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广东警官学院(Guangdong Police Colleg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合并入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馆藏图书万册;设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有专任教师327人;截至2019年11月,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18人。
院系专业
201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教学系部包括治安系、刑事技术系、侦查系、法律系、网络信息安全系、公共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警务指挥战术系、警察研修训练部、继续教育部 。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
省级重点学科: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
教学建设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
截至2018年12月,广东警官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 。
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
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侦查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
科研平台: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信息侦查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设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
学术资源:
《政法学刊》是由广东警官学院主管,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学术期刊。2006年,《政法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政法学刊》的“刑事法学”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入选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公安类本科院校名单一览表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本科 ) 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本科 ) 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 ) 4、铁道警察学院(本科 ) 5、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 ) 6、上海公安学院(本科 ) 7、江苏警官学院(本科 ) 8、广东警官学院(本科 ) 9、湖北警官学院(本科 ) 10、云南警官学院(本科 ) 11、北京警察学院(本科 ) 12、重庆警察学院(本科 ) 13、辽宁警察学院(本科 ) 14、吉林警察学院(本科 ) 15、山东警察学院(本科 ) 16、山西警察学院(本科 ) 17、河南警察学院(本科 ) 18、浙江警察学院(本科 ) 19、江西警察学院(本科 ) 20、福建警察学院(本科 ) 21、湖南警察学院(本科 ) 22、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 23、广西警察学院(本科 ) 24、新疆警察学院(本科 ) 25、贵州警察学院(本科 ) 。
在我国主要有公安类院校和司法类院校,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属于公安现役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云南警官学院四川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部直属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地方院校: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地方司法厅直属院校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武汉警官职业学院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校
我真的觉得你学的应该是火星文。。。。还有你不觉得你的语气态度就跟传唤服务员似的么?
广西警察学院是二本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本,二本的概念。广东警官学院(Guangdong Police Colleg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
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合并入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馆藏图书万册;设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有专任教师327人;截至2019年11月,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18人。
院系专业
2014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教学系部包括治安系、刑事技术系、侦查系、法律系、网络信息安全系、公共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警务指挥战术系、警察研修训练部、继续教育部 。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
省级重点学科: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
教学建设
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
截至2018年12月,广东警官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 。
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
省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
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侦查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
科研平台: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广东警官学院设有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信息侦查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设有4个省级科研平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
学术资源:
《政法学刊》是由广东警官学院主管,广东警官学院、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学术期刊。2006年,《政法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8年,《政法学刊》的“刑事法学”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2010年入选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2020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公安类本科院校名单一览表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本科 ) 2、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本科 ) 3、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本科 ) 4、铁道警察学院(本科 ) 5、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 ) 6、上海公安学院(本科 ) 7、江苏警官学院(本科 ) 8、广东警官学院(本科 ) 9、湖北警官学院(本科 ) 10、云南警官学院(本科 ) 11、北京警察学院(本科 ) 12、重庆警察学院(本科 ) 13、辽宁警察学院(本科 ) 14、吉林警察学院(本科 ) 15、山东警察学院(本科 ) 16、山西警察学院(本科 ) 17、河南警察学院(本科 ) 18、浙江警察学院(本科 ) 19、江西警察学院(本科 ) 20、福建警察学院(本科 ) 21、湖南警察学院(本科 ) 22、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 23、广西警察学院(本科 ) 24、新疆警察学院(本科 ) 25、贵州警察学院(本科 ) 。
铁道警察学院 院校代码0519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广西警察学院是一所政法类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有侦查学、治安学、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公安管理学、犯罪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等专业,建校72年。
广西警察学院(Guangxi Police College),简称广西警院,坐落于广西南宁,是广西唯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广西省公安学校,历经广西公安干部学校、广西政法公安学校、广西政法干部学校和广西人民警察学校等时期。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同意在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西警察学院。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仙葫、五合、长湖3个校区和北海训练基地,校园总面积1869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册。
院系概况
根据2020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现有治安学、侦查学等10个公安本科专业,法学、监狱学等8个普通本科专业;有法律事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15个高职高专专业。
师资队伍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专任教师320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09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3人、公安部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1人、公安部视频资格专业人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专科)2个、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广西公安科技专家4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特聘法律顾问1人、自治区反恐专家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
