间里还亮着灯。第二天我问妈妈什么时候起床的,妈妈说她每天都是六点半起床。
妈妈你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要谢谢你,妈妈!
这是鲁鲁五年级上期的期中考试作文题。
刚考完试那天,我问过他作文题目是什么,他不说。后来开家长会,发了各科试卷,我才看到了。但我只看了一遍,不敢再读,怕眼泪当场掉下来。随后校长在广播里讲的什么,我都没听见,一直在想这几天的事。鲁鲁说“每当我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妈妈都会来鼓励我。每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都会来安慰我。”可就是这次考试,他考得不太好,我还狠狠地责备了他,以至于那天早晨一路哭到学校。心里很内疚。很多事我明知道该怎么做,还是忍不住,做不好。看了儿子的作文,深知道我的修养是很不够的,我并不是个好妈妈。
可他却把最好最好的赞美都给了我,把最深的爱、最深的理解都给了我。原以为很多事情他并不在意,其实他都记着,记得清清楚楚。
那天问他,他不说,如果不是今天发了试卷,这些话也许永远都只在他心里,不会让我知道。
他心里还有些什么?他已经到了害羞的年龄。我的儿子,他长大了。
这篇作文并没有得到满分。满分是40分,他只得了38,在班上不算高的。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扣2分,但在我心目中,这就是最好最好的作文,我的儿子,你把满分给了我,我给你满分都不够!
有一个故事说,猫头鹰不受大家欢迎,因为它的叫声不美,它很伤心,于是把家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可是那里的邻居鸟类们还是讨厌它,于是,它又准备搬家了。夜莺说:“关键是你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否则,你到了哪里别人都一样。”
在某一个场合,如果人人都说你不好,你是要改变自己的。改变自己才能够生活生存,你应该适应某一种环境。
但是反过来说,猫头鹰真的是有错吗?
在中国,猫头鹰是不吉祥的代表,说它一叫就要死人。这种迷信的说法使得中国人见之就打杀,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在中国,无论它搬家到哪里,都是让人厌恶的。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因为它停留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旁。西方人之爱猫头鹰与中国人之恨猫头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猫头鹰不必改变自己,它只需把家搬到西方就可以了。
同样的道理,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他们很迷信地认为黑猫是不吉祥的;而中国人看来,小黑猫也是蛮精神的嘛。
有时,你要改变自己;而有时,你要换换环境。
在某地,诚信是受人尊重的;而在另一个国度,诚信就是傻瓜。
在某地,批评官员是职责;而在某地,批评官员可能有罪。
在某地,立异标新能得到赞美;而在某地,你必须与大家一模一样才能生存。
人到底是命运的主人还是命运的奴隶?这个问题需要认真探讨。把这个问题思考清楚了,我们才能在万丈红尘中安身立命,寄放灵魂,才能获得从容、丰盛的人生。
人的一生是"命"与"运"的综合结果。"命"是先天的,"运"则是后天的。可以简单地这样说,人是"命"的奴隶,却是"运"的主人。
关于"命"与"运"的关系以及"命""运"与人的关系,明、后天若有时间我将专门论述。今天则要先赶紧回答几个朋友问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如何快速改变命运?
命运能"快速"改变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快餐时代的设问。
我的答案是:可以。
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讲,做一件特定的事情,不同的作法肯定花费的时间长短不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任何事情都存在着相对的"快速"。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够好,希望快速改变,这时候你将怎么做?
许多人可能会选择更加认真努力地工作,并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命运也许会改变,但不会很快。因为从命运的角度讲,你选择的是一个很"笨"的作法。
还有一种作法,这也是我极力推荐给大家的。那就是,你如果认为你哪方面不好,那就赶紧去找到几个在这方面好的'朋友,经常跟他们在一起。很快,你在这方面也会变得好起来。
这么做,绝不仅仅是因为与这些人在一起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关键的是与这些人在一起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和观念。你的心态和观念改变了,你的行为也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你的命运也自然会发生改变。
其实,从更深奥的角度讲,与这些人在一起,你的场能发生了变化,因此你的命运轨迹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点,有机会我将专门论述。
不同圈子的人的思维是很不同的,境界也不相同。
一个大学刚毕业四年的年轻朋友,向我询问成功之道。我说:你先买辆车。咱们姑且把半年之内买车作为成功的第一个目标。他说:没有钱买。我说:不对!不是你没有钱买,是因为你不想买。他百思不得其解,说:我的确没有钱买啊!
我告诉他:你找到几个有车的朋友,与他们待上一个月。结果,三个月后,这个年轻的朋友买上了车。我问他:你不是没有钱买车吗?他说:是呀。可是与那些有车的朋友在一起,太受刺激。他们的活动半径太大,没有车根本就没有办法参加他们的活动。
我只好贷款买的车。我说:你看到了吧。你的第一个成功的目标已经实现了。你的命运已经在发生变化。如果你不与那些有车的人在一起,你可能还要过好几年才会有强烈的买车的欲望。他点点头:没错。我以前的想法是先把原来的山地自行车换成一个电动自行车,汽车则是30岁以后的计划。
这就是不同的思维与境界给人带来的不同的行为模式。我相信,如果这个年轻的朋友总是与一群骑自行车的朋友在一起,那他想的可能就是如何换一辆名牌的山地车,或者如何换一辆电动自行车。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很多。这一切都说明,你的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是有一点需要牢记:决定命运的关键不取决于你能做什么,而取决于你与谁在一起。
同样是一锅沸水,同样的时间,硬邦邦的胡萝卜出来后软了;易碎的鸡蛋出来后硬了;而咖啡豆,虽然出不来了,但它让水变成了咖啡。面对同样的环节,胡萝卜选择了屈服,软化自己;鸡蛋选择了防守,保护自己;咖啡豆选择了改变,成就了咖啡的芳香怡人。
当大豆以本色登场时,即便富含蛋白质,也依旧不受欢迎;而当大豆受到盐卤的点化时,它理智地选择了改变自己,它的营养受人青睐,它的可塑性让人喜欢。同样是豆,前者不受待见,后者却成了餐桌上的宠儿,这突变的根源就是它选择了改变。
