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斯宾塞四篇教育论文的主题

发布时间:

斯宾塞四篇教育论文的主题

“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或提出教育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准备生活说”,或以为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这方面典型的代表是斯宾塞和杜威 斯宾塞是19世纪中后期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思想(也称作“教育预备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正是不满于斯宾塞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而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生活准备说”的是斯宾塞

《教育论》是斯宾塞的著作。

《教育论》是英国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60年。

《教育论》是斯宾塞先前发表过的四篇教育论文的合集,该书围绕着教育的目的任务、课程理论和教育方法,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内容涉及德、智、体育的方方面面。该书出版后,在英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较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作者简介: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他为人所共知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所提出一套的学说把进化理论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是在理论上阐述进化论的英国哲学家先驱。

1848年春天,斯宾塞来到伦敦,开始为杂志撰稿。1853年以后,斯宾塞相继在刊物上发表了四篇教育论文,即《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一生主要居住在伦敦。1898年迁至英国南部,1903年12月8日逝世。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生于1820年,逝世于1903年,其《教育论》是教育史上的经典。教育代表作。但他的主要贡献在哲学方面,

研究斯宾塞的论文

信号传递模型对信号传递模型做出突出贡献的2001年度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斯宾塞。他对信号传递模型的研究起源于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期间,他研究的结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劳动市场信号》中。在迈克·斯宾塞的模型里,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有关雇佣能力的不对称,雇员知道自己的能力,雇主不知道,如果雇主没有办法区别高生产率与低生产率的人,在竞争均衡时,不论是高能力的人还是低能力的人得到的是平均工资。于是高生产能力的工人得到报酬少于他们的边际产品,低生产能力的人得到的报酬高于他们的边际产品。这时,高能力的人希望找到一种办法,主动向雇佣方发出信号,使他们同低能力的人分离开来,使自己的工资与劳动效率相称。教育程度向雇主传递有关雇员能力的信息,原因是,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例,不同能力的人是因受教育程度不同,或者说教育传递信号具有把雇员能力分离开的功能。迈克·斯宾塞的模型研究了用教育投资的程度作为一种可信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在他的模型里,教育本身并不提高一个人的能力,它纯粹是为了向雇主“示意”或“发出信号”表明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迈克·斯宾塞确定了一个条件,在此条件下,能力低的人不愿意模仿能力高的人,即做出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以示意自己是能力高的人。这一条件就是,做同样程度的教育投资对能力低的人来说边际成本更高。迈克·斯宾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虽有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中具备信息的应聘者可通过教育投资程度来示意自己的能力,而雇主根据这一示意信号便可区别开不同能力的人。在他的模型里,假定教育对生产率没有影响,但是,厂商以教育为基础发放工资仍然有利可图,因为它能吸引更高能力的人。迈克·斯宾塞的信号传递模型也具有普遍的经济学意义。例如,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在很多国家,政府对红利征税的税率比资本增值的税率要高,通常政府对红利征收两次税:一次对公司,一次对个人,而对资本增值只对个人征收一次税。(在中国目前,证券市场对红利双重征税,对资本增殖不征税。)如果没有信息问题,利润再投资比分红更符合股东利益,但很多公司仍然热衷于分红。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的管理层当然比股民更清楚地知道公司的真实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业绩好的公司就采取多发红利的办法来向股民发出信号,以区别于业绩不好的公司,后者发不出红利。证券市场对分红这一信号的回应是股价上升,从而补偿了股民因为分红交纳较高的税而蒙受的损失。信号发布(同一般水平分离)的要求是“不对称信息”带来的反应。如厂商不惜重金到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做广告,不仅仅是为了达到它的宣传广度,同时也显示自己的实力,同那些没有实力的厂家区分开。这样的事例浸透商业活动的每个角落。

伦理学~~~

关于哲学家儿童教导思想对比分析论文

约翰。杜威(JohnDewey)与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是教育界的集大成者,他们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且二者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威对教育的诠释,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成为了教育理论中的经典命题;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法”以及“教育预备说”也为后来学者研究儿童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本文试着从儿童教育本质、儿童教育目的、儿童教育内容以及儿童教育方法上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启示我国的儿童教育。

一、儿童教育本质

(一)杜威儿童教育思想本质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这也是其儿童教育思想的本质问题。教育为何是生活?是生长?是经验的改组与改造?这些问题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予我们充分的解释。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儿童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在体验一种生活,并且随着经验的增长和重组不断的发展。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

