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的象征意义关键词:红字 象征主义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摘要:分析了《红字》中红字“A”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指出作者通过塑造“小珠儿”的形象,增强了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爱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关键词:红字;A Pearl;象征主义纳萨内尼·霍桑是浪漫主义时期美国最具天赋的小说家。他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象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作为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意识、超验哲学和神秘主义三种思想的影响,他对社会充满了怀疑,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倾向。长篇小说《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作品以一通奸案为题材,通过描述小说人物的思想矛盾和生活遭遇来揭露黑暗的社会。霍桑在《红字》中艺术技巧独具匠心,特别是广泛地运用象征手法,像变魔术一样给予平凡的单词以不平凡的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红字》中使用的象征手法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美学理论基础,体现了霍桑对“生命力受到压抑”的切肤之痛。鲁迅曾经指出“生命受到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是文学的根底,而其表现手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霍桑的代表作《红字》正是在继承传统象征意义的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开创了象征主义的新篇章。作为小说名字的“红字”贯穿于故事的全过程,并带有不同的象征含义,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红字“A”的内涵发生了由Adulteress到Able再到Angle的变化。这种象征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正是作者思想矛盾的反映,同时,作者一方面控诉清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抑;另一方面又认同清教的道德观和教义。《红字》以17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取材于1642—1649年在波士顿发生的一个恋爱悲剧。故事一开始的场景发生在该镇监狱的门前,而这个场景的主角是海丝特·白兰,一个年轻、美丽的女人,她怀里抱着3个月大的女婴———珠儿,站在刑台上,等待政教合一的加尔文教(即清教)政权在大庭广众面前宣布对她的判决。那么,受审的女罪犯是什么人?她又犯了什么罪?故事开始于几年前,出身英国破落贵族家庭的白兰嫁给了一个畸形的年老学者。婚后,两人决定移居波士顿。途径荷兰时,丈夫因有事留下,妻子先独自来到波士顿,一住近两年。期间丈夫毫无音信。据传他在赶来的途中被印第安人俘虏,生死不明。在独居生活中,海丝特与当地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相爱,生下了一个女婴。显然,她犯下了基督教“十戒”中的“一戒”,即通奸罪,为清教的教义所不容。她被投入监狱,法庭判她有罪,令她在刑台上站立三个小时当众受辱,并终身佩带一个红色的字母A(英文通奸Adultery的第一个字母)作为惩戒。但是作者霍桑赋予了在刑台上的“A”更深层的含义。对于压抑人民和毒害人民思想的清教而言,红字“A”为通奸的标记,事实上“A”不仅是海丝特深爱着的恋人Arthur Dimmesdale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也是法语中爱情Amour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从字里行间中,读者可以品味出作者霍桑同情海丝特对爱的追求,甚至认为那是人的纯真本性,笔下洋溢出对海丝特的赞美之词:“斯特胸前红色的“A”字之精美仿佛不是屈辱的标志,而是艺术饰品。这个红色的“A”字是用细红布做的,四周用金色的丝线精心刺绣而成,手工奇巧。对于这个“A”字,霍桑设计的独具匠心,包含了丰富而华美的想象,配在她穿的那件衣服上真成了一件美丽的装饰品”。文中的描写给读者的感觉是海丝特仿佛不是一个“犯下无耻罪行的犯人”,而是一个怀抱圣婴的美丽端庄的妇人。随着故事的发展,霍桑不断地赋予了红字“A”更多更深层的含义。海斯特是一个向往纯真爱情,渴望幸福的女人。虽然她无法摆脱强加在她身体上的耻辱,但是她的内心深处的感情却激情澎湃,无法遏制。为了维持生计,她为别人刺绣。她的绣工巧夺天工,精妙绝伦。她精心地绣制各种美丽的“A”字。除了维持生计,海丝特别无所求,把寄托着她的青春,激情和才气的绣品换来的钱施舍给比她幸运的穷苦百姓。尽管她乐善好施,但是海丝特仍然没有摆脱精神的痛苦和世俗的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消沉,反而变得坚强而成熟,依然反抗着清教并坚信着对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渐渐地她胸前所佩戴的红色字母“A”在众人的心中有了另一番含义:“没有人能够像她那样乐善好施,那样喜欢接济贫困者”;“那刺绣的红字闪射出非凡的光芒,给人以慰藉。在别的地方他是罪恶的标志,但在病房里却成为蜡烛。”虽然还有那些“执着的清教徒”认为海丝特的红字是耻辱的象征,但是更多善良的人们拒绝再用原来的意思解释“A”,他们说那个字的意思应该解释为“能干”(able)的意思。她以自己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爱,她无尽的同情心和勇于献身的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在众人眼中,红字“A”反而具有了天使的内涵———纯洁,美丽,善良,博爱。通过作者对红色字母“A”的驾驭,我们可以看出霍桑对主人公海丝特热情、善良、坚强、勇敢的天性的赞美。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另一个写作意图,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霍桑对清教徒的卑劣行径刻画的入木三分,痛斥得酣畅淋漓。“清教徒倡导勤俭、反对奢靡,无疑是净化社会的一剂良药,但是标榜禁欲,让世人过苦行僧般的生活,多少有些泯灭人性之嫌”。而主人公海丝特正是祭奠清教徒狂热宗教信仰的无辜羔羊。通过“A”的不断变化,作者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图景。如果说红字A在清教徒的眼中是通奸的代表,那么赋予了象征意义的红字A就象征着善良、美好、坚强和勤劳。如果说小珠儿是永不磨灭的活着的红字的话,那么赋予了象征意义的小珠儿就象征着纯真的爱情、这个时代的曙光。Pearl(小珠儿)是这部小说中唯一的一个阳光人物,她像珍珠一样纯洁,像天使一样善良快乐。在四个主要人物中,只有小珠儿在道德上是完美没有残缺的,她象征着人性中最无暇的一面。小珠儿的出现并非是作者的心血来潮,读者从对海丝特女儿名字的设计上就可以体会到。她是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的女儿。Pearl这个词来源于圣经,意思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在圣经中记载,上帝让一个商人卖掉所有的财产去买一颗珍珠,并告诉他这颗珍珠即是他的天堂。海丝特为这段爱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以说女儿在她心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是她的天堂。同时,霍桑在小珠儿情节上的设计也是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小珠儿既是海丝特爱情的象征,同时也是她耻辱的象征,是活着的红字。作者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描写小珠儿对红字近乎天生的热爱:小珠儿出生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母亲胸前灿烂的红字A.而且小珠儿十分的喜欢,伸手去抓,“眼里总是含着奇怪的表情与特殊的微笑”。正是珠儿的存在才时刻提醒着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督促他们净化自己的灵魂改过自新。正是因为小珠儿的存在才使丁梅斯代尔有勇气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行”。可以说,小珠儿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和追求善良无暇的人性的向往。是作者的希望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总而言之,正是由于霍桑在《红字》中独具匠心的象征手法的运用,使《红字》成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也正是因为霍桑在《红字》中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成就了《红字》在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参考文献[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2]任晓晋,魏玲.红字中象征与原型的 模糊性、多义性和矛盾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0,(1):121-125.[3]於奇.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4]田俊武.霍桑红字人名寓意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1999,(1):52-54.[5]胡尚田.论红字中的红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4):45-48.[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study of sym bolic m ean ingsof The Scarlet L etterZHANG W en-si(Fudan U n iversity,S hangha i 200433,Ch ina)Abstract:The author gives many rich and p rofoundmeanings of the scarlet letter A to contract beauty w ithugliness besides kindness and reposes too much hope by molding the im age words:“the scarlet letter”;A Pearl;symbolism
论清教思想对霍桑的影响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论清教思想对霍桑的影响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关键词:霍桑 清教主义 清教徒 《红字》 原罪
论文摘要:纳撒尼尔·霍桑并不是一个清教徒,但是清教主义的思想却对他影响深远。一方面,他承认清教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和迫害;另一方面,他又坚信清教主义的诸如“原罪”等教义,主张人生来就有罪恶,应该自我救赎。这种矛盾思想在他的代表作《红字》中获得了很好的体现。
一
清教主义是从殖民地时期开始便深深刻在美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容忽视和忘却的烙印。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清教主义思想对于美国思想及文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可以说,如果对清教思想没有一定的理解,那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美国及其文学。而对霍桑和他的代表作《红字》来说,清教主义更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解读视角。本文将从清教主义的兴起、它与霍桑的历史渊源,以及在《红字》中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态度等方面来看一下清教思想对霍桑的影响。
二
(“清教思想/清教主义)(Puritanism)”一词是由“清教徒(Puritan)”衍生来的,是人们对清教徒思想和行为的概括。“清教徒”一词源于拉丁语Purus,意为清洁、纯净。
清教运动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16世纪后期,教会一部分虔洁信徒提出要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他们要求在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疵的真教会。
清教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起过重要的作用。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著名的五月花号(Mayflower)来到美洲的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他们是英国第一批新大陆移民,是150年后美国大多数人民的祖先。美国宗教历史学家偑里·米勒(Perry Miller)这样描述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他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来到新大陆为了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和拥有选举权的王国……”从殖民地时期开始,清教主义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给予了深远影响。
清教主义既是一种信仰概念,也是一个伦理价值概念。清教的伦理价值就是清教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延伸,主要表现为虔诚、诚实、节俭、勤勉、节欲、自我完善等。这些信仰在美国人的现实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教徒最初是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的。他们反抗罗马教皇专制、反对社会腐朽风气,注重理智,推崇理想,禁绝欲望;他们始终保持严谨和克制,排斥任何可能引致道德堕落的行为。
但是,清教徒们奉行严厉的道德教条,宣扬禁欲主义,谴责对尘世乐趣的追求,宗教观狭隘的一面和不宽容性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来倍受压迫的清教主义转而开始迫害那些他们认为持有异端邪说的人。
三
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 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霍桑一生共写下短篇小说一百余篇,有小说集《古宅青苔》(Mosses from an Old Manse, 1843)等;著有四部长篇小说,即《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1850)、《七个尖角顶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 1851)、《福谷传奇》(The Blithedale Romance,1852)和《玉石雕像》(The Marble Faun, 1860)。
他出生于新英格兰一个名门望族,世代都是虔诚的加尔文教信徒。他的两代先祖曾是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的权力机构中的要人,参与过一六九二年萨莱姆驱巫案及其后的迫害教友派的活动。他一方面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摆脱不掉“原罪”“赎罪”及“命定论”之类的宗教迷信思想,但又因祖辈驱巫案的行为而深背负罪感,并反过来对清教的专制统治痛心疾首;这种矛盾心理在他的小说《红字》中深有体现。
四
1825年,霍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萨勒姆,开始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霍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读书。他热衷于探索家族历史。通过这段观察、思索的过程,他意识到清教伦理束缚人性的一面。因此,在1850年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红字》。
《红字》以1650年前后的波士顿作为故事的背景,当时的居民是1620至1630年间来此定居的第一代移民。他们都是在英格兰故土遭受詹姆斯一世迫害而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的理想来到新大陆的清教(即加尔文教)徒,因此,在当时,美国大多数人都是清教徒,清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各方各面。以此为时代背景的《红字》中各个人物均以不同的方式受到了清教思想的影响,在清教主义的教义面前他们有迥然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清教主义灌输给霍桑的是强烈的罪恶感,先祖们留给霍桑的是血淋淋的犯罪事实。但是,霍桑却仍然相信清教主义的原罪观,也相信人的彻底堕落。尽管他不是清教徒,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清教主义关于人性堕落的观点。所以,《红字》中的几个主人公身上都有他们自己的“罪”。对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牧师来说,他们的原罪就是海丝特胸前的红字“A”。“A”代表了“Adultery”(通奸)”。海丝特虽然是出于保护自己心上人的好意,但还是犯了欺罪;丁梅斯代尔牧师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罪恶,继续留在圣职上,既冒犯了上帝,又欺教民。齐灵渥斯的罪则表现在他发现海丝特的不忠之后进行疯狂的复仇,最后变成了“一个恶魔”。连最天真的小女孩珠儿都是“罪恶的情欲泛滥中开放”的花朵。
人有原罪,所以需要救赎。在霍桑看来,对待罪恶,人应该自觉采取赎罪的方式,使被罪恶玷污的心灵在“净化”中得以拯救。他主张通过善行和自我忏悔来洗刷罪恶,从而得以“赎罪”。对海丝特来说,她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独自承担罪责,忍辱负重,顽强地生活着,同时还接济穷人,四处行善。她的善行使得她胸前的字母“A”已经不再是它的本意通奸(Adultery)了,而是成了能干(Able),天使(Angel),欣赏(Admiration)等等各种含义了。而对于牧师丁梅斯代尔来说,当他走向邢台,彻底坦陈了自己的罪行,最终含笑死在海丝特怀抱中的时候,他的灵魂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得到了救赎。牧师死后,海丝特带着女儿远走他乡,多年以后重归故里,之后在牧师的坟旁出现了一座新坟。墓碑上只有一个字母“A”。作者在告诉我们,死亡并不是人生的尽头,而是实现生命永恒,自我救赎的必由之路。
五
作为一个清教世家出身的作家,霍桑思想上充满了矛盾,新英格兰的清教主义传统,尤其是加尔文教派对他影响很深。一方面他为清教徒、为祖先对人性的压抑和迫害而深负罪恶感,所以他试图反抗这个传统,抨击宗教狂热和狭隘、虚伪的宗教信条;另一方面他又受到这个传统的束缚,以加尔文教派的善恶观念来认识社会和整个世界。他的作品中渗透着“加尔文教派的‘人性本质’和‘原罪’的观念”。从他身上可见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和文学各方面的深厚影响。
参考文献:
[1][美]霍桑著,温烈光译。红字[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
[2]杨志宏。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我看霍桑的《红字》[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9,(l)。
[3]刘丽霞。认同与怀疑的交织——论《红字》的清教观[J]。外国文学研究,2003,(2).
