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三曹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三曹研究论文

写关于曹操的事迹,性格等……写关于曹操的论文可以参考易中天的品三国,他的关于曹操的议论非常多,而且很经典!建议你到维普资讯网看看(要注册的)还有例文啊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而把曹操当成灾星,是人民的大敌。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很可能也是出于无耐,才把他写成这个样子的。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下《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有两种本子,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是《三国志演义》。前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明代嘉靖年间刊刻,较接近罗贯中的原本,但文字粗朴,内容平易。后者全书一百二十回,是经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的本子,毛氏父子主要在回目、文辞、论赞、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修改,使全书更加紧凑完整,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毛氏修订本。在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我们了解曹操的本来面目有些困难。所以有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了一大段的距离,这就是罗贯中的民间性原因所致。二、罗氏的时代正统思想的射映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却也有颂扬的地方,如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以不足敌方十分之一的军力而把敌方打得一败涂地,使其一掘不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罗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说不与罗氏的生活时代,价值取向无关。关于罗贯中,我们知之甚少,据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由此可知,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5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6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的,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人民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根本不足为怪,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力之合法性。7或说政权的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却是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三国以后,各朝统治者有各自的正统观念,晋朝是承魏而建,它就以魏为正统,以蜀汉为非正统。陈寿著《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的,到宋代,又出现了民族并存政权,金、辽、宋并存,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把自己说为合法政治权力,金、辽在北方,自比曹魏,地统中原,是正统;宋地处南方,偏安江南,势如蜀汉,以蜀为正统思想。而罗贯中的时代,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也就是和宋的正统观一致,因而,就得否定曹魏的正统,既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作品中,曹操就不能堂而皇之了。也就是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里给曹操脸上添光,而是有些加黑。三、抹不掉的历史前面,我们以作品的民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的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将曹操写成一个反面人物,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性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借托。但就这两方面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有好,也有坏,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让人捉摸不透。要不然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从这点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绝技,既然是好坏兼备,而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塑造曹操坏形象的方面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影响罗贯中在写曹操时大加赞赏的呢?《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就必得尊循历史,受历史的影响较大,往往是实多虚少。生活于三国时代的曹操,罗贯中固然不能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材料来对其了解,而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8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昌导下,“建安文学“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现今还有多篇文章流行于世,《嵩里行》大家想来不会不知道吧,这就是曹的佳作之一。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说他是一位文学家一点不过分。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9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他出生的前后,社会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世家贵族地主阶级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并面临崩溃。在公元一百八十四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割据势力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思想,使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通过二十多年的争斗,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需得效法于秦汉,实行法家的耕战政策,大兴屯田,用各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0这段文字足可见其屯田强兵之策,还有《败军令》、《孙子注》中,都反映了他主张法治的观念,反对礼治的尊法反儒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不是在高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效法于古吗?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毫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权,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好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可能算是对曹操较为公平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看来,他有五大优点:11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在《三国演义》中也颇为显眼,从曹操一出场开始,便有所反映。当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只是痛哭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操便出了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但刺卓未获成功,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但各诸侯争势夺利,迟迟不肯进兵,曹操便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又曰:“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却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矣。”12这是何等精妙的分析,可惜,各诸侯各怀异心,否则,这段历史又将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可看出曹操的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唯才是举,历来受人称赞,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文史天地》写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网罗的过程,颇有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他出来做官,不应,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如此热情,只得出山。13投其门下,这是说他求才不择手段,却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止如此,像敌方的徐庶、周瑜、关羽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帐,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对周瑜的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遗蒋于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亦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已,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道”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况且,割掉几根头发,也不是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举个实例:淯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历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做到了赏罚公平。第四,体恤百姓,保持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谤议,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激流勇退。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是历代英雄的志气,曹操具有这几个优点,也算不枉为英雄了,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寻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纳了历史因素的。不光如此,有时还加以夸张。这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四、我的一些说法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否定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许他对曹大加赞扬;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势在必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说他简单,是说他可用一个字概括——奸;说他复杂,是说他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恶中有善,善中有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读到了简单的一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喊为曹操翻案,看来,我们还需再读一遍,去体会罗贯中写曹操这个人物的苦衷。注释:1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6版2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3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奉“蜀以宗室为正”。由此,在明间开始了尊刘抑曹的传说。4见黄立新《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真实问题》(《古典文学论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5贾仲明《书录鬼簿后》写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80岁,据此,可知元至甲辰(1364)时,他22岁,罗贯中与他为“忘年交”,则当属1315年左右生人。6见明人王圻《稗史汇编》7参见汪文学《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8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卷二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0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1参见刘敬圻《<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12见《三国志·武帝纪》13见姜洪、姜海《曹操爱才》(《文史天地》2004年第3期)参考书目:1《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3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著)四部丛刊本4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5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年6 《曹操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74年7 《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1983年11 《三国演义纵横谈》12 《另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基础、陈新璋、罗东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13《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又多又全啊!

曹操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 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代最为优秀的诗人。他们雅爱词章,不但以帝王之尊、公子之豪提倡文学,促成了五言古体诗歌的黄金时代,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各具风格的名篇佳什: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01

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其诗仅存二十余首,全部是乐府。以《薤露行》《蒿里行》为代表的诗作,描述了汉末战乱和人民的疾苦;以《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作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求贤如渴的宽阔胸襟,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曹操不仅仅是政治军事统帅,也是当时文坛的领袖。

02

曹植才高八斗,就文学成就来说,是“三曹”中最突出的。其生活和创作以公元二二零年曹丕称帝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其前期诗作《赠丁翼》《名都篇》《白马篇》《薤露篇》等等,都表现了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其后期诗作《七哀》《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等,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对政治上相互倾轧的愤懑和抗争的思想。

其诗不仅精神慷慨,而且艺术性很高,是建安文学杰出的代表,又是五言诗的奠基者。

03

相比于曹操和曹植,曹丕在文学上成就差得很多。

其由于宫廷生活的限制,在政治和思想上趋于保守,诗歌题材狭窄,缺乏风力。现存诗约四十首,描写游子思妇的居多。

其中,《杂诗》《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是比较好的作品。

《燕歌行》二首,描写一个妇女在不眠的秋夜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是其最著名的作品。

其一尤为出色: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qiongqiong)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首诗写景抒情都很细腻,语言清丽,艺术上很成功。它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

梁肖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魏文之丽篆,七言之作,非此谁先?”

但他逐句押韵,说明七言形式还未成熟。

曹丕的风格纤弱,沈德潜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是很中肯的评论。

而其所撰写的《典论》是一部政治, 社会 ,道德,文化论集,是曹丕关于国家一系列大事的论文总集。但可惜的是,大多已经失散。仅其中的《典论.论文》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对后世研究当时的文学思想,意义重大。

曹丕自己的诗歌创作成就不高,但他以太子,帝王的身份大力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曹操主要作品,万里行、度关山、对酒、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诗20多首,反映末动乱 社会 与百姓苦难,诗20多首,部份记录汉末董卓之乱混乱 历史 。曹植,推动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散文同样具有情兼雅怨,丰富多样,才华出众,文采飞扬。著名文章有七哀诗、白马篇、门有万里客、洛神赋等,因文学上的造诣而与曹操、曹丕称三曹。曹丕,于公元22年废汉自立是魏武帝,诗形式多样,有四、五、六、七言诗,多为抒发对人生感慨和人生哲理诗,游乐宴游诗。代表作品有典论、燕歌行、登城赋、陌上桑40余首,抒情意浓、含蓄深情的佳作。

提到三曹,就不得不提到建安文学,很多人知道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在建安七子之上,处于建安文学顶端的人物正是三曹。如果说到文学上的成就的话,成就最高的无疑是七步成诗的曹植,三曹之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也是曹植。 但要说到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的话,则非曹丕莫属,所谓领袖不是作品最多,而是影响最大,这不仅限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包括对于建安文学发展的影响。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他哥哥曹昂去世之后,曹丕就成了爵位的继承人。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继承了爵位,并接受大汉“禅让”,成为了魏国皇帝。这位开国之君在位时间并不长,只有五年零七个月。其政治追求也不同于曹操,他崇尚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当时北方已经统一,士族大家和豪强已经和曹氏政权达成了一致,表示听从指挥,因此曹丕就改变了曹操打压士族大家,重用寒门子弟的做法,在政治上对于士族大家采取了妥协的策略。因此在政治和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最主要的军事成就就是打压青州、徐州的豪强势力,进一步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在政治上,曹丕轻刑罚、薄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算是一位政治上比较开明的君主,他自己也一直试图将自己打造成明君的形象。 在文学造诣方面,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对于自己的文学修养有过评价: “背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当然这里面有曹丕自夸其德的嫌疑,在陈寿所著的 《三国志-文帝本纪》中,说曹丕著作:“ 所勒成垂百篇 ”。说明曹丕的诗作颇丰,没有前期的积累,想要提笔成文那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述记载,我们了解到曹丕博览群书、见识不凡、著作颇丰。 他的《典论》一书现存三篇,其中《论文》为重要的文学批判文献。