(二)斯宾塞儿童教育思想本质斯宾塞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教育预备说”及“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在他看来儿童教育思想的本质是培养儿童的未来生活的能力。斯宾塞在其教育理论中,反对传统的古典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所追求的仅仅是装饰而非实用。他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设问,并通过对人类生活需求程度高低的研究,回答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且编制了各种他认为最有价值的课程让学生学习,从而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三)对二者儿童教育本质的比较与分析杜威与斯宾塞在谈论儿童教育本质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都论述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从哲学的角度看,他认为经验是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的,他在解释儿童教育现象时,认为不能把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而是以个人的适应生活和在此基础之上产生的主观经验去诠释儿童教育现象,因此他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而斯宾塞提出的“教育预备说”,从哲学的角度看,他意识到了教育与个人生活世界内在的一致性,主张教育应像个体在自己的社会生产活动中成长一样,采取自我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方式,因此他提出教育要为儿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二、儿童教育目的

(一)杜威儿童教育目的论杜威在儿童教育目的上主张“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生长的目的是更多的生长,同理教育的目的是更多的教育,教育本身是没有目的的。从中可以看出,杜威并不主张普遍而终级的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随着儿童的生活经验的增长而变化的。因此,他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考虑儿童的天性,并让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增长经验,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斯宾塞儿童教育目的论斯宾塞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是获得完满生活。他认为教育应教导儿童怎样生活,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为其完满生活作好预备。他认为教育要关注儿童,但教导儿童更多考虑的是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其《教育论》中提出“判断一门教学科目唯一合理的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此处的职责也就是儿童的完满生活,因此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获得未来完满生活。

(三)对二者儿童教育目的的比较与分析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杜威与斯宾塞在教育目的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两者都以儿童自身为出发点,杜威以儿童为中心,强调教育的个人本位性,提出教育“无目的论”;而斯宾塞的教育目的更倾向于社会性,他通过对儿童教育而达到未来完满生活。

三、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杜威儿童教育内容杜威反对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杜威认为,学校教授的内容是以社会性作业为中心,要求学校课程和教材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强调在课程教材中突出儿童在亲身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过程。他严厉批评传统教育“消极对待儿童,机械的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划一,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他主张要以儿童为中心,一切的教育应围绕儿童旋转。有关于杜威的儿童观具体包括:儿童是有能力的;儿童是完整的;儿童是有潜力的;儿童是不断发展的;儿童是社会的正式成员。

(二)斯宾塞儿童教育内容在斯宾塞看来,学校教育首先是教导儿童怎样生活,让他们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从而为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并且斯宾塞根据人类活动的重要程度,把教育排列成以下的次序:准备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准备做父母的教育,准备做公民的教育,准备生活中各项文化活动的教育。并以这个尺度为出发点,来制定课程体系,儿童按着这个课程体系来进行课程学习从而实现完美生活的目标。在他看来,只有这样设计儿童的课程,才能使儿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条件下,学习最需要掌握的知识。

(三)对二者儿童教育内容的比较与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杜威与斯宾塞都是反对传统教育且尊重儿童的,他们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的发展,但是二者在教育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杜威是以儿童个体适应生活为中心,并主张“教育的生活化”及以儿童自己本能的能力为教育的素材。而斯宾塞是以儿童未来生活为中心对儿童进行教育,并主张设计完满生活所需要的课程。因此,二者的儿童教育内容是针锋相对,大相径庭。

四、儿童教育方法

(一)杜威儿童教育方法论杜威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他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要使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与在生活过程中的经验相联系起来。儿童只有在有意义的、快乐的和有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生长和发展。

(二)斯宾塞儿童教育方法论斯宾塞在其儿童教育观中,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提出适合儿童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的教学法原理,并且教育还应顺从儿童的兴趣,使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愉快体验,因此提出“逃走教育,快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其运用在教学方法上,则是快乐学习法。他认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的最大动力,是儿童对事物的`主动选择;他强调教师引导的作用,认为引导能促进加强儿童的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他还认为好奇心能让儿童自愿学习,要熟练掌握了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教师和父母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三)对二者儿童教育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杜威与斯宾塞在教育方法上有异同。前者关注的是儿童自身的动手能力,强调“从做中学”,让儿童从做中去发掘生活的美好,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而后者则强调于教师的引导作用,认为教师对儿童的学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二者都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感受,强调快乐学习法,注重儿童的兴趣培养,在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把生活与教育相结合,让教育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五、二者的儿童教育思想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以上对杜威与斯宾塞儿童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分析,对我国的儿童教育有很大的启示。首先,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教育儿童。儿童是发展的个体,是与周边生活相联系的生命体,他们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我们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不能把这些给分割开来。我们要警醒自己,要用发展的眼观来教育儿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其次,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及斯宾塞的“快乐教学法”都在告诉我们: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要符合其发展规律,不能以“小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所以在儿童教育中要尊重儿童,制定适合其本身的教学内容,让其快乐成长。再次,儿童教育应融入生活。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以及斯宾塞的“教育要为儿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告诉我们:儿童教学的内容要生活化,要贴近生活经验;要把儿童感兴趣的一些事物作为教学内容,激发其求知欲;且教学内容要与儿童的真实情景相互动,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与发展。以上是对杜威与斯宾塞的儿童教育思想的比较与分析,我们在比较与分析二者的儿童教育思想时要用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辩证的总结出二者教育思想的优缺点,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出科学、客观、合理的儿童教育思想,从而促进我国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史主题教育论文题目