[4]柴惠庭。英国清教[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拓展:霍桑作品对清教思想的继承和叛离论文
【摘 要】清教思想强调原罪说和有限救赎,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内省的重要性,对美国文学、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清教的基本价值观出发,探讨了清教思想对美国作家霍桑作品的影响。由于出身于清教徒家庭,霍桑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深深的清教徒的印记;但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又体现了对清教思想的叛离和反思。
【关键词】清教思想;罪恶主题;反思
纳撤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开创者,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和象征主义的奠基人。霍桑的作品大多以新英格兰的生活图卷为背景,用神秘的象征手法反映美国早期清教徒的生活和价值观,体现出了很深的清教思想的烙印。可以说,霍桑继承了美国文学中的清教传统,但是与此同时,他又对清教思想和清教徒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恶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美国清教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基本价值观
从清教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来看,清教主义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宗教, 而是一个集神学、哲学、意识形态等为一体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思想体系。
作为基督教的一个派别,清教始出现于16世纪60年代。16世纪兴起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结束了罗马天主教教会在欧洲各国的权威统治,其中1517年马丁·路德和1534年约翰·加尔文所领导的新教运动最为著名;进入17世纪,作为新教的一个激进派,英格兰清教徒连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新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开始了北美洲的移民运动。这样以加尔文教神学及传统为基础的清教主义在美国殖民地初期逐渐形成统治地位,为17世纪以后新英格兰的政治和宗教思想及美国的民族崛起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清教思想,就没有美国文化,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美国文学。
清教思想强调原罪说和有限救赎的理念。清教主义认为:源于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原罪,人类是生而有罪的,因此现世中人必须为自己的罪行赎罪,而上帝的救赎则是有限的。人类该如何获得上帝的救赎?人类又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获得救赎?美国清教思想给出的答案是:要获得救赎,必须谨言慎行,虔诚信仰上帝、努力工作、不断进行道德内省;获得救赎的人上帝是会给出提示的,这个提示在很多清教徒看来就是生活和事业的成功。美国清教徒把美洲大陆看成是上帝赐予他们的“应许之地”,而他们则是“被选之民”,他们的使命就是要在美洲大陆上重建伊甸园。清教思想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如下:
(1)人类的堕落与原罪 。
(2)上帝的挑选 。
(3)有限的赎罪 。
(4) 命定的选择。
二、霍桑作品对于清教思想的继承
纳撤尼尔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出生于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萨莱姆城一个没落的贵族世家,祖先都是虔诚的清教徒。霍桑的先祖曾是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的权力机构中的长官,家族中出过州长、迫害异教徒的立法要人以及审判萨莱姆驱巫案的主要法官等。霍桑年幼丧父,与母亲一起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浓重的清教气氛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大学毕业后,霍桑回到家乡潜心读书,走上了创作之路。
由于受到清教思想的深刻影响,霍桑的作品显示出了对宗教题材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探讨以宗教信条为基础的善恶之争和因果报应。霍桑作品大多以新英格兰两百多年的历史为背景,大力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并以此为根据不断探索人的内心世界。事实上,由于深受清教原罪说的影响,罪恶以及罪恶感对于人的影响成为霍桑在自己作品里最为热衷的关注对象。
以霍桑的代表长篇小说《红字》为例,在这部小说里,霍桑集中描绘了不同人物对于罪恶的理解、他们所犯下的罪以及罪恶感对于这些人物的影响。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是这部小说里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从表面上看,她犯下了清教徒难以容忍的罪行:纵欲以及通奸,但是霍桑却对海丝特表现出了深厚的同情和宽容,罪恶和无罪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海丝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出来。牧师丁梅斯代尔虔诚、热诚、深得教友爱戴,但是同样他不仅犯下通奸之罪,而且不敢承担责任,怯懦地隐瞒了自己的罪行。海丝特的丈夫从表面看是受害者,但是他为人冷漠、自私,在精神上折磨自己的妻子,并一直策划着对牧师的报复,犯下了妒恶之罪。而海丝特的女儿珍珠是一个无辜的女童,她给妈妈带来了无限的慰籍和欢乐,是海丝特支撑下去的精神支柱,但正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生命,却再好不过地诠释了清教思想中关于人类原罪说的观念。珠儿是通奸的产物,她的诞生便是对海丝特胸前佩戴的A (adultery)的最好注解。不同的人物,以各自的行为方式诠释着各式各样的恶,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心中挥之不去的罪恶感,霍桑把自己对于罪恶主题的关注淋漓尽致地在这部小说里表现了出来。除了强调清教思想中有关原罪说的理论,霍桑同时也在自己的作品里肯定了宗教的重要精神作用,从根本上来说,霍桑还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清教思想对于霍桑作品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作者关注宗教原罪说的命题和挥之不去的罪恶感上,还表现为对霍桑文学创作手法的影响。清教思想强调圣经是宗教诠释的法典、一切教义、教务问题应从圣经中寻求答案,因而圣经的叙事手法和文学手段成为清教文学作家的学习、效仿对象,霍桑也不例外。圣经中为了宣传基督教的教义和价值观,善用隐喻、对比、故事以及传说,霍桑将其吸收发扬,多次在自己的作品里用象征的文学手段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增加文学感染力。《红字》作品里的红字是体现全篇主题的重要象征,同时在最后将主题得以升华――完成了由adulterer(通奸者)到angel(天使)的转变。不仅如此,《红字》的场景描写、人物名字以及人物的长相都体现了象征文学手法的应用。例如海丝特的丈夫齐灵渥斯(Chillingworth),这个名字从发音上来看,和英语中的chilly(冰冷)以worth(糟糕)一样,暗示这个人物是个自私冷漠的家伙;又如海丝特的女儿珍珠(pearl),人如其名,美丽可爱,是妈妈最最贴心、珍爱的珠宝。
事实上,霍桑深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很难摆脱清教思想对于自己的影响,他把自己对宗教命题的思考写进小说。清教思想关于人生而有罪的观点给霍桑的作品打上了深深的宗教烙印,他的作品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探讨了人类挥之不去的罪恶感以及罪恶对于人类个体以及社会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霍桑的作品在很多时候又表现出了对于清教思想的背离和反思,下面将集中就此展开论述。
三、霍桑作品对于清教思想的反思和背离
清教徒在移民美洲大陆的早期阶段,在新英格兰地区建立了以清教思想为基础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发展到后来,清教徒中的统治者为了推行、宣扬清教,他们打击异己,排挤其它宗教派别和宗教信仰,最终导致清教统治的没落。霍桑在自己的作品中,对这段清教徒的历史和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反思。在他的多部作品里,我们都可以读到霍桑对于清教徒的虚伪道德和冷漠无情进行的强有力的谴责。如《恩地科与红十字》这部小说集中描绘了当时清教迫害的残酷,被迫害者带着各式刑具在广场示众,他们当中有失足的女人,有愚昧的老妇,有疯子,有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许多人在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便被诬陷成是异端或者巫婆而定了死罪。又比如在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这部小说当中,霍桑讲述了一个品钦家族祖先对宗教异己疯狂迫害,最终家族受到可怕诅咒的故事。在他的诸多小说当中,霍桑对于清教徒所表现出来的恶做了形形色色地描述和反思,对他们的道德虚伪做了深刻的谴责和揭露。
与此同时,霍桑也对清教思想中的有限救赎理论做了反思,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还是以霍桑的代表作品红字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部小说当中,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获得了救赎,克服了心中的罪恶感,并且战胜了心中的恶。海丝特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和愿望,现实生活里自私冷漠的丈夫将其视为私人物品,得不到关爱的海丝特在牧师那里找到了爱情,却犯下了通奸之罪。但是白兰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坦诚了自己的罪行,却独自承担了罪责,以坚忍、乐观的生活态度善对生命和周围的人,最终海斯特得到了心灵的自由和真正的救赎,那个佩戴在胸前的巨大红字完成了从adulterer到angel的转变。牧师Dimmsdale一开始不敢坦诚罪行,他每天目睹海丝特独自承担着巨大的耻辱和人们的嘲弄、蔑视,心灵备受折磨,在他临死之前,终于面对全体教众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勇敢地和海丝特站到了一起,在这一刻,牧师的罪得到了救赎。即便是书中冷漠奸诈、不断在精神上折磨他人的Chillingworth在弥留之际,把自己的全部财产赠与了珍珠,内心获得解脱,在谅解中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霍桑一方面摆脱不掉“原罪”、“赎罪”、“内省”、“命定”等宗教信条的约束,一方面又因家族的负罪感而对清教的专制统治感到痛心。霍桑一方面抨击清教徒的宗教狂热和不容异己的行径,另一方面又以清教的基本信条作为认知判断的准则,倡导人们以忏悔和善行洗刷罪恶、净化心灵,对清教思想的继承与叛离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霍桑的作品里体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冠商译.霍桑短篇小说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3]孙筱珍.《红字》的清教主义传统透视[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4]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 [M]. New York: Bantam Dell, 2003.
