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 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名气大,因为各大名人喜欢,名气就大了!首先是最爱茶的皇帝,乾隆爷说过,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到毛爷爷就直接以四两大红袍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周总理戏称为“半壁江山”因为大红袍每年产量不足八两,稀有而珍贵!从古到今这么多人喜欢,自然不单单是因为名气,口感滋味更是非常棒的!
大红袍作为中国名茶之一,一直备受茶友喜爱。茶人喜饮大红袍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茶香浓郁、口感佳,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对人体还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被誉为 “国之瑰宝” 的大红袍,究竟有哪些功效呢?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 大红袍的成分和功效 ,看看饮用大红袍究竟有什么益处。 唐朝诗人顾况在《茶赋》中写道:“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宵之昏寐。”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知道饮茶有利身体健康,但饮茶为什么有利于身体健康呢?我们从大红袍内含的物质出发,解析 大红袍的功效 。 乌龙茶因为减脂减肥的功效而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茶”、“健美茶”。 大红袍作为乌龙茶中的极品,减肥功效更加明显。 据研究,大红袍中的 茶多糖 含量极高,是红茶的倍,绿茶的倍。除了茶多糖外,茶叶中的 咖啡碱、肌醇以及叶酸 等物质也能够增加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帮助消化、减肥降脂的功效。 大红袍富含的 咖啡碱、茶碱和茶氨酸 ,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利尿排毒的作用,对于降血压也有辅助作用。 大红袍茶中的 茶多酚 和鞣酸能作用于细菌,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不少年轻人因为生活作息不科学而导致口腔发炎、溃疡和喉咙肿痛,此时饮用大红袍能够缓解症。同时,如果皮肤出现破损,也可以用浓茶冲洗伤口。 大红袍含有氟、维生素等成分,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相当于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的能力。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的浑浊度,长期适量饮茶,能减少眼疾、保护眼睛。 这里再简单为大家科普一下大红袍的冲泡技巧。茶叶冲泡的方法实际上大同小异,大红袍冲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 ,将茶叶冲洗一次。 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 浸 泡5秒 ,然后注入茶杯享用。 第二泡用100℃沸水, 浸 泡8秒后 享用。 第三泡用100℃沸水, 浸 泡15秒 后享用。 懂茶的人都知道,对于加工工艺繁多、条索紧结、发酵程度较高的茶叶一般需要用沸水冲泡,随着冲泡次数增多,水味也会慢慢加重。但大红袍却可以冲泡多次。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大红袍久泡仍有余味呢?下期,我们会从 茶叶的工艺 继续解密大红袍。最全、最系统的茶知识,尽在 茶文库 行走的茶学百科库,让好茶有迹可循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
每一杯好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无论真假,总能让我们在喝茶时 浮想联翩、莞尔一笑 “大红袍”名字由来的传闻之一:某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但是好在他饮用了此地茶叶泡出的茶水后病好了,从而后来才能高中状元,中状元后他将袍子围绕在茶树上表示感谢。 实际上,除了这个故事外,关于 “大红袍” 还有很多有趣的神奇传说...... 相传在 武夷山慧苑岩 曾经居住着一位 善良的老婆婆 。灾祸年间,老婆婆偶遇了一位病危的白发老人,老婆婆好心扶着老人进屋并且给老人准备汤饭,老人也因此活了下来。 老人心存感激,于是送了 一副龙头拐杖 给老婆婆并从口袋中取出了 两粒种子 。老人交代老婆婆需要 用拐杖挖个坑然后种下种子 ,说完,老人便腾空离开了。 老婆婆按照老人的话,将种子种好,并且长出了茶树。人们都惊叹这是神仙所赐的茶,后来被当官的得知后,想要采茶却没有采到,所以一气之下将茶树连根拔起,老婆婆为此伤心病倒。后来有一天,老婆婆拄着拐杖出门,遇到了几个男人正扛着树根走来,老婆婆把拐杖放在树根上,谁知道 龙头拐杖忽然变成了一片红云 ,载着树根在空中打了三个圈,一头扎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第二年这里就生出了 三株茶树 。 有一位皇后重病,久治未愈。太子遵循母命来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遇到一老汉跌倒在树下,险遭猛虎攻击,巧遇太子相救。在得知太子正在寻找仙草秘方时,老汉为了报恩便陪着太子前往 武夷山九龙窠 采下茶叶。 太子带着茶叶日夜兼程回到宫中,将用茶叶煮成的茶汤给母后喝下。连喝几日,病情日渐好转,皇帝大喜连下两道圣旨:一是 赐大红袍一件 ,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 封老人为护树将军 ,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 自此武夷山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 1、大红袍被称为猴采茶 因为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 寺僧就会用果子当做诱饵训练猴子去采茶 ,因此被称为 猴采茶 。 