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向科学家致敬的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向科学家致敬的论文格式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刘永坦带领团队,走过了无数个艰难公关的日夜,让如今的威海拥有6000平米的长条雷达天线阵守护海天一线,为国家凝聚起了一支“雷达铁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一位科学家成就的高度肯定,是对他们科研人生的致敬。奖项的背后,是漫长又寂寥的探求过程,是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和勇攀高峰的勇气。在这个社会上,科学家应该受到无与伦比的尊敬和崇拜。他们有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家国情怀。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科研前线,继续带领团队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为构建“海防长城”添砖加瓦。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让人崇敬。

赞美你,伟大的科学家 --读《崇尚科学 传播文明》有感赞美你,伟大的科学家!你们那神奇而辉煌的一生,似星星耀眼的功勋,都让我们无限敬仰;你们那求真求实,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更值得亿万少年儿童学习!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奠定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是早年那孜孜求学的精神。无数科学家,从小就扑进了科海之中。著名的真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爷爷,年幼时总在劳作之余跑到学堂外听课,或翻看父亲桌上的书籍。凭着一颗不穷的求学上进心,他方年13便以出色的考试成绩被清华学堂录取。少年时代的刻苦求学,为他走上科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啊,哪位科学家不是早年勤奋刻苦地学习?作为祖国的花朵,明天的栋梁,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该如何把握好今天?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敲开了科学大门?是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求实创新精神。在旧中国和解放初期,一些来帮助中国找油田的外国专家,轻率地给我国戴上了“贫油国“的大帽子。地质学家李四光没有被外国的“权威“结论吓倒,坚持认为我国国土辽阔,天然资源理应非常丰富。他和勘探队员一起风餐露宿,到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的地区进行调查、勘探,终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一批特大油田,用事实证明了“权威“的结论是错误的。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不正是我们新世纪少年儿童必须发扬的科学精神? 是什么令科学家对科学探索如此痴迷?是为科学,为人类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意志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居里夫人在那个破木棚里,既是学者,也是苦工,她以惊的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忘我工作,从数吨的沥青油矿渣找到了新的元素钋;从3吨铀矿渣中犹如大海捞针般的提纯出克镭。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与健康。居里夫人这种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啊! 是什么令科学家流芳百世?是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两弹元勋王淦昌为了研制自己国家的原子弹、氢弹,放弃了许多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从1961年到1978年,隐姓埋名了17年之久,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学不分国籍,可科学家们却有自己的国籍。许多中国科学家都曾在国外留学,但最终他们还是回到了故土。因为他们的根在中国,情系中国。他们的中国心让我们少年儿童敬佩,让世人称赞,更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向你致敬。你们的献身科学、奋力拼搏、坚忍不拔、契而不舍、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将引领新一代少年儿童走向更加美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方法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五;建议

。。。。。。。。。。。。。。。。。。。。。。。。。

捷克科学家的论文格式

在学习上,我们经常会要遇到需要进行对科学家的素养论文写作,由于我们对科学家了解不多,这让我们十分为难。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科学家的素养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科学家的素养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作为一个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一个科学家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科技伦理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做了一些个人的阐述和总结。提高大学生科学家素养的问题已经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科学家素养》是一件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深远意义的课程。

关键字:大学生,社会责任,创造性思维,科技伦理,人文素养

一 、我国大学生科学家素养能力缺失的现状

杨叔子院士在论述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时曾经说过: “科学与人文,是一个人实现高度完美的双翼, 也是一个国家 、 一个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双翼;只有双翼腱劲,才能冲霄而上,长空竞胜 。”我个人是非常认同这句话的。

(一)专业知识缺失

现在的应试教育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涯中,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的深入程度并不够,很多大学生都是会本着以应付期末考试为目的,大学四年只是为了一张毕业证和学位证,在这种消极心理和侥幸心态的促使下,学习专业知识就变成了一项任务,而不是因为对专业知识的喜欢去深入的学习它。这种思想导致每年毕业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越来越下降。

(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的发展,一系列外来事物的引进导致我们的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已经变得越加明显。据统计,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三年之内的跳槽率高达98%。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当代的大学生对人生的规划不够完善,思想不够成熟,不能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工作,这种行为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鲜明的体现。

(三)思维方式的缺失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思维方式的缺失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在以前不论是布置作业还是考试,学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动脑筋开始思考,但是随着通讯的便利,使用手机、电脑在网上查询作业题答案,考试作弊的现象越来越多,甚至演变成一种合理的存在的现象。这种越来越缺乏思考的学习方式必定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的机械化器,失去对问题思考的能力。

(四)科学家素养知识的缺失

作为一个科学家,在以前所有人的眼中是一项很伟大且神圣的职业,但是近年来各种知名院士,学者涉嫌剽窃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些负面新闻充分的反映出当代的科学学者在科学家素养知识方面的缺失是很严重的。

俗话说科教兴国,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除过个人专业知识方面的苦学深造之外,在社会责任感,思维方式以及具备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所特有的素养方面的改进和提升也是很重要的。

二、我国大学生科学家素养能力中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错误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跟风,攀比心理盛行。哪家的孩子奥数拿了国奖,周围的所有邻里街坊就都开始私下给孩子请家教,做辅导,周末报班,暑期补课,一系列的举措下来,所有的孩子都变成应付考试的天才,在科学家素养能力中的创造性思维就被扼杀的决绝果断。

(二)应试教育的缺陷

当代的应试教育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论是文理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一直没有停止过。好多的理科天才都倒在了英语的怀抱下,继此与他们心目中的象牙塔背道而驰。又有多少学生因为高考失利,仓促的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些事例,明显的刻露出应试教育的缺陷。

(三)社会教育的失败

中国的社会教育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获取,却另一方面的把社会教育的天平倒下。摔倒不敢扶,食物不敢吃,好心被诬告,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社会教育的缺失。社会应该在学校,公众场合多做一些深化公众思想的工作,时刻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表现出来,体现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科学家素养能力中的科技伦理欠缺

(一)责任与伦理的含义

在中国,“责”的本意是“求也”,“任”的本意是“符也”,责任就是符合要求。责任主要是指行为主体对行为及其后果的担当,是一种对行为及其后果的问责。从哲学意义上讲,责任常常与因果性相联而讲,“责任的最一般、最首要的条件是因果力,即我们

的行为都会对世界造成影响。对伦理责任的传统理解就是责任即义务,其实义务是责任,但责任并不一定就是义务。现代意义上的伦理责任,是指个人和团体应当做与其角色相应的有利人已之事和承担有害人已之后果。

(二)科技伦理责任的内涵

科技伦理责任的内涵,就是科技活动主体在科技活动中履行伦理责任、实施伦理责任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机,它也是科技伦理不断前进的动力与方向。由于科技活动主体在精神境界及其生存状况上存在差别,因此,他们在科技活动中实施具体的责任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就可能不尽相同,但从总体而言他们的最终目的应当都是为了使科技不危害人类,造福于人类。

(三)科技伦理的重要性

科学家的科技伦理责任就是指科学家应对其言行及科研成果的社会运用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承担责任。科学家掌握着先进的科学知识,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具有理性的预测能力。科学家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科学家团体作为科技引领人的重要性,决定了科学家应承担更多的伦理责任,包括社会责任。

科学家们都承认自己对科学负有责任,但在负什么责任上却有分歧。相当部分的科学家认为,他们只有发展科学知识的责任,即追求真理知识系统的扩展和完善,他们的惟一目的只是追求科学的真理价值而非其他,对于科技成果的社会运用及由此产生的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问题,他们与此无关或者无能为力。而另一部分科学家和公众则认为,除了科学创新的责任外,科学家还应负一定的伦理责任和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运用中的伦理责任,科学家决不能回避。其实,这一分歧恰恰是对科学价值的不同理解所致。如果一味坚持科学价值中立,就会对科学成果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有效的防范,也会使人们对科学社会功能的评估有失客观。

参考文献

[1][英].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贝弗里奇《科学研究 的艺术》科学出版社 , 1 984

