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概要的技术状态
最近几年,遥感数据原有的分辨率,正不断被提升。采纳遥感手段,可以判别地物固有的几何尺寸、概要形状及固有的细化纹理、地物内部架构。高空间特有的遥感方式,能搜集得来最优的影像数据,以便明晰地物的属性。高光谱架构下的技术,可直接判别地物的轮廓。高光谱特有的遥感手段,对于搜集得来的像元光谱,能重新去建构。依循细分出来的光谱特性,来明辨地物信息、反演多重的参量。分辨率不断升高的情形下,地物特有的光谱识别,占到了凸显位置。选出来的勘测方式,从原初的图像辨析,变更为依凭光谱解析的、整合着图谱分析这样的新颖流程,摆脱掉了单一情形下的图像阅览。时间分辨率特有的提升,细化了遥感范畴的监测粒度。新颖情形下的遥感勘查,侧重地物演化这样的进程探究。
2、辨识构造信息
通常情形下,内生矿特有的空间布设,是地质构架之中的边缘区段,它涵盖偏多的异常部位。大规模特有的矿产、内生矿布设在潜藏着的板块交界,或者块体架构中的边缘等。内生矿特有的布设规律,通常随同地质构造这样的事件,而不断演变。矿床凸显出来的总形态,是条带状。遥感找矿预设的地质标示,通常涵盖在搜集得来的空间信息。提炼得来的这类信息,密切关联着区段以内的成矿状态、线条状这样的影像。信息提炼的部位,包含地段以内的断裂带、潜在态势下的推覆体。酸性情形下的岩层、区域之中的火山盆地,也涵盖着这类信息。若断裂固有的构造,被设定成控矿构造,那么采纳摇撼勘测,能侧重对选出来的这种地段,提炼并归整信息。遥感特有的成图之中,受到多重要素干扰。这种状态之下,线性特性的某轨迹、原本明晰的`纹理等,就会凸显得偏模糊。为此,采纳人机交互、对应着的目视解释,可处理建构好的这类图形。具体而言,可增强固有的图像边缘,变更固有的拉伸灰度,或者变更比值,以便凸显明晰的构造信息。遥感范畴的勘查,还可辨识地表架构中的岩性特性、构造表征出来的地貌特性。对于隐伏态势下的多重岩体,提炼得来可用的信息。例如:褶皱断层关涉的信息等。线性范畴内的信息,依托的提炼方式,是增强固有的边缘。
3、波谱特性找矿
矿区范畴的多重矿藏,受到区域潜藏着的微生物、地段之中的地下水干扰。这种状态下,金属特性的元素、其他特性的矿物等,会造成上覆着的地层,凸显明晰的结构变更。地层关涉的结构变更,附带着土体固有的成分变更。地表聚集着的植被,对于潜藏着的金属元素,带有吸收作用。地表植被以内的叶绿素、对应着的含水量,都会不断变更。植被反射出来的光谱,就会带有明晰的差异。矿区地段内的生物,带有多重的特性,这为预设的遥感找矿,创设了可能性。依凭遥感技术,可以发觉异常信息,判别地段之中的潜藏矿产。这样做,为后续时段的勘查等,提供了明晰的指引。不同类别范畴内的植被、细分出来的多类器官,它们表征出来的金属总量,也会带有差异。为此,在划定好的区段之中,应搜集多样植被,查验它们独有的光谱特性。某些地段特有的金属吸收、对应着的聚集,都是显著的。把统计得来的植被信息,作为预设的特征植被,以便指引勘查。对于集聚态势偏弱的植物,可当成辅助查验的植被。
4、应用范畴的注重事项
遥感技术特有的采纳方式,关涉多层级架构中的专业常识。遥感勘查范畴的技术运用,应侧重去扬长避短。在选出来的勘测区段,慎重辨识设定好的辅助路线。这样做,能凸显最大范畴的遥感运用。在设定出来的区段之中,划定明晰的界限,并圈定地质体。这种可行手段,能够判别筛选出来的方式,是否适宜这一区段的地质查验。若带有可行性,则可布设接续的勘验措施。先要明晰了可行性,才可接着去勘查。勘查之中的侧重点,应被设定成找矿。若能快速判别固有的定位,则能便利接续的查证。初始时段的地表检测,应被设定成侧重步骤。一旦明晰了检测得来的精准方位,则可即刻去钻探。这样的途径,缩减了耗费掉的时间,也提升了原有的勘测实效。若遇到凸显出来的新疑难,则可变更预设的工作部署,以便明晰工程目标。地质勘查细分出来的领域以内,高光谱关涉的查验技术,能辨识多层级的矿产布设。辨识得来的数值,能为各时段的成分查验,提供精准根据。从现状看,高光谱范畴以内的遥感手段,包含短波红外、其他特性的近红外。可被辨识出来的矿藏类别,包含高岭石、深层级的白云母等。依循半定量特有的原则,可以估测得来矿物之中的类质同像,并予以替换。例如:白云母之中的硅元素、潜藏着的铝元素,都可予以替换,还有绿泥石等。
5、结语
遥感特有的新颖技术,在科技协同下,提升了勘查成效。遥感技术带有全程的特性,贯穿着各时段的灾害勘查、地质状态的辨识及监测、地质范畴内的预警、某地段状态的评估。遥感图像特有的分辨率,整合着时空分辨率。波谱精准层级的提升,创设了动态架构下的监测体系、灾害损失关涉的评判体系。未来时段中,遥感地质勘查,会凸显更高层级的实用价值。
【拓展内容】
遥感地质就业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就业方向 :地质学类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水电、城建、核能、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就业领域广阔,发展空间大。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
地质学专业就业方向
地质学类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水电、城建、核能、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
地质学专业就业前景:
地质学类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地质、地震、冶金、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水电、城建、核能、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工业建设等有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从事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教学和生产实际工作。地质工程专业也为路桥、市政基础建设,国土、矿产资源勘察,环境地质突害防治等方面培养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且就业领域广阔,发展空间大。
地史学:研究地球(主要是地壳和上地幔顶层)发展历史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又称历史地质学。地史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史学主要是建立地层系统、确立地质时代,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大陆部分。从60年代以来,地史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大洋海底和地壳深部,研究方法也由涉及更多学科而有较大的改进。地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沉积发育史、生物演化史和构造运动中。对地史学的研究可为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等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地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研究地壳表层岩石的形成年代、生物群的特征以及地层划分与对比。生物演化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地史中的生物演化着重于生物界在地球历史各阶段的盛衰和演替,特别是各生物门类自低级至高级逐步出现和演变衰亡的过程。当然,古生态的研究可以协助确定沉积环境,生物地层的研究一直是确定时代、进行对比的主要手段。自从30年代霍姆斯等测定地层岩石矿物的生成年龄以来,地质年龄测定与生物地层划分相结合,使地质年代表有了具体的年龄值。 ②古地理学。研究地层的形成环境及不同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个地层学系统就是地球历史上沉积作用的物质记录。沉积物的性质反映了物质来源、沉积作用和形成环境的特征。沉积物的分布则反映了剥蚀区和沉积区的轮廓以及海陆分布的特征。把不同时期地层沉积和分布轮廓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古地理格局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所以沉积发育史也就是古地理的发展史。 ③历史大地构造学。根据地层的沉积类型、物质组分接触关系以及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动等,推断其形成时的构造条件和这些构造条件在地质历史上的时空演变。沉积特征和古地理轮廓的变化实质上是地壳各区段构造运动的反映。构造运动一直是地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世纪末,J.赫顿发现了地层间的不整合现象,并以造山或构造运动予以解释。从那时以来,人们通过地层的不整合关系认识了许多造山运动期和与之相伴生的岩浆侵入及变质作用。根据地层组成的组分和厚度不同,根据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程度不同,人们逐步建立了构造活动程度的概念。大陆地区可分出构造上的活动区和稳定区,即传统的地槽区和地台区。两种地区的构造发展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就是构造运动史。