[1] Schubert : Leland Hawthorne[M] , The Artis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1944 [2] Turner, Arlin: Nathaniel Hawthorne [M] . Barnes & Nobel, Inc. ,1961 [3]Gerber, John C. ed. , 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68 . [4] Bercovtiti,Sacvan.The Office of The Starlet Letter[M].Baltimore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1. [5]Todd , Robert The Magna Mater Archetype in the“The Scarlet Letter”[J ]New England Quarterly 45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最早于民国时期译介至中国,他作品中典型的清教文化特色和文学魅力成为国内了解和研究美国文化和文学的媒介。霍桑作品受到国内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表达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人性善截然相反的西方文化“原罪”主题以及霍桑的象征创作手法。霍桑在中国的接受语境和研究状况表明,这一研究深度还有待开掘。霍桑把自己的小说称为心理罗曼史。他潜心挖掘隐藏在事物背后的不易觉察的意义,作品想象丰富,结构严谨。新英格兰的清教传统对他影响极深。他思想保守,对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有抵触情绪,对社会改良持怀疑态度,对当时蓬勃开展的废奴运动不很理解。霍桑思想和艺术中“阴暗”的一面在现代西方人中唤起了很大共鸣。霍桑的红字无疑地被认为是他的最佳杰作因为其中蕴含了被称为是模拟两可或是是而非令人扼恼的叙述技巧之怪异性《红字》等五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和《拉帕其尼医生的女儿》、《年轻的布郎先生》等百余篇短篇小说.他以该民族的文化为表现背景,细腻地表现了他对人性的思考.该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霍桑思想中对罪恶所持的观念,它的表现、成因、作用、及其对后世作家的影响.首先,受生活环境和生活道路的影响,加尔文清教主义的宗教观念镌刻在了他的思想的深处,他认定所谓的"原罪"是恶之根源,由于这与生俱来的罪性,人性本恶,并在现实中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罪行.理性之罪因为有了"原罪"的原型而成为最大的罪,所有的罪恶和一切灾难的核心就在于造成了"原罪"的利已主义.其次,霍桑在对人性罪恶的思考过程中表现出了深刻的矛盾.第三,作为一名基督教人道主义者,霍桑在描写罪恶、进行思考的同时,积极寻找灵魂获救、道德自我完善的可能.他认为消弭人性罪恶以及社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净化灵魂,具体的拯救之方有:忏悔赎罪、仁慈博爱、良心指引和回归自然.这些解决方案都具有明显的人道主义济世的特点.清教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霍桑在人性救赎上最终抛弃了清教主义的残酷的做法,而采纳的是人道主义的方式.这体现出对加尔文清教教义"预定论"的反拨和这位人道主义者的心系苍生的胸怀.最后,该文还分析了霍桑罪恶观的承上启下的文学史意义.在欧洲文学史上,从弥尔顿、班扬、哥特小说到美国早期作家查尔斯·布郎、爱伦·坡一直都有书写灵魂善恶冲突的传统,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霍桑的小说集中而全面地揭示人性罪恶,他的成就启发了自麦尔维尔、亨利·詹姆斯直到福克纳等作家的创作,从而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写作传统.
1、《红字》的主题思想
《红字》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和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
至于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说则把他写成了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只起情节铺垫的作用。
2、《红字》象征手法
《红字》用略带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烘托环境、渣染气氛和映衬人物心理的手法俯拾皆是,最突出的便是丁梅斯代尔牧师和海丝特及珠儿在夜晚和密林中的两次会见:由红字连系在一起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同时出场,如同戏剧中迭起的高潮,把全书紧织在一个严密的结构之中。
作者还把这种手法用于刻画人物液他的笔下次要人物的是非善恶和他们之间的思恩怨怨写得十分含蓄,而几个主要人物则通过个别的心理挖掘、成双的组合的冲突和同时出场亮相的交汇,交待出各人与红字相关的象征。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
扩展资料:
《红字》创作背景
霍桑的先祖威廉·霍桑1630年来到美洲大陆,曾经担任过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官员,当众驱逐鞭打过一位教友派的妇女,而霍桑的曾曾祖父约翰·霍桑则是臭名昭著的1692年塞莱姆女巫审判中的三位法官之一,根据他的裁决,数名女巫被送上了绞架。
霍桑创作《红字》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写作,“替他们(祖先)蒙受耻辱,并祈求从今以后洗刷掉他们招致的任何诅咒。”
在霍桑撰写《红字》的同时,第一次妇女大会正好在纽约召开(1848)。在这次大会上,女权主义者们提出了女性和男性拥有平等财产权的问题,指出女性“一旦结婚,在法律的角度看如同死亡。他(丈夫)拿走了她所有的财产权,甚至是她所赚取的工资。”
女权主义者们提出女性应该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工作,以便从经济的角度摆脱对男性的依附。
事实上,在父权社会中,男性拒绝给予女性平等的经济权利,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要占有全部的财富,拒绝让女性来分一杯羹,更因为男性们早已意识到,女性在获得经济独立的同时,将不再满足雌伏于男性的羽翼之下,会努力寻求独立的思想和更为广阔的天地。
1、《红字》的主题思想
《红字》以两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时代的美洲为题材,但揭露的却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代美利坚合众国社会典法的残酷、宗教的欺和道德的虚伪。主人公海丝特被写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丁梅斯代尔,同时也在感化着充满罪恶的社会。
至于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说则把他写成了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说中只起情节铺垫的作用。
2、《红字》象征手法
《红字》用略带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烘托环境、渣染气氛和映衬人物心理的手法俯拾皆是,最突出的便是丁梅斯代尔牧师和海丝特及珠儿在夜晚和密林中的两次会见:由红字连系在一起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同时出场,如同戏剧中迭起的高潮,把全书紧织在一个严密的结构之中。
作者还把这种手法用于刻画人物液他的笔下次要人物的是非善恶和他们之间的思恩怨怨写得十分含蓄,而几个主要人物则通过个别的心理挖掘、成双的组合的冲突和同时出场亮相的交汇,交待出各人与红字相关的象征。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
人物介绍
1、海丝特
年轻美丽姑娘的海丝特·白兰在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的花样年华,嫁给了一位面容苍白、眼色阴沉、身材略有畸型的年长学者齐灵渥斯。他们的婚姻并非爱的结合,维系其婚姻的可能是某种利益或者宗教思想的束缚。
然而,给这段不幸的婚姻雪上加霜的是,齐灵握斯两年内音讯全无,并最终传来他葬身大海的噩耗。孤苦无依的海丝特与才貌相当、德高望重的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产生了爱情,并孕育了女儿珠儿。
本来两个人的爱情和结合应该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却被世俗所不齿,海丝特因此担上了“通奸”的罪名,被迫终身佩戴红字“A”,精神上受尽了折磨和屈辱。
2、珠儿
海丝特的女儿珠儿是罪恶耻辱与神圣爱情的矛盾结合体。海丝特精心地打扮小珠儿,使可爱奔放的她像个天使,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闪烁着一种希望的光芒和生命的光辉,带给人们冲破清教束缚的希望。虽然自小被这个社会所抛弃,跟着母亲受到众人的歧视,嘲讽和迫害,珠儿却桀骜不驯,充满活力。
珠儿身上洋溢着的那股生命的活力和果赘不驯的反叛力是自觉的、先天的,足以超越任何社会、时代的束缚。
珠儿的美和野性的反叛同齐灵渥斯的丑形成强烈的对比:博学多识的老医生却是如此丑陋不堪,而作为母亲罪恶象征的小女孩则仍保持着自然人的纯真,在霍桑的宗教意识里,小珠儿便是“天使”,代表着希望,是霍桑美好理想的寄托,也体现了他对宗教的幻想。
开始红字代表通奸,在她努力下改变了红字的意义
蚕丝卫生巾是具备现代卫生巾功能的基础上,以蚕丝为原材料,利用其与人体娇嫩肌肤接触不过敏、天然亲肤力明显、抗螨抑菌防霉、透气性上佳、富含十八种易于皮肤吸收的氨基酸等特性制作出绿色环保健康的新型卫生产品。此类卫生巾能更有效的防止女性私处皮肤瘙痒、过敏等症状的发生,同时具有消除异味、减轻炎症等功效。蚕丝卫生巾最重要的原材料,选取的是纯天然上等蚕丝。蚕丝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将部分丝胶与杂质去除,保留富含营养的丝素,再经过其他工艺工序制成蚕丝卫生巾。二.发明历程 1.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女性进行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41%育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而已婚女性的发病率更是高达70%。其中,约有63%妇科疾病是由于在经期使用了劣质卫生巾,这些疾病主要为阴道炎、宫颈类疾病和5%-10%不孕症,这一数据远远超出其他国家而占世界第一。在60年代,妇科疾病发病率只有30%,结果90年代普及卫生巾之后,发病率高达70%-80%,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女性生育能力的蜕变和下降。实际上中国卫生巾的质量参差不齐,各商家之间打价格战,结果许多卫生巾质量好的企业难以生存,导致中国卫生巾整体的质量水平低于国外。 目前,市场上制作的卫生巾以化学合成纤维、棉质材料为主,也有较为特殊的药物卫生巾和卫生棉条。实际上,这些不同种类的卫生巾都有其优缺点且相差甚大。女性使用化学合成类卫生巾时,虽然它吸收速率加快了,却增加了私处过敏的几率,也加重了娇嫩肌肤的负担。使用棉柔类卫生巾时,虽较为舒适,但仍有一定的过敏、感染几率。此外,由于卫生巾保存要求高,棉柔类也会同其他种类卫生巾一样,在不见阳光、多潮湿、易繁殖霉菌的卫生间里被污染,而感染女性的生殖器官引发疾病。卫生棉条在国外十分流行,使用时却有一定的几率患上中毒休克综合症(TSS)。所以卫生巾的选择,对于广大女性来说始终是困惑。 2.发现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各厂商一直在努力找寻解决的办法。如今的研究发现,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滑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蚕丝主要成分为生物蛋白,构造与人体肌肤有87%相似度,具有防风、吸放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理的功效。而它的滑爽、透气、轻柔、吸放湿、不刺痒及抗静电等特点,成为了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古代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穿戴,都是由蚕丝制作,可见其价值的宝贵。在现代社会中,我国对蚕丝的深入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国外,蚕丝已被运用到各种领域。例如:医疗领域中无需拆除的外科手术线、人工器官或组织、丝素膜、创伤保护膜、药物释控材料、血液检查器材、抗血栓材料、高级水性材料、接骨材料、其他生理保健品等等;工业领域中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隐形眼睛、保鲜包装材料、抗菌性材料、丝皮革、织物改性材料、高级涂料、吸水材料、生物传感器、酶的固定载体等等。 3.蚕丝的应用 日本对蚕丝的利用是具代表性的国家,已领先于我国。