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的学分没有达到学校要求毕业的学分,或者是有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地方,所以说不能毕业,这种情况是比较不好的
好像是自从张雪峰老师讲解考研红了以后,研究生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随着数量的增加,混子也变得越来越多,学校对于这种情况当然也是看不下去了,逃课,不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有助于评职称、升职加薪、结识商界精英、学先进管理模式)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和成功的企业家。
项目特色 :
1、不用参加国家硬式的统考(推荐入学)
2、非全日制工商管理课程;实战案例分析为主,名企考察结合商业论坛
3、每月周末在大学内集中面授2天课程,学习工作两不误;配备部分游学课程
4、毕业参加校本部答辩,通过即可获得校方授予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国际认可;可用于出国移民企业上市申请国际院校博士学位等
5、最具影响力的校友资源平台,汇聚各类领军人才,同学企业家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
30多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之所以有的人不能顺利毕业,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学校所规定的学习年限以内完成学业,达不到学校所要求的学习标准,因此才会被清退。针对于这一个问题,小匠老师下面来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
此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学校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公告,清退了33名博士研究生,而之所以这些学生会被清退,是因为在规定的年限内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甚至有的人已经联系不到了,因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研究讨论决定,根据其学生管学籍管理规定,对于这些不符合学业要求的博士研究生给予了清退的处理。之所以有的研究生会被学校清退,主要的原因有下面这两点:
(1)在规定的学习年限之内没有完成学业:有的研究生之所以会被学校最终做出了清退的处理,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过了学校所规定的学习年限,在所规定的学习年限之内,并没有完成学业,因此就不能够顺利毕业,最终被校方所清退。
而之所以没有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有的学生是因为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出现考试挂科的情况,另外有的研究生可能是在职研究生,平时忙于工作,也没有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之上,因此导致自己已经超过了所规定的学习年限。
(2)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有的研究生干脆决定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但并没有跟校方联系,以至于学校联系不到研究生本人,最终学校也会作出清退的处理。
而之所以有的研究生会放弃自己的学业,是因为他们不想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来攻读研究生学位,有不少的在职研究生有不错的就业岗位,因此他们认为继续就读研究生没有多大的意义,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对于这些被高校所清退的研究生,不管是基于哪一种原因,最终被学校清退,其实他们也应该要懂得坚持下来,毕竟千辛万苦才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不能就这样选择半途而废,其实这也是对于自己的不负责任。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分析,这些没有顺利完成学业而被清退的研究生,其实是挤占了宝贵的学习名额,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这样的学习名额,其实能够提供给其他想要学习的学生,不至于白白浪费,因此对于没有想要读研的学生来说,就不要选择考研了,不要挤占宝贵的学习名额,浪费教育资源。
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你们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你好~
对于读研究生有着很强烈的欲望的人适合考研,研究生的学历是很多人比较向往的学历之一,一些人对读研有着强烈的欲望,想要进入更深层的学历上的学习,那么考研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带着读研究生生愿望考研也会更会有动力。
考研适合对于自己专业有着很高的热爱程度,想要继续进行深造钻研的人。考研能够让自己接触更多的专业上的更深层次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见识,这对于那些想要同学考研深究专业的人是非常适合的。
考研适合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在就业优势的人,现在学历对于找工作上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学历对于今后的就业上相比本科生是比较吃香的,而且研究生的就业工资上的也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如果你想要提高自己在就业优势上的话可以选择考研,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选择。
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的学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学历的人是适合考研的,考研能够让自己见识到更多的不同于本科期间的东西,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同时在读研究生时期我们也会接触到更多更优秀的人,这对于自己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上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这类考生也是非常适合考研的。
张雪峰不建议考科研院所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教育资源稀有
很多高校其实并不具备开设研究生的领域,之所以招收研究生就是为了吸引生源,现在我国的教育资源是比较稀有的。有很多研究生就算是到了大学后,也是很难可以在读研阶段得到良好的指导,因此有一些院校的研究生是不值得报考的。
第二个原因:学习氛围差
还有的院校教育资源很差,所以吸引的都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院校在设置分数线的时候也是偏低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更多的本科生选择报考,但是当研究生进入到学校后,就会发现学校的整体学习氛围是很差的。
第三个原因:专业存在问题
有一些学校设立的研究生专业对于学生以后发展并没有任何的作用,开设专业就是吸引学生报考。比如说运动心理学,市场营销这些专业不管是学生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国内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单位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普通高校(含军校、 党校)和科研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研专业科研院所的利弊:
1、优势:
一是科研实力强、科研环境好、师资力量强、科研项目多,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特别多,学生也能够接触最前沿的科学家,和他们直接交流,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有价值的论文选题;在科研院所能受到更多的科研训练,亲自参与科研活动,因此科研院所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参加后上手快,特别受用人单位欢迎。
二是科研院所考生来自四面八方,全国各地高校的考生在这里交流观念、思想、理念,能够形成规模效应。正因为科研院所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所以招生过程中没有门户之见,能够公正、公平地选拔研究生。
另外科研院所经费充足,不仅不收学费,还有很多补贴。据了解,全国各地中科院系统研究生的待遇都要比当地高校高很多。不同的科研院所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考生可以把科研院所作为自己不错的志愿选择之一。
2、劣势:
根据前几年统计的数据显示,报考普通高校是当前考研报名的主流。
没有按照学校的规定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比如学分没有修够、挂科科目过多、毕业论文答辩没有通过。
因为他们的学分没有达到学校要求毕业的学分,或者是有不符合学校规定的地方,所以说不能毕业,这种情况是比较不好的
在职研究生拿到的学历在以后填写各种档案材料时只能算第二学历,全日制研究生的的是第一学历。另外,含金量也不同。就好比成人高考今日成人大学的和普通高考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的一样。
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每年一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招”),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属于淘汰选拔制,择优录取。修满学分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全日制研究生是统招研究生的一种,所以全日制研究生是属于统招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国家计划内,以在职人员的身份,半脱产,部分时间在职工作,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的研究生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在报名、考试要求及录取办法方面不同种类有所不同。在职研究生按照入学和考核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包括参加十月联考的攻读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等)和单独考试取得硕士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在职统招区别1、上课学习时间不同。在职研究生利用非工作时间,在职研究生是非全日制的学习,需要在职工作,所以其一般利用周末或工作之余进行学习;而统招研究生是脱产全日制学习,其主要时间是在校学习。2、录取制度不同。在职研究生参加研究生课程班不需入学考试,学分修满者可由办班院校发给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满足申硕条件者可以通过在职联考或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并完成学术论文答辩后获得硕士学位。而统招研究生则是通过统考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其录取制度为淘汰选拔制,修满学分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3、获取的证书有所不同。不同形式的在职研究生申硕获得的证书有所不同,在职研究生一般通过考核都可获得与统招研究生一模一样的硕士学位证书。而统招硕士研究生最后能够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两种。
近些年,在职研究生越来越受欢迎,不少院校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报名与咨询,但他们对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不是很了解。下面就通过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大家详细介绍。
最大的区别在于全日制研究生能拿到学位证和学历证,
没听过还有航天考研集团的,这是谁开的?这么厉害,哈哈~我都不好意思不了~ 至于研究生,没听他讲座说是研究生的,但这根本不妨碍啥,人火了,就各种自由黑呗,换句话说现在不都讲究跨界么?搞金融的去卖钢铁,做房产的教育,做教育的去卖房,这不是太多了~ 现在好多地方,好多老师还教很多科目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都可能是一个老师教的,没见谁说啥解决的呢?很多教授级别的不还是本科学历么?妨碍人家带研究生博士生么?哈哈,自己想去吧~
他们两个的课都听过觉得差不多。考研政治抓住马原就可以了,个人觉得人大的徐之明老师的课很好,其他的听听肖秀荣的中特就差不多了。
人傻钱多滴才上那玩意班! 考研关键是考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你上什么辅导班培训班,听什么大师砍几节课大山,说什么一对一……都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把相关的专业书好好复习 不过可以买上点相关的辅导书看看作为参考 别花那冤枉钱
这是个老故事了……那个负1分是因为缺考才给的……实际上是考卷丢了。
这个老师以前听过。其实最主要的是看自己努力的程度,老师、辅导班都是辅助。考研的时候最怕把辅导老师和辅导班作为主要的作用,而忽略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1.这不好说 2.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而已 3.有没有用在于自己是否努力 4.自己不努力再好的平台也没用
张雪峰老师只是教你如何理性原则院校和专业,并没有什么大作用,讲了也不会选,实话实说而已。在职考研有两种途径 在职考研包括:12月份统招在职研究生和五月份同等学力申硕。 12月份统招在职研究生(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MTA、工程管理硕士MEM、金融硕士MF、教育硕士及体育硕士); 同等学力申硕:需要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或者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考研院校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关乎到考研的成败,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水平,综合成绩、政治基础、英语水平来选择院校。如果看重院校的专业排名。可以选择综合成绩排名稍弱、但所报考专业排名名列前茅的院校,如果想要有名校的光环,对专业的排名的要求不是很高,就可以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除了上述两种选择之外,如果想要报考名校的优势专业,就需要付出恒心和努力去实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个人的努力和复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研最终的胜败 只有大四那年或毕业后,你必须有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保证你去读的时候有毕业证.你修完学分并不能说明你已经完成你的本科学习了,毕竟你还有毕业设计和论文啊,所以不能说明你已经有本科学历了,毕竟最后论文没通过还是毕业不了的!