[4]余谋昌.高科技挑战道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杨怀中.现代科技伦理学概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6]刘易斯·科赛.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威廉·布劳德,尼古拉斯·韦德.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殿堂中的弄虚作假[M].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以下是我们学校今年的论文格式一、学位论文基本结构 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是基于医学学位论文常规格式设定的。对于其他学科门类论文,可在此基本结构基础上进行适合于各学科门类的相应修改。对多篇子论文构成的复合论文,其论文主体部分按子论文单独依序撰写,但各子论文参考文献和致谢按复合论文统一撰写。 (一)学术学位论文构成 1、论文首页(格式可网上下载) 2、论文独创性声明(可网上下载) 3、目录 4、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博士不少于2000字,硕士不少于1000字) (2)英文论著摘要 5、英文缩略语 6、论文 (1)论文主体,包括标题、前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讨论和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文献 7、附录 (1)综述(含参考文献)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二)专业学位论文构成 专业学位博士论文构成同学术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硕士论文由“临床科研论著”和相应“综述”构成。其论文结构如下: 1、论文首页(格式可网上下载) 2、论文独创性声明(可网上下载) 3、目录 4、摘要 (1)中文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不少于200字) (2)英文结构式摘要(含关键词) 5、英文缩略语 6、论文 (1)论文主体,包括标题、前言、临床资料、结果(含图片)、讨论(含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2)参考文献 7、附录 (1)综述(含参考文献)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三)人文社科类学科学位论文构成 根据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研究教育规律,并参照国内其他文科高校的学位论文格式,在人文社科类学科学位论文构成基本保持与我校现行学术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一致的前提下,对我校人文社科类学科中的定性思辨类研究的学位论文格式在主体部分做如下补充规定: 1、论文构成参照学术学位论文构成。 2、论文主体构成调整及相关说明。 ①论文主体部分进行调整: 调整前为标题、前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讨论和结论、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调整后为标题、前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等六部分。 ②具体调整内容见下表:调整前论文主体构成 调整后论文主体构成标题 标题前言 前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意义、技术路线框架等)实验方法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两部分)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研究结果与讨论(可按章节式撰写,如第一章、第二章…)讨论和结论 结论与建议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3、除论文主体部分外,论文其他部分格式均与与我校现行学术学位论文格式规范一致。(四)、关于学位论文基金资助标记规范的规定 在论文封面的底部(即论文完成时间之下)标记,具体格式为: 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二、学位论文排版印刷要求 (一)封面要求: 封面模板可从网上下载。 (二)版面要求: 页面设置: A4纸,单面印刷 ; 边距:上:34mm,下:28 mm,左:31 mm,右:30 mm;无页眉。 页脚要求:页码居中,字体5号,位于下边距区内,前后不需要破折号。 文字量: 按正文文字标准,每页28行、每行35个中文字符,计980个中文字符/页。 (三)文字要求: 1、正文 (1)中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2)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倍行距、首行缩进两个中文字符。 (3)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倍行距、首行无缩进,段落悬挂与作者姓名首字符对齐。 格式示例: 08 Frank A , Deng S , Huang X , et al.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I diabetes: vascularization whole organ pancreas with isolated pancreatic islets. Ann Surg. 2004; 204: 631-640. 9 Frank A , Deng S , Huang X , et al.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I diabetes: vascularization whole organ pancreas with isolated pancreatic islets. Ann Surg. 2004; 204: 631-640. 10 Frank A , Deng S , Huang X , et al. Transplantation for type I diabetes: vascularization whole organ pancreas with isolated pancreatic islets. Ann Surg. 2004; 204: 631-640. 2、标题 (1)分栏标题: 黑体、四号,居首。前后各置实点项目符号一个。 (2)论文标题 一级标题(主标题)…………………..…黑体、加粗、小二号、居中、段前、段后间距一行 二级标题(分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三级标题(序号标题一、)……….黑体、小三号、加粗、居首 四级标题(序号标题(一))…………宋体、四号、前空两格 五级标题(序号标题 1、) ……………..宋体、四号、前空两格 六级标题(序号标题(1))……………..宋体、小四号、前空两格 七级标题(文内标题①)………………..宋体、小四号 说明:①论文标题中,一级标题下根据内容可不使用标题。如使用标题,二级标题根据需要使用;三—六级标题中,五级标题不可省略;五级标题上仍须区分层次时,三级标题优先于四级标题。②六级标题后可接正文。 (四)图表形式: (1)表题位于表前、左起空2格,按六级标题文字要求示例: 表1,表题 移植组 糖尿病组 0 ± ± 1d ± ± 2d ± ± (2)图题位于图下,左起空2格,按六级标题文字要求示例:图1,图题 (五)参考文献 一律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标注和著录。 (六)装订次序 题名页——论文独创声明与使用授权——目录——摘要—— 英文缩略语——正文——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参考文献——综述——在学期间科研成绩——致谢——个人简介。 三、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摘录(符号同原文) 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我校允许学位申请人根据各自论文实际,使用其中任何一种,但一部论文中必须使用同一种方法。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缩写点(.)。 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Sukarno(印尼)应著录为(以下用"→"表示) Sukarno。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U Nu, U Thant→Nu U和 Thant U。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 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 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其中, 英国、美国、加拿大人。如J C Smith→Smith J C;连姓如 E. C. Bate-Smith→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 F. W. Day, Jr(小)→Day F W Jr, A. B. TollⅢ→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le,la,les或前置词de,du,de la,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 Goff→Le Goff J ; Guy de Maupassant→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Horst-Meyer→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do Amaral S. 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 Gomez-Ort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Perez y Fernandez j; Gonzalo Ley h(higo, "其子"之意)→Ley 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ed, ibn, ahedl, abdoul,abu, abou, 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如 Aly Abdel Aziz→Abdel-Aziz A; Kamel el Metwali→el-Metwali K。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Hassan Fahmy Kahlil KhalilH F。 泰国人,如 Somsokdi Duangjai→Duangjai S。 (2)作者(主要责任者)为3人或不多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用“,”号相隔; 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中文)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西文、斜体),等”或“et al”前加“,”号,后加“.”号。 (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刊名不用书名号(《》)。 四、示例 按照本规范上述特点要求,现提供格式论文示例如下:·中文论著摘要·标题名称标题名称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hello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标题名称 (一)标题名称 1、标题名称 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 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内容正文内容正文 (1)标题名称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①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②正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③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表1,表题 移植组 糖尿病组0 ± ± ± ± ± ±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贴图片处图1,图题 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正文内容。

。。。。。。。。。。。。。。。。。。。。。。。。。

一: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方法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五;建议

与向萧红致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有没有写萧红的书,比如说萧红传什么的。答:很多。 到现在为止,在黑龙江省的萧红故居收藏的“萧红传记”,大约有39种。而杨会的论文《体验与旁观》则说“有关萧红的传记现在已经出了很多本,据有关研究者统计已经达到70多部”。笔者统计到的萧红传记名单如下:骆宾基的《萧红传》、美国葛浩文的《萧红评传》(1979年译成中文在香港出版,1980年在台湾再版;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肖凤的《萧红传》(1980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王观泉的《怀念萧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松鹰和刘慧心的《落红萧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李重华的《呼兰学人说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孙延林和姜莹编的《怀念你——萧红》(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秋石的《萧红与萧军》(学林出版社,1999-12月出版)、日本中村龙夫的《火烧云——萧红小传》(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铁峰的《萧红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丁言昭的《爱路跋涉:萧红传》(业强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丁言昭的《萧红传》(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1993年9月)、丁言昭的《萧萧落红情依依——萧红的情与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情与爱丛书,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03-01日出版)、王小妮的《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网友通称《人鸟低飞》,长春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季红真的《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台湾谢霜天的《梦回呼兰河》、曹革成的《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华艺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曹革成的《我的婶婶萧红》(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1-1日出版)、林贤治《漂泊者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叶君的《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03-01)、郭玉斌的《萧红:漂泊的诗化象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1日出版)、萧军的《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1980年著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版)、孙茂山主编的《萧红身世考》(2004年3月,哈尔滨出版社)、章海宁的《萧红作品及研究索引》和《萧红年谱》。章海宁主编了新版《萧红全集》、主编了“萧红研究丛书”。(文学评论:萧红传记知多少,一个活于第二次的萧红[王泽生] 作者:王泽生,2009年5月24日) 另外,朱云乔的《黄金时代: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年5月)