莫言是大山里的孩子,家庭穷困而辍学,但仅有小学学历的他凭着对文学的热爱一直努力着,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放羊娃,而是竭力用书来充实自己,最终他成了文学大家。即便他拥有文学家的天赋,但若只甘心放羊而不改变自己,就不会有今日的辉煌。童第周大学时英语一直是他的短板,尽管在张嘴便受到嘲讽的情况下,他依然选择了说英语,通过用石子磨炼舌头,最终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盲人歌手杨光从小就看不见阳光,他那黑暗的世界完全有理由让他自暴自弃、默默无闻地走完这一生。而他不甘命运摆布。他没有明澈的双眼,但他四肢健全,于是他选择了唱歌,登上了舞台。海伦?凯勒更是楷模人物,她身体上的残疾基本注定她要与世隔绝,可她不但活得精彩,还轰动了世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看着他们,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更没借口选择妥协。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面对需要帮助的弱者,我们该义不容辞地伸出援助之手;如果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是你怯懦,缺乏爱心;哪怕有被讹的先例,你也不该退缩。如果你还犹豫,请改变自己,世界需要博爱的人,等你成为弱者,你就会期盼那个博爱的人。面对可图却不应取之利,我们要坚定立场,如果有同流合污的念头,那就要改变自己,众人皆醉,我们也不能同流合污。面对困境,那就更应该改变自己。社会上的不公平是存在的,但只要你足够强大就会受到公平对待。困境的背后一定少不了自身的原因,怨天尤人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反而给人留下怨气大的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事事皆能如此,有什么坎儿都能过去。
如果此刻你还在困惑中、忧虑中,请你三省己身,选择改变自己。
假如我会变,我会变成一只有魔力的小鸟,假如我会变作文100。我飞过的地方,人和事物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想着想着,忽然间,我变成了一只小鸟,身上有着美丽的带花纹的羽毛。为了试试看我是不是真的有神奇的魔力,我便向一个小男孩飞去。这个小男孩正准备过河,可是河上只有一座独木桥。小男孩很害怕,一会看看独木桥,一会看看周围有没有大人可以帮助他,可是周围一个人都没有。看到他一直停步不前,我赶紧从他头上掠过。顿时,小男孩鼓起勇气,勇敢地走上了独木桥。终于,他成功到了对岸。我心中暗喜:“我也成功了!” 我停在河边的小树上,看到这条本应很美丽的小河被污染了,死鱼和垃圾在水面上漂浮着。我赶紧抖动翅膀,向对岸飞去。我飞啊飞,终于飞过了小河。我回头一看,鱼儿又欢蹦乱跳了,恢复了清澈的小河哗哗地流淌。 我沿着小河来到一个小村庄,看见家家户户都住在土房子里,生活非常贫困。我迅速飞过,霎那间,家家户户都住在一栋栋楼房里,里面有全新的家具。每家每户还有自己的花园、菜地,还养有许多家畜家禽。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阵清风。清风吹啊吹,吹来了绵绵的春雨,让大地披上绿装;吹来百花仙子,让大地姹紫嫣红;吹走了夏天的炎热,让大地充满了凉爽;吹来了秋天的画师,给大地涂上了丰收的金黄;吹白了冬爷爷的胡子,给大地披上了银装。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只小鸟。在蔚蓝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我要飞到台湾岛,告诉台湾小朋友们,大陆的小朋友们多么想念你们啊!让两岸小朋友们手拉手,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早日和平统一,两岸同胞早日团聚,吉祥、安康。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颗小星星。在无垠的宇宙遨游。我要游到中东,游到伊拉克的上空,祝愿那里的'小朋友们早日摆脱战争的灾难,像我们这样幸福健康。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朵鲜花,送给住院的小朋友,祝愿他们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大批书籍、文具和玩具,送给山区贫困小朋友,帮助他们顺利上学,茁壮成长。 假如我会变,我想变成一把神奇的手电,照照所有盲童的眼睛,帮他们驱走黑暗,迎来光明。 假如我会变…… 自己修改一下就好了 假如我会变,那么当我走在夏天的骄阳下时,我就变成一支天蓝色的冰淇淋,我会藏在冰柜的最底层,因此不会有人发现我。 假如我会变,那么当我走路走累的时候,我会变成一只小鸟,从天空中衔来两片云,一片当毯子,一片当伞遮太阳,歇一会,然后象箭一样地飞到目的地。 假如我会变,那么我就要变成一棵大树,为我们的城市制造清新空气。如果有人来砍树,我就会变回人形,告诉他要“少砍树多种树”的道理,并劝他不做伐木工人,要做护林工人。 假如我会变,那么当我拿着借书证却发现图书馆没有开门时,我就会变成一只小蜜蜂,嗡嗡嗡的从门缝里飞进去看书;假如我会变,我就到蚁巢里看看蚂蚁怎样盖房子;假如我会变,我就到蜂窝里看蜜蜂怎样酿蜜。 假如我真的会变该多好呀!你说是吗? 樱花簌簌,飘落在天地间.季节在变,花在变,我也在变. 假如我会变,我宁愿变得坚强,为许多脆弱的孩子撑起一把心灵的小伞,然后任凭雨水滋润,阳光哺育,最后茁壮成长,像自己一样. 假如我会变,我宁愿变得高大,为许多陷入沼泽的孩子伸出一只温暖的手,然后拉起他们颤抖的小手渐渐的站起来,直到不用人搀扶,慢慢的跑,最后一百米冲刺的速度抵达人生中梦想的重点线. 假如我会变,我宁愿变得温顺,为渐渐苍老的父母撑起一片亲情的蓝天,让他们尽情的在里面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快乐,即使时间越来越短,至少越来越快乐,那样就足够了.足够了. 假如我会变,我宁愿变得愚笨,为可怜的人找到梦想,不会在乎得失的努力付出,让他们坚强,勇敢,然后用于面对眼前的挑战,不会退缩,不会害怕,大胆的,一步一步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较强的走下去.向某人告诉我的人生格言:风雨后不一定有彩虹,但一定万里晴空.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个天使,让所有的人梦想成真,然后看到他们在笑,我也会开心的顶着天使光环,缕着柔软的羽翼,飞翔远方,达成另一个愿望.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个富人,让所有的穷人都有自己干事创业的资本,然后我们一起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然后理直气壮的说: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一生.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个巨人,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筑起高墙,与高墙外的伤心痛苦隔绝,然后我们一起快乐,直到命运划上句号,然后自己对自己说:我们一直是快乐的. 假如我会变,我要变成一个勇敢的人,大步的往前走,迈过坎坷,迈过艰辛,然后把自己的经验交给别人,看到他们越来越强壮,我就继续走到下一个地方,重复历程,教授勇敢,直到我们都足够坚强,然后一起走到终点. 假如我会变,我会慢慢的达成自己所有的梦想,然后我们一起回首的时候,明白自己的脚印在心里是多么的深刻,我明白自己在慢慢的改变,变得成熟,变得脱胎换骨. 我们都会变,我们都在变,当我们变得足够好的那一天,我们将会套上伟大这一个名词,然后我们一起帮助别人,我们一起战胜艰险,我们一起抵达终点. 我们都在变,只要你相信,幸福就在眼前.只要你肯奢侈的赠予他人快乐,那么,我们都在变,世界在变,地球在变,宇宙在变. 地球在转,人在变,风景依旧如从前.
