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
对于古今异义的分类,大致有那么几种:词义扩大,词以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强化,词义弱化等。举一个常见的例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提到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其中“妻子”一词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词义所适用的范围也从原本的“妻子和儿女”缩小为“妻子”。 从上一个例子中,很简单就可以推断出“词义缩小"的概念,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范围大,而在汉代汉语中意义范围变小了。又如出自《周易.系辞》中的“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在古时香气或是秽气都称之为臭,而不同于我们现在对于它的第一印象,即“臭豆腐”之中的臭,也就是难闻的味道。再如,“让”,古代既可以表示谦让退让之义,又有责备的含义。《庄子.逍遥游》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此处即可理解成退位让贤;“二世使人让章邯”中,很明显就要理解成责备、谴责的意思了。至于今义,则是多取不争、谦让之义。 相对而言,何为“词义扩大”也就不言而喻了。如《荀子.富国》中“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这个“菜”字的古义仅有蔬菜之义,而到现如今我们的饭桌上,则是涵盖了主食以外的食品,荤素全有,也就是包含肉、蛋、奶以及熟食在内。又如,“亲戚”的古义为父母兄弟等亲属,通指家里的亲人,“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正是如此。今义则是泛指旁系亲属,比如叔叔,舅舅之类的。再如,《吕氏春秋.分职》一文曾写道:“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予众,出高库之兵以赋民”,“库”在当时特指的是收藏兵甲战车的地方,而今则是成为一个更大众化意义的词汇,比如货物仓库,图书的库藏等等。 由于古时多使用单音节,而现今人们更习惯于双音节词语,这其实也是词汇形成古今异义不得不说的原因之一。先看《夸父逐日》一例,“欲得饮,饮于河、渭”,此处的“河、渭”,特指黄河与渭水;再看另外一例中,“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腾文公下》)中,“河”依旧是黄河,“江”则特指长江,两词的今义则更多用于泛指,是河、江的统称。由此可以见得人们的使用习惯在其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当然,词汇总的演变趋势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丰富。尽管有些一般词汇还处于经常地变动中,但它消亡了的字体本身或是含义仍旧还保存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中,仍然可以被我们咀嚼、消化和回味。“霾”不正是鲜明一例吗?本义即是落黄沙,出自《诗.邶风》的“终风且霾”。随着各地天气状况的恶劣,大量烟尘等微颗粒悬浮于空气中,“雾霾”“灰霾”也随即出世。这个词古已有之,又为后人所借用、创新,体现出它所代表的具体含义,所以古人的智慧真的是不可小觑。因而,前人和现在的人总是不断地研究、总结经典文献中的精华,这也有助于后代更好地掌握这些荟萃中华文明的知识。 总之,不论是词义的扩大、缩小,还是转移等其他其他演变方式,都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变化脱不了关系,与我们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紧密相连。它潜层面所涵盖的范围更为广阔,反映着这个时代的荣辱兴衰。人们总说“字如其人”,词汇又何尝不是呢?
以前“狗捉耗子,瞎管闲事”现在“狗拿耗子,精神可嘉”;以前“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现在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以前“开卷有益”,现在“开卷未必有益”。
浅谈古代白话作品中的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文言作品如此,古代白话作品亦是这样。造成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包括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中性或褒或贬),名称说法改变,即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但是,我们认为,造成古代白话作品中的词古今词义不同或古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就叫词义的转移。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常见的两种类型。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林黛玉进贾府》:“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就是“眼泪”的意思,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流眼泪”。再如“面”,古义多指“脸”,而现代汉语则多指“面子”。如古代白话小说在描写女子的容貌时,常常用“面若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这其中的“面”即“脸”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汤”多指“热水”,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多指“煮东西的汁液”。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去里面换汤水时,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其中的“汤”即“热水”。2、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由甲义转移到乙义时,有时词性也产生了转移。如《林黛玉进贾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古义是“风韵”,属于名词。今义转移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数风流人物”;或转移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如“风流才子”;或转移为“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如“风流韵事”,都属于形容词。再如“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语言”在此是“说话”的意思,属于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属于名词。
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动词研究
摘要:本文以取自教育类核心期刊的20篇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组成的语料库为基础,以Wordsmith软件和Mconcord软件为检索工具,从动词的时体特征、搭配特征两个方面对文献综述部分的动词进行研究,总结其动词特征。结论如下:
(一)文献综述中以现在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为主;
(二)转述动词词汇众多,搭配丰富。
关键词:文献综述;语料库;动词
1引言
近年来,语篇分析研究者们对英语学术论文的研究比重在逐渐加大,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对该类论文中的某一篇段的研究并不见多。本文将聚焦该类论文的重要板块——文献综述,分析其中的动词特征,以期以小见大,一览英语学术论文的风格。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体现作者对既有研究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反映作者对信息或研究结果的侧重点以及所持态度。因此,对文献综述部分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2研究方法
语料收集
本文收集了20篇英语教学学术论文组成了语料库,总字数为35974个词。为减少可能因不同研究问题而引起的词汇差异,以及图表可能引起的检索不便,本文特意以同一关键词(self-concept),从JournalofEducationalMeasurement,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EducationalResearch,以及EducationalPsychology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选取了20篇在文献综述部分不涉及图表的论文。将各篇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汇集于文本后,在FreeCLAWSWWWtrialservice上对文本进行附码。随后用Wordsmith软件以及Mconcord软件对语料库进行检索,加以统计、分析和整理数据。
理论背景
动词是构成句子个关键词。按构成各种动词形式的功用,动词可以分为主动词和主动词。主动词表示行为和状态,有实在的意义(故又称实意动词,如make,know,say),是各种动词形式的核心。
时和体是动词的两个重要范畴,在传统语法中并不区分。现在,语言学家认为有两种时:过去时和现在时。所谓的将来时跟它们并不采用相同的表达方式,不用形态学手段表达。体也分两种:完成体(或完成式)和进行体(或持续式)。国外对动词的时和体研究历时较长,成果较大。1986年Zydatis研究了广播、报纸、电视新闻、读者来信、讣告等一系列的文本,发现了现在完成时在这些文本中的高频率使用率,并总结了这种时体的三大用法。Schiffrin在1981年对故事轶闻文本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陈述部分(如引入、开头、高潮、结尾)使用的时体各有特点。尤其是在高潮部分,历史现在时('historic'present)尤为突出。
3数据分析
基本特征
该语料库的标准类符/行符比率为,平均字长为。总句数是1,522句,平均句长为个词。6个字母的词最多,高达4,483个词,其次为8字词(3,556个)和9字词(3,349个)。可见学术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遣词造句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文献综述主要与理论实践内容相关,专业性较强,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术语较多,用于阐述的句式结构也要求更为成熟。
动词时体特征