文/贾冬婷 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有着女性和穷人双重视角的女作家,萧红是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的,也因此被长期忽略。而作为一个女人,她与不同男人之间漂泊的感情经历也被人长久窥视。如香港作家小思所说,“她在那个时代,烽火漫天,居无定处,爱国爱人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她又是爱得极切的人,正因如此,她受伤也愈深。命中注定,她爱上的男人,都最懂伤她。我常常想,论文写不出萧红,还是写个爱情小说来得贴切。” 美国翻译家葛浩文也认为,萧红的情感和作品不可分割。他说,“萧红确是一位富有感情的人;她这些感情,在她生活上,固然是她的悲剧根源之一,但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竟是最具撼动力的一面。” 1930年,19岁的萧红第一次为自己的命运做出了选择,她逃离了家庭,逃离了婚姻,也逃离了既有的生活轨道。从此,“漂泊”成了她短暂人生戏剧的主题。 时光拉回到1930年夏天,萧红即将初中毕业——那个时代,女孩子能读到中学已属少见,于是,家人希望她像周围同龄女孩子一样,尽早把婚结了。 早在1925年,14岁的萧红在家里的安排下,与哈尔滨西郊顾乡屯的汪家定了亲。汪家是当地的一户地主,与张家也算门当户对。未婚夫汪恩甲,曾在小学做过代课教员。据见过他的萧红的长辈亲属回忆,汪恩甲个子挺高,长得也不错。虽然当时萧红还在读初一,但定亲的事情在同学中也比较普遍。萧红的中学同学徐淑娟回忆:“我们哈女中学生的未婚夫大都在哈工大、法大读书,按那时的社会风气,这叫天造地设、门当户对的金玉良缘。”两人交往期间,汪恩甲又报名进入法政大学的预科班读书,而且两人的关系起初似乎还不错,汪家经常派人去学校把萧红接到家里去过星期天或节假日。萧红的同学回忆,汪恩甲来过女中,“乃莹还给他织过毛衣”。 然而,萧红从小城呼兰进入华洋杂处的大都市哈尔滨,在哈尔滨东省特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校求学三年后,其眼界和目标已经不同了。当时的东省特别区首届行政长官朱庆澜,就是“东特女一中”的创办人。他的办学理念十分现代,聘请了不少有理念、有见识的青年知识分子来教书。从萧红和同学们后来的回忆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渴望新知识的少女们产生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影响。这样一所学校,学费也不是一般人家承担得起的,萧红所在的班上,就有花旗银行买办的女儿、督办的女儿,还有缠过足又放足的大家闺秀。据萧红的一位同学回忆,萧红那时开始在校报上发表一些散文和诗,用了笔名“悄吟”,她解释,“悄悄地吟咏嘛”。另一方面,在读书期间,萧红参加过几次校外学生运动,也结识了不少新派的知识男性,其中多数是在北京读书的东北籍青年,他们启发了萧红到北京求学深造的愿望。她慢慢感知到与以往不同的一个未知世界的魅力,那个世界也许并不明朗,但充满诱惑。 于是,1930年的夏天,萧红逃婚去了北平,做了“出走的娜拉”。萧红和她们当时已经在读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鲁迅《伤逝》一类作品了,她们也都怂恿她出走。 关于萧红第一次去北京的情形,后来也有很多说法。在萧红生命最后阶段朝夕陪伴于左右的骆宾基,1946年出版了一本《萧红小传》。书中所写,萧红提到她当年出走的勇气,来自于一位“李姓青年”——一个“豪气而充满蓬勃的生命力的人物”,“那个青年在爱慕她,也是当时她所感到的”。据《萧红小传》,也是这个“李姓青年”带她到的北京,她当时似乎还做着与“李姓青年”未来的梦,甚至把自己当成他未来的妻子。可是等她到了北京李姓青年的家,发现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时,才知道真实的状况。 就像那道“易卜生难题”——娜拉出走是容易的,但是,她走后怎样?鲁迅曾对此做过一个著名的演讲,说娜拉的面前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寒冷、饥饿和穷困中的萧红也注定逃不脱这样的命运,她回来了。回到家的萧红立即被家里软禁起来,她再一次找机会逃到哈尔滨,但这一次,她彻底与家庭决裂了,跨出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与家庭决裂的萧红在哈尔滨贫困交加,曾和父亲张廷举在街头相遇,但双方冷眼相对而过。很多资料都证实,萧红在哈尔滨流浪的时候,实在饥冻难耐,便到哈尔滨的亲姑姑家求援。可当他们打开门一看是萧红时,就立即关上门,把她拒绝在寒天冻地的街头。 后来,萧红还是以另一种方式向现实低了头。在走投无路下,萧红又与汪恩甲联系上,住在东兴顺旅馆同居。现在仍保留的东兴顺旅馆位于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是一座俄式建筑,在当时应算得上是一家有档次的旅馆。“九一八”以后,商客锐减,住宿业很不景气,加之汪家与张家在当地都算是有一定名望的家族,这样萧红和汪恩甲才有可能以赊账的形式住进来。住了半年多时间,他们欠下食宿费达400多块钱。 ▲萧红与汪恩甲同居的东兴顺旅馆 有一天汪恩甲说要回家取钱,离开了东兴顺。最初,已经怀孕的萧红还天真地盼望着他再次出现,可是一直不见他踪影。一个多月后,萧红渐渐绝望,而旅馆老板也失去耐心,把她换到走廊尽头装杂物的黑屋子,严加看管。 这群青年人中,有一位刚到哈尔滨不久的25岁青年刘鸿霖,他后来的笔名是我们所熟悉的“萧军”。这一年,萧军为《国际协报》撰写一些零星小稿,借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一次,老斐委托萧军跑一趟,给求救的萧红送几本文学书。于是,萧军在一个接近黄昏的时刻,来到了东兴顺旅馆。这是1932年7月13日,萧军后来用文字很详细记述了他们第一面的情况:房间里霉气冲鼻,当时被软禁在小旅馆里的萧红惊恐不安,面色苍白,而且看上去不久就要临产了。萧军本来要送完几本书就走的,直到他“无意间把散落在床上的几张信纸顺手拿过来看了一下”,上面的画和字,以及旁边萧红随手写的小诗把他吸引住了。 若干年后,萧军坦率地跟女儿萧耘谈起了这段感情。萧军把两人的相识归结为“偶然”,诸多的偶然中,最重要的偶然便是读了这首诗:“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就是这一首小诗,让眼前落魄的萧红成了他眼里“最美丽的女人”,他决定“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来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这年8月的哈尔滨,雨水格外多。8日夜间,松花江大堤全线溃决,洪水肆无忌惮地涌入哈尔滨市区。道外十几条街道水高四尺,成了可以行船的人工运河。人们纷纷逃难。东兴顺旅馆也一片狼藉。旅馆老板忙于逃命,自然无暇顾及这个欠下巨额费用的女人了。 萧红等不及老斐他们要趁乱来营救的安排,挺着大肚子,从窗台跨了出去,上了一艘救济船,最后找到了萧军临时借住的老斐的家。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说:或许倾覆了一个城池只为成就一个人的爱情。萧军与萧红的爱情故事,也有几分类似的味道。松花江的一场大水,淹没了一个城市,却成就了萧红、萧军的恋情。 ▲萧红与萧军 从东兴顺旅馆逃出来的萧红,在裴家客厅里安置下来。1932年8月底,萧红在市立医院的三等产妇室生下了一个女孩儿。这个小生命注定是不被欢迎的,她很快被送给道里公园看门的老头。在别人家住久了,裴家开始对萧红有了意见,1932年11月,萧红拖着产后孱弱的身体,与萧军住进俄国人开的欧罗巴旅馆顶层的一间狭小房屋,后来又搬到道里中央大街西侧的商市街25号,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萧红后来在《商市街》中,不厌其烦地记下来这些时光,有共患难的快乐。“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忍了,肚痛也轻了。” ▲哈尔滨中央大街(黄宇 摄) 二萧在哈尔滨的这段日子,像是普契尼《波西米亚人》里那群流浪艺术家一样,贫苦、快乐。他们有时去游泳,有时去划船,有时去溜冰……他们在哈尔滨的朋友杨范后来回忆,有一次在白俄很多的中国大街上,她见到了二萧。“萧军脖子上系了个黑蝴蝶结,手里拿了个三角琴,边走边弹,萧红穿着花短褂,下着一条女中学生通常穿的黑裙子,脚上却蹬了双萧军的尖头皮鞋,看上去特别引人注目。他们边走边唱,就像流浪艺人一样。” 30年代的哈尔滨,有着日本统治、俄化社会、中国土地的背景,也让萧红受到有形无形的压迫。可以说,这也是萧红对自己、对世界最迷惑的阶段,身份未明,位置未定。而“九一八”是一个契机,给东北造成了苦难,改变了东北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一些作家的命运。后来形成了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东北作家群”,就是因为他们在东北亲眼目睹了灾难,亲身感受到做亡国奴的痛苦,在哈尔滨或者沈阳起步,到了以鲁迅为中心的上海发表了相关题材的作品,使内地的人知道了东北的生活。 萧红和萧军是“东北作家群”的典型代表。在哈尔滨,因为和一些热爱文学的青年接触,萧红在文学上的能力得到挖掘,她开始在报纸发表文章,这对当时在写作上还缺乏自信的萧红是个极大鼓舞。1933年底,在舒群等友人的帮助下,她和萧军共同出版了《跋涉》,初露锋芒。 不久,带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跋涉》被查禁。他们在哈尔滨的朋友、中共党员舒群“与组织恢复关系”,落户青岛,向二萧发出邀请。1934年6月11日,萧红与萧军去往青岛。这一次告别,萧红再也没能踏上自己故乡的这片黑土地。 二萧到青岛后,在山顶上住的一幢公寓,可透过窗子观赏两边海洋的景色,到报社走路只要一刻钟。此段生活比在哈尔滨悠闲得多,乐观的气氛逐渐取代了昔日沮丧的情绪。美国学者葛浩文写道:““比较起来,萧红只有在青岛的短短五六个月中享受到了一点人生乐趣。”这句话令人心酸,也是实情。也就是在青岛这段短暂的安宁,萧红在操持家务之余,写了她第一部小说《麦场》——即后来在胡风的建议下改成的《生死场》:“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这一年她仅仅23岁。 在青岛的安定是短暂的。不久,舒群与其爱人先后被捕,报社也停办。两人不得不寻找下一个漂泊处。在朋友建议下,1934年10月初,像当时很多崇拜大师的文学青年一样,萧军也试着写了封信给鲁迅。比其他文学青年运气好的是,这样一个几乎是冒昩的举动,竟然打动了鲁迅先生。10月9日,他们就收到鲁迅的回信,继而和朋友们陷入到一片狂喜中。信里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能倒背如流,正如萧军在半个多世纪后回忆里所说,这一封信于他们有如“一纸护身符录”似的意义。 1934年11月2日,萧红、萧军与梅林一行三人到达上海,租住在拉都路北端杂货店二楼的亭子间里。在萧军的不断要求下,11月30日,萧军、萧红在北四川路的一咖啡室内,第一次见到了鲁迅与许广平。许广平后来回忆萧红:“中等身材,白皙,相当健康的体格,具有满洲姑娘特殊的稍稍扁平的后脑,爱笑,无邪的天真,是她的特色。” ▲萧红与许广平(右) 随着与鲁迅一家交往的增多,他们的家搬得离鲁迅越来越近。1936年,索性搬到了鲁迅在大陆新村居所附近的北四川路。萧红自己说,从那时起,一连好几个月“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萧红几乎成了鲁迅家人一样,而根本不是客人。在文坛上,二萧与鲁迅“同仇敌忾”,也深得鲁迅的信任——当时谁都没有意识到,鲁迅先生此时已是生命的最后阶段。 为什么鲁迅和这两个贸然投奔的青年走得这么近?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分析,有几个原因。“首先是鲁迅对于青年的态度,总是做着‘愿英俊出于中国’的梦。他对从沦陷区来的遭难的人,第一时间先有一个同情的反应。所以萧军、萧红写信向鲁迅求援的时候,鲁迅的反应是很积极的。