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此句出自: 张九龄《感遇·其一》此句解释: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本心,它们并不需要美人来欣赏,折取。这两句是说,诗人自己以美德自励,不求闻达,不求显赫的节操——草木有根有心,但它开放出的有芳香的花,不求美人去折取。以此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本份作人,并非借此求得他人的称誉,得以飞黄腾达。诗句表明了诗人不图名,不求显达的志向。字行间流露出不满之情,耐人寻味。张九龄出生于官宦世家,年少时便才华横溢崭露头角是唐代唯一个由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虽然官路一途波折四起,在小人得志的凶险政情下,张九龄能守正嫉邪,刚直敢言,也正是因为他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有关。作者价值观:张九龄的事迹所呈现出来的尚直、务实和远见才是对现代人最大的财富。此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记得不久前看过汪曾祺老师写的关于人间美食的一本书,名字叫《寻常滋味,欢喜人间》,大半夜馋得口水直流,可又苦于找不到那些书里的美食,只能望书兴叹,机缘巧合下,又和他的另一本描写草木虫鱼的散文集相遇了,而这本书的名字就是《草木有心,人间有情》。 看书其实也是要缘分的,和汪曾祺老师的文字的缘分,我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本书辑录了老师写草木虫鱼的经典散文,按照《草木春秋》、《虫鱼鸟兽》、《故里杂忆》分类,每一个章节,每一篇故事都带给我们惊喜,哪怕只是一阵恼人的雨,在老师的笔下,都清新脱俗起来。 我在三线城市的城郊长大,和大自然接触的还算是多的,我的童年里也有蝴蝶、天牛、知了、蟋蟀、蜻蜓等各种昆虫,桂花、梅花、牵牛花、栀子花等各式鲜花,城市一再扩大,鸟语花香都很少再见,更别说那些千奇百怪的昆虫了,我不想有一天只能从书里、从百度上知道那些神奇的生物。 但是如果一时没办法接触到大自然,阅读一些带着草木香气,昆虫灵动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汪曾祺老师用他天真、纯澈的“草木之心”,以及对生活怀有无比的热爱,描写着关于这世间所有草木虫鱼的美好故事,在他的笔下,总是萦绕着菖蒲与桂花的香气和野草根的甜味,以及通透灵性的人生观,鸟木鱼虫,再平常不过,可若是有心人,草木亦平生。 现在的人们,对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漠不关心,更何况是不会说话无法表达的动植物呢,说起来我们少的又何止那一点对于万事万物的关心和好奇,还有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吧。 可是汪老师的文字却能够唤醒我们对于生命的热爱,他爱众人、爱草木鱼虫、爱蔬果美味、爱世间一切美好事物,他对各地美食佳木与鸟虫花草的刻画是如此精当而细致,一桩桩温情往事与一株株欣荣草木交缠在一起,处处可见深情。 这些文字也似乎散发着沁人的清香,令我们读后口齿留香,浑然忘我。老师在写作这些的时候也有人问他,同时我自己也好奇,有那么多事物可写,为什么选择写这些昆虫呢,他是这么回答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作《双城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着希望与失望,正义和邪恶,欢乐与悲哀,光明和阴暗,离科技太近,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离自然更远,脚踏着真正的土地,才更能明白我们的来处,更热爱被父母赋予的生命,也爱着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鸟兽虫鱼。 End。
意思是: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出自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原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
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诗的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辉映下更显“皎洁”秀丽。
这里既包含了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了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表达了真正的贤人志士只有在政治开明的时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诗的后四句从春兰秋桂芳香袭人的社会效果来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象春兰秋桂的香气一样,它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只是客观效果而已;实际上,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遇十二首
主要内容(作者丁立梅):我崇拜草木的纯洁善良、不惊不乍。草木是游子灵魂的归宿。它有着无尽的生机和灵性。有着无尽的胸怀。另一篇同名文章主要内容:我认为废品比无用之物还要差劲。就像竹子,它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然而只要出一点差错,它就会成为废品。人们总是看不清什么是成功,我们应该远离欣赏和利用,没有盛放就不会有枯萎。
一、 引言:草木本心“草木有本心,何劳美人折”,所有的草木都有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心,有着自己的性情和品格。 任凭绿肥红瘦,自由生长。有的喜披头散发,好比“洗剪吹”天团;有的精于梳妆,艳质美盼;有的遒劲挺拔,恍如浓眉宽背的关西大汉;有的活像饱经风霜的苍髯老者。 假如你踏进六万大山那般辽远的山林,那个花木掩映、光怪陆离的世界,定让你浮想联翩,不时念起志怪小说记载的花精木怪。 草木有本心,自然天成,教人欢喜。 二、草木之乡 我对于童年的记忆,就是关于四时草木的记忆。那些古朴的风物,按季节相继开放,年年如是、代代相传,让单调岑静的故乡,变得繁芜葱茏、生机盎然。 每逢春天,村庄就像是用五色线织就的绣画。绿是春天的底色,只待春风檀口轻启,绿意便处处舒展开来——树梢的浅绿,菜叶的翠绿,春韭的葱绿,池塘的蓝绿……各色花们也开始争奇斗艳,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了眼睛。山坡上,梨白似雪,质轻似羽,遥望时竞有几分月滟冰痕的风姿;村中的桃花,则是浅浅淡淡的红,似轻染上去的云烟,又似少女微醺的粉靥,笑倚春风:菜地是漫山遍野金黄的油菜花,让人忍不住想钻进去打个滚。 盛夏时分,山头闪烁着映山红;草地上狗尾巴草汪汪地叫;菜园里盛开着南瓜花、茄子花;田野里翻滚着一波一波的稻浪;池塘里莲叶田田,荷花柔桡轻曼,带着水气的清香幽约婉转。晚照西斜、归鸟入林,排排屋檐被黄昏镀上一层薄金,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相拥交错、不分彼此,这是村庄的好。 到了秋天,饱满的稻穗,火红的柿子,金黄的柑橘,大地呈现出丰硕的体态。而河岸,大片将黄未黄的枯草,淹在一片夕照里,相依相偎。这是草的暮年,当你用手触碰时,它们就会轻轻摩挲你的手心——就像很多年以前,亲爱的老祖母,她就这样牵着你的手走在田埂上。 冬天到来的时候,一片叶子与另一片叶子话别,一棵草与另一棵草相约了再见。一只小田鼠口含过冬的口粮,急匆匆跑过;一群比阳光更亮的鸽子,在捡拾散落的稻穗;秃鹰缩了颈,单脚立着晒太阳。这样清冽的日子特别适合烤红薯,如今还记得那四野弥散 、甜糯诱人的清香。 如今的人大多常年漂泊在外,但无需忧虑回家的路,只因,草木是故乡的坐标。想象一个离家多年的浪子,在夜里返乡。月亮像朵硕大的花朵,他就像闯进花海迷失了方向,儿时的村庄已然陌生。待一转身,看到村头那棵老樟树,还是满树的黛绿,树皮隐约还刻着那年的旧字,树梢上还驻扎着那只大大的喜鹊窝……童年的记忆翩然重回,少时的笑声在树下回荡,似乎还能听到老树的心跳声。那一刻,他必定有眼泪落下来。 草木在,故乡就在。
