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良友杂志社

发布时间:

良友杂志社

中 国的画报历史有一百多年了,从1887年一直到现在,可以说一直再不断地发展,经历了石印、网线铜版、 影印、胶印几个阶段。那民国时代,最经典的要数《良友》画报了。从1926年创刊,这本画报就卖了高达7000多册,可以说是一炮而红,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火遍了整个华人世界。这么经典的杂志肯定有它成功的原因,首先它的出生地是在上海,一个时尚之都,民国时代最潮流的地方,带给这本画报时尚的气息;而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丢弃中国一些传统的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良友画报带有清末画报的影子。它的设计同样十分考究,字体是手工雕刻的模版印刷的,这种字体在现在已经很难找见,而且他的刊登日期都是中英文的,可见创刊者是很有全球眼光的,这也是《良友》为何能先于别的画报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那今天的重点我们谈论的是《良友》的封面人物,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40年代,良友共计出了一百七十多期,而封面人物的男性人物仅为11位,可以说都是以年轻女性为主。而这里面的电影明星高达32位,可以说很多明星都以上了这本画报为荣,可见其影响力。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经典的封面女郎,感受这本享誉世界的杂志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人物的经典时刻。 一代影星阮玲玉 阮玲玉是悲情民国人物,自杀后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民国名媛——陆小曼 郁达夫曾评价“陆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画画也是十分专业。与徐志摩的婚姻也是民国十大爱情故事之一。 电影《色·戒》女主的原型——郑苹如 民国名媛,中日混血儿,民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中统女特务。曾暗杀大特务丁默邨但未遂 影星蝴蝶 《良友》第一期封面女郎,两次当选民国电影皇后,曾和军统头子戴笠有过一段感情,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影星。而且她上过两次《良友》画报,可见其影响力。 泳坛“美人鱼”杨秀琼 民国时代泳坛皇后,十几岁连得几个游泳冠军秀琼,提到这个人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熟悉,但是在民国那个时代,她绝对是耀眼的体育明星,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的游泳皇后。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年仅十五岁的杨秀琼囊括全运女子游泳全部金牌,被誉为泳坛“美人鱼”。关键发生的时代是在民国初年,社会并没有像现在那样开放,女子游泳还是很保守的,杨秀琼可以说是新女性的代表 旗袍 民国时代的时髦之一旗袍也是《良友》封面的常客,可以说封面女郎是民国时代的风尚标。 最后用那个时代的话来总结这本杂志,“《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堪称那个时代中国的窗口。

民国时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未褪去几千年的古典气质,现代风情又在十里洋场的上场演绎,一切事物不乏精致又充满新鲜味道。

各色传奇人物也在民国时期轮流登场,在这段乱世岁月里,演绎了一场绝代风华、曲折离奇的不朽传奇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本演绎着近百年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杂志,于1926年2月15日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这本杂志叫做《良友》,它在上海这座极具魅力沿海城市的文化推力下,形成了“海内外凡有华人之地,无不以一睹《良友》为快”的盛景。

《良友》的巨大影响力

《良友》诞生于春寒料峭的上世纪20年代,当年这本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就是有着电影皇后之称的胡蝶,她是那个年代里上海滩最具魅力的女性。自从这本画报在1926年2月诞生以来,直到1945年10月停刊,她就像一位诞生于上海新思想潮流中的女性,伴随着风雨飘摇的民国,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据资料显示,《良友》总计出刊174期,每期销量都高于4万余份,这让《良友》成为了近代上海乃至整个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在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良友》画报的畅销:“《良友》无人不读:主妇、现代女性、工人、巡捕、老头子、掌柜先生、戏院的顾客、茶室里的茶客、学生、小学生;《良友》无所不在:在茶几、在厨房、在梳妆台、在收音机旁、在旅行唱片机上、在公园里……”

在这份画报中,人们能够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也能看到近代中国又有着怎样的社会风貌,文化艺术,她像一本中国年间的老照片画册,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女性服饰、文化、思想的变革。

《良友》并没有只对当时的中国人展示着近代民国的社会变迁,当年世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则评论:“ 《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弃高深”,诞生于上海的《良友》,以其百科式大画报的丰富内容销往世界五大洲。

据说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总能够看到《良友》的身影;有些国外图书馆,也通过收藏《良友》的方式,作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良友》对女性魅力的诠释“《良友》的封面,从创刊开始,一直以年轻闺秀或著名女演员、电影明星、女体育家等的肖像作封面的。”

既然《良友》能够赢得遍天下的美誉,那么这本杂志在风靡上海滩的同时,究竟有怎样不为现代人所知的魅力呢?这本画报在创办之际,上海已经开始弥漫着摩登元素的气息,人们将摩登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加之五四运动的成功,让上海的女性运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良友》创刊之时,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上海这个极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地区,女性解放运动更是深入人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登场的《良友》,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女性摄影视角,将民国时代的女性魅力完美、准确地诠释在世人面前。

《良友》为数不多的男性封面

在这本画报书刊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少数几个星期的画报封面与抗日战争有关以外,《良友》总共174期的画报封面,其中有161张封面,以当时的女电影明星、名媛、女学生、歌舞表演者的照片,作为画报的封面女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说已经迎来了女性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女子仍然不得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否则这类女性就会被归于“不正经”女性的行列之中。

《良友》封面女郎的出现,给这种传统禁锢思想猛烈一击。因为出现在这些画报上的女郎,她们可以是德才兼备的名媛,也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女学生,更可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活跃在各大社交场合的明星。

从这个时候起,女子不必再做“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名媛小姐,他们不必遵守封建社会中那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数。

在画报女郎的影响下,许多年轻女子不再将抛头露面,打扮精致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当作是一种耻辱,她们更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像胡蝶、陈云裳当红女演员一样,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一员。