什么是“四史”?马克思把人类历史比作“历史剧”,“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堪称剧中最壮美和感人的篇章。董大伟在其《共青团干部如何学“四史”》中将“四史”概述为,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奋斗的历史,其“主人公”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内容既包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历程,也包括党推进自身建设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历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党的历史已是百年沧桑,百年辉煌。新中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强盛的历史,其“主人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史的内容是党领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历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算起,2049年新中国将有100年历史。改革开放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创新创造、融入世界的实践历程。其“主人公”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一路高歌猛进。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既包括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各国的实践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其“主人公”是“各个时期的社会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社会主义发展史已经跨越半个千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青年学生人生成长的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学习“四史”,可以让青年知道自己从哪来,要往哪去。可以让青年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样的,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学习“四史”,可以让青年以史为镜,进一步检视和校准自身坐标,做到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不仅仅只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也同样要学好“四史”,筑牢思想之基。

认真审题磨刀不误砍柴工。”可是,在现实中不重视审题的大有人在。会不会审题,并非是简单的粗心或者仔细的'问题,它反映的是一种学习品质和思维能力。其次,审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确立论文的论题。论题错了,方向就偏了。确立标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名称。好的标题鲜明生动,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新鲜的感觉。标题与论题不同,标题可以改变,论题却是固定的。总之,标题一要贴切,二要简洁,三要新颖。推敲论点。要推敲大小论点,看看这些论点有没有错误,有没有片面性,有没有绝对性以及不妥之处。观点不正确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也会影响论题。怎样推敲论点很重要,所以,多多学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或许很有帮助。组织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充分占有史料是写不出历史小论文的。没有史实支撑的论点,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要选择材料,一是要围绕论题选择材料,二是要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史料,三是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观点,表现论题。

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内容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史”的主线。党史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走向成熟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政党,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成长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 中国共产党也遭遇过历史挫折,但都能正视和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正确、更加强大,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边塞主题的论文

边塞诗,基本都是唐朝初年的作品,唐朝边境还在打仗,无数的文人选择了投笔从戎。很喜欢边塞诗那辽远,壮阔的意境和诗人心中的豪迈。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多么豁达,豪情冲天可这豁达的背后,是鲜血,是杀戮。是无数的生命,一将功成万骨枯唐人眼里的战争充满了豪迈,似乎瞬间就能封侯可是,战争带来的痛苦,忽见陌头杨柳色,回教夫婿觅封侯。多少家庭支离破碎今天的和平,是建立在前辈们的牺牲上的今天的幸福,是建立在无数家庭的破碎上的守护和平 边塞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边塞诗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也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