曾经,旧教材里有一篇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文风与情怀都契合我的喜好,可惜当时理解太浅。后来新教材去掉了这篇文章,每每想起,都深觉遗憾,尤其是城市化脚步愈加紧密的当今时代,农田大量减少,故乡没有了风的呼啸和泥土的气息;城市里高楼林立,道路宽广,处处建造“中心”“商业圈”“大都会”,街巷减少,青砖瓦房消失,熟悉的叫卖声成了回忆……这才体会到先生在《胡同文化》中流露出那种深深失落与担忧的缘由。 今读《人间草木》,很多熟悉的篇目再次照面,先生对生活那浓烈的爱散落在文字间,吃喝、草木、西南联大、故人旧事,都淡而挚,朴而沉。尤喜先生文风,体味如下: 1.淡。 先生的文字清淡如水,清澈洗练。他的语言是极俭省的,乍一看,感觉、情味都是淡淡的,如头道茶。但是细细咂摸之下,字字句句道尽人世况味。 有一段话说:“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这真是将生活的乐趣写绝了,但是初看并不感觉,因为语言实在平淡得找不到一丝大作家瑰丽的痕迹。直到一个夏天周末的早晨,我在牵牛花架下坐着喝茶、看书时,一丝风也没有,鸟在不远处的晾衣杆上站着,啄食向日葵的种子,“哔哔剥剥”的声音富有节奏感,我终于觉着了这偷来的片刻安闲,于是也不由得感叹一句“夏天的早晨真舒服”。这种舒服是心无挂碍的安宁,是欲望简化的朴素,是心灵满足的平和。 我非常喜欢他写吃完核桃糖的一段文字:“然后到湖水里洗洗手,到茶馆里喝茶。”核桃糖是甜腻的,吃完了手上也是黏乎乎的,然而“湖水洗手”“茶馆喝茶”,只看文字,便已然清新澄澈,身心愉悦。莫名还想到了“沧浪之水清兮,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濯我足”,水可荡涤世间风尘。 写水果店,先生没有工笔罗列描摹,只是写意般写水果店的果香,他说:“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初恋的味,水果的味,清新、别致、蕴藉!写此文时先生已经七十三岁,白发老者怀念初恋的果香味,语言清淡而深情款款。 余秋雨先生曾说,语言的至高境界就是什么修辞都不用。但是他本人却喜欢用长长的修饰语,和大段的铺排,我曾受余秋雨先生文字影响很深,喜欢大量使用定语。但是读了《人间草木》,品味到了不用修饰的语言的魅力:凝炼精准,用最恰当的文字去传情达意。2.雅。 朴素与雅致完美契合水乳交融,让汪曾祺先生的文字有一种别致的魅力。 写栗子树林,他说:“树皆合抱,枝叶浓密,树上无蚁,树下五杂草,干净至极,我曾几次骑马过栗树林,如入画境。”先生擅长绘画,因此在景物描写上,几笔就描出一幅风景画,形神皆到位。 写扁豆,“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上沙沙地振羽,至有情味。”有一种秋天特有的淡淡的伤感,画面洁净,让人心生安宁与平和,人在自然之中,自然将人包融。亦喜“雨季一到,诸菌皆出”,凝炼而境界倍出,不失活泼生动。 “大概在干旱的隔壁上,凡能发绿的植物,都罄其生命,拼命地绿。这一丛一丛的翠绿,是一声一声胜利的呼喊。”大凡热爱生命的人,对生命力顽强的草木,都不由自主地喜爱,先生对生命的歌颂,毫无保留,热烈铿锵。 写草原,“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荣,光泽柔和”。大凡高妙的语言大师,总是用最简洁生动的措辞,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最触及灵魂的感动,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好一个“飞”字,云的率性自在轻盈洒脱淋漓尽致展现在眼前。 雅,不是刻意为之的空洞华丽,亦不是故作高深的晦涩难解,是字字珠玑,是一词万境出,是不经意间的美好恰切。 3.沉。 沉是深沉,是字里行间情思的厚重。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很多时候都有深刻的哲思,乍读平常,细品入心。 在《韭菜花》一文中他说道:“彼时(古代)亲友之间的馈赠,也不过是韭菜花这样的东西。今天,恐怕是不行了。”我自己有一篇文章——《中国古代文人的木质情怀》,也曾对古人这种钟情草木珍视草木,以植物相赠表深情厚谊的情怀深表歆羡。其实随着我们物质愈加丰裕,人们之间馈赠之物愈加珍贵,我们彼此的情谊其实是淡了。古人情人之间馈赠彤管、红豆,友人之间馈赠柳枝、韭菜花,亲人之间馈赠梅花……这些馈赠行为放在今天,一定会被对方认为对情谊的不珍视。殊不知,当情谊用物品的价值来衡量时,它已大大贬值。 在《菌小谱》里,他将样子最难看,像被踩破的马蜂窝、色如半干牛粪的干巴菌丰富细腻鲜香无比的口味,与形状饱满颜色鲜艳却味道平庸的鸡油菌比较之后,得出结论——“一个中吃不中看,一个中看不中吃!”这是多么深邃的人间至理!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口蜜腹剑,多少巧言令色!若非历经人间千般风霜,怎能看得如此透彻。 《蚕豆》这篇,我很喜欢。因为朴素的语言中蕴藉很深。汪先生曾常在一位老人的摊子上买蚕豆,后来老人去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吃烂和蚕豆,总会想起这位老人。我想的是什么呢?人的生活啊……”艺术家只有将自己的眼睛和精神都置身于人民之中,置身于生活的酸甜苦辣之中,才能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作品 。汪先生对底层人民总是怀着这样一种亲近感,不是高高在上的悲悯,也不是脱离人民的傲气。汪曾祺先生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爱吃蚕豆,但是在沈先生遭受迫害而精神紧张的时代,汪先生听到卖铁蚕豆的男人高亮远的叫卖声时,总担心这高亢的叫卖声会给自己的老师带来压力。又如“北京很快就有青蚕豆卖了,谷雨已经过了”句,疏笔勾勒出深春季节放眼皆碧春雨润泽的景象,画面感极强。但是细品之下又有春光流转光阴逝去的伤感,这种对生命的感伤,是人类自古共有的情愫,中外文人共同叹惋了几千年的哲思,但在先生笔下,并不至于太悲怆。但是读到“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时,突然心里就涌上一股酸楚,怅然若失。 4.趣。 趣是做人行文一项难得宝贵的本领。生活原本多坎坷,人往往躲不过灾难、疾病、生离死别,在坎坷中找寻趣味,让心灵拥有片刻的欢愉,人才能获得重新面对坎坷的勇气与动力。 《葡萄月令》是我很早就听说过的一篇文章,看题目就感觉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文章,也颇有对草木的深切钟情。后来读了《随遇而安》才知道,《葡萄月令》是被下放期间写的,但文字间毫无不平郁愤,反而是在极艰难中创造出独特的生命乐趣。生命最伟大的能量不是直面苦难的勇敢,而是在苦难中开出花来的自在。所以,《人间草木》中许多令人捧腹喷饭的文字,何尝不是汪曾祺先生笑对人生的有趣灵魂。 “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我不是一九五七年打成右派的,是一九五八年补课补上的,因为本系统指标不够。”不经意间,有自我解嘲,有犀利的讽刺。凡是经过那段黑暗历史而重生的人,多少都会有点儿类似的幽默感。 