好像还没有吧 据说人家认为找媳妇是个很简单的事情 不用着急,这就是所谓的 强人不难找,弱者找不到呀
关於志愿,希望以下几点可以帮到您: 一、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二、录取批次关系 由于招生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档案精神,实行分批录取的方法,分为提前录取、第一批录取、第二批录取、艺术类高职、专科录取。 (1)提前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录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以上每批录取院校之间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批录取。 三、在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有如下做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一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对已经达到该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且有该校第二志愿的考生降分补录; 如仍未完成招生计划将通过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开剩余计划征集志愿,电话或者网上填报;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将有可能进一步降分录取。
张雪峰现任教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雪峰,1980年11月7日出生,博士,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钒钛粉末冶金材料、钒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钒钛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主研各类科研项目71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4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
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攀枝花市实验室成果奖1次,攀枝花市第四届校园专利竞赛中获得优秀奖2次,攀枝花学院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多媒体课件竞赛一等奖1次,2008年10月被评为攀枝花学院优秀教师,2010年9月,被评为攀枝花学院教学名师。
近五年共撰写发表及录用论文92篇,其中SCI/EI论文70篇。发表论文目录 :[1] 谢建中,杨育,张晓微,康国旭,李斐.基于FCM和模糊质量屋的广义客户需求及资源配置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3.( EI:208)[2] 杨涛,杨育,张东东. 考虑客户需求偏好的产品创新概念设计方案生成[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201)[3] 杨涛;杨育; 薛承梦;张雪峰;焦;.考虑客户需求偏好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多属性决策评价[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2,417-426.(EI: 206)[4] 张雪峰,杨育,于国栋,杨涛.面向产品创新任务的协同客户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5.(EI:205)[5] Su, JF,Yang, Y,Yang, T,Zhang, XF,Liu, L. SIMULATION OF CONFLICT CONTAGION IN 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MODELLING, 2015,14,134-144.( SCI:000351950800012)[6] 李斐,杨育,苏加福,陈倩,谢建中. 协同产品创新中的创新客户流失预测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I:208)[7] 谢建中,杨育,陈倩,李斐.基于改进BASS的短生命周期产品需求预测模型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1.(EI:209)[8] 张雪峰, 杨育, 于国栋. 基于任务分解结构的协同创新客户贡献度测度[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录用).[9] 张雪峰, 杨育,苏加福. 面向产品创新任务的协同客户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录用).[10] Zhang Xuefeng, Yang Yu, Zhang na,Yang Tao. Robustness Analysis of Super Network Consisting of Product Development Tasks, Customers and Customers’ Knowledg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brid information technology.(已录用).[11] 张雪峰, 杨育, 于国栋. 基于知识视角的协同创新客户选择[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录用)[12] 杨育, 于国栋, 李斐,张雪峰.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鲁棒性分析与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录用)[13] 于国栋;杨育;谈文静.考虑客户流失及其波及效应的协同产品创新客户重要度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核心,已录用)[14] 于国栋;杨育;李斐;张雪峰.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鲁棒性分析与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EI,已录用)[15] 杨涛,杨育,张雪峰,于国栋,薛承梦. 基于客户聚类分析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案评价决策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07):1669-1678.(已刊出)[16] Yu ., Yang Y. Zhao X. Multiobjective Dynamic Fuzzy Scheduling and Its Algorithm in Product Collaborative Design Considering Emergency.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Fuzzy Systems. 已录用[17] Yu ., Yang Y., Zhang X F. Li C.. An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for requirements changes of customized product: based on changes impacts on product networ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已录用[18] Yu ., Yang Y. Zhao X., Li G., Multi-objective rescheduling model for Product Collaborative Design Considering Disturb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mulation Modelling. 