大家熟知日本化妆品,其良好的功效,受到亚洲人群的广泛认可,这要归功蚕丝丝素蛋白了。还有深受市民欢迎的蚕丝面条、蚕丝饼干、蚕丝糖果、蚕丝啤酒、蚕丝营养素、蚕丝面膜、蚕丝卫生巾、蚕丝护垫、蚕丝尿裤和蚕丝乳垫等蚕丝食品及卫生用品。对于卫生用品,蚕丝的利用无疑是我们广大女性的福音。比起外国,中国的蚕丝卫生用品才刚刚开始。比较知名的品牌有莫凡,她们家所有卫生巾系列都是由蚕丝面料制成的表层。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蚕丝卫生巾有两种类型: A:卫生巾与私处接触的表面织物为棉质材料,使用蚕丝蛋白水解液(可减小过敏几率),再经其他工艺工序制作而成的卫生巾。 B:表面织物为天然蚕丝的卫生巾,因蚕丝的生物相容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私处过敏的问题。蚕丝的物理与生物特性,使蚕丝卫生巾有着其他卫生巾不具备的特点与功效。滑爽、柔顺、贴身、不过敏、抗螨抑菌防霉、去异味、透气性好、亲肤力明显、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则有效防止女性私处皮肤瘙痒、过敏症状的发生,具备滋养肌肤、平衡肌理、减轻炎症的功效。其中,蚕丝的抗螨抑菌防霉、吸放湿的能力,所以大大减少了卫生巾在卫生间被污染,从而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几率。另外,对于月经不正常的女性,使用蚕丝卫生巾一段周期后,月经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和恢复。 莫凡蚕丝卫生巾就属于第二种。三.蚕丝特性及其相关学术研究报告与文献 1.相关文件 蚕丝的起源与中华文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许多神话和传说中留下了有关栽桑养蚕的故事。在古代医书典籍中也有非常之多,关于蚕丝(古籍称之为茧黄、蚕茧、蚕衣、棉茧、蚕茧壳等等)医药治病和美容的中药配方。 例如:《太平圣惠方》茧黄散:“治肠风,大小便血,淋沥疼痛:茧黄、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入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用米饮送下,日三服。” 《朱氏集验医方》:“治消渴:煮蚕茧汤,每服一盏。” 《本草纲目》:“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蛔虫。” 《握灵本草》:“烧灰治牙痈,牙痛,牙疳,缠喉风。” 《本草经疏》:“蚕退如蝉蜕、蛇蜕之类,各因其本质以为用,蚕退得蚕气之余,故能治血风病,血热则生风,妇人以血为主,故尤益妇人也。” 《嘉佑本草》:“近世医家多用蚕退纸,而东方诸医用蚕欲老眠起所脱皮,虽二者之用各殊,然东人所用者为正,用之当微炒,和诸药可作丸、散服。” 《姚僧坦集验方》:“治吐血不止:蚕蜕纸烧存性,蜜和丸,芡实大。含化咽津。” 《奚囊备急方》:“治痔漏下血:蚕纸半张,碗内烧灰,酒服。” 《类证活人书》:“治痧证壮热,头痛,呕恶,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闷乱:蚕蜕纸剪碎,于瓶中滚汤沃之, 封固良久。乘热服,暖卧取汗。”另外在《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本草纲目》等等医籍中,还记载了有关蚕丝美容的功效及配方。 现今社会里,我们的很多学者也对蚕丝进行了诸多研究,这里例举一些学术研究论文及文献,供大家参考,例如: 中国复旦大学的《蚕丝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蚕丝的性能和生物材料学研究》、《蛛丝和蚕丝化学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其应用》、《天然蚕丝与丝素蛋白多孔膜的生物降解性研究》、《光谱法研究pH值对再生桑蚕丝素蛋白在水溶液中结构的影响》、《湿度对柞蚕丝机械性能的作用等》、《柞蚕丝结构和力学性能的深入研究》等; 上海医科大学的《家蚕丝蛋白生物材料新功能的开发及应用》、《蚕丝在软骨细胞立体培养中的应用》等; 苏州大学《组织工程与家蚕丝素蛋白》、《丝素蛋白的护肤、美容、营养与保健功能》、《野蚕丝的结构和性能分析》、《家蚕丝蛋白生物材料新功能的开发及应用》、《柞蚕丝的改性研究及发展趋势》、《桑蚕雌雄蚕丝氨基酸成分分析》、《蚕丝生物材料修复股骨缺损》、《生物技术在新型纺织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纳米ZnO处理蚕丝织物的抗菌抗紫外性能研究》等; 上海东华大学的《生物技术与高分子材料》、《新型生态纺织纤维》、《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稳定性的研究》、《天然纤维织物的超级柔软整理》、《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静电纺丝成形原理探讨》、《同轴静电纺再生丝素/丝胶蛋白纤维的制备及其形态结构表征》、《再生丝素/丝胶共混蛋白水溶液的静电纺丝》、《从丝素水溶液中再生的丝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蚕腺体内和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性能研究》、《丝素蛋白的提取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进展》等; 浙江大学的《蚕丝蛋白生物资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研究 》、《蚕丝的综合利用概述》、《蚕丝丝胶蛋白的结构、性能及利用》、《Cu(Ⅱ)-家蚕丝素蛋白质配合物的 配位结构和高次结构》、《中国野蚕一种强抗病毒蛋白的基因分析和活性鉴定》等等中国各著名大学的研究。 还有日本学者玉田靖的《绢素材利用した人工腱、韧带用材料の开发》与《蚕からの抗血液凝固物の开発》、平林洁的《绢丝化学及利用》、冢田益裕的《蚕糸新利用》、滕野胜夫《绢新素材の开发とその产业利用》、志村宪助《蚕丝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等非常多的学术文献,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2.结构组成及特性 蚕丝主要是由两条丝素蛋白(Fibroin)和周转覆盖的丝胶(Sericin)两部分组成,见图1。图 1 蚕丝的结构图 桑蚕丝纤维为蛋白质纤维,丝素蛋白是蚕丝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约占质量的70%,丝胶约占25%,还有5%左右的杂质,见表1。丝胶是水溶性较好的的球状蛋白质,将蚕丝溶解于热水中脱胶精练,就是利用了丝胶的这一特性。由于丝胶和丝素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丝素为纤蛋白,丝胶为球蛋白,所以桑蚕所吐的丝全长可达1000米以上。丝素约含97%的纯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因种类的不同,柞蚕丝和桑蚕丝的丝素蛋白中,氨基酸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别,详见表 2。 表2 柞蚕丝与桑蚕丝的氨基酸组成(%)根据相关研究及文献,可以总结出下几点有关蚕丝结构与功能的特征: 1.长度:可达数百米至上千米。 2.强伸性:蚕丝的强度大于羊毛而接近棉。蚕丝的伸长率小于羊毛而大于棉。蚕丝的弹性恢复能力也小于羊毛而优于棉。 3.密度:蚕丝的密度比较小,所以蚕丝织物手感轻盈。 4.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的生物、物理及化学反应。与人体接触的生物材料必须无毒、无过敏性,对组织、血液和免疫等系统不产生不良反应。生物相容性是医用生物材料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蚕丝的生物相容性极佳,所以蚕丝的卫生巾、护垫、面膜、外科手术线、创伤保护膜、人工皮肤等材料因此不会产生过敏。 5.吸湿性和透气性:蚕丝的吸湿性能很强,桑蚕丝回潮率可达8%—9%,柞蚕丝达10%以上,吸湿达到饱和时可达到35%,且散失速度快。吸湿后纤维膨胀,直径可增加65%。柞蚕丝由于截面比较扁平,织物局部遇水滴后,纤维因吸湿膨胀,改变了单纤维在纤维束或纺织品中的排列角度,当光线照射到织物上时,就会形成反射上的差异,而成水渍印。蚕丝是天然的蛋白质分子化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还有良好的放湿透气性。在潮湿的环境中,干燥的蚕丝可以吸收潮气,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水和新陈代谢物,带走人体的热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在人体皮肤上滋生;而在干燥的环境中,吸收了汗水的蚕丝又能放湿、排汗,非常的透气。所以真丝的织物给人干爽、顺滑、舒适凉快的感觉,有利于防止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的产生。真丝对于皮肤伤口和湿疹褥疮等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用真丝织物包扎伤口,能起到吸收水分和促进蒸发的作用,让伤口保持清洁,加快伤口愈合。蚕丝卫生巾、护垫、面膜、外科手术线、创伤保护膜等等蚕丝制品就具备此些功效。 6.化学稳定且富含营养:蚕丝在酸碱作用下能被水解破坏,尤其对碱的抵抗能力更差,遇碱即膨化水解。蚕丝的耐盐性也较差,中性盐一般易被蚕丝吸收,使蚕丝脆化。蚕丝的成分较复杂,是一种蛋白质纤维,含有1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蚕丝做的衣服接触皮肤,能增进细胞的活力,还可以防止血管硬化、抗衰老的功能,帮助皮肤维持表面脂膜的新陈代谢,可以保持皮肤滋润、光滑。很多的爱美女士都喜欢穿真丝的睡衣,睡觉也喜欢用真丝的枕套,对人体的健康和美容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蚕丝卫生巾、护垫、面膜、外科手术线、创伤保护膜等等蚕丝制品均能提供营养。 7.光学性质:蚕丝的耐光性较差。紫外线的照射会使丝素中的酪氨酸、色氨酸的残基氧化裂解。蚕丝发脆泛色,强度降低。真丝在太阳下面暴晒会变黄,是因为真丝吸收了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非常有害,真丝的服装可以起到预防紫外线的功效,避免直接造成对人体皮肤上的伤害。 8.亲肤力:从柞蚕丝素蛋白及人体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可见,胶原蛋白的氨基酸成份主要是7种。而这7种氨基酸又恰恰是柞蚕丝中含量最高的,占约95%。蚕丝与人体之间具有优异的天然亲和性,丝绸与皮肤间不会产生静电,而人们喜欢蚕丝的那种触感就不难理解了。 9.热学性质:蚕丝耐热性较强,其分解点为150℃左右。同时也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率比棉还低。真丝服装除了具有抗紫外线的作用外,还具有阻燃性,遇火不容易烫伤皮肤,它的多孔性纤维空隙还可防御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袭。 10.丝鸣:干燥的蚕丝相互摩擦或揉搓时发出特有的清晰微弱的声响,称为丝鸣。丝鸣成为蚕丝独具的风格特征。 虽然大家经常使用或者接触蚕丝,但可能没有想到蚕丝居然会有这么多的特性与功效吧。研究蚕丝的特性与功效之后,此时蚕丝卫生巾应运而生。蚕丝的运用是从原材料上将卫生巾的弊病消除,应该说是卫生巾史上的一次革命。
26.蚕 妇(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27.村景即事(宋)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28.村居晓起(宋)韩维天星何寥寥,野旷风露清。田父出门望,山鸦绕舍鸣。蚕桑从此起,农里各有营。顾惭不耕者,日宴掩茅衡。29.过横远途中(宋)陈宗远蚕桑事已过,耕稼老农勤。桥断荒村雨,山埋半岭云。小松穿石出,野水落田分。茅店倾醨酒,相看亦论文。30.罗 敷 词(宋) 戴复古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蚕饥蚕饥,采叶急归。31.山中寄外(宋) 龙辅利名何足事,山中乐未央。郎如学耕耨,奴便学蚕桑。32.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3.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於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34.思 归(宋) 冯时行安用区区五斗鸟,竹篱茅屋唤人归。闭门高卧不通客,倚树长吟懒系衣。秋稻水乾还筑圃,春蚕桑尽欲鸣机。山云野树吾家物,身瘦何妨道自肥。35.田间记老农语(宋)虞俦偶从野叟问耕桑,说到春来日日忙。老尽吾蚕桑自绿,化残胡蝶麦犹黄。迎梅已过三旬雨,秧稻初齐五月凉。天上何人调玉烛,但知击壤乐时康。36.题耕织图(元)赵孟頫釜下烧桑柴,取茧投釜中。纤纤女儿手,抽丝疾如风。田家五六月,绿树阴相蒙。但闻缫车响,远接村西东。旬日可经绢,弗忧杼轴空。妇人能蚕桑,家道当不穷。更望时雨足,二麦亦稍丰。酤酒田家饮,醉倒妪与翁。\《诗经.小雅.隰桑》隰桑有阿, (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难。 (桑叶儿多么丰满。)既见君子, (见着了我们人儿,)其乐如何! (我的心多么高兴!)隰桑有阿, (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沃。 (桑叶儿嫩绿汪汪。)既见君子, (见着了我的人儿,)云何不乐! (怎么不心花怒放!)