写西南联大时期的吃,“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沙子、木屑、老鼠屎”;写穿,“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写行,“物理系有个姓应的学生,是自己买了一头毛驴,从西康骑到昆明来的”;写跑警报 “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西南联大时期是中国最艰难的时期,也是大家名家倍出的时期。环境艰苦却能苦中作乐,时局艰难人心却极度自由。因此,文化才能绽放出蓬勃的生机。 5.味。“味”是个名词,不是形容词,本不能用作特点的,可是除了这个“味”字,我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字来形容汪先生对于各种美味的描写。品味美食,是人在世间的重要意义之一。我一直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看到美食会没有胃口,口腹之欲的满足享受,让人愉悦,对生活深深热爱,让生命价值最大化。汪先生爱美食、品美食、做美食,真是深谙生命的真谛。他说:“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这话真是极入我心。口味宽,不择食,就会享受更多人间美味,才能拥有更多的生活乐趣。 “(干巴菌)洗净后,与肥瘦相间的猪肉、青辣椒同炒,入口细嚼,半天说不出话来。干巴菌是菌子,却有陈年宣威火腿香味、宁波鱼鲞香味、苏州风鸡香味、南京鸭胗肝香味、且杂有松毛清香气味。”这是阅尽人间美食之后的深得其髓。 写吃西瓜,“西瓜以绳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样的吃法吃的是回忆,物质条件丰裕的现在,冻在冰箱里的西瓜,绝无此味。 草木有心,人间值得。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摒弃一切不顺不快,汲取美好快意享受。风光、美食、挚友、往事,人间有太多值得。 先生在七十岁的时候曾写道,算命的说我能活九十岁,我想着再活十年就差不多了吧。四年后,先生逝世。草木有情,生命无常。家乡的小院,又到了葡萄满架柿子红的季节,想起溘然长逝的至亲,泪湿衣裳。
许多人喜欢草木,是因为它常与人的秉性和感情相通。植物有我们渴求的安然坚定,真诚简单,从容自适。 以草木之心生活,就是把无益的奢望都放下,回归纯粹。以单纯的目光观世界,世界就是澄澈的。无论晴天、雨天,顺境、逆境,只要能发现个中妙处,就总能怡然自得。 一株草能顺应时节破土而出,在自己的节奏里成长,有没有被关注,被欣赏,都从不挂怀。一个人能本着宽厚良善的心活着,把平常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至于他人是否活得更精彩,其实无关紧要。 据说忘忧草的花语是难忘的爱。如果能这样过一生该有多好,放下一切烦恼,记得的,唯爱而已。
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皮肤的伤害,有没有可能造成皮肤感染,是否会导致皮肤过敏,会不会导致一些人皮肤受到损伤,有没有可能出现红肿的情况。
各式各样的服装离不开染色技艺,现代工业通过化学合成染料以及机械化的工厂操作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精准染色。实际上早在几千年之前,我国的先人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服装的染色工艺叫做“草木染”。
具有独特技艺且性能优异的草木染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染色 历史 , 即使是现在相比于精准单调的化工颜料,来自纯天然的植物染料染出的颜色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也更加的环保、耐用。
草木染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自然的花草树木的颜色进行染色的技艺,它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是最古老的染色技术之一。
草木染有很丰富的染色体系,用多种染色技艺适应于不同的染色需要。在长久的摸索与发展当中成熟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与商业运作模式。那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草木染这项古老的技艺。
草木染发源于史前时代,是原始居民生活经验的结晶。在新石器时代祖先们在日常的生活作业当中发现一些植物的花、果、茎、叶等部位可以挤出汁水而这些汁水是有颜色的,如果沾到了衣服上或者皮肤上面就可以染上颜色,甚至有的颜色在皮肤上面都久久难以褪去。于是人们就开始提取植物的汁液进行染色,草木染的技艺正式形成。
经过长久的摸索发展,据说在轩辕氏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草木染色衣物了。夏朝的时候草木染开始与农业进行了结合,或许是因为日益增长的需要导致了野生的植物染料不足供给所以夏朝人开始人工种植蓝草进行染色。
这里面的蓝和青都是以蓝草为原料制作的,从蓝草提取出靛蓝,靛蓝又可以染出更青的颜色。
周朝的时候草木染技艺以及基本趋于成熟,草木染的数量、范围、颜色种类与原材料来源都更加的广泛,而且在周朝礼制的加持之下朝廷专门设立了管理纺织品染色的官员叫做“染人”,他们的唯一职务就是掌管与染色相关的产业流程。 秦汉时期草木染正式取代了原始的矿物染料,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奠定了草木染工艺的辉煌 历史 ,成为了中国几千年封建 社会 主流的植物染色技艺。
盛唐时期民风开放、思想开放对于服装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在草木染技艺的大发展的前提之下造就了盛唐服饰的繁荣。一匹匹绚烂多长的丝绸绢布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通过中亚细亚到达欧洲,成为了欧洲贵族互相追捧炫耀的服装,也成就了繁华的商业贸易之路。
宋朝时候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更扩大了草木染技艺的影响范围,在这过程中也不仅仅局限于丝绸制品的输出。草木染技艺乘着大船漂洋过海来到了日本、东南亚等地影响了当地的织物染色工艺。 《雪宦绣谱》 当中记载了当时的绣线有九大颜色分类,更细致按照颜色深浅等可以分为745种色彩,足可见当时的草木染的使用规模多么的大,色彩多么的丰富。
清朝晚期到民国这一段时间现代工业进入我国,现代化的化工染料以其廉价、易制取、可批量生产等优势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草木染也逐渐的退出了 历史 的舞台。但是草木染的技艺并没有灭绝,现在在一些地方仍然有坚持使用草木染的人在传承着这一古老工艺。
草木染的染色工艺很多,主要是因为不同植物的色素成分是不一样的,因此提取的难度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植物以及不同的制作需要古人发明出了多种染色工艺,主要的有 生叶染、媒染、煎煮染、发酵染、敲拓染、套染、扎染 等。
生叶染是最原始的草木染色工艺,意思就是直接利用新鲜的,不需要经过加工的植物叶片来进行染色,主要针对那些可以直接提取出色素的植物。具体的方法就是采摘新鲜的植物根茎叶进行粉碎或者研磨等操作,破坏植物的结构让色素可以流出来,然后提取色素利用满是色素的汁液直接进行织物的染色。优点就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缺点就是对于原料有一定的要求。
媒染就是针对于无法直接提取色素的植物来说的了,字面意思就是借助媒介将色素附着于织物表面达到染色的目的。除此之外媒染还主要用于对于纤维素没有附着力的植物色素的染色 ,简单来说就是容易掉色。