根据各区构造运动史的不同,将地壳各区段分为不同的构造单元,分出不同的构造阶段,就是历史大地构造分析。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日益成为地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 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 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 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 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geoscience)。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 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 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 的研究范畴。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 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 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 合性学科体系。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 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其中,地质学(geology) 由于其研究领域广博、分支学科较多,并且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 因而成为地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有时把地质学和地球科学作 为同义语使用,其实两者的含义是有差别的,它们具有包容关系。随着科学 的发展,地球科学还会不断地诞生新的学科和出现一些边缘学科。地理学(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理环境及其结构、分布和演变规律,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一 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 形、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学、 区域自然地理学、地志学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与自然地形、地理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口与聚落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气象学(meteorology)以地球周围的大气圈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气 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其研究内容也很广泛,包括许多 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主要的分支学科有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候学、高 空气象学、动力气象学等,主要的应用学科有卫星气象学、无线电气象学、 航空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林业气象学等。其目的在于揭示大 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本质,从而掌握并应用它为人 类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水文学(hydrology)和海洋学(oceanography)以地球表面分布的水体 为研究对象。水文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江河、湖沼、冰川、地下水以及海洋等 各种水体的数量、质量、运动变化与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海洋学是以海洋作为一个独立 体进行研究的,它实际上是从地球科学的其它几个分支学科中独立出来的, 这是由于海洋在现代地球科学、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 越重要的缘故。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各门学科的总称,根据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为海洋物理学、海洋水文学、海洋 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气象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土壤学(soil science)以地球表面发育的土壤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 究土壤的物质组成、结构、类型、分布和形成发展过程。根据具体研究内容 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土壤学也有一些分支学科,如土壤生物学、土壤地理学、 土壤气候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地质学等。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应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地球科学与物理学相结合的一门重要边缘学科。广义的地 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地球及其表部的水体和周围的大气圈。但由于 水体和大气圈的研究都已建立起相应的独立学科,所以一般所称的地球物理 学是狭义的,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固体地球,因而也可称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重点研究固体地球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过 程、地球的内部构造与组成、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等。其主要分支学科有地震 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热学、地电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和应 用地球物理学等。其中,应用地球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 在地球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球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地质学(geology)研究的主体对象也是固体地球,当前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地壳或岩石圈。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一般为几十到二百公里 左右,与地球的半径(6371km)相比只是一个很薄的表壳。这一薄壳之所以 成为地质学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实际需要,因为这一层与人 类的生活、生产及生存都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是受现时人类能力的限制。人 们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地球表层,但现阶段人类尚无能力对地下深处进行直 接研究。钻井取样是目前人们获取地球较深部物质进行直接研究的唯一途 径,但由于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钻井所能达到的深度是有限的。目前世 界上最深的钻井()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这一深度尚不足 该区大陆地壳厚度的二分之一。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学研 究的对象将不断向地球的深部(如地幔、地核)扩展。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形成演化历史。