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小麦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

小麦论文文献

有12篇参考文献,分别是:1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现代小麦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守谦.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及品种[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Komariah,Hiroki U,Afandi.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mulch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pineapple(Ananas comosus) plantation under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J].Gifu Prefecture Larnpung Univesity, Odjugo P A O. The effect of tillage systems and mulching on soil microclimate,growth and yield of yellow yam(Dioscorea cayenensis) in Midwestern Nigeria[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Vol,2008,(24): Mbah C 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n ultisol under plastic film and no-mulches and theireffect on the yield of maize[J].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2009,(05):25-30. 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Li F M,Guo A H,Wer A.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mulch on yield of spring wheat[J].Field Crops Research,1999,(1):(99) 温晓霞. 旱作小麦地膜覆盖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04): 施万喜,宋迁新,李加宽. 陇东旱塬区晚播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增产机理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7,(03): 徐兆飞. 山西小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Zaogo C G L,Wendt C W,Lascano RJ. Interactions of water,mulch and nitrogen on sorghum in Niger[J].Plant and Soil,1997,(01):119-126.

来自知网作者唐海峰摘要HTS-1是一种新型的小麦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突变体,与普通小麦不同的是它的雄蕊部分或者全部同源转化为雌蕊,甚至我们可以在HTS-1中发现没有雄蕊但出现6个雌蕊或者6个雌蕊化结构的小花。因此HTS-1在研究小麦育种和花发育中具有很重要的...更多关键词小麦;基因分型测序(GBS);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突变体;Win基因收藏全部来源 求助全文知网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利用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基因hts《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2 - 被引量: 0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QTL发掘及近等基因系创制莫洪君 -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 被引量: 2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QTL发掘及近等基因系创制莫洪君 - 四川农业大学 - 0 - 被引量: 0小麦硒含量控制基因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裴英 - 《四川农业大学》 - 2016 - 被引量: 0应用快速切片法观察芍药不同花型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张建军,赵芮,朱炜,... - 中国观赏园艺学术研讨会 - 2018 - 被引量: 0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于春淼张勇王好让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 - 作物学报 - 2022 - 被引量: 0鱼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陈军平胡玉洁王磊田雪李学军 - 水产科学 - 2020 - 被引量: 0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粒重QTL分析陈建省,田纪春,陈广凤,...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 被引量: 61一个新的水稻叶片和雌蕊发育异常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罗琼,王文明,肖晗,... - 《科学通报》 - 2001 - 被引量: 84基于SLAF-seq的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品质性状的QTL定位李俏,潘志芬,高媛,... - 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 0 - 被引量: 0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福建百香果品种鉴定及指纹图谱构建魏秀清,李亮,熊亚庆,... - 福建农业学报 - 2022 - 被引量: 0小麦眼斑病抗性基因Pch1和供体的遗传图谱及Pch1转移片段的遗传多样性魏乐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10 - 被引量: 0两份水稻花器官突变体的形态学观察、性状的遗传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张绪梅 - 2003 - 被引量: 15割手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黑穗病QTL定位杨翠凤 - 《广西大学》 - 2015 - 被引量: 1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蘖成穗的QTL定位胡洋山 - 四川农业大学 - 0 - 被引量: 0基于QTL作图与NGS-based BSA解析月季重瓣性状的形成机制姜珊 - 四川农业大学 - 0 - 被引量: 0万寿菊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育种应用何燕红 - 四川农业大学 - 2010 - 被引量: 3桃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雌蕊败育性状的定位乔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03 - 被引量: 8芦笋雌雄花发育转录组分析及性别决定相关miRNA靶基因的鉴定秦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6 - 被引量: 4扁豆分子遗传图谱构建、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花序发育的生理学研究袁娟 - 2009 - 被引量: 7木绣球与荚蒾杂交的生殖生物学研究程甜甜 - 山东农业大学 - 2014 - 被引量: 1天山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李春侨 - 新疆农业大学 - 0 - 被引量: 0利用EST-SSR分子标记构建小麦遗传图谱代畅 - 西华师范大学 - 0 - 被引量: 0基于两个RIL群体的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吕栋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0 - 被引量: 0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连俊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6 - 被引量: 2陆地棉×毛棉种间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Khan,Muhammad Kas...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013 - 被引量: 1西瓜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三个果实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精细定位李兵兵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0 - 被引量: 0小麦抗条锈新基因YrTp1和YrTp2的发现和分子标记定位殷学贵 - 2005 - 被引量: 10鸭茅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开花基因定位谢文刚 - 2013 - 被引量: 5