质量工程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广西首批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优质专业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专科)2门。
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9个校级特色研究机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侦查学理化检验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边境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团队(2014年,刘建昌)
校级特色研究机构:警察权与人权研究中心、禁毒研究中心、边境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东盟警务研究中心、交通安全与预防研究中心、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公安党建研究中心、廉政建设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2014年,学校有7项课题获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立项,3项广西公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顺利结题。12月10日,学校共有4项研究成果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朱其良教授主持的《毒品与艾滋病治理》获二等奖、覃珠坚教授主持的《中国禁毒法规介评与适用》和尹彦副教授主持的《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的合作机制研究》分获三等奖,魏佳副教授和黄谟媛老师参与的《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应对》获一等奖。
2017年3月,学校魏佳教授的《优化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思考》、覃珠坚教授的《侦查讯问记录制作与适用》、吕美琛副教授的《群体性事件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研究》均荣获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1月,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万册,有电子图书万册。馆内有公安法律书库,有关东盟书籍中文纸质图书613册,外文图书673册(柬埔寨138册、泰国134册、马来西亚137册、越南130册、缅甸134册)。
学术期刊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原名《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广西唯一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公安类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边境管理研究、警务研究、犯罪研究、法学研究、社会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被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德才育人,忠勇铸魂。
释义:紧紧围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忠勇兼备以忠诚为核心的人才。
校徽
学校校徽印有学校全称和英文名称;主题颜色为警蓝色。友谊关象征中国国南大门,是广西标志性建筑;五角星大小呼应,疏密相间,位于友谊关上方,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Y型鹰图案体现出学校育警育人的理念;盾牌代表护法、守卫、和安宁,象征责任感和使命感;橄榄枝象征和平;1950代表建校时间。
校旗
学校校旗为警察蓝,旗面标有校徽,印有“广西警察学院”字样。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山东警察学院(Shandong Police College),简称“山警”,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公安厅共管。
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46年5月的山东省警官学校,后历经调整与演进,于1983年改建为山东公安专科学校;2004年,改建为山东警察学院。截至2021年3月,学院有2个校区,分别为明水校区和文化东路校区,总占地面积亩;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7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583人,在校生4931人。
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5月,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7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重点学科截至2015年11月,学院有“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2个。“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侦查学、治安学。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教职工590人,其中专任教师26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全省公安系统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公安部、省公安厅人才库专家23人,省部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学团队:侦查专业教学团队、治安学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建设截至2019年5月,学院有41个专业实验室,2个警务实战训练馆,1个泅渡馆和1个射击馆;在山东省建有51个教学实习基地。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项目多个。科研平台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科研机构1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侦查对策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公共安全研究所
科研成果2016年—2019年5月,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4项,厅局级项目31项,其中,《某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被列为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表学术论文19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6篇,被SCI、EI、CSSCI期刊收录20篇,出版学术著作33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4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9年5月,学院图书馆有藏书156003种,77万余册。学术期刊《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是由山东警察学院主办的政治法律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主要开设法学研究、侦查学研究、犯罪学研究、治安学研究、公安管理研究等栏目;2015年度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8年度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扩展期刊。
答案如下:1.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8个省级特色专业是不限学科的。2.广东警官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院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3.在70年余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服务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公安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安智库的作用,构建了具有广东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政治建校、警务化管理、校局合作协同育人、实战化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警官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主管部门是广东省公安厅,教育教学业务主管部门是广东省教育厅。2008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院是广东省公安机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公安民警培训基地、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在70年余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服务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公安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安智库的作用,构建了具有广东公安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政治建校、警务化管理、校局合作协同育人、实战化教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历史沿革】学院前身是广东省公安干部学校,创办于1949年11月。1958年3月,与省政法干校、省民警干训大队、广州市公安学校、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合并为广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74年9月,开展普通中专学历教育。