变“话题”作文为“素材”作文 一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霾,冷风瑟瑟,空中纷纷扬扬飘着雪花,这是200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抄起当天的《扬子晚报》草草浏览起来,有意无意之间,一行《民工“肇事”热心市民掏钱解围》的标题映入眼帘,接着看下去,内容是这样的: 昨晚10点左右,一个大约50多岁的民工背着一袋废钢筋行至长乐路与江宁路路口附近时,不小心将迎面走来的一位陈姓先生的羽绒服外套剐了一个口子.陈先生顿时急了,这件400多元的羽绒服刚买不久,他连忙拉住民工要求赔偿,并且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110警察赶到现场调解.过路的市民纷纷为民工说情,此时陈先生见其真的赔不起,便作了让步,只要他赔个缝补费就行了.可这个民工当时身上根本没有钱,只有这袋大约40斤重的废钢筋.就在连民警都感觉调解很困难的时候,一个市民站出来问这口袋钢筋值多少钱,当民工说大概20元时,这个市民从身上掏出20元递给民工,称这口袋钢筋他买下了.民工连忙将钱又递给陈先生.受到感动的陈先生最终只收了民工10元钱. 这则消息颇有意思,出于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可以作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然而,就在即将走进教室的瞬间,突然发觉,我为什么非要把它作为话题,何不把它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写成各种文章呢?比如,如果用第一人称来写记叙文,就可以民工的身份写,以受害者陈姓男子的身份写,也可以热心解围的市民身份写,以一民警的身份写,还可以一记者的身份写,写出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的不同表现和感受;如果从主题角度,可立意为“热心助人”,也可立意为“关注同情弱势群体”,或者“帮助别人更要尊重别人”,或者“损害者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还可以升华成“宽容”的主题等等.这样好端端生活中一个鲜亮的素材,我若把它作为话题处理,势必限制为某一个题材,岂不是点金成铁、弄巧成拙吗? 不出所料,当我把这则素材印发给学生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如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光看题目,就让人目不暇接,你看,《2004年的最后一场雪》《初雪》《都市新风》《爱是一个字》《春的序曲》《赔偿有价 爱心无价》等.不仅如此,在文体上还超出了预先的设想,有的用日记形式来写;有的写成了少见的叙事诗,尽管诗意还不甚浓郁,但已初具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的写成了议论文,求证出“每一个公民都有创造和谐社会的义务”这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论断.这次练习一扫雷同、空洞、虚假之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其中一个学生写一篇还不罢休,一连尝试写了三篇. 由此,笔者自然想到,我们能否进行一次“素材作文”的试验? 二 素材作文,准确地说就是“给”素材作文,如同建房屋做服装一样,在建房前,把有关建筑材料准备好,在做衣服前,把布料等准备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水平、操作能力,建房造物,量体裁衣,搭建和拼装好理想的花园别墅或唐装礼服.将生活中的一段故事情节,或一则简短消息等素材交给学生进行作文,体裁不限,立意自主,其体裁的开放性和立意的多元化更优于当今正红的话题作文. 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话题作文先河以来,一直到去年,全国和十一个省市的大部分试卷大多保持这个面目.但细细考察,我们发现,话题作文的负面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文体训练淡化.话题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增大了作文训练的盲目性,致使记叙、议论混杂,体裁非驴非马.第二,主题提炼弱化.大多话题作文或明或暗地限定主题,有“主题先行”的嫌疑.不管是全国的“心灵的选择”“诚信”,还是部分省份如“平凡与自豪”“语言与沟通”等,不仅违背了生活与认识的辩证的写作规律,还限制了考生作文炼意能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出来的是,曾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江苏卷作文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明白人都意识到这话题中已经暗含主题,出题人还要在“注意”事项中提示:立意自定.不知是幽默还是搞笑?第三,作文构思虚化.话题作文的一般程式是,先设置一段话,一首诗,或一个寓言故事什么的,然后,拎出一个中心话题.在实际的临场作文中,没有一个考生去品什么诗,看什么故事,大多直接抓住中心话题,不假思索,直接开笔,什么题目?中心话题就是题目.什么构思?依葫芦画瓢就是了.这几年的所谓满分作文中的故事新编、寓言神话等就是这么来的.更有甚者,有的话题设置多余累赘,影响构思.还是以江苏卷作文为例,试题有这样一段话: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颖,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 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颜色. 这段话,尽管诗意丰润,饶有哲理,如果依此审题,应该还有一种辩证的意思蕴涵其中,即“灵动的水还有常态的一面,沉稳的山也有嬗变的时刻”,大概是出题人意识到话题的疑惑性太大,构思有难度,便作如此要求: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题.你干脆让考生直接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去写作就得了,为什么还要绕个弯让学生去揣摩一下诗的意韵,浪费时间不说,还让学生无端地受到一次思维干扰. 而素材作文无疑会避免话题作文的诸多尴尬. 首先,给考生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原型,避免学生陷入生活源头材料枯竭的窘境. 毋庸置疑,当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的确比任何一个时代和时期都要优越,他们衣食无忧,寒暑不知.但是,由于学业竞争的压力,现代生活的嬗变,使得他们生活体验和审美观念都与我们及前人有很大的相异之处.他们知道什么是名牌服装,什么级别的官更大,也知道周杰伦的歌,杰克逊的球,手持肯德基大快朵颐,上互联网废寝忘食;但是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蒲公英、布谷鸟,看不到日出与日落、地平线,不去体贴整天替他们忧心和唠叨的父母,也不屑理解讨不到工钱民工心中的苦楚,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原生态的生活.在他们的成长辞典里,压根就没有潘多拉的盒子里的类似饥饿、劳累和动乱等字眼,也无暇去顾及和关注什么诡谲变化的国际风云,什么张太雷、瞿秋白、江竹筠,这是哪辈子的事了?对如此这般的“新人类”,你叫他写什么话题的作文能文采飞扬、生动感人?你叫他去怎么发感慨,玩深沉?君不见,前几年高考一道作文题《挫折》,全国有数以万计的考生不惜让“父亲不幸”,“母亲改嫁”,以此换取“遭遇挫折”的题意要求,去年江苏卷“沉稳的山和灵动的水”使全省十几万考生集体空洞大抒情也是例证. 其次,给素材作文,符合学生语文临场考试实际. 在限定的考场时间内,把作文与语基、阅读一起考查,150分钟,除去100分钟的前面两部分内容的答题,剩下50分钟左右时间处理作文,如果作文题本身大又空,再加上考生既无素材,又无思想,何异于“笨媳妇”要做“无米炊”,如果不弄虚造假、敷衍了事,又将如何!事实上,哪一年、哪一省不让阅卷人感叹:今年又是内容造假、情感作秀、语言枯萎,语文素养和表达水平高低难分,优劣不明.对此我们无须苛求,只要我们换位试验一下就不难理解,由我们出题人或语文老师来做这样的语文试卷,前100分钟的答题后,大脑皮层开始疲劳,再去构思营造那种所谓“感情亲疏与事物认识的判断”或“材与非材”之类无厘头的作文,你可以体验出,是多么让人难堪和无趣,何况是我们的才思稚嫩的学生呢. 还有,素材作文更有利于平时的作文教学. 我们可以在占有丰富生动的素材的基础上,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提炼,使得文体、构思、炼意等作文诸项训练系统化,使得作文过程“意化—胎化—物化”落到实处.尽管这些素材是原始的、感性的,或是零碎的、分散的,但正由于此,才为考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创新空间,可以更科学地衡量考生的构思和表达能力,较好地实现新课程实施所建议的“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的作文理想,漂亮的别墅或合身的衣装都会如愿.