可以说,《良友》的出现,让民国时期的女性认识到,现代女性形象不应是居于传统闺阁,只懂得相夫教子的女性;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应当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私人公共空间。就这样,这本画报杂志帮助上海女性打破了原有的女性封闭状态,让她们开始建立起现代社会标准下的都市新女性形象。

《良友》对服饰文化的影响“《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

《良友》不仅改变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精神世界,她也对近代女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就表示现在,上海女性穿着服饰的改变上面。中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学、理学的思想禁锢,尤其是理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女性的穿衣打扮都限制在了一个极其具有约束力的框架之中。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女性应当恪守礼仪,她们的衣领必须紧扣起来,长裙必须拖地,女性一旦将肌肤袒露在外边,就表示这个人是不被社会所容,丧失了“妇道”之人,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即便经历了思想解放潮流,女性仍然不乏旧时代的穿着者。

《良友》率先打破了这一禁锢,在这本画报的杂志中,妇女们穿上了轻薄贴身的旗袍,再搭配一件长马甲与短衫,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就此诞生。

在《良友》发行初期,旗袍的长度仍然长至脚踝;然而到了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已经允许女性裸露出整个小腿;到30年代中期,以前宽松直线型的旗袍,其裁剪方式改为可以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的收腰旗袍,起跑两侧的衩也越开越高,这让女性若隐若现的大腿更加具有魅力。从画报旗袍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上海近代女性逐步摆脱了封建时期的传统穿衣模式,这与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莫大联系。

除了旗袍以外,这本画报中经常刊登一些外国的西洋礼服,还有更加突破传统观念的游泳、骑马等女性的运动服装。为了让中国女性与世界时尚接轨,《良友》也会不定期地刊登一些纽约、巴黎、伦敦这些有着世界时尚中心之称的服装时尚发布会。

欧美服装的流行元素、时尚潮流悄然传入中国,中国女性也开始尝试黑色的小礼帽,更加凸显身材,简单又美观的夏季时装。《良友》对女性物质生活的改变其次,《良友》对于上海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这一时期上海美容护肤品的繁荣上。旧时代的女性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已经拥有可以到社会各界工作社交的机会。当一个人融入到社会圈子中去的时候,她必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尤其是对于自古以来就有爱美之心的女性而言,外貌上的打扮、改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心理召唤下,画报中开始出现教女性如何对自己的头发、眼睛、嘴唇、指甲进行创造的广告。

当然,有些专注于美容护肤品的商人,也开始向《良友》投放广告,据资料统计,这本画报中关于美容护肤品的广告占有极大比重。各类新型美容护肤品纷纷登场,旁氏白玉霜、三花牌香品都成为了上海女性排着长队积极抢购的女性必备护肤品。

美容广告投放量最大的当属1931年的迪安公司,这家公司以自家美容商品为题,在《良友》画报上推出了10种系列产品,从女性所用的美容水、面香粉、胭脂、画眉笔,再到护手霜都有所涉及,从这些广告就可以看出,这个年代里女性美容产品得到了丰富发展,女性对于自己外貌的注重也更上一层楼。《良友》对女性精神生活的改变

《良友》画报创始人伍联德最后,再来谈谈《良友》给当时上海的女性,所带来精神生活上的改变。自从上海对外开阜后,这座城市成为了西方舶来品和西方文化的巨大输入口,商业经济的繁荣,讲西方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传入了上海。

《良友》兴起的时间,正值上海电影业繁荣发展的时间段,所以这份画报中的重要内容,就以当时国内外著名影星的新闻有关。

由于与电影相关的新闻颇多,看电影也逐渐成为了近代女性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除此之外,《良友》还与上海多家照相馆合作,刊登一些充满时尚、写实的摄影照片,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哪位女性拥有一张在上海照相馆拍的照片,是最值得大肆标榜、炫耀的事情。《良友》这本旧时杂志,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上海女性的生活,解放了她们的思想,也成为了民国年间近代女性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

良友杂志下载

没有了。《良友》于1926年诞生于上海,创办者是伍联德先生,截止到2022年11月16日,良友杂志没有了,《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1945年10月,《良友》停刊,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

良友圣经学院app的下载步骤:1、在应用市场或AppStore打开搜索良友圣经学院点击下载安装即可。2、或识别安卓的二维码。3、点击右上角按钮,在菜单点击在浏览器中打开。4、按点击下载。下载档。5、开启apk档,点击安装即可。

没有了。21世纪初,《良友》杂志再度停止公开发行,现在主要以良友文化基金会的形式在香港和大陆推广文化事业

良友杂志图片

没有了。《良友》于1926年诞生于上海,创办者是伍联德先生,截止到2022年11月16日,良友杂志没有了,《良友》画报1926年2月创刊,1945年10月,《良友》停刊,20年间,以八开本刊行,共出172期。

中 国的画报历史有一百多年了,从1887年一直到现在,可以说一直再不断地发展,经历了石印、网线铜版、 影印、胶印几个阶段。那民国时代,最经典的要数《良友》画报了。从1926年创刊,这本画报就卖了高达7000多册,可以说是一炮而红,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火遍了整个华人世界。这么经典的杂志肯定有它成功的原因,首先它的出生地是在上海,一个时尚之都,民国时代最潮流的地方,带给这本画报时尚的气息;而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丢弃中国一些传统的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良友画报带有清末画报的影子。它的设计同样十分考究,字体是手工雕刻的模版印刷的,这种字体在现在已经很难找见,而且他的刊登日期都是中英文的,可见创刊者是很有全球眼光的,这也是《良友》为何能先于别的画报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那今天的重点我们谈论的是《良友》的封面人物,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到40年代,良友共计出了一百七十多期,而封面人物的男性人物仅为11位,可以说都是以年轻女性为主。而这里面的电影明星高达32位,可以说很多明星都以上了这本画报为荣,可见其影响力。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经典的封面女郎,感受这本享誉世界的杂志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人物的经典时刻。 一代影星阮玲玉 阮玲玉是悲情民国人物,自杀后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 民国名媛——陆小曼 郁达夫曾评价“陆小曼是一位曾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画画也是十分专业。与徐志摩的婚姻也是民国十大爱情故事之一。 电影《色·戒》女主的原型——郑苹如 民国名媛,中日混血儿,民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中统女特务。曾暗杀大特务丁默邨但未遂 影星蝴蝶 《良友》第一期封面女郎,两次当选民国电影皇后,曾和军统头子戴笠有过一段感情,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影星。而且她上过两次《良友》画报,可见其影响力。 泳坛“美人鱼”杨秀琼 民国时代泳坛皇后,十几岁连得几个游泳冠军秀琼,提到这个人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熟悉,但是在民国那个时代,她绝对是耀眼的体育明星,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的游泳皇后。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年仅十五岁的杨秀琼囊括全运女子游泳全部金牌,被誉为泳坛“美人鱼”。关键发生的时代是在民国初年,社会并没有像现在那样开放,女子游泳还是很保守的,杨秀琼可以说是新女性的代表 旗袍 民国时代的时髦之一旗袍也是《良友》封面的常客,可以说封面女郎是民国时代的风尚标。 最后用那个时代的话来总结这本杂志,“《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良友》堪称那个时代中国的窗口。