1983年3月,建立广东省政法干部学院,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1988年8月,更名为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12月,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5月,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建立广东警官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办学条件】学院建有嘉禾、滨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警体技能训练馆、战术训练楼等教学基本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馆藏图书万册,镜像电子专业图书48万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鲜明,收集公安志和公安年鉴等特色公安文献376种630余册。【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32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52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151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部级教学名师16人,全省公安机关十大金牌教官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0人,兼任其他高校硕博士导师12人。【专业设置与本科教学】学院现开设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8个,非公安专业4个。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犯罪侦查),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1个专业(侦查学)列入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禁毒学),3个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成为省级特色专业,4个专业(治安学、禁毒学、法学、行政管理)列入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质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35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科研工作】学院大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设有广东警官学院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粤港澳警务发展与合作研究所、应急指挥与谈判研究所、警务心理研究所、物证科学研究所、警察体育科学研究所、廉政建设研究中心等10个校级研究机构;建有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广东省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内安全与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广东省政策咨询研究中心——公共安全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心理测试技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等3个省级鉴定中心;学报《政法学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第五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称号 。【人才培养工作】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公安院校办学规律,主动适应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忠诚、责任、服务”校训精神,培育“勤学、苦练、求实、创新”优良学风,努力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适应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50人,建校70余年来,学院为广东政法公安机关和其他行业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为广东政法公安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南粤警官摇篮”。
广东警官学院是国家二本大学。广东警官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公安本科院校,也是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和外警培训基地。地处于广东省广州市,共建有嘉禾和滨江两个校区,开设了12个本科专业,其中公安专业有8个。
以下是详细介绍:
广东警官学院创办于1949年11月,前身是广东公安干部学校;1978年步入普通中专学历教育。1983年改为广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后改称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1992年底增设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展普通专科学历教育。1998年,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广东警官学院”,是省属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公安院校,也是华南地区第一所公安本科院校。
学院现有滨江和嘉禾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7万平方米,嘉禾主校区坐落在白云山北麓,滨江校区坐落在珠江南岸。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是陶冶情操、求学锻炼的理想园地。
【师生规模】
学院现有教职工492人,专任教师330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1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6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学科带头人9名,“千百十工程”省(校)级培养对象16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合理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591人,其中本科生5586人,专科生1005人,体改班学员978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1576人。
【学科建设】
学院现有10个教学系部,设法律系、侦查系、刑事技术系、治安保卫系、计算机系、公共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公共课教研部、警体训练部、警务战术指挥教研部。开设法学、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禁毒学、犯罪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应用心理学等10个专业。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本科专业均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主持完成了广东省普通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2项;获得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1项。
【办学条件】
学院办学条件良好,教育设施齐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3608万元,有CCD全波段照相系统、气质联动仪、颅像重合系统、手印活体捺印仪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设备,建有DNA、刑事照相、痕迹检验、安全防范、法医学、现场勘查、消防、模拟审讯等各类实验室53个,刑事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设有广东天正司法鉴定中心;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046台,多媒体课室座位12360个;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75万册(种),建立了9种计算机网络资源数据库,自主开发了《警学全文数据库》等公安教育特色数据库,初步建成了适应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图书数据体系和数字资源库体系。拥有标准运动场、警察战术训练大楼、射击场、游泳馆等训练场馆及设施。
【教学科研】
学院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以来,由我院教师主编出版、并使用的教材有32部,公安部统编教材有5部,国家级教材1部。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各类科研项目99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52项、厅局级25项,横向/委托项目17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24项,其中省部级奖27项,厅局级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7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84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35篇;出版学术专著(含译著)20部。学院学报《政法学刊》2006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院现有公安学、法学、珠三角公共安全等多个研究所。广东省警察学会公安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等挂靠我院。
【民警研修】
学院是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首批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单位,承担广东省公安机关民警研修和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工作。广东省公安厅基层所队长学校依托学院办学。同时,完成省公安厅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任务;积极开拓省内外、境内外警务交流合作、教育培训的领域,举办港澳地区警务人员研修班、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指挥教官培训班、各省市公安局长研修班等。
【培育英才】
建校60年来,学院培养了15万公安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据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绝大多数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业务骨干,承担各级公安机关领导职务。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原厅长、省政协副主席梁国聚,副厅长罗娟、张永强,海南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贾东军等均为我院毕业生。