。。。 百度一下。
青春时代,是人生黄金期。它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它使人充满着渴望和探索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朋友们,珍惜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吧!把握时机,奋勇前进,为创造美好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1.王勃少有奇才“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少有奇才。他六岁就会写文章,9岁读颜氏《汉书》,写《指瑕》一文,指出颜注的错误,受到长辈先生们的称赞。14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做沛王府修撰。二十余岁时,他赴海南探望父亲,路过洪州(今南昌市),当时都督阎伯屿在新修的滕王阁上大宴宾客,王勃也应邀出席宴会。阎都督事先已要其女婿做好了序文。但为了表示谦恭,假意请众宾客作序,大家都谦逊推辞,唯独王勃毫不客气,提笔挥毫,顷刻而就,写成了《滕王阁序并诗》,满座皆惊。阎都督读到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子时,惊奇地从座位站起来连说:“真是天才啊。”《滕王阁序》从此成为古今传育的名篇。王勃就在这次赴海南省亲中,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所仅27岁。2.华罗庚25岁成为知名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14岁读初中时因家庭贫穷辍学,靠刻苦自学取得极其优异的成就。20岁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大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被调到清华大学任教。1934年成为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去英国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作访问学者,其间在数论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果,引起全世界数学界的重视。25岁的华罗庚就成为知名度很高的数学家。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既广泛又具有开创性,在数论、代数、多复变函数论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研究和卓越的贡献。著作有《数论导引》、《堆垒素数论》、《高等数学引论》等数十种专著及大量科学论文。3.萧邦20岁创作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波兰19世纪杰出作曲家、钢琴家萧邦,他是浪漫乐派巨匠,有“钢琴诗人”的美称。毕生憎恨沙俄对波兰的民族压迫和奴役,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对被占领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期望和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当波兰反对沙俄奴役革命失败,华沙陷落的恶耗传到维也纳时(萧邦当时旅居维也纳),年仅20岁的萧邦,心中无限哀伤。于是创作了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便是记录这时候的悲哀的,所以此曲又名为《革命练习曲》。4.爱因斯坦26岁创立相对论现代杰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加入美国籍。在他26岁时,创立了“相对论”,突破了牛顿的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从而打破了万有引力理论的“万能”性。相对论的观念和方法对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因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积累一些作文的素材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考作文八个常用主题素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人格
1.不屈
鲭鲨、犁头鲨、星鲨,单一地上,两条一起上,“跟它们斗”,“跟它们斗到死”。桑提亚哥老人演绎了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品格,昭示着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希望的理念。(海明威《老人与海》)
摒弃阿Q屈辱的生存状态和虚幻的“精神胜利法”,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这是自受其辱。阿Q的故事从反面告诫我们,学会自重,有尊严的活着。
尊严无价,不屈抗争
无端受怨,生命遭践,但尊严无价。为了维护清白,捍卫人格的尊严,窦娥的抗争感天动地,刑前的三愿一一应验。生命可以夺去,但不屈的灵魂不可战胜。(关汉卿《窦娥冤》)
2。不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牡丹花期到时尽情盛开,花落委地,依然夺目。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富贵更高贵。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品位,才有魅力。(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3。不息
是激流,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只要是为了自己所爱,就该用整个身心去追求,即便是献身也再所不惜。(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
4。不争
淡利百味而不争,“大味必淡”,白菜的辩证法告诫我们: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人也一样,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有为。(李锐《谈白菜》)
5。自乐
“花香不在大,室雅何须大。”(郑板桥语),“陋室”变“雅舍”,全在主人苦中作乐的雅趣情怀。人生苦难相伴,能够苦中寻乐,以乐化苦,那是必须学问的功夫。(梁实秋《雅舍》)
二、美德
1。公而忘私
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面对羞辱,敢于让,安于让;廉颇为国家大局出发,知耻后勇,放下尊严,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一国平安,传为千年佳话。(《廉颇蔺柑如列传》)
魏征为国直谏,不计个人得失,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德聚义,君臣携手,天下长治久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腹黄享“忍所私以行大义”,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无私无愧的佳话,值得永远承传。(《吕氏春秋·去私》)
2。孝母为先
李密婉拒皇上重用之命,坚守与祖母相依为命,情真意切,谱写了孝义的永恒篇章,成为千秋效仿的典范。(李密《陈情表》)
3.诚信为本
季扎不欺己心;子罕不以玉为宝,而以不贫为宝(刘向《新序》二则)。
荀巨伯友情重于生命,庾公爱人胜于爱己,陈太丘自惭感悟与人交往守信重礼(《世说新语》)。
国无信不强,人无信不立。
4.俭德之共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则寡欲,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正道直行,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孔子志于道而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季文子节俭相三君而美名扬,宋代宰相李沆、张文节节俭而深得推崇。何曾日食万钱,遗害子孙,倾家荡产;石奢暴富,而自绝于东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古往今来无不皆然。(司马光《训俭示康》)
5.团结就是力量
母子三人在背负债务,衣食住行都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母亲拼命打工,兄弟俩边读书边做工,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也只能合着吃起一碗阳春面。那头碰头吃面的情景,便是日本民族精诚团结、共渡危难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北海道面馆”2号桌便是这种精神的见证,老板专为母子三人留着,其他顾客眷顾这里,仰慕的正是这种精神,一碗阳春面的精神。(日本栗良平《一碗阳春面》)
6。反省
反省改革
改革使农民物质上有了较大改善,但精神上仍然贫乏,如崇拜权势,随遇而安等。改革的路还很长。(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反省交往
习惯了以钱物交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时候,你是否能在精神上将其作为平等的朋友接受呢?精神上的默契远比物质上的补偿重要得多。杨绛对老王的“不
愧怍”教会我们如何与处境不好的人交往,如何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老王》)
反省虚荣
追求脱离了自身实际,悲剧将不可避免。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值得我们吸取教训。当悲剧来临,只有勇敢承担,用自己的艰辛付出,才能守住自尊。赔项链的路瓦栽夫人表现出的重义、诚信、坚毅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莫泊桑《项链》)
反省战争
老妇人的疯畜疯语,侧显出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昭示着珍惜和平,杜绝战争。(奥莱尔《在柏林》)
7。勇退(责任)
在权力的巅峰上,在百姓的拥戴中,为了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为了让更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华盛顿毅然退位,将领袖与民众,伟大与平凡,历史与未来,完美地统一在瞬间,博得了流芳百世、永垂青史的光荣。(李辉《告别权力的瞬间》)
8.忧国
不施仁义必败,以德治国方兴。(《过秦论》)
为别人强势所劫,行 贿苟安必败,团结抗争始胜。(苏询《六国论》)
秦爱纷奢而官焚人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更为可悲。杜牧以此劝诫晚唐统治者节财爱民,不可重蹈秦王覆辙,表现出可贵的忧国之心,济世之责。(《阿房官赋》)
宠幸伶官逸豫必亡,忧劳兴国。(《伶官传序》)
三、理想
1.理想是钥匙
理想失落,便是钥匙丢弃,一切的美好都无法打开。沿着心灵的足迹找一找,你的钥匙在吗?(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2.理想贵高远