第二节 盛唐边塞诗人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 初盛唐以来,由于国势强大,军事力量雄厚,经济基础牢固,同域外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文人们有很多出塞的机会,或是从军、或是游历,遥远陌生的边塞不但不使人们感到荒凉可怕,反而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浪漫主义精神猕漫在初盛唐社会,不少著名的诗人都亲历过铁马秋风塞北的军旅生活,如陈子昂、高适、岑参、崔颢、戎昱等人。充满英雄传奇色彩的塞外军旅生活、雄奇壮伟的域外风物,都足以引起诗人们的创作兴趣,于是从隋代的杨素、卢思道、薛道衡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边塞诗,在盛唐又出现了高峰,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当推高适、岑参以及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等。 高适(700-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渤海蓨是汉代的行政区域,唐时已无渤海蓨,《旧唐书》本传称其为“渤海蓨人”,是以郡望相称)。至于生籍,现已无法考知。虽然高适的祖父、父亲曾经当官,但到高适的时候,家境已经中落。高适二十岁时,曾西游长安。他自己说:“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别韦参军》)他原以为凭借才华,可以一举获取功名,结果失望而归。此后他北上蓟门,漫游燕赵,但也是“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归来之后,大约有十年间是在宋州(今河南商丘),“过着混迹渔樵”的落拓流浪生活,其间他也几度外出。值得一提的是天宝四载(745),他和李白、杜甫邂逅于汴、宋之地,一起登临怀古,把酒论文,传为文学史上的佳话。天宝八载(749) ,因人举荐,高适试举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县尉,但因这个官职的“拜迎长官”、“鞭挞黎庶”(高适《封丘县作》),他三年后便辞职不干,不久入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高适跟随玄宗至蜀,拜谏议大夫,此后官运亨通,屡屡升迁,最后官封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高适是盛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因为经历的复杂,他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早年因为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顿,他的诗多有自伤不遇之词和急于用世之意。如“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酬裴秀才》)“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古大梁行》)。高适的性格豪放不羁,杜甫曾称他:“高生跨骏马,有似幽并儿”(《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所以他青年时代就向往立功边塞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而且有过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边塞诗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高适仕途得意之后,诗歌创作数量不多,总体成就不如未达之前。 高适前期的边塞诗多是来自他亲身的经历,是经过冷静的观察之后的有感而发,因此有较强的针对性,在反映现实方面比其他同时代的边塞诗人远为深刻,既表现了追求功名的昂扬意气,又能够抒发因直视冷峻的现实而产生的悲慨之心,所以在盛唐诗坛他被推为边塞诗的代表。 高适边塞诗中最负盛名的《燕歌行》,是他开元二十六年(738),第一次北上蓟门归来以后的作品: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前有作者自序,明确表示此诗是为“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高适自己也有过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诗中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守边士兵浴血苦斗、“死节不顾勋”的高尚品格、英雄主义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军中苦乐不均、边将不得其人的讽刺;既肯定男儿当建功立业,横行天下,又同情战争给征人思妇造成的痛苦。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技巧概括当时边塞战斗生活的广阔场景以及各种矛盾。尤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批判将帅骄奢荒纵,不恤士卒,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此诗语言多用七言偶对,几乎每四句一转韵,平仄相间,音调铿锵,表达了诗人时而沈郁、时而激昂、时而悲壮的心情,但给人的感觉不是形式的华美,而是沈至、浑厚、质实、雄健。 高适的边塞诗,议论深刻,见解过人。如他的《塞上》诗,指出当时边患的严重和朝廷对外战争的失策:“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临此都。总戎扫大漠 ,一战擒单于。”他认为唐朝习用的“和亲”手段已经起不到羁縻强敌的效果,应该像汉时的李将军那样,迅速扫平残敌,解除边患。他的边塞诗中,还经常出现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除了《燕歌行》,这一类的作品还有《蓟门五首》其四中:“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答侯少府》中:“北使经大寒,关山饶苦辛。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行矣勿复言,归欤伤我神。” 高适的边塞诗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如《塞下曲》中:“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他的理想就是塞上立功,身后扬名。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在《蓟中作》中又写道:“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孙吴事”,指用兵之道。自己虽然有军事韬略,无奈无人赏识,那些不学无术的将领,早已得到皇帝的封赏。 高适的边塞诗多是五、七言古体,但一些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凛。如《送董大二首》之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荒漠雪景,反而衬托出了英雄豪杰的不凡襟抱。《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诗把塞外雪夜写得多么明净寥廓,一支《梅花落》曲子又把它点缀得绚丽如画,而且情韵深厚。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赞高适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高适的诗多从现实出发,写自己的真感情,真怀抱,或抒情、或议论,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揉造作,这是“多胸臆语”;而语言的质实有力,情调的豪迈雄壮,便是“兼有气骨”的表现。这两者相结合,形成了高适边塞诗“尚质主理”、“悲壮沉雄”的风格特色。 和高适并称为盛唐边塞诗代表的是岑参。 岑参(约715-769),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和高适一样,岑参的祖、父辈都曾有过显赫的政治地位,但到岑参幼年时,家道已经中落,父亲又早死,全凭他勤奋读书,天宝三载(744),二十九岁时,应举及第 ,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冬天,岑参第一次赴安西边塞(今新疆库车附近),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任职,两年后回长安。天宝十三载(754)夏秋之际 ,岑参赴北庭边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中供职,三年后东归。因杜甫的举荐,岑参入朝任右补阙,又历任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后转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秩满罢官,流寓蜀中,卒于成都旅舍。