按其研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的主要 分支学科可简举如下:(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 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 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地下 资源方面的分科,如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其 二是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如工程地质学、环境 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此外,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上述地质学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它一些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以促进和深化地质学的各项研究, 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如数学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 天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及实验地质学等,这些边缘学科在现 代地质学各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 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 的(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 球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 注。这一问题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关系密切,于是在地球科学中逐渐形成 了一门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即环境地学。环境地学主要研究地球 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形成、演变以及环境的破坏、污染、防止、保护、 改良与评价等。根据地球科学中各学科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环境 地质学、环境地理学、环境气象学、环境水文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 等。朋友! 这些比较详细缺点就是多点 呵呵不知道你用不用
张骞的故事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
出使西域的,没去之前官不大
众所周知,张骞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冒险家。他所开辟出来的丝绸之路为大汉与西域之间的往来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条件。没有张骞的丝绸之路,就不会那么快促使中西文化交流。陆上丝绸之路最先形成于西汉,张骞则是其道路形成的鼻祖。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商业贸易渠道,是后来中国连接欧洲各国进行往来贸易的重要交通道路。张骞雕像这条丝绸之路将阿拉伯等于中原连接在一起。经过好几个朝代,逐渐拓展到地中海地区。也就是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再由后人继续开拓发展到像今天这样东到达日本朝鲜西到法国。今天的海上丝绸之路还可以到达意大利,埃及等国家。无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丝绸之路,从古代影响到现代都影响着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丝绸之路起着商业交流的作用。丝绸是中国古代极具文明象征性的物品。中国古代的丝绸和瓷器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各个国家。各个国家的物品也随着丝绸之路流进了古代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碰撞在丝绸之路的作用下日益生辉。丝绸之路还起着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科技也是很发达的,它们则通过丝绸之路传递到西方,比如四大发明的向外传播。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亚,考古学家发现在敦煌等地均有印刷品的痕迹。此外宗教之间的交流也是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如今各国文化经济日益强大,最早也要归结于丝绸之路的开拓,张骞的贡献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对张骞的评价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张骞:坚韧磊落奇男子。没错,张骞的坚韧在他开创丝绸之路的过程当中显然已经体现出来了。汉武帝当时招募有勇之士前去大月氏,张骞在完全没有了解西域之路的前提下毅然报名前去,这样的胆识在历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大汉带回来众多物资并且产生了各国使者纷纷前来朝拜的外交影响。张骞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关系上成了功臣。张骞雕像他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了中西方商业贸易的重要渠道,为各国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商业利益,可以说没有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大汉之后的经济就不会那么快发展起来。他从西域诸国引进的汗血马,葡萄等为人们的生活和饮食增添了新的有趣的元素。张骞也是个对大汉忠心不二的人。在被匈奴掳去当了十年的奴役,依旧大汉气节不变,也正是其气节依旧赢得了匈奴的赞赏,匈奴花了十年的时间笼络大汉使节张骞,然而张骞心中依旧秉持那个未完成的使命----出使大月氏国家。就这样,他趁匈奴不备,偷偷逃走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心胸宽大,文人信义,西南蛮夷都很爱戴他。因为这些品质才能营造大汉与各个地区之间的友好联系。张骞用自己亲身实践的经历告诉我们,做人要敢为天下先,心中秉持那份坚定与勇气,将开拓精神进行到底。张骞碑关于张骞的墓碑,有一篇文章叫做《汉博望候墓碑记》,读此篇文章能后感受张骞的信与义。你会从这篇文章中想到张骞的故里。去过张骞故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后代世人对张骞的缅怀之意,你能看到在张骞的陵墓旁,环绕着拍拍松柏,青翠的草丛以及那对守护了两千年的石虎在陵墓前熠熠生辉。座座石碑感叹着历史的过往情怀,赞颂着张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张骞墓在张骞墓前走一遭,带着无限崇高的缅怀之前,多少人感叹先人的坚强不倒的毅力。张骞把毕生精力全都奉献在两次出使西域的道路上,在被匈奴禁足的十多年里,张骞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度过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矛盾心理使他彻夜难眠,心中装有大汉的使命却要被困在如此令人烦躁的环境里。匈奴人不断的笼络张骞,使其归顺,他却十多年秉持汉节,堂堂正正不践踏大汉的尊严。张骞的墓冢前竖立着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刻有民国国旗。这块墓碑上的文字多次提到了西北联合大学。是由这所学校的教授记录了他在1938年对张骞墓的考古发掘。这块石碑实属不多见,联大教授对张骞墓的修缮事件也是对城固县的一笔有价值的贡献。不仅证实了张骞墓的真实性,还为后来丝绸之路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做铺垫。总之,张骞之墓承载着两千年不变的历史事迹,墓碑也刻画着永不变的历史遗迹,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等
确实上的话,你可以写一些论文的主题就是可以写一些唐诗或者宋词和元散。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叙述的历史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历史学定义与目的的思考,探讨史学发展的沿革,并藉此探索史学辉煌与沉寂的内在原因。同时通过思索目前国学热与全民读史热潮的内在动因,探索如何兼顾史学的科学性与扩大学科的群众基础等问题。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创新是其发展不竭的动力。叙述历史无疑是增加史学群众基础的不二选择,史学平民化是一个趋势。如何兼顾叙述的历史和考证的历史,处理历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历史学;叙述史学;史学理论;后现代