关于小麦的论文文献

有12篇参考文献,分别是:1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现代小麦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守谦.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及品种[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Komariah,Hiroki U,Afandi.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mulch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pineapple(Ananas comosus) plantation under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J].Gifu Prefecture Larnpung Univesity, Odjugo P A O. The effect of tillage systems and mulching on soil microclimate,growth and yield of yellow yam(Dioscorea cayenensis) in Midwestern Nigeria[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Vol,2008,(24): Mbah C 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n ultisol under plastic film and no-mulches and theireffect on the yield of maize[J].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2009,(05):25-30. 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Li F M,Guo A H,Wer A.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mulch on yield of spring wheat[J].Field Crops Research,1999,(1):(99) 温晓霞. 旱作小麦地膜覆盖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04): 施万喜,宋迁新,李加宽. 陇东旱塬区晚播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增产机理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7,(03): 徐兆飞. 山西小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Zaogo C G L,Wendt C W,Lascano RJ. Interactions of water,mulch and nitrogen on sorghum in Niger[J].Plant and Soil,1997,(01):119-126.

科研人员首先分析注射了Pst后小麦的转录组数据(Accession number CNSA: CNP0001524, ),找到了唯一表达上调的BZR家族成员TaBZR2。下图是针对TaBZR2的侵染转录水平验证。

TaBZR2的RNAi敲除株系进一步接种Pst验证免疫效应。

作者对WT和TaBZR2-OE菌侵染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和GO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集中在“几丁质结合”和“几丁质酶活性”方面。而其中作者着重关注了几丁质酶,因为酶在过表达植株中表达量增长了20倍。BZR家族转录因子所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了E-box和BRRE,因此作者假设TaBZR2会结合在的顺式作用元件区域。

作者为了验证对抗性的作用,构建了敲除株系,并且进行了抗性试验(Fig5)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Fig6)。附件中还测有过氧化氢含量,发现过氧化氢积累量下降。进一步证明了的作用。

综上所述, 本文是一篇相当规范的基因功能鉴定研究 ,甚至可以当做功能鉴定研究的模版供新手学习。全文采用了大量反向遗传学方法,以验证TaBZR2对的调控,进而对小麦自身Pst抗性的影响。小麦的基因克隆与鉴定相较于其他作物要困难许多,同等工作量会更容易发到高分期刊。但是作者对于RNA-seq组学数据的挖掘有限,仅关注测序数据中最为显著的某几个基因。如果能更多的挖掘TaBZR2的下游靶标或者串联起各个测序数据中显著的通路,绘制大型调控网络,在工作量上做做文章。或者在TaBZR2与的结合位点上纵向研究结合区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在深度上做做文章,想必能让本文再次上升一个台阶(到PC应该问题不大)。目前文章发表于Plant Physiology,基本符合整体水平。 以上仅代表本人拙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在这里简单提及一下正向遗传学和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

植物着丝粒是基因组中进化最剧烈、结构最复杂的区域,在物种形成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多数植物着丝粒结构复杂,主要是由高度重复的卫星DNA (satellite)以及中间穿插的反转座子序列 (CR) 组成,其中着丝粒satellite序列单元长度主要集中在150 – 180 bp之间,例如水稻CentO和玉米CentC序列,多年前已经发现并用于着丝粒结构与功能研究(Comai et al., 2017)。 普通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和多倍化过程,是染色体组进化及多倍体二倍化研究的模式材料。 然而普通小麦基因组巨大,90%以上的序列均是高度的重复序列,给小麦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Marcussen et al., 2014)。 前期对小麦着丝粒的研究基本局限于通过筛选着丝粒BAC等手段,获得某些着丝粒序列(Liu et al., 2008; Li et al., 2013)。 对小麦着丝粒全面解析,包括小麦着丝粒DNA序列组成(尤其是功能性satellite序列)、结构以及其在基因组形成和进化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对多倍化适应的分子机制目前基本不清楚。