2、大红袍茶树是神仙所栽 传说大红袍是神仙栽种的茶树,寺僧每逢元旦都会焚香虔诚礼拜, 冲泡大红袍放于佛前 。如果有人偷窃就会感到腹痛,不能治愈,原因是因为 大红袍是神仙所种,凡人不用饮用 。 3、大红袍是被红袍染红的 “大红袍”受过皇封,被皇帝赐名 ,每年春季当地的县令都会亲自前往九龙窠, 把披的红袍盖在茶树上 ,顶礼膜拜。 周围的人需要一起高喊: 茶发芽!茶发芽! 待红袍揭下时茶树就会发芽并且茶芽红艳如染。 在这些传闻故事中,我们能经常看到三个字—— 九龙窠 。 九龙窠是大红袍的原生地。作为一条狭长的峡谷,因为 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龙, 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 游龙的窠穴 ,故名 九龙窠 。 在出峡谷的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了历代名人题咏 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 ,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 陆氏诗句云: “桑苎家传归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水,含露溪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区次分。” 涧水长流,茶园碧绿,好景好水好茶 也不怪乎大红袍备受茶友喜爱 最全、最系统的茶知识,尽在 茶文库 行走的茶学百科库,让好茶有迹可循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功夫茶作文650字(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夫茶需要很多闲工夫,又需要讲究泡茶的细功夫,跟谈恋爱一个理。因此只要你把茶泡好了,泡妞就不是个什么难事。女孩子也是一样的,掌握了泡茶的内功心法和绝妙招式,大可以每个季度都挑个把帅哥当韩国泡菜一样泡一泡。小伙子第一次登门做女婿,人家也要看你泡工夫茶的水准,因此不会泡茶的人讨不到老婆,貌似只能出家了。出家也要喝禅茶啊,禅茶禅茶,真分不清茶里是禅,还是禅就是茶。在家出家都得喝茶,因此不喝茶之人真是无可逃于天地之间了。
只要有工夫,我们就会花好多工夫喝工夫茶。喜欢炒作的就喝炒茶,喜欢自摆乌龙的就喝乌龙茶,其它种类的茶少一点。炒茶豪迈张扬、热情奔放,乌龙茶恬淡清远、韵味深长。普洱茶偶尔也会喝,只是普洱茶醇厚得高深莫测,那几杯黑沉沉的东东就像陌生人脸上戴着的墨镜,有点让人看不透。一杯普洱“嗖”一声滑滑溜溜钻进肚子里,心里面有点难以把握的惴惴不安,恍惚哪儿不对劲一样,好像把一个不能说出的秘密吞进肚子里,又有点像西游记里的黄眉老妖把孙猴子变的西瓜吃进肚子时的感觉。
泡茶流程繁简无妨,手法粗细随意,可骏马秋风冀北,也可杏花春雨江南。饮者无贵无贱,阳春白雪者固然可以喝,下里巴人也不拒。我们潮汕人在田地头榕树下,扛着锄头便可喝工夫茶。而日本武士带刀则不能进茶室。潮汕工夫茶可以喝,可以饮,也可以品,而日本茶道就只剩下品了。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这“菊”里应该包含着茶道文化,如此说来,日本茶道充其量也只是“菊花茶”了。
你知道功夫茶吗?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这种茶的泡茶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也需要足够的工夫,所以也叫工夫茶。
我家也有一套功夫茶具。底座是红木制作,右下方有一个排水孔,下面连接着一个翠绿色的圆桶。整个底座上都有一条条凸出的木条。左边,还刻着两句诗:“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显得格外雅致。配着底座的还是两个壶,别看它们的外貌大相径庭,作用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其中一个较小的,是用来泡茶的盛具,另一个则是倒茶的壶。除了这些外,还有八个银白色的,雕刻着精美花纹的陶瓷杯,这是景德镇的瓷器。把陶瓷杯在灯光下照一照,整个杯子就成水晶一样晶莹剔透的模样。还有许多泡茶必需的工具呢!像过滤网,放网的玉手,夹茶杯的木制工具……
闲暇时光,我们一家人就会其乐融融地坐在茶具边,喝喝功人茶,吃吃小点心,谈谈开心的的事,看看电视……我所知道的泡功夫茶的茶叶有“铁观音”,“普洱”,“大红袍”等。“铁观音”的香味是淡淡的,沁人心脾,而“普洱”和“大红袍”的味道则是极其浓郁的。想喝功夫茶,就先要把水烧开,再在壶里倒上茶叶,把开水倒进壶里,泡一会儿,再倒到每个小杯子里。但是,这功夫茶的第一道是不能喝的,这是用来消毒,清洗茶具的。我最喜欢喝的茶是“铁观音”,它泡出来的茶是淡黄色的,喝一口,你仿佛脱离了人间喧闹,走进了世外桃源一般。
功夫茶不仅好喝,还有许多功效呢!功夫茶能清肝明目,能养颜美容……老人小孩都可饮,但不可牛饮,否则,会导致失眠哦!
在雄鸡版图的右下角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它人杰地灵,古老的文化源远流长,古典的建筑让人叹为观止,它就是功夫茶的起源地——潮汕。
说起潮汕,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无人不知的功夫茶。在潮汕,几乎每家每户都备有一套功夫茶具,这可不是吹牛,一些富裕人家,甚至还有好几套十分珍贵的茶具呢!
一般的茶具只要一个茶鼓,外加一个紫砂茶壶和几个玲珑剔透的小杯即可。
爸爸是个老茶迷。从小我就受爸爸的熏陶,爱上了喝茶。看爸爸冲茶的次数多了,我也将爸爸的冲茶手法铭记于心了。
要冲一杯功夫茶,首先,要按茶壶的大小放入七成茶叶,要是太多,冲出的茶便会过于苦涩;反之,则会太淡。然后,我们便可以将水冲下,注意要把水从高处冲入壶中,这样才有更大的冲击力,使茶香能更快地挥发出来。接着,将壶盖盖上,用开水淋于壶上,爸爸说,这样一来能使热气内外夹攻,使茶香挥发更快;二来小停片刻,等壶身上的水分干了,就可知茶已泡得差不多了;三来能洗去壶盖旁的茶叶末。淋完壶身后,就该洗杯子了,这一步比较容易,只要将茶杯的内外清洗干净就行了。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也是最能体现你手艺的一步,那就是倒茶入杯。倒茶的时候讲究两个口诀,一是“关公巡城”:将三个杯子摆成“品”字型,茶壶按顺序绕这三个杯子倒,这样,三杯茶的味道才会相同,而不会有淡有浓;二是“韩信点兵”:将壶中的水一点一点平均地分在三个杯里,就大功告成了。
功夫茶不讲究环境,在装修华丽的屋子里喝,能为屋子添上些许优雅;在林间凉亭里,几个人围着一张石桌,一起说笑喝茶,多么的惬意自在!