大部分的色素不易保存,长时间放置容易分解,加入媒介质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也可以使得染色更加的牢固不容易掉色。比如我们经常买回来牛仔裤会先在盐水里面泡一下这样不容易掉色,这就是媒染的原理。众多媒介当中最常见的就是明矾了,用明矾可以对色彩的明亮度进行调节,还有一些其他的媒介有的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特殊物质。
发酵染针对的主要是靛蓝色染色,也就是提取蓝草的色素(古代靛蓝色最主要的就是蓝草)。
主要方法是将蓝草放置于容器当中,用木板和石头将蓝草全部压在水下,热水浸泡一晚上冷水再过两晚上将汁水过滤出来,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进行搅拌,底下的泥状物质就是靛蓝。要用于染色还得进行发酵成为靛白,靛白融在碱性溶液当中就可以进行织物上色,再经过空气的氧化就可以经久不退得到鲜亮的蓝色。
扎染应该是大众最熟悉的一种染色方法了,这种染色技艺不仅仅局限于草木染,在其他种类的染色技艺中也广泛使用。扎染先需要通过丝线对织物或者衣服进行捆绑打结,通过扎、缝、缚、缀、夹等方式,按照需要的不同进行不同方式的捆扎,然后将捆扎过后的织物放入染缸进行染色。
染色过后经过绑扎的地方不会被染色会有留白,不同压力厚度的地方染色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就可以得到特定的图案与染色效果。现在有一些所谓的潮流服装就喜欢利用扎染进行创作,实际上扎染也有特定的捆扎工艺可以得到特定的图案花色,就像模具一样。
在中国传统的草木染当中有五种基色分别是:青、红、黄、白、黑。 通过这五种基色可以进行其他各种颜色的调配,实际上这五种基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颜色,根据原材料的不同会有差别。制取颜料所用的植物原料包含各种具有颜色的植物,包括树皮、树根、果壳、花卉、果汁、中草药、茶叶等等。
青色主要就是从蓝草里面提取的靛蓝染色而成的, 《天工开物》:“凡蓝五种,皆可为靛”。 也就是说最早的时候蓝色一共有五种,古时候蓝和青是同源色调,而各种蓝色统称为靛。最早的时候蓝色从 菘蓝 ,后来经过人们的实践 探索 发现 蓼蓝、马蓝、苋蓝 (就是我们吃的野苋菜)等都可以作为提取青蓝色的植物原料。
红色古代叫赤色 ,关于红色染料出现的很早,像最早的铁矿石就是非常好用的红色染料,还有在电视剧里经常可以看见的朱砂也就是硫化汞,朱砂同时也是一味中药是通过矿石开采出来的。在草木染里主要就是用茜草的根茎提取红色素,但是茜草染料着色能力差,就需要用到上面说的媒染的方法使用明矾帮助染色。
黄色最主要的材料是栀子,栀子黄是一种直接染料可以采用生叶染,黄中透着红。后来又出现了地黄、姜黄、柘黄等黄色染料。 其中柘黄烛光下显赭红色月光下泛赭黄色,光彩炫目一直作为皇帝龙袍的着色材料。
古代染黑色主要用五倍子、柿叶、乌柏叶等,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界是没有纯黑色的植物的,因此就没有黑色色素。这些制作黑色染料的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含有大量的 鞣酸 ,配合媒质绿矾就会生成鞣酸亚铁,染色后再经过太阳照晒和氧化就会形成稳定的黑色。
草木染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在没有工业染色体系的时候它统治了织物染色几千年的 历史 ,并且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商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中华服饰绚烂夺目,如果没有草木染的工艺也无法实现。
历史 悠久的草木染技艺演化出了针对各种植物原料的不同染色技艺,可以实现对于特殊颜色的着色需求。同时技艺成熟的草木染师傅们也并没有停止脚步依旧不断的进行寻找、发明形成了五色为低多达七百多种颜色的草木染色彩体系,即使是现代工业染色也未必可以达到。
参考文献:
《天工开物》
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的方法,称为“草木染”。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人们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经过反复实践,我国古代人民终于掌握了一套使用该种染料染色的技术。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风格。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704种。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红色类的茜草、红花、苏枋;黄色类的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绿色类的冻绿(亦称中国绿);蓝色类的蓝草(靛蓝);黑色类的皂斗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无穷的色彩。草木染也称植物染色。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于蛋白质纤维、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先染后媒,先媒后染,同媒染色等。最佳染色工艺应该依据染料性质来定。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在当今简便的化学染料被普遍使用的时期,传统的“草木染”的方法并未被人忘记,说到草木染料,也许会使我们想到从古至今代代传承的染色技术。
需要解决安全问题,因为服装染料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发育,而且也需要解决材质方面的问题,因为材质对一件衣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要注意细节问题,千万不要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解决染色质量的问题,千万不要用含有毒性的染料。
[1]杨德亮. 牧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不适及社会环境问题——青海祁连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来德珍,朵华本,李进通. 青海草地畜牧业自然灾害及防御[J]. 青海草业,2007,(2). [3]文香,吴阿迪. 试论青海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意义和措施[J]. 青海草业,2002,(1). [4]韩国明,看召本. 青海省共和县高原生态畜牧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社研究[J]. 草业科学,2011,(6). [5]白媛,张兴明,徐品泓. 青海省畜牧业雪灾风险评价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6]房玉双. 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 [7]周华坤,王启基,赵亮,韩发,张玉. 青海省泽库县草地现状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 草业科学,2007,(3). [8]周华坤,赵新全,王启基,赵亮,周立,张玉.