周泽扬 ,男,重庆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内江人,1958年7月生。1978年3月考入西南农业大学蚕学专业。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留西南农业大学工作。1987年2月公派赴日本留学,先后获日本信州大学硕士学位、大阪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3月回国。1996年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2003年初任西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2004年9月调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目前兼任重庆市第2届政协委员, 国务院学位办农业推广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博士后联宜会副会长,重庆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次生代谢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主研16项。特别是近两年,作为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之一,组织推动完成了家蚕基因组计划研究工作,使我国在本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除此之外还先后在国内外十几种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1997年被授予重庆市北碚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9年被命名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为“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评为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徐建群,女,1965年5月生,四川仁寿县人,1988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蚕桑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乐山市政府副市长,民建乐山市委主委,四川省人大代表。徐建群于1988年8月至1995年5月先后在乐山市丝绸公司科技规划科、蚕桑蚕种科、行业管理科任副科长;1995年10月至2000年1月任井研县政府副县长;2000年2月至2003年4月任乐山市政府市长助理;2003年4月到现在任乐山市政府副市长,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妇女儿童等工作。曹阳,男,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昆虫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四川江油市人,1958年4月1生。1982年2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前身之一)蚕学系, 1985年2月和1999年6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年2月至1993年6月在西南农业大学生物学部工作,先后历任生物学部副主任、学校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9月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6月调人华南农业大学工作,1997年12月晋升教授,先后任职蚕业服装系副主任,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副主任等职。现任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蚕学会常务理事,《蚕业科学》编委。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重大专项等课题。(1)初步建立了 “λ噬菌体重包装技术检测环境诱变剂新方法”和“家蚕蛹-BmNPV病毒系统检测环境诱变剂及致突变分析方法”。2003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2)对家蚕和果蝇等昆虫抗菌肽基因的功能鉴定、家蚕细胞凋亡和自噬、抗菌肽生物技术等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Gene》、《Insect Science》、《昆虫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遗传学报》、《中国环境科学》、《遗传》、《癌变、畸变、致突变》、《免疫学杂志》、《蚕业科学》上发表论文30多篇。指导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近30人。2001年和2002年两次到英国Leeds大学生物学院进行短期合作研究。曾先后到香港城市大学(2002年)、泰国他信大学(2002年)和台湾大学、中兴大学(2007年)进行访问讲学。目前研究方向:①家蚕和果蝇等昆虫抗菌肽基因的功能鉴定与免疫诱导模式;②家蚕变态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③抗菌肽饲料添加剂和抗菌肽兽用药物制剂。高谦,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乐山人,1961年出生。1982毕业于西南农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蚕桑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牙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出站。高谦博士长期从事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回国以来致力于结核分枝杆菌功能基因组、结核病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细菌生物膜方面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目前担任国外结核病杂志《Tuberculosi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和《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委,中国防痨协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973、86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适应不同开发工具的DLL设计与调用 周松茂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0/06 2 适应不同开发工具的DLL设计与调用 周松茂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0/03 3 茶园中如何使用除草剂 周松茂 蚕桑茶叶通讯 2000/02 4 茶树不铺黄心土扦插新技术应用试验 刘金根 蚕桑茶叶通讯 1999/04
一.以小见大,由点及面 鲁迅先生在比较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式样时认为短篇小说的优点是“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集外集》近代世界小说集小引)因此,短篇小说不该成为长篇小说的压缩,它的长处在于以小见大,由点及面,从部分到整体的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在这点上,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楷模。 首先,莫泊桑以有限的篇幅,少许的人物和比较单纯的背景及事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时代的某一侧面或片段本质。他常常把确定的主题,高度凝练地集中到几个场景和场面中去表现。 赞扬普法战争中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表现这一主题时,他很少在广阔的背景和复杂的情节中,全面地展开法国各阶层人民反抗普鲁士侵略军的斗争,他多半写其中的一个插曲。例如《蛮子大妈》,这片短篇小说描写一个普通法国劳动妇女,她丈夫因私猎被警察击毙,相依为命的儿子在两国宣战后从军,她一个人孤单在家。普鲁士军队开进村子后,派四名年轻士兵住进她家,起初她跟他们相处得不错。有一天,她突然收到儿子被普军炮弹炸成两段的噩耗,就在当天夜里点燃自己的房子,把四名普鲁士士兵烧死了。小说特别突出“蛮子大妈”临刑前的一幕:她同时拿出两张纸,一张是报告儿子牺牲的信件,另一张是她记下四名普国士兵姓名地址的纸单。他要求通知他们家里,并对普军军官说:“您将来要写出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是我干的……请您不要忘了。”然后从容地等待处决。 小说截取了普法战争中一个很小的断面,生动反映出法国人民对侵略军的深仇大恨,更可贵的是有深度地揭示了这场战争的危害。当普军侵占法国领土时。法国人民协同法国政府奋起反抗,是正义的爱国行为,值得歌颂,但这次战争归根结底是由于两国统治者争夺欧洲霸权引起的,所以,真正的受害者不止是法国人民,也包括普鲁士人民。两张纸就是这种实际情况的凝练而巧妙的艺术概括。 其次,在短篇小说的艺术构思上,莫泊桑不制造离奇情节刺激读者的好奇心。他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生活片段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真实。他从一把伞的小洞眼看到市民利己主义哲学;用一根绳子绕出一个趋炎附势荒唐混乱的世风;不见了一串项链,引人寻找小资产阶级丢失的淳朴(《雨伞》、《绳子》、《项链》)。 二.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 莫泊桑善于描写人情世态,他的每片短篇小说都是一幅幅生动的法国生活风俗画。他的短篇小说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本人基本上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表达这种倾向,尽力做到客观、冷静。但是小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激情,它的激情隐藏在内容之中。“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中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自然界露面一样。”恩师福楼拜的这句话对莫泊桑产生过较大影响。 在更多时候,莫泊桑把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之中。譬如,他对自己所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的态度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1881年2月15日在巴黎《新杂志》上发表的《在家里》写出了一桩奇特的家庭变故。工作多年,刚刚得到勋章的老科员伽辣汪90岁高龄的老母,突然在饭桌上病故。随后,许多有关联的人员都卖力地表演:诊断医生不顾人家死活,自己先闹一顿饭吃。邻居剃头师两口子为了要不要去看望而吵架。儿子虽到处诉说自己的悲伤,目的不过是“去引起别人的吊慰,使自己变为若人注意”。媳妇是单打老太太主意,终于在财产竞争者——丈夫的姐姐到来之前,怂恿丈夫把老人的美女玩球挂钟和大理石前的五斗橱抬到自己屋里。哪料,第二天儿子发出讣告,又开始吃饭时,老人竟“死”而复活——原来只是一种昏厥症。众人正吃惊,老人的女儿和女婿来了,老人因为已经知道儿子、媳妇的行为,对女儿特别亲热,结果又引起媳妇和女儿、女婿的一场混战。在上述情节和场面中,作者用辛辣的笔调勾勒出各色人物脸谱:吝啬的老母,贪婪尖刻的儿媳,怕老婆,爱虚荣,假情义的儿子,凶神恶煞般的女婿和贪心的女儿,似的庸医,“看死人来求自己开心”的吊客……把小资产阶级市民自私、狭隘、庸俗的特点揭露得淋漓尽致。从中,读者认识到当时法兰西社会风气的腐败和道德的堕落,正是作者流露的“倾向”。读者还可以产生对这个社会制度的怀疑和否定。而这种“倾向”是通过作者冷静的、纯客观的叙述体现出来的。 莫泊桑如此这般冷眼看人生,客观写世界,并没有妨碍或减弱他的倾向性的表达。相反,倒是造成了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更加打动读者。 三.工于构思,巧做文章 构思和布局的巧妙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又一大特点。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巧妙、引人入胜的情节结构和布局使莫泊桑的小说生动而富有吸引力。他的短篇小说常常像故事一样娓娓动听,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在似乎平淡的叙述中,早已埋伏了精心设计的妙笔。有时,正在缓慢进展的情节会因为一个细节的插入而迅速推向高潮,形成意想之外的场面。人物和主题从中得到深刻的表现。有时先制造重重迷雾,故意将读者引入歧途——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做出种种猜测,而结果却全然相反。几乎每篇都新颖别致又存在一个共同点:入情入理,真确可信十分自然朴实。为了实现精巧和自然相统一的艺术构思,莫泊桑出色的运用了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这里选以下2点重点分析。 1.设计疑笔,使情节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当真相揭开时给读者造成一种深刻难忘的印象。 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突出的是《珠宝》。小说刻画了一对平庸的“小人物”夫妇,他们爱金钱胜过爱一却。小说布下两个疑阵:开始是夫妻“恩爱”,接着是丈夫“爱名誉”。小说开篇多方面渲染夫妻间感情融洽、笃厚。妻子出嫁前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具有一种安琪儿式式的纯洁风范”。婚后凭“巧妙的经济手腕制家”,使丈夫“过着一种难于相信的幸福生活”“以至于相遇六年后,他之爱他甚于初期”。随后,轻轻点出妻子的缺点:爱看戏和爱假珠宝。但突然之间,她看戏着了凉。“第二天,他咳嗽了。八天后,她害肺炎死了”。于是,一却都由这关键的一笔而发生变化。丈夫失掉妻子,不但情感空虚,而且经济窘迫。过去尚可充裕度日的工资,现在只供他一人花销都不够。他无措了,借债,追求金钱只好在发薪前去卖妻子留下的“假”珠宝。不料,却驱散了夫妻“恩爱”的迷雾。原来妻子爱他是“假”,“假”珠宝货真价实,是妻子用爱情和色相的代价换来的。故事到此也许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的解剖刀没有放下,它又深入到丈夫的灵魂。第二个假象又出现了:他知道珠宝是真之后,对妻子的贞洁产生怀疑,竟昏倒在地。真是痛苦已极、羞愧难当。然而,当他走在街上,看到有钱人悠悠然的样子,羡慕之情,悠然而生,他不顾一却的把妻子的项圈和另外的珠宝全买掉,得到近二十金法郎的巨款。这时,先前的震惊、羞愧、伤心、全被他对金钱的贪欲扫光了。他不但心安理得地接受妻子用欺手段所获得的珠宝,而且恬不知耻地以此夸耀于人。至此,爱情、家庭、名誉……一却都是假的,惟有珠宝,惟有金钱才是真的,他能够主宰和役使一却。 “珠宝”所揭示的事实和道理,本来是资本主义社会司空见惯的最寻常的生活现象和逻辑,莫泊桑的本事是化平淡为新奇,写出了这篇真真假假,以假衬真的故事,而且剖析了人物的灵魂,所以才会令人读了“啼笑皆非”,慨叹不已,这就是作者运用疑笔进行构思所产生的艺术力量。 2.借力于“巧”,这种“巧”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统一。