重视文学是当时一般的看法,但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发表这样的议论又如此强调,则可以说明他在提倡文学、鼓励著述的用意。建安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曹氏父子,尤其是曹丕的提倡和领导。 当时很多文人被曹操所接纳,在邺城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这个集团的顶端,是曹操高高在上,而曹植又年轻不足以服众,因此建安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曹丕。 曹操是提拔文人雅士们做官,曹丕和曹植则是和他们交朋友,曹丕重视他们的文学创作,提倡和鼓励的作用更为明显。 曹丕自己作诗更倾向于民歌化,在通俗语言的作用上更加努力,因此尽管才华不及曹植,但在建安文学的民歌化这一特点上,曹丕的诗作表现的十分突出。 不加雕饰、如同白话,是曹丕的诗作最突出的特点。

这些语言几乎和汉乐府民歌的语言没有分别,通过字面的意思,就很容易让人理解,因此才会广为流传。 在诗作创新上,曹丕也走在了整个建安文学集团的最前面。 曹丕最出名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当时还没有文人做这方面的尝试,同时曹丕所创作的六言诗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他人当时不过刚开始尝试而已。诗作的形式多样,是曹丕有别于他人的突出特征。

另外,曹丕的诗作中有很多描写男女相恋和离别的题材,好像只要是言情的题目,曹丕都不肯放过,有的还是带别人言情。

因此,曹丕文学成就尽管气势不如曹操,才思不及曹植,但对于建安文学,起到了很好的领导作用,对建安文学的创新,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对于建安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一个人的 历史 ,一家之言。

子桓写诗不如他爹和他弟,但子桓是很出色的评论家。

他写的《典论》,有很多段我们都是要求背诵的。

最最最最重要的,《典论》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

很可惜,丢失了很多。

现在只剩下《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典论》说起来有点陌生,但提到一些观点一些词,你就会发现你对它一点也不陌生。

1、文人相轻

这个词就出自《典论》,是子桓写的。论文篇的第一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也是子桓写的。就是说各自以自己的长处,轻视别人的不足之处。

3、学无所遗

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晓。

4、辞无所假

写文章时用词有所创新,没有因袭前人。

5、理不胜辞

指道理不能胜过文辞,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6、贵远贱近

重视相距远者,轻视相隔近者。

7、向声背实

声:声名,这里指虚名;背:违背。指向往声名,背离实际。

这七个都是成语,全部出自子桓《典论·论文》。

除此之外,文气论也是子桓正式提出的: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子弟。

后来两晋直到明清,文气论一直在发展,刘勰、陈子昂,韩柳,都是发展者。

子桓还深刻认识到文学的价值,他说: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还有,建安七子的概念,就是从《文论》来的: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不得不提的就是子桓的《燕歌行》,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七言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因为不了解,所以觉得曹丕没有成就,说起来也真是替子桓难过呢。

此外,我还在这个问题下的其他回答中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有人竟然认为曹植不咋滴,说《洛神赋》也就一个“凌波微步”,煮豆燃豆萁不过是打油诗……

《洛神赋》被世人记住的,不仅仅一个段誉会的武功凌波微步。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轻云蔽月,流风回雪,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很著名的一句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子建的《白马篇》。

总得来说,不读书真可怕。更可怕的是,他还觉得自己睥睨全天下。

-----------丸------------

文:祁门小谢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汉末一直是儒家思想为主流。东汉末年适应于 社会 的变化,除儒家之外,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等各派思想又都有所发展,这是一个思潮奔涌的时代。

汉末三国时期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建安文学以魏国为主,而曹氏父子三人除了爱好文学、招揽文人之外,自己本身就是文学创作者。建安文学广泛接纳 社会 现实承继汉乐府,是现实主义流派的发展高潮。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建安文学时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建安风骨”。汉末喜评文学之风气,表现文学之精神。正是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倡导当时文学之抒情化、个性化。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曹操以乐府歌辞反映现实,表现了雄主壮志和坚强进取,其作品中满是慷慨悲歌的抒情气息。曹操的诗与文都是简洁朴素,不再像汉代的宏文大赋那么铺张堆砌,在质朴的文笔中带着气魄与锋芒。

三曹中的曹植则是建安时人最负盛名的作家,其作品中流露出非凡的才华,诗、文、赋具全。钟嵘《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灵气。曹植的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同时代的作家中表现出超凡的艺术气质比如说贴切的比喻、精致的词藻等等。

曹丕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作者。他的作品《燕歌行》是诞生于汉代旧乐府题目之上,新起形式,逐句押韵的一种新的形式,即七言诗。曹丕善作诗而且写情动人,善作文而既通俗又清丽。三曹之中唯有曹丕写了一部文艺理论著作《典论》,这是现存最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曹丕把文学的地位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这对文学的兴盛起到了很重要的推进作用。

曹丕虽然没有曹植的天赋与才华,没有曹植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但曹丕对于文学之深刻认识远胜于曹植。

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时局比较动荡的一个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也表现出了动荡时期文学的特点,这个时期的文学,我们称之为建安文学,说起建安文学,最有名的莫过于建安七子和三曹,以及代表建安时期整个 社会 ,审美,文学等的“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文学对以后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时期的文人也大都彰显出他们独立的人格特征,人的 情感 表达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特色。

三曹主要是指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曹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样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心有济世安民的情怀,所以诗歌也具有豪迈雄壮的特点。同为三曹的两兄弟曹丕和曹植却不具有这样的特点,二人风格趋于文雅,曹丕文武双全,曹植天赋则多表现在文学这一方面,而本文则着重说下曹丕,根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八岁就能写文章,具有很大的天赋,博古通今,经史子集全都精通,善骑射好击剑,他自己也在《典论论文》中说“八岁而能骑射,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三曹他们虽然不是纯正的文人,但是他们对于文字的热爱,对于文学的热爱,为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前面说到曹丕会射箭善属文,文武双全,但是和曹操古直悲凉的文风不同,他心思细腻,是个文艺男青年。思维比较缜密,行文做事等各方面也都比较细心,这样的性格也适合他继承父位。

曹丕在诗赋方面具有极高的天赋,他的诗赋文风委婉细腻,像他的五言诗《十五》“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柟千余尺。众草之盛茂。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虽不及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般豪迈悲壮,但是诗文流畅委婉,表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他的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的创作也代表诗歌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而他的七言诗《燕歌行》虽然仅存两首,但是却是文学史上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也被称为七言诗之祖。

说起曹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得不说的当属于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第一部著作《典论论文》代表着曹丕文学思想的正式形成,也说明了魏晋时期的文学创作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以上说明曹植在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曹丕与曹操、曹植虽然并称三曹,但是相对于曹操和曹植在文学作品上的高产出,以及部分代表作的高光表现,曹丕显得并没有那么突出,世人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政治成就。

然而既然能够与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那么曹丕的成就也是不可低估的,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诗歌、散文、赋和文学理论等方面。

诗歌主要代表作有《燕歌行》,《燕歌行》是曹丕自创的拟燕地歌曲,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七言诗;而他的五言和乐府诗也同样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证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而尤以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两句最为经典。

曹丕的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散文方面,其中诏有七十五篇(包括残文)、书有三十七篇(包括残文)、令有二十六篇(包括残文)、论有六篇、策有四篇、序有四篇、表文有三篇、铭有三篇、连珠有三篇、策文二篇、议有一篇、教有一篇、诔有一篇、祝有一篇、制有一篇、其它类散文八篇,各体制的散文总数有一百七十六篇之多,可谓佳作甚多。

曹丕的散文体制全面、涉猎广泛、内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将心绪与情愁,叙写于字里行间。同时能突破体制的约束,抒情怀于笔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细腻而敏感的心灵感悟,处处流露出语切情真、徘徊动情之语,常常能触动人心。故所以被裴松之誉为“美辞”之文,行情风格浓厚。

曹丕所创作的赋总计二十八篇,以抒情和咏物为主。在体制方面,一改汉赋的鸿篇巨幅,改为短小精悍的行情小赋。其赋作内容以真情的笔触,触摸到 社会 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个体的喜怒哀乐带入行情小赋之中,赋的内容涵盖生活纪实、行写情怀以及体物感物。曹丕的诗歌笔法影响着其赋的风貌,诗体之赋为其赋作品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标志性意义。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①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③肯定文学的 历史 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是三国时期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的文学风格以贴近生活、 情感 丰富、言语朴实无华为主要特点。曹丕本身具有极高的文学天赋,但是因为在与曹植竞争皇位的过程属于胜方,所以世人皆以为曹丕无情无义,皆忽略了曹丕的文学天赋以及极高的文学成就 。

曹丕的文学成就主要分为 诗、赋、文、理论 四大方面。下面主要介绍:

(剧照)