作为东北人的二萧,是特别愿意把心掏出来给你的那种,这跟南方青年那种书生气甚至有点矫揉造作是不一样的。鲁迅就喜欢这种坦诚的,他说哪怕你是魑魅魍魉,也把自己的灵魂露出来好。还有一个原因当然是二萧本身的才气,他们展露出写作上的才能。 ▲鲁迅博物馆馆长王锡荣(黄宇 摄) 萧红说:“只有鲁迅才安慰着两个漂泊的灵魂。”鲁迅去世后,萧红写了长达一万多字的《回忆鲁迅先生》,写了两人交往的很多细节。萧红这篇文章当时遭到萧军的嘲笑,在他看来,这篇文字过于平淡和琐碎,和鲁迅先生的伟大不相称。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证明,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所有回忆鲁迅文字中最感人的。比如开头即是这样的鲜活:“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在祖父带走了童年的“温暖”和“爱”之后,萧红又在鲁迅先生这里找回了。她在鲁迅身上找到了她多年寻求的梦想特质——睿智和热忱,这是一个理想父亲的典型,鲁迅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这个角色。 在萧红31岁即将病逝香港时,她不要求埋葬在任何一个和她相爱过的男人身边,也不要求回到家乡,唯愿葬在鲁迅先生坟墓旁。她说:“死后要葬在鲁迅先生墓旁,现在办不到,将来要为我办。” 如果你是文化爱好者,想要提升文化鉴赏力,积累创作素材;如果你是困惑的青年人,想要从名人的故事中,获得人生启示;如果你喜欢钱钟书,沈从文,萧红,张爱玲,并且愿意和王劲松,宋佳,海清一起来解读大师的思想,那么欢迎你来收听《中国群星闪耀时 成为大师第一季》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主旨句答:《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主旨句是文章的结尾句:“ 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文章中间“太好了,我的五分钟讲演只好改变计划了,让我把年轻人引申来说一下吧。”是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接着是解释“年轻精神”,目的是学习“年轻精神”,目的在结尾句点出,所以结尾句就是文章的主旨句。 作者没有明写,而是暗含萧红具有这种“年轻精神”。 满意请采纳!有问题请接着提问!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树的女作家,她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探索了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根源。一、女性悲剧形象作为女性作家,萧红始终注视着女性的苦难人生,尤其是北方妇女的苦难和挣扎。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女性的悲惨形象,并以此形成了她小说的独特的艺术形象体系,使她的作品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通观萧红全部作品,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并且主要是她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寡妇、弃妇、农妇、佣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她们的命运是悲惨的。有的被地主糟踏,如王阿嫂,丈夫死后被地主的大儿子奸污,后来又活活地被地主踢打致死(《王阿嫂的死》);有的被传统习惯势力折磨致死,如小团圆媳妇,只因她长得活泼、作风大方了一点,那愚昧的婆婆就根据几千年传下来的旧规矩,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她。团圆媳妇被虐待、折磨病了以后,婆婆不是请大夫诊治,而是请巫医跳大神,把团圆媳妇扒光了按在装沸水的缸里驱邪,给她烧替身、看香火,直到把活泼可爱的团圆媳妇作弄死(《呼兰河传》);有的惨遭资本家杀害,如小岚,她只因休息时间跑出工厂,去关照一下自己的哑巴爷爷,让工头发现,被活活地打死(《哑老人》)……萧红通过对这些妇女生活、命运的描写,揭露与鞭挞了封建社会制度下统治、压迫、残害妇女的罪恶。二、女性悲剧探询萧红的小说是她的一种生命形式,她的女性意识也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也许正是因为自身不幸的生活经历,恰好成为萧红洞察女性悲剧的起点,她在作品中对女性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悲剧命运的反思和体验尤为强烈而深刻。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了种种不幸,甚至是悲剧命运的根源。在阶级压迫深重,男权专制盛行的中国北方农村,女性不仅连应有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即使是为其性别特征所赋予的怀孕、分娩,也遭到了无情的忽视与遗忘。萧红超乎许多女性作家,对女性的生育作了触目惊心的描绘,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在《生死场》中,萧红更为深刻而细致地描写了女性这种无意义无价值的生育,女人的生育更和猪、狗等动物的生产毫无二致。“大肚子的女人胀着肚子,身上浇着冷水跪在满是灰尘的土炕上,一动不敢动,仿佛是父权下的孩子一般怕着她的丈夫”。生命的诞生成了一种罪行:“受罪的女人,身边若有洞,她将跳进去!身边若有毒药,她将吞下去!”整个村子里,人和动物生产构成互为喧嚣的背景,人的生命活动降低为低等动物的本能活动,而女人比动物更不如的是除了生育之痛,还受到他们的丈夫的折磨,女人在遭受这一刑罚时还遭男人的打骂。他们让妻子怀了孕,却又憎恶妇女生育的痛苦扰乱了他们的耳目。女性的悲剧不仅仅来自男权的残暴无情,来自女性自身的性别悲剧,更为可怕的是来自女性自身的自我扼杀。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男权社会的欺压,使妇女们的命运已经极为可怜了,可是有些女人对比他们更弱小、更可怜的同类,不仅不施以仁慈之心,而是更冷酷地对待她们。当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城里谋生的金枝遭到强暴与蹂躇后,她那颗破碎的心灵不仅引不起周围那些有着相同遭遇的女人的注意与关切,就连自己朝思暮想的亲生母亲,也只对着那张浸透了金枝羞恨与屈辱的钞票痴迷,而忘却了对女儿的抚慰与怜惜。不仅如此,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母亲还急不可待地鼓励女儿尽早返城。金枝那颗渴望爱抚与慰藉的心,就这样被母亲无情而冷酷地遗忘了。《呼兰河传》对两位年轻女性生命毁灭的叙写,说明萧红已经注意到了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积弊的巨大残害性,注意到了女性存在的阴森的氛围。灾难不仅来自表层,在顽强的传统意识与文化惰性中,结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强行主宰、制约着妇女的言行,甚至扼杀生命。当她以含泪的微笑回忆这寂寞的小城和不乏温馨的童年的时候,分明又向人们提示了当时的呼兰河威胁女性生存的一大祸首,那便是封建意识、习俗和封建礼教。三、社会深层探索萧红的女性意识还触及到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社会性命题: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里,女性形象是空洞的,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女性的爱是无意义的,她们不仅得不到回报,而且最终使自己变成男人欲望的对象或家务劳动的工具,被男性蚕食掉了自己的生命。正如萧红所描述的: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温顺,似乎对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凶猛,似乎男人很不好。其实不对的,世界上的男人,无论多凶猛,眼睛冒火的似乎还未曾见过。就说西洋人吧,虽然与中国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过是蓝瓦瓦地有点类似猫头鹰的眼睛而已,居然间冒了火的也没有。眼睛会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还未发现。那么塑泥像的人为什么把他塑成那样子呢?那就是让你一见生畏,不但磕头,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头站起再看看,也绝不后悔,不会后悔这头是向一个平庸无奇的人白白磕了。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来为什么要那么温顺,那就是告诉人,温顺的就是老实的,老实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诉人快来欺侮她们吧……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时候便说:“娘娘还得怕老爷打呢?何况你一个长舌妇!”可见,男人打女人是天理应该,神鬼齐一。怪不得那娘娘庙里的娘娘特别温顺,原来是常常挨打的缘故。可见,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萧红发掘出了女性在历史文化中所处的作为审美对象的地位和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在顽固的愚众心理中,形成了一整套对女性的规范,如果有违反者,他们必千方百计来进行束缚甚至绞杀。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都死去了,她们是在那司空见惯的人群的冷漠、麻木、幸灾乐祸中死去的,她们身上浓缩了几千年女性饱受折磨的整部历史。在这里,萧红的笔触有力地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在她笔下展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而是中国社会的一隅呼兰小城人们的悲剧,悲剧的根源,就在于那种病态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历经人间沧桑、尝遍酸甜苦辣人生滋味的作家不由得发出如下的感慨:“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萧红在近九年的创作实践中,始终以她所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着故乡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不幸女人们的生存状态。描绘女人们动物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识的麻木,描写她们的追求与幻灭,揭示出在背负民族及个人双重苦难下女性命运的悲剧意蕴,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与向平凡致敬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路遥. 平凡的世界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功打蠃本次疫情阻击战,从新型肺炎的阴霾中冲出来,还祖国一片明媚的春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 作文 【精选】,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点击获取更多"疫情作文"内容↓↓↓