韩方普研究组长期从事植物着丝粒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研究。 前期在小麦非整倍体及其野生近缘种杂交后代观察到丰富的着丝粒变异现象,染色体重排诱导着丝粒序列减少、丢失、扩增、新着丝粒以及多着丝粒形成,不稳定的着丝粒可能造成染色体频繁的断裂和接合,暗示着丝粒在异源多倍体小麦物种形成过程潜在的功能 (Guo et al., 2016)。近年来随着小麦参考基因组的逐渐公布,对小麦着丝粒进行全面的解析成为可能(Avni et al., 2017; Luo et al., 2017; (IWGSC), 2018; Ling et al., 2018),)。

1. 我们利用之前发表的中国春小麦着丝粒表观标记CENH3抗体的ChIP数据,重新比对到最新的中国春参考基因组上,确定了小麦着丝粒大小及位置(图1A)。 在小麦中发现两类着丝粒特异的串联重复序列,和CENH3核小体结合,分别在其二倍体供体B和D亚基因组着丝粒富集分布(图1B)。与二倍体供体着丝粒特异satellite序列的信号强度相比,在普通小麦中这些序列的拷贝数明显减少,FISH信号明显减弱,甚至在某些着丝粒上已经完全丢失satellite序列(图1B)。与传统着丝粒的串联重复序列单元大小150-180 bp不同,小麦着丝粒satellite序列单元大小超过500-bp,序列上包含多个特定的CENH3结合位点,表现出周期性CENH3结合特点(图1C)。

图1 小麦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在不同亚基因组之间的分布

2. 随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小麦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在不同亚基因组间发生分化(图2A),更同质的串联重复序列保持和CENH3核小体的结合(图2B),在小麦多倍化过程中,从二倍体到四倍体再到六倍体,着丝粒特异satellite序列在每个亚基因组上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增加(图2C) 。最后比较不同倍性小麦着丝粒位置、基因共线性以及表达等情况发现,多倍化过程中小麦着丝粒结构发生重排,基因位置和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着丝粒串联重复序列发生局部扩增(图1B)。异源六倍体小麦着丝粒在不同亚基因组之间的不对称性可能参与小麦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促使多倍体小麦的稳定传递。

图2 小麦着丝粒特异satellite序列亚基因组不同区域序列相似度

该论文于2019年7月16日在线发表于 《The Plant Cell》 上,题为“Centromere Satellite Repeats Have Undergone Rapid Changes in Polyploid Wheat Subgenomes” (),韩方普研究组已毕业博士研究生苏汉东和刘亚林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韩方普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Avni, R., Nave, M., et al., (2017). Wild emmer genome architecture and diversity elucidate wheat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Science 357, 93-97.

Comai, L., Maheshwari, S., and Marimuthu, . (2017). Plant centromeres. Curr. Opin. Plant Biol. 36, 158-167.

(IWGSC), . (2018). Shifting the limits in wheat research and breeding using a fully annotated reference genome. Science 361(6403).

Li, B., Choulet, F., Heng, Y., Hao, W., Paux, E., Liu, Z., Yue, W., Jin, W., Feuillet, C., and Zhang, X. (2013). Wheat centromeric retrotransposons: the new ones take a major role in centromeric structure. Plant J. 73, 952-965.

Ling, ., Ma, B., et al., (2018).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genitor of wheat A subgenome Triticum urartu. Nature 557, 424-428.

Marcussen, T., Sandve, ., Heier, L., Spannagl, M., Pfeifer, M., International Wheat Genome Sequencing, C., Jakobsen, ., Wulff, ., Steuernagel, B., Mayer, ., and Olsen, . (2014). Ancient hybridizations among the ancestral genomes of bread wheat. Science 345, 1250092.

Liu, Z., Yue, W., Li, D., Wang, ., Kong, X., Lu, K., Wang, G., Dong, Y., Jin, W., and Zhang, X. (2008).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retrotransposons at wheat centromeres and pericentromeres.

Chromosoma 117, 445-456.

Luo, ., Gu, ., et al., (2017). Genome sequence of the progenitor of the wheat D genome Aegilops tauschii. Nature 551(7681):498-502.