功夫茶能给潮汕人带来快乐,送走烦恼,潮汕人已将功夫茶嵌入生命里了,谁也离不开。
提起潮汕功夫茶,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在咱们潮汕,家家户户都摆上一套精致小巧的茶具,自斟自酌,招朋待友,必不可少哦。我家也不例外,听爷爷说,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喝功夫茶,总用筷子蘸点茶水,放在我满是奶味的小嘴里。我皱着眉嘬着嘬着,三竟发出“叭叽叭叽”的声响,仿佛津津有味,大家看得眉开眼笑。日复一日,现在我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算是“老茶客”了,对着一杯浓浓的功夫茶,一饮而尽,眉头都不皱下。
每当吃完了饭,我就会拿出茶叶,放到小小的茶壶里,用滚烫的水泡茶,然后给长辈们每人送上一小杯香气四溢、色泽明亮的`功夫茶。当然,少不了给自己留一杯。闻一也下,茶香扑鼻;品一口,又甘又苦;慢慢咽下,齿颊留香,精神—振,做功课不犯眼困。
平时,吃潮汕特产烙饼、小食肠粉、蚝烙粽球、打牛肉丸边炉……我肯定会泡上一壶潮汕功夫茶来慢慢品尝。这时候,妈妈就会笑着说:“哎哟,你这小精灵鬼真会享受啊!”“妈妈,你也来一杯吧!”我一说露出了两颗大黄牙。这是经常喝茶,牙上有茶渍的缘故。嘻嘻,你可别笑话我哦!
我爱喝潮汕功夫茶。潮汕茶文化源远流长,二名闻天下。欢迎大家来汕头做客,顺便品一品我为大家泡的潮汕功夫茶。
我躺在床上,夜深了,一切的喧闹都回归平静。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突然,那熟悉的.“滋滋”声又响起,那是水开的声音。我能想象那沸腾的水从高处冲下,打在一片片的茶叶上,溅出那深棕色的液体,漫出了一股诱人的茶香,四溢着充满了整个房间。
我闻着茶香,似乎又看到了父母劳作的身影。
父母都是爱茶之人,泡茶是经常的事,也是我天生对茶充满喜爱,加上那诱人的茶香,美妙的颜色,我简直欲罢不能。但我每每想要品尝着珍品,却总遭到父母的禁止,他们总是义正言辞地说:“茶里有很多茶多酚,会让你睡不着觉,影响你第二天的学习的。”
对这样的想法,我不置可否,但我总想:“这么说,你们怎么还喝茶呢?”
终于有一天,我偷喝了一大杯茶,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片愉悦当中,像一个小孩终于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玩具一般。到了晚上,便不再好受了,日间的愉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想睡又睡不着的痛苦。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闻到房间外的茶味,我也不再就得诱人。我走出房间,一下愣住了——茶味之下,是两个劳作的身影——茶杯见底了手却没有停下修改文件,脑子却没有停下思考公司事务。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原来,他们禁止我喝茶是为了我好;他们自己喝茶,是为了整个家好!我走去,又泡了一壶茶,把见底的茶杯又满上,茶香又四溢。
我回过神来,茶香犹在,房间外的灯却灭了——他们也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了吧!我转过身,怀抱诱人的茶香,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若是有人问我最喜欢品尝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那就是——茶。我的妈妈有一个习惯,每当吃过晚饭就要泡上一壶茶,那香气弥漫整个屋子,使人心旷神怡。在妈妈的影响下,我对茶也是情有独钟。
泡茶的过程是:首先把茶具洗干净,接着烧开水,然后放些茶叶在茶壶里:等水开了:把开水倒进茶壶:再倒到小茶杯里。第一次冲出来的茶要先洗茶杯。洗完后,再冲第二次。“冲茶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把茶往前两个杯子倒上半杯,三个倒满,再回过头来把刚才两个杯子也倒满,这个环节叫做“关公巡城”。接着第遍二个环节,就是把茶壶里的水一点一点滴在三个茶杯上,这个环节叫“韩信点兵”这样茶就算泡好了。这个时候,轻轻端上一杯茶,用嘴唇轻轻抿,慢慢地吞下去,喉咙便有甘甜的味道,使人回味无穷。这便是潮汕特有的“功夫茶”。
妈妈说,喝茶可以醒酒又可以去除疲劳,还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本来不喝茶的爸爸也因为它的种种好处,慢慢喜欢上功夫茶。
恬静的夜晚,一家人边品茶边谈天说地,把一天的疲劳和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呢!我喜欢茶,特别是潮汕的功夫茶!