《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由出版家伍联德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在一系列有效营销手段推动下,《良友》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杂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 《良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生活类大型画报,由出版家伍联德于1926年创办于上海.在一系列有效营销手段推动下,《良友》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华人世界的杂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画报.[1]《良友》画报作为一份时尚杂志,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10月停刊,在中国内地出版了20年,其品牌的力量使杂志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且至今还有极大的影响力. 《良友》画报是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时尚新闻画报.《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是国内外政治新闻的图文介绍,其中政坛风云人物的照片占了绝大篇幅,这种政治报道的角度也带有明显追求时尚的用意.《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

良友杂志香烟广告

民国时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未褪去几千年的古典气质,现代风情又在十里洋场的上场演绎,一切事物不乏精致又充满新鲜味道。

各色传奇人物也在民国时期轮流登场,在这段乱世岁月里,演绎了一场绝代风华、曲折离奇的不朽传奇故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一本演绎着近百年古典与现代美学的杂志,于1926年2月15日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这本杂志叫做《良友》,它在上海这座极具魅力沿海城市的文化推力下,形成了“海内外凡有华人之地,无不以一睹《良友》为快”的盛景。

《良友》的巨大影响力

《良友》诞生于春寒料峭的上世纪20年代,当年这本杂志创刊号的封面,就是有着电影皇后之称的胡蝶,她是那个年代里上海滩最具魅力的女性。自从这本画报在1926年2月诞生以来,直到1945年10月停刊,她就像一位诞生于上海新思想潮流中的女性,伴随着风雨飘摇的民国,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据资料显示,《良友》总计出刊174期,每期销量都高于4万余份,这让《良友》成为了近代上海乃至整个民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在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良友》画报的畅销:“《良友》无人不读:主妇、现代女性、工人、巡捕、老头子、掌柜先生、戏院的顾客、茶室里的茶客、学生、小学生;《良友》无所不在:在茶几、在厨房、在梳妆台、在收音机旁、在旅行唱片机上、在公园里……”

在这份画报中,人们能够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也能看到近代中国又有着怎样的社会风貌,文化艺术,她像一本中国年间的老照片画册,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普通大众的生活所需,女性服饰、文化、思想的变革。

《良友》并没有只对当时的中国人展示着近代民国的社会变迁,当年世界广为流传这样一则评论:“ 《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弃高深”,诞生于上海的《良友》,以其百科式大画报的丰富内容销往世界五大洲。

据说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总能够看到《良友》的身影;有些国外图书馆,也通过收藏《良友》的方式,作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良友》对女性魅力的诠释“《良友》的封面,从创刊开始,一直以年轻闺秀或著名女演员、电影明星、女体育家等的肖像作封面的。”

既然《良友》能够赢得遍天下的美誉,那么这本杂志在风靡上海滩的同时,究竟有怎样不为现代人所知的魅力呢?这本画报在创办之际,上海已经开始弥漫着摩登元素的气息,人们将摩登生活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加之五四运动的成功,让上海的女性运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良友》创刊之时,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尤其是在上海这个极为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地区,女性解放运动更是深入人心。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登场的《良友》,选取了一个独特的女性摄影视角,将民国时代的女性魅力完美、准确地诠释在世人面前。

《良友》为数不多的男性封面

在这本画报书刊近20年的时间里,除了少数几个星期的画报封面与抗日战争有关以外,《良友》总共174期的画报封面,其中有161张封面,以当时的女电影明星、名媛、女学生、歌舞表演者的照片,作为画报的封面女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虽说已经迎来了女性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在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女子仍然不得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否则这类女性就会被归于“不正经”女性的行列之中。

《良友》封面女郎的出现,给这种传统禁锢思想猛烈一击。因为出现在这些画报上的女郎,她们可以是德才兼备的名媛,也可以是朝气蓬勃的女学生,更可以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活跃在各大社交场合的明星。

从这个时候起,女子不必再做“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名媛小姐,他们不必遵守封建社会中那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数。

在画报女郎的影响下,许多年轻女子不再将抛头露面,打扮精致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当作是一种耻辱,她们更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像胡蝶、陈云裳当红女演员一样,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一员。

可以说,《良友》的出现,让民国时期的女性认识到,现代女性形象不应是居于传统闺阁,只懂得相夫教子的女性;现代女性的新形象,应当穿着得体、打扮精致,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私人公共空间。就这样,这本画报杂志帮助上海女性打破了原有的女性封闭状态,让她们开始建立起现代社会标准下的都市新女性形象。