一、历史学的定义与叙述史的关系
1、历史学与叙述史学的关系。关于历史的定义不同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理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这些感悟或与时代相关或与治史准则相联系。而几乎所有关于历史的定义无不关注到了历史的叙事这一价值。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一书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i而杜维运先生也有过类似的叙述“一般来讲,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简言之为往事),或者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往事的记录)。” ii关于这一问题西方也有类似的认定,影响西方史学界数百年的兰克学派创始人兰克,在《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史》一书中提到,“人们一向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批判过去,为将来利益正时代,我不主张这样,我真正希望记录过去的事情”。中西史学家何以对此有着类似的认识,我认为基于历史以下几个特点。从历史的本身来看历史是有事实的构成,事实的确认,事实的表达,三方面组成。而事实的构成是其基础。而历史的本身,其实就是过去的事。是过去事物活动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叙述主义历史哲学承认历史事件的存在,但由于他们认为这样的事实即使存在,对现在、对今人也没有什么意义,因而他们的主要关注点不是历史实在或“客体”,而是对“客体”的解释和叙述,认为历史的意义取决于对历史的解释,而历史解释不能不依托于历史叙事。是故叙述清楚史实是历史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后现代主义从历史的艺术层面强调叙述的重视,这点与我国传统的文史不分家不谋而合。叙述事实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我们理应重视。
二、从史学的文学性谈叙述的史和民间述史
1、从史学的文学性谈叙述的历史。文学从定义上是一种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定义上相比,貌似同史学不甚相及。但两者似确有相互渗透的地方。有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我们中国传统的历史著述总是和文学难分彼此,例如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至今都以期文字优美,叙事丰满,受到文史学界的重视,后世之史书纷纷仿其体例,让一个个冰冷的人物,跃然于纸上,仿佛重现了历史的场景一般,这样类似文学的描述赋予了历史灵与肉。这一点使其成为吸引大众,最受群众欢迎的学科之一。同时,文学作品也具备其史料价值,章学诚说过“五经皆史”陈寅恪先生发明了“以诗证史”的方法,而如今历史研究的对象范围更是大大扩展。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西方19世纪上半叶风行一时的浪漫主义史学也强调了历史同文学的密切关系。法国浪漫主义史学家巴兰特说:“我一直设法使历史小说从历史中汲取的兴味再回到历史中去,首先,历史必须是准确的,但我想它同时也可以是逼真而有生气的”iii而后现代主义史学的许多思想滥觞于浪漫主义史学之中。后现代主义史学强调史学著作对历史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通过叙述,使史实变为故事,史学是叙事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史学应当为史学与艺术之统一。不可否认后现代主义的有些观点有失偏颇,但我们也应真实的予以思考,从而推动史学的进步。比较激进的说法来自新历史主义史学家海登怀特,他认为将叙事作为历史学思考的重心,认为历史学家不可能在叙述之外把握历史,而叙述中对结构形式的选择有不同的情节效果。
2、从史学的文学性谈民间述史。近几年来,我国大地上掀起了一阵学习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的浪潮。而历史学作为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国民的青睐。史学普及读物高居图书销售的前列,畅销书专栏长期被通俗说史类读物所占据。沉寂多年的历史仿佛一夜之间苏醒过来,并迸发出了惊人的生机和活力。这无疑是值得欣喜的一件事。体现了国民素质的增高下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国学如今何以如此之热,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渴望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其次是学界的繁荣和对文化的努力推广。以及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等等。
三、历史通俗写作的前世今生
老辈历史学家其实早已开始了历史通俗写作和叙述历史的尝试。最早的通俗讲史的大家可能算是旅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了,1944年9月黎东方先生在陪都重庆开创收费讲历史的形式,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黎先生讲史生动形象,却又不虚构任何以人物与事件。林语堂先生得知此事后说要将“幽默大师”的名衔转送给黎东方。在先生写完《细说清朝》一书后,胡适先生鼓励他把历朝历代都讲一遍,先生笔耕不掇,陆续写出了《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和《细说民国》。1998年先生逝世后,出版社约请几位著名历史教授补齐了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和宋朝。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细说中国历史丛书。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也重视历史的通俗解读。先生撰写的《苏秦张仪》、《关岳合传》、《中国地理大势》、《三国史话》。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好评。四部书现在以《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如今,由于多媒体的传播。更是有很多专家学者参与到普及历史,叙述历史中来。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拳头节目百家讲坛,搭建起专家学者同群众的一个桥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深受观众好评。出版的著作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值得欣喜的尝试。
结 语
史学平民化和全民读史是大势所趋,对历史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利好。从传统叙述史学和史学的文学性看也符合传统述史的传统,老派学者亦有诸多成功的尝试。人民的选择才是应有的改变。如果能抓住这一趋势,相信一定能够迎来史学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希望那一天的尽快到来。让历史学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i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12.
ii杜维运.史学方法论》,21页,台湾,198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iii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商务印书馆,1992:129.
【参考文献】
[1]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出版社,1999.
[2]杜维运.史学方法论[Z].台湾,1981:21.转引自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11页.
[3]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英)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8.