学术论文写作通常有相对固定的时体使用惯例。本文用Mconcord软件对20篇英语教育类学术论文进行动词时和体的分析(见表1),总结如下:
上表显示,20篇英语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中动词时态形式最频繁的是现在完成时,占全部形式的,其次是一般现在时,最少的是过去完成时和过去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通常表示行为和事件到目前为止已经结束,但对当前的动作存在影响。在文献综述中运用现在完成时来转述前人的研究,一方面阐明了作者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发展方向,如:1)therehasnotbeencurrentresearchthathasbeenabletoresolvetheissuewhether...2)...butlessworkhasbeendonetoexaminethevalidityof...两句均表明当前仍存在研究的空白,亟待填补;另一方面也表明作者重视其研究价值及其对当前研究产生的影响,如3)...whichhasbeenstronglysupportedbyempiricalresearch...表明该研究成果反响较大值得借鉴,4)...morein-depthinvestigationshavebeenconductedongenderdifference...则表明作者对这些研究所持的支持态度。
一般现在时通常表达当前发生的行为动作,或者陈述一般性事实,如academicachievementinfluencesacademicself-concept,这是经过研究证明的二者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属于一般性事实。而在总结前人理论实践成果时,本应该采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已发生的事件。但在学术论文这种特殊的文本中,可以借助现在时的其他意义加以解释。一般现在时的使用较为广泛,可以用于泛指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时间范畴。此外,一般现在时存在历史现在时这一特殊用法,用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时间。在文献综述中用历史现在时,表示尽管该研究发生在过去,至今仍然相当重要。如thisstudyprovidesgoodsupportfor...尽管研究的开展是已发生的事实,用一般现在时来阐述,表明作者认为该成果至今仍然有效。
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相对应,仅表示在过去的时间内发生过某个行为事件,没有影响与否一说。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一般过去时阐述该研究成果时,持反对、保留或中立态度。如theyestimatedamodelthat...作者仅仅客观的陈述了研究的内容,并无明显的个人态度。20篇文献综述中使用一般过去时的比例并不多,可见作者对已有的“self-concept”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持支持态度。
其他的时体形式比例不大,主要是因为文献综述的特殊风格有关。文献综述总结前人的理论实践成果,讲述当前研究发展状态,鲜少涉及进行体的使用。
动词搭配特征
表2综合各种动词形式,总结了20篇文献综述出现频率最高的30个动词。find出现的频率最高,达49次,其他动词出现的频率相差不大。由此可见该20篇文献综述中动词的词汇比较丰富,重复率低。
此外,本文还利用Wordsmith的词丛检索,总结出常用动词的习惯搭配。Find最常见搭配形式为findevidence/difference/support/results/relations/correlations/
patterns/...,常用句式为They/he...findthat...,或....befound(to/notto...)。Report的常见搭配为Reportdata/statistics/support/relationship/evidence/findings/correl
ations/pattern/differences/...,常用句式还有Reportthat...作者在梳理当前研究的理论发展脉络,整理他人研究成果时使用的动词被称为转述语。这20篇文献综述使用的转述语词汇丰富,如report/conclude/propose/show/argue/posit/demonstrate/suggest/note/emphasize等,可供英语学习者引以借鉴。
4结语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汇尤其是动词具有自己的特点。首次,现在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的使用频率很高,不同的时体也有自己的语法含义以及语境含义。其次,转述语词汇丰富,搭配多样化。此外,情态动词使用频率虽然不高,对作者整理信息、表达观点表明态度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对文献综述的词汇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我们继续深化。
五、结语 总的来说,听力是一门反映一个人各种能力的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和必修课,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听力技能。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情况,每个人的问题都有不一样的因素造就的。有内因,也有外因。在这众多因素中,词汇量肯定占据了很大的比例,然而提高听力中的词汇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涉及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学习内容等因素。要思想上重视起来,培养信息,调动兴趣,积极参与探索创新,不断改进,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做个有心人,就可以随时抓住并利用英语词汇内在的有机联系,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
网络英语阅读教学并行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在飞速发展,对于学生 ,上网不仅是一个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各国文化并跟上时代步伐的绝好机会,更重要的是,上网学英语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门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改变英语学科教学模式,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网络化。 一、利用网络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优越性 阅读作为高考的重头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中学英语教材已经在话题、语篇、词汇等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与改革,一些教材(如人教版的 SEFC)的编撰已具相当高的科学性。然而它们的选材往往更新缓慢、阅读量词汇量相对不足、拓展面也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在高中阶段学生词汇量已有一定积累的前提下,利用网络具有信息丰富,题材广泛且新颖、反馈及时等特点,以结合教材主题、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进行辅助教学来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内容,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网上资源包罗万象,从内容上来看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等。可以肯定它涵盖了高中教材所涉及或是学生所关心的话题;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教师可从美国相关网站上找到“ ”事件的报道作为补充阅读材料。这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总之,网络空间中有大量英语资料,这些资料是任何一座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 二、利用网络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尝试和初探 1.网络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计算机进行集中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以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积极主动和协作式的学习。由教师来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宏观控制教学进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自己动手、自主学习,其乐无穷。 2.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成为: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学习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介绍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真正地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如在上Olympics这一课时,让学生先预习课文,教师提前提出与此内容相关,而课文里并未详尽描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上网搜索资料,并作好笔记,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网络是网络辅助教学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也是网络时代的要求。 3.当今世界,电脑和英语是现代人必备的两项工具。一般而言,学生对电脑普遍具有浓厚的兴趣,对英语,则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如何将这二者协调统一起来,让电脑更好地为英语服务呢?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绝佳的媒介。在英语泛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和英特网的优势,浏览英文网站,直接阅读原版材料。教师确定阅读主题,提供相应的网站或文章,学生上网自主浏览,然后整理出阅读笔记,以供课堂交流或网上发布。