一:诗词方面

曹丕在诗词颇有建树,七言诗、五言诗以及乐府诗刚柔并济,擅长描写男女情爱,征夫怨妇体裁的诗。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细腻动人, 《诗品》评论曹丕的诗直率就像说话一样,使人能够直观的体味诗词中所蕴含的 情感 。而且曹丕写有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篇七言诗--《燕歌行》,并且曹丕对七言诗的推广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所以曹丕敢于创作不同题材的诗词,其诗词 探索 能力与其为政能力不相上下。

二:赋

赋体裁盛行于汉朝,辞藻华丽铺张陈述。但是, 曹丕所写的赋一改汉赋巨大的规模,丕赋短小精悍,同样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感情真挚动人,言语朴素。 曹丕现存有赋二十八篇,主要以抒情咏怀,或者描写事物如《柳赋》《槐赋》。总体来讲,曹丕的赋以情怀为主如《寡妇赋》《永思赋》,紧密贴近现实生活如《出猎赋》《登台赋》,贴近时代的发展。

(登台赋原文)

三:文章、理论

曹丕肯定了文章的价值 ,并且曹丕的文章散文尤其出色, 主张“文以气为主”, 这样的一种写作方向使曹丕写作散文时总是将自己的感情束缚在字里行间之中,用散文体现出自己的感情。而且曹丕对文章的体裁和特征进行了总体概括,使散文具有章法。曹丕传有数量及其丰富的散文,包括残文诏有七十五篇,书有三十七篇,令有二十六篇等等。文章写作方向非常广阔。但是, 曹丕的散文主要以描写 情感 为主,笔法细腻,角度新颖。曹丕在诗词歌赋中所表现出来的细腻的感情与深情无一例外的表现在文章之中。

所以综上所述,曹丕在诗词歌赋文学以及文学理论都具有非常之高的造诣,曹丕的细腻 情感 以及朴实无华的写作手法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展现。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除了建安七子,三曹也是建安文学的风云人物。

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等句,小儿皆能口诵,他的《龟虽寿》,读来让人慷慨激昂。曹植的《洛神赋》让人心向往之,《铜雀台赋》读来抑扬顿挫,美不胜收。

似乎曹丕在文学上就逊色多了。

然而曹丕的文学之才并非浪得虚名,相比于父亲和兄弟,他的文学才华似乎黯然失色,是因为他的长处不在诗歌,而诗歌,在文学体裁中较易传播,受众面广。

曹丕的《燕歌行二首》中有“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句,颇显其柔肠。他的《秋胡行》中“尧任舜禹。当复何为。百兽率舞。凤凰来仪”语,又具人君之风。

曹丕的诗歌才能被其父、其弟掩盖。但他的文学论述之著《典论》却大放光芒。

《典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出现的一篇文学专论,也是汉魏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它论述了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的个性与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分、文学的价值等颇为重要的问题。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文学和其他著作的区别,研究了文体对风格的要求,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文体论。

曹丕还在文章中提出了并企图解决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问题,尽管他对这些问题旳解答还比较简单,但他启发后来的作家、批评家继续 探索 解答这些问题的先驱之功是不能埋没的。

故尔,若不单论诗歌之才,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也是深远的。

也许,曹丕若不为人君,估计也会出产更多精彩文章,然而,帝王之业毕竟不能专主诗词之道,这也许是曹丕之所以为君,曹植之所以为王的必然吧。

曹丕作为三曹之一,在文学领域有诸多贡献,他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组织者,他的文学理论为中国文学史开辟了新的一页,他的文学创作对唐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

邺下文人集团是曹操罗致创立的,但曹丕和曹植因其地位和才华也起到了核心作用和实际组织的作用。曹丕和曹植都曾经谈论建安七子,从他们的著作可以看出,曹丕同七子的关系较之曹植与七子的关系更为密切,曹丕在给吴质的信中曾提及他们一起吟诗作对、游玩出行,诸子也有言其当时同曹丕通宵达旦在一起赋诗的,例如刘桢曾作了四首《赠五官中郎将诗》。为了纪念七子,曹丕亲自“撰其遗文,都为一集”。他说,在编纂七子遗文时,“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此言亦当是其真实心情的写照。曹丕在这个过程对七子的文集做出了详细的对比和评价,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学理论,可以说,七子之文得曹丕之力而流传不失,曹丕因七子之文成其文学理论。

曹丕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文学评论的人,开创中国文学批判史的先河,他的《典论》是中国 历史 上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他的文学理论有这么几个比较有代表性:

1、审己以度人

曹丕深知文人的弱点,提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个著名理论,曹丕认为文学批评的重要前提是评者必须克服文人相轻的毛病,审己度人,客观地认识别人的著作。曹丕认为自己正是以这种态度避免了“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避免了“暗于自见,谓己为贤”,因而能对七子做出恰当评价。

2、文非一体

文非一体即:

讲的是文章的 社会 属性是一样的,但体裁、形势却是多样的。“本同”就是本质相同,为文的目的相同,如其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末异”是为了说明在艺术上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或批评不同的体裁的文章。

3、文以气为主

文章风格,人各不同,自然形成,不能强求一律,曹丕把中国哲学领域的气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提出文气的概念,从而赋予文学以风格的要求。

4、高扬文章的功能

曹丕在典论曾提及:

这里从两个方面谈及文章的 历史 作用:一是对国家来说,把写好文章提到了“经国之大业”的高度;二是对个人来说,把写好文章视为“不朽之盛事”,因为人的寿命、富贵皆有一定的限数,而文章却是长久流传的,所谓“建安文章千古在,王侯霸业成枯骨”。

在汉魏时期,七言佳作以曹丕为先,清代著名文学家王士祯曾说曹丕的《燕歌行》系“唐作者之所本也”,陈祚明更称《燕歌行》“七言一句一韵体”,认为“后人作七古,句句用韵,须效此法”、可见,曹丕是中国文学史上七言律诗的奠基人。

关于三曹的论文题目

首先你定下的调调是曹操是英雄,那我只能夸他了,文章使用是一个中学生,文章是这样的: 乱世英雄——曹操 距今约1800年前,那是一个动荡的时候。乱世里战火绵连,生灵涂炭。但乱世里也造就了许多英雄,在这众多英雄曹操独树一帜带领手下闯荡出一片天下。这个出身算不上显赫,虽然小有家资和政治优势,但是陈留起兵的时候,兵不过三千,将不过曹仁和夏侯兄弟。但到最后却能成为当时中国势力最强的集团,并奠定了魏国的基础,为中国北方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的曹操正是这些英雄的杰出者。 杰出的军事家--曹操。他的一生打过的漂亮战役很多,比如奠定北方统治权的官渡大战,再如灭袁术,杀吕布等等。不过我想告诉诸位,我们不应该以结果来定位某些问题。因为,最大的成功永远无法代替走过的经历,就像白天的喧闹永远无法代替黑夜的寂静一样。 伟大的政治家--曹操。先看“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许绍说出这句话时,曹操的反应是听之大笑。不可否认曹操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发动联盟军,迎汉帝,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都体现了他的政治才能 盖世的文学家--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对于曹操对历史的贡献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乱世里出的英雄任务。