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故事本身相当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缺乏故事性的,但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其原因在于作者铺砌摒弃了平铺直叙,采取两种巧合方法,从而更加强烈和深刻地表现小说人物的命运和主题思想。小说开始并不去写于勒,极力渲染的倒是兄嫂家庭的困窘和全家急切盼他回来的心情。紧接着,又概括插叙于勒的历史,他先前如何挥霍金钱成为全家的“恐怖”,而后又在外面混得不错,变成了全家“唯一的希望”。这些描写都为于勒在基本情节中正面出场蓄满了气氛,造足了条件,使读者急于知道他能否回来,回来后会怎样。但揣摩透了作者心理的莫泊桑并不急于回答。他故意剪断了于勒的线索转而写上文交代过的另一条线索。即写二姐的婚事。莫泊桑不露痕迹地一笔写来,终于让于勒在全家去哲赛岛旅行所乘的海轮上突然露面,并且被兄嫂认出。但是十几年来全家千呼万唤,望眼欲穿的于勒,把时来运转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身上的于勒,此时竟败落成一乞丐模样的卖牡蛎的人,太出人意外。然而,这种意外含有合理成分。于勒被兄嫂赶到美洲后的兴败,正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风雨飘摇,可上可下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共同命运的真实写照,也完全合乎作为这个阶级的“败家子”的于勒的性格发展规律。莫泊桑忠于生活,忠于人物性格,使巧合的运用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合理性,而他在叙述中所作的渲染、铺垫。则是保证上述情节偶然性与必然性,出人意外与合情合理,精心设计与自然平实相统一的必要的艺术处理方面的因素。 莫泊桑的艺术构思,体现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一方面要使作品具有独特性,要调动起伏、真假、巧合等艺术表现方法,造成一种偶然、一种特殊、一种意外……另一方面,还需运刀动斧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这样的艺术构思必须要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结构形似。他的结构,从叙述方式看,既采用由原因推向结果的顺叙式,又采用由结果溯原因的倒叙式,还有插叙之中再杂倒叙。从结构手段看,许多篇章在情节的主干以后,还在开头设有“引子”,结尾也多有照应。这不是莫泊桑的独创,而确实是他结构小说时最喜欢用的一种手段。 四.准确而传神的细节描写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他的短篇小说里,细节的描写既准确又传神,他的短篇小说里许多人物之所以能够站起来给人留下经久不灭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跟他细致的细节描写有关。 莫泊桑很善于通过特征性的典型细节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态度,自己的社会观点和美学理想。他的成名作《羊脂球》就含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他善于选择和提炼典型化的细节,因此他的作品里,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落笔不多,却能跃然纸上学习栩栩如生。故事的情节展开并不曲折复杂,却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小道具派大用场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细节描写的“特技”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莫泊桑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曾运用过雨伞、绳子、跳蚤、项链、珠宝等道具。而运用最成功的是《项链》中的那一串改变玛蒂尔德命运的项链。《项链》中的这串项链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比《雨伞》中的那把雨伞,《绳子》中的那根绳子,显然更重要。小说前段归结到借项链,转折段起因于丢项链,后段是为了赔项链,结果发现原来是假项链。在故事进程中,这串项链每一次出现,主人公的悲剧都有一次新的发展,在作品结构中,他又将各部分自然、紧密、有机地沟连起来,浑然一体。 最后说一说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语言。他的 短篇小说的语言是准确的、明晰和生动的。曾经使托尔斯泰和法郎士赞叹不已。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风格,如果用几个词简单加以概括的话,那就是:简练、精致和优美。
伯桑《项链》 女主人公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一次,接受了部长举办的晚会的邀请。罗瓦赛尔太太由于虚荣心作祟,向一个贵妇人借了一条项链。后来这条项链不慎在舞会上丢失,罗瓦赛尔太太为了赔给朋友一模一样的项链,落入高利贷的陷阱,就此开始了艰辛的生活,葬送了十年的青春。最后,当她在还清欠款后,偶遇那位贵妇人时,妇人却告诉她那条项链其实是假的。 第一篇: 读莫泊桑《项链》有感 我很喜欢法国的作家与作品,小学时我就看过小仲马写的《茶花女》,中学时又拜读了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后来又因为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少不了对法布尔的《昆虫记》又有几分推崇,但对于法国最负盛名的中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却知之甚少。 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了莫泊桑小说集,抱着一中消磨时间的态度轻松地看完了其中一篇短篇小说《项链》 《项链》写的是教育部职员骆尔塞的妻玛蒂尔德,她为了参加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把丈夫准备买鸟枪的四百法郎那去买了衣裙,又向女友佛莱思节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在晚会上,她的姿色打扮显得十分出众,“男宾都望着她出神”、“部长也注意她”。她觉得这是“一种成功”,十分满意。回家后,她脱衣时突然发现项链不见了,夫妇大为惊骇,在遍寻无着的情况下,只好赔偿。在首饰行里,他们找到了一串一模一样的项链,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由于他们本身生活就不是很宽裕,面对这一笔大数目,他们不得不到处借债,最后买了一串真的钻石项链还给物主。但此后,他们整整花了十年工夫,才还清了债务。后来的一天,玛蒂尔德碰见女友佛莱思节,在言谈中知道先前借给她的项链是件赝品,而她却赔了真的项链。 上网看了许多对于《项链》的评价,大都是讲小说辛辣地嘲讽了小资产者图虚荣,幻想,好钻营的劣根性。 读完整篇给我的第一个感想是可笑,命运真的很弄人,生活是这么古怪,这么变幻莫测!一串项链使她平步青云,也可以断送她的一生。但我并不认为她为了参加舞会而去买衣裙,借项链是一个错的决定。谁不美?谁不希望受他人注目?受他人尊重?如果她的行为是图虚荣,那么我们熟知的灰姑娘是不是也很虚荣?灰姑娘也曾为没有美丽的衣裙与华丽的马车而不愿参加舞会,但从古至今又有谁曾说过她的这种想法是一种奢侈的需求。幻想?幻想也是一种错误吗?谁不曾幻想?不会幻想的人就没有思想。好钻营?的确,她的确好钻营,有了衣裙好不满意,还要饰品。可她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更加光彩耀人,难道对于美的追求也是一种错误吗? 小说中的一个小情节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文中是这么写的“每当她看到那个布列塔尼女佣在帮她料理她的微不足道的家务时,总勾起她的伤心和恼恨,并使她想入非非。”当时她还是个小职员的妻,从中不难看出她对于生活的不满足。可当她负债累累,家里的粗事,厨房里的肮脏活儿都由她自己干时,她又开始对于过往的日深深怀念。人总是如此吧!对于身边拥有的总不放在眼里,认为理所当然,看做微不足道,可当他们忽然失去时,才开始想要珍惜,想再次去拥有,可那又有什么用,失去就是失去,永远也无法回到往昔。这不禁又令我联想到了自己,在放暑假的时候总觉得太无聊,时间太过漫长了,没事干,生活地很没意义,天天有空闲的时间玩、睡觉、休息。靠学了,学习的紧张,繁重的作业,压得人喘不过气,放学后总希望有一段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好好的放松,不一定要去哪里游玩,只要让我好好的睡一觉就很令人满足,反毕竟这种愿望已成了一种奢侈。 第二篇: 《项链》读后感——虚荣心 人的感情总是容易令人迷失自己,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其实环境是人为缔造的,而个人对环境的看法是主观的,对人生的价值也是主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事物美观而喜,亦不因生活贫穷而悲。 《项链》这是故事中的主角玛蒂尔德,便是一个为贪慕虚荣而招祸的典型。假如她不去借项链,假如没弄丢,假如……她仍会迷人,但造化弄人,一次误会让她花十年把青春都提前消耗掉了。 一个人只要有追求荣誉的欲望,就不可能没有虚荣心。我们若是深自反省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平素恐怕都或多或少因受虚荣心的驱使而说过一些可笑的话,做过一些可笑的事。只是有的言行无伤大雅,有的言行令人生厌,有的言行不仅未能博得虚荣反而招辱、惹祸罢了。托尔斯泰说:“没有虚荣心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此言确为至理,因为人人都有追求荣誉的欲望。 尽管人们都懂得,虚荣是表面的荣誉、虚假的荣名,但很少有人能够不为虚荣所动。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羡慕的眼神会使我们神舒心悦,一句大而无当的恭维会使我们眉开眼笑,一句言过其实的赞誉会使我们沾沾自喜,一个毫无实质意义的头衔会使我们引以为荣……许多虚荣心强的人在得不到虚荣的甘霖滋润时,便会想方设法谋取虚荣:有的人每有客来便要出示他与名人的合影;有的人常常津津乐道他曾与某显要共进晚餐;有的人总爱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富亲贵戚……总之,那些人若是靠自己的品质和业绩无法赢得荣誉,便要借那些碰巧和自己有过点头之交、擦肩之缘的名流显贵,以及拐了八道弯的瓜葛之亲来为自己增光添彩。但是,毛姆曾云:“靠着能向朋友谈起你认识的名人而获得的荣耀,只能证明你自己是无足轻重的。”看来,借他人之光虽然可以赢得一点虚荣,却并不能因此增加自己的分量。 《项链》这篇小说告戒了很多整日生活在幻想里而没有付出实际劳动,只想借他人之光赢得一点虚荣的人们:要么努力奋斗,开辟美好的未来;要么安贫乐道;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只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项链》读后感 看过《项链》的人大多都会把矛头直接指向那个美丽娇媚,但却出身不佳的女子的愚蠢,然后再自认为理智且正直地辛辣地指出小资产阶级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种种人性的弱点。整篇小说作者都在调刺着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 没有人能强行压制一个人对美,对富贵,对安逸生活的本能追求,对玛蒂尔德也是一样。她美丽动人,本不应该是城市平民的一员,但却受命运的捉弄降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在幻想有一个有钱的公子爱她,娶她的梦破灭后,她又嫁给一个同等地位的小职员,象其他中产阶级妇女一样,经营起了自己的的家庭。但事实上,在玛蒂尔德成为路瓦载夫人后,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向前延伸。 小说的开头描写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极为不满,梦想像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那样过高贵、风雅的生活。这种理想显然并不高尚。她确实虚荣,但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谁不想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呢?谁又愿意忍受贫困与丑陋呢?玛蒂尔德“美丽”、“丰韵”、“娇媚”,正是因为“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于是她心里就凭添了几许的不平与怨恨。年轻的她因为不能过上奢华的生活而整天郁郁寡欢。为了排遣自己的“不幸”与“痛苦”,她找到了一个出口——“梦想”。由于当时法国现实中,人们疯狂地崇拜金钱,拜金主义无情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生活和婚姻。于是,玛蒂尔德不愿面对现实,而把理想寄托在梦境中,此时,可怜的玛蒂尔德已完全被虚荣心俘虏了,但是她却从来不想掩饰自己的渴望与痛苦,所以她并不虚伪。这种虚荣的真实感情表达可能让我们感到不自在,忍不住地批评几句。但是对于过不上自己满意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伪的一面得到奢华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受着做人的基本道理,维护着自己的尊严。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特别是对于她这种没权没钱的小妇人来说,特别是在丢失项链之后,欠下一大笔债款,在这种种和打击面前,她终于丢掉幻想,面对现实,用自己艰辛和诚实的劳动生活下去。 当我读完“失项链”部分,我不禁想:“为会么她会选择偿还这条路。其实她可以逃走或赖帐,远走高飞,不了了之。或者向朋友说明“真相”。但她都没有这样做,可见其自尊一面。“或者还可以在夜会街头用美貌吸引男人们的注意,很轻而易举还掉债务”。在当时法国确实有不少的女子愿意出卖人格,牺牲尊严而享受高物质消费。但她还是没有这样做。路瓦栽“决然”说:“要还!”,他们没有一丝的犹豫,他们悄然坚决地选择一条满布荆棘的人生之路一起唇齿相依地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昨天,走过今天,走过明天。玛蒂尔德洗衣服,干杂活,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节省,原先高贵美丽的她变成胡乱的挽着头发,歪着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双手的粗俗妇人。她变了,十分贫困生活的磨擦,不仅改变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她的精神。艰辛的劳动、生活,把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云端拉回切切实实的地面,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新生的玛蒂尔德。这时我不禁地为玛蒂尔德喝彩。 项链丢失后,青春美貌和人格尊严这两个法码摆在人生的天平上,逼她作出选择。她决定放弃青春,选择尊严。人生最重要的时刻说是懂得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那么对她来说那极细小的一件事是“败坏”她,还是成全她呢? 最初玛蒂尔德被强烈的可怕的虚荣心所俘虏,后来,她义无反顾地作出令人惊讶的决定。最后,当她再遇自己依然年轻美貌的朋友,当她得知假项链的事实后,她的脸上露出灿烂的天真的笑容。这笑是她自信和骄傲的表现。 小说发人深省之处是让我们目睹了污浊,虚假,拜金的社会中的一颗金子般的心,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不幸在于不能盼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而白白地增加烦恼,同时她是幸运的人,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生活不只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是脚踏实地一步步的走过。