[5]马卫东.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古罗马)塔西陀.罗马帝国编年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法)布罗代尔.论历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商务印书馆,199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历史的学术论文
《哈佛琐记》(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6;北京:三联书店,1997;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半世纪的奋斗》(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8);日译本:《台湾の狮子》(东京:讲谈社,1992);英译本:Business as a Vo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优入圣域》(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4;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北京:中华书局,2010)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aperback edition, 2002).《圣贤与圣徒》(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1;北京:北京大学,2005)。《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台北:三民书局,2006;北京:三联书店,2008)。 〈历史解释与通则的关系:韩培尔 (Hempel) 观点的检讨〉,《食货月刊》 (1974):345-365。后收入李弘祺等撰,《史学与史学方法论集》(台北:食货出版社,1980),页393-416。〈历史相对论的回顾与检讨:从比尔德 (Beard) 和贝克 (Becker) 谈起〉,《食货月刊》 (1975):60-75。〈「分析历史哲学」的形成及背景〉,《中华文化复兴月刊》 (1976):31-34。后收入杜维运、黄俊杰编,《史学方法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页379-389。〈论卡尔‧曼罕的「相关论」〉,《食货月刊》 (1977):291-296。〈梁启超的终极关怀〉,《史学评论》2 (1980):85-99。〈论「方法」与「方法论」:以近代中国史学意识为系络〉,《食货月刊》 (1981):17-28。后收入陈平原、王守常、汪晖主编,《学人‧第五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页391-412。〈「学案」体裁产生的思想背景:从李绂的《陆子学谱》谈起〉,《汉学研究》3 (1984):201-221。〈所谓「道德自主性」:以西方观念解释中国思想之限制的例证〉,《食货月刊》 (1984):77-88。〈韦伯 (Weber) 论中国的宗教:一个比较研究的典范〉,《食货月刊》 (1985):32-48。〈「道德自主性」与「责任伦理」:康德与韦伯的分岐点〉,《当代》 (1987):136-138。“The Price of having a Sage-Emperor: The Unity of Politics Culture,” in IEAP Occasional Paper and MonographSeries no. 10 (Singapor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7, 36p.).〈「学案」体裁补论〉,《食货月刊》 (1987):18-21。〈清初政权意识形态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统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7):105-132。“Chu Hsi Versus Lu Hsiang-shan: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4 (1987): pp. 179-208.〈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迷思或事实〉,《中国时报》,。〈理学、考据学与政治:以《大学》改本的发展为例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89):889-916。〈道统与治统之间:从明嘉靖九年孔庙改制谈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990):917-941。后收入英文版:“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Autocracy: The Confucian Temple and Ming Despotism, 1368-1530,” in On Sacred Grounds: Culture, Society, Polit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 of Confucius, ed. Thomas A. Wilson, trans. Curtis Dean Smith and Thomas Wilson (Cambridge, Mass.;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67-296.〈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大陆杂志》 (1993):8-34。〈孔庙的解构与重组:转化传统文化所衍生的困境〉,《当代》86 (1993):120-133。〈学术与信仰:论孔庙从祀制与儒家道统意识〉,《新史学》 (1994):1-82。〈孟子的「四端说」与「道德感说」〉,《大陆杂志》 (1994):1-3。“The ConfucianTemple as a Ritual System,”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ew Series (1995): 115-136.〈中国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试论「新史学」的诞生及其所面临的困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香港)新6 (1997):263-285。〈作为宗教的儒教:一个比较宗教的初步探讨〉,《亚洲研究》(香港)23 (1997):184-223。〈《野叟曝言》与孔庙文化〉,《当代》126 (1998):74-85。〈毁像与圣师祭〉,《大陆杂志》 (1999):1-8。〈「圣贤」与「圣徒」:儒教从祀制与基督教封圣制的比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000):509-561, 727-729。〈武庙的崛起与衰微(七迄十四世纪):一个政治文化的考察〉,收入周质平、Willard J. Peterson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页249-282。〈「文本」 (text) 与「真实」 (truth):试论德希达 (Derrida) 对传统史学的冲击〉,《新史学》 (2002):43-77。〈「历史若文学」的再思考〉,《新史学》 (2003):81-121。〈阅读理论与史学理解〉,《新史学》 (2005):153-184。〈叙事式历史哲学的兴起〉,收入丘慧芬编,《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林毓生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5),页459-491。〈荀子:孔庙从祀的缺席者〉,收入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6),页477-502。〈伝统中国における孔子庙祭祀とその宗教性〉,林雅清译,收入吾妻重二、二阶堂善弘编,《东アジアの仪礼と宗教》(关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丛刊第3辑,东京都:雄松堂出版,),页139-165。〈追求伦理的现代性──从梁启超的「道德革命」谈起〉,《新史学》 ():77-120。〈解开孔庙祭典的符码──兼论其宗教性〉,收入田浩编,《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页535-558。〈师门六年记:1977-1983〉,收入同前书,页vi-ix。〈蜕变中的「思想史」:一个史学观点的考察〉,《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日本:关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センター)5 ():327-354。 〈评阿瑟‧马威克的《历史的本质》〉,《食货月刊》 (1974):54-56。〈评Hoyt Tillman的Utilitarian Confucianism〉,《汉学研究》 (1985):164-168。〈评Benjamin Elman的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汉学研究》 (1986):339-343。〈以序为书〉,《读书》:80-84。 杜维运、黄进兴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第1册〕;1978〔第2册〕;1980〔第3册〕)。康乐、黄进兴主编,《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台北:华世出版社,1981初版,1983再版)。《陈希达先生纪念文集:事业与情缘》(台北:陈希达先生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出版,1997)。