★ 抗击疫情主题 高 考 满 分 作 文 900字5篇 ★

★ 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文精选五篇 ★

★ ★ ★ 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文5篇 ★ ★ ★

★ 2022抗击疫情主题作文精选10篇 ★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1

20_年12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武汉爆发。这场疫情的状况可比当时的SARS来的还要迅猛,还要严重。在岁末年初时节,它打破了大多数人一如既往的 春节 习惯。那些难得的同学聚会、家人团聚的机会不得不取消,没有了走街窜访的探亲,也没有了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每个人都整天待在各自的家里做"抗疫",看着手机电视里那些疯狂上涨的死亡人数,心里又是一阵阵的惊叹和担心。庚子鼠年的春节,没有了以前的红火气氛,而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节。

同时,在这争分夺秒的疫情背后也涌现出了一批"最美的逆行者"。

来自各地的医护人员组成10多万人的医疗队前去支援武汉。而那其中大多数的"白衣天使"们,只不过是一群90后的孩子,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在别人的前面,按上了手印……他们担起了这份重任。在工作期间他们换上笨重防护服,十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这是对身体极大的考验。累了随便坐在地上休息会儿,然后又站起来继续工作……防护服的有效时间只有4个小时,但在这4个小时里,他们一般不会离开病房,因为那样会使所有的医护用具没有了效果,所以他们任凭汗水的浸透……一群年轻的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奋战在前线,和死神抢人,守护着中国。这些足以让全世界看见中国青春的力量和青春的光彩!

在2月6日,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也相继验收,并开始逐步移交。十个昼夜,两座医院的奇迹背后没有"基建狂魔",只有"生死时速",那些吃睡在工地的建设者们又为患者争取到了两千多张床位,为成功争取了一丝契机。他们日夜颠覆在工地上,一分一秒也不敢浪费,真可谓是中国的力量,值得被记录的中国的力量!

在这危机时节,一则新闻又让人敬畏。一名环卫老人省吃俭用攒下1万元的积蓄留给民政部门,放下钱不留姓名,转身就走,只是想着平凡的自己也能为武汉贡献自己一分力量。它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又承载着老人多少的热心啊!

一次又一次新闻发布会,让中国关注着武汉的变化……钟南山院士以及那些专家们在努力的研究解决疫情的方案……所有人的付出只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再次让全世界的人感到中国人的团结、中国伟大的力量!!

共克时艰,武汉加油!!我们不会放手,相信明天会更好!!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2

【我们都是英雄】

齐煜来想不想学医,你看,八年读一个医学博士,能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奔赴前线,治病救人,是不是很有意义?”

我理解我母亲的意思,当一个医生,当一个治病救人的英雄,多好!

我曾经在微信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所谓的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

我很理解这其中的意思,我们心目中这群天使般的英雄,其实就是普通人,也知道害怕。

然而,在家国有难之时,他们悄悄地藏起了心中的恐惧,毅然挺身而出,微笑着奔赴第一线。

在母亲的一再试探声中,看着微信上的那些话,我不禁思考,作为无医术傍身的我们,如何成为英雄?

社区的保安,也许 文化 水平并不高,也许不会像军人一样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不会像警察一样顶着巨大的压力侦办案件……但是,他们每天在小区门口严肃地检查出入证、细致地给大家量体温、认真地给快递分类,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他们时而神情严肃,拒绝不明人士的进入;时而和蔼地叮嘱居民做好防疫。

社区的保洁员,在疫情期间,除了日常的保洁工作,她们每天至少三次给每座电梯的按键、墙壁、底部消毒;每天至少三次给每户门外、大楼门厅消毒。

快递小哥们更是辛苦!在疫情期间,快递可能是一顿饭,也可能是20斤的大米,也可能是一本书。对于工作量的暴增,他们反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耐心且细心。

我的父母都是科研工作者,他们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写出一本能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匹敌的著作,不会像屠呦呦一样斩获诺贝尔奖,也不会像医务工作者一样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疫情当前,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懈怠。我的母亲是单位防疫小组成员,她每天统计相关返沪人员各项信息、慰问留鄂人员。

晚上,母亲都会在电脑前看文献,与学生讨论论文。我的父亲负责实验室的防疫工作,他一天打几十个电话与同事讨论各项防护 措施 ,细致周到地安置返沪隔离人员。

疫情虽严重,但科研任务进度不能受到影响。父亲仍然不分昼夜地的工作,抑或在家做模拟计算,抑或带上口罩去实验室现场解决问题。

在我看来,保安、保洁、快递员、我的父母,他们和白衣天使一样,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不平凡,是我的英雄,是国家的英雄。

作为中学生的我,时刻把老师、家长的话放在心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做到自律,我也能够成为一名“英雄”!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3

【逆行的你,最美的你】

新型冠状病毒,悄无声息地来袭神州大地,从武汉到湖北直至波及全国。疫情扩散速度之快,让人措手不及……

是你们,不畏艰难;是你们,逆流而上;是你们,舍己为人。你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工作人员,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是什么让你们义无反顾?是责任,是信仰,是对生命的敬畏!

在你们的 申请书 上,我看到了九个字:“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简简单单九个字,却表明了你们坚定的意志,透露了你们必胜的决心。

穿上那身厚重的防护服,你们是抗疫途中的“逆行者”,是病毒的“狙击手”,是患者的“生命线”;脱下战袍,你们也是父母疼爱的宝贝,是儿女倚靠的擎天柱。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看到小树发了芽,杨柳在风中飞舞,阳光中也散发着温暖,太阳每天都早起晚归,如你们一样辛勤工作。深处这样的环境中,总让我想起你们。我们过春天,而你们在过关,你们在和死神进行一场 较量 ,一场豪赌,并且以命为注。因为有你们,如今疫情态势发展正趋于平稳,相信我们的国家不久就会像这初升的太阳一样愈发蒸蒸日上!

看着你们疲惫的样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汗水浸湿衣背时,当你那美丽的面庞出现被口罩深深地压的痕迹时,当你主动请缨还带着成人尿不湿赶往“前线”时,还有,当一名名年轻貌美的女性医护工作人员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忍痛剃掉自己的飘飘长发时……“抗击疫情”路上你见过的每一张面孔、照顾过的每一个病人、你和同事们一起经历过的种.种困难都会成为你们的财富,成为你念念不忘的 故事 ,写满你们的青春年华。

我十分感谢你们这些逆行者,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记得你的样子。你的样子,是中国最美的样子。“请相信自己是很美好的存在,不用怀疑这是宇宙独一无二的色彩,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心中撷满爱”。逆行的你,是最美的你。

危急关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病毒。我坚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能够打赢。因为,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4

20_年春节,本应是张灯结彩、热热闹闹的新春佳节,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武汉,疫情紧急,竟至封城!偌大的武汉没有了欢声笑语,好像成了一座空城,倍感冷清。然而,在抗疫战场上,那一位位逆行者,却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温情。

84岁的钟南山爷爷再次临危受命,要前往武汉,坐镇指挥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疗。他一边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一边又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去武汉的列车!列车上,钟南山爷爷身体微微后靠,双眼紧闭,眉头紧锁,十指交叉环在身前。他头发斑白,满脸皱纹,列车上灯光昏暗、声音嘈杂,他睡着了吗?望着他那憔悴的脸,我不禁心中一酸,热泪湿润了眼眶!这是多么可敬的一位老人,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他义无反顾的逆行温暖了人们的心。

在杭州市的建德二院,还有一位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逆行者,她就是吴诗卉护士。

大年初三,当人们还在与家人温馨团聚之时,她却毅然逆行,到医院披上“战袍”,戴上了N95口罩,投入到抗疫战场上。一天工作下来,“战袍”——防护服里全是汗水。她常常全身湿透,体能耗尽。口罩让脸上的压痕越来越深,她那美丽的脸庞被压出了水泡,用药膏涂抹后还没愈合,又被压出新的印痕。一次,她大量出汗,没能及时补充水分,竟中暑了。反胃让她恶心呕吐,但因怕污染口罩只能咽回去。幸好同事们发现她的异常,及时帮她“揪痧”。但身体柔弱的她在休息时,看同事撑不住了,仍义无反顾地说:“我来!”在几个星期的抗疫工作后,她终于摘下了口罩,走出病房。她那年轻的脸庞上,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勒痕令人心痛。看到她深深的黑眼圈,便知道她工作的艰辛,那血色印痕是她最美的妆容,那灿烂的笑容如绽开的鲜花。

到底是什么,能让他们忘我逆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白衣天使,大爱无双。”我想,也许是信念,是责任,是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列车上钟南山爷爷憔悴的脸,医院里像吴诗卉护士一样忙碌的身影……一幅幅逆行抗疫的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无私奉献温暖了我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个不留名的党员捐赠了8万个口罩;一位小学生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一位不愿留名的爱心人士捐了33万元。他们虽然没有亲自逆行抗疫,但是他们却为抗疫前线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这真是“逆行抗疫显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5