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而选择,他才是最幸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高尚的人。(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傅雷先生告诫他的儿子,也是告诫所有的年轻人,要做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为能替祖囤争光的人而快乐。(《傅雷家书》)
鲁迅梦在济世救国,唤醒沉醒的国民(鲁迅《呐喊》);马克思志在领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南帆《马克思在伦敦》);爱因斯坦志在大胆怀疑、自由思考、探求真理(爱因斯坦《自述》);无知山谷中的智慧老人志在移风易俗,变革现实(房龙《宽容》序言);布鲁诺志在坚持真理(郑文光《火刑》)。
3.践行须坚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然力不足,也不能至;无物以助之,亦不能至。所以,要志存高远,即使力、物不备,尽其志,也无讥无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鲁迅为圆梦,先是抉择学医,继而弃医从文,沉寂反省之后,奋起呐喊,这才成为一代文豪,民族脊梁。
马克思在伦敦处于内困外围之中,困于极端贫寒与三个儿子和女儿相继去世的致命性打击,但他依然用革命理论引领着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成为影响20世纪十位名人之首。
无知山谷的智慧老人,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自己却被守旧势力杀死。布鲁诺捍卫真理、不畏强 暴,视死如归,在烈火中获得永生。
“日幕聊为《梁甫吟》”的杜甫(《登楼》)
“穷且益坚,不坠青去之志”的王勃(《滕王阁序》)
“举送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的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夜探石钟山下,不避艰险,只为求真。苏东坡不迷信不盲从的求实精神,永远值得学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提醒,永远回荡在人们耳旁。(《石钟山记》)
为了生活得高尚,必须苦中求乐,不断进取。(朗费罗《人生须》)
四、信念
1.舍生取义
为了化解楚国攻宋的危机,墨子不远千里,不顾自身体面,不顾凶险,只身深入虎穴,终于说服楚国放弃攻宋图谋。尽管他行义不被理解,但他济世救民的热切情怀,“非攻”“兼爱”的执著信念,是民族脊梁的代表。(鲁迅《非攻》)
2.殉道求真
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苏格拉底,却因触怒最有权势的'人,被控犯有“败坏青年人德行,否定神灵”之罪,他从容地引鸩自亡。
伟大的先知荷马,在流浪中靠诵读自己的诗篇过日子,成为一个孤独的瞎子。
发现了新大陆,把一切贡献给国王的的哥伦布,所得到的是囚禁自己的一条铁链。
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发现,老迈的时候,又聋又瞎,在尖锐的苦痛和人间的蔑视中挣扎。’
胸怀一颗孩子般的心,冲锋在前,为祖国带来胜利和解放的贞德,却被当作老巫婆烧死在广场上。
古今中外,那些造福人类,推动历史前进的“光荣者”,走的都是充满极大困难和生命艰险的“荆棘路”。正是“荆棘”磨砺了他们的信念之光,人格之光。,使得他们超越时代,走向了永恒。由此可见,磨难只有当它与殉道献身者相伴的时候,才能显示磨难的美丽,其美丽在于造就了殉道者的辉煌与永恒。为理想与信念而战者,永生! (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
3.为救世而献生
白莽等革命青年与旧世界战斗,宁可牺牲也不放弃推翻旧世界的斗争。(鲁迅为白莽作《孩儿塔》序)
4.为信史而坚定
司马迁以“以刑余之身,不阿世,不迎俗”,创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之作《史记》(资中筠《无韵之离骚》)
5.为未来而坚守
密室中的小安妮,面临磨难与死亡逼近,从容不迫,真实记下了受难者对生存,对未来的执着信息,创造了奇迹。(迈耶.莱文《密室的生活》)
五、感恩
1.感恩亲情
亲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生存,更有精神支撑终生受益的教诲。翠翠祖父的告诫:“做一个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沈从文《边城》)
认识母爱(宽厚仁慈,坚定执着,无私无怨),珍惜母爱(不要到永远失去的时候才想起),回馈母爱。(史铁生《合欢树》)
2.感恩友情
昔日的友情,提起来,一片温馨。干枯的人生旅程中,它将永远供给我们新的慰藉,重燃我们将熄的希望:友情醇厚,它不令人悲,不令人醉,而令人宽慰。珍惜友情吧!(於犁华《亲情·旧情·友情〉
友谊可以调剂人的感情,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可以获得又一次生命。(培根《论友谊》。)
3。感恩师长
哪怕是用树枝在地上写几个字的问候,也能表达对师长的敬爱,关键是有这颗心。(季羡林《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4。爱相遇的人
老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在墙上画成了永不凋落的叶子,鼓舞、换回了年轻的琼珊的生命。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为一切相遇的人,这是责任,是本份。(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5。爱社会
人首先是社会的,社会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发展与价值,“记住我”的最好方式是用你的善良助人的行动,一个毫无保留献出自己一切的人,便是一个永存的人。(泰斯特《记住我》)。
人的和谐营造了社会的繁荣。爱这个社会,与社会协调,才能共生共荣。(爱因斯坦《社会和个人》)
6。珍惜旧情,润泽人生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王粲《登楼赋》)
柳永亦然。“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
“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归有光对故居的思念,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
感伤离别,思恋旧情,在分离的岁月里,也是一种充实,一种寄托,一种人生的滋味。(柳永《雨铃霖》)
“叶上初阳干宿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久在异乡的人,能够梦人芙蓉浦,对话渔郎,何尝不是一种慰藉,一种解脱,一种人生的眷恋?不忘故友,本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周邦彦《苏幕遮》)
7.享受自然,快意人生
人生之短,俯仰一生。何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
清风、清月、清流,清妙,自然有深趣,适当放弃“不急之务”,休闲自娱,也是呵护生命的可取之法。到大自然怀抱中,提倡慢生活,这是现代人的新理念。(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8.学会感恩
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只要让家人快乐,再苦再累心也甘。里柯克《我们是怎样过母亲的》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学会受爱,学会享受妈妈的付出,让妈妈觉得对儿女有价值,就会真正感到快乐;二是学会爱,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和愿望作为借口,去给母亲做什么,那样只会伤害母亲。
六、文化
1.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公元后的头13个世纪中国传出许许多多的技术发明,整个化学中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的,中国的发明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的贡献是伟大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
胡同文化的“处街坊”、“知足”、“忍”等,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扬。但“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已,逆来顺受”等,不利于改革进取,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应当扬弃。(汪曾祺《胡同文化》)
3.音乐美化人生
音乐是心灵之声——唤醒记忆,汇聚忧伤,汇编快乐,化泪作笑;音乐是人生的力量——战斗的引领,孤独的驱赶,旅者的驮轿;音乐是心灵的伴随——生时为你欢迎,婚时为你见证,死时为你送殡。所以歌德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纪伯伦《音乐短章》)
4.文字传承人文
文字是精神存在的家园,文字的离去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丧失,是人格的丧失。“中国人抛弃汉字之始,就是抛弃民族文化之时。”(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说)(邓海南《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中国历代书法各有魅力,是中华文化的一绝,弘扬书法艺术是我们的责任。(陈燮君《百代法书》)
5.审美彰显民族
中国的语言文学讲究的是意蕴审美,突出的是移情的效果。移情于景,无生命的物被赋之以人的情味,于是景物活了,有了动人的魅力。西方语言文学侧重心里解剖,突出的是意识的流动,凸显人物思想心理的支配作用。(朱光潜《你为什么会感到美感》)
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中国画着意写虚,给人意趣与品味(重艺术),西洋域着力于写实,给人实体感而少意趣(重科学)。东西文化各有千秋,互补更蔚为大观。(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
民族审美特点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讲究开放(连通、融合)务虚;西方审美注重局部(孤立、封闭),求实。(宗白华《空间的美感》)
七、思辨
1.待树与待人
养树与养人。顺木之性,树木才能长得快速活得长久;对百姓也是这样,顺民之需.,才是真正的爱民益民;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孩子成人成才;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亦然,如同梅树,顺梅之性,才能各展生机,各显风彩,夭之病之,只能抑之毁之。
2.画竹与艺术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源于生活,才能精于生活,这是艺术规律。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方法务异,风格自成。艺术贵在个性特色,尊重个性,就是尊重艺术。(苏轼《文与可画贫答谷偃竹记》,郑燮《板桥题画三则》)
3.环境与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决定在心,心静自然静,浮躁的社会,喧闹的氛围,守住内心的清静,才能有所作为。改变环境,不如改变心境。(陶渊明《饮酒》)
4.民族团结的思辨