中午有百家讲坛,可以看一下

写关于曹操的事迹,性格等…… 写关于曹操的论文可以参考易中天的品三国,他的关于曹操的议论非常多,而且很经典! 建议你到维普资讯网看看(要注册的) 还有例文啊 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 【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 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 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 【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 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 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而把曹操当成灾星,是人民的大敌。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很可能也是出于无耐,才把他写成这个样子的。 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下《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有两种本子,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是《三国志演义》。前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明代嘉靖年间刊刻,较接近罗贯中的原本,但文字粗朴,内容平易。后者全书一百二十回,是经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的本子,毛氏父子主要在回目、文辞、论赞、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修改,使全书更加紧凑完整,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毛氏修订本。在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我们了解曹操的本来面目有些困难。所以有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了一大段的距离,这就是罗贯中的民间性原因所致。 二、罗氏的时代正统思想的射映 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却也有颂扬的地方,如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以不足敌方十分之一的军力而把敌方打得一败涂地,使其一掘不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罗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说不与罗氏的生活时代,价值取向无关。 关于罗贯中,我们知之甚少,据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由此可知,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5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6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的,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人民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根本不足为怪,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 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力之合法性。7或说政权的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却是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三国以后,各朝统治者有各自的正统观念,晋朝是承魏而建,它就以魏为正统,以蜀汉为非正统。陈寿著《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的,到宋代,又出现了民族并存政权,金、辽、宋并存,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把自己说为合法政治权力,金、辽在北方,自比曹魏,地统中原,是正统;宋地处南方,偏安江南,势如蜀汉,以蜀为正统思想。而罗贯中的时代,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也就是和宋的正统观一致,因而,就得否定曹魏的正统,既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作品中,曹操就不能堂而皇之了。也就是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里给曹操脸上添光,而是有些加黑。 三、抹不掉的历史 前面,我们以作品的民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的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将曹操写成一个反面人物,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性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借托。但就这两方面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有好,也有坏,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让人捉摸不透。要不然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从这点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绝技,既然是好坏兼备,而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塑造曹操坏形象的方面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影响罗贯中在写曹操时大加赞赏的呢?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就必得尊循历史,受历史的影响较大,往往是实多虚少。生活于三国时代的曹操,罗贯中固然不能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材料来对其了解,而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8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昌导下,“建安文学“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现今还有多篇文章流行于世,《嵩里行》大家想来不会不知道吧,这就是曹的佳作之一。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说他是一位文学家一点不过分。 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9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他出生的前后,社会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世家贵族地主阶级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并面临崩溃。在公元一百八十四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割据势力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思想,使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通过二十多年的争斗,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需得效法于秦汉,实行法家的耕战政策,大兴屯田,用各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0这段文字足可见其屯田强兵之策,还有《败军令》、《孙子注》中,都反映了他主张法治的观念,反对礼治的尊法反儒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不是在高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效法于古吗?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毫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权,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好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可能算是对曹操较为公平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看来,他有五大优点:11 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在《三国演义》中也颇为显眼,从曹操一出场开始,便有所反映。当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只是痛哭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操便出了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但刺卓未获成功,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但各诸侯争势夺利,迟迟不肯进兵,曹操便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又曰:“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却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矣。”12这是何等精妙的分析,可惜,各诸侯各怀异心,否则,这段历史又将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可看出曹操的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 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唯才是举,历来受人称赞,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文史天地》写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网罗的过程,颇有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他出来做官,不应,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如此热情,只得出山。13投其门下,这是说他求才不择手段,却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止如此,像敌方的徐庶、周瑜、关羽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帐,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对周瑜的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遗蒋于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亦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 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已,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道”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况且,割掉几根头发,也不是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举个实例:淯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历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做到了赏罚公平。 第四,体恤百姓,保持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 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谤议,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激流勇退。 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是历代英雄的志气,曹操具有这几个优点,也算不枉为英雄了,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寻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纳了历史因素的。不光如此,有时还加以夸张。这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 四、我的一些说法 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否定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许他对曹大加赞扬;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势在必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说他简单,是说他可用一个字概括——奸;说他复杂,是说他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恶中有善,善中有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读到了简单的一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喊为曹操翻案,看来,我们还需再读一遍,去体会罗贯中写曹操这个人物的苦衷。 注释: 1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6版 2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3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奉“蜀以宗室为正”。由此,在明间开始了尊刘抑曹的传说。 4见黄立新《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真实问题》(《古典文学论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 5贾仲明《书录鬼簿后》写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80岁,据此,可知元至甲辰(1364)时,他22岁, 罗贯中与他为“忘年交”,则当属1315年左右生人。 6见明人王圻《稗史汇编》 7参见汪文学《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8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卷二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参见刘敬圻《<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12见《三国志·武帝纪》 13见姜洪、姜海《曹操爱才》(《文史天地》2004年第3期) 参考书目: 1《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 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 3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著)四部丛刊本 4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 5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年 6 《曹操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74年 7 《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0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1983年 11 《三国演义纵横谈》 12 《另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基础、陈新璋、罗东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又多又全啊!

愚意以为三国中能称得上真英雄的领袖人物,唯有曹操曹孟德一人而已。何谓英雄,如吕布徒逞武力,妄加杀戮。不过一勇之夫。如刘备,为求权欲,至国家安危人民疾苦于不顾,不过一枭雄。想那曹操,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所求全为国家统一,人民安泰。自黄巾之乱起,一生为朝廷征南荡北,扫除无数隐忧大患。位极人臣时,九五之坐近在咫尺却从不伸手,真英雄之名,舍他其谁!刘备,不过一面厚心黑的无耻小人.孙权,不过一承父兄余荫的公子哥儿.如何能与曹公相比!若非赤壁之战时运气太差碰上了传染病和东南风.曹操早就统一全国了.那时以中国人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只会有赞誉之美言,那还会有奸雄之骂名.那一句"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正是他一生最佳写照. 曹魏之奠基者,魏国之武帝者,曹操 功劳之最高者,争议之最多者,孟德 曹操,文武具备且双全者,上能治军下能治民者 孟德,文臣武将以鲫数之,战场胜败以乐观之 杀人如盗匪,求贤如文王,打仗如孙吴,其心如野狼。

隶书曹全碑研究论文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 隶书书法 欣赏曹全碑,希望你们喜欢。

隶书书法欣赏曹全碑图片1

隶书书法欣赏曹全碑图片2

隶书书法欣赏曹全碑图片3

隶书书法欣赏曹全碑图片4

隶书书法欣赏曹全碑图片5

曹全碑简介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年),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5列,内容为记述曹全(字景完)的功业。碑高约米,宽约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曹全碑明万历初年(1573年)出土于陕西郃阳县,清康熙壬子(1672年)后断裂缺字,于1956年移立西安碑林博物馆。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在汉隶碑刻中属尚阴柔一类的代表作品,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此碑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目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中除了记述曹全的生平和世系外,还记载了汉代重大的历史事件。如文中有“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和德面缚而死”等语,与文献记载不同。可作为订正历史的参考。另外还记载了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当时已波及到陕西,郃阳县民郭家为之响应,遂成“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里不安,之郡告急”的局面。对研究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此碑的书艺上看,其用笔特征是很明显的。逆入平出,以圆笔为主,运笔如顺势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不激不励,笔势稳健.婉丽绰约.明媚多方。磔波往往写得比较长,姿态也各种各样,或如小溪潺湲,或轻轻下按,然后顺势挑出,缓逸流畅,得翩翩欲飞之姿。结体精密,平和圆润,虽向背并用,然向法用得最多最妙。转折法变化也十分丰富,或圆转而下,意如外拓法,如“景”、“焉”等字;或向右轻按后翻折而下,如“秉”、“商”等字;或在折处提笔归中,然后翻折而下,如“胄”字的下折;或另起一笔,凌空向右上圆势按下,然后重心反下,折笔而下,如“叔”字;或在折处,提笔向上,然后圆势按折而下,如“涌”、“贲”等字,然轻重缓急的不同,其情性也各有所异。这些转折法,在汉隶中虽大体相同,但因各人的用笔方式的不同,个性的不同,故即使是相同的。但给人的情趣是不同的,此所谓同构异质,与我们当今所作的隶书使转一类,有天壤之别。其实,楷法中的使转正隶书中均可找到它的对应处,只是方圆、趋势不同而已。再从其书风上看,此碑的阴柔之美为其特色。婀娜多姿,体态窕窈,艳而不俗,秀而尤清,中宫紧收,精气内藏,舒展如群鹤翔翅,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寓清秀于风月之间,笔精墨妙,丰腴蕴藉,情驰神纵,超逸优游,意气灵和,开明丽清雅一路。不知者以为软媚,深知者以为骨峻。历代将它与《礼器》并称,视为汉碑至宝。

曹全碑 结构特点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曹全碑》结体之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

在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色之前,我们先谈谈临习该碑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写好《曹全碑》的结构应做到“纵横占位力求准,呼应笔势应分明”。“纵横占位”是指每一笔画所处位

置以及纵向和横向各占多少位置。笔画所处位置不同,则纵横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纵横占位和写好结构有直接的关系。然后再理清各个笔画或部位之间的呼应关系,同时还必须看清笔势,并能在笔下表现出来。依照此法来临《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种用笔之 方法 ,临习效果十分显著。但此前首先要认真读帖,即观察字帖一定要细致,从每一笔到整个字的面貌都要熟记于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点画结构安排,行笔提按、转折或方圆一一默记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体的风格,提高欣赏能力。这是临帖的第一步。

其次,观察字要准。正如王羲之所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而下笔前要动脑子,用心思揣摩所写字的长短、斜正、粗细、转折、提按及其间架结构的安排,并牢记于心,下笔才能准确无误。

第三,运笔要稳。即书写过程中行笔要稳当,力送笔端,下笔要做到胸有成竹。这就要求临习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事。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运用自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1.扁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图一“共”字,两横上束下展,左右逸荡,上两竖与下两点紧束对应,更显中宫紧结,与中部一大波画造成对比。图二“直”、“登”二字的横画如 体操 运动员拉开一字腿,上身匀称而收紧。图三“命”字左撇右捺如一把大伞,将中间部分完全罩住,而“元”字竖弯钩则极力右伸,使整个字势飘逸舒展。

2.大小相间。这也是《曹全碑》的结构特点。大者如图四“学”字,小者如“冈”字,两者之间的大小比例相差一倍左右。由于此碑的字距宽、行间疏,因此结字的大与小在井然有序的大章法中显得参差错落,富有变化而萧散自适,故大者不见其大,小者也不显其小,达到了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由此也可见作者很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字的大小扁长的结构来丰富此碑的章法。

3.布白匀称。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

密匀称。如图五“朝”字左半横画多的密排,右半横画少的疏排,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点画回环反复者,如“幽”字内的两个“幺”,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

4.收放自如。结构的收放是汉隶各碑共同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在《曹全碑》中尤显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图六“刊”字左放松,右收紧,“揖”字则相反,是左收右放,“荆”字上放下收,“忍”字上收下放。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燕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