面向未来,学院秉承60年办学优良传统,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公安教育特色,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需要”和“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正规化、高水平的公安本科院校。
1、《电子商务法学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论网络空间的域名权》(齐爱民),《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原载《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2、《论电子档案中个人资料的法律保护》(齐爱民、贾淼),《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原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3、《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河北法学》(核心期刊)2005年第5期。4、《论个人资料》(齐爱民),《法学》(核心期刊),2003年第8期。5、《德国个人资料保护法简论》(齐爱民),《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核心期刊)2004年第4期。6、《美德两国个人资料保护立法之比较——兼论我国个人资料保护立法的价值取向与基本立场》(齐爱民),《甘肃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第3期。7、《UNCITRAL电子订约公约大会评述》(齐爱民),《法学评论》(核心期刊)2004年第4期。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示范法》(合著),《法学评论》(核心期刊)2004年第4期。9、《UNCITRAL电子商务工作组第四十届大会综述》(齐爱民),《现代法学》(核心期刊)2003年第5期。10、《电子订约中的风险负担原则》,《法律适用》(核心期刊)2005年第5期。11、《英国1998年个人资料保护法》(审校),载《知识产权文丛》(权威法学类论丛),郑成思教授主编,方正出版社2004年总第11卷。12、《土地法、动产法到信息法的社会历史变迁》(齐爱民),《河北法学》(核心期刊),2005年第1期。13、《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卷》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原载《苏州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14、《电子合同典型法律规则研究》(齐爱民),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核心期刊),2002年第2期。15、《信息技术与合同形式》(合著),《法学》(核心期刊),2002年第2期。16、《论电子签章及其法律效力》(齐爱民),《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7、《论网络空间的特征及其对法律的影响》(齐爱民),《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18、《《洪湖水,浪打浪》著作权纠纷案程序问题评析》(齐爱民),《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19、《电子商务法学教学中的一个核心理论问题——论网络空间的域名权》(齐爱民),《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20、《OECD<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资料跨国流通的指针的建议>》(审校),《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1、《联合国1990年关于自动资料档案中个人资料的指南评析》,齐爱民、候巍,《河南警官司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22、《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性质及其保护》(齐爱民、吕光通),载《中国物权法的理论探索》,孟勤国、黄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3、《我国电子签章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齐爱民、张海龙),载《互联网时代的法律问题》,杜敬明、唐建国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24、《论电子签名认证机构的法定义务和民事赔偿责任》(齐爱民、张海龙),《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25、《论美国政府政府信息公开之会议公开制度》,《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学论丛)》,2005年第1期。26、《网络时代合同法的最新发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7、《美国信息隐私立法透析》,《时代法学》,2005年第2期。28、《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客体的价值序位》(齐爱民、潘勤毅),《知识产权》2005年第3期。29、《完善知识产权临时禁令制度的构想》(齐爱民、盘佳),《中国版权》,2005年第3期。30、《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临时禁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齐爱民、盘佳),《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教学论文专刊31、《论网络虚拟物的权利属性与法律保护》,《科技与法律》,2005年第3期。32、《论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客体》,《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33、《论信息法的地位与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34、《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苏州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35、《电子商务法的地位与学科体系》,《学术论坛》,2006年第1期。36、《不畏浮云遮望眼——读郑成思先生主编的新作》,《知识产权》2006年第1期。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广西警察学院是一所政法类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有侦查学、治安学、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公安管理学、犯罪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等专业,建校72年。
广西警察学院(Guangxi Police College),简称广西警院,坐落于广西南宁,是广西唯一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广西省公安学校,历经广西公安干部学校、广西政法公安学校、广西政法干部学校和广西人民警察学校等时期。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同意在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西警察学院。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仙葫、五合、长湖3个校区和北海训练基地,校园总面积1869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0多万册。
院系概况
根据2020年10月官网信息显示,现有治安学、侦查学等10个公安本科专业,法学、监狱学等8个普通本科专业;有法律事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15个高职高专专业。
师资队伍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专任教师320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09人,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3人、公安部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1人、公安部视频资格专业人才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专科)2个、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广西公安科技专家41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特聘法律顾问1人、自治区反恐专家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
质量工程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广西首批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优质专业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专科)2门。
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9月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9个校级特色研究机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侦查学理化检验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室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边境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团队(2014年,刘建昌)
校级特色研究机构:警察权与人权研究中心、禁毒研究中心、边境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中心、东盟警务研究中心、交通安全与预防研究中心、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公安党建研究中心、廉政建设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2014年,学校有7项课题获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立项,3项广西公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顺利结题。12月10日,学校共有4项研究成果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朱其良教授主持的《毒品与艾滋病治理》获二等奖、覃珠坚教授主持的《中国禁毒法规介评与适用》和尹彦副教授主持的《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的合作机制研究》分获三等奖,魏佳副教授和黄谟媛老师参与的《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应对》获一等奖。