有《岑嘉州集》,存诗约四百首。 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共写作了七十多首边塞诗,是盛唐诗人中写作边塞诗数量最多的。岑参边塞诗的内容比较丰富,有的是抒发为国安边、建立功业的抱负,表现了强烈的入世精神。如“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银山碛西馆》);有的是抒写边思乡愁 ,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初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写在边塞思念家人的感情,语淡情浓,气度却显得豪爽。 但岑参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那些描写域外奇异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作品。 岑参赴边之时,已是天宝后期,唐王朝内外危机重重,但安西、北庭边塞的兵力一向雄厚,唐帝国的声威依然显赫,所以岑参的情绪高昂、豪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性格又具有好奇的特点,杜甫就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而且想象力丰富 ,域外奇伟壮丽的风物,极大地刺激了他的创作欲望,所以他的边塞诗如殷璠所说:“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殷璠此语虽是针对岑参早期写景之作而言,但似乎更符合他的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关于岑参诗的“奇”,清人也有相同的看法,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翁方纲《石洲诗话》称:“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岑参边塞诗的“奇”,首先表现在以奇特的想象抒发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将域外荒寒的奇异风光,用豪迈高远的语言和声调来表达,给人既振奋又新鲜的感觉,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雪兼写送别。他把边地的雪写得那么绚丽,又用雪来表现奇寒,而后过渡到送别的场面、惜别的心情。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用梨花盛开的春天景象,来比喻严冬飞雪,既形象,又使全诗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两句,在漫天皆白之中,突出了红旗的鲜丽,画面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陈绎曾说“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引),胡应麟认为他的诗“清新奇逸”(《诗薮》),都指出了岑参诗善于写奇景的特点。再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描写的是大漠中恶劣的环境:黄沙入天,夜风怒吼,飞石如斗,但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描写这些景物的时候,心中却充满了昂扬激动的情绪,因为他是用如此奇伟的景色,衬托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看将士们半夜行军,幕中草檄,何等英姿飒爽!这首诗给我们美的感受,已不仅仅来自塞外奇景,还由于盛唐时代诗歌中鼓荡着的慷慨豪迈的激情。 岑参写塞外奇景的作品,数量颇多,且多用歌行体。如《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这些景象本身已具有奇异的色彩,而岑参又驰骋想象,给以夸张 ,更显得奇丽壮伟,震人心魄。 岑参边塞诗的“奇”,还表现在声韵上。 岑参边塞诗最擅长的是七言歌行和七绝。其七言歌行音节流畅,用韵灵活多变,既借鉴了高适等人纵横跌宕,开合自如的体势,又接受了乐府诗的形式特点,有时句句用韵,有时隔句用韵,有时一韵到底,有时二、三句一转韵,总之,视内容而作音律上的调度安排。所以音节嘹亮铿锵悦耳。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且平、上、入三声互换,以急促劲折的声韵,表现出军情的紧急和土气的高昂。 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关于两人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曾有诗论家将他们归在一起品评。如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诗评》),辛元房说:“( 岑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使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卷三)。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指出的,他们两人的风格,并不能以“悲壮”二字归为一类。由于经历、个性,接受的艺术熏陶不同 ,两个同时代的著名的边塞诗人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的。具体地说 ,高适的边塞诗“悲壮”的色彩更浓郁一些,岑参的边塞诗更“奇丽 ”一些。所以说高适诗“悲壮而厚”,岑参诗“奇逸而峭”。(《师友诗传续录》)“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唐音癸签 》引《吟谱》)。 在盛唐边塞诗人群中,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等人,也是各有建树的作家。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 ,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 ,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亳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他早年家境贫寒,“多知危苦之事 ”,但他又十分渴望建功立业,向往军中生活。他在《九江口作》中说:“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变行路难》中说:“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这种强烈的事功精神,慕侠尚气,慷慨豪爽的个性和他亲赴塞垣的生活经历,使他在边塞诗的创作方面,能有独特的成就。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曾被明人评为唐人七绝中的“压卷”之作。作者从边关明月想到从秦汉以来,筑关备胡,耗时良久,但战争仍持续不绝,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边将不得其人。这种论点的提出,是基于作者对历史的深刻了解思考,而且语言精炼,以秦汉时的明月关山落笔,创造了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艺术感染力很强。因此清人黄生评此诗道:“中晚唐绝句涉议论便不佳,此诗亦涉议论而未尝不佳。此何以故?风度胜故,气味胜故。”他的《从军行》共有七首绝句。其中一、二首分别是: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两首诗主要是抒发征戍者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思别愁。作者善于表现典型环境中人物的感情。如第一首写一个守边士兵,在秋日的黄昏 ,萧瑟海风之中,坐在兀立的烽火台边,耳中是缭绕不去的《关山月 》曲子声,他不由得想起了万里之外闺中的妻子,是怎样苦苦地思念自己,于是愁绪萦怀,思情万端。情与景高度融合,悲凉中又有柔婉 。第二首写军中作乐的场面,人们在琵琶曲的伴奏下,蹁蹁起舞,但是乐曲怎么换都离不开“关山”的离别之情。浓浓的别愁,弹也弹不尽,听也听不腻,夜色渐渐转深,月亮已西落于长城之下了,边愁猕漫在塞外的夜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五) 这两首主要表现立功塞上的雄心壮志,如其四中,身经百战的将士,表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第五首写的是一次夜战。前两句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后两句突出胜利的结果。将前后几首诗结合起来读,使人感动于这些古代士兵崇高伟大的心灵:他们和常人一样有儿女情长,但一旦国家需要,他们便舍生忘死,不计个人得失。