5.笔断意连。如图七“国”字上部左右转角处的笔画都断开来写,使充实又不迫塞,中“或”上引虚下,更显空灵。又如“禄”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横和下部的竖与撇本该是相连的,现在却脱开了,同右边相合成字,左断右连,反而相映成趣。

6.上紧下松。《曹全碑》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它除了较一般汉碑扁平外,又与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关系密切。如图八“夷”字,上面短画收腰,下部笔画颀长,或直立或分展。再如“李”字全字都上敛,紧密纠结在中宫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强烈对比中更显节奏明快。这种上紧下松的结构是形成妍媚秀丽艺术风格的要素之一,它与质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曹全碑 注意事项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称:“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称:“惟碑阴五十余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碑考》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是典雅秀美一路者,在技法上以精到整饬胜。对于学习隶书的朋友来讲,选该碑作为范本应该是正确的。

1.此碑的艺术风格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在临习时,就应表现其挺拔的一面。点画宜写得丰润,避免枯瘠。行笔多提按顿挫,笔势圆熟潇洒,用笔不宜过于涩滞,用墨不宜太干。结构方面应注意其重心变化规律,疏朗和紧密相映成趣,结构变化力求丰富。在笔的选择上,宜采用羊毫笔,这样可较好地表现出其线条刚柔相济、圆润丰腴的特点。

2.临习时不宜一味求快,每一笔画都应快慢有致。比如,起收笔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后再追疾、涩的结合。

3.临习初期以忠实于原作的特点为主,要对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认真的体会,重点放在用笔中的“藏锋虚势入纸”和“藏锋实势入纸”的比较训练上。训练时要求笔法精到,一丝不苟,认真揣摩结构,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训练要正确地把握其特征,不可马虎了事。

4.在临摹时必须有钻探精神和攻坚毅力,先约后博,再由博返约,才可获得成功。千万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根基未固,却忙于创造,此乃学书之大忌。

很多初 学书法 的朋友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很多碑帖残破得厉害,认不清楚是什么宇,也看不清楚点画用笔,更不知道对一个帖如何去临摹如何去欣赏等等,这些问题本身已经是一些书法碑帖学、书法美学、书法史范畴的问题了,许多书法理论家为之皓首穷经,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作为初学者,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止步,我们要通过读书,请教老师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以求在学书上有所进步。

曹全碑简介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曹全碑》,可谓是隶书的代表,汉碑中的精品。“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碑阳铭文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 (169)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郃阳令。此碑是其下属群僚集资刻石以颂其功之作。碑阴刻门下故吏姓名及捐资数目。碑文中所记平疏勒事,与《后汉书·疏勒传》颇有出入,因碑为当时所立,故其记事为史家所重视。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

【释文--碑阳】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 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 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 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 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 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 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 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 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麋侯 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大守,父琫,少贯名州郡, 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龀好学,甄极毖 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于心,收养季祖母, 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 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 陨其名,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 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 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 僚服德,远近惮威,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 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 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兖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 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薄官,迁右扶 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罔,潜隐家 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 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 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 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 圣主咨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郃阳令,收合余 烬,芟夷残逆,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王 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 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 膏,亲至离亭,部吏王皋、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 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 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 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 水灾害,退於戌亥之间,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 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 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欒 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 廊阁,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 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 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 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後,德义章,贡王廷,徵鬼方, 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 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 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 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关于曹操论文的研究综述

论曹操的功过得失内容还是要自己写的你再想想有什么好的命题

从经济政治军事成就文学不能忽视及自身早年晚年经历角度评价 。 历史上的曹操是位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由于家庭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决定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曹操的祖父曹腾汉桓帝时是位太监,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其父嵩为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自幼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必然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又加之“少机警,有权数(1)” ,虽任性放荡,不注意道德修养和学业,也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处事能力。因此,梁国人桥玄评价他时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曹操二十岁被推荐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县北部尉,升顿丘县令,被征入朝授职议郎。由此看来,曹操青少年时代是春风得意,直步青云的,从地方官很顺利地便进入了朝廷,使他有机遇能获取更大的国家权力。 曹操生逢乱世,又给他提供了创造一番事业的机会。首先是汉灵帝元和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本来己是危难之秋。黄巾起义的革命洪流更使得刘家王朝无法阻档。因此,只得调遣各地诸侯镇压农民运动,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讨伐颖川的农民起义军。后又升为济南相。从此,各路诸侯势力霸占一方,自立为王。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京城洛阳大乱。曹操、袁绍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虽被除掉,北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已形成具有一定势力并霸占一方的诸侯。曹操此间变卖家产,招摹义兵,逐渐扩充了自己的势力。后又在围剿黄巾军的过程中得降兵三十余万,收编其精锐,号称“青州军”。加之其弟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忄享)等扶持;荀彧,程昱、贾诩等出谋划策,消灭了残余的黄巾军;打败了吕布、陶谦、张邈、张绣等割据势力,逐渐拥有了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成为三国时期称霸于北方的重要政治集团,曹操在群雄割据的武装斗争中能取得胜利,是建立在开明的政治斗争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曹操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他认识到了封建皇帝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荀彧、程昱的鼓动下,曹操派曹洪率军向西迎接献帝。曹操进驻洛阳后又亲自朝见献帝,被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曹操随之迁都许昌。自此他便有了发号施令的口实,在众诸侯中有了震慑威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群雄割据中能占上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理解、关心(起码是想到了)人民的疾苦。连年的战乱,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同时也使一些无牛和田地的农民生计得到解决。屯田的租税直接交官,也避免了地主的盘剥,军粮也不会都是农民负担。军队的粮食有了保证,不仅是有利于作战,也减少了军队随意掠夺百性,无论怎么说都是对百姓有益的。同时,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打败袁绍后他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因战乱免去了百姓一年的租税,曹操还具体规定:“自项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无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3)”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而对待百姓,曹操也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 “命令各郡县都要提倡和重视文献典籍的研究和学校建设。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官,挑选本地优秀子弟给予教育。(4)”我们暂且不管当时的条件如何,施行得怎么样,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是十分开明和进步的,也肯定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曹操还是位军事家,他很善于用兵。三国时期是个战乱的年代,几乎到处都有战争,天天都在打仗。许多诸侯都是在战争中使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的。曹操能在众多诸候中脱颖而出是与他的军事才能分不开的。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很善于指挥打仗。谋士郭嘉在分析“十胜之议”时评价他能“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像建安三年春三月征张绣。曹操在穰县包围了张绣,五月刘表派兵救援,截断曹军后路。曹操想退兵,张绣军队追来,曹军很难前进,就摆开连营阵势逐渐推进,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说:“敌军来追赶我,虽然我每天只行进数里,但我估计,走到安众县,必能打败张绣。”到了安众县张绣和刘表的军队合在一处据守险要,曹军前后受敌。曹操连夜在险要地方开凿地下通道,全部运走辎重,埋伏奇兵。天亮敌军以为曹兵己撤退,就全军追赶,曹军出动埋伏的步兵、骑兵,把张绣打得大败。可见曹操用兵如神的本事。 再有像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是在处于劣势的形势下而取得胜利的。袁绍占据了北方的冀、并、青、幽四州,有军队几十万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向曹操发动了进攻。 曹操的力量远不如袁绍,仅占据大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不仅地盘狭小,而且多为破烂不堪的战场,生产没有恢复,物资供不应求。兵力仅万人,有的史书上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5)”。但曹操亲自率兵北上白马迎敌。他先进兵延津,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样子。吸引袁绍分兵向西,然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当曹操率军突击到来,袁绍己措手不及,斩大将颜良,袁军大败。遂解白马之围。当曹操挥师西撤,袁绍又引兵赶来,曹操见追兵渐近命令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上。衰军争抢辎重,阵势混乱,曹操率骑兵突然袭来,大败追兵,斩另一大将文丑。 曹操初战获胜,主动后撤,继续据守官渡。八月袁绍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操大肆进攻,曹军还击,两军相持不下,曹军供给困难。十月袁绍为大战从河北运来万余车粮草,派大将淳于琼带万余人护守,屯于离袁绍大营十余里的乌巢。曹操得来投的谋士许攸消息,亲率精锐骑兵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鸟巢,四面放火,淳于琼据守。袁绍边派兵增援边去袭击曹营,结果曹营未破,乌巢袁军大败,袁绍只得逃回黄河以北,曹操大获全胜(6)。曹操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正确分析形势,听取谋士意见,并亲临前线指挥,赢得了最终胜利。官渡之战的胜利,决定了统一北方的大势已是非曹操莫属。 曹操非凡的军事才能是有史可查的。他征徐州、征乌桓都取得了胜利。就是赤壁之战曹操虽以失败告终,但在战争的前一阶段,曹操的努力不仅是仍占上风,而且是锐不可挡的。曹操的最后失败,完全是应了“骄兵必败”之说、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表。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荆州之众投降。这时,官渡之后投奔刘表的刘备驻军于樊城。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曹操怕江陵落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军从襄阳疾驰二百里,在当阳长坂坡将刘备赶上,击败刘备,随后占领江陵。曹操南下的大军始终是节节胜利的。但由于小说、戏曲“尊刘贬曹”的正统现念的宣传,人们只知道长坂坡赵云的英勇顽强,当阳桥(小说中是长坂桥)张飞的英雄,曹操己成为英雄人物的陪衬。实际上,我们如果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曹操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他应该是我国历史上为教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 “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7)”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为“三曹”。“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之局面;另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8)”曹操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著名,内容多为描写亲身经历的战争生活。其中有不少感时之作,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类五言诗,其有“诗史”的性质。其著名诗篇有《短歌行》、《苦寒行》、《篙里行》、《观沦海》、《龟虽寿》等。像其中的《短歌行》,写出了作为建安时代的政治人物曹操的复杂心情和深沉感概。全诗笔调低迴沉郁,“体现了建安文学‘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色。同时,全诗声音铿锵,换韵自由,袭用《诗经》原句,不着痕迹(9)”、另一首《观沧海》,通过作者亲临东海观潮的感受,表现了其暮年的壮阔胸怀。词中描写了山海间万物的繁茂和萧瑟秋风中呈现出的大海洪波,那天水相连,波澜壮阔的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吞含日月,孕育星辰的伟大气势;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伟大场面,真是壮观极了。日月星辰都在他的怀抱之中,如此恢宏、壮丽的意境实在是令人赞叹。《龟虽寿》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胸怀,节奏急促,顿挫分明。词中从正反两方面咏叹了自然界不可抗据的客观规律,发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誓言。 曹操虽为封建政治集团的统治者,但他必竟亲历了时代的战乱,感受了征战之苦,目赌了战争所造成的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这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亦有反映,像《苦寒行》、《嵩里行》都描写了征战之苦。《嵩里行》中写道:“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甘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所造成的苦难,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10)”。曹操的文章虽不及诗之名气大,但亦有华章。汉代散文多受辞赋影响,趋向骈偶化,各种题材的文章也多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曹操的文章不落俗套,不受束搏,只重视表现自己的思想,语言简洁朴素,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像《让县自明本志令》、《祭故太尉桥玄文》等都是用简朴的文笔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无做作雕饰之辞,其有政治家的雄伟气势和斗争锋芒。