历史论文格式及写法(2)如果历史论文的主旨是研讨如何教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考察学生理解巩固程度,就应侧重于太平天国重点事件、人物、地点、年代的讲授方法,如何讲的清楚、准确、明白易懂;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巩固记忆,在记忆基础上更加深理解;并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达到自觉、能动地掌握历史学习。 (3)如果历史论文重在怎样凭借太平天国这个波澜壮阔的、特富英勇战斗精神的伟大革命业绩之讲述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要侧重总结在教学中是如何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起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总结生动地、有感染力地讲述(朗诵、演示)的经验及效果。为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烘托历史场景,也应总结对革命文献等的利用,如太平天国的《天命诏旨书》中的“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同胆同杀妖”之类的词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壮烈牺牲时的言辞、气节等。 历史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还有不同。教学任务,是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完整地、全面地讲给学生,各部分不能畸轻畸重,不可过详过简。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总结,也自然受到制约,基本上需是全面总结。而论文则有所不同,除全面总结性作品之外,可选择某一特定环节、章题、段落,选择整个教学过程的某个侧面,加以研究、总结,形成论文。也就是说,论文比起总结来,有更大的灵活性、选择性、伸缩性,能更深更广地进行探讨。可以认为,论文是在总结的基础上,知识的优化过程。论文源于总结,论文高于总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理性认识上,亦即在理论分析上,论文比总结有所提高。对一堂课或一章书的讲授,是较为成功还是缺点很多?不仅从实践角度总结提高,“下次讲课注意”;而且要分析其优劣成败的原因及条件:史实掌握是否准确、纯熟?理论认识是否正确、深刻?教法是否科学、得当?把个别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完整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用来指导一般。 (2)在对象范围上,亦即就哪些内容来论述上,论文较总结有所跨越或扩展。总结,一般只以本章节或本教学阶段为对象,论文则可前后对比,左右勾连,使历史问题得到进一步阐明,从而比教学总结增大了知识广度与科学深度。例如,可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这三次革命高潮,从社会背景、群众发动、斗争策略、历史意义等方面比较分析,论述从旧式农民起义发展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机制与规律。又如,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析其各自不同的产生条件、共同性质以及各自的历史效果。再如,对1848年法德革命、英国宪运动、《共产党宣言》诞生等这些分散在不同章节与课时的“1848年大事”汇总论述,看本质联系,看互相促进,也可论述教师曾是怎样分别讲述,而在复习总结时又是怎样从联系发展中来认识历史的复杂性与统一性的。这就是说,论文可以而且应当不为教学总结的框架所拘束,多少逸出教学总结的范围。当然论文也可比总结更加收缩,可收更集中、精粹、深入 有效。 (3)在社会效应上,亦即在所写出的作品的影响上,论文应比总结贡献更大。总结,从个人总结、教研组评议总结直到校际优课观摩总结,多数情况是就课论课,就师论师,很实际也很富实效,但局限性也甚明显,带有班级、学校、地区特点,反映相应水平。论文则面向社会,在刊物上发表自不待言,即在本县、区经过评审、选编成册的文集,也可成为以“社会”为读者对象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无定价、非卖品的内部参考文章,绝不可以轻视,它们能脱摆“出版难”的各种障碍而发挥效益。很多“油印本”的教育教学资料,被各大图书馆所珍视、搜集,付之馆藏。中学历史教师撰写的历史论文,提供为交流参考,贡献给社会阅读,不但推动了历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也为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把教学总结提高到历史教学论文的规格水平 由总结“过渡”到或者说提高到论文,很难有一个划一的操作规程或通用模式。教师自身的素质、特点、兴趣,论题的宽窄、深浅、难易都是重要因素。一般说,历史论文的产生,有‘主题——提纲——文章”三个步骤或阶段。主题,即:此文要写什么。主题的选定,常受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 (1)客观需要 即写此问题的有用性。章学诚说:“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有物”不仅指内容充实、不空洞,更指客观上有此需要,写出的东西有社会效益。 (2)主观能力 即作者自度有写成这篇文章的基本知识和一定深度、广度的分析认识,“心中有数”。章学诚说:“声之所以肖其心,”即指发言、为文必须也必然反映作者的观点与识见。 (3)历史论文的资料来源 包括手头现有与访求可得的文献参考。写历史论文光靠“悟性”与“灵感”是写不出来的,真实可靠的文字资料必不可少,包括史料及史论,只有在它们的辅翼之下,才能使根植于教学实践之上的历史教学论文达到较好的水平。确定下来主题、题目,即根据对主题内容的构思产生出提纲——写作提纲。提纲要以客观事物本身为依归,是所写内容的分层次、有深浅、按顺序的文字表达。科学合理的提纲,能给高质量的撰述以有益的规制和充分得体的发挥。其实,在拟定历史论文提纲之前,实际上已写过课堂教学提纲与教学总结提纲了。课堂教学提纲,它是教材内容的提纲掣领,与课本上章节段落,密切照应。根据学生情况,教师常对课文的层次安排做必要的改动与调整,体现出既遵照教材又驾驭教材的创造性劳动,以导演出生动活泼、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主要不是教师对课文的补充与扩大,而是对课文的讲解与阐述,这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加深理解与巩固记忆。这样的讲课,就会丰满圆润,不致死板枯燥,体现了教学艺术的较高水平。
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
导语: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关于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历史论文写作格式及历史论文的写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历史论文写作的基本立足点和论文取向