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是富强的必由之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历史的证明。和平是共同的愿望,和好是解决民族争端的最有效渠道,内蒙有那么多的昭君墓便是力证。(《内蒙访古》)
5.死亡与永生的思辨
永恒的敌人是时间,永恒的载体也是时间。谁都无法跨过死亡,但他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成为永生。(冯骥才《永恒的敌人》)
6.自然与社会的思辨
大干世界,人也是一柄小小扇子,很不起眼。但只要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终究可以微薄之用,快意于他人,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苏叶《只有扇子崖》)
大自然中的平和安宁其实不仅仅是人生的侧显,而且是人生的导师.人们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激励,吸收活力。爱大自然即是爱人生。(法朗士《塞纳河岸的早晨》)
7.朴素与美丽
最朴素的托尔斯泰墓,实则世上最美的坟墓,因为,朴素之后的墓主人不为声名所累的高贵品格,最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8.自然与人
没有树,人会隐痛与缺憾;得到树,人会快乐与幸福;失去树,人会迷惑与企盼。树是人类的朋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真幸福。(苏童《三棵树》)
“养弱”后有“害侵”,教育孩子是这样,国有企业是这样,英豪产出也是这样。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一味杀虫灭害,结果将灭了自己。现阶段的“害虫”正是人类自己。(詹克明《世上本无害虫》)
9.伟大的多样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的作品,巴赫的为人,就是小溪;稳定、恬静、圣洁、旷日持久。爱因斯坦说:“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可见其神圣伟大。
10.英雄与成败
英雄不在成败在浩气,“身先死兮神以武,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荆轲视死如归刺秦王,虽然未成,但“千载有余情”,浩气永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
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野蛮人有时倒很文明,经济落后的云南,其杂色的文明给予现代人以纯朴的精神滋养。人类的文明不是哪一国哪一族的专利,它是众多国家、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创造。文化是博大的,对待文化要有博大心胸。(雷达《重读云南》)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正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文化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世代延续。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于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八、修行
1.修身
“为国以礼”,子路“不让”,孔子“哂之”,可见明礼的重要。曾皙志在教化,陶冶人,是以德润身,得到孔子赞成。修身在明礼修德。(《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给患难中的人以更多的同情、支持,“司马青衫”已成为人格修炼的一个标度。(自居易《琵琶行》)
人生三境靠修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商瞻远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锲而不舍;“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入正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功到自成。(《王国维的“人生三境’!》)
2。修学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潜心涵泳,如痴如醉,终于悟出诗的真谛。诗人气质的黛玉对香菱的感染也是重要因素,“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学习不可少的。(曹雪芹《香菱学诗》)
3.修业
马伶转败为胜的经历启示我们: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立业之柱;深入实践,精益求精,是必经之路。(侯方城《马伶传》)
规矩就像藤条束缚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如果剪断了这些藤条,就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远走高飞,不知要被风儿带往何方。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近日,网上爆出某市中学班规,被网友戏称“某市最严班规”。里面对学习、纪律、卫生三个方面都有详细的条文规定和对应的处罚。列班规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严班规也能出高徒,如果取消班规,班级必定会成一盘散沙,无人束缚,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生活在法治的国家,我们享有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其实自古罗马开始,就已经有了成文法典,对公民日常生活作出了一系列规定,法律即是权威。当代共产党人就职时都必须对宪法宣誓,这是一种尊敬,更是一种责任。没有法律的社会动荡不安,烧杀抢掳无恶不作的事大有人在,法律即规矩,违反规矩必将受到制裁,这是不变的定律。德国人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古板的,他们严谨正直,可以说过人受规矩是普遍的。收留流浪汉的教会外排起长队井然有序,没有人借机插队,看演出整个场子无人大声喧哗,因为国外有版权,所以没有人会拿手机出来拍照,相比较国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拒绝不了规矩,就只能欣然接受,这对自己或是他人,都是有利的。我在网上看过一个监控视频,一个女子横跨护栏,司机没注意前方有人,急转方向盘,最后导致多车追尾现象。在护栏上面明确写出紧张横跨,而且不远处就有天桥,因为一时方便而连累一群人,不守规矩的代价是无法承担的。每一个事物存在都他的价值,规矩也是,守规矩应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守法好公民。一定的束缚并不会制约一个人的发展,反而可以促进发展。风筝的线收紧了,能放出也能回来,一盘散沙用容器装起来,就不会散落一地。毕竟,我们从小就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版权作品,未经《99作文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二、总体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让班集体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文化氛围、优秀文化精神的文化组织。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方向。三、班级文化建设基本条件 1、班级整体面貌好。重点看广播操的集队、进场、做操、退场的精神面貌。2、班级日常管理较好。卫生整洁,无人乱丢垃圾;桌椅、讲台、墙壁无乱画迹象;服装规范,发型规范,无人戴首饰,无人带手机课堂。3、班级有书柜和一定量的书刊,学生读书气氛浓;4、班级文化主题鲜明有特色,受大多数学生喜欢,可持续发展。四、基本原则室内布置应本着清新、简洁、明快、教育性强的原则进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体现出集体个性,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五、教师职责各班级的文化建设应以学生为主,班主任老师要加强指导,认真听取学生汇报,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搞好本班文化建设。任何班级不经班主任同意不得擅自组织活动,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六、工作措施: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选用不同的“文化”去建设一个班级,会使班级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准备与设想1、选择班级文化特色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我们的班级一般以城市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2、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们的学生构成以城市学生为主,“多动、任性、自私”的特征明显,于是, “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风度气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3、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使班级成员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陶冶和熏染,才能促使其在认识、情感和行动上逐渐趋同于班级文化的预定文化价值,从而达到形成稳定的团体文化的目标。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既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有利地推动了班级品质的形成。(二)实施细则1、静态文化建设。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主要措施: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②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④在课桌指定位置贴上“自我激励卡”,内容包括:姓名,爱好,理想大学,喜欢的名言,班主任寄语。⑤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⑥后墙设计黑板。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⑦教室后黑板的两边可以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⑧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⑨在班级后面设立“读书角”,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来源可以自订、班订、教师提供、学生捐献等方式。