论曹操是不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论曹操陵墓的真假?论曹操到底是奸臣还是忠臣?有很多的啦!

写关于曹操的事迹,性格等……写关于曹操的论文可以参考易中天的品三国,他的关于曹操的议论非常多,而且很经典!建议你到维普资讯网看看(要注册的)还有例文啊试析罗贯中塑造曹操形象【内容摘要】:曹操形象一直颇受关注,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是写得非常成功的。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集民间、历史、个人因素于一身,从而将一个光辉典范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了人间……【关 键 词】:曹操形象 民间性 正统思想 历史因素《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同《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小说名著。其四书各有所长,单就人物塑造上说,我偏爱于《三国演义》。书中人物颇多,像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关羽、张飞之辈;吕布、张辽、赵云、于禁、李典之流。哪个不是英雄,有谁不是毫杰。有的是治世能臣,有的义气云天,有的智勇双全,有的忠贞不渝,当真是永放春秋,流芳百世。这些人物中,或忠或奸,或美或丑。其中,曹操、诸葛亮两个人物是全书塑造最成功、最中心的人物。曹操是粉脸奸臣,诸葛亮是治世能臣。一正一反,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流传千古,曹操遗臭万年。这好像有些不公平,但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它,也不讨论诸葛亮,专门讨论曹操。关于曹操的形象,近来争议颇多,特别是建国初期,兴起了一股为曹操翻案的热潮。一些在文学上颇有建树的同志也被卷入其中,像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他说:“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自《三国演义》风行以后,更差不多连三岁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一大歪曲”。1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曹操,我们应该要区别对待,且不说曹操是否是历史上的歪曲,只说罗贯中是如何塑造曹操的,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为什么是个否定典型,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近来论争中涉及极少的,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便大家参考。一、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就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各色人物闪亮登场,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就记载了许多生动的三国故事,三国过后,在民间不断流传和丰富着三国故事。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故事,晚唐诗人李商隐有《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可能是最早的记载之一,到宋代的“说话”艺术中,已经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人民也十分喜欢。还有,宋代苏轼《林志》曰:“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到元代,有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其事故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并以蜀汉为主线,还串以大量的民间传说,为后来罗贯中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素材。2在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就有《赤壁鏖兵》等剧目,使三国故事得以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就有六十多种,并且有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而贬斥曹操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三国演义》的。作为任何一个作者,他在创作前,都会考虑作品的可读性,要使作品流传千古,就必需符合人民的胃口,即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罗贯中也不例个,在创作《三国演义》时,采用民间传说来迎合人民,而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他在创作时也就自觉与不自觉地保留了尊汉抑曹的观点。也就是在塑造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否定形象的一面,并加以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一个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3他只能将曹操写成一个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的形象,而不能把曹操写成一个像刘备、关羽、张飞式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的最中心、最成功的人物——诸葛亮、曹操两个人物都流传千古,诸葛亮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超人的才智,冷静的头脑,在他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才情和智慧,以及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曹操则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人,他代表了当时寒族地主阶级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4这两个人物一正一反,开成鲜明对比。而这两个人物都是在民间深受人民喜爱的,但具有明显的偏重倾向,总是将诸葛亮归为正义,而把曹操当成灾星,是人民的大敌。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很可能也是出于无耐,才把他写成这个样子的。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下《三国演义》的版本,目前,学术界认为最可靠的有两种本子,一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一是《三国志演义》。前者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回,明代嘉靖年间刊刻,较接近罗贯中的原本,但文字粗朴,内容平易。后者全书一百二十回,是经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的本子,毛氏父子主要在回目、文辞、论赞、诗文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修改,使全书更加紧凑完整,大约成书于康熙年间,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本子,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毛氏修订本。在书中,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对我们了解曹操的本来面目有些困难。所以有许多人对曹操这个形象产生了怀疑,书中的艺术形象与历史上的政治家有了一大段的距离,这就是罗贯中的民间性原因所致。二、罗氏的时代正统思想的射映作为历史人物,承担后人的是是非非,好像是不可推托的责任,不管他对历史有多重大的作用,只要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就会有天壤之别。就曹操而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没理由否认,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确实是个被否定的典型。却也有颂扬的地方,如曹操大破袁绍于官渡,以不足敌方十分之一的军力而把敌方打得一败涂地,使其一掘不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罗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这不能说不与罗氏的生活时代,价值取向无关。关于罗贯中,我们知之甚少,据明人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载:“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竞不知其所终”。由此可知,罗贯中大略生活于元末明初。5作为生活于两朝之交的时代,目睹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历经了元末农民大起义,有可能他还参加过农民起义,因明人说罗贯中“有志图王”,6从这点看,他应是元明间人。鲁迅也说罗贯中为“元明间人”。(见《中国小说史略》)。对于生活于这样一个动荡年代的作家,他的创作肯定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当时的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召的,把北方元朝政权比做三国时的曹魏政权,这在当时是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的。从宋起,汉族政权就屡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掠,退居偏安江南,就早也把北方政权比做曹魏了,罗贯中也是当时人民之一,对北方政权(元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否定因素。这根本不足为怪,完全可以理解,他的《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写成的。元朝政权眼看就要崩溃,他不可能还要对元朝政权大加赞赏,而把曹操写成一个有德之士吧!他反对元朝政权,也就是反对曹魏,即曹操,为了符合人民的思想感情,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否定性形象,也是无可厚非的。在这里,还存在一个时代价值取向和正统思想的问题。所谓“正统”,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力之合法性。7或说政权的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却是一个目的: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三国以后,各朝统治者有各自的正统观念,晋朝是承魏而建,它就以魏为正统,以蜀汉为非正统。陈寿著《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以蜀汉为偏霸的,到宋代,又出现了民族并存政权,金、辽、宋并存,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把自己说为合法政治权力,金、辽在北方,自比曹魏,地统中原,是正统;宋地处南方,偏安江南,势如蜀汉,以蜀为正统思想。而罗贯中的时代,起义以恢复汉族政权为号,也就是和宋的正统观一致,因而,就得否定曹魏的正统,既否定曹魏,也就是否定曹操,在作品中,曹操就不能堂而皇之了。也就是说,罗贯中不可能在作品里给曹操脸上添光,而是有些加黑。三、抹不掉的历史前面,我们以作品的民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罗贯中在塑造曹操的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将曹操写成一个反面人物,使封建地主阶级的本质特性能在他身上表现出来,以作为作者的一个借托。