研究小麦的论文

根据客户所需的面粉品质,选择小麦品种。小麦--清理--着水---润麦----入磨---研磨筛理----配粉----包装清理:主要是清理小麦的中的秸秆,石头,破损麦等影响面粉出率的杂质。主要设备有:打麦机,去石机,风选,精选等,根据小麦的品质及制粉要求,各种面粉厂会有些区别着水:小麦清理好后需要着水,使小麦的水分达到一定含量,可以提高麦皮的韧性,降低小麦胚乳的机械强度,这样在研磨时,使麦皮不宜磨得很碎而影响面粉品质,而调质的胚乳使得磨粉机的磨辊磨损降低,同时降低能耗。一般高筋麦着水要多一些,低筋麦相对少一些。润麦:着水的小麦在麦仓里要存放一定时间,一般在8~24小时,根据小麦品种,温度而异。高筋麦一般时间要长一些,冬天润麦时间也长一些。着水和润麦后的小麦称为入磨麦,入磨小麦的水分控制在14~16%。如果太高,会影响后道筛理。研磨筛理:分心磨系统和皮磨系统,磨粉机将小麦破碎成大麸皮,小麸皮,大胚乳,小胚乳,粗粉细粉,然后不同的料又进入不同的磨粉机研磨,同时配合筛理和清粉。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有经验的粉师调整,达到最优的效果。最后得到面粉(1~3种),粗麸,细麸配粉:由于专用粉的需求,一种小麦磨制的面粉往往达不到客户的要求,通过不同小麦粉按照一定比例的混合,可以调整成品面粉的各种粉质特性,达到客户要求。最后是包装。

有12篇参考文献,分别是:1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现代小麦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守谦.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及品种[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Komariah,Hiroki U,Afandi. The influence of organic mulch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in pineapple(Ananas comosus) plantation under tropical monsoon climate[J].Gifu Prefecture Larnpung Univesity, Odjugo P A O. The effect of tillage systems and mulching on soil microclimate,growth and yield of yellow yam(Dioscorea cayenensis) in Midwestern Nigeria[J].African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Vol,2008,(24): Mbah C 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n ultisol under plastic film and no-mulches and theireffect on the yield of maize[J].Journal of American Science,2009,(05):25-30. 7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办公室,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Li F M,Guo A H,Wer A. Effects of plastic film mulch on yield of spring wheat[J].Field Crops Research,1999,(1):(99) 温晓霞. 旱作小麦地膜覆盖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04): 施万喜,宋迁新,李加宽. 陇东旱塬区晚播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增产机理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7,(03): 徐兆飞. 山西小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Zaogo C G L,Wendt C W,Lascano RJ. Interactions of water,mulch and nitrogen on sorghum in Niger[J].Plant and Soil,1997,(01):119-126.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麦750字作文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麦在以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而现在却只能在乡下才能看见了。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贸易额最多;营养价值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小麦还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穗状花序曾圆柱形,穗轴每节生一枚小穗,中间还带有一根芒针。如果,你把小麦的杆子给剥开来,你会看见杆子里面是空心的,还有许多半透明的薄膜,将空心的麦秆分成很多节。 小麦还是我们最喜爱的主粮之一。秋季,小麦成熟后,收割下来,拿去磨成面粉,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面食,如:馒头·饺子·面条·包子等。 小麦不仅对我们的作用大,而且在不同的季节也有不一样的美呢! 春天,小麦刚刚种下去,再过了几天便全都成活了,远远望去像泼在地上的油漆,毫无成次感;只有近看,你才会发现:麦芽儿小小的·嫩嫩的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使你想去用柔软的指腹轻轻地·小心翼翼的触碰它那软嫩的肌肤,令人怜爱。 夏天,小麦已经长大·长高差不多有少年的`腰部了吧,但却还未成熟。小麦地里一片绿油油的,好似给大地母亲披上了一件绿色的新衣。它们又像一个个顽皮的孩童对这个世界从满了好奇,看见正在周游世界的风儿姐姐路过此地,便你一句,我一句问东问西毫不嚷嚷,但风儿姐姐并没有理会它们,急匆匆的走了,因为她还要赶到下一个地方玩呢。 秋天,小麦成熟了,大片大片的黄金色,为大地母亲褪去绿色的新衣,换上金色的舞裙。它们又像一位位看破凡尘的老人,安安静静的享受着太阳给它们送来的温暖。偶尔间,向再次路过的风儿姐姐打个招呼,问候一下。然后再讨论讨论"风儿姐姐为何还是那样年轻呢?"再然后啊,便又安静下来,晒着太阳。 小麦现在只能在乡下才能看见了……