一天放学回家,我推开家门便发现,客厅里的茶几上多了一样很古怪的东西。
于是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啊?这么奇怪的东西,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爸爸笑着回答道:“这个是茶具,用来泡功夫茶的。”吃过晚餐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求爸爸泡功夫茶给我和妈妈品尝。
首先,我看见爸爸把水烧开,给所有的茶具都“洗了一遍澡”。然后,看见爸爸把茶叶放进茶壶里,倒入开水,又给茶具洗了一次澡。接着,把热水倒进茶壶里,过了一会儿,爸爸把茶水倒入公道杯。慢慢地将茶水匀入我和妈妈的小茶杯中。我拿起茶杯,轻轻地将茶杯放到鼻子前,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有一股淡淡的甜味跑入我的嘴,原来爸爸泡的是甘露茶。喝完茶后,爸爸又给茶具洗了一次澡,把茶具整理好,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就是功夫茶。”
“功夫茶?”我疑惑地问道。
原来,功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的名称,而是一个泡茶的过程。我一定要学会泡功夫茶,过年的时候,我可以泡茶给爷爷、奶奶品尝。
在爷爷的家乡——广东潮洲,有一个习俗,每一次家里来客人,都要给客人泡功夫茶。
今天,家里又来了两个客人,叔叔连忙拿出茶具,准备泡功夫茶。我想:功夫茶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家里来了客人就要给他们泡功夫茶喝?我要亲眼见识一下!只见那几个茶杯只有乒乓球那么大。叔叔先把一包红茶放到大的茶杯里,倒上开水,盖上盖子。等上一分钟,等汁出来了,倒到四个小茶杯里,把四个小茶杯依次洗了一边,然后倒掉。我很疑惑,为什么叔叔要把泡好的茶倒掉呢?于是就问叔叔,叔叔说:“第一次的茶水是要用来洗杯子的。”原来如此!叔叔又重新倒上开水,盖上盖子,把泡好的功夫茶倒入杯子里,只见大人们纷纷拿起杯子,一口就解决了。叔叔又把第三次泡好的茶倒入杯中,可我一不留神,叔叔又把茶倒掉了。我问叔叔:“叔叔,刚才不是洗过杯子了吗?为什么还要洗杯子呢?”叔叔说:“已经成习惯了。”叔叔就这样反复地泡茶。一泡就泡了两个小时。我想这就是功夫茶吧!
可是我还是不敢喝功夫茶。
每一杯好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无论真假,总能让我们在喝茶时 浮想联翩、莞尔一笑 “大红袍”名字由来的传闻之一:某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但是好在他饮用了此地茶叶泡出的茶水后病好了,从而后来才能高中状元,中状元后他将袍子围绕在茶树上表示感谢。 实际上,除了这个故事外,关于 “大红袍” 还有很多有趣的神奇传说...... 相传在 武夷山慧苑岩 曾经居住着一位 善良的老婆婆 。灾祸年间,老婆婆偶遇了一位病危的白发老人,老婆婆好心扶着老人进屋并且给老人准备汤饭,老人也因此活了下来。 老人心存感激,于是送了 一副龙头拐杖 给老婆婆并从口袋中取出了 两粒种子 。老人交代老婆婆需要 用拐杖挖个坑然后种下种子 ,说完,老人便腾空离开了。 老婆婆按照老人的话,将种子种好,并且长出了茶树。人们都惊叹这是神仙所赐的茶,后来被当官的得知后,想要采茶却没有采到,所以一气之下将茶树连根拔起,老婆婆为此伤心病倒。后来有一天,老婆婆拄着拐杖出门,遇到了几个男人正扛着树根走来,老婆婆把拐杖放在树根上,谁知道 龙头拐杖忽然变成了一片红云 ,载着树根在空中打了三个圈,一头扎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第二年这里就生出了 三株茶树 。 有一位皇后重病,久治未愈。太子遵循母命来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遇到一老汉跌倒在树下,险遭猛虎攻击,巧遇太子相救。在得知太子正在寻找仙草秘方时,老汉为了报恩便陪着太子前往 武夷山九龙窠 采下茶叶。 太子带着茶叶日夜兼程回到宫中,将用茶叶煮成的茶汤给母后喝下。连喝几日,病情日渐好转,皇帝大喜连下两道圣旨:一是 赐大红袍一件 ,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 封老人为护树将军 ,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 自此武夷山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 1、大红袍被称为猴采茶 因为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 寺僧就会用果子当做诱饵训练猴子去采茶 ,因此被称为 猴采茶 。 2、大红袍茶树是神仙所栽 传说大红袍是神仙栽种的茶树,寺僧每逢元旦都会焚香虔诚礼拜, 冲泡大红袍放于佛前 。如果有人偷窃就会感到腹痛,不能治愈,原因是因为 大红袍是神仙所种,凡人不用饮用 。 3、大红袍是被红袍染红的 “大红袍”受过皇封,被皇帝赐名 ,每年春季当地的县令都会亲自前往九龙窠, 把披的红袍盖在茶树上 ,顶礼膜拜。 周围的人需要一起高喊: 茶发芽!茶发芽! 待红袍揭下时茶树就会发芽并且茶芽红艳如染。 在这些传闻故事中,我们能经常看到三个字—— 九龙窠 。 九龙窠是大红袍的原生地。作为一条狭长的峡谷,因为 两侧峭壁连绵,逶迤起伏,形如龙, 人们遂把峡谷喻之为 游龙的窠穴 ,故名 九龙窠 。 在出峡谷的平旷之处的岩壁上,凿满了历代名人题咏 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 ,其中有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 陆氏诗句云: “桑苎家传归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轻涛松下烹溪水,含露溪边煮岭云。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春雷催茁仙岩笋,雀舌龙团区次分。” 涧水长流,茶园碧绿,好景好水好茶 也不怪乎大红袍备受茶友喜爱 最全、最系统的茶知识,尽在 茶文库 行走的茶学百科库,让好茶有迹可循
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 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在大王峰脚下,九曲溪旁边,旋转的舞台,观看了一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印象大红袍。 起初,演出以茶馆的日常开场,有客人们的聊天,店员的工作……,突然一段对白,想把我们从现实世界拉倒这场演出中来,演员的声嘶力竭,一句一句的问,你放下了么?您把抱怨放下了吗?您把怀才不遇放下了吗?您把朝九晚五放下了吗?……试图要通过这样一遍一遍的问,让观众们暂时去跳出匆忙与焦虑,投入的观赏这场演出。 然而这场对白,总觉得用力过猛,那些台词单独拿出来,每个句子都引人深思,但这些句子拼凑拼凑,我觉得显得重复冗长。而后,随着红衣妹妹的一根竹竿,把舞台撑到了印象茶馆,仕女们随着乐声翩翩起舞,楼上楼下,红衣妙曼。随着这种强大的舞台声光,便入了戏。灯光的变幻,屋檐上有仙人出场,聚光灯随着仙人而动。灯光变成幽幽的绿,场景切换到了竹林,仙人较量,壮士起舞,整个场地充满了力量美,和前面的侍女的柔美相呼应。在竹丛之中,仙人的对茶对舞,一种遗世独立的竹茶风骨。 仙人独白,我已记不清了。后来武夷山人出现了,操着乡音,来了一段独白,我也记不清了,大概是讲他世世代代都在这个地方种茶,他是30几代之类的,只记得他敬了两杯茶,一杯是给仙人,而后又敬了一杯,是给有缘之人,于是递给了一位观众。 接下来开始讲大王和玉女的故事了。这是一个高山流水的故事,这是一个白鹤与白马的故事,这是一个等待与追逐的故事,也是一个所有有情人的爱情故事。你 听到了我的琴声;我 听到了你的琴声;你为流水;我为高山;梦? 那一生 为了等你 我曾经是块石头;在荒野中风吹日晒了五百年……你的小船靠岸了;我 接住了你的足尖;我 又曾是一颗香樟树;在小镇的路口站了五百年;终于 我等到了一个雨天 ;你走进我 在我的树荫下 ;只因为你是一块靠岸的石板;我撑着船 游遍了所有的河流……我走了,去等下一个相见;你走了,我再等五百年;海枯我再挖一个海,石烂我重塑一个山!我让天地颠倒!我让星移斗转!只为等着和你相见! 对于读过很多情诗的我,总觉得这些句子,一遍一遍的重复你我的相遇,毫无感染力,为了美而美,像是面容姣好的女子,为了惊艳,一遍一遍的涂着浓妆,这些粉并没有装饰她的美,反而有点累赘。 而后又把这个爱情故事,硬生生的,拖到了茶的话题里,一问一答,句子很美,可能因为看多了,也就听腻了。 我问茶 杯中何物 只教生灵起舞 山水共鸣; 杯中何物 直教人相约来世 生死相依; 杯中何物 直叫我欲哭无泪 独自一人醉其中 扯开这些我不是很喜欢的对白来讲,舞台真的很美,将15块电影银幕融入大王峰这个背景中,高山之上有玉女抚琴,丛林之中白马奔腾,白鹤停留,水声琴声融为一体。 大王和玉女举着灯笼来到了茶园。而后一段歌舞,茶的主题正式上演,这段我特别喜欢,讲了茶的制作程序,大红袍的故事,泡茶的讲究等等。有欢乐俏皮,有从前进京赶考状元的庸俗,有仕女沐浴净身更衣焚香洗手的讲究。通过场景的变化,无缝衔接,每一帧场景演员阵仗都很庞大,每个演员都淡定从容,一切都恰好的表演,故事非常流畅,觉得非常难得。 最让我深刻的时候,是敬茶。演员们举着茶杯,走到我的座位前方,他们的仪态,脸上的微笑与从容放佛观众不存在,一种满足幸福的感觉,不被旁边的观众带着好奇灼热的目光所打扰,于是她敬上的那杯茶,在喉咙里很久都有余香,这杯茶味道不错,嘿嘿。 最后周华健的那首《红》送走了观众,晚上正好下着雨,观众又匆匆地离去。