网络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每单元的具体话题,为学生精心挑选各类阅读材料,下载到自己的网站,学生可随时按教师提供的网址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阅读有关文章。教师通过布置研究课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到网上阅读、查找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他们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一旦学生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英语还有何难?此时已不是纯粹为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学以致用,边学边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浏览的文章感兴趣,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他们肯定会想办法解决。长期以往,英语词汇量自然会激增,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而且,通过上网,学生还可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拓宽思路。学习英语的同时,电脑技术也得到了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了学生网上阅读,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里也可以继续学习。这样,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从教师指导变成了自主学习,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4.众所周知,互联网的资源相当丰富,如果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网上浏览,似乎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但我认为,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还是有限的,识辨能力有限。如果把他们扔到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让他们自己汲取知识,特别是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得能力的提高,似乎是勉为其难了。尤其是有的学生进入了阅读网页中,由于词汇量的限制,或者不知道该阅读哪些文章,而面对屏幕不知所措,这样反而更浪费学习时间。因此,我觉得利用网络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教师不妨在备课时将互联网缩小化,根据实际的学生情况,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把从网上下载的素材,进行初步的筛选处理,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时效性等原则选出数篇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自己建成相关的网站,让学生有目的地在“小网络世界”里遨游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网络对英语教师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出现、发展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以致英语教师的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稍不注意就落在学生的后面,何谈为人师表。为此,英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抓住机遇,进行二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率先掌握教育信息技术,具备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改革问题,以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网络教学也不是万能的,比如说,网络教学缺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学的那种气氛,缺乏师生情感上的交流,也就是常说的 "教学场"不强。因此,我们应该注意网络课与常规课的结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保证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补充:您可以先加我,我再帮你找找。随时欢迎。
浅谈古代白话作品中的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文言作品如此,古代白话作品亦是这样。造成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包括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中性或褒或贬),名称说法改变,即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但是,我们认为,造成古代白话作品中的词古今词义不同或古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就叫词义的转移。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常见的两种类型。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林黛玉进贾府》:“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就是“眼泪”的意思,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流眼泪”。再如“面”,古义多指“脸”,而现代汉语则多指“面子”。如古代白话小说在描写女子的容貌时,常常用“面若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这其中的“面”即“脸”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汤”多指“热水”,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多指“煮东西的汁液”。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去里面换汤水时,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其中的“汤”即“热水”。2、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由甲义转移到乙义时,有时词性也产生了转移。如《林黛玉进贾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古义是“风韵”,属于名词。今义转移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数风流人物”;或转移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如“风流才子”;或转移为“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如“风流韵事”,都属于形容词。再如“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语言”在此是“说话”的意思,属于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属于名词。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主要是为了叙述论文的整体内容与框架构建,方便行文。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浅谈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
1课题论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两大世情小说《红楼梦》、《金瓶梅》。对他们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学术热点。被称为中国第1奇书的《金瓶梅》从106世纪末问世后,研究者1开始不是很多,但是随着中国学术的从古典向现代转型,随着小说价值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对《金瓶梅》的研究渐渐的由微入深,被学术界称为“金学”。并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如今的外文译本有英、法、德、意、拉丁、芬兰、俄、日、朝、越、蒙等10几多种文种。
对其做出了各方面的重大研究,并称其为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1个伟大的创新。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并对其的创作时代、作者,及其所要暴露的社会矛盾和小说中所剖视扭曲的人性、悲剧性,性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运用,并对其形成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10分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红楼梦》是《金瓶梅》的1个重大的突破。引起了众多的人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1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红楼梦》在国外有多种的译本:英、法、日等10几种语种的译本。并且国内外众多的评论者对其版本、作者,以及其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爱情悲剧,人物性格,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写实与诗化的融合,浑融1体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然而,贾宝玉与西门庆作为是《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两位男主人公。