在历史科学工作者的宏大队伍中,中学历史教师是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历史科学的广阔领域里,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重要分支。中学历史老师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在撰写历史教学论文时除具有一般史学论文的共性外,也必然还带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首先要紧紧围绕如何教好历史这门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到科学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历史老师除教学外,安排适当的时间精力撰写历史教学论文,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在主要考评教学实绩之同时,也看有没有论文、论文写的怎样,就更表明了中学历史教师写历史论文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历史论文的内容取向与主要类型,是应很好考虑的。首先应该肯定,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够并且已经撰写出不少各种题材和内容的历史学论文,跟专业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同样为历史科学做出了贡献。同时还应看到,通过长期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学历史教师积累下了极为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这样,把教学经验加以总结提高,形成围绕历史教学的各种类型的历史教学论文,更是优势所在,最为擅长的,而这却很可能是其它史学研究者较为生疏或不谙其道的。我们在虚心向大学教师、专业研究人员学习,并研读他们的撰著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撰写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时,我们特有的优势,在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中,在这方面,我们担负着的是一种“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劳作。
(二)教学总结是历史教师撰写历史论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历史教育、历史教学这条主线来写历史论文,我们中学历史教师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主要的着眼点。同时也要看到某些现实条件,也使得我们侧重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才更符合实际,事半功倍,易出成果。写这类历史教学论文,具体说可以“教学总结”为基础、为雏型,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提高教学,历史教学论文的针对性也更为明确,避免“教课”、“论文”两张皮,在繁忙的教学及班主任等工作中,因写论文而分夺过大精力。这样,写论文就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广义的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与教学紧密相连,互相推动,较易引起撰写者的兴趣,增强写好历史论文的信心。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县、乡以下中学,有的老师是非历史专业毕业,有的老师以大局为重,服从工作需要,克服困难,不辞辛劳,身兼数科;有的老师迫于师资、课程情况而“改行”任课,教非所学。再加上参考资料相对缺乏,借阅、交流并不容易,等等。在清醒地看到这些实际情况之后,我们感到,若空泛地鼓励老师们大写一般性历史论文,“争取达到发表水平”,是不太现实的。更为现实的是:立足于教学总结,写出植根于这块沃土上的教学总结型短小精干有力的历史论文来,它们能言之有物,用之有效,然后汇总上交,审评提高,汇订成册。既是广大教师的历史教学论文成绩,又是县(区)文教成果。可供教学参考,可供评职依据。
以教学总结为基础写历史教学论文,不等于教学总结就是论文。教学总结与论文的区别及联系是应予研讨的。历史论文类型有多少?很难机械地界定;各类历史论文怎样分工?也没法生硬地划分,实际上必然纵横交错,互有联系。为立题、下笔方便,主题思路有所遵循,可粗分为如下几种:
(1)思想教育的贯彻;
(2)历史知识的讲授;
(3)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学经验的总结;
(5)教学艺术的研讨;
(6)学生学习的考察;
(7)教师业务的进修;
(8)历史专题的论述。
当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例如:对教材、教学指导书的评析,观摩教学的总结评议等等。我们的历史教学论文的旨趣及重点,很明显是向历史教学倾斜,而且各型历史论文,写起来不可避免是互有交叉、互为融通的。如(3)即带有(1)、(2)的综合性质,(5)(6)则多构成(4)的主要成分;(8)是指对某一历史专题作学术性或知识性的专题研究或论述,这类历史论文虽非大宗或主体,但并非排除在写作之外,也是完全应该写 ,能够写的。
众所周知,客观历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各个侧面,本是不能跟别的部分、别的侧面割裂开来认识掌握的;只是在论述、研究时,因侧重点之不同,不得不突出什么、约略什么,于是表现为不同的历史论文类型与内容。从撰写人来说,仍应力争掌握史事全貌,才能从总体联系中深刻认知所要写的部分,才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精确把握你要截而论之的各个阶段。为此,下些苫工夫、硬工夫是必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广收精选,厚积薄发,深人浅出,由博返约。例如要写“太平天国”这个题目的历史论文,从三种不同的选题立意,可有三种不同的论文类型与行文风格。
(1)如果从加强教师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着眼,写出有一定学术质量的历史论文,则应写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深厚的时代背景;取材自上帝教经洪秀全加工改造而本土化,成为与传统的农民起义不同的新式发动群众的精神武器;太平天国以雷霆万钧之势,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定都南京,震撼清朝统治,反抗西方侵略,预示着反帝反封性质半殖民地人民革命行将来临;对于天国领导集团内讧问题,则应指出它不只是人际关系上的利害纠葛,从本质上深刻分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在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条件下,只能砸乱旧社会,不能建立新社会,在取得若干胜利、进行某些“改革”后,要么是被旧有封建势力镇压下去,要么是自身蜕变为新的封建王朝。尤其应阐明,在总体性质上,太平天国虽然仍属旧式单纯农民起义,但《天朝田亩制度》已突出地反映了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露了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伟大尝试,预示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式斗争行将来临。
(2)如果历史论文的主旨是研讨如何教给学生基本历史知识,考察学生理解巩固程度,就应侧重于太平天国重点事件、人物、地点、年代的讲授方法,如何讲的清楚、准确、明白易懂;怎样使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巩固记忆,在记忆基础上更加深理解;并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使学生达到自觉、能动地掌握历史学习。
(3)如果历史论文重在怎样凭借太平天国这个波澜壮阔的、特富英勇战斗精神的伟大革命业绩之讲述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就要侧重总结在教学中是如何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起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总结生动地、有感染力地讲述(朗诵、演示)的经验及效果。为加大思想教育力度、烘托历史场景,也应总结对革命文献等的利用,如太平天国的《天命诏旨书》中的“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同胆同杀妖”之类的词句,陈玉成、石达开等人壮烈牺牲时的言辞、气节等。
历史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还有不同。教学任务,是依照教学大纲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完整地、全面地讲给学生,各部分不能畸轻畸重,不可过详过简。对教学过程所作的总结,也自然受到制约,基本上需是全面总结。而论文则有所不同,除全面总结性作品之外,可选择某一特定环节、章题、段落,选择整个教学过程的某个侧面,加以研究、总结,形成论文。也就是说,论文比起总结来,有更大的灵活性、选择性、伸缩性,能更深更广地进行探讨。可以认为,论文是在总结的基础上,知识的优化过程。论文源于总结,论文高于总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理性认识上,亦即在理论分析上,论文比总结有所提高。对一堂课或一章书的讲授,是较为成功还是缺点很多?不仅从实践角度总结提高,“下次讲课注意”;而且要分析其优劣成败的原因及条件:史实掌握是否准确、纯熟?理论认识是否正确、深刻?教法是否科学、得当?把个别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完整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其具有普遍意义,用来指导一般。