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现状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 草原与草坪,2007,(4). [9]郭映义. 加快青海省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 青海草业,2005,(2). [10]周华坤,周立,刘伟,赵新全,来德珍. 青海省玛多县草地退化原因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草地,2003,(6). [11]袁青杉.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 青海草业,2005,(1). [12]张海云. 青海省畜牧业的灰色预测[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2,(1). [13]徐世晓,赵新全,孙平.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 四川草原,2001,(1). [14]李青云,车敦仁,王鸿运,辛有俊,乔安海,宋桂玲. 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J]. 草业科学,1998,(3). [15]彭立鸣. 加强基础建设 全面发展畜牧业经济[J]. 经贸世界,1998,(6). [16]文祯中,黄英姿. 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战略之研讨(Ⅰ)[J]. 农村生态环境,1989,(2). [17]张文英.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7,(1). [18]梅端智. 依托龙头企业推动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J]. 青海师专学报,2008,(3). [19]吉生宏,罗晓林,魏雅萍,石德军,洒文君,格日多杰,陈玉文.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河南两县畜牧生产调查报告[J]. 黄牛杂志,2005,(1). [20]陈月辉. 青海省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及主要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3). [21]李林,张国胜,时兴合,汪青春,徐维新,董立新. 干旱对青海省水资源和农牧业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J]. 青海科技,1999,(4). [22]侯学煜,孙世洲,杜庆. 从生态学观点论如何扬长避短发展青海省的大农业[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1,(1). [23]黎雪萍. 试论青海省发展“生态—技术”农牧经济的意义与对策[J]. 青海草业,2002,(4). [24]杨吉云. 浅谈环青海湖地区畜牧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J]. 青海草业,2007,(1). [25]林桂英. 青海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3). [26]李旭谦. 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青海草业,2008,(4). [27]杜铁瑛. 青海草地生态环境治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 青海草业,2002,(1). [28]李红梅,李林,邓振镛,黎明.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7). [29]王子录,田玉智. 发展耕地种草促进农区畜牧业生产——以青海东部农区民和县为例[J]. 草业科学,2010,(8). [30]丁生喜.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31]李红梅,李林,邓振镛,黎明.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2). [32]祁英香.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5). [33]祁英香. 青海湖地区草地载畜量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3). [34]李红梅,周秉荣. 环青海湖地区物候季节划分及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J]. 草业科学,2006,(9). [35]马成库. 青海畜牧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J]. 青海民族研究,2001,(3). [36]杨国柱,李长慧,张洪军. 青海草地畜牧业发展战略[J]. 茶叶科学,1994,(1). [37]冯宇诚.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2004. [38]李智花,麻多杰. 青海海东地区饲草料平衡分析及今后畜牧业发展建议[J]. 青海草业,2009,(3). [39]郭连云. 青海同德近50年气候与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J]. 草业科学,2008,(1). [40]杨永隆,潘桂兰.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刍议[J]. 青海草业,2003,(4). [41]张文英,田玉华.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引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4,(2). [42]张文英.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论文统计与分析[J].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6,(1). [43]时兴合,汪青春,赵燕宁,马占良. 青海东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2007,(4). [44]马进福. 青海边远贫困山区乡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2008,(2). [45]李英年,王启基. 气候变暖对青海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1999,(2). [46]张东杰. 青海省农牧业推广体系、服务效率及相关制约因素的研究[D].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2005. [47]丁恒杰,绽永芳. 青藏高原牧区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草业与畜牧,2011,(5). [48]丁恒杰,绽永芳. 青藏牧区发展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畜牧兽医杂志,2011,(3). [49]若毛吉,羊毛吉. 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9). [50]邓本太. 关于加快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 攀登,2010,(1).
水土保持梯田工程措施论文要原创吗,我可为您操作.