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都对其2人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现实原型,性格内涵,性的体验,个人悲剧等都做出了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作为是《金瓶梅》的1个延续、1个发展,它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有着1定的联系,对其2人的研究在今后应趋向于2人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的诠释及分析。
(2)现实意义
《金瓶梅》作为是中国的第1奇书,自问世以后,就为中国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分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描摹世态的及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讽刺笔法来暴露社会的黑暗。而《红楼梦》在批判的继承了《金瓶梅》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经验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成为了世情小说最伟大的作品。
在“54”文学革命者做出了新的评价,鲁迅等阐述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杰出成就后,使《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回归。直到现在,《红楼梦》、《金瓶梅》仍是许多作家永远读不完、永远值得读的好书。
成为中国作家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的不可多得的借鉴品。然而,探讨两大名著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可以对两大名著中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以供后人借鉴。从而启发后世的世情小说的创作,使今后的世情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悲剧性达到1个更高的巅峰。
2方案设计
(1)总论
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从《红楼梦》与《金瓶梅》题材类似的角度引出中心论点。
(2)分论
全文分3个部分
第1部分:阐述西门庆的悲剧性
西门庆1个市井无赖、流氓、淫棍,1个精明的商人,靠着他对金钱的占有肆意的挥霍、放纵,以自我为中心来实现他对欲望的放纵,及其通过金钱获得了强大的权利,随意的鄙弃人间,在此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的黑暗、腐朽。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的悲剧。
第2部分:阐述贾宝玉的悲剧性
贾宝玉1块晶莹剔透的宝玉1个显耀的贵族,他的个性、他的自我、他对女孩子的尊崇迫使他与封建传统相背道。他作为荣国府的唯1继承人,他肩负着荣国府的全部希望。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大逆不道的不肖子。”
第3部分:论证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与贾宝玉、西门庆的悲剧性
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在贾宝玉与西门庆的行为中被肆意的践踏,新兴的与传统的极大的对立,但是封建的旧势力是无比强大的,最终,贾宝玉是失败的,西门庆是失败的,形成1个永恒的悲剧。
(3)总论
总括全文,证实论点
篇二: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都需要想象,古今中外都有对想象精辟的论述。艺术的本质在于触摸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并予以审美的救赎,而想象就是强化艺术这一本质的最重要手段,想象是艺术成为艺术的重要原因。在想象的艺术审美境界中,想象的最关键的作用是开拓了人类自由精神翱翔的天宇,守望精神家园就成了想象秉承的使命。
人类的艺术审美活动,其实,也就是借助某种艺术媒介的诱引,在一个想象创造的幻觉世界中,或得以精神的抚慰,或得以人生的彻悟。艺术想象能够化无为有、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美学的意境。唐人柳宗元《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如作者仅仅写出了具体物象美的画面,显然还不能算成功的诗,实际上这首诗的妙处,正在于作者通过具体的物象,通过想象抒发出作者自己的一种遗世而独立、孤高的情感,并由此表达了自己的人格和境界。柳宗元虽然长期谪居异地,但仍然不畏雨横风狂而泰然自若。所有这些都是此诗的言外之意、词外之情。其诗深层的情感内涵隐蔽于词外,隐蔽于言外,而有待于读者神与物游,去发现,去挖掘。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是须臾也离不开形象的加工、意象的浓缩、情感的升华的。形象激起想象的风帆,意象鼓起想象的翅膀,想象又促使情感的升腾和变化,形象、意象、情感与想象交织在一起不断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着艺术创作活动顺利地向前进行。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是奇特的想象力,质言之,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本体精神。想象力始终灌注着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是在情感力量的催动下展现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并通过凝铸而成的形象和意象展示在作品中。
因此缺乏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然而,当我们厘定清新健康的文明坐标重新审视当下的艺术创作时,不难发现在艺术领域里想象力的日渐匮乏和作家艺术家对想象力的忘却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工具理性的控制下,文学作品、电影、相声等艺术门类越来越远离必要的想象空间,失去诗性的审美质感与诗意智慧,这不仅彰显着作家艺术家在艺术思维上的苍白无力,暴露出作家艺术家对商业利益积极迎合的姿态,同时还表现出他们对心灵自由这一艺术理念的淡化与漠视。想象的思维特点有日渐程序化、单一化的趋势,因此,当下的.想象世界呈现出一片荒芜而苍凉的景象。
诚如一位评论家所说的,日益受制于理性的想象力,一方面,在无数概念的指导下,获得了精致的逻辑秩序,并有了新的流动方向,一方面又被概念所缠绕所束缚乃至被窒息了。缺乏想象力不仅使文学艺术变得索然无味毫无魅力可言,也使原本充满诗意的生活陷于一种彼此模仿的单调重复之中。无疑地,缺乏想象力,就会使我们的生命不但没有必要的更动和新鲜感,而且连最为日常的运作都显得特别慵懒乏味。一旦缺乏想象力,艺术作品的延展性和审美趣味就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失去生命律动感。想象力之于艺术犹如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之于生命。事实上,想象力不仅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种生命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做前提,就没有旷世作品的出现和个性流派的诞生,更没有文学艺术的总体发展和欣欣向荣。
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论一直都很重视想象,其理论资源非常丰富,对想象的阐述也采用了不同的理论话语与言说方式。先秦诸子中,老子和庄子是最富于想象智慧的大思想家,他们对道的描述与体悟就具有很鲜明的想象品格。老子认为,要认识那个不可名的道就要涤除玄览。这样的虚静状态实质上就是要在想象的世界里寻求与天地万物精神的交流,也就是内外兼忘、物我合一,也就是主体抛弃了一切有限的形式和偏执的观念,心纯志一地去遨游大道。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不可言的思想。庄子认为,书语意,都是有局限的,需要以道的显现和把握来说。庄子不直接说道而是以寓言来暗示、象征道。
与老子的涤除玄览的体道相似,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的理论,庄子在他的文章里广泛运用想象这一心灵工具。想象用庄子的哲学语言来言说,就是游坐忘虚静悬解丧我天籁守本守神。因而使得庄子的想象具有否定逻辑、否定语言、否定感觉经验、否定知识、否定理性等内涵,注重精神界的直觉体验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自我存在的纯粹意识的诗性关照和智慧性的提问。庄子的人生美学就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它包括庄子对美和美感的认识,更蕴涵着其体道过程中的一种心灵状态,是用审美化的思维方式来设计人类精神的栖息之所在,同时为个体生命寻求可能抵达这美妙精神家园的途径。
所以,庄子的想象论既不同于感性思维,也不同于理性思维,而是一种诗性思维,它一开始所具有的就是哲学睿智和诗意的品格,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认识的工具;它给予我们的并不是价值性的预设和前提,而是诗性智慧的开启与敞亮。西晋陆机的《文赋》即对创作构思中的艺术想象进行过形象的描绘: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南朝梁代刘勰更认为,想象就是主观神思与客观物境的有机交融,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文心雕龙?神思》)。
想象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体系中,一开始就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它不是心理的思维的范畴,而是把它提升为一种人类精神的最高审视形式,作为一种最高的探究现象和追问自我存在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工具,具有诗意的品格。
对于当前文学艺术发展不景气的局面,致力于呼唤想象力的回归,是当今所有艺术创造者都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优秀的艺术家总是以奇特的想象力密切地观察、分析、感悟着自己所身处的大千世界,揭示出生命的存在状态与本体精神。想象力的回归可以有效地遏制当下艺术创作的衰败颓废之势,增强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力,提升大众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水平。同样,想象力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4][德]康德著、李秋零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C].商务印书馆,1979:357.
[6]高尔基.论文学技巧.论文学.[C].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317.