(2)在对象范围上,亦即就哪些内容来论述上,论文较总结有所跨越或扩展。总结,一般只以本章节或本教学阶段为对象,论文则可前后对比,左右勾连,使历史问题得到进一步阐明,从而比教学总结增大了知识广度与科学深度。例如,可对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上这三次革命高潮,从社会背景、群众发动、斗争策略、历史意义等方面比较分析,论述从旧式农民起义发展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机制与规律。又如,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分析其各自不同的产生条件、共同性质以及各自的历史效果。再如,对1848年法德革命、《共产党宣言》诞生等这些分散在不同章节与课时的“1848年大事”汇总论述,看本质联系,看互相促进,也可论述教师曾是怎样分别讲述,而在复习总结时又是怎样从联系发展中来认识历史的复杂性与统一性的。这就是说,论文可以而且应当不为教学总结的框架所拘束,多少逸出教学总结的范围。当然论文也可比总结更加收缩,可收更集中、精粹、深入 有效。
(3)在社会效应上,亦即在所写出的作品的影响上,论文应比总结贡献更大。总结,从个人总结、教研组评议总结直到校际优课观摩总结,多数情况是就课论课,就师论师,很实际也很富实效,但局限性也甚明显,带有班级、学校、地区特点,反映相应水平。论文则面向社会,在刊物上发表自不待言,即在本县、区经过评审、选编成册的文集,也可成为以“社会”为读者对象的文献资料。对这些无定价、非卖品的内部参考文章,绝不可以轻视,它们能脱摆“出版难”的各种障碍而发挥效益。很多“油印本”的教育教学资料,被各大图书馆所珍视、搜集,付之馆藏。中学历史教师撰写的历史论文,提供为交流参考,贡献给社会阅读,不但推动了历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也为历史科学的总体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法史学论文格式标准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法史学论文格式标准。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皖江皖江地区是指长江流域安徽段两岸地区,覆盖地域涉及现行行政区划的沿江8市,即: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巢湖、宣城(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皖江地区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皖江地区就有猿人活动的遗迹;如和县猿人遗址、银山遗址、水阳江旧石器遗址等。
我也在要啊!!有木有,给我发!!!发者死后原地复活!!!!
安徽境内都系·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研究主题和研究特点相关资料: 图片 研究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研究主题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综合性,它涉及政治制度、政治历史、政治哲学、理想模式、治国战略、施政方策、权力运用等。二是主题稳定。自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之际两千多年间,历代研究者长期使用形式固定的概念、范畴、范式等,尽管含义有所不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研究主要涉及下述主题:①政治哲学。包括仁、礼、法、道、势等范畴,天与人、义与利、君与臣、君与民等关系,以及人性论、历史观等理论。②理想社会政治模式。如孔丘的“天下归仁”的“有道”之世,孟轲的“足衣足食”的“王道”世界,墨翟的“兼爱”、“尚同”的政治思想,老聃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荀况的“王制”天下,朝非的法治社会,鲍敬言的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乌托邦,康有为的“大同世界”,等等。③治国战略。为了达到理想的社会政治状态,治国战略也是中国历来政治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历代研究者提出了诸如:仁爱、礼治、峻法、尚同、无为而治、孝治、刑德而治,通过格、致、诚、正,达到修齐治平,以及改良、革命等各式各样的治国战略。同时还研究各种治国战略间的协调、配置等等。④施政方策。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决策研究,也是中国历来政治研究的课题。这种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总体层面,如经济发展中的重农抑商,唯农除商,农商协调发展,重商等等;外交领域的远交近攻,合纵连横,和亲,羁糜,以夷制夷等等。二是具体层面,即各个历史时期统治中面临的政治问题的决策研究。⑤权力运用。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要求统治者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总揽全局的统治术。因此,有关谏议、兼听、独断、考课、监察、防奸等统治术的研究,在近代以前的政治研究中一直受到重视。⑥政治制度。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制度、规范的研究与建设。数千年来的中国政治研究对在封建体制框架内如何建立和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和规范、保障政治的有效运行,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诸如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官吏的选拔与任用、政权机构的组织、监察制度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维护和发展封建政治统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近代以后,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制度改造。⑦政治史。中国历代的政治研究者,特别重视政治史的研究,在政治沿革史、制度史、思想史等方面留下了大量著述。他们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总结前代的政治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研究特点 数千年来的中国政治研究,在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可归纳为:①范式单一。尽管中国历史漫长、曲折,但从西周、春秋战国起对封建社会政治研究,到秦、汉时期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的,糅合法、道及其他各家的思想与方法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在中国政治研究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直到为近代新的政治研究范式所替代。②注重世事。中国历代政治研究较为注重对人与现实政治的研究,如人性、人与社会、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施政方略等,在研究中有泛政治化倾向和浓厚的“经世致用”倾向,而疏于对国家、权力、体制等政治形式的研究。③强调布政。在对人与现实政治的研究中,中国历代政治研究者注重的是对治国之道及其合理性的研究,包括治国战略、施政方策、权力运用、选才用人以及它们与政治哲学范畴的关系等,而不注重研究政治体制的合理性问题,这一状况到近代才有所改变。④侧重伦理。受到单一范式的影响,中国历代政治研究者在研究治国之道时,侧重于对伦理调控手段的研究。从孔丘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到荀况的“导之以礼、齐之以刑”,以至董仲舒的“德经刑权”、朱熹的“为政以德”,无不体现着政治道德化的浓重色彩。虽然政治运作中的“阳儒阴法”,使法理调控在政治研究中仍占有一定地位。但与伦理调控相比,法理调控长期被置于次要地位。⑤学科界线模糊。由于中国历代学科分化不明显,由于单一范式的影响和偏重伦理研究,历代政治研究一直与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合为一体,学科界线极不明确,未能确立独立的学科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