三月,南方已经是"烟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而北方虽还有些“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但也抵不过季节的律动。新燕呢喃,春溪汩汩,风也完全与冬天不同,有了丝温暖,有了丝生机。

暖,来源于春芽破土。公园里的植物都恢复了生机,银杏树也毫不逊色,悄悄地披上了一层绿纱,它那扇形的小叶,翠绿嫩黄,偶尔还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像一首美妙的幻想曲回荡在公园的上空。在人们不注意的地方,正孕育着一个生命,一根小草从泥土中钻了出来,晃动着它那黄绿色的脑袋,观望着它似曾相识的世界,它们都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并以自己翠绿的身躯点缀着大地,使春天更加绚丽,像每一位逆行者一样,默默的奉献着。湖畔那依依的杨柳的确是大自然的娇子。风平浪静的时候,杨柳好像一位温顺的长发姑娘,将满头青丝垂向水面。再看水中,那一簇簇嫩绿的水藻,像柔软的绸带,在水里轻盈的卷曲浮动着,几条小鱼儿也互相嬉戏着。真应了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暖,来源于繁花朵朵。迎春、桃花、梨花、玉兰相次开放,汇成一片花海。看着娇艳的花朵,我不禁感慨万分。远看桃花一团团、一簇簇,如点染了的胭脂,红得耀眼,美得醉人。近处看梨花,树稀花疏,好似一幅轻笔淡墨的 山水画 。你看,朵朵玉兰花像一只只玉铃在风中摇晃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斜插枝头;有的像白玉蝶面向蓝天展翅欲飞。侧耳细听,仿佛清脆悦耳的铃声,传来声声捷报。我捡起一朵随风飘落的玉兰花,定眼细看。只见,九片洁白无瑕的花瓣,将黄色的花蕊裹在中间。花瓣恰似白衣天使,将我们紧紧地保护着。一阵风吹来,阵阵馥郁的幽香沁入心扉。

暖,来源于人间大爱。在这个特殊的春季里,有一抹白,值得我用文字去赞美他们。那是在疫情前线奋斗了已两个月的医护人员们。在抗击战疫争分夺秒的时刻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光,不顾一切地冲上"前线"。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八十多岁的钟南山爷爷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为我们负重前行,赢来曙光。窗外鸟儿那清脆的歌声似乎也在歌唱着这一切的一切。

在这个特殊的20_年春季里,还有更多的"暖",温暖我们的春日,更多的情,触动我们的心。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6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要打好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乎国家的繁荣稳定、长久治安,更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疫情防控是一场硬仗,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必须要尽锐出战更需要干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干部需练好“三种本领”,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明天。

打赢疫情阻击战,干部需补足精神增信心。疫情防控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对这场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干部职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积极的心态等精神状态对广大群众可以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同时更是对广大群众对打赢此次疫情防控吃了一颗“定心丸”,抗击疫情,我们可以!我们能行!

打赢疫情阻击战,干部需多学知识强本领。当前疫情形势十分严峻,要下狠力将疫情蔓延趋势遏制住,除了干部职工坚定的信心之外,更需要的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如何精准,需要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学习防疫科学知识,并将防疫知识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比如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如何妥善处理废旧口罩等有害垃圾、如何正确使用酒精消毒等等,这不仅给群众穿上了一件“防护衣”,更是从源头上大大减少了交叉传染的风险。

打赢疫情阻击战,干部需攻坚克难逆风行。此次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更是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难题,尤其是面临极大的感染风险,广大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更是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好“我是党员我先上”优良品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好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防控是一场突击战,更是一场人民战争,要全民抗疫,干部要同舟共济,奋勇前进,用好自己的过硬本领来向疫情阻击战宣战,待春暖花开时,一起相约共赏春的生机盎然。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7

冰封的河面,总有一天会春光乍现。——题记

疫情的爆发起初几乎无人在意,直到,那一天,武汉突然因为疫情成为焦点,人心惶惶。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恐惧、气愤,更多的是无助。它们包围了这原本浪漫而安静的城市,久久不肯散去。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让本就害怕的人们想要逃离这座“疫城”。然而,一声“封城”破灭了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

中国,是一条流淌了千年的河流。如今,河流遇冷冰封,河中,波涛起伏不定,河中众鱼逃散纷纷。然而,总有一些战士, 放下生死,无畏地走入这没有一炮一弹却硝烟四起的战场。他们戴上口罩,拼尽全力,还河静,守鱼安。

武汉病重, 已经不再年轻的钟南山院士一边告诉人们注意防护,不要出门,一边却毅然决然披甲上阵。一个老人,身上穿的是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肩上担的是所有中国人民的祈盼。

医护人员的脸上流的不止是汗水, 还有泪水。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只是国难当前,他们不得不成长起来,给人民,给国家带来希望;他们也是孩子的父母,有着无数的牵挂和担忧,只是为了守护更多的孩子,他们毅然离开自己的孩子。他们不得不离开父母和孩子,只一人踏上这条生死由天的路;他们不得不套上重而闷的防护服,拿起手中的消毒药水,和病毒对抗到底。

年轻的孩子啊,拼尽全力,只为守住这盛世中华。

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啊,口罩厂,日夜不休,只为赶制足够的口罩支援前线;药剂师,不眠不休,只为研制出更有效的制剂来对抗病毒;工程师,昼夜兼程,工人们,加班加点,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为世界展示的是中国速度。数不清的“请战书”从四面八方传来。责任,责任,他们心中默念着。脸上,满是疲惫,眼中,满是坚定。他们的大无畏精神让万千华夏儿女在感动之余,意识到“南山之外有南山,万里江山终得守。”

壮哉!我泱泱华夏!

美哉!我华夏人民!

暂时的“封城”只是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封城不封爱。我们一定要相信,冰封的河面,总有一天会春光乍现;腐烂的枝叶,总有一天会连根拔起。待到春暖花开之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8

【面对疫情,我们共同努力】

往年,春节是热热闹闹,走亲访友,朋友相聚,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喜悦之中。但是今年,由于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它"来势汹汹",揪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几乎三句中两句是在讨论疫情发展的进程。就连小孩子见了面也会讨论上一会儿。但,在这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对家人的担忧。

然而,面对疫情,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武汉防疫的最前端,诠释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担负起的光荣使命。他们的"动",是"逆"向而行,抗击于一线,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疫情,为百姓撑起了安康。不同地方的他们不断 地赶往一个相同的地方-----武汉。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冲向一线,他们有人被感染,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巨大的信任与支持。他们是英勇无畏的"战疫人"。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国家与人民需要时,不顾个人安危,冲上一线,担当守护,他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儿。

他,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他建议公众"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第一时间冲向一线,在别人回家过年之际,而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让我们致敬这些不平凡的英雄们,致敬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这场战役不仅是逆行者的战役,也是全国14亿人民的战役。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动"与"静","舍"与"得"中,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

今年,我们的"静"是宅于家中,积极响应,不增加任何负担。首先,我们要讲究卫生,利人利己。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仅关护自己,也关护别人,少一个患病患者,就是少一个传染源。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少去公共场合。

管好自己,管住自己。不再乱杀野生动物,不再乱吃野生动物。

不要传讹,谨慎"转发"。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人随便传谣,任意"转发",以乱添乱,这是不好的,在"转发"时要思考是否客观真实,谨慎对待。

面对疫情,我们要严阵以待,不要风声鹤唳,不悲伤沮丧,要相信科学,树立信心。

面对疫情,中国人就要这样的无私,乐于奉献,这样的团结,众志成城,值得被赞颂;面对疫情,中国人总是昂首,不是自以为是,而是因为他们有值得赞颂的精神灵魂和一个值得被爱的祖国。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9

【面对疫情——我们应遵规守则】

春运期间,我国新现一种冠状病毒,称为新型冠状病毒,并迅速蔓延全国各地。接着,我国政府对病毒源地武汉进行封城,各省也实行不同的应对措施。并将道路、巷口、各小区大门封闭,令全体居民待在家中,不准外出,共抗疫情。

于是,我们在购买一些必要的生活物品时,需要登记个人信息,以保证出行安全。可一些大众觉得这样比较麻烦,就故意从已封闭的巷口出去。因为巷口是用铁皮封闭的,且底部有一个约高50厘米的缝隙,便有大众从这里钻出去。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居然从铁皮上面往出翻。更是有“好心人”怕大家翻、钻的时候让铁皮划坏衣服,用工具将铁皮光滑的那一面向外弯曲成一个弧,以更为方便地翻出去。

并且,由于路口都用土块封闭了,一些车辆居然无视警示牌,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路出去,因为相关人员不知情,无法进行阻拦与劝阻,以致其绕过各个“关卡”。

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我们应严格遵守政府部门的安排,而不是随着自己性子来。病毒在我们神州大地上肆意横行,那么多的白衣天使奋战在第一线,他们日夜操劳,和险恶的病毒作战,他们也有亲人,可他们为了我们却不得不在大好春节与亲人分开,有的更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不懂医术,无法去拯救更多的人,可我们却是他们奋战的最强后盾。我们难道真的无法忍受住孤寂吗?只是我们不愿意去忍受而已。白衣天使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离开的,有谁知道他们为了拯救一个病人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有谁知道他们每天多么操劳?我们安居家中,还认为孤寂,有谁体会过他们的感受?我们做不到去拯救大家,但却可以做到遵守规则,坚决服从政府部门的安排,做好后台工作。