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汉语词义对应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 古今词义基本未变
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星”、“风”、“雨”、“雪”、“冰”、“水”、“火”、“父”、“母”、“兄”、“弟”、“心”、“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说文》:“钓,钩鱼也。”即用鱼钩钓鱼。 又:“秕,不成粟也。”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都反映了古今词义有继承性的一面。
(二) 古今词义基本不同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旧词的死亡
有一类词随着历史事物的.消亡而消亡。
如:《韩非子·五蠹》:“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 “膢”是古代楚地在二月祭祀饮食神的节日。后来之中祭祀形式消亡,语言中“膢”这个词也就不用了。
还有的词,由于社会观念的改变,被别的词语所取代。
如《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的“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技的艺人。现在一般叫做“演员”,旧词“倡优”也就不用了。
2、 古今同字异词
有一些本来是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记录,因而该字的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
如《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抢”(qiāng)是触碰的意思,与今天的表抢劫义的“抢”(qiǎng)完全不同。就是一例。
(三)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怜”古今都有可怜的意思,但是古代还有“爱”的意思。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
TAG:古今词义 异同 情况分析 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又如:
“售”古今都有卖东西的意思,但是“售”在古代强调的是卖的结果,即把东西卖出去,卖掉。《晏子春秋》:“而酒酸不售。”意思是直到酒味变酸了也卖不掉。而今天“售”指卖的行为。
又如:
“睡”古今都有睡的意思,但是它在古代专指打瞌睡。如:《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现在则泛指所有的睡觉。
古今词义的差别有时可以相当细微,容易造成误解。对于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在学习中尤应注意分辨。
例如“劝”在古代表示对人的鼓励、劝勉。如《鞌之战》:“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即以此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又如“劝学”、“劝农”都是鼓励的意思。但是人们常会从现代语感出发,把“劝”简单地理解成劝说(劝解)。
又如“敌”在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左传》有“凡公女嫁于敌国”的说法。意思是国君的女儿嫁到大小对等的诸侯国去(即门当户对的意思)。但是人们从许多语感出发,会把“敌国”误解为敌对的国家。
佩服老兄在这里照论文,要原创吗,来不及了,哈哈郭本《古代汉语》“通论”部分商兑 由郭锡良等五位专家编写的《古代汉语》(简称郭本)是广大任课教师乐意采用,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一部教材。这部教材继承了王力先生首创的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体例,而又有所创新,特别是“词义分析举例”六个单元的编写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我认为,这部教材是适合教学的一部高质量的教科书。当然,“高质量”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多年来,我一直使用该教材作为教本,在历年的教学中陆续发现一些问题。对文选注释部分若干问题的讨论发表在山东省语言学会编辑的《语海新探》第四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这里对“通论”中的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如果我的认识当中有错误,欢迎编者和广大同行批评指正。我个人的意愿是希望这部教材更臻完善,在古汉语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 本文所指版本是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的上下册修订本。为了便于查对,本文行文次第依照教材页码的顺序,1-597页在上册,599-1126页在下册。� 一、举例不合� 1、97页第三段-98页:“在考察词的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还要注意语音、字体的变化,这种变化容易掩盖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使人误以为是毫无联系的两个词。……字形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代表本义的字形变了。如《诗经·曹凤·候人》:‘何戈与�’。这个‘何’字的本义是‘儋’的意思,因为假借作疑问代词,后来,用‘荷’字表示‘儋’的意义,‘何’字反而失去了本义。” 按:既然讲的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由引申而产生的语音、字体的变化,那就不应该把“何荷”这种“因为假借”而造成的字形变化拿来作例子,因为“假借”是不存在引申关系的(是“假借”就不是“引申”,有“引申”就不能说是“假借”,二者是不相容概念),“假借”与“被假借”正是“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这个例子应换“原源”、“内纳”之类。� 2、285页,名词作状语例:“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按:“北”是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作谓语,“北”和“饮”是连谓结构。理由如下:(1)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翻译只在前面加上介词就可以了(大江东去——向东流去,“东”前面加上介词“向”,谓语已经有了“去”),作谓语则还要补出适当的谓语(江水又东——向东流去,前添加介词“向”,后补出谓语“流去”),第7页注[3]对“北饮大泽”的翻译是“到北边去喝大湖的水”,“到北边去”也就是“向北走”。(2)后文有“未至”,可见夸父在“道渴而死”之前的确“北”(“到北方去”)了,只是“未至”而已。(3)“北”后可点断,“饮”前可加上能愿动词“欲”,变成“北,欲饮大泽”;如果“北”作状语,是不能点断和加上“欲”的。(4)《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对“连动句”下的定义是“相连的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目的、方式、先后等关系”,此例中的“北”与“饮”正具有这些关系。 3、281页对“名词的使动用法”下的定义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二举了“生死而肉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为例,解析说“例二是更典型的例子,……‘生死’相当于递系结构‘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递系结构‘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就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HT〗按:例二恰恰是不典型的例子。“生死”应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这里只是附带讲解;“肉骨”是名词的使动用发中比较复杂的例子,“使骨肉”的“肉”又活用作动词,是“生长出肉”的意思,这并不是定义中的“成为”所能概括的。要使定义与举例协调,要么修改定义,要么更换例句。� 4、297页讲“……者,……也”式的判断句,例二是“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按:331页讲“所……者”的格式和“所……”相同,“所食者”等于“所食”;那么,“所欲者”显然是“所”字短语的一种格式,是一个整体,指“想要的东西”,这个“者”字跟例一“南冥者”、例三“陈胜者”中“者”的语法性质是不一样的。� 5、309页:古代汉语“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和现代的“只”意思相当。例二: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三国志·华佗传) 按:此例中的“但”是“只是”、“不过”之义,表示轻微的转折,应归连词。杨伯峻《古代汉语虚词》,还有其他工具书都把这种用法的“但”归入连词。“但”的“只是”“不过”义是从“只”义向“但是”义发展的过渡状态。这个例子不典型。�〖HTK〗 6、323页讲“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不是代词”,例五“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周瑜传) 按:“愚”表示自谦,但不是名词,性质与前四例中的“寡人”、“臣”、“妾”、“仆”不一样,而与319页上的“窃”等一样,同属表敬副词。“愚”在句中作状语,前面省掉了主语“臣”。 7、336页讲介词“与”表示处所和时间,其中表示时间例三是“有志乎古者希矣”(答李翊书),讲解说“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在’、‘到’、‘从’等”。�〖HT〗 按:此例中的“与”不能用“在”、“到”、“从”来替换,它相当于“对”、“对于,应该入第二种用法“介绍涉及的对象”(“有志乎古者”——“对古代的学问有兴趣”)。 8、342页讲“而”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例五是“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起义)。� 按:“为坛而盟”是两种行为(教材199页注[18]:筑起高台,在上面宣誓订约),两种行为之间有先后、目的等关系,这是连动句,而不是状谓式,“而”表示“两种行为的联系”。� 9、341页“则”的用法:第一,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例三: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按:此例当入第二种用法,“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 10、350页:“用‘矣’表示将然,在表示假设和条件的复句中看得最清楚。”例二:“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战国策·燕昭王求士)例三:“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例二的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并无“假设”和“条件”的关系,而应该是“顺承”的关系。例三中的“矣”不表将然,句中的“向”、“久”和“已”已经把“过去”说得明明白白。 11、351页“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一:“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按: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对方或禁止对方行动的句子。此例中的“无攻宋”是楚王自己放弃自己计划的行为,“请”也不是表示“请求”的动词,而和319页“臣请完璧归赵”的“请”一样,是表敬副词。因此,这一例句应该属于陈述句,它表达了楚王自己的意愿。� (待续)