2017年3月,学校魏佳教授的《优化公安机关行政裁量基准制度的思考》、覃珠坚教授的《侦查讯问记录制作与适用》、吕美琛副教授的《群体性事件社会舆论引导机制建设研究》均荣获广西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1月,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万册,有电子图书万册。馆内有公安法律书库,有关东盟书籍中文纸质图书613册,外文图书673册(柬埔寨138册、泰国134册、马来西亚137册、越南130册、缅甸134册)。
学术期刊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创刊于1988年,双月刊,原名《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广西唯一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公安类学术期刊,主要栏目有边境管理研究、警务研究、犯罪研究、法学研究、社会管理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等。被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德才育人,忠勇铸魂。
释义:紧紧围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忠勇兼备以忠诚为核心的人才。
校徽
学校校徽印有学校全称和英文名称;主题颜色为警蓝色。友谊关象征中国国南大门,是广西标志性建筑;五角星大小呼应,疏密相间,位于友谊关上方,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Y型鹰图案体现出学校育警育人的理念;盾牌代表护法、守卫、和安宁,象征责任感和使命感;橄榄枝象征和平;1950代表建校时间。
校旗
学校校旗为警察蓝,旗面标有校徽,印有“广西警察学院”字样。
司法警官学校啊!不过,建议你如果要进这类学校就礼貌些,毕竟教官 们可不是吃素的,开学就让你学礼貌礼节
太多了,有容易有难的。
[1]尹少成. 国外诉讼和解与我国法院调解之比较研究——关于废除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思考[J]. 怀化学院学报,2011,(1). [2]王璇. 调审分离: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路径[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毛兴平,刘艳芳. 法院附设调解制度与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4]李玥. 法院调解制度有关问题探析[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9. [5]徐万鹏,刘芳,喻玫.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河北法学,2006,(1). [6]齐爱军. 和谐社会下的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 邢台学院学报,2006,(4). [7]刘新红.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8]邓辉辉.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9]陆金伟. 法院调解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模式选择[D].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2010. [10]马艳. 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11]姜霞. 反思与借鉴: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探索[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3. [12]卢勇.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6. [13]张珉.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以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为背景的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05,(6). [14]郑小明,罗志坚.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原因及完善[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15]白洁. 法院调解制度:检讨与重构[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6]张玉. 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6). [17]王国春. 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8]胡文文. 浅析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10. [19]周卫华.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实例解析[D].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2009. [20]张岩. 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1]周耀荣.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2005. [22]何亚军,施春军. 我国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兼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协调与整合[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3). [23]张跃进,江洪娟. 法院调解制度价值分析——兼谈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再重构[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4]汪振江. 法院调解高反悔率现象审视与调解制度的回归[J]. 科学经济社会,2011,(1). [25]刘显鹏. 和谐社会下法院调解之发展探析[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6]李浩. 调解的比较优势与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7]刘显鹏. 法院调解适用范围探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28]杨立明.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探讨[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6. [29]季俊强. 构建我国特色法院附设调解制度——基于我国调解改革实践的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30]吴志刚.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1]李道刚. 美国法院建立调解制度的历史尝试[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4). [32]周向明,王静. ADR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塑[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3]李俊杰,甄世辉. 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之构想[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 [34]林争晖. 论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35]刘金华. 论基层法院强化诉讼调解之必要[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36]文晓庆. 论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构建[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7]张辉,张德峰.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博弈分析——再论调审分离[J]. 时代法学,2005,(3). [38]石先钰. 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9]高金岭,李富堂.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及完善[J]. 河北法学,2003,(2). [40]刘芳.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困惑与出路[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41]钟玲. 法院调解制度中的人权保障研究[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42]李建玲. 略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3). [43]张玉.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改革[J].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4). [44]孙富安. 论法院调解制度[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9. [45]朱琳. 我国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2009. [46]韩立军.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D].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2010. [47]贺柯. 新时期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10. [48]赵欣.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8. [49]周敏华. 试论法院调解制度[D].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2005. [50]刘刚. 从司法ADR视角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D].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学院,2006.