我们购买生活用品,明明有一个“安全”通道,却非要走一条“不寻常路”,非要搞特殊。没有想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吗?这是个人素质的问题。因为一条“不寻常路”而使自己的外出有可能具有严重后果,真的好吗?政府部门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大家出行的安全,是为了我们大家着想,而我们对那些用来约束自己的规则,还有一些不乐意,说得严重一点,岂不是“不知好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社会运行的根本,我们应遵守规则,这更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坚决服从政府部门的安排,尽量不出门或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眼看胜利在望,更应做好一系列的防护工作,而不是一味地去逾越规矩!做好后台工作,需要我们共同付出,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

遵规守则,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家。为白衣天使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参考文献】[1]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2]路遥:《路遥文集》(3、4、5合卷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3]阎慧玲:《路遥的小说世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0月[4]三毛:《亲爱的三毛》,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5]甘晓丹:《在苦难中成长——解析<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孙少平的成长历程》,文教资料,2010(23

“必须要有参考文献的格式哦 还要附上原文里面套用的话语”你找人写算了懒成这样~~

陈敬容诗文集论文格式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是适应现﹑当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汤,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散文诗”这一体裁名称的出现与外国散文诗的译介相关,最早出现在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5期上。1915年7月《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7期登载了刘半农译的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诗,总题为《杜瑾讷之名著》,包括《乞食兄弟》、《地胡吞我之妻》、《可畏者愚夫》、《四嫠妇与菜汁》,这是外国散文诗作品的最早译介。很多人在译介活动中受到散文诗潜移默化的影响,拿起笔来,由译者变成作者,成为了中国最早的散文诗作家。如刘半农在《新青年》刊出了他的散文诗处女作《卖萝卜的人》,并在作品前特加了说明性的小序:“这是刘半农作无韵诗的初次试验。”这是他创作散文诗的最早起步。初期的白话诗与散文诗是混淆不清的。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1期首次刊登了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白话诗9首,其中沈尹默的《鸽子》、《人力车夫》、《月夜》都形似散文诗。中国新诗的第一部年选集《新诗年选》有署名“愚庵”的评语,认为这首诗大约作于1917年的冬天,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年选》附录的《一九一九年诗坛略记》也认为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的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严格地说,《月夜》仅仅是一首散文化倾向十分严重的白话新诗,和同时期发表的第一批新诗作品相比没有多大差别。在胡适的“作诗如作文”的口号鼓舞下,最初的白话诗大多散文化倾向突出,几乎所有的散文诗作家都把散文诗视为诗,很多新诗人都把散文诗视为新诗发展的方向,冰心及稍后的穆木天、徐志摩等很多新诗人都是通过写散文诗走上新诗坛的。《月夜》是沈尹默散文诗的尝试之作,发表在《新青年》第5卷第2期(1918年8月15日)上的《三弦》,以其文体的成熟标志着沈尹默散文诗创作进入完全文体自觉状态,也最能代表初期散文诗的较为成熟的文体特性。 (文章阅读网) 1919年夏天,鲁迅创作散文诗《自言自语》一组七题、陆续刊载于1919年8、9月的《国民公报》“新文艺栏”上,《自言自语》在形式上彻底摆脱了诗的句法、文法和韵律,完全以散文行文,自由运用了心理独白、对话、象征、寓言、记叙、议论等表达方式。这组作品前的小序中注有“未完”,一题数章,连续创作发表,完全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写作系列散文诗,这在散文诗史上以及新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极大地促进了散文诗的繁荣。《自言自语》是更富有诗意和诗的写法的散文诗,大量运用了诗的意象手法,写得含蓄简炼,可以称之为“散文化的诗”。随着时局的发展,重视文艺社会功能的鲁迅的散文诗创作出现了由“散文化的诗”向“诗化的散文”的大转向,写得更清楚明朗,抒情、议论等散文手法用得更多。《野草》是此间的代表作。鲁迅认为有了小感触,就写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野草》在体裁和题材上都突破了已有散文诗的文体界限。《野草》以前,只有1925年出版的焦菊隐的散文诗集《夜哭》和1926年出版的高长虹的诗与散文诗合集《心的探险》,但是这两部散文诗集的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赶不上《野草》,所以《野草》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从文体分类的严格意义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的《野草》中的作品也并不全是散文诗,有的只能归入散文或杂文。出现这种体裁混乱情况的其他原因是当时中国散文诗的文体正处在草创时期,并没有建立起能够界定什么是纯正散文诗的文体规范,又受到打破“无韵则非诗”的新诗革命激进思潮的影响,才出现了散文诗创作的实用化、散文化和自由化倾向。《野草》在发表之初就引起轰动,连载《野草》的《语丝》的发行由1千几百份迅速上升到8千多份。在《野草》以后60余年的散文诗创作中,受鲁迅散文诗影响的散文诗人极多,几乎每一代有影响的人都受过《野草》的影响。郭沫若的《我的散文诗》一组四题发表在1920年12月20日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郭沫若一向追求自由的诗体。郭沫若仔细研究过中国古典文学中散文诗的历史,考证出“散文诗”一词在中国文学中的起源,对散文诗文体十分重视,但是郭沫若是把散文诗当诗,特别是把散文诗的无韵律格式作为新诗打破格律限制的重要依据。他相信有裸体的诗,即不借重音乐的韵语,而直抒情绪中观念之推移,这便是散文诗。稍后的瞿秋白、徐玉诺、徐雉、汪静之、郑振铎、滕固等人纷纷试作与刘半农、鲁迅、郭沫若文体相近的散文诗。徐玉诺是20年代初中期散文诗创作成就较大的作家。1922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诗集(散文诗集)《将来之花园》。《将来之花园》里有短小精致的散文诗。由于散文诗的创作越来越由“散文化的诗”向“诗化的散文”,即由“诗”堕落为“散文”,越来越多的人对散文诗是不是诗,自由诗是否应该走散文诗的道路产生了怀疑,因而出现了1922年前后的散文诗大讨论。在改革旧汉诗从语言和格律形体两方面入手,即用白话代替文言,用散文取代韵文,即作诗如作文,打破“无韵则非诗”旧习的时代潮流影响下,这次散文诗大讨论尽管有人将新诗与散文诗作了一些区别,更多却仍然是为散文诗是诗辩护。如西谛(郑振铎)的《论散文诗》认为“散文诗现在的根基,已经是很稳固的了。30年代散文诗不如20年代形式多样、风格众多,从整体上比较,优秀散文诗人诗作的数量都少于20年代。30年代的一些散文诗大家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郑振铎、徐玉诺、朱自清、谢冰心等都不写或很少写散文诗,许地山、韦丛芜、高长虹等20年代比较活跃的散文诗人的作品都日渐剧减。散文诗界不再有20年代的文体大论争,散文诗文体开始由散文化的诗向诗化的散文发展,甚至分化为纯正的散文诗和非纯正的散文诗,前者使散文诗文体更加完善,后者根据文体的自觉性原则和随着作家的主观愿望,分别向叙事文体、议论文体和抒情文体转化,最后逐步被叙事文体,如(散文)、议论文体(如杂文)、抒情文体(如诗)合并。抗战时期散文诗和所有的文学体裁一样,成为宣传抗战的工具。在30年代末的上海“孤岛”,40年代的西南后方,40年代后期的国统区,都掀起过散文诗创作热潮。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借用民族传统寓言和外来文化象征的表现方式,大量寓意象征,如郭沫若的《银杏》、巴金的《龙·虎·狗》、《日出》、刘北汜的《曙前》、田一文的《跫音》、莫洛的《生命树》、陈敬容的《星雨集》、郭风的《报春花》等。这个时期散文诗的功利性太强,有的完全被抒情散文同化,散文诗开始在抒情散文的夹缝和诗的夹缝中生长。

现当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鲁迅《人之历史》解读

2、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精神要义

3、 鲁迅《摩罗诗力说》中对有关诗人及作品的评论

4、 鲁迅《野草》中的战士形象简析

5、 论《野草》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6、 论《野草》中鲁迅的想象力

7、 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鲁迅的态度

8、 论《朝花夕拾》中的幽默

9、 论《故事新编》中的荒诞描写

10、 简析《铸剑》中的复仇

11、 论胡适《尝试集》的艺术特征

12、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3、 论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特征

14、论周作人二十年代的散文

15、论瞿秋白的杂文

16、论戴望舒四十年代的诗

17、论田间抗战时期的诗歌

18、论艾青抗战时期的诗歌

19、藏克家《烙印》解读

20、论藏克家抗战时期的诗歌

21、论洪深的《香稻米》

22、论胡风的诗歌创作

23、 论夏衍的报告文学创作

24、 胡风论诗

25、 评曹禺的《北京人》

26、 论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

27、 论杨绛抗战时期的戏剧

28、 论丁西林抗战时期的戏剧

29、 评骆宾基的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30、 论谷斯范的长篇小说《新水浒》

31、 从《速写三篇》看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32、 论沙汀的长篇小说《淘金记》