2014,13(4):472-484 (WOS:000346958200007)[19] Beifang Bao,Yu Yang, Qian Chen ,Aijun Liu,Jiali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in Collaborative Customized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Double-populatio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July 4, 2014 .(EI:IP53227536)[20] Beifang Bao, Yu Yang, Aijun Liu, Jiali Zhao, Leiting Li. Task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in Collaborative Customized Product Development Based on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2014,23(1):1-19.(EI:202)[21] 杨育,赵小华,刘爱军,李斐,胡建军. 业主组织成员选择的权衡模型及求解算法[J]. 重庆大学学报.2014(2). 22-30.(CSCD核心)[22] Xue, Chengmeng; Yang, Yu; Yang, Tao; Zeng, Tingting Person-organization fit evalu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matching theory. Computer Modelling and New Technologies,2014,18,174-180.(EI: 20144700214788)[23] 包北方,杨育,李斐,刘爱军. 产品定制协同开发任务分解模型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07:1537-1545.(EI: 201440082006)[24] 包北方,杨育.产品定制协同制造资源优化配置[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08:1807-1818.(EI:201440081961)已奖励[25] Tao Yang, Yu Yang, Yao Jiao.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for product design based on feature similar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v 7, n 5, p .(EI: 201447223544)[26] Li Fei, Yang Yu, Xie Jianzhong, Liu Aijun, Chen Qian. Selection method of customer partners in 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2014,23(4): 423-435. (EI : 201444135370)[27] Tao Yang, Yu Yang, Chengmeng Xue. Conflict analysis between task iteration and design capabilities in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4, 8(2): 375-386. (EI: 20141517555799)[28] 李斐,杨育,于鲲鹏,包北方,谢建中. 基于UWG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稳定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4,32(3).464-472. (NSFC管理科学部A类期刊,重庆大学认定的重要期刊)[29] 包北方,杨育,李雷霆,李斐,刘爱军,刘娜. 产品定制协同开发任务分配多目标优化[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4: 739-746.(EI:20142117745020)[30] 李斐,杨育,谢建中,张峰. 协同产品创新中的创新客户重要度评价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 3:537-543.(EI:20141917703903)[31] YU Guodong, YANG Yu, XING Qingson, LI Fei. Research on the time optimization model algorithm of 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4,7(1):137-152. (EI: 20141617600763)[32] 杨育,李云云,李斐,邢青松,包北方. 产品协同创新设计任务分解及资源分配[J]. 重庆大学学报,2014(1). 31-38(CSCD核心)[33] Tao Yang, Yu Yang.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sign process considering redesigning activities[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Vol. 12, No. 21, pp. 6325 ~ 6329, 2013.(EI: 20142417805996)[34] 于鲲鹏,杨育,刘娜,李斐,谢建中.复杂网状供应链拓扑特性分析及脆弱性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EI: 20142117745046)[35] Beifang Bao, Yu Yang. Task Granularity Analysis for Task Decomposition in Collaborative Customized Product Develop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2013, 44(14):226-233. (EI:206)[36] Li Fei, Yang Yu, Su Jia-fu, Xie Jian-zhong. Network centrality analysis in 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 pro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2013, 43(13):357-367. (EI:204)[37] 李斐,杨育,谢建中,张峰,包北方. 客户协同创新网络的复杂网络特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36(7):27-31.(CSCD核心)[38] 邢青松, 杨育, 刘爱军, 姚豪. 客户协同设计中基于QTF的产品创新方案生成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13,24(15):2101-2109. (CSCD核心)[39] 邢青松,杨育,刘爱军,于国栋. 协同创新中考虑主体属性特征的时间效率[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4):695-703.