但就这两方面的影响,还不足以说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的曹操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还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有好,也有坏,坏中有好,好中有坏,让人捉摸不透。要不然也不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从这点说,我们不得不承认罗贯中的高超绝技,既然是好坏兼备,而前面我们都说的是影响罗氏塑造曹操坏形象的方面的因素,那么,又是什么影响罗贯中在写曹操时大加赞赏的呢?《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它就必得尊循历史,受历史的影响较大,往往是实多虚少。生活于三国时代的曹操,罗贯中固然不能了如指掌,只能通过“小说”、史书等材料来对其了解,而最权威的史料莫过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在陈寿《三国志》中,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现在,我们还应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8他在当时文学领域独领风骚,在他的昌导下,“建安文学“得以发扬光大,他自身也很有成就,诗文并茂,独树一帜,现今还有多篇文章流行于世,《嵩里行》大家想来不会不知道吧,这就是曹的佳作之一。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说他是一位文学家一点不过分。在《曹操集》的出版说明中,开篇就说:“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9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曹操的确是我国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在他出生的前后,社会矛盾加剧、阶级矛盾激化,世家贵族地主阶级控制的东汉政权开始瓦解,并面临崩溃。在公元一百八十四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地方割据势力集团。曹操也是其中之一,他推行法家治国思想,使自己的实力逐渐加强,通过二十多年的争斗,终于统一了北方。曹操认为要进行统一战争,就必需得效法于秦汉,实行法家的耕战政策,大兴屯田,用各种办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他的《置屯田令》曰:“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0这段文字足可见其屯田强兵之策,还有《败军令》、《孙子注》中,都反映了他主张法治的观念,反对礼治的尊法反儒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有可取之处,我们今天不是在高喊“依法治国”吗?不就是效法于古吗?陈寿《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汉末,天下大乱,雄毫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擥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权,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好一个“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可能算是对曹操较为公平的评价。历史上的曹操,系统看来,他有五大优点:11第一,生机勃发,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这在《三国演义》中也颇为显眼,从曹操一出场开始,便有所反映。当董卓作乱,群臣措手无策,只是痛哭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群臣异样,操便出了个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但刺卓未获成功,他却来个跪地献刀,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但各诸侯争势夺利,迟迟不肯进兵,曹操便问:“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又曰:“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却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矣。”12这是何等精妙的分析,可惜,各诸侯各怀异心,否则,这段历史又将是另一种写法,这里,也可看出曹操的勇于进取的政治家风度。第二,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关于曹操唯才是举,历来受人称赞,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文史天地》写到:“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堪称曹操的文胆,阮瑀被曹操网罗的过程,颇有戏剧色彩,当初,曹操雅闻其名,征召他出来做官,不应,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如此热情,只得出山。13投其门下,这是说他求才不择手段,却可看出他“求贤若渴”。不止如此,像敌方的徐庶、周瑜、关羽他都想聘用。他曾以强力将徐庶聘归营帐,而徐庶却不献一策。他对周瑜的聘任:“曹闻听周瑜年少有美才,乃秘密下扬州,遗蒋于往说周瑜,可惜周瑜不为所动,否则,‘亦壁之战’这一页将是另一种写法。”第三,赏功罚罪,严正不苟的法治观念。曹操能统领百万雄师,靠的是什么,是严正不苟的法治。古者有云:“法不加于尊”,而操则不然,他的战马受惊,误入麦田,按曹操自制的军法,践麦者斩首,而自制法又自犯法,他觉得不加法于已,将无法服众,于是想出了“割发代道”之计。既打破了“法不加于尊”的古训,又维护了军法的权威。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况且,割掉几根头发,也不是什么大碍。曹操在《败军令》中说:“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可见他赏功罚罪,正大光明。举个实例:淯水兵败后,夏侯敦部下乘乱掳掠,受到于禁严历制裁,被制者不满,反污于禁造反,而于禁不加申辩,仍全力整兵迎击张绣,义无反顾。战后,操当即表彰于禁:“淯水之难吾甚狼狈,将军在乱中能整兵讨暴,有不可动之节,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封于禁益寿亭侯,同时责夏侯敦治军不严之过。这可算是做到了赏罚公平。第四,体恤百姓,保持农业生产,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在征张绣时,号令三军,不准作践麦田,不准掳掠百姓,违者“斩首”。在征袁绍时,重申军纪: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罪。攻克冀州后,便急令宣布: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这些都是他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以民为本,实乃俊杰。第五,不畏人言,不惮风险的精神。在汉末,“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的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吞八荒,权势越大,各公卿,士大夫便群起而攻之,对其大加猜忌,谤议,而曹操则无所谓,无意激流勇退。以上几点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也是历代英雄的志气,曹操具有这几个优点,也算不枉为英雄了,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这些优点都是有迹可寻的,说明罗贯中在塑造曹操时,还是采纳了历史因素的。不光如此,有时还加以夸张。这就是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的缘故。四、我的一些说法综上所述,罗贯中在民间传说的影响下,对曹操采取了抑制的办法,作品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否定形象;而罗贯中的时代背景,也不容许他对曹大加赞扬;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曹操在罗贯中笔下不能翻飞为“诸葛亮”式的人物,诸葛亮要他来衬托。就这两方面来说,曹操的形象被塑造成否定人物,也势在必然。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曹操虽是奸诈,却也善良,并且,还为老百姓作了不少好事,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就应该以实为本,以虚为补充。罗贯中在塑造时也没忘了这一点,将曹操写成了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物,说他简单,是说他可用一个字概括——奸;说他复杂,是说他丑中有美,美中有丑,恶中有善,善中有恶,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就只读到了简单的一面,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喊为曹操翻案,看来,我们还需再读一遍,去体会罗贯中写曹操这个人物的苦衷。注释:1见郭沫若《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1959年1月25日《光明日报》6版2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四,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3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奉“蜀以宗室为正”。由此,在明间开始了尊刘抑曹的传说。4见黄立新《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真实问题》(《古典文学论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5贾仲明《书录鬼簿后》写于永乐二十年(1422),时80岁,据此,可知元至甲辰(1364)时,他22岁,罗贯中与他为“忘年交”,则当属1315年左右生人。6见明人王圻《稗史汇编》7参见汪文学《正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8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卷二第2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9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0见《曹操集》上册,中华书局1974年版11参见刘敬圻《<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12见《三国志·武帝纪》13见姜洪、姜海《曹操爱才》(《文史天地》2004年第3期)参考书目:1《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3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著)四部丛刊本4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5 《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华书局1980年6 《曹操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74年7 《古典文学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 《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9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出版社1983年11 《三国演义纵横谈》12 《另古代文学史问答》(曹基础、陈新璋、罗东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13《文学评论丛刊》(古典文学专号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又多又全啊!