著有《反暴临战学基础》、《警察查缉战术》、《犯罪控制与警务改革》、《绑架犯罪案件的侦查与处置要略》、《反劫持谈判与战术》等专著5部,主编《犯罪学》、《人质解救术》、《犯罪现场勘查》等教材、文集多部,在《法学》、《法学杂志》、《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一、著作、译著、教材及文集: 《刑事侦查学总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勘查手册》,主持翻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犯罪现场勘查》,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反劫持谈判与战术》,专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绑架犯罪案件侦查与处置要略》,专著,群众出版社,2004; 《警察查缉战术》,专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刑事侦查学》,副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犯罪控制与警务改革》,专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人质解救术》,主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犯罪学》,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反暴临战学基础》,专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 《侦查中的隐性知识:专家观点与典型案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侦查论坛》,主编,从2002年以来已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连续出版14卷。 《论数字化时代侦查活动的演进》,载《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1期。 《公安高等院校公安专业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载《公安教育》2014年1期。 《如何科学地认定犯罪事实——《犯罪重建》译序》,载《犯罪研究》2013年5期。 《提升公安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问题刍议》,载《公安教育》2012年10期。 《行为证据浅探》,载《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5期。 《公安高等学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应注重“三个兼顾”》,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期。 《同一认定理论地位新探》,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4期。 《侦查学逻辑起点探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3期。 《侦查学原理研究30年探要》,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1期。 《警方主导下的自杀干预及流程和要领》,载《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08年3期。 《论视频监控系统在侦查中的运用》,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5期。 《论虚拟侦查》,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1期。 《侦查破案的基本规律》,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1期。 《论命案防范》,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论劫持人质案件处置指挥职责与体制》,载《公安研究》2006年3期。 《中国社会转型期侦查工作的演进轨迹》,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1期。 《劫持人质案件的前期处置》,载《中国刑事警察》2006年2期。 《论劫持人质案件的特点》,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载2006年3期。 《论并案侦查条件的科学运用》,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 《犯罪现场勘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理论化——〈李昌钰博士犯罪现场勘查手册〉评介》,载《犯罪研究》2006年6期 《第五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综述》,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年3期(第一作者)。 《刑侦改革的考量》,载《人民公安》2006年12期。 《侦查理论与实务几个问题的探讨》,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1期。 《论侦查信息化》,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期。 《处置劫持人质案件有关问题研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2期。 《侦查与侦查学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期。 《警察出庭作证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载《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2期。 《论犯罪现场勘查的原则》,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6期。 《谈判现场的锦囊妙计》,载《人民公安》2004年5期。 《论侦查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6期。 《志愿反扒面面观》,载《人民公安》2004年6期。 《侦查讯问改革与发展构想》,载《法学》2004年5期。 《恐怖性劫持人质事件处置方略》,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4期。 《论犯罪现场重建》,载《犯罪研究》2003年4期。 《杀人犯罪动机的系统推断》,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1期。 《警察出庭作证应对策略》,载《人民公安》2003年4期。 《正确认识、评价和推进刑侦改革》,载《人民公安》2002年5期。 