王昌龄因为早年有亲上塞垣的经历,对军队中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自己也有马上取功名的理想,所以在这些将士的身上也寄托了自己的热情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说:“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的确如此。 王昌龄不但以边塞诗著称,他的反映妇女生活的诗篇,历来也备受推崇。他笔下的妇女形象有宫中怨女、有闺中少妇,也有劳动妇女 。如《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先写少妇因为“不知愁”,所以盛妆打扮之后登上高楼观赏春色。没想到原野上灿烂的春光,突然触动了她心中索寞的情怀和对青春华年流逝的伤感,引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叹。诗对少妇心理的描写可谓细致、传神。清人俞樾评此诗:“以无情言情则情出 ,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王昌龄诗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人称“七绝圣手”。一般都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在唐代只有李白可与比肩。王世贞《诗评 》引焦竑语称:“龙标(王昌龄)、陇西(李白)真七绝当家,足称联璧”。清人叶燮《原诗》说:“七言绝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龄。” 李颀(约690-754) ,嵩阳(今河南登封)人(据姚奠中《李颀里居生平考辨和诗歌成就》 ,《山西大学学报》1983年1期)。李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他和盛唐时代的许多士子一样,有强烈的功名心,企慕富贵荣华的生活:“男儿立身须自强,十年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缓歌行》)这首诗写出了当时寒俊之士的“白日梦”。但是李颀的仕宦生涯并不如意:“数年作吏家屡空,谁料黑头成老翁”(《欲之新乡签崔颢綦毋潜》)由于对仕进失望,李颀不久便辞官不就,归隐田园了。 李颀性格中有豪爽任侠、倜傥不群的一面,又有长期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他的边塞诗浑雄刚健,苍凉悲壮,代表作《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旁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借咏汉武帝征西域史事,感叹古往今来的边陲攻战,付出了数不清的性命和财产,换来的只不过是小小的蒲桃移植在长安!沈德潜评此诗道:“以人命换塞外之物,失策甚矣!为开边者垂戒,故作此诗。”(《唐诗别裁》卷五),诗的思想很有深度。这一首七言古诗音韵宛转,章法整饬。诗中描写的荒漠景色,色彩黯淡,情调低沉,表现了李颀个人悲怆的情怀。 李颀其他的边塞诗还有《古意》、《古塞下曲》等,情调都很苍凉悲壮。 李颀精通音律,对音乐的感受特别敏锐,而且能准确给以表达,他有几首描写音乐的诗篇,都十分成功。如《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中: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诗中的“董大”,即董庭兰,是当时著名的琴师。“胡笳声”即《胡笳弄》,是按胡笳声调翻为琴曲的,所以董大是弹琴而不是吹奏胡笳。 胡笳声不是具象、可触摸的。诗人便用了种种感通神明的意象,来给以描绘。说乐声时紧时缓,就像空中百鸟乍聚乍散,像兰天上浮云忽开忽合。乐声嘶哑,像离群的雏雁在暗夜里悲鸣,乐声低沉,像胡儿依恋慈母哀哀低唤。接着诗人又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衬琴声的艺术力量:“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好象河流,飞鸟都被琴声震慑了、陶醉了。后面写琴声的幽咽,使人想到汉乌孙公主和唐文成公主远嫁的悲伤。这以上是侧面写琴声。以下从正面写琴声,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如“长风吹林”、“迸泉飒飒”、“野鹿呦呦”……,写出了音乐的无穷变化,也写出了音乐中的人情味。难怪殷璠称李颀描写音乐的诗句是"足可歔欷,震荡心神"(《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 李颀还擅长刻画人物性格,他的《别梁鍠》、《赠别高三十五》 、《送陈章甫》、《赠张旭》等诗,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别梁鍠》: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 虽云四十无禄位,曾与大军掌书记。 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 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 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 时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 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把梁鍠任侠使气,不拘小节的个性作了生动、形象的刻划,使人感觉到他虽然落魄却依然悲歌慷慨。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他少有侠气,靳能所作墓志铭并序中称其“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见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同上)可见王之涣的边塞诗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王之涣保留下来的作品只有六首,其中三首是边塞诗,最脍炙人口的是《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首二句写玉门关外的情景。有的版本作“黄河”为“黄沙” ,因为黄河离玉门关很远,肉眼看不到黄河与天相接的情景。但是若从艺术想象的角度,以意念中黄河与白云相接的情景作为孤城、群山的背景,又是可以说得通的。后两句写羌笛吹奏着哀怨的《折杨柳曲 》,好像在埋怨因为春风不到玉门关,所以这里见不到一株杨柳树。这里的“春风”语带双关,既是说玉门关本就荒凉,不必埋怨春风,又是用“春风”比喻朝廷的恩译,说朝廷早就把这些戍卒的生死置之度外,流露了作者对守边士兵的同情,但是用语十分含蓄,用情十分深挚婉曲。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景却不把景写尽,而且在壮阔雄浑的景物描写中,寄寓着“登高望远”之意,展现了盛唐知识分子开阔的胸襟、进取的精神 。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崔颢曾漫游各地,到过塞上,有《崔颢集》,存诗40多首 。其中边塞诗7首,多抒发立功军中,杀敌塞上的豪迈意气。如《赠王威古》: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 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 相看未及饮,朵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诗中把王威古慷慨悲歌之士的形象刻划得多么动人!诗的前十句借射猎的场面塑造王威古英武豪健的形象,后八句歌颂王将军慷慨赴国难、英勇上战场的精神。诗中漾溢着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都使人深受鼓舞,所以殷璠称赞道:“风骨凛然”(《河岳英灵集 》)。崔颢作品中,最为著名的是《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在观赏黄鹤楼的风光时,想到古人登仙驾鹤的传说,也想起三国时才士祢衡被冤杀于此的往事,不由得感慨万端,在诗中抒发世事茫茫,人生如寄的感叹,转而对家乡亲人产生深深的系念。诗一气直下,自然流畅。就像沈德潜评此诗所说:“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唐诗别裁》卷十三)。诗的前四句写登楼所想,表现仙去楼空,岁月不再,唯有白云,千载之下,依然悠悠的世事茫茫之感。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所想,汉阳城、鹦鹉洲、绿草芳树在夕阳之下,暮江之上,徒然增人乡愁离思。写景抒情,臻于妙境,难怪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称此诗:“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 黄鹤楼》为第一。” 盛唐边塞诗人的成就高低不同,数量多寡有别,但他们在艺术上基本都在努力创造阳刚、劲健、慷慨、奇伟之美,使边塞诗歌成为盛唐之音的一个有机组成你挑着写