荞麦文献论文

荞麦是一种保健功能突出的特色小杂粮作物, 有两个栽培种, 即普通荞麦 (甜荞) 和苦荞 (鞑靼荞麦) 。荞麦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咸阳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 000多年。荞麦作为一种双子叶的小杂粮作物,又被称为假禾本科作物,其种子中的主要储存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分比较均衡,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比例适宜,基本达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标准营养蛋白水平。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对荞麦的驯化栽培,从各种文献记录中都能够看到荞麦的身影。

中国对于荞麦最早的记载目前还有所争议, 如《神农书·八谷生长篇》记载过荞麦, 该书有人认为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但可能是后人伪托, 故成书时间不明。日本有学者认为, 中国最早关于荞麦的记载是后魏末期至东魏初期的《齐民要术》中 (约公元6世纪中期) , 但书中对于荞麦的记载是在《齐民要术·杂说》, 现在一般认为“杂说”乃是唐人所做。还有观点认为, 《诗·陈风·东门之枌》中“视尔如荍, 贻我握椒”中的“荍”即为荞麦, 但《尔雅翼》中释义为锦葵花, 《尔雅注》中释义为小草。另外邹汉勋 (清) 撰写的《南高平物产记》曾记:“……荞麦不见古书, 宋嘉祐本草始记载……”。

荞麦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栽培历史, 荞麦本身生长周期短, 耐干旱贫瘠土壤, 耐高海拔的寒冷气候, 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不高, 是重要的救灾作物。同时, 荞麦本身具有非常出色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是药食兼用作物, 具有非常巨大的开发价值。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对荞麦的分类地位、品种区分, 栽培管理制度及食用药用价值都有着深刻的认知, 前人的诸多记载既是了解荞麦作物起源和扩展的重要证据, 也是认识古代我国社会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途径。

这些相关记载就是,荞麦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农作物,而且有非常好的药用保健功能,在我国也有着很长时间的栽培历史,富含着非常丰富的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

齐民要术中提及了荞麦,而且也认为是由唐人所做的。神农书·八谷生长篇也记载过,而且在古代这种食物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最早的记载有一些争议。