各种规范 国家颁布的。看你土木工程那个方向 就看专业方面的书 工民建 道桥 水利 给排水 地下
Standard Handbook for Civil Engineers (Handbook) by Jonathan Ricketts, M. Loftin and Frederick Merritt Civil Engineering Handbook,by The Architect's Portable Handbook, by PAT GUTHRIE,McGraw-Hill Company. 这些都是PEC土木工程英语证书考试的辅导用书。应该是最好的了。内容覆盖: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主要考察土木工程类专业术语的阅读与理解。
参考文献就是你所引用的文字的来源,比如参考《建筑施工手册》2015版 xx编著,谢谢
43-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GB7714-87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选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z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Descriptive rules for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国家标准局 1987 - 05 - 05 批准 1988 - 01 - 01 实施 l 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各型别出版物中的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专案、着录顺序、着录用的符号 、各个着录专案的着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 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着录规则。 2 名词、术语 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资料系统 (ISDS) 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3 着录专案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 出的文献的着录格式。在五种着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着录专案系参考文 献的选择专案,其余的着录专案系参考文献的主要专案。可以按本标准第 6 章的规定或根 据文献自身的…… 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
建筑与土木工程方面的论文在 轻风论文网 很多的哦,你可以参考下,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下他们的 线上辅导老师,我之前也是求助他们帮忙的,很快就给我了,当时还是 轻风论文的王老师帮忙的,态度不错,呵呵,相对于一些小机构和个人要靠谱的多. 这里还有些资料,你参考下.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 层建筑拔地而起,如何减小建筑在 地震时的振动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课题。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是在 传统抗震抗风设计方法之后发展 起来的研究结构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措施的一门新兴学科。结构 控制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及半主动 控制。它们采用非承重的控制装置施加控制力来减缓结 构本身的振动反应,能够最大效能地发挥 这些装置的减震作用,使用合适的控制方法对这些 装置进行 控制是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对国内外 结构控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之后,针对高层带裙房建筑的振 动模型,在分析其结构运动 方程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控制演算法对具有12层主楼,3层裙房 的高层建筑模型进行控制模拟,即采用模糊 控制策略来控制半主动控制装置MR阻尼器的作 用力输出。模糊控制作为 智慧控制的一个分支能 够很好地将熟练操作人员的主观经验和直觉纳入控制 系统,它从系统的功能和整体优化的角度来分析 和综合系统。本文对模拟结果进行了细致的 描述,包括顶层 位移和速度时程曲线,最大值和均方根值的详细列表,与无控制时的结果比较得出 减幅百分 比,效果明显。 本文 在 应用了 基本模糊控制器对结构模型控制之后,对原来的模糊控 制器进行了改造,即对 关键的三个因子进行 自 动的调整,构成自调整因子模糊控制器。对该 控制器的模拟结果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用柱 状图的形式对无控制时和基本模糊控制器和改 造后的模糊控制器的减震效果做了直观的展 示。由于模拟涉及各种模型及大量的载入资料 、输出资料和 图形,为了便于演示,采用Matlab自 带的GUI图形使用者介面编写了演示程式。 你看下这篇文章,或许有些帮助,如果有不明白的,建议你直接上 轻风论文网咨询下老师的意见.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其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水土保持的物件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水土保持的内涵不只是保护,而且包括改良与合理利用。
对于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地定义: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涉及预防、治理以及成果管护3个层面。预防主要是针对一些尚未造成水土流失或水土流失状况较轻的地区,在这一地区除了要采取植物"工程等技术措施外,还要加大水土保持宣传,激发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以及保护意识。而治理则是针对已经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的地区,这一地区会采取植物、工程以及耕作措施等进行治理。成果管护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可以有效巩固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
一、水土保持的目标和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型别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绿洲生态环境恶化、天然草场退化、山区生态屏障破坏导致的水资源涵养功能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新的形势下,水利部确立了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基本思路,明确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三大目标”、“四项任务”。
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三大目标
(1)在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减少进入江河泥沙的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的控制和对重点江河湖库周边的水源保护及生态改善。
(2)在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突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在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干旱、洪涝灾害的同时,重视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四项任务
(1)预防监督
重点加强对主要供水水源地、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和能源富集、开发集中区域等水土流失的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把专案开发建设过程小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2)综合治理
继续加强长江、黄河上中游、东北熙土区等水上流失严重地区的治理和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进淤地坝建设。
(3)生态修复
在地广人稀、降雨条件适宜的地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封育保护、封山禁牧,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大范围的水上保持生态建设。
(4)监测预报
加强水土流失收测和管理资讯系统建设,提高水土流失的监测预报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灾害。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分类
水土保持措施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的总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都分,三种措施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