【摘要】 边塞诗派是唐代著名的诗歌流派。盛唐过后,唐代宗大历时期的著名诗歌流派“大历十才子”诗派也创作了不少边塞诗,他们的边塞诗与盛唐边塞诗派的边塞诗有同有异:其同在于两者均有边塞景色的描写及胸臆愁懑之情的抒发。其异之一在于盛唐时期蓬勃的时代精神造就了盛唐边塞诗中瑰丽雄奇的西域风景画,“大历十才子”边塞诗中的边地风物则少了盛唐逸气多了感伤色彩;之二在于盛唐边塞诗中的离愁别绪表现得愁而不惨、悲而不凄,而“大历十才子”笔下的乡思之情则凄惨愁郁、幽怨绝望。【关键词】 大历十才子; 盛唐边塞诗派; 边塞诗;

党史教育四史教育为主题论文

关于学习“四史” 心得体会 有感精选多篇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不忘初心 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四史”是一以贯之的党的思想史、实践史,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四史”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整体讲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 战疫以来取得的各项成果,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一线所有同志的努力。党员同志全面参与疫情防控斗争,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为战疫斗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思想的指引,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思想引领要明确的是,温故而知新,吸取历史经验,才能把握历史大势,才能在历史学习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前进。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精神,精神又无不是历史的,即便历史事件会定格在过去,历史精神却是“永恒的”,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年初的这场疫情,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疫情从出现到爆发到蔓延,面临着这场大考,不同国家交出了一份截然不同的答卷。各地采取“一级响应”后,如何能保证这不仅仅是一句 口号 ?答案是,在最危难的时刻,共产党员先上。在未知的风险之前,他们英勇无畏,这便是(百味书屋)对初心和使命最好的践行。不管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教职人员,还是基层各个岗位上坚守的人,每个人都是英雄,这才是真正的“群体免疫”,一线的普通平凡人,为我们筑牢了这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屏。 这次疫情,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检验。成千上万个最美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这种壮举深深感染了我,强化了我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人人奋勇争先,将初心和使命牢记心头,并用实际行动去落实,才能传承历史,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实现新变革。 篇二: 通过这次的四史学习,使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关注着国家实事的情况下也不可以忘记历史;四史的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最终提高自我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照亮了现实,也照亮了未来。通过对 党史 的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自诞生90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英勇奋斗和奉献精神,书写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部历史,无论从什么样的高度解读,对于党和国家,对于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它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动力,是建设学习型的党组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四史”在时间上跨越500多年,在内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头、大容量。因此,有效推进“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简单地断代,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抓住重点、区分层次,要从依次递进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精神、历史方法四个方面,在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层面着力。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四史教育,爱国情怀,从根本出发,不忘初心,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爱国青年。 篇三: x月xx日,党支部开展了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首先,重温党史、新中国史,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随后,各位党员同志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生活经历并结合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和最新进展,分享了学习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心得体会。最后,党支部书记表示,希望各位党员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知往鉴今、以史资政,把党史、新中国史上的经验和智慧有机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实践中。 知往鉴今、以史资政,在“三史”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发展史融会贯通,能坚定党员理想信念,为中国发展注入“历史”的力量。经过此次“四史”学习组织生活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的学生党员们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提高了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学生党员们将满怀“四个自信”,秉承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心系社会、志在利民”的院训,以对社会、对国家的热忱,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去,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的车轮总是不停地向前转动,无关兴衰成败,更无关世事人情。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伟大祖国也将迎来其64岁的生日。回首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之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之中,都既有波澜起伏、大浪淘沙的壮阔之景,也有止步彷徨、陷于泥沼的困顿之象。然而,“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无论是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还是误入歧途的反面警示,都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进而知兴替、明是非,为走好未来之路,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当今的中国,犹如一艘傲然驶于苍茫海上的复兴之舰,在暗流涌动、暗礁密布的改革“深水区”,新问题、新困难势必会层出不穷。