论 玛 蒂 尔 德在一间低矮的小阁楼上,一位容貌衰老的“劳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独自坐在窗前凝神遐思,她回想起十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回想起十年前那个给她带来深刻变化的舞会,回想起当年编织的梦的追求……想到此,她感慨万千,不能自已—— 一 这位名叫玛蒂尔德的女子本来不应是城市平民的一员,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完全可以象其他中产阶级妇女一样:嫁给一个同等地位的小职员,建立起温馨的小家庭,承担起社会赋予她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在玛蒂尔德成为路瓦载夫人后,她的人生之路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向前延伸。 她婚后的生活就是如此:差强人意的住宅,“好香的肉汤”,有一个小女仆“替她做琐碎家事”;还有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因此,这位不需要任何劳作的少妇风采依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保养她那美丽的容貌、“粉嫩的手指”和作种种“狂乱的梦想”。 命运为她安排了这种舒适的生活,但她却对此毫不知足,不屑一顾,统统以“寒伧”、“穷酸”而鄙视之。 她凭什么不守本分、想入非非呢? “她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这可不是每个女子都具备的条件。假若穿上一件漂亮的长衣裙,再戴上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出现于上流社会的喜庆宴会,足使那些自视为高贵无比的太太小姐们黯然失色!——夜会上动人的一幕证明玛蒂尔德对此有着充分的自信。 她又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教会女校是贵妇人的摇篮,它赋予玛蒂尔德以高雅的气质和温柔的性情,这位“天生聪明”的玛蒂尔德当初无疑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更为糟糕的是,她竟然异常熟悉上流贵妇人的生活方式!与那位佛莱思节夫人——一位典型的贵妇人——的交往让玛蒂尔德得以亲眼目睹这些令人心动神摇的场面:宽敞的客厅,东方的帷幕,古式的壁衣,珍奇的古玩,粉红色的鲈鱼和松鸡的翅膀……还可以在幽静的厅堂里,带着迷人的微笑,“跟那些一般女人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玛蒂尔德的自身素质与上层贵妇人相比毫不逊色。她具备了跻身于贵族阶层的全部条件--家景的贫寒和地位的低微除外!因此,“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侈的生活”,并为此而“不断地感到苦恼”。 于是,悲剧发生了。 假若玛蒂尔德容貌平平,假若她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粗俗不堪,假若她没有交结"有钱的女朋友"而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一无所知,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玛蒂尔德将会安分守己地充当路瓦载夫人而毫无怨言。 假若玛蒂尔德出生高贵,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她将成为贵夫人中一朵鲜艳无比的花朵,交际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明星。不是吗?那个难忘的星期一的夜晚,发生在教育部礼堂的动人一幕充分展现了她的无比魅力! 二 但这都仅仅是假设。现实是:她丢失了项链!当她正向理想王国迈进,似乎将要叩开大门之时,忽然跌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连原先中产阶级的地位都无法保全,而成为一个普通的下层劳动妇女。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可怜的玛蒂尔德当然无法预测未来的命运,可常识告诉她:丢失项链将是灾难的降临,在未来的岁月中必须为此付出及其沉重的代价! 夜会上,玛蒂尔德的迷人风采降服了所有的男宾,他们“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白领阶层!)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 多少年来朝思暮想、萦绕于怀的就在于此,还有什么比得到上层男子青睐,统统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更令人陶醉的吗?至于贵妇人的羡妒的目光则让其感奋不已!虚荣心得到极度满足的直接后果必然产生更为强烈的欲望,去寻找机会再显身手。无论如何,她已不可能回复到原先那种单调、寂寞和贫寒的“路瓦载夫人式”的生活。夜会的成功意味着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因此,夜会后的玛蒂尔德不可避免地命运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某位上层男子不顾世俗偏见,与她倾心相爱,娶其为妻;一是玛蒂尔德投入某个男人的怀抱,成为他的情妇,手中的玩物。 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已得到相当的发展,社会秩序的确立导致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而中世纪以来温情脉脉的道德观念则已被铜锈蚀得面目全非,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成了彻头彻尾的童话。那些自视高贵的正人君子们极少有勇气或者说犯不着与传统观念决裂,联姻本身是一种巩固社会地位和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尚不能将个人的前途置之度外的话,至于所谓的“爱情”生活则完全可以通过联姻之外的方法得以补偿。既然在婚前她无法"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婚后的路瓦载夫人——将永不可能成为豪门贵族家庭的女主人。 那么,“假若没有丢失项链”,答案不是显然的么?玛蒂尔德丢失了项链,但人性得以复归,客观上遏止了其在堕落的道路上的迅速下滑。从这个意义上讲,项链的丢失拯救了一个人的灵魂。于是,玛蒂尔德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城市平民的生活。 这是一场人生的悲喜剧。 三 另一个极端亦会导致堕落。 在生活中不乏一些女子经受不住贫困和债务的重压而走向堕落,她们可以去偷、去抢、去、去卖身——只要玛蒂尔德愿意,她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是她们的出身”。 我们来看看这对夫妇陷入什么样的困境:家中可怜的一点积蓄和丈夫继承的一笔遗产赔偿殆尽,外加一万八千法朗的可怕债务,还有不能如期偿还债务而面临破产或坐牢威胁的巨大精神压力--他们瘦弱的肩膀上承受得了这付重担吗? 然而,玛蒂尔德“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慨,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迎接十年艰苦生活的严峻考验! 是什么原因导致她没有堕落而勇敢面对现实,接受生活的挑战呢? 在赔项链,还债务过程中所作的种种努力以及贯穿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小职员的谨小慎微和诚实、天真的性格在玛蒂尔德身上是统一的--她毕竟有别于缺乏良好教育的下层平民和充满了虚伪、道德沦丧的资产阶级的。此外,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精神亦证明她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可是这并不是玛蒂尔德鼓起勇气承受十年艰苦生活磨难的根本原因。 我们还是来看看玛蒂尔德十年后的形象吧。当初引起她“狂乱的梦想”的所有资本--高雅、美丽和温柔荡然无存,“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此刻,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真正的“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既不是中产阶级的小家碧玉,也不是珠光宝气的贵妇人。 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对上层资产阶级生活的热烈向往,这种至死不渝的努力追求在十年磨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即对这个夜会的美好的回忆: 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让人倾倒啊。 一夜风流,十年艰辛。值,还是不值?玛蒂尔德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夜会是她一生中唯一的高潮,是她自身价值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体现,是她暗淡无光的人生经历中留下的光辉亮点。一生中能有那么一次就足够了,对这个夜会的永恒的回忆是这十年来精神的支柱,力量的源泉! 她是一位虚荣心达到极点的女人! 四 小说的结尾是这篇精美作品中最精美的一笔。多少年来,多少人想把它作为另一故事的开端,写出一部“《项链》第二”。其实以我愚见,大可不必劳神。因为小说情节乃至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至此已达极限,并无太多的发挥余地。 但毕竟作者给我们留下了玩味的余地。 佛莱恩节夫人告知这挂项链的真正价值,就意味着玛蒂尔德一瞬间成为一个拥有三万六千法朗的“富婆”,她可以藉此舒舒服服地度过后半生,把十年来的巨大损失弥补回来,甚而至于可以在这个金钱万能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成为一位资产阶级妇女。 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寻找回来的,那就是昔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那份企求,那份梦想。从项链丢失的第一天起,玛蒂尔德就明确地意识到今生已与“高雅而奢华的生活”无缘,而此时的她更是面目全非,人老珠黄,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一个城市平民——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 十年来,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是为那个的成功的夜会所付出的代价,所谓“三万六千法朗”只是这一代价的“物化”而已,正因为一夜的风流是以十年艰辛和三万六千法朗为代价,才显得它的价值弥足珍贵。对夜会的美好回忆使其心理获得平衡,虚荣心得以满足,于是玛蒂尔德勇敢地承受所有的苦难。 要是玛蒂尔德终身不知那挂“精美的钻石项链”的真正的价值,那末她仍将“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内心异常充实地度过余生。 可是现在,无可追回的青春,一生孜孜以求的希望全部被一场误会所葬送,“栽”在一挂仅值五百法朗的赝品上,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铁的事实。玛蒂尔德要接受这一严峻的事实远比接受十年艰辛要痛苦得多。 “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那挂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朗!……”佛莱思节夫人此话无异于在流血的伤口上放把盐,其效果却不逊于《祝福》中四婶的“你放着罢,祥林嫂!”玛蒂尔德很难因意外得到三万六千法朗而惊喜若狂——假若她果真会因此发狂的话,结局只有一个:精神的彻底崩溃。 尽管作者本人对产生玛蒂尔德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认识不足,而归结为偶而丢失项链之使然,尽管作者对女主人公抱有同情之心。但是,莫泊桑对她虚荣心的揭露是彻底的。从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描写了许多中下层青年为改变命运而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性事件--当然并不是都遇上丢失项链之类倒霉事。德莱塞笔下的嘉罗琳·米贝(嘉莉妹妹)就没有丢失项链,于是她成了赫斯渥之流的情妇;而《红与黑》中的于连·索黑尔则已成功地获得一纸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但最后仍不容于贵族阶级而被推上断头台。我们来听听他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吧: 先生们,我没有这个荣幸属于你们的阶级,在你们眼里,我是一个反抗自己的卑贱命运的农民……有些人要用我来杀一儆百,使这样一种年轻人永远丧失勇气,他们出生一个卑贱的阶级里,可以说是受着贫困的煎熬,但是他们在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大胆地混入有钱人高傲地称为上流社会的圈子里。 这就是我的罪行。先生们,它将受到格外严厉的惩罚…… 于连只有说对一半,社会对人性的扼杀是外在的因素,而资产阶级思想对他的毒害使其性格的扭曲则是真正的原因。如若不然,社会上不过少了一些正直、善良、勤劳的中下层人民,而多了一批奸诈卑劣的绅士和寡廉鲜耻的贵妇人而已。 一 《项链》的主题 传统的看法是,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又带有一丝酸楚的感叹——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这种看法的根据是,小说中尽管没有一句谴责玛蒂尔德的虚荣心的话,但在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中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态度。比如,开头写玛蒂尔德如何把大 资产者的奢华生活当理想,后来写她收到请帖后如何费尽心机抠出丈夫的积蓄,这一系列描写表现出这个小资产阶级妇女灵魂的庸俗鄙陋。另外,写玛蒂尔德的一个 晚上的满足带来十年的艰辛,这是对她的虚荣心的惩罚。小说最后写到十年艰辛不过是为了一件赝品,这又是对她的辛辣的讽刺。 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一种个别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有一定的典型性。不安于辛苦劳动而得以糊口的生活,看不起比自己更穷苦的人,一心想上 升为大资产者,而且希望走捷径,借侥幸的机会发迹,这是人的劣根性的表现。当然,只有少数小资产者获得了成功,而大多数小资产者在竞争中沦落到更加悲惨的 境地。《项链》嘲讽了阶级社会这种追求虚荣的可鄙风气,而且帮助我们去认识产生这种风气的社会原因。 另外一种看法是,作者无意对人物作明确的价值判断;他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震撼与深思的,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 这种看法的根据是,第一,在玛蒂尔德看来,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何况“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而不是忍受种种贫 困与丑陋,不能因此而指责她有虚荣心和追求享受的思想。