帮你写啊,需要你q我
其实,提起旗袍,它还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至于这种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样得以推广的呢?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心灵手巧,人称她“黑妞儿”。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后来,她被选进宫中封为“黑娘娘”,因过不惯官廷生活,穿不惯又肥又大的山河地理裙,就穿起从前自己剪裁的多扣拌长衫。皇上认为她擅自改变官廷服饰有罪,就赶她出宫,并一脚踢中她后心而死去。关东满人听到黑娘娘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还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袍来纪念她。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方便,穿的人多了,就叫它为“旗袍”。说也奇怪,凡穿上旗袍的妇女,都变得十分苗条、俊美,据说那是心灵手巧的黑娘娘在晴中帮助她们打扮哩。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这种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袍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汉旗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是经历了多少的漫长演变。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两边的权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更显出女性的曲线。四十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适体,变成流线型。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当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 汉族妇女为啥喜爱穿旗袍?主要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适合,线条简便,优美大方,所以,有人认为旗袍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可起到彩云托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穿,四季相宜,雅俗共赏。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穿着者的不同需要、爱好,可长可短,可做单旗袍、夹旗袍;也可做衬绒短袍、丝棉旗袍。并且,随着选料不同,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显示出温和、稳重的风韵;选用织锦类衣料制作,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眼饰。因此,当中国旗袍在日本、法国等地展销对,很受当地妇女人士欢迎,她们不借重金,争购旗袍,特别是黑丝绒夹金花、篓金花的高档旗袍,最为抢手。总之,旗袍正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它不仅成为我国女装的代表,同时也公认为东方传统女装的象征 旗袍的大概起源——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的长袍,宽袍大袖,三百年来没有改变。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歌谣,但已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当时的服装界占有多么显要的领先地位。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说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典型代表。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让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实际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尤其很受上海女性的欢迎。加上这一时期外国的面料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大报刊杂志上都有服装专栏,还有当时流行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推动时装的产生与流行。各大百货公司也常常举行时装表演及展览。尤其是上海,成了全国的时装中心,因为当时欧美的追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流行到上海,全国各地都以上海为样板,竞相模仿。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越来频繁,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名门闺秀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骑马、跳舞、打高尔夫球,这也就要求服装更美观、和体。加上30年代欧美流行收腰就更体现出女性美,这就注定旗袍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符合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显得大方而别致。 当时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都是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后来,还出现一种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国服”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近代上海的开埠,没有“中体西用”,“西学东渐”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无所谓“海派旗袍”了。 旗袍作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曾为时人所重,后世的袍服或与深衣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事实上,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袍服自汉代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古有“张袂成荫”之说。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成风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种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服饰上的宽衫大袍。褒衣博带,逐渐成为中原地区衣饰文明的一种象征。 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较为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较适体。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就是比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风行一时,胡服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旗女与汉女的着装 作为女性着装的旗袍,与旗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旗女,是指旗人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旗人,则是清代对被编入八旗的人的称呼。清代八旗的成分以满族为主体,融合了汉族与蒙古族等其他民族在内。八旗中除清朝皇族爱新觉罗的宗室、觉罗以外,还包括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分别由归附的汉人和蒙古人构成。清初八旗汉军有26万之众,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之和的3倍。