⑩学生设计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2、动态文化建设与静态文化相对应,动态文化是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而适时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措施主要有:①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让学生热爱文化学习,经常参与文化活动。②上好每周的班会课。完成学校的要求,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安排班会主题。如:“我的人生设计”、“文明与素质”、“勤学与巧学”、“我赞赏,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让友谊之树茁壮成长”等。③上好“阅读课”,养成读书习惯,多写读书笔记,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④分组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⑤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搞好两个活动,可以这样设计:单周是“炫出自我”才艺展示活动;双周是“读书会”活动。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文艺、美术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活跃班级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⑦编辑班级学生优秀作品集,争取一学期一本。(三)操作说明①让学生自己动手。各班学生自己参与设计与布置,如黑板报的主题诞生于班级学生集体的智慧;板报的题材来自于学生关心的话题。参与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与班级小岗位结合进行包岗到位的,将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几组进行轮换。②让学生自己讲解。让每一个设计都会说话,让学生懂得所说之话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介绍。随后,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讲解的要求,如明确栏目内容所包含的内容、作用;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介绍;知道作品来历与作者意图;通过介绍,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增进对集体的热爱与同学的友爱。③让学生自己评比。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班级在布置过程中组织本班学生进行评比,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工作中。我们还将组织各班参观交流,研讨借鉴各班的经验。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七、预期达到的效果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加强“立体化”班级文化建设,把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新课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相信在新课程时代的班级管理中,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集体本身一定可以成为一种最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让集体的能量温馨地辐射每一个个体,最终走上“教是为了不教”的良性循环。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譬犹巧锤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这是古人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比如就象巧锤自己制作画圆和方形的工具留给后人才使后来的工匠们知道圆应该怎么画,方形该怎么做。古人也把它叫做规矩绳墨,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校不可一日无纪。青少年时期,大家都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自由,然而,自由是相对的,英语亦有说:“freedomisnot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项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却因为过分自大而自刎乌江,而越国大夫范蠡深知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在灭吴之后,并不邀功请赏,反而急流勇退,告老还乡,经商贩马,以享余年。由此可见:人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约束或接受来自外界的约束才能实现双赢。不仅赢得个性的发展更有智慧上的收获。
苏轼写作素材集锦
苏轼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摘自《赤壁赋》素材评析《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适用话题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素材连接:名人教子之苏东坡铭教铭教: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东坡送给他一个砚台,上有他亲手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若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中学生多很喜苏轼,爱苏轼,因此也常常写苏轼。去年参加高考阅卷时,笔者随机作了个统计,发现使用苏轼这一材料的文章所占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六。由此可见,苏轼在高考舞台上的“出镜率”是很高的。但在谈起苏轼时,许多同学多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表达往往是大众化,缺少新鲜感和独到性。笔者有感于此,编写了这则以苏轼为中心的写作素材,以期同学们能真正走进苏轼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感悟他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
一、生活故事
1、佛与狗屎
有一天,佛印和苏轼斗嘴。苏轼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佛。”佛印问:“那你看我像什么?”苏轼为了揶揄佛印,说:“你像堆狗屎。”回到家,苏轼得意洋洋地和小妹说起了这件事,以为占了佛印的便宜。谁知,小妹劈头盖脸地就骂他蠢。苏轼问她为什么,小妹回答:“佛印看人皆为佛,只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看人皆是狗屎,只是因为你心里只有一堆狗屎。”
【视点】⑴境界;⑵角度;⑶聪明反被聪明误;⑷外观世界是心灵的延伸。
2、东坡续诗
有一天,苏轼看到王安石案几上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苏轼见此不由一声冷笑,他想,菊花怎可能在秋天凋落。于是挥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一天时值重阳,苏轼出行,但见秋风瑟瑟,吹得菊花四处飘零,满地恰似黄金铺就。苏东坡想起当年改诗之事,内心甚是羞愧。
【视点】⑴自以为是;⑵狭隘;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⑷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3、《洗儿戏作》
朝云为苏轼生了个儿子,按照当地习惯,满月那天,东坡请了亲友,举行洗儿会。孩子才一个月,就能对人笑。大家都夸他聪明,苏东坡却叹了口气,道:“切莫像我,更莫学作填词!”
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因作诗惹了祸,坐了牢,差一点被杀头,就都不作声,怕点着他内心的痛处。苏东坡倒不忌讳这个,说道:“我呀,就是上了聪明的当。本想再不作诗填词了,可总是心里痒痒的,禁不住。你看,这会儿又有了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视点】⑴聪明;⑵自嘲;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师生吃面
北宋党争,苏轼被贬谪至南疆,羁宦于千里之外。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宋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在上任途中,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于梧州与藤县之间。师生二人相叙,见路旁有卖面条的小摊,于是一同就食。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的唉声叹气。苏轼却极为快速的把面条吃完了。望着黄庭坚良久,苏轼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上路。
【视点】⑴不要咀嚼苦难;⑵走好未来的路;⑶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⑷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5、东坡改联
苏轼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地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生字越多。脸上不由红一阵、白一阵。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视点】⑴虚心;⑵傲气;⑶个性;⑷有错即改。
6、旷达洒脱
《东坡志林》记载,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而遭御史弹劾,在湖州被追赴诏狱时,面对哭送的妻儿家人言道:“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时期,这种幽默对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东坡晚年被再贬至惠州,三贬至儋耳。然而沉重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把东坡击倒。此时,他更注意运用幽默的力量来帮助它超越政治的险恶和人生的痛苦。《惠州一绝》诗云:“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反映了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一带时的幽默诙谐精神和乐观旷达情怀。他不想去岭南的蛮荒之地,亦非终日陷入能否生还故里的忧患痛苦之中,而是善于采撷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生动细节作“幽默观”,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和足够的体力来航渡人生的苦海。
苏轼的性格豪迈,诙谐幽默,旷达洒脱,这是他更是后代人对待逆境人生的强有力的武器。这种诙谐幽默其目的在于排遣、化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忧愁和痛苦,带有自我解嘲、的特征。