《良友》对服饰文化的影响“《良友》百分之九十多的封面都是都市时髦女郎、贵妇人或电影女明星照片,而封面之后占据显著位置的……《良友》后来政治报道对象有所扩大甚或转变,但那仍然是由一种时尚意识所决定的……政治报道之后,就是更具时尚气味的比如世界风俗写实、旅行游散记、中外体育、中外电影、名人婚宴、明星行踪乃至都市日常生活指南等,这些内容实际上和政治报道一起构成了《良友》独特的时尚报道体系。”

《良友》不仅改变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精神世界,她也对近代女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就表示现在,上海女性穿着服饰的改变上面。中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学、理学的思想禁锢,尤其是理学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将女性的穿衣打扮都限制在了一个极其具有约束力的框架之中。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女性应当恪守礼仪,她们的衣领必须紧扣起来,长裙必须拖地,女性一旦将肌肤袒露在外边,就表示这个人是不被社会所容,丧失了“妇道”之人,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即便经历了思想解放潮流,女性仍然不乏旧时代的穿着者。

《良友》率先打破了这一禁锢,在这本画报的杂志中,妇女们穿上了轻薄贴身的旗袍,再搭配一件长马甲与短衫,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旗袍就此诞生。

在《良友》发行初期,旗袍的长度仍然长至脚踝;然而到了30年代初期,旗袍的长度已经允许女性裸露出整个小腿;到30年代中期,以前宽松直线型的旗袍,其裁剪方式改为可以展现女性身体曲线的收腰旗袍,起跑两侧的衩也越开越高,这让女性若隐若现的大腿更加具有魅力。从画报旗袍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上海近代女性逐步摆脱了封建时期的传统穿衣模式,这与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着莫大联系。

除了旗袍以外,这本画报中经常刊登一些外国的西洋礼服,还有更加突破传统观念的游泳、骑马等女性的运动服装。为了让中国女性与世界时尚接轨,《良友》也会不定期地刊登一些纽约、巴黎、伦敦这些有着世界时尚中心之称的服装时尚发布会。

欧美服装的流行元素、时尚潮流悄然传入中国,中国女性也开始尝试黑色的小礼帽,更加凸显身材,简单又美观的夏季时装。《良友》对女性物质生活的改变其次,《良友》对于上海女性的影响,还表现在这一时期上海美容护肤品的繁荣上。旧时代的女性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已经拥有可以到社会各界工作社交的机会。当一个人融入到社会圈子中去的时候,她必然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尤其是对于自古以来就有爱美之心的女性而言,外貌上的打扮、改变,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在这样的心理召唤下,画报中开始出现教女性如何对自己的头发、眼睛、嘴唇、指甲进行创造的广告。

当然,有些专注于美容护肤品的商人,也开始向《良友》投放广告,据资料统计,这本画报中关于美容护肤品的广告占有极大比重。各类新型美容护肤品纷纷登场,旁氏白玉霜、三花牌香品都成为了上海女性排着长队积极抢购的女性必备护肤品。

美容广告投放量最大的当属1931年的迪安公司,这家公司以自家美容商品为题,在《良友》画报上推出了10种系列产品,从女性所用的美容水、面香粉、胭脂、画眉笔,再到护手霜都有所涉及,从这些广告就可以看出,这个年代里女性美容产品得到了丰富发展,女性对于自己外貌的注重也更上一层楼。《良友》对女性精神生活的改变

《良友》画报创始人伍联德最后,再来谈谈《良友》给当时上海的女性,所带来精神生活上的改变。自从上海对外开阜后,这座城市成为了西方舶来品和西方文化的巨大输入口,商业经济的繁荣,讲西方社会独特的生活方式传入了上海。

《良友》兴起的时间,正值上海电影业繁荣发展的时间段,所以这份画报中的重要内容,就以当时国内外著名影星的新闻有关。

由于与电影相关的新闻颇多,看电影也逐渐成为了近代女性的一种娱乐消遣方式。除此之外,《良友》还与上海多家照相馆合作,刊登一些充满时尚、写实的摄影照片,所以在那个年代里,如果哪位女性拥有一张在上海照相馆拍的照片,是最值得大肆标榜、炫耀的事情。《良友》这本旧时杂志,在悄无声息间改变了上海女性的生活,解放了她们的思想,也成为了民国年间近代女性生活的记录者和呈现者。

聪明人选“傻瓜”----傻瓜相机拥有《良友》,一生何求!---《良友》杂志一幅窗帘,一幅画。----窗帘好心救好心。--心脏病基金会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新飞冰箱

百事达人意,杯杯添友谊。 孔雀飞万家,万家欢乐多!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良友杂志的封面女郎