在这指责背后隐藏着“安贫乐道”的价值标准,而这种将贫困道德化的价值观是十分可疑的。第二,作者 对一心追求享乐生活并没有批判,对以十年艰辛还清债务也没有赞颂,对二者没有做出明确的倾向性选择,只是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 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我们的看法是,《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 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 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二 《项链》的精巧构思 作者为了突出主题,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从逆境到顺境,然后再坠入逆境的曲折经历。起初,玛蒂尔德在婚姻上的失意,似乎使她陷入了逆境。但是,教育 部长举办舞会的请帖,给她打开了希望之门。舞服和首饰的解决,使她更接近成功。舞会上大出风头,眼看踏上了成功之路。不料,丢失了项链,使她再次坠入了厄 运。这样,逆境——顺境——逆境的转换,使人物的境遇越发显得悲惨,主题因此而更加突出。 《项链》中有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节。小说写女主人公一直向往上流社会,可是接到部长舞会的请帖后,却“懊恼”“发愁”。她在舞会上大获成功,眼看 要时来运转,却又丢失项链。赔了项链,最后才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些情节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这与作者作了一系列铺垫是分不开的。小说开端,作者大 段大段介绍玛蒂尔德向往过上流社会生活的心理,这就为下面描写人物懊恼发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据。小说还提到女主人公与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的关系,看来 无足轻重,却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此有关。在借、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毫不在意, 这蕴藏着一个暗示,项链不是值钱的东西。小说最后点出项链是假的,读者想到上文的暗示,会恍然大悟。 三 《项链》的心理描写 《项链》的心理描写细腻、深刻。作者极善于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用“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 追求”,表现她希望摆脱寒酸、黯淡、平庸的生活,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高贵夫人的梦想;通过“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表 现她自觉颇有姿色,具有跳出平庸家庭,爬进上流社会的资本的自信心。这种虚荣心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当成玩物的要求造成的,它预示了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 性。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发展也是由科技、社会、经济诸因素所决定的。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以1984年为例,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和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美国科学院估计,到2000年其产值预计可达400~1000亿美元。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高分子化学、力学、近代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医学结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与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它采用了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成果,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内容 生物力学是运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研究机体力学特征与其功能的关系。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人体伤病机理,确定治疗方法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可为人工器官和组织的设计提供依据。 生物力学中又包括有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软组织力学和骨骼力学)、循环系统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动力学等。目前生物力学在骨骼力学方面进展较快。 生物控制论是研究生物体内各种调节、控制现象的机理,进而对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方法是对生物体的一定结构层次,从整体角度用综合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其动态过程。 生物效应是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各种因素可能对机体造成的危害和作用。它要研究光、声、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等能量在机体内的传播和分布,以及其生物效应和作用机理。 生物材料是制作各种人工器官的物质基础,它必须满足各种器官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挠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由于这些人工器官大多数是植入体内的,所以要求具有耐腐蚀性、化学稳定性、无毒性,还要求与机体组织或血液有相容性。这些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目前轻合金材料的应用较为广泛。 医学影像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世界上开发科研的重点课题。医用影像设备主要采用 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等进行成像。 X射线成像装置主要有大型X射线机组、X射线数字减影(DSA)装置、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装置(CT);超声成像装置有B型超声检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等装置;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主要有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等;磁成像设备有共振断层成像装置;此外还有红外线成像和正在兴起的阻抗成像技术等。 医用电子仪器是采集、分析和处理人体生理信号的主要设备,如心电、脑电、肌电图仪和多参量的监护仪等正在实现小型化和智能化。通过体液了解生物化学过程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已逐步走向微量化和自动化。 治疗仪器设备的发展比诊断设备要稍差一些。目前主要采用的是X射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超声、微波和红外线等仪器设备。大型的如:直线加速器、X射线深部治疗机、体外碎石机、人工呼吸机等,小型的有激光腔内碎石机、激光针灸仪以及电刺激仪等。 手术室中的常规设备已从单纯的手术器械发展到高频电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各种急救治疗仪如除颤器等。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现代化的医疗技术中,许多治疗系统内有诊断仪器或一台治疗设备同时含有诊断功能,如除颤器带有诊断心脏功能和指导选定治疗参数的心电监护仪,体外碎石机中装备了进行定位的X射线和超声成像装置,而植入人体中的人工心脏起搏器就具有感知心电的功能,从而能作出适应性的起搏治疗。 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学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也就是在进行介入治疗时,采用了诊断用的x射线或超声成像装置以及内窥镜等来进行诊断、引导和定位。它解决了很多诊断和治疗上的难题,用损伤较小的方法治疗疾病。 目前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为医学成像技术,其中以图像处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为主。在成像技术中生物磁成像是最新发展的课题,它是通过测量人体磁场,来对人体组织的电流进行成像。 生物磁成像目前有二个方面。即心磁成像(可用以观察心肌纤维的电活动,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和脑磁成像(用以诊断癫痫活动、老年性痴呆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脑侵入,还可以对病损脑区进行定位和定量)。 另一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技术是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其中包括心电信号、脑电、眼震、语言、心音呼吸等信号和图形的处理与分析。 高技术领域中还有神经网络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为此掀起了一个研究热潮。它被认为是有可能引起重大突破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人脑的思维机理,将其成果应用于研制智能计算机技术。运用智能原理去解决各类实际难题,是神经网络研究的目的,在这一领域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自然界中只要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红外热成像通过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芯片及电子处理系统,将物体表面红外辐射转换成可见图像。简单来说,红外热成像原理就是利用温度成像,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红外热成像具有不受可见光影响、可24小时清晰成像、非接触测温、穿烟透雾等优势,可应用于人体测温、工业测温、自动驾驶、安消防、户外观察等。
自然界中除了人眼看得见的光(通常称为可见光),还有紫外线、 红外线等非可见光。自然界中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任何物体,随时都向外辐射出电磁波(红外线),因此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广泛的电磁波,并且热红外线不会被大气烟云所吸收。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利用红外线这一特性,采用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红外线技术的结合,用来检测和测量热辐射。物体表面对外辐射热量的大小,热敏感传感器获取不同热量差,通过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处理,呈现出明暗或色差各不相同的图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红外线热成像;将辐射源表面热量通过热辐射算法运算转换后,实现了热像与温度之间的换算。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制造业的升级需求,红外热成像技术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区别于以往的可见光,红外热成像主要依靠物体散发的热辐射构建图像,不仅为机器视觉增添了新的维度,还为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红外热成像的原理
当物体温度高于绝对值零度(-273 )时,会持续向周围辐射出载有物体特征信息的红外线, 同时这种红外线辐射还载有物体的特征信息。
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光电红外探测器将物体发热部位辐射的功率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成像装置就可以一一对应地模拟出物体表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最后经系统处理,形成热图像视频信号,传至显示屏幕上,就得到与物体表面热分布相对应的热像图,即红外热图像。
(红外热成像原理)
红外热成像的优势
红外热成像原理不同于可见光的成像,只要物体之间存在温差即可。鉴于此特性,红外热成像有以下优势:
(1)探测能力较强,可远距离发挥效用;
(2)被动式的非接触式检测与识别,隐蔽性强;
(3)在恶劣环境中可同时对多目标实现高精度、远距离监控;
(4)在强光等客观条件下,物体表面的温度场图像的显示仍旧不受影响。
红外热成像的应用领域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检验检疫、渔政监管等多个领域,能为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森林防火
在大面积的森林中,不明显的隐火容易引起大火,仅仅依靠人工监控是难以及时发现的,等发现时往往已经发展成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红外热像仪可以通过设置目标温度上限来对监测目标进行实时分析。如果目标温度达到设定上限就会发出报警信息,由此便可迅速确定起火点的位置和规模,将森林火灾消灭在萌芽阶段,消除火灾隐患。
疫情防控
发热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之一,测温则成为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利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能以非接触方式快速检测人体温度,精准测量人体温度,当超过报警温度阈值温度时,设备会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一步进行体温检查,实现快速、准确的大面积体温筛查,助力疫情防控。
渔政监管
渔政违法活动通常都选择在深夜或大雾天气进行,具有执法死角多、取证难等问题。
红外热成像设备通过探测热源发现目标,避免了以往传统监管在黑暗环境下难以发现、难以识别的弊端。监控系统自动检测过往船只并抓拍留存图像,可代替人工盯守岗位并提供有效证据。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大面积、响应快等诸多优点。随着国内外对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红外热成像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