因此,旗人不仅是满族人,还可以是蒙古族或汉族人。这样,把旗袍定义为满族人所穿的服装也就有失准确了。满族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擅长渔猎并四处游牧,他们所穿着的袍四面开权,有扣绊束腰带,脱卸方便又保暖,非常适合他们的生活方式。后来归附于他们的汉人和蒙古人也采用了这种服式。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到民国才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称为新旗袍或新式旗袍。旗女的袍装与汉族妇女的两截装束,在清初有着明显差异。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的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都绣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聚起,帝国主义的坚船历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装扮中开始酿成,日后旗袍演化成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式。 “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女子蓄意要模访男子......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二十年代的上海兴起了一种新式旗袍,最初类似无袖的长马甲,罩在短袄外,后来长马甲与小短袄合二为一,长至小腿部,大袖口,有的袖子装上西式的克夫,造型还是直线型,腰线较低比较平正,接着下摆线上升至膝部,当然这就淘汰了长裤,到了30年代是兴收腰,使旗袍更加贴体,牵细的腰身。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时期,其基本轮廓已臻于成熟,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标准服装。“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领减低的不算,领口还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型。” 从此可以看看出旗袍也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影响下开始变化。进入50年代,中国人民积极地投入战后重建国家的运动中。广大妇女与男子们一样走上社会的各行各业,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时的旗袍多数做得很贴身,小袖口,不能适应快步及大幅步的运动,使妇女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到极不方便,再加上新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乐于接受一些新颖的东西。此时,上下裤的装束代替乐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庆日子和外事活动时还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旗袍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为“四旧”而被彻底否定,进入80年代,我们才又看到旗袍在街头闪过,这说明,十多年都没有人穿,也没有人提及的旗袍,事实上一直活在广大妇女的心里。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旗女之袍和旗袍是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清代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的主要差别有四点。第一是旗女之袍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重视图案;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第二,旗女之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而民国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民国旗袍的衩有时开得很高,1934年就有几近臀下的。第三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褥。此外,旗人之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第四个差别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国旗袍则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它作为等级身分的标识渐己淡化,而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准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旗袍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脱胎于清代旗人之袍,却已具备了独立的、与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风格韵味。不管旗袍怎么变,有一些关键是没有缺的,各种基本特征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一.立领:完全是中国式的.在英语中被称呼为‘chinese coller’(中国领)。二.手工盘扣:做盘扣的方法很多,有手逢衬线法机缝明线法,都按照图样把长绳或管状布带手工盘好固定。三.裁剪:最能体现旗袍精神的要素廓形,所以好的裁边师傅不会只是三围,要会量出更多的尺寸,然后加以裁剪。四.装饰图案:旗袍的图案非常讲究,清代装饰曾达到登峰道极,华丽无比,现代图案多提取个性元素放大使用,成者将原有的图案加以简化,繁多的镶、滚中挑出一道作为领、袖、襟、摆等处的纹样。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裁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上千年的服装文化之精华,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装。旗袍的这一独具的品格,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被美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肖佛尔所欣赏,他在《服装设计艺术》一书中说:“中用服装的风格是简练,活泼的它的式样是更多的突出自然形体美的效果,柔软的丝调服装并没有欧洲古典服装那样繁琐的折裥,当设计为曲线的轮廓,这是主要的造形手法,使女姓们在行动中能展示她们的苗条的形体,折枝花卉的刺锈用系在服装上是灵活的不呆板的,看来富生气,使人感到愉快。”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亦忧举手足间是东方女性的婉约被淋漓展现,这之间除了了个人气质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挥之不去的魅力,自《花样年华》放影后,整个中国也掀起了一股旗袍风,各种样式花型的旗袍在大街小巷中出现,设计师们开起旗袍设计工作室,专卖店等等。旗袍流传至今,已从生活服上升为礼服,近年来,在宴会领奖,做秀宣传时,经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如2000年的电景节上身着中国的红色旗袍的巩俐,也有很多其他明星,以旗袍体为礼服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外国明星,又如:每场模特大赛或华商小姐等都会有旗袍专场走秀或领奖的那一刹那,着装旗袍的佳丽们更是散发光彩。不但如此,美丽的新娘们,也愿尽展东方神韵,留下美丽的一刻,2006年3月4日,“我是格格,2006格格旗袍新品发布秀”在北京展览举行,设计师们在清朝传统格格穿着的旗女旗袍中吸取精华,又立创新。本次活动也成为2006中国国际婚博会暨第三届北京结婚展的做一个重大部分。作为礼服,其款式和花样也是随之变得越来越繁多绚丽,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的线条外,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剪裁时,保留旗袍的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的特点,在工艺上采用收肩、饰花、穿珠片等手法加强肌理效果,在构造上,采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等,同时又把绘画等姐妹艺术作为旗袍的装饰手段,那些画有花鸟、京剧脸谱等图案的旗袍,不仅设计新巧,而且风格典雅,富有韵味。