(1)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在水蚀和风烛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小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和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员的农业技术方法,即为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又称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为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水土流失地区采用的人工或飞播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等措施,统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3)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分类及其作用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物件是斜坡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工程的分类
我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水土保持工程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①山坡防护工程;②山沟治理工程;③山洪排导工程;④小型蓄水用水工程。
2、不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
(1)山坡防护工程及其作用
属于山坡防护工程的措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鱼鳞坑、山坡截流沟、水窖(旱井)、以及稳定斜坡下部的挡土墙等。
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在于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地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侵蚀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作用。
(2)山沟治理工程及其作用
属于山沟治理工程的措施有: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以拦蓄和调节泥沙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拦沙坝,以拦泥淤地,建设基本农田为目的的淤地坝及沟道防护工程等。
山沟治理工程的目的在于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
(3)山洪排导工程及其作用
属于山洪排导工程的措施有排洪沟、导流堤等。
山洪排导工程的作用在于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冲积锥上的房屋、工矿企业、道路及农田等,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4)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及其作用
属于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措施包括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浇地、引水上山等。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
四、坡面治理工程
坡面在山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斜坡又是径流的策源地,水土保持要坡沟兼治,而坡面治理是基础。坡面治理工程包括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流沟和沟头防护工程等。
1、斜坡固定工程
斜坡固定工程是指为防止斜坡岩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设的工程措施,包括挡墙、抗滑桩、削坡、反压填土、排水工程、护坡工程、滑动带加固工程和植物固坡措施等。
2、山坡截流沟
山坡截流沟是在斜坡上每隔一定距离修筑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沟道。
(1)截流沟
山坡截流沟能截短坡长,阻截径流,减免径流冲刷,将分散的坡面径流集中起来,输送到蓄水工程里或直接输送到农田、草地或林地。山坡截流沟与等高耕作、梯田、涝池,沟头防护以及引洪浇地等措施相配合,对保护其下部的农田,防止沟头前进,防治滑坡,维护村庄和公路、铁路的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2)梯田
梯田是基本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于改变地形,减沙、改良土壤,增加活性,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都有很大作用。
3、沟床固定工程
沟床固定工程为固定沟床,拦蓄泥沙,防止或减轻山洪及泥石流灾害而在山区沟道中修筑的各种工程措施,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小型水库、护岸工程等,称为沟道治理工程。沟床固定工程主要防止沟道底部下切,固定并抬高侵蚀基准面,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沟床的固定对于沟坡及山坡的稳定也具有重意义。沟床固定工程包括谷坊、防冲槛、沟床铺砌、种草皮、沟底防冲林带等措施。欧洲荒溪治理中的沟床固定工程称为固床坝、潜堰;日本防沙工程中的沟床固定工程有固底坝、防冲坝等。
(1)谷坊工程
谷坊是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挡拦建筑物,又名冲坝、沙土坝、闸山沟等。谷坊高度一般<3 m,是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种主要工程措施。谷坊的作用:①固定与抬高侵蚀基准面,防止沟床下切;②抬高沟床,稳定山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及滑坡;③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灾害;④沟道逐渐淤平,形成阶地,为发展农林业生产创造条件。
谷坊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沟床下切冲刷。因此,在考虑沟段是否应该修建谷坊时首先应当研究该段沟道是否会发生下切冲刷作用。
(2)拦沙坝工程
拦沙坝是以拦截山洪及泥石流(荒溪)中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防治泥沙灾害的挡拦建筑物。它是荒溪治理主要的沟道工程措施,坝高一般为3~15 m,在黄土区亦称泥坝。
在水土流失地区沟道内修筑的拦沙坝,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①拦蓄(包括块石)泥沙对下游的危害,便于下游对河道的整治;②提高坝址处的侵蚀基准,减缓了坝上游淤积段河床比降,加宽了河床,并使流速和径流深减小,从而大大减小了水流的侵蚀能力;③淤积物淤埋上游两岸坡脚,由于坡面比降降低,坡长减小,使坡面冲刷作用和岸坡崩塌减弱,最终趋于稳定,因沟道流水侵蚀作用而引起的沟岸滑坡,其剪出口往往位于坡脚附近。拦沙坝的淤积物掩埋了滑坡体剪出口,对滑坡运动产生阻力,促使滑坡稳定;④沙坝在减少泥沙来源和拦蓄泥沙方面能起重要作用。拦沙坝将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堆积库内,可以使下游免遭泥石流危害。如前苏联阿拉木图市麦杰奥地区采用定向大爆破修建了一座高达115 m的拦坝,1973年7月15日在小阿拉木图河发生了一场特大泥石流,该坝拦蓄了400×104m3的固体物质,使阿拉木图市避免了一场泥石流灾害。
(3)淤地坝工程
淤地坝系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所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淤地坝主要目的在于拦泥淤地,一般不长期蓄水,其下游也无灌溉要求。随着坝内淤积面的逐年提高,坝体与坝地能较快地连成一个整体,实际上可看作是一个重力式挡泥(土)墙。一般淤地坝由坝体、溢洪道、放水建筑物3个部分组成,溢洪道是排泄洪水建筑物,当淤地坝洪水位超过设计高程时,就由溢洪道排出,以保证坝体的安全和坝地的正常生产。放水建筑物多采用竖井式和卧管式,沟道常流水,库内清水等通过排水装置排泄到下游。反滤排水装置是为排除坝内地下水,防止坝地盐碱化,增加坝坡稳定性而设定的。淤地坝设计、施工、管理技术与水库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淤地坝在构成上也要求大坝、溢洪道和放水涵管“三大件”齐全,但由于它主要用于拦泥而非长期蓄水,因此,淤地坝比水库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低,坝坡比较陡,对地质条件要求低,坝基、岸坡处理和背水坡脚排水设施简单。淤地坝在设计和运用上一般可不考虑坝基渗漏和放水骤降等问题。
五、结语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另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根据所在位置和作用,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三大类。
各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水土保持工作对发展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干旱和风沙灾害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参考文献: 《土木工程概论》(罗福午主编) 《施工技术》期刊 《城市勘测》 《建筑结构学报》 《景观设计》 《工程建筑与设计》