(EI:206)[40] 程博,杨育,刘爱军,陈伟,邢青松.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大件公路运输路径选择优化[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19(4):879-887[41] YU Kunpeng, YANG Yu, LI Fei. Emergency Material Requirement Prediction Model for Natural Disaster Based on Wavelet Network [J]. Disaster advances,(6),12-20.(SCI: 000319408700004)[42] Tao Yang, Yu Yang, Chengmeng Xue. Intellectual Capital Performance Assessing for CPD Systems Based on Rough Set Theory[J].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ervice Sciences. 2012, 23(4): 796-804. (EI:207)[43] 邢青松, 杨育, 刘爱军, 于国栋. 考虑主体属性及任务匹配的产品协同设计效率[J].重庆大学学报, 2013,36(10):8-15. (CSCD核心)[44] 邢青松,杨育,刘爱军.知识网格环境下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知识共享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12,23(23):2817-2824.(CSCD核心)[45] 马家齐, 杨育, 李斐, 谢建中.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中目标重要度的确定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2012. (CSCD核心,已录用)[46] 赵小华,杨育,刘爱军,李斐,杨洁. 考虑能力演化的研发项目组合进度仿真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2, 18(11): 2530-2536.(EI:20125215843553)[47] 刘爱军,杨育,李斐,邢青松,陆惠, 张煜东. 混沌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及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47(10):1722-1730(EI:205)[48] 刘爱军,杨育,邢青松,陆惠,赵小华,张煜东,曾强,姚豪. 复杂制造环境下的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18(11):2446-2458.(EI: 20125215843543)[49] 张峰, 杨育, 贾建国, 王家天. 协同生产网络组织的失效模式与脆弱性关联分析[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6):1236-1245. (EI:20123415365303).[50] 张峰, 杨育, 贾建国, 王家天. 企业协同生产网络的拓扑特性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21-27. (EI:20124115554465)[51] 张峰,杨育, 包北方, 贾建国, 王家天. 协同生产网络组织的系统脆弱性分析[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5):1077-1086.(EI:20122815240359)[52] 张峰, 杨育, 贾建国, 王家天. 基于无向加权图的协同生产网络脆弱性分析方法[J]. 中国机械工程, (10):1216-1220. (CSCD核心)[53] 杨育, 邢青松, 刘爱军, 王立存, 于国栋, 谢建中. 客户协同产品创新中的组织模型及协调效率[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4):719-728.(EI:20122415119499)[54] 王永锋,杨育,顾永明,求解带时间窗车辆路径问题的混沌遗传算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7):2422-2425+2456.(CSCD核心)[55] Xie jianzhong, Yang Yu, Chen Wei. ESTIMATION OF NEWPRODUCTS COST BY MEANS OF ABC & 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 [J]. METALURGIA (10):138-144.(SCI 000307370200024)[56] Xie jianzhong, Yang Yu, Tao Yunhai, Chen Wei. A Study on Business Process Dynamic Evalu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Integra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Fuzzy-EAH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22):56-65.(EI:20125215844380)[57] Li Fei, Yang Yu.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PSO-WNN [J]. METALURGIA INTERNATIONAL. 2012. 17(7): 118-124. (SCI:000304382600021)[58] Aijun Liu, Yu Yang, Hao Yao, Xuedong Liang. Improve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on Hybrid Chaotic Maps and Its Application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1):422-432.(EI:20120614750402)[59] Xiaohua Zhao, Yu Yang, Jie Yang, Aijun Liu, Jianguo Jia. System dynamic modeling of owners' Influences on the Outcome of Mega-projects: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Influences on the Outcome of Mega-projects: a Case Study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3):91-100.(EI: 20121114854960)[60] Xiaohua Zhao, Yu Yang, Aijun Liu, Jie Yang. A Dynamic and Fuzzy Modeling Approach for Multi-objective R&D Project Portfolio Selection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1):36-44. (EI: 20120614750357)[61] Yongfeng Wang, Yu Yang, Yongming Gu. Research on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of Fruit and Vegetable Products Based on Ontology[J].