【视点】⑴旷达洒脱;⑵诙谐幽默;⑶笑面人生;⑷自我调整。
二、诗词佳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
5、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
6、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夜》
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8、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水龙吟》
9、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10、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1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1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3、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
1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
1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17、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寺画像》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19、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的诗豪放洒脱,苏轼的哲学观念和经历的坎坷,令我们惋惜不已,但他的精神和才华流传下来了。下面我精心整理了有关苏轼的范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年生死两茫茫。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 苏轼《和董传留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题西林壁》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天涯何处无芳草。 —— 苏轼《蝶恋花·春景》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苏轼《食荔枝》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 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最喜东坡词,品苏轼之词,如品烈酒,不似清照词之婉约,亦不似后主词之凄苦。苏轼之词,如大江东去,引人吊古伤今。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苏轼的 作文 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一 在险峻陡峭的石壁下,在奔腾怒吼的大江边,一个人在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眺望着那江水与天的边际。他在想些什么呢? 每当我看见这幅名为《赤壁赋》的 国画 时,心中就有种想读懂苏轼的欲望。 苏轼,这位不羁的东坡居士,他的经历是很苦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被贬黄州,来到这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开始了他曲折的经历。诚然,正是他的不平经历,才促使他写下一系列被称作“铁板铜琶”的豪放派诗词。 读苏轼,首先要读他的胸襟。要遣出心中的郁闷,自然要饮酒,于是有了“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的饮酒是遣怀,并非消沉。“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在赤壁这里写下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好一个“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苏轼才高八斗,“厚积薄发”,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句一句,字里行间不都透露出他的志存高远,他的豁达胸襟吗?所以,我常常想起苏轼把酒临江的这一幕,这是一种豪迈气概,是豪放派的力量! 读苏轼,不能不读他的多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传千古;《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有一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脍炙人口;他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更是感人肺腑。文人便是多情,寄情于文,才使文学作品有生命、有活力,活到现在,活到永远! 读苏轼,更要读他的爱国。尽管他被贬,但这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精忠报国之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报国激情。在他想起周瑜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飒爽英姿时,多么渴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为国家建立奇功呀。只可惜,报国无门!在他官场失意、心中的压抑再度被触动了的时候,又回到现实中来了。他是一个无处施展能力的人,只能“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做我傲霜挺立的苏轼;“莫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喝我的酒,作我的诗,趁着年轻气盛的时候。 风起了,卷起江水撼动着石壁。明朗的月光下,一叶扁舟渐渐远去,只留下那读不尽的苏轼的背影。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二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每次读到乐府神弦曲的《白石郎曲》中的这句话,一下子就想到嵇康和苏轼。 其实,是我想宽了。《白石郎曲》不是写嵇康也亦不是写苏轼的。《神弦歌》是江南民间弦歌以娱神的祭歌。《神弦歌》也杂有人神恋爱的内容。曲词中,有的赞叹男神的美貌,表现为“女悦男神”,如《白石郎曲》中“白石郎。临江居。前导江伯后从鱼,”“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有的则表现为“男悦女神,”如《青溪小姑曲》中“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这两首歌辞通过对神的赞美,流露出爱悦之意,颇有《楚辞.九歌》的余韵。 而这个“小姑”只是因为哥哥被封神,妹妹也跟着沾了点光,的确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思。我想,连小姑那样没什么作为的女流都可封神,那么嵇康,一个有着三千人愿拜在他门下,为其求免死,生前后世为无数人景仰膜拜的嵇康,他为什么不可以是神呢? 嵇康是文人中的神。一个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清洁的足不沾尘。在他的生活里很难找到活的那么精彩那么纯粹那么激烈的人。 更尤为难得的是,将老庄哲学生活化的他,追寻的是自然之道,即使激烈也是从容,“片云行过千山去”的从容。 山涛曾这样赞美嵇康:“叔夜之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没错,正是这个山涛,嵇康写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原因很简单,只不过因为山公要从吏部郎的职位上离任,准备推荐嵇康担任这个职务,嵇康就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断绝了与山涛的来往。 你看,嵇康是一个非常直接的人,直接到无理蛮横,更是一个彻底厌恶官场的人,他认为“一杯浊酒,一曲琴歌”也就够了,何必要把他往火坑上推呢。但这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封绝交书,而是嵇康对山涛的倾诉,更是一个精妙的设局。嵇康知道自己的行为必会招来杀身之祸,他要保全山涛,所以在临死前他才会对儿子嵇绍说:“去你山伯伯那儿,他会替我好好照顾你。” 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情意,我相信忠厚的山涛是明白的,多年之后他实现了对亡友的承若。山涛与嵇康是一生的挚友,但司马昭却不是,而这位当时 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三 假如有时间隧道,让我与苏轼相遇,我愿意选择——在秋天。 ——题记 日落西山,暮色苍茫,秋风卷来丝丝凉意,在空气中肆意蔓延。我站在他必经的城门外,看城楼的轮廓一点点稀释在秋色寒霜中。遥望远处,古道西头,一个身影在踽踽独行,蹒跚的脚步踏过一地的落叶。在他身后,每一片叶子都记叙着他的人生坎坷和精彩篇章。 他走近了,面庞逐渐清晰,神情疲惫而目光炯炯,飘拂在秋风中的是那花白凌乱的胡须。我镇静的等待,等待他的发问。 “你为何选择在秋天与我相遇?” “四季轮回,秋天是个最为特别的季节,越过了夏的繁华,面对冬的临近而不由的彷徨,所以秋天是再好不过的沉思季节, 总结 过往的点滴,树立超越冬天的信心。好比短暂人生前依青年,后傍老年,人于是不惑而知天命,许多意外的收获才会呈现在眼前……” “说得好!”苏轼微捋胡须,含笑点头眉宇间却凝聚一股散之不去的哀愁,“这么说,我应该高兴我步入了人生之秋了,然而我一向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却总是居无定所,瓢泊四方,命运究竟给了我一个怎样的位置?” 我笑了,作为古人,哪能比拟今人的思想,放眼现代,大学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采飞扬,早就是名作家了,何必担忧仕途不顺? “一旦被牵入政坛,卷入这浑浊的洪流中,有思想的人便难以立足。隐退避世固然是一妙法,在文人身上屡见不鲜,难得你空怀一身抱负,却仕途不顺,佩服的是在这辗转漂泊中,你仍葆有一颗清澈豪迈的心,在中秋之夜诵‘明月几时有’,赤壁之畔‘遥想公瑾当年’,密州之林‘老夫聊发少年狂’。用现代眼光看,你的生活是充实而深刻。更佩服你超然物外,不计得失,尽情享受自然赋予的山间明月和江上清风,这又是怎样的心境。看来,你并没有缺憾,词人和 散文 家的行列中,不是有你显著的位置吗?” 天边隐有晚归的孤雁,落叶依旧一片片地飘卷在空中,做最后飞翔的美丽,寂静夜幕中的一切拨动了我的心。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纵使不够完美。我又该如何做到深沉地面对人生,面对苏轼的困惑呢? 而苏轼则不停地捋着胡须,微锁眉头,半晌,只见他仰起头,眉头舒展了许多:“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抬头,夜色渐浓,头顶是广阔的苍穹,那般深邃,高不可测。天幕上,星河浩瀚,偶有流星闪电般划过。我豁然开朗,面对无垠宇宙,人又是怎样的渺小!何必困惑人生的坎坷失意,天空会告诉你一切。 意犹未尽地收回目光,与苏轼对视。从他的双眸中,我又读出了一份悠远的自信。这就是心灵的沟通,超越时空,纵横千古,今人与古人之约,原是如此简单而不凡。我们不约而同地仰天大笑,笑声穿破夜空,惊起夜鸟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