黄家有八个孩子,小ANNA排行第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应是乖巧、伶俐可爱的。所以常会得到小费。那次,她很幸运得到一笔可观的小费,她用它去看了第一场电影。这第一场电影不仅为她引来唐人街外的花花绿绿的世界,也从此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唐人街,在当时的美国人眼中,是神秘不可理解,充满异国情调,很能满足西方人猎奇心理。所以早期的好莱坞电影往往会特地到唐人街取外景。每每此时,小ANNA就会去街头拍片现场看热闹,回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对镜模仿着演员的脸部表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很快,拍片现场上,小ANNA已成常客。连拍摄人员都注意到这个漂亮的好发问的中国娃娃。他们称她为C.C.C(CuriousChi-neseChild:好奇的中国娃娃)。从此,她对拍电影入了迷,回家后把自己小床当舞台,洋娃娃作演员。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自导自演,或者对着镜子模仿演员各种悲、喜、惊等表情,自得其乐!那年,她才9岁!黄柳霜在《上海特快车》的剧照。她的一双纤手,在好莱坞被公认为“第一美手” 1919年她14岁,终于等到上镜的机会。尽管那是《红灯笼》中一个无名的小角色,但无论如何,这个角色打开了她通往好莱坞的大门。好莱坞的导演们,从此对这个中国娃娃有了印象,有需要时就一定会叫她,虽然这些角色都是无名的群众角色,连名字都上不了。两年后,她16岁。那应是女明星最美好年华的开始,但她的中国娃娃脸仍被淹没在成百上千的群众角色之中。1921年,她终于争取到在电影《人生》(Bits。fLife,1921)中与当时的好莱坞大牌男明星LonChaneySrt拍档演对手戏。在戏中,她饰演他的妻子,她的表演天赋令她的娇美的“清汤挂面”浓妆艳抹的中国娃娃的造型开始不断出现在电影杂志上,黄柳霜这个名字,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有美国影评人半真半假地以酸溜溜的题目《黄祸!中国入侵影屏》为题发表文章,对这位华人好莱坞明星的出现表示一种既惊奇又不服甚至还有点妒嫉的复杂心态。17岁,黄柳霜出演了好莱坞首部彩色电影《海逝》(TheToll。{theSea),她饰演中国少女莲花。这部电影有蝴蝶夫人式的故事情节,讲的是那司空常见的东西方恋人的爱情悲剧:她救起了落水的英俊的美国人,两人相爱了并生下一子,但美国人还是拗不过多重压力离她而去。莲花最后投水自尽。黄柳霜以东方女性特有的生动细腻又含蓄的肢体语言演活了莲花这样一个无力与社会抗争的中国娃娃。只17岁的黄柳霜或者自身对中国女人所受的压抑与委屈有太多的感受。楚楚动人的她获得好评如潮,甚至抢夺了男主角的风头,连那些一贯持种族歧视有色眼镜的影评人,都对黄柳霜的演技大为赞赏。该片在日本上映后,连日本影评人也称,还没有一位日本女演员能超过这位华人女演员的演技。后来,黄柳霜在回忆该片拍摄时表示,她当时其实没有掌握多少演技,只是用她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国服饰元素的运用和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去演绎这个角色,从而形成了黄柳霜在表演上的独特风格。廿年后的上海滩两栖明星,有一代妖姬之称的白光和小野猫之称的李丽华,在化妆造型和表演上颇有黄柳霜的余韵。可见她的表演风格对后来的中国女明星在艺术上的影响之深。《海逝》的成功,令黄柳霜又获得了一次机会,在《巴格达窃贼》(TheThiefdBagdad)中演一个漂亮的蒙古女奴。在该片剧照中,我们看到中国娃娃面具上直垂眉心的厚重额发的经典发式,一对黑亮的单眼皮大眼睛充满恐惧,配着鲜艳的轮廓分明的丰厚双唇,赤裸背部,一条毒蛇正在添抿着她丰腴的大腿。与其说是情节所需的一个镜头,不如说是美国导演按西方人胃口精心设计的一个东方式的性感大特写。果然,这个东方娃娃的香艳镜头,令观众哗然。后来被印成电影海报传遍欧美和亚洲各地《巴格达窃贼》票房十分成功,成为当年好莱坞最卖座韵片子之一。黄柳霜也随之名声大噪,甚至成了电影杂志的封面女郎。 20岁不到,黄柳霜已参加了十几部好莱坞片的拍摄。她美艳的中国娃娃形象和成熟的演技,或者还得拜谢当时的默片时代对她的英语要求不太严格。她可以讲已是大红大紫,但是,她在好莱坞影业的最大成就,仅仅只是她在银幕上首创了美轮美奂的中国娃娃形象。有如当时的华人永远无法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一样,大红大紫的黄柳霜也从来没有出演女主角的机会。还有,她没有机会接到一个好的剧本。黄柳霜的从影生涯,不幸正值美国社会种族偏见最强烈的时代。在美国人眼中,华人就是愚昧、麻木、尚未开化的劣等民族,所以在好莱坞片中都把华人描写为强盗毒贩、杀人放火、野蛮无理、狡猾残暴。影片中的华裔女性不是妓女就是女奴,唯唯诺诺屈从于命运和男人的淫威。黄柳霜作为好莱坞第一个华人女明星,如果坚持要在好莱坞占一席之地,就只能屈从于按西方人的观念塑造出的中国娃娃概念:艳丽暴露,软弱及充满屈辱感。这样的既定角色非但阻碍了她在演技上的进展,更给她带来来自华人社会的众多谴责和负面评价,令她成为美国国会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的替罪羊。连同为炎黄子孙的她的同胞,也对她曲解。她出演的电影在中国遭到禁映。其实,黄柳霜是哑子吃黄连,有苦讲不出!面对强硬的种族歧视,她扮演的充满屈辱感的中国女子在每部电影中的结局总是死亡!以致当1936年黄柳霜回到中国探访家人时,中国媒体曾如此讥讽她――她的墓志铭上应该写上这是她一千次的死亡!一名上海记者更是直截了当地问她:“为什么要演这么多屈辱的东方女性。”黄柳霜的脸一下子红了。她回答道:“那不是我的选择。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其他演员去演。而我会失去仅有的那一点‘中国人演中国人’的机会!” 好莱坞的种族歧视,令黄柳霜深感挫折。1928年她毅然离开了好莱坞到欧洲发展。她在德国拍的影片《歌》(Song),给予黄柳霜前所未有的发挥空间,令她的知名度又大大提升了一步。1929年她主演的《唐人街繁华梦》,是她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为影片的宣传,她常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旅行,从小的明星梦终于实现了!印有她剧照的明信片在全球广为发行。她的东方娃娃情韵――清汤挂面式的直发配猩红的嘴唇,高耸的颊骨被视为富有东方情调的现代女性的代表。她的发型、化妆和服饰被英国少女们争相模仿。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伊丽莎白・泰勒出演的《埃及艳后》那一头发式,我们仍会发现与当年黄柳霜的发式十分神似!她在欧洲呆了三年。在这期间她学会了英国上层社会的英语,还能操流利的德语和法语,且略通意大利语和希伯莱语。在20世纪的20年代和30年代初,连中国摩登之都上海的现代女性,或许都没有黄柳霜这样的眼界和外语能力及只身周游欧洲的魄力。作为来自唐人街的洗衣女,黄柳霜的成就,应当是十分难得的! 旅欧三年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舍不下好莱坞梦工场的诱惑?感情?家庭?