《小杂粮的种植知识》燕麦、荞麦栽培现状及病虫草害!嗨,大家好,我是静若繁花啊你,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燕麦、荞麦栽培现状及病虫草害。二、燕麦、荞麦栽培现状及病虫草害:(一)燕麦栽培现状及病虫草害:1.燕麦栽培研究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9年),中国在燕麦主产区的农业科研人员就开始总结燕麦生产经验并研究其栽培技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总结和归纳中国燕麦主产区农民生产中一些先进栽培技术以及引进和介绍国外的燕麦栽培技术,并开展初步的栽培技术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1960—1965年),中国燕麦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为120万公顷。该时期的燕麦单产仍旧较低,在1000kg/hm 2左右。在燕麦栽培方面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量生理和高产栽培技术。20世纪60年中期至70年代初(1967—1973年),燕麦生产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燕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公顷左右,平均单产水平较之前没有明显增长。但该时期随着燕麦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土肥系(1973年)研究了燕麦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燕麦主产区的农技人员辩证地运用“八字宪法”,总结出燕麦高产丰产的经验,如水肥管理、防止倒伏等,其中和林县公喇叭乡的燕麦产量达到4590kg/hm 2。从1974年开始(1974—2000年),农业部成立全国莜麦(裸燕麦)育种栽培协会组,使中国燕麦栽培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中国燕麦科学研究论文集》和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燕麦科研成果的学术专著《中国燕麦》。2.中国燕麦栽培现状。2011—2015年,栽培方面,已经制定了燕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燕麦膜侧沟播集雨技术。在华北完成了燕麦田免秋耕晚播技术并通过鉴定,做到良法良种,建立规范化的燕麦种植基地并进行示范推广,有效提高燕麦的产量并保证其品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3.中国燕麦病虫害现状。在病虫害方面,对国内外燕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调查和搜集,建立了国内燕麦病虫害方面相关工作者联络机制,基本掌握了本领域内的研发情况。随着燕麦保健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和人们对燕麦认识的提高,以及产业体系对燕麦产业的推动,燕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区域由原来的冷凉地区向其他地区扩展,燕麦病虫害的研究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将会影响燕麦产业的发展。正在进行的燕麦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虫害发生规律研究,为南方地方燕麦及其产品贮存提供参考。开展了燕麦黑穗病抗性基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揭示燕麦抗黑穗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为抗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 2011—2015年,燕麦田除草剂的使用上,草甘膦一直处于热议中,因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称草甘膦可能致癌,导致加拿大米勒粮食公司宣布种植燕麦时禁止使用。国内对于燕麦散黑穗病防治、燕麦鞘腐病新属种有相关报道。燕麦散黑穗病是中国南、北方燕麦种植区常见病害。主要侵害种子,需采用抗病品种,或者有效药物拌种等手段进行处理。燕麦鞘腐病报道相对较少,目前借鉴了水稻鞘腐病等的防治措施。(二)荞麦栽培现状及病虫草害:1.荞麦栽培现状:2012—2015年,中国已经建立甜荞亩产100kg的多项栽培技术规程、甜荞栽培技术规程。研究明确了不同生态区荞麦结实率和苦荞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及生态适应性;研究探明了不同栽培因素对荞麦的具体影响效应;研究明确了水分胁迫影响荞麦的结实率、苦荞黄酮含量的形态生理基础以及微量元素的最佳浓度及喷施时期。栽培方面,制定了荞麦种植相关技术规程共九项。筛选出了一种较为安全的荞麦大田除草剂苯嘧磺草胺。2.荞麦病虫草害:危害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真菌病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等,其中真菌病害较多,其次是病毒病。Hohrjakova报道,荞麦上主要有30种真菌病害,分属22个属;Klinkowski报道,荞麦上有18种病毒病;细菌病害相对较少。 危害荞麦的害虫:根据文献记载,不同时期、地区危害荞麦的害虫有60多种,分属3个纲、8个目、20余科。危害荞麦的草害:荞麦生长过程中有很多草害,由于其幼苗对多种除草剂敏感,因此现今荞麦生产中尚无可利用的除草剂。利谷隆、甲草胺、噻唑隆可用于荞麦田除草。 全国荞麦主产区的荞麦病害主要有10多种,其中南方荞麦产区病害有9种,北方荞麦产区病害有8种。在中国,燕麦食品的加工历史非常久远。一直是燕麦传统食品(莜面食品)加工为主,家庭和手工生产为特征的地域性小众食品。无论是加工工艺、产品种类,还是消费者绝对人均消费量,在传统产区燕麦食品均居于领先地位。 现代燕麦食品加工业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发展。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世界各国联系与交流日趋紧密,中国人才有了燕麦片的概念,现代加工燕麦食品才真正进入中国。作为大众食品,中国燕麦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总体上还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最近10年,由于燕麦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随之而来的“现代病”的急剧增加,燕麦食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燕麦加工食品种类和生产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中国燕麦产品加工与利用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小麦播种机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简就是在参考一系列的参考文献后,对文献进行相关的整理融合,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融会贯通,进而分析评价。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规定:

文献综述,大多数院校都要求学生在开题之前交上来,以便选题报告有可靠的依据。

文献综述的写作中,参考相关的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研究生而言,需要阅读的文献至少不少于30篇,这些文献要全面,要可靠,要客观。

文献综述中,作者要将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个领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整体的发展走势有一个详细的说明,中间要掺杂自己的观点。

文献综述写作,要保证条理清晰性,文字通顺性,语言的凝练性。文献综述的写作中,文献资料的运用要恰当,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参考要合理,这些资料一定要与文章主题相关。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要全面

所参考的文献资料一定要全面,这是文献综述写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便的文献资料的拼接会对后期的文献综述的写作带来麻烦和困扰。

2、参考文献要具有可靠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决定参考文献必须可靠,必须科学,错误的观点会使整篇论文的写作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一定要极为注意。

3、引用参考文献的同时要忠于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可混淆,更不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参考文献的观点进行修改,此外,还要注意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恰当,是否正确。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其撰写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即题目,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照以上几部分内容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忌用前言,主题,总结字样作为综述开篇语).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简明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论文要求相同.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1. 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2.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3.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或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4. 在文献综述中,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即做到由远而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5.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采用的文献中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