另外,生产技术的创新,工艺流程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都为旗袍形成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8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派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83项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中,[中国纺织报讯] 。旗袍制作工艺是上海艺术研究所和部分老字号服装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家介绍说,真正的旗袍要求纯手工量身定做,目前旗袍的制作工艺涉临失传,加强保护属当务之急,看来旗袍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是很大的。旗袍的历史已达五百多年,当年旗女脚登花盆低鞋身穿长袍时,未曾想到旗袍会一统华人女性天下,日本已故画家原龙之郎总结:“高领托住了下颚,头部姿势必然端正,即使是坐着时,旗袍的开衩处腿并拢的姿势也能收到美的效果。” 旗袍款式上的许多元素,被国内外很多服装设计师所采用,时装化的旗袍或带旗袍风味的时装,是近几年设计界的焦点之一。时装杂、时装表演和参赛的作品中常有旗袍的出现。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因此而闻名的设计师。姚红在1983年参加《时装》杂志社和日本《时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时装文化奖”设计比赛中,以一款“海水江牙纹”旗袍时装奖一等奖。这系列时装很有清式旗袍的风味。宽松的有线造型,倒大袖百色丝织面料镶滚深蓝色天鹅绒边饰、图案提取了清朝官服中的“海水江牙纹”。姚红作品的得奖,反映了评委乃至中国服装界权威们对旗袍的期望。接下的许多品牌,时装发布会上也常见旗袍的影子。 活跃于60-70年代的皮尔·卡丹(Prerre Cardin),也是一位崇尚旗袍的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他曾说:“在我的晚装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此外,日本的三宅一生,意大利的瓦伦蒂诺(Valentino),也都尝试过旗袍的造型。旗袍领、旗袍开衩的方式更是在时装秀和设计大赛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旗袍能够恰到好处的显现女性的曲线美,这也就是时装设计中所谓的“高贵的单纯”,这种单纯的式样虽然不如西方裙服那么复杂多装饰,但却又能反映人自身的美,这种美来自于身材和气质,使人感到愉快。正因如此,旗袍独特的审美趣味才突破了国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赞赏。综上所诉,新世纪到来之时,世界已经进入到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服装界再也没有数个世纪以前某种风格“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辉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多种风格的轮回和交替,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的兴奋点始终在震撼着时装界。快速的变化波及着整个世界,旗袍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服装带来新的冲击,也给现代服装文化增添了新的闪光点,使设计师对其情有独钟,对现代时尚的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和再现,它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全新的创造。旗袍是一个经典的宝库,从中吸取灵感见人见智。着眼点不同,设计意图不同,借鉴和发挥的手段也不同。“旗袍精神”只有一个,旗袍时装却千姿百态。
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民族服饰的代表。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的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都绣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聚起,帝国主义的坚船历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装扮中开始酿成,日后旗袍演化成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式。 “五族共和之后,全国妇女突然一致采用旗袍,倒不是为了效忠于清朝,提倡复辟运动,而是女子蓄意要模访男子......因此,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二十年代的上海兴起了一种新式旗袍,最初类似无袖的长马甲,罩在短袄外,后来长马甲与小短袄合二为一,长至小腿部,大袖口,有的袖子装上西式的克夫,造型还是直线型,腰线较低比较平正,接着下摆线上升至膝部,当然这就淘汰了长裤,到了30年代是兴收腰,使旗袍更加贴体,牵细的腰身。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时期,其基本轮廓已臻于成熟,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标准服装。“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领减低的不算,领口还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型。” 从此可以看看出旗袍也在西方文化传入的影响下开始变化。进入50年代,中国人民积极地投入战后重建国家的运动中。广大妇女与男子们一样走上社会的各行各业,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时的旗袍多数做得很贴身,小袖口,不能适应快步及大幅步的运动,使妇女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到极不方便,再加上新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乐于接受一些新颖的东西。此时,上下裤的装束代替乐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庆日子和外事活动时还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旗袍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为“四旧”而被彻底否定,进入80年代,我们才又看到旗袍在街头闪过,这说明,十多年都没有人穿,也没有人提及的旗袍,事实上一直活在广大妇女的心里。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旗女之袍和旗袍是代表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清代旗女之袍与民国新旗袍的主要差别有四点。第一是旗女之袍不显露形体,特别是后期,宽大平直,重视图案;民国旗袍开省收腰,表现体态。第二,旗女之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而民国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民国旗袍的衩有时开得很高,1934年就有几近臀下的。第三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装饰繁琐,清代织物纹样多以写生手法为主,龙狮腆麟百兽、凤凰仙鹤百鸟、梅兰竹菊百花,以及八宝、八仙、福禄寿喜等都是常用题材,色彩鲜艳复杂、对比度高、图案纤细繁褥。此外,旗人之袍大量使用花边,曾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第四个差别是旗人之袍等级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国旗袍则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它作为等级身分的标识渐己淡化,而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准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旗袍是中西合壁的产物,虽脱胎于清代旗人之袍,却已具备了独立的、与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风格韵味。不管旗袍怎么变,有一些关键是没有缺的,各种基本特征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一.