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1):86-93. (EI: 20120614750363)[62] Xing QingSong, YANG Yu , LIU Ai-jun , YAO Hao. Research on Knowledge Sharing for Customer Collaborative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Knowledge Grid [J].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102-112. (EI 20120614750365)[63] Kunpeng Yu, Yu Yang, Jingbo Guo, Tao Yang. Research on Production Plant Layout Optimization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nnealing Algorith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5):329-336. (EI 20121514938351)[64] Bao Beifang, Yang Yu, Li Leiting, Xu Yongfei, Li Fei. Product collaborative design scheme evaluation based on gray statistical evaluation and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metho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2, 6(1):88-96.(EI:20120714765692)[65] Jiaqi MA, Yu YANG, Fei LI. Research on Multi-level Design Method of Collaboration Innovation Based on Rough Sets Theory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 l (7): 1- 8. (EI 20121114854950)[66] Fei Li, Yu Yang, Jianzhong Xie, Xiaohua Zhao, Jiaqi Ma, Yunyun Li. A Dynamic and Fuzzy Modeling Approach for Multi-attribute New Product Idea Screening and Portfolio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1): 96 -104. (EI 20120614757932)[67] Bo Cheng, Yu Yang, Feng Zhang. The Researching of Stress Checking System for Over-size Product Road Transpor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8):288-~297. (EI :20122215075745)[68] Jiaqi MA, Yu YANG, Fei LI, ,Feng ZHANG, ,Xiong LUO. Research on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Custome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sign Scheme Based on R-A-WN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8):298-~306. (EI : 20122215075746)[69] Jianguo Jia, Yu yang, Tao Yang, Aijun Liu. Research on the Reliability of Integrated Chemical Production Sites Based on BDD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4): 87– 94.(EI:20121314903462)[70] Jianguo Jia, Yu Yang, Tao Yang, et al. Research on Dynamic Programming of the Series Manufacturing System Reliability Allocation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EI:20121814980220)[71] 程博,杨育,罗雄,李斐. 长货跨装挂车公路弯道路径建模与动态仿真[J] 重庆大学学报.(2):118-122(EI:20121314899363)[72] 程博,杨育,刘柏林,申世杰. 液压鹅颈挂车转弯建模与轨迹动态仿真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4):485-503.(CSCD核心)[73] 曾强,杨育,程博,杨洁. 平顺移动下等量分批FJSP多目标优化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5):1046-1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A级期刊、CSCD核心)[74] 王永锋,杨育,刘爱军. 基于RFID技术的生鲜肉类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设计[J] . 现代科学仪器.2012.(1):15-21.(重庆大学高水平期刊)[75] 刘爱军,杨育,邢青松,陆惠,张煜东.含精英策略的小生境遗传退火算法研究及其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5):556-563.(CSCD核心)[76] 贾建国,杨育,张维平,刘娜,杨涛.一体化装置故障诊断及系统可靠性规划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3):877-884.(CSCD核心)[77] Chengmeng Xue, Yu Yang, Beifang Bao. Evaluation of product customizati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 2012, 4(20): 506-515. (EI:20124715701814)[78] Chengmeng Xue, Yu Yang, Tao Yang. The Fuzzy Cluster Analysis on Impacting Factors i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Orientation [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2,7(21): 70 ~ 79.(EI:20125015781071)[79] 刘爱军,杨育,邢青松,姚豪,张煜东,周振宇. 基于改进免疫克隆算法的job shop调度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10):61-67. (EI 201)[80] 刘爱军,杨育,邢青松,陆惠,张煜东. 多目标模糊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中的多种群遗传算法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9):1954-1961.(EI 201)[81] 刘爱军,杨育,邢青松. 柔性作业车间多目标动态调度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2):2629-2637.(EI: 20120814774647)[82] 王永锋,杨育,顾永明.基于S3C2440和Linux的温湿度测控系统设计[J]. 