长垣 吴明凡 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看似热闹非凡华而不实的课堂,一个是实实在在却索然无味的课堂。而余映潮老师的《孔乙己》却是一节干货满满又趣味盎然语文课唐。那么余老师是如何利用课文增加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能力的呢? 一、干活满满的文学知识大放送1、知识归类,触类旁通比如在讲解“儿童视角”时自然联系到了《社戏》《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课文归类,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同样,在讲解“场景设置”时,也自然联系学生熟悉的课文,知道了“咸亨酒店”是孔乙己“出场”“退场”的场景,《最后一课》场景在教室。《社戏》的场景在船上。老师抛出一个新的知识,然后通过熟悉的课文再让学生触类旁通以此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在引入“比读”这一环节时,余老师依然是从熟悉的课文归类入手。师: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不少是可以用“课中比读”的方法来进行品读欣赏的。如《从百草园草三味书屋》《雪》《故乡》《闰土》等。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对比,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对比,故乡的从前和今天对比,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对比……《孔乙己》同样能够这样,请把视线落到4、11段。通过细致之处的对比来感受孔乙己的变化。可见,对学生熟悉的课文进行归类进行一些文学知识的讲解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学生通过触类旁通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文学知识,并可以在课下举一反三加以运用。我们不得不佩服余老师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2、恰当植入,拓展知识余老师在讲课中往往能恰到好处地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移植到课堂中。比如学生发言完毕,余老师这样说:“这是一篇小说。讲一点东西:《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他说:“创作此文,意在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孔乙己本身有弱点,正因此,他遭遇了许多令人同情的变化。”还有下面余老师对专家评述的引用,都巧妙地引领学生到纵深处阅读文章。(专家评述:小说突出地从三个方面表现了孔乙己的人物特征:长衫,语言,手。长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语言直接呈现人物的文化背景,手的不同阶段的功用隐喻孔乙己的人生命运。)这些知识的恰当植入,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向纵深处阅读。 二、趣味盎然,能力提升看得见1.课内比读,精彩纷呈正如余老师所说,“比读”是一种优秀的阅读方法,有“比读”必有“反复”,有“比读”必有细节,有“比读”必有“深入”,比读既能训练阅读的能力,也能培养思维能力。余老师巧妙地设计了第二个板块“课中比读”,通过这一环节的 巧妙设计,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提升。学生刚开始一上课对文意理解的发言基本上是没有个人独立见解的,从教材资料上搬来的一些概念化的东西。但到了“课中比读”这一环节,我们听着学生的发言,真的是拍案叫绝!此时学生的发言的确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发现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在学生精彩的分析中,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孔乙己的形象就出现在眼前,不仅如此,学生也更深切地体会到鲁迅这位文学巨匠创作此篇小说的匠心所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画龙点睛的点播,助推能力的提升在整节课中,我们能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余老师的发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开场白、过渡语、小结、还是对学生发言后的评价都是恰到好处,如点睛之笔。能很好地助推学生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课中比读”这一环节结束后,余老师这样总结--“还有,时令、语言、语气、动作、形貌、姿态、酒量、钱数、手的用途……这些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了巨大摧残的孔乙己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了人们深深的思索。——思索孔乙己的命运及命运告诉我们的道理,也许就是个人原因,也许是社会原因。师:刚才大家阐述得很好,唯一不足的是手的用途阐述得不够到位。写字的手、读书的手、喝酒的手、数钱的手、被吊起来的手、爬走的手……写尽了孔乙己的性格命运变化。”你看,余老师的总结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又来了一次提升。我们细心观看,就会发现余老师在给予学生发言后的评价时,在鼓励肯定学生的同时,是对分析内容的深入剖析,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当然,这中肯又恰到好处的评价语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最是考察一个老师功力的关键所在。总之,余老师的“板块教学”条理清晰,大量文学知识的植入使课堂干货满满,巧妙的“课中比读”环节的设计趣味盎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都是文化滋养孕育出的精灵。文言文,就是这些精灵植根于文化沃土上,盛开的奇异之花。它如雨后之彩虹,五彩斑斓;也如山涧之清泉,汩汩流淌;还如陈年之酒香,沁人心脾。 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知文言之味,品语辞之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余映潮老师的课例《记承天寺夜游》中去寻找答案。 阅读教学,需要语文老师引“火”,导“路”,余映潮老师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引出的“火”就是“神品”一词,导出的路有三个循序渐进的活动,即“有味朗读”,“有味分析”,“有味欣赏”。可谓是方向明,路径通,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一、资料助读——蓄势 余老师的课堂导入大都是开门见山,不做过多延伸,本节课也是让学生读文入题,之后的资料助读,是一步一步来的,先出示了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是作者中年时遭受到的一次诬陷,即“乌台诗案”的背景;然后是林语堂和梁衡先生对作品的评价,层层深入,蓄势充分,引出“神品”一词,目标明确,趣味盎然。围绕这一核心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 二、有味朗读——体悟“神品”炼字炼句之力量 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身份,就是做好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导读者,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是杰作,还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杰作为什么会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余老师首先从朗读入手,而他的朗读教学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文本的语言深处,对作者的炼字炼句功夫有了深一层的了解,也让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达到了“一唱三叹”的绝妙效果。 第一,引导学生把“念”“盖”“但”三字拖长音,分别读出寂寞之感,兴奋之情,感叹之意,可以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第二,继续保持拖音,把语速放缓一点,音调放低一点,轻声地朗读,读出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欣赏眼前美景的宁静氛围。相信此时的孩子们已经融入文本,渐入佳境。 第三,还要读出夜游的兴致,这一处是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老师小结得出的结论。“怀民亦未寝”中的“亦”字内涵丰富,表现出他和作者一样,都没有睡觉,有心灵相通的感觉,要读出淡淡的快乐之情。“盖竹柏影也”,看到那么美好的景色,那样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地上,透过枝叶投射到地上,啊,原来是竹柏,要读出淡淡的惊叹的味道。 第四,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老师范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并讲解,这是作者的感慨,也是一种说不清楚的复杂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把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情表现出来。 想想我们一线老师在教文言文时,也注重文本的炼字炼句处,但往往是脱离文本把它们单列出来,加以强调。带给学生的印象就可能是“文”“言”分离,没有作为一个整体。而余老师的朗读教学则是在整篇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朗读,深入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达到了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有效而不失美感。 