张爱玲曹七巧形象研究论文

《金锁记》是张爱玲颇具有《红楼梦》风格的一篇短篇小说。女主角曹七巧本来是小商人家颇有姿色的小美女,方圆几里的青年男子多有为之倾倒的。按照现在的话来说,虽然不是大户人家,也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没有读过书,对精神生活要求也不高,嫁个正常的男子,说说笑笑被疼爱的过完一生。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剖析张爱玲的小说对读者来说想必已不陌生了,很多人都细致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道德摧残女性的痛或多或少地读过她的作品。看过她作品的人可能会不约斥与愤恨以及对这些女性遭遇的叹息和同情。而同地发现一个问题,张爱玲爱写女人,尤其爱写 20世纪曹七巧,无疑是张爱玲作品中塑造的最典型的一个女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女人,而且写得与众不同,栩栩如生,深性人物。她,原本一个健康、活泼开朗的姑娘,只因哥嫂的入骨髓。如她所塑造的许多特殊女性形象一样,张爱玲的贪财,姜公馆传宗接代的需要,在交易中就被无情地当做女性意识别具一格,独放异彩。一件物品嫁给了一个全身瘫痪,只有一息尚存的陌生男人,做起了生育的机器。从此,封建的道德使她失去了自一、作品背景由,家庭的纲常使她尝尽了他人的眼色,内心的真情得不张爱玲 1921年出生在上海,出身名门,从小就受到传到释放,时间久了,心理上发生了变化,人性开始变得扭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接触过西方文学艺术。20世纪三曲,导致后来竟残忍疯狂地把封建伦理道德对她的毒害加四十年代的上海,虽然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倍地转嫁到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愤恨展,西方的文化与观念冲击了人民的生活,新文化运动也与不满。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让人痛恨的,这个女人也是让使很多女性认识到女性解放的深刻社会命题,但封建的伦人厌恶的。可在愤恨的同时我们又不自主地对她充满了理道德体系依然存在,仍然在某些范围内维持、发挥着它深深的同情。就如张爱玲在作品中描写七巧遭到姜季泽强大的威力。精神上,女性没有彻底地解放思想,没有完拒绝后的表现 : “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全走出男权社会的意识 ;而经济上,女性也没有取得独立小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 ———玻璃匣子里蝴蝶的的地位,离开男人,很多女人根本没有生存的能力。封建标本,鲜艳而凄怆。”曹七巧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被套上了观念与习俗牢牢地禁锢着女性的思想,使她们在生活尤其一把 “金色的枷锁 ”,锁在了封建宗法制度铸造的笼子里,是婚恋问题上深深地受制于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和男人永远喘不过气来。张爱玲痛恨封建的宗法制,可她并不是的摆布,严重的 “奴性心理 ”在她们的心里不断滋长,最终直接地痛斥,而是借七巧的口流露出对封建遗老遗少的蔑根深蒂固,扭曲了她们的人格和灵魂。视和憎恨以及对受迫害女性的同情。娇蕊,是张爱玲小说《白玫瑰与红玫瑰》里的人物,二、代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原来是一个开放热情、充满欲望的女人,把生活的所有张爱玲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而她,一个女人,都寄托在男人身上。她,以自己的美貌和妩媚身姿吸引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心灵观察到了当时社会的黑众多男人的视线,让他们都围绕着自己。她天真地以为这暗,深刻地体察到了女性在封建道德和意识的毒害下身心样就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和价值,女人就是有了独立的地遭受的摧残和苦难。对此,张爱玲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生动位。可不久她就发现自己错了,振保,这个自私、无情、虚地刻画了许多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她们伪、满脑子假仁义道德、不负责任的男人打碎了她原有的观念,让她清楚地认识到女人的世界不是只有男人的身影。振保的爱深深地伤害了她,可这个坚强充满活力的女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可以说,和曹七巧相比,娇蕊是张爱玲塑造的另一个典型的女性人物。张爱玲通过对她生活、爱情观转变过程的描写,向读者传达出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索 :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女人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甘做他们的附庸,而是应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勇敢地追求真正的幸福。张爱玲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远不止她们两个,但大多也都和她们相似,命运都渗透着不幸和悲哀,不论是戴着金枷锁的曹七巧、拥有温暖家庭的娇蕊、为爱情的葛薇龙,还是知识女性白流苏。记得张爱玲曾说过 : “生命是一件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其实,她自己及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本身就是一件件华美的袍子,但不幸的是封建的纲常伦理、宗法制度却把这些美丽的东西撕坏了、弄脏了。张爱玲看清了这些,但她不堪忍受这样的残忍,所以她勇敢大胆地执起笔写出对封建伦理的控诉,流露出对不幸女性的丝丝同情,更重要的是她把笔伸向了女性生存空间的层次,启迪女性解放思想,挣脱男人的牢笼,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地位,为女性命运的探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三、作品人物的女性意识 1.女性意识的觉醒谈到张爱玲的女性意识,我们不能不从她的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谈起。《不幸的她》是作者第一篇反映女性意识的雏形代表作。说她是呈现女性意识雏形的开端,是因为这部小说仅有 1 400多字,写法还很幼稚,刊登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年刊《凤藻》1932年第 12期上。在这部微型小说中,张爱玲运用跳跃式的叙事方式,向读者清晰地展现了当代女性生命的历程,而这个历程恰恰反映了女性纯洁美好生命被毁灭的过程。正如小说描写的那样, “她”在童年时代拥有着快乐和幸福,而当她长大以后,便开始成为社会的牺牲品,她被母亲许聘给了纨绔子弟。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表示抗争,“她”最后离开了自己的母亲。而她的离开,也就意味着离开了“奢华的生活 ”,意味着漂泊的开始。在小说中我们发现作者是多么希望女性独立,尽管这种希望还是建立在女性反抗 “腐败的积习 ”基础上的,还仅仅表现在女性对婚姻自由追求层面上,还没有触及到女性生存世界的根本,但它还是流露出作者在其小说中首次表达的女性对自我的关注,因此,这种流露完全可以说是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作品中的曹七巧和郑川嫦的命运是一样的,她们来到这个社会,却一天福也没有享受过,就连女性最起码的尊严都没有得到过,活的是那么不体面,所有的生存意识都被以男权主义统治为主宰的腐朽社会吞噬了。在张爱玲的笔下就是要借两位女主人公的死为代价,来唤醒成千上万的中国女性觉醒,激起她们强烈的女性意识。她号召中国女性要为自己争取平等自由,要有尊严地活着。 2.女性意识的成熟张爱玲和曹七巧、郑川嫦虽然同处在一个时代里,但张爱玲是一个勇于批判,敢于宣泄,并能够以文学为武器,向那些束缚着女性的陈规陋习挑战的人。通过塑造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激发起那些被压抑的女性群体的反抗,号召她们向 “男权主义 ”进行抗衡,争取在社会地位上的自我解放。张爱玲笔下的娇蕊身上充满着孩子气,她以挑战男人为荣耀,表达了张爱玲想借助娇蕊探索女性价值的欲望。娇蕊本以为只有在男性社会才能体现女性的价值,以为凭借自己动人的身材就能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这些早期女性意识的反映在娇蕊身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当她对佟振保彻底失望后,娇蕊的女性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当她在爱情失败后还能够继续勇敢地去追求爱情的真谛,对爱的欲望还是那么强烈时,她的世界里开始不再只有男性,她能从依附男人中解脱出来,变得开始在男性世界里闯荡,她对爱的执著追求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女性所拥有的价值和幸福,自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丈夫对她的爱让她有了尊重感,并且爱得很光明正大。张爱玲所塑造的娇蕊是女性意识成熟的典型代表。她所描写的曹七巧、小艾、郑川嫦等,都是下层女性的代表,她为她们的不幸深表同情,通过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描写唤起更多女性的觉醒,让女性群体能够得到她们应有的权利和自由。在张爱玲以后的作品中,从传统的男女关系出发去反思女性的生命存在,到书写男女两性的平等关系,再到颠覆传统男尊女卑关系书写男女关系的错位和倒置,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转向。它意味着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体意识在逐渐膨胀,这种膨胀显然与张爱玲追求女性绝对独立的意识相关,它以张爱玲追求摆脱女性的男性附庸地位为起点,先是转向追求男女平等,进而转向女性对男性的超越。参考文献 :[1]朱爱莲.个体与组合的冲突———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主题矛盾探析[J].作家,2012,( 2).[2]欧芳.萧红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对比分析[J].作家,2009,( 4).[3]毛正天,冉小平.独特深刻的女性问题思考———张爱玲“女性书写 ”的人性观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5).[4]吴著斌.论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人性关怀[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苏丽.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中的流变[D].苏州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谢理开.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流变[J].绥化学院学报,2008,( 2).〔

一、曹七巧原本是香油店的曹大姑娘,一直偶受哥哥和嫂子的欺负,但是她始终还是个善良的人。当她遇到季泽后,她以为她的人生会有新的开始,可以很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但是事与愿违,她嫁给了季泽的哥哥——一个患有软骨病的病人,她和季泽每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是季泽一天天的堕落,他们之间的误会也越来越深,距离也越来越远,她每天尽心照顾她的丈夫,这是真心的,知道她的丈夫死去,大哥伯泽分家,她母亲的临终遗言对她有非常大的影响,她母亲告诉她钱最重要,从此,她不相信感情,一味地敛财,甚至拆散女儿姻缘、逼死媳妇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她没有感情只有金钱的一面,然而,她对季泽仍有感情。所以,是她这一些列的遭遇,导致了她的性格开始扭曲,开始泯灭人情并套上金钱的枷锁,抽鸦片、敛金钱来寻求她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二、作品简介:《金锁记》是2005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爱玲。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三、内容简介:《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张爱玲《金锁记》 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 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层阶级的女子, 可是她的大哥为了 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个自小就卧病在床的 废人。 走过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堡垒,跌入了万丈的人生深渊,开始 过着压抑人性,压抑情欲的暗无天日的地狱般生活。

曹七巧,是一个血肉丰满,让人可憎又深感可怜的人物。曹七巧的性格是一步步形成的,从少女时代的直率泼辣而又不失其可爱慢慢地走向一个让正常人“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人”。展现了一个弱者、一个女性在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方面所做的无望的挣扎,最终成为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的一个过程。②曹七巧是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受害者。她所嫁的丈夫是个“骨痨”病人,但七巧是个健康的人,她正常的情欲因难以满足而受到压抑,是个被锁在黄金枷锁里的女人。但是,曹七巧的悲剧更在于她是一个施害者,而且受害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她亲生的儿女。七巧因得不到情爱而受到压抑,在压抑中她开始疯狂,因为疯狂她做出种种可怕的事情。

曹七巧是一个弱者。一个女性在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方面所做的无望的挣扎,最终成为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七巧是一个比普通人更渴望成功的女人,她一直都在不懈地追求着自己所认为的成功。这是一个弱者对社会的控诉,是一个充满幻想,希望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实现自己梦想的女人和现实的冲突、争斗,最终无法避免地走向失败的过程。

曹七巧是一个封建礼教制度下的牺牲品。封建礼教与拜金主义是其心理变态的社会性因素,所以造就了曹七巧成为一个礼教与金钱杂合而生成的“奴隶”与“怪胎”。这是半殖民半封建的港沪大都市背景中心灵缺失的女性形象,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下女性精神失落与心理变态。她的悲剧是那个社会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