她又回到了好莱坞。同年,她参加百老汇舞台剧《OntheSpot(闪光)》的演出。演出的成功说明她同样具备舞台剧的表演才能。《纽约时报》称她为“不可思议的纯情玉女”。在欧洲得到的盛名,令她得以与日裔男演员共同担当《龙的女儿》的主演。但祖国的同胞仍不理解她。当年的天津电影杂志对她的表演仍大加指责:“派拉蒙又用黄柳霜的妓女形象来羞辱我们中国人了!”1932年首部以上海为背景的好莱坞片《大饭店》拍摄完毕上映,以华人身份出演片中第二女主角的黄柳霜名字在上海海报上给隐去,她的剧照也未能在海报上出现。她的从影生涯受到的最大打击,莫过于在据赛珍珠的《大地》改编的电影《大地》中的落选。她太钟情于剧中两个女性的重要角色,也尽了最大努力去争取。为了票房,为了维护大美国形象,她的期望最终还是落空了!说来荒唐,这两个中国女性的角色却由白人去演。而她落选的原因则是:“她太东方”了!1937年,出演《大地》女主角的瑞娜凭此片获奥斯卡奖。如果黄柳霜当年争得这个机会,以中国女人之身演中国女人,或许,也会给奥斯卡奖创造一个传奇! 因《大地》而“受伤”后,黄柳霜远渡太平洋来到中国探望已从美国回台山老家定居的家人。故乡之行令她很激动,特别是在上海,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连带那些一向指责她的媒体,或许也被她亮丽的外形和诚恳的游子情所感动,对她十分友好。这样的欢迎令她感动万分。她动情地说:“当我在德国受到影迷欢迎时,作为在场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我被一股强烈的孤独感所淹没!能与广大上海同胞在一起,是我盼望已久的一天!”在上海、香港,她得到当时影后胡蝶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等的热情款待。毕竟,老百姓、同胞、艺术同行,是理解她的。上海作为有“东方巴黎”之称的矗立在亚洲的第一大都会,在卅年代时,思想文艺创作已是十分活跃,具备海纳百川广博胸怀的大上海抚慰了这位遍休鳞伤的好莱坞第一位中国女明星。当年的《良友》画报将她的像作封面,并对她作了专访,充分肯定她晋身好莱坞中华第一女星的成就。 这次寻根之旅对黄柳霜意义非凡,增强了她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令她从长期的游离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飘忽所带来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我真希望我生在中国!”她由衷地说。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她写道:“虽然中国对我来讲是个陌生的国度。不过,我终于回家了! ” 她也多次表达要学习中文和中国戏曲,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愿望。这次寻根之旅,唤醒了她流淌在血液中的爱国之情。由于父亲从小的教育,黄柳霜长在美国,但对中国深情难忘、在她打算回国探亲前,她开始恶补国语(她只会讲广东活)。应该讲她极有语言天赋,当年为拍一部德语片,她仅花四个月功夫就可以用德语对白了。掌握了普通话,她交了好多中国朋友,包括一代戏剧大师梅兰芳,还有影后胡蝶。一路上她游览了上海、南京、汉口、天津、北平等地。购买了大量有浓郁中国风情的物品包括旗袍、绣花椅套等。特别是上海令她流连忘返,在百代唱片公司,她选购了38张京剧唱片,其中有梅兰芳的“王宝钏”、“汾河湾”,程砚秋的“回龙阁”等等。她深感中国京剧博大精深,表演精湛,十分值得电影界人士借鉴。说起来,早在1930年梅兰芳一行赴美演出时,黄柳霜就已竭尽地主之谊,陪伴在侧,盛情招待。 就在黄柳霜探亲回美国后不久,抗战爆发,她心忧如焚。在电影界的宴会上,在慈善机构的集会上,她多次发表演说,呼吁美国人民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并将自己在中国选购的众多珠宝首饰拿出来义卖,并将所得义款一分不留,于1939年汇回中国支持抗战。1942年到1943年,正值宋美龄访问美国。在美国国会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讲,宣传中国抗日,引起美国各界巨大轰动。在影都好莱坞,宋美龄也不失时机对三万听众演讲,令美国人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妇女有客观的了解。在好莱坞的演讲台上,许多著名影星众星托月般簇拥在蒋夫人左右,惟独没有黄柳霜这位好莱坞唯一的华裔女明星的身影!黄柳霜为此十分失落。她确实想为报效祖国尽一份力!后来得知,恰恰是以蒋夫人为代表的“祖国”将她拒之门外。理由是,黄柳霜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馆老板,黑帮和苦力组成的旧中国人形象。中国还有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他们才能代表新中国人形象。 由于她个性独立,这令她在自己家庭中也很难得到理解和支持。父亲潜移默化的传统教育,令成名后的她仍与家人住在一起。她十分注重家庭和亲情。当年每周150美元的高薪,令她成为家庭的支天大梁。全家八兄弟姐妹,除了她,其他都受过高等教育,是她负担了手足的教育费用,令他们终于能够走出唐人街成为蒋夫人眼中受过良好教育的新华人,而她自己,只能忍辱负重地在银幕上扮演唐人街上的旧华人角色。作为美国早期的第三代华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和文化的归属一直令她十分困惑。美国白人视她为中国人,中国本土入视她为忘了祖宗的离经叛众的“蕃入”。事实上,她是美国生美国长的华裔。这种身份的不确认和东西文化的游离,令她的爱情生活也充满了苦涩!当她在好莱坞崭露头角时,父亲为阻断她的明星梦――这个聪明的华工第二代早就看出女儿这条明星路上埋伏的定时炸弹——想为她找个婆家早早将她嫁出去而安于相夫教子。已见识了唐人街外的世界的黄柳霜当然不肯遵循中国女子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训则。但是,她的明星身份,给她的婚恋也带来很多困难。当时美国华人分两大类――唐人街和留美定居下来的精英华人。前者大多传统节俭保守本分,且文化程度低,就算黄柳霜不嫌弃他们,他们也不敢冒险娶这样一个拍电影的女子;后者多为专业人士,已打入白人主流社会,这些中西文化贯融的专业人士其实很合适黄柳霜的心怀,但他们往往是看不上黄柳霜这样的女人的。再讲她的独立个性和强烈的事业心,连她自己都十分担心婚姻会阻碍她的发展。在她的内心深处,锁定的婚恋目标还是白人男性。她的初恋对象就是一个年纪大她两倍的足可以做她父亲的白人。他是电影制片人米奇・尼兰MicheyNeilan,圈内出名的花花公子,成天沉迷于party,交女友。当时他每部电影的酬金已达12万5千美元,却常常一到手就花了精光!情窦初开的黄柳霜哪经得住这个情场老手的追击?与他很快坠入爱河。两人感情迅速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且计划去墨西哥完婚(因当时加州法律,华裔女子不能与白人通婚),但最后尼兰还是离开了她。原因还是加州法律,白人不能与华人女子通婚。想来这或者只是他感情厌倦的借口了。于是,银幕外的黄柳霜重复了她在银幕上扮演的华裔女子的爱情悲剧。这次无情的伤害狠狠打击了黄柳霜。她这一生,始终没找到幸福的感情生活。从1950年代开始,她大约四十几岁时,已基本上很少拍片,最多参与一些电视节目的制作。