然而,仔细研读党和国家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新老问题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新问题是老问题的延续与发展,有的则是多个相关老问题的聚集与发酵,即便出现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全新问题”,其本质上也终究不会脱离我们促进党和国家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出发点。因此,新形势下,重温“党史国史”,无疑对于提高党员干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改革发展而言,用好“党史国史”这个“利器法宝”就要求我们吸取历史上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并结合实际提高运用规律指导当下工作的素质能力。既要以史为鉴“知不足”,通过重温“党史国史”中熠熠生辉、可圈可点的成功经验,比照并发现当前工作中做得不到位、不合理的地方,明确不足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又要以史为鉴“避危险”,敢于正视并认真反思“党史国史”中我们曾经出现的失误与不足,做到深入剖析,深入理解,并能举一反三,以此有效避免在当前工作中上演“历史的悲剧”;还要以史为鉴“正衣冠”,在学习掌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其积极融入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背景之下,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应对改革发展中新问题、新矛盾的能力。“史乃今之鉴,今为史之延。”“党史国史”本就具有动态发展、不断向前的特点。低头看看我们当前所走的道路,无论是“依规照律保稳定”的平道坦途,还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路,终究都会在历史车轮的转动下,碾压出清晰明了的条条辙痕,成为明日中国发展的借鉴之处。而究竟是“明鉴”还是“昏鉴”,终将取决于我们当下的路走得如何。因此,要用好“党史国史”这个改革发展的“动态指南”,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合理、谨慎细致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尽最大努力减少“血的教训”跟“痛的领悟”,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将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原原本本地留给后人,赢在当下更赢在未来,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发展,不断续写“党史国史”的辉煌篇章!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根据团中央整体部署,我校团委结合在团组织中开展的创先争优工作,紧紧抓住历史契机,组织策划在全校团员青年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于3月4日在乐乎新楼报告厅举行。校院两级团学干部、人才学院五期学员参加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鲁雄刚出席了仪式。???????? ?? 首先,校团委书记胡大伟介绍系列活动整体情况。“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系列活动是今年我校团委引领青年的一项重要举措。系列活动将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优秀青年寻访优秀党员、团员青年品红色经典、红色足迹寻访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党的历史,增进对党的理解,牢固树立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 随后,进入师生共话党史的互动环节。部分师生通过自己看过的书、电影或亲身经历,与在座师生畅谈对党的认识理解,全场气氛活跃。美术学院09研究生顾逸从自己阅读《苦难辉煌》谈对党史的理解,再现历史真实面貌,他说以史为镜,这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成长都有所裨益;法学院10级本科生俞胜杰同学凭着对《毛泽东传》的深刻理解用具体事例阐述了老革命家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的思想;文学院10级本科生岳晟恺同学观看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感而发,老一辈科学家、革命家在科学的道路上战胜艰难险阻不断摸索着,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他们的胸怀和气度强烈震撼着今天的青年;法学院10级研究生袁杨同学结合自己两年的村官经历谈对基层老党员的认识,他目睹着这些党史的见证者在迟暮之年仍坚持默默的为村民付出,这份感情让人感到,这种优良传统值得发扬光大;经济学院徐磊老师认为了解历史,对于我们的未来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的党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重重苦难最终取得辉煌,当代青年应该向党学习这种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谈及党史,在座的团员青年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争先讲述着自己的红色情结。最后钟德津部长对同学老师的讨论进行了点评并给青年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当代青年肩负着了解党史、延续党史的历史责任,党未来的发展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广大青年在党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大有用武之地。他鼓励学生多书写文章,感悟历史。???????? ?? 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钟德津、校团委书记胡大伟向团干部代表赠送《苦难辉煌》,该书是中宣部中组部建议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图书,它从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的角度讲述了国际大背景下中国革命的涅盘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苦难,并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生动再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通过赠书仪式希望团员青年阅读红色经典,增长历史积淀,加倍努力学习,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 随着鲁雄刚书记点击大屏幕上的中国党史历程按钮,党的红色力量顿时从一大会址出发,途经延安等10处革命根据地在北京汇合。这标志着我校团员青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鲁书记也寄语团员青年要抓住这大好时机,潜下心来学习党史,从中获得真知,增长本领,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 最后,上海市委党校冷鹤鸣教授为团学青年做建党九十周年首场报告——《从科学发展观审视人类生存面临的困境》,他以其渊博的党史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着自己对人类、对历史的思考,使在座的各位受益匪浅。???????? ??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系列活动,将用党的历史教育人,用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奋斗精神感染人、打动人,从而引导我校团员青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唱响“永远跟党走”的时代主旋律。

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走过她63年的辉煌历程。如今,尽管世界风云动荡,尽管日本想要霸占钓鱼岛主权,但由于无数爱国者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我们的伟大祖国仍然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巍然屹立与世界东方。今天,我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祖国大家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但又怎能忘记历史?怎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怎能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