立领:完全是中国式的.在英语中被称呼为‘chinese coller’(中国领)。二.手工盘扣:做盘扣的方法很多,有手逢衬线法机缝明线法,都按照图样把长绳或管状布带手工盘好固定。三.裁剪:最能体现旗袍精神的要素廓形,所以好的裁边师傅不会只是三围,要会量出更多的尺寸,然后加以裁剪。四.装饰图案:旗袍的图案非常讲究,清代装饰曾达到登峰道极,华丽无比,现代图案多提取个性元素放大使用,成者将原有的图案加以简化,繁多的镶、滚中挑出一道作为领、袖、襟、摆等处的纹样。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裁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装,凝结了整个民族上千年的服装文化之精华,成为中华女性最具代表的传统服装。旗袍的这一独具的品格,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被美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肖佛尔所欣赏,他在《服装设计艺术》一书中说:“中用服装的风格是简练,活泼的它的式样是更多的突出自然形体美的效果,柔软的丝调服装并没有欧洲古典服装那样繁琐的折裥,当设计为曲线的轮廓,这是主要的造形手法,使女姓们在行动中能展示她们的苗条的形体,折枝花卉的刺锈用系在服装上是灵活的不呆板的,看来富生气,使人感到愉快。” 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因此能在中国民族服装中独领风骚,久盛而不衰,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亦忧举手足间是东方女性的婉约被淋漓展现,这之间除了了个人气质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挥之不去的魅力,自《花样年华》放影后,整个中国也掀起了一股旗袍风,各种样式花型的旗袍在大街小巷中出现,设计师们开起旗袍设计工作室,专卖店等等。旗袍流传至今,已从生活服上升为礼服,近年来,在宴会领奖,做秀宣传时,经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如2000年的电景节上身着中国的红色旗袍的巩俐,也有很多其他明星,以旗袍体为礼服出现在各种场合,包括外国明星,又如:每场模特大赛或华商小姐等都会有旗袍专场走秀或领奖的那一刹那,着装旗袍的佳丽们更是散发光彩。不但如此,美丽的新娘们,也愿尽展东方神韵,留下美丽的一刻,2006年3月4日,“我是格格,2006格格旗袍新品发布秀”在北京展览举行,设计师们在清朝传统格格穿着的旗女旗袍中吸取精华,又立创新。本次活动也成为2006中国国际婚博会暨第三届北京结婚展的做一个重大部分。作为礼服,其款式和花样也是随之变得越来越繁多绚丽,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的线条外,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剪裁时,保留旗袍的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的特点,在工艺上采用收肩、饰花、穿珠片等手法加强肌理效果,在构造上,采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等,同时又把绘画等姐妹艺术作为旗袍的装饰手段,那些画有花鸟、京剧脸谱等图案的旗袍,不仅设计新巧,而且风格典雅,富有韵味。另外,生产技术的创新,工艺流程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都为旗袍形成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8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派旗袍制作工艺被列入83项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中,[中国纺织报讯] 。旗袍制作工艺是上海艺术研究所和部分老字号服装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专家介绍说,真正的旗袍要求纯手工量身定做,目前旗袍的制作工艺涉临失传,加强保护属当务之急,看来旗袍对现代服装设计影响是很大的。旗袍的历史已达五百多年,当年旗女脚登花盆低鞋身穿长袍时,未曾想到旗袍会一统华人女性天下,日本已故画家原龙之郎总结:“高领托住了下颚,头部姿势必然端正,即使是坐着时,旗袍的开衩处腿并拢的姿势也能收到美的效果。” 旗袍款式上的许多元素,被国内外很多服装设计师所采用,时装化的旗袍或带旗袍风味的时装,是近几年设计界的焦点之一。时装杂、时装表演和参赛的作品中常有旗袍的出现。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因此而闻名的设计师。姚红在1983年参加《时装》杂志社和日本《时苑》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时装文化奖”设计比赛中,以一款“海水江牙纹”旗袍时装奖一等奖。这系列时装很有清式旗袍的风味。宽松的有线造型,倒大袖百色丝织面料镶滚深蓝色天鹅绒边饰、图案提取了清朝官服中的“海水江牙纹”。姚红作品的得奖,反映了评委乃至中国服装界权威们对旗袍的期望。接下的许多品牌,时装发布会上也常见旗袍的影子。 活跃于60-70年代的皮尔·卡丹(Prerre Cardin),也是一位崇尚旗袍的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他曾说:“在我的晚装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旗袍。”此外,日本的三宅一生,意大利的瓦伦蒂诺(Valentino),也都尝试过旗袍的造型。旗袍领、旗袍开衩的方式更是在时装秀和设计大赛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旗袍能够恰到好处的显现女性的曲线美,这也就是时装设计中所谓的“高贵的单纯”,这种单纯的式样虽然不如西方裙服那么复杂多装饰,但却又能反映人自身的美,这种美来自于身材和气质,使人感到愉快。正因如此,旗袍独特的审美趣味才突破了国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赞赏。综上所诉,新世纪到来之时,世界已经进入到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文化融合的氛围之中。服装界再也没有数个世纪以前某种风格“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辉煌。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多种风格的轮回和交替,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的兴奋点始终在震撼着时装界。快速的变化波及着整个世界,旗袍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现代服装带来新的冲击,也给现代服装文化增添了新的闪光点,使设计师对其情有独钟,对现代时尚的影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和再现,它是现代服装设计师全新的创造。旗袍是一个经典的宝库,从中吸取灵感见人见智。着眼点不同,设计意图不同,借鉴和发挥的手段也不同。“旗袍精神”只有一个,旗袍时装却千姿百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国时尚前沿上海开始流行,后迅速风靡全国。1929年4月,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服。
旗袍最初是满族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分高低贵贱都穿的一种长衣。是因为那时清代满族人实行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于是他们穿的衣服也就被人们习惯地叫做“旗袍”。满族人的旗袍宽腰直筒,长及脚面,四面开衩,侧面开襟。满族人入关以后,生活逐渐汉化,旗袍也按性别逐渐分化,男人的主要服装变位长袍,马褂和长裤,女人的主要服装仍是宽腰直身筒子式的长袍,而这种女子服装的款式正是现代旗袍的始祖。
辛亥革命以后,受到那时满族女子装束简练自由风格的影响,旗袍也趋于简化,20世界20年代中叶,在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式的长至脚面的马甲.进入30年代,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人开始注重强调人的体形,这时出现了一种“改良旗袍”。这种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旧式结构,采用了西式服装胸省和腰省的设计理念,突出了女子的丰胸细腰,使袍身更为合体,女子的曲线一览无余。
建议楼主不要写旗袍了,可以写写汉服,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具体课题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