《论模拟现场勘查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与现代化》,载《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1期。 《论犯罪现场的构成》,载《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4期。 《浅谈侦查模式的变革》,载《人民公安》2002年11期。 《论人质谈判的类型》,载《公安研究》,2002年7期。 《警察查缉战术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载《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2期。 《犯罪现场分类的新视角及其意义——中美犯罪现场分类之比较研究》,载《公安大学学报》2001年5期。 《盘查战术浅探》,载《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3期。 《对峙性缉捕战术研究》,载《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5期。 《追缉战术浅探》,载《政法学刊》2001年2期。 《评英国犯罪预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载《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1期。 《劫持人质案件的概念、特点和类型》,载《政法学刊》1998年3期。 《论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载《公安大学学报》1996年6期。 《淫欲型系列杀人犯罪的特点和侦察途径》,载《山东公安丛刊》1995年8期。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暴临战学的构想》,载《公安大学学报》1992年2期。 《犯罪时空论(上)——论犯罪空间》,载《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4期。 《犯罪时空论(下)——论犯罪时间》,载《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5期。 《我国刑事侦察学史略》,载《法学杂志》1987年5期。 《论刑讯逼供产生的历史根源》,载《政法学刊》1986年6期。 《对侦查和侦察的不同见解及处理意见》,载《法学杂志》1986年3期。 《论刑事犯罪现场的分类及其意义》,载《公安大学学报》1986年4期。 《重大暴力性案件的侦察和指挥体系初探》,载《公安大学学报》1985年2期。 《视频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及其发展前景——从伦敦地铁爆炸案谈起》,载《证据学论坛》2008年辑刊。 《美国的实践导向型证据分类法及启示》,载《证据学论坛》2010年辑刊。三、报纸论文: 《侦查程序改革中如何体现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并重》,载《人民公安报》2007年11月3日版。 《警方实施自杀干预的基本流程及要领》,载《人民公安报》 2006年7月28日版。 《劫持人质案件处置指挥问题新探》,载《人民公安报》2005年9月7日版。 《以科技推进侦查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载《人民公安报》 2005年11月30日版。 《刑事侦查工作方针修改再探讨》,载《人民公安报》2005年12月28日版。 《刑事司法改革:兼顾人权保障与侦查效率》,载《人民公安报》2004年3月10日版。 《处置劫持人质案中如何引导新闻舆论》,载《人民公安报》 2004年12月8日版。 《解决警力不足的途径探讨》,载《人民公安报》2003年8月5日版。 《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刑侦工作方针》,载《人民公安报》 2003年10月8日版。 《WTO时代的刑侦工作方向》,载《人民公安报》2002年10月16日版。 《新刑诉法施行与侦查办案能力的提升》,载《人民公安报》2012年07月29日版。 《数字化侦查异于实体侦查的七大特点》,载《人民公安报》2012年07月15日版。 《数字化时代侦查工作应把握好“十个统筹”》载《人民公安报》2010年10月25日版。 《侦查阶段错案的成因及治理对策》,载《人民公安报》2010年7月25日版。 《行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大有可为》,载《人民公安报》2013年5月5日版。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和原则》,载《人民公安报》2011年8月21日版。 《刑事错案原因哲学探源》,载《人民公安报》2013年8月11日版。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有组织犯罪研究,中国犯罪学学会,2008年4月,项目主持人。二、主要代表著作1.《日中比较有组织犯罪论》,专著,日文2.《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刑法》(早稻田大学比较法研究所丛书第29卷)(合著,日文版),成文堂2002年3.《日中比较有组织犯罪论》(专著,日文版),日本成文堂2004年。4.《刑法学》(合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三、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代表学术论文1.《未经登记重复抵押并出售房产的行为如何处理》,合著,第一作者,载《人民检察》2009年第2期。2.《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后依据责任认定书索赔的行为如何定性》,合著,第三作者,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21期。3.《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思考》,独著,载《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4.《公法契约观视野下的刑事和解协议》,合著,第一作者,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6期。5.《人格刑法学的构想(上)》,合著,第二作者,载《政法论坛》2004年4月6.《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创设与证据法的变动》,合著,第二作者,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5期。7.《被害人过错的刑罚展开》,合著,第一作者,2008年7月8.《被害人过错的刑事法机能》,合著,第一作者,载 《犯罪学论丛》2009年8月9.《同案被告人口供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论》,合著,第一作者,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