她的名字,叫郑苹如,1937年7月,郑苹如成为《良友》画报封面女郎。齐耳卷发,眉目如画,深深的酒窝,甜美的笑容,这个年仅20岁的少女,一下子风靡上海滩。

2007年,电影《色·戒》甫一上映,便引起了广泛热议。这部电影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电影中,女主人公都因为在关键时刻对易先生动了情,才导致刺杀行动功亏一篑,也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那么,作为这部小说和电影的原型,真实的郑苹如是否也因为“情起一念”而功败垂成?

电影《色·戒》剧照

回溯她在中国抗战史上那悲壮的一幕,就不难发现,一颗爱国种子的萌芽与壮大必脱胎于家庭的培育。

02

郑苹如的父亲郑钺

郑苹如的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曾是著名政治家、教育家于右任的秘书。后担任上海市高等法院特区分院首席检察官。

郑苹如的母亲是日本人,原名木村花子(后改名郑华君),是日本的名门闺秀,在郑钺留学日本时与其相识相爱,后追随丈夫来到中国。

1924年郑苹如全家照(左起依次是郑苹如、郑华君、郑真如、郑天如、郑南阳、郑钺、郑海澄)

他们共有5个子女,郑苹如于1914年出生,排行第二,不仅天生丽质、仪态万方,而且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毕业于上海法政学院的她,既会说标准国语和上海话,又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作为上海名媛,在社交界和时尚界眼中,郑苹如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1937年7月出版的《良友》画报第130期的封面女郎就是她。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淞沪会战历时三月之久,抗日将士死伤惨烈,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是,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军队进行全面撤退;11日,上海沦陷。

郑苹如的父亲为人正直,当偌大的上海成为一座“孤岛”时,他教导子女要矢志报国,抗日雪耻。 一次郑苹如在同学聚会时发表演讲,当时国民党中统头目陈宝骅恰好在聚会现场,他一眼就认出了发言的郑苹如就是不久前《良友》的封面女郎。他打听郑苹如的家庭背景后,便向郑苹如提出,为了“更好地抗日,更好地报效国家”,邀请她“加入团体”,郑苹如欣然答应,就这样被发展成为中统特工组织成员。