DIY创业专案主要指一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如在手机壳、手机皮套等材质上印刷人物、卡通、动漫等个性化的3d浮雕立体的图案。 这块市场前景巨大,是diy创业的好专案。 如果要详细的了解,需要联络对应uv印表机厂家即可的,如杭州咔勒,有详细的资料。
《最后的屯堡》——郑正强 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参考文献有: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档案》 《公路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参考文献。
简介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 美国诗人。生于美国长岛一个海滨小村庄。父亲当时是个当地的农民。惠特曼5岁那年全家迁移到布鲁克林,父亲在那儿做木工,承建房屋,惠特曼在那儿开始上小学。由于生活穷困,惠特曼只读了5年小学。他当过信差,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这段生活经历使他广泛地接触人民,接触大自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841年以后,他又回到了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并开始写作。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40年代未他加入了“自由土地党”,反对美国的蓄奴制,主张土地改革。1848年西欧各国爆发了革命,对惠特曼影响很大。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讴歌欧洲革命,并写了不少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其中包括《欧洲》、《法兰西》、《近代的岁月》等等。1850年起他脱离新闻界,重操他父亲的旧业——当木匠和建筑师。这期间,他创作了他的代表作诗集《草叶集》(1855)。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内战结束后他自费发表了反映内战的诗篇《桴鼓集》(1865)。几个月后他又出版了一本续集,其中有悼念林肯的名篇《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 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1873年患半身不遂症,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姆登病逝。 惠特曼的民主主义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少年时代,他多次聆听了他家常客托马斯·潘恩的谈话,后者激进的民主倾向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给他留下深刻影响,使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个潘恩式的民主斗士。成年以后,适逢超验主义运动兴起,他为爱默生的学说所迷醉,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普通的劳动人民,强化了自己的民主立场。 惠特曼从1839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写一些短诗,同时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1842年他担任《纽约曙光》报的编辑。1846年初,他又担任《布洛克林每日鹰报》的编辑,因在该报发表反对奴隶制度的文章,于1848年1月被解职。后来还担任过《自由民》报的主编,终因政见不合而于1840年离开新闻界。 从1850年开始,惠特曼一方面从事体力劳动,作木匠和建筑师,一方面展开了他的旺盛的诗歌创作活动,他开始在报纸上发表自由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赞颂,南北战争爆发后,积极支持林肯解放黑奴的主张,并亲身参加战斗。抒发了自己追求民主进步的理想。内战期间,诗人自动到纽约百汇医院作看护,后来又在华盛顿的军医院里服务。1873年,惠特曼不幸得半身不遂之症,迁居新泽西州卡姆登养病,于1892年病重去世。 惠特曼的第一部诗集是《草叶集》(Leaves of Grass),1855年在纽约出版时只有94项,包括12首诗作,到1882年版时,已增加到372首诗作;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这个时期,他写下了真实记录这场革命战争的《鼓专用集》;林肯总统被刺后,他写下了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长!我的船长!》、《今天的军营静悄悄》等诗篇,表示了对林肯的沉痛哀悼;在有名的《神秘的号手》一诗中,他乐观地描绘了未来的自由世界。惠特曼是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他歌颂民主自由,体现了美国人民对民主的渴望,他赞美人民创造性的劳动,他的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晚年的惠特曼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造成的严重的弊端,理想化社会远未到来,曾著文予以抨击并提出改良的方案,他为民主理想的实现奋斗了一生。 惠特曼的名字,中国人民是早已熟悉的。五四时期,诗人郭沫若在名诗《匪徒颂》中就赞扬过惠特曼为文艺革命家。 惠特曼是土生土长的美国诗人,他创造了一种新型诗体:自由体诗。即不受格律、韵脚的限制和束缚,人思想和语言自由自在的发挥,诗作《草叶集》奠定了美国诗歌的基础,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诗歌艺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草叶集》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惠特曼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具体可以在知网上搜索到很多关于惠特曼草叶集的论文哈。
中文:沃尔特·惠特曼(1810(一说1819)~1892) 英文:Walt Whitman生平 1825 全家迁至布鲁克林。父亲放弃农业,成了一个城市木工。惠特曼就学于布鲁克林公学。 1829 由于家庭困难,给一个律师当听差。 1831 去印刷厂当学徒,开始在《长岛爱国报》的印刷厂学习排字。 1834 在《长岛爱国报》报社正式做排字工人。开始业余写作。 1837 到长岛乡下的小学教书。 1838~1839 在长岛亨廷顿办《长岛人报》。 1840 在布鲁克林长期定居下来,在《新世界》报馆当印刷工人,并开始参加当地的政治活动。 1842/02 给《美国佬》周刊写文章,回答华盛顿某报对第一次来美旅游的英国作家狄更斯的攻击。成了《纽约曙光》小报的编辑。 1846初 在《每日鹰报》当编辑,同时为报社撰写社论。 1847 在美国和加拿大徒步旅行。春天,在报纸上发表一篇题为《美国工人反对奴隶制度》的论文。开始了后来编入《草叶集》诗篇的写作。 1848/01 被《每日鹰报》解雇。 1849 “自有土壤派”在布鲁克林办起了自己的机关报《布鲁克林自由人》,惠特曼成了该报的编辑。秋天,因“自由土壤派”领导人的变节,愤然辞职,并在9月11日《布鲁克林自由人》上刊登声明。 1850 纽约各报刊登了惠特曼的三首诗:《某国会议员之歌》、《血腥的金钱》和《朋友之家》。本年,还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首题为《欧罗巴》的诗篇。 1851/03/11 在“布鲁克林艺术协会”演讲,演讲全文发表在4月3日布鲁克林《广告人日报》上。 1855 诗集《草叶集》第一版在纽约自费出版。 1856 《草叶集》印行第二版,增加了二十首新诗。 1857 在布鲁克林《时报》担任编辑,开始为该报撰稿。 1860 反对黑奴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联邦政府总统。 1861 美国南部各州先后宣布独立,组成“南方联盟”,发动内战。南北战争开始。 1862/05 林肯颁布宅地法,9月,发表《解放黑奴宣言》,极大鼓舞了工人、农民和黑人。支持解放黑奴的战争。12月到前线费莱德·瑞克堡看望在内战中受伤的弟弟。 1863/01 定居华盛顿。在军医院中,以看护、顾问、朋友的身份照料伤员。 1865/04 南部联军统帅罗伯特·李投降。南北战争结束。结束了伤兵志愿看护员的工作。1月,在政府机关找到一个差使。6月,内政部长哈南在惠特曼的桌子上发现《草叶集》这本“不道德的”小书,便把他免职了。本年出版《鼓声集》。 1871 发表《民主的远景》、《通向印度》、《毕竟不止是创造》等诗。 1872 发表诗歌《象自由翱翔的飞鸟一样坚强》。 1873 1月,患严重的麻痹症,成了一个跛脚人。 1875 完成《战争的回忆》。 1892/03/26 与世长辞。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从1855年初版的12首发展到1891-1892年“临终版”的401首(见注释),记录着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他的时代和国家的面貌。诗集得名于其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惠特曼从小热爱民主和自由,他只读过五六年书,十几岁就外出谋生。他当过排字工人、木工、泥水匠、农村教师和编辑等。惠特曼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世界文学名著。他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开始写诗,于1855年出版了《草叶集》的第一版。他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说:“记着,这本书是我从1838年至1853年间在布鲁克林的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其中吸进了千百万个人和十五年的生活;那种亲密,那种热烈,那种陶醉,简直是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