现代科学仪器.2011(6):37-46.(重庆大学高水平)[83] 贾建国,杨育,刘爱军,刘娜,王家天,刘姣姣. 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11). 34-40.(CSSCI期刊)[84] 曾强,杨育,王勇智,程博. 复合工艺流程下批量生产车间调度多目标优化[J]. 中国机械工程,2011,(2). 190-196.(CSCD期刊)[85] 杨育,王小磊,曾强,杨洁,邢青松. 协同产品创新设计优化中的多主体冲突协调[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1-9.( EI 20111313881850)[86] 曾强,杨育,王小磊,邢青松. 应用需求时间窗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模型[J]. 重庆大学学报,2011,(2).86-94.( EI 20111313882131)[87] 曾强,杨育,王小磊,文颖.并行机作业车间等量分批多目标优化调度[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17(4).816-825. (EI 20112214022475)[88] 曾强,杨育,王小磊,王永锋. 基于多规则设备分配及工序排序的FJSP多目标集成优化方法[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5).980-989.( EI 20112514082246)[89] 曾强,杨育,沈玲,张进春. 基于准时交货的批量生产FJSP多目标优化[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17(8).1780-1789.(EI:201)[90] Aijun Liu, Yu Yang,Xing Qingsong, Hao Yao. Improved Collaborative Particle Swarm Algorithm for Job Shop Scheduling Optimization[J]. Advanced Science (6-7) 2180–2183. (SCI: 000295057600052)[91] Zeng, Qiang; Yang, Yu; Liang, Xuedong; Ma, Jiaqi.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Equal Batch Splitting Flexible 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 with Multiple Process Flows[J]. ADVANCED SCIENCE (4-5):1808-1813.(SCI: 000294372900097)1995~2010年,共发表论文70余篇。
相信在大学中的导员老师是很常见的人,甚至是很多人觉得最喜欢的一个岗位,当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要问辅导员老师会担心什么?有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呢?而且我们都知道辅导员老师要和学生打交道,学生在学校里也会对辅导员有一定程度的依赖。
很多人说大学和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而不是像高中一样完全被老师控制。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就不会被别人关注,他们只知道学习什么的。而对学习很少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大学这种没有束缚的环境中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不需要像高中那样整天担心着自己是否在为毕业做准备。有的学子可能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也会有其他的原因。
如果说对于社会还没有完全的适应,可能也不太能够适应这个环境。但是通过努力还是能够融入其中的。而且辅导员老师也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关心。这样会让学生知道这个社会还有其他更多人在关心他。同时他还能够知道自己身边的同学是怎么想的?他们会怎么做呢?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得比较多,尤其是在大学中。
首先,辅导员老师的工资相对其他岗位来说比较高,如果担任班主任,工资会相对较高一些。因为在大学里老师的工资就是班主任的工资+校级奖学金+课余时间。但这些都是要学生付出的努力来得更多一些。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你需要注意,大学生往往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同时也是一个很自私很少会考虑到别人。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做啥都不如别人好。而且如果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的话,往往只能保证辅导员一个人独处一段时间。
如果大家都像个机器一样在工作中度过每一天可能会觉得人生很无趣,甚至对这个世界有一些不太清楚或者说是还没有到达自己目标还停留在一个阶段上而想不起来它该怎么去做它该怎么做了之类的东西。这种情况其实会让你很尴尬和很难受的。因为生活在这样子一个社会环境中会让每个人都产生自己不同的看法去改变他们对事物做出不同看法以及评价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各样不一样的想法了对我们这些有思想没有正确观点也就慢慢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有稳定工作的老师,他们的家庭条件都很好,也不像有些家庭条件很差。因为这样的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与财产都不用担心。所以我们要向那些生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学习,不要因为自己能力有限而不去努力。我刚毕业那会儿去外地打工很不顺利。但我非常庆幸当时考了一个好学校。当时也算是幸运。还有那种特别困难的家庭学生。但是如果学生比较一般家庭的话,我想很多辅导员老师也不会去打扰他。
张雪峰现任教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雪峰,1980年11月7日出生,博士,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钒钛粉末冶金材料、钒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钒钛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主研各类科研项目71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3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4项、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
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攀枝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攀枝花市实验室成果奖1次,攀枝花市第四届校园专利竞赛中获得优秀奖2次,攀枝花学院教研教改成果一等奖2次、三等奖1次,多媒体课件竞赛一等奖1次,2008年10月被评为攀枝花学院优秀教师,2010年9月,被评为攀枝花学院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