三、有味分析——感受“神品”章法变形之震撼 日常学习中,常会听到学生有“文言文难学”,老师有“文言文难教”的感慨,这是因为没有真正体会到文言文的语言之美,章法之妙,怎样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呢?且看余老师在课堂上卖关子,他用“变形”一词,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稍加解释后,让学生开始了自己的思考之旅,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孩子们喜欢的,这样的教学创意也是行之有效的。在余老师的课堂上,“变形”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 同学们经过思考,总结出了三种“变形”结果。老师一边在感慨:“这85个字的神品,可以是一个篇章,可以是两个部分,可以是三个部分,也可以是四个部分。真是奥妙组合,魅力无穷!”一边水到渠成地出示了关于文本章法结构的总结,“分两层是从‘叙事、抒情’的角度来说的”,“分三层是从‘记叙、描写、抒情’的角度来说的”,“分四层是从‘起、承、转、合’的角度来说的,事情的起因是‘起’,发展是‘承’,笔锋一转,一个特写镜头是‘转’,‘合’,用抒情议论托起全文,收束全文。‘合’最有力量,它依托于前面的叙述描写,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情感震撼力是最大的,在全文的结构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信同学们经过这样的深入学习,不但对这一篇文章的结构有了深入理解,再读其它文章或者自己写文章时,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由一篇到一类,让学习向外不断延伸,这应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课堂追求和努力方向。 四、有味欣赏——谈论“神品”语辞世界之美妙 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用语文的方式梳理总结自己的学习所得,余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每位同学只要表达出自已感悟到的一点之美就行。”这又是一次点与面、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以整篇文章为依托,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不但可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重温词句章法的魅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味朗读,有味分析,有味欣赏,余老师带给学生的何止课堂上的趣味,更是课堂外的一种余味悠长啊,孩子们的心中既有文言文的人情意味,文化韵味,也有自己的学习美味,反思品味…… 从余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阅读教学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从章法和字句处进去,回到文本的解读当中来,落实到炼字炼句、章法考究处,回归到文本的语辞世界。 王荣生老师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很简单,就是让学生喜欢文本,让学生读懂文本。”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这样的目标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达到。在文言文教学中,愿我们不断跟随余映潮老师学习,同时,也引领我们的学生心怀敬畏,走进一篇篇美丽的文言文,知文言之味,品语辞之美,去探寻文言文的意蕴与精髓,去感知文言文的厚重与博大。
分为好几部分,如教学类的,文学类的等等,每部分题目不一,大约在交论文前一个月,他们会给你寄一本书,当然题目并不一定必须从这里面选。题目太多,不方便一一输入,转发几个相关题目吧~一、自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一)、美学1、论自然美2、生活丑与艺术美关系研究3、论优美4、论崇高5、悲剧理论研究6、市场经济与美学研究7、文学作品美学风格研究8、丑的美学意义研究9、应用美学研究,如园林美学、书法美学、服饰美学、广告美学等10、中国古代美学专题研究,如古代美学思相家,美学范畴注变,某一美学著作等11、西方美学专题研究12、喜剧性研究13、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关系研究14、审美时尚研究15、审美趣味的个性化研究16、审美教育与完美人格培养的研究17、美的民族性研究18、美的历史发展性研究19、中西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如人物比较、范畴比较等20、中国当代美学思想的研究(二)、文学理论1、市场经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研究2、文艺政策研究3、文艺与现实生活关系研究4、文学语言研究5、文学风格研究6、文学欣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7、艺术灵感研究8、论艺术欣赏的主体性9、文学作品的理论反向10、中国文化专题研究11、西方文论对中国文学影响研究12、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如文论家、理论13、艺术真实性问题研究14、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15、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关系研究16、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研究17、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18、关于文学与人生的研究19、文学社会效果研究20、目前文学理论热点研究二、外国文学论文选题范围 1、荷马史诗研究2、古希腊戏剧研究3、古希腊文学对后代文学影响研究4、但丁研究5、莎士比亚喜剧研究6、莎士比亚悲剧研究7、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思潮研究8、弥尔顿诗歌研究9、古典主义戏剧研究10、歌德研究1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研究12、拜伦研究13、雨果研究14、普希金研究15、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研究16、《红与黑》研究17、《人间喜剧》研究18、狄更斯研究19、果理研究20、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21、易卜生研究22、托尔斯泰研究23、海明威研究2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25、卡夫卡研究26、圣经文学研究27、《沙慕达罗》研究28、《一千零一夜》研究29、《源氏物语》研究30、泰戈尔研究31、川端康成研究32、大江健三郎研究三、现当代文学选题目录 1、鸳鸯蝴蝶派再认识2、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3、论《春明外史》的“野史”特点4、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5、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6、《啼笑因缘》与《秋海棠》比较研究7、论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8、还珠楼主武侠小说论9、王度庐“鹤一铁”系列武侠小说10、金庸武侠小说简评11、回顾与瞻望:新派武侠小说的过去与未来12、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13、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14、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15、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16、《伤逝》再解读17、《孔乙己》的叙事艺术18、鲁迅小说 中的童年叙事19、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20、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21、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2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23、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24、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25、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26、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27、萧红《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28、郁达夫小说艺术论29、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30、废名小说艺术论31、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32、张爱玲小说中电影表现手法运用33、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34、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35、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36、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37、《围城》新论38、孤独与梦想——重读《边城》39、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40、《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4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42、周作人散文艺术论43、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44、冰心“小诗”简论45、徐志摩散文艺术论46、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47、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48、卞之琳诗歌“非个人化”倾向论49、穆旦诗歌中的“自我”50、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51、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52、《腐蚀》的心理分析艺术53、巴金《寒夜》新论54、郭小川诗歌论55、贺敬之诗歌论56、李瑛诗歌论57、论闻捷的爱情诗58、论李季的诗歌59、公刘诗歌论60、艾青新时期诗歌论61、论艾青国际题材的诗歌62、论艾青的创作道路63、论舒婷的诗歌64、顾城诗歌论65、论“朦胧诗”的产生66、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67、“第三代”诗人论68、论“朦胧诗”与“第三代”区别69、论赵树理的《三里湾》70、论赵树理建国后的小说创作71、信纸柳青的小说创作72、论柳青的《创业史》73、《创业史》艺术论74、论建国后战争题材的小说75、茹志鹃的小说创作论76、论吴强的《红日》77、论《保卫延安》的思想与艺术78、论王蒙的小说79、论王蒙的《活动变人形》80、蒋子龙小说创作论81、高晓声小说创作论82、张洁小说创作论83、论新时期军事题材的小说84、贾平凹小说论85、张炜小说论86、论莫言的《红高梁》系列小说87、论杨朔的散文艺术88、论刘白羽的散文艺术89、论秦牧的散文艺术90、论新时期的文化散文四、古代汉语论文题目 