1924年,打下成都后的杨森成了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但已经名利双收、位高权重的杨森心中还有一件事情始终未能如愿…… 如今是时候付诸行动了,杨森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四太太、他最疼爱的女人田蘅秋来执行。在成都一公园,田蘅秋向自己的闺蜜摊牌:"军长(杨森)一直非常喜欢你,外面人也都说你是他的红人。他想迎接你成为我们家中的一员,我们共同生活……" 原来杨森的未遂之愿就是要将四太太的这位闺蜜收编到自己的"后宫"队伍之中。这位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子是谁?她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那么高的颜值吗? 1901年,美女盛产地四川成都又降临了一位美女,她便是民国仅有的七位女将军、黄埔女四杰之一的胡兰畦。这些后表,此处单说她有多么美。 "中国画报之父"伍联德创办的《良友》杂志大概应该不太陌生吧。这本杂志的封面必须是资深美女、国民美女,创刊号便是一代影后胡蝶,此后徐志摩的夫人陆小曼、一代影星阮玲玉、电影《色·戒》女主原型郑苹如等重量级美女轮番上阵。 胡兰畦也因其美貌、才艺荣登《良友》封面,这也让她的"美名"不胫而走,引来众多追求者,杨森便是其中的实力派之一。他对胡兰畦早就垂涎三尺,倾慕已久,这不,如今功成名就早已按捺不住,急着托人表白了。 可惜的是,胡兰畦并没有卖闺蜜和这位"四川王"的面子,当场就冷下脸来怼了回去,"让我做他的小老婆,做梦去吧!"胡兰畦不仅回绝了这门亲事,而且拒绝当杨森"登基大典"的总招待。 其实这并非胡兰畦的第一次拒婚。胡家算得上是殷实之家,胡兰畦19岁从成都毓秀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父亲便将其许配给经商的表哥。包办婚姻和两人的距离,很显然,这不是胡兰畦想要的爱情。 已经接受先进思想的胡兰畦开始了第一次逃婚。婚后不久,胡兰畦从成都逃到川南,在巴县女学教书,并正式宣布和表哥解除本就是名义上的婚姻。 "告别"杨森的胡兰畦明白了自己此后的道路,她又考入川南师范学校,在这里教务长恽代英将其引领上了革命道路,她和另一位传奇女性黄一道联合组织了四川妇女联合会,热火朝天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不谈后面,光就两次拒婚,勇敢投入革命事业,胡兰畦的故事就已经是当时的一大热点了。碰巧,胡兰畦的好友秦德君是她这段经历的见证者和倾听者,而老师兼男友的茅盾又成了秦德君的倾听者,就这样胡兰畦就成了茅盾长篇小说《虹》中主人公的原型人物。 投身革命的胡兰畦很快就在成都闹得风生水起,成了四川女界了不起的人物。而此时的她却走进了另一个人的世界,并且深深地为之倾倒。 1922年,陈毅从法国勤工俭学归来,担任重庆《新蜀报》的主笔。帅且不说,他还十分有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帅有才不说,关键还是个未婚青年;陈毅这气质、思想、条件让胡兰畦心动不已。她直奔报社,指名道姓,要和陈毅做挚友。 巧的是,陈毅和胡兰畦不仅是四川老乡,更是老庚,当年他们都是21岁。就这样,两个同龄人成了亲密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战友,关系十分融洽,差不多是无话不谈。 所以也就有人认为《陈毅诗词选集》中的《幽兰》是为这位红颜知己而写。究竟是不是,我不敢妄下结论,各位可以细品,细品! 革命时期的爱情很多时候是一种折磨和煎熬。不久,陈毅到北京中法大学文学院学习。而胡兰畦也在1925年嫁给了川军第三师政治部副主任陈梦云,婚后夫妻俩一起奔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 在广州,她走进了何香凝、宋庆龄等重要人物的圈子,她们不仅仅是胡兰畦的引路人,也是她的保护神。1926年秋,胡兰畦第一次走上战场,奔赴北伐战争前线,后考入武汉中央军校(前身就是在广州的黄埔军校),和胡筠、赵一曼、游曦一起成为"黄埔女四杰"。 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巧,此时的陈毅正在中央军校政治部工作,分别数年,他们相聚在江城武汉。虽然此时的陈毅依然未婚,但胡兰畦已经有了丈夫,相聚对他们可能更多的感伤和哀叹。 很快,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陈毅走上了更为坚定的革命斗争道路,南昌起义、湘南起义……胡兰畦继续在武汉开展妇女运动,并在1930年去了德国。 在德国,与法西斯展开斗争的胡兰畦被关进了女牢,宋庆龄和鲁迅等人通力运作,三个月后她才重获新生。不过,这异国狱中的经历,也给了胡兰畦创作灵感,《在德国女牢中》一书问世,并在《世界报》上连载。 这部著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胡兰畦也因此受邀参加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会议,会议主持人高尔基不仅热情接待了她,还帮忙在莫斯科帮她分了一套房,享受苏联国民待遇。1936年6月,高尔基因病去世,斯大林亲历丧事并抬棺,当时扶灵成了抢破头的事情,胡兰畦很荣幸被选入治丧委员会,为高尔基引灵执绋。 1936年,胡兰畦归国到了上海。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她组建妇女战地服务团,上前线救伤兵、运弹药,进行战地采访,组织慰问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的抗日将士们。当年11月上海沦陷,胡兰畦和她的战地服务团撤离上海。 1938年初,江西南昌,抗战浪潮让胡兰畦和陈毅再一次相逢。当时陈毅奉命在南昌建立新四军,而胡兰畦的战地服务团也辗转到了这里。 一别十载,昨日靓女俊男已人到中年。陈毅这期间经历了两段婚姻。1930娶了萧菊英,一次他遭白匪袭击,看到丈夫的战马卧血而死,萧菊英以为陈毅牺牲了,竟然投井殉情黄泉寻夫君;1932年,陈毅又和革命战友赖月明结为夫妻,不久革命形势发生变化,二人不得不分离。 要说谣言害死人,这话真的不假。1937年,游击战争结束后的陈毅四处打听妻子下落,得到的消息竟然是——赖月明被捕后跳崖自尽。在妻子的老家江西兴国,客居旅舍的陈毅悲痛不已,彻夜难眠,为"亡妻"写下了那首催人泪下的《兴国旅舍》。 谣言害的不仅仅是陈毅,妻子一样是受害者。其实,赖月明没死,只是和组织失去了联系,无奈流浪乞讨,后来听人说陈毅被反动派挖了心肝,便再嫁他人,在乡下种地。 所以应该说,十年后坐在胡兰畦对面的陈毅依然单身,而胡兰畦也已经和那个国民党军官丈夫离婚,恢复自由身。没有了羁绊,他们定下婚约:下次聚首便是喜结良缘时。 可命运偏偏和他们作对。1939年夏,胡兰畦接到了蒋介石签署的委任状,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女将军、国民政府任命的战地党政少将指导员。这顶帽子和她的特殊身份,正是她开展革命工作的最好平台,这期间,胡兰畦多次利用军衔为组织摆平了很多难题。 如果陈毅娶了胡兰畦,胡兰畦身份暴露非常危险。新四军政委项英出面阻止了这场婚事,"为了革命和个人安危,你们暂时不能结婚!" 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即便他们海誓山盟,爱得深沉,但上天还是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他们不得不牺牲爱情。 终于,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喜出望外的胡兰畦也不用再戴着"面纱"了,她得知陈毅已经是上海第一届市长,便去信请求会面,好让生长在心中二三十年的爱情能够结出果实。 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陈毅已为人夫(1940年,陈毅与张茜结婚)、为人父,孩子都好几个啦。胡兰畦爱情的花儿就此枯萎,她毅然选择了独身到老。 没有儿女,没有爱人,中间还遭受打击,几十年里胡兰畦孑然一身,孤独地活着。1994年底,93岁的胡兰畦带着遗憾告别了这个世界。 胡兰畦一生历经坎坷,对革命矢志不渝;在感情上,她更是伤痕累累,独自饮痛,正像她在个人回忆录中所说那般——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