33、 沙汀的长篇小说《困兽记》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34、 解读沙汀的长篇小说《还乡记》

35、 解读艾芜的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

36、 论艾芜的长篇小说《故乡》

37、 论茅盾《腐蚀》对赵惠明的描写

38、 试析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39、 论齐同长篇小说《新生代》中的几个知识分子形象

40、 试谈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几个汉奸形象

41、 论巴金《寒夜》中的心理描写

42、 论钱钟书《围城》的幽默艺术

43、 论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的景物描写

44、 张恨水的长篇小说、

45、 陈敬容的诗集《交响集》、《盈盈集》(可以择其一研究)

46、 谈袁水诗歌的讽刺艺术

47、 陈白尘的戏剧(讨论其艺术特色)

48、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考虑其文学史意义、其精神内涵,以及它的局限性)

49、 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艺术成就、人物塑造等)

50、 40年代解放区的报告文学

诗的开篇便用“金黄的稻束”这个意象来说明秋天丰收的景况,继而用一“站”字将稻束立了起来;接下来用“疲倦的母亲”这一意象来做隐喻,把母亲比做金黄的稻束,二者在性质上或多或少有相似之处,秋天的被割倒的稻束就象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而此时沧桑的见证就是皱纹,但这皱纹是美丽的,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歌颂她们的伟大与无私。另外,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接下来写到了收获日的满月,由“满月”来衬托人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下面作者又给了我们一个苍茫辽阔的意境。但似乎作者并不是单纯的在描写环境,“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就可以看出似乎有一定的哲理蕴涵其中。也许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吧。“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又再一次将母亲的伟大体现出来。稻束在秋天的田里沉思,也就是母亲在沉思,她在沉思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却可以略窥一二。母亲在秋天里看见丰收后她的心已经满足了,她可以毫无怨言了。她用母爱换来了丰收。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深度,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这首诗一开始就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一束“金黄的稻束”上。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由此,诗人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这是赋予生命的母亲、产后的母亲、默默肩负着生命的艰辛和希望的母亲。因为这种联想,一种诗的情感被进一步调动起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以动情的笔触和见证人的眼光赋予这种疲劳以美丽的性质。接着,诗人展开对收获后黄昏景色的刻画:“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正是在这万物包裹,大地无比宁静、饱满、透明的境界里,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黄昏田野上那站着的金黄的稻束:“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无论是英雄的雕像、伟人的雕像,在此刻,都没有这样一种“雕像”更宁静沉默。它们静默,是因为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这是一种动人的肯定和赞颂,而又不流于空泛。接下来的“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联想,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诗人故意留下了空白,让我们展开更广远的想象。正是在这“弱者的伟大”中,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些诗句变得玄秘起来,你可以添进一切思想,也可以只欣赏这种抽象的神秘感。诗人告诉我们的是,这决不是一种虚空,决不是一种即兴式的感怀,它伟大、恒久、庄重,它超越时空,我们会体会到一种类似宗教感的东西在冉冉升起。至此,那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的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 一、“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二、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三、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一、有“声”有“色”的语言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二、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一、作者简介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年开始发表诗作。1943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二、《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这首诗是写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正在战时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我在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当时的制度是可以在新生注册入校时决定自己要主修哪一系,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由我喜爱的英国文学改为修哲学系。当时我的想法是文学还可以自学,而哲学,这一文科之本,却必须由师傅领进门,因此在注册登记表上我就毅然决然地填上哲学系几个大字,从此奠定了我此生在写作和科研上必然会走上一条跨学科的道路,也就是念着哲学,为了更深地理解文学和写诗。说来也巧,作为哲学系的学生在修一门外语时必须修德文。这样我就成了冯至先生德文课的学生,冯先生也正是一位兼修德国文学与哲学的学者和诗人,他在联大开了歌德研究和德文两门课,就在这时期他的杰作《十四行诗集》和关于里尔克书信的翻译也问世了。他的诗和歌德的《浮士德》及里尔克的书信都是深深浸透着哲学的文学,这样就深刻地刻画了我此生在创作与科研所必然要走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在自己主修的哲学课里又找到诗的美学和哲思。其中郑昕先生的康德,紧紧围绕着对物自身的探讨,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为我画了一个柏拉图的形而上理想主义的轮廓,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使我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境界,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一种超脱精神,而这些中西哲学正是我所读的一切文学之本,之质,之神,从此我不可能不在文学作品中寻找他们,体验他们,因此在事隔半个世纪后,我在海德格尔的书里读到“诗歌是哲学的近邻”时,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点中了我多年实践而不自觉的道理。以上这些就是我在20世纪40年代写诗时的心态,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举目看远处,只见微蓝色的远山,似远又似近地围绕着,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酿成的酒,它香气四溢,每当一个情景触动我的灵魂时,我就为这种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写起诗来,也许这就是诗神对我的召唤吧,日后阅历多了,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诗神也由一个青春的女神变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递给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种更浓烈的极香醇的白酒,我的诗有时有些不胜任,但生命是不会倒退的,正如江河,我只能向大海流去,永不返回。2001年4月8日清华园荷清苑(选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三、面向大地的沉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顾颖)这首小诗让我们想到米勒的油画《拾穗者》,诗中所呈现的不是古典的中国式的空灵飘逸的意境,而是在现代中国苦难的土地上,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慢慢滋长起来的,由困惑、探索而凝结成的趋向庄重沉思的诗境。诗思由暮野中金色的稻束导入,很快转入一系列似乎不相关联的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稻束”与“母亲”两个意象由此相遇,漫长岁月中的艰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获与老去的母亲映射出令人心酸的美丽,这种美丽与那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既有形的关联──母亲的脸与满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种收获的满足,无言的欣悦,升起于树巅,并不伟大,但丰盈自足。圆月之后,是远山,它仿佛很远,构成一个静穆的背景,如油画的底色,浮雕般衬托出稻束的金黄、母亲的苍老、圆月的荧白;又仿佛很近,在苍茫的暮色中逼近我们的心灵,以比雕像更静默的姿态压迫我们感受到某种尚未说出的秘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它只是在群山之围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绎着的生存的轨迹,也就是母亲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积和收获日的满月一次次地升起……诗人由近而远,一层一层拓展出一个开阔的诗意空间,但诗思在此转向,诗人收回伸向远方的视点和思绪,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亲、满月、群山拓展开来的思绪,共同熔铸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为生存而操劳的疲倦,虽没有改天换地的壮烈,却是支撑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伟大的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历史的长河中,那属于“金黄的稻束”的群体,早已模糊为一个暗淡的背景,无声无息地滋生和死亡,无声无息地支撑起英雄的伟业,也肩荷起历史的苦难。而它们只是“静默”“静默”,在静默中继续自己辛劳的生命。但在这静默中,我们感到稻束兀然耸立如一座丰碑,显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迁的品格和不可藐视的力量,真正的历史靠它支撑。那由英雄的名字缀结成的历史,不过是其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只有这“稻束”的类属,才能以始终沉默的姿态,进入人类的思想。对于习惯中国传统诗意思维的读者来说,初读这首诗可能会有些理解上的困难。现代主义的诗歌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写景状物抒情,对宇宙、历史、人生的哲理性关注不仅深深浸入诗人们的思想,也介入诗的艺术中。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将抽象的观念、深厚的情感寓于可感的形象之中,使“思想知觉化”,这是九叶诗人们从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那儿学来的表现手法。《金黄的稻束》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表现手法,诗人一下子连用五个意象,借助象征和联想,将知性与感性糅合为一体,在连绵不断的新颖别致的局部意象转换中,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稻束”的意象实际寓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相对于传统,这是“异调”,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培植起的异调。郑敏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深受西方音乐、绘画熏陶和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里尔克在他的《慕佐书简》中这样写道:“我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短暂而羸弱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深情地铭刻在心,好让它的本质在我们心中‘不可见地’复活”。《金黄的稻束》正体现出诗人追寻“大地”的沉思,“大地”是什么?大地是根基,是我们的栖息之所,是我们的存在之根,是一切产生之地又必将回归之地,被践踏被忽略被遗忘是“大地”的特征。在诗的歌咏中,为苦难所遮蔽的“大地”被带入澄明,它的伟大、它那不可动摇的坚实性,在人们心中潜在地复活。这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虔敬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去逼近劳动者卑微存在的尝试。隐逸、悲悯、闲适的传统田园情怀为充满宗教般谦卑的形而上沉思所取代,一种不同于“不语婷婷日以昏”的感伤,也不同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逸的思绪,渗透到这片有着油画般厚重质地和斑斓色泽的秋野暮色图中,这种哲理化倾向打造出全诗深邃的意境。(选自2001年第6期《名作欣赏》。有删节)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生于北京。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8年出版《诗集:1942--1947》。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郑敏是在冯至的引领下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她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 《诗集1942—1947》《九叶集》(合集)《寻觅集》《心像》《早晨,我在雨里采花》《郑敏诗集》,论文集《英美诗歌戏剧研究》《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思维·文化·诗学》《诗歌与哲学是邻居—结构—解构诗论》,译著《美国当代诗选》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