1、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综述2、《论语》句法研究3、《孟子》中的“之”字4、《孟子》中的“其”字5、《左传》被动句研究6、先秦“是”的用法及其发展7、《韩非子》中的被动句8、先秦双宾语句的类型9、“被”字的词义演变10、从《韩非子》看先秦的副词11、从《庄子》看先秦的宾语前置句12、《苟子》副词研究13、先秦修辞方式研究14、《战国策》中的“是”字15、《国语》中的判断句16、《国语》中的被动句17、试论词义的演变类型18、词义引申的原则和方法19、试论汉字形体演变对字形结构分析的影响20、古今修辞方式的比较五、古代文学及近代文学题目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2、《诗经》燕乡食诗的场面描写3、《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4、《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5、《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6、论《诗经》中的婚恋诗7、《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8、《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9、《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10、宗玉赋试论11、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12、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13、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14、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15、论蔡邕的碑体文16、曹植诗风的衍变17、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18、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19、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20、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21、《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22、《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23、邺下文人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24、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25、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26、谢灵适山水诗的摹象特点2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2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29、论《子夜歌》3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31、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32、王维诗中的禅趣33、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创作34、盛唐时期绝句的特色3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36、李商隐诗歌的朦胧美37、岑参边塞诗初探38、论李白的梦诗3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40、韩孟诗派的艺术追求41、晚唐苦吟派诗人的创作心态42、论中唐传奇的创作特色43、试论西昆体的艺术风格44、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特色45、苏轼黄州诗试论46、论陆游的爱国诗47、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48、李清照词的艺术个性49、柳永词的语言特点50、苏轼对词境的开拓51、贺铸词的艺术个性52、论诚斋体53、宋末逸民诗初探54、王安石散文的写作风格55、论关汉卿的喜剧创作56、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57、论《倩女离魂》的艺术特点58、《高祖还乡》的讽刺艺术59、《水浒传》的忠义观60、《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61、猪八戒形象分析62、“三言”中的商人形象描写63、公安派的小品文创作64、《金瓶梅》的家庭生活描写65、《西厢记》的继承与创新66、《琵琶记》悲剧意蕴分析67、元代少数民族诗人的诗歌创作68、元代散曲的情感企向69、宋江形象分析70、《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71、论西门庆形象的文化警示意义72、“三言”“二拍”中的风尘女性73、李贽“童心说”的文学价值74、论《西游记》的谐趣75、清初历史剧兴盛原因初探76、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77、《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78、《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79、大观园的文化意义80、《红楼梦》的梦幻描写及其意义81、《长生殿》的爱情观82、狐鬼花妖尽世情83、《儒林外史》的批判意识84、论贾宝玉的人生悲剧85、论林黛玉86、论桐城义法87、张飞、李逵形象塑造比较88、花间词的艺术成就89、《红楼梦》中的丫环群象90、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91、归有光的散文创作92、《桃花扇》的结构艺术93、论晚唐的怀古咏史诗94、江西诗派宗杜论95、论《史记》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96、宋代豪放词的艺术风格97、论明清小说题材的邅变98、《文心雕龙》对创作构思的分析99、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分析100、道家虚静说对古代诗歌创作论的影响
浅谈古代白话作品中的古今异义词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文言作品如此,古代白话作品亦是这样。造成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原因,常见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包括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中性或褒或贬),名称说法改变,即由单音节词转变为双音节词。但是,我们认为,造成古代白话作品中的词古今词义不同或古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词义的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种对象,就叫词义的转移。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常见的两种类型。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一般作“鼻涕”。《林黛玉进贾府》:“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就是“眼泪”的意思,说得更准确些就是“流眼泪”。再如“面”,古义多指“脸”,而现代汉语则多指“面子”。如古代白话小说在描写女子的容貌时,常常用“面若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这其中的“面”即“脸”的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汤”多指“热水”,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多指“煮东西的汁液”。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去里面换汤水时,看见管营手里拿着一封书。”其中的“汤”即“热水”。2、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由甲义转移到乙义时,有时词性也产生了转移。如《林黛玉进贾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风流”古义是“风韵”,属于名词。今义转移为“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数风流人物”;或转移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如“风流才子”;或转移为“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如“风流韵事”,都属于形容词。再如“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语言”在此是“说话”的意思,属于动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则属于名词。
以下是可能的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答辩题目:1. 《诗经》中的《关雎》与《蒹葭》中的女性形象有何不同?2. 孟浩然的《登科后》反映了怎样的心境?3. 《长恨歌》有怎样的艺术特色? 4. 李白的《将进酒》中提到了哪些人和地方?5. 《木兰辞》表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6. 辛弃疾的《青杏儿》为什么被誉为“代表宋词之二”?7. 《离骚》和《天问》体现了怎样的哲学思想?8. 《清平乐》有怎样的文学价值?9. 《满江红》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在哪些地方?10. 《氓》中的“三年破壁”是怎样的故事?以上答辩题目仅供参考,具体要看论文内容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