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桔梗与甘草配伍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桔梗与甘草配伍论文研究

感冒发烧在日常生活中实属常见,而且感冒本身也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如果自身免疫力足够充足,一般几天也就能够好转了。但令人烦恼的是,比起其他症状的缓解,我们的咽喉却总是因为感冒而“受伤”。比起感冒时的鼻塞流涕,咽痛似乎更令人痛苦,特别是当需要喝水或是吞咽时,更能够感受到咽喉部如刀割一样的疼痛。 而相比较于其他的症状,咽痛仿佛也更不容易缓解,甚至许多人感冒恢复了以后,仍然会觉得咽喉部不舒服。长期以来,便发展成了慢性咽喉炎。那么感冒时咽喉疼痛,或者是长期慢性咽炎反复发作,该如何是好?对于医圣张仲景来说,可能两味药便已足够,那便是桔梗与甘草。在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中,便有一方名为桔梗汤,而药物也就是桔梗与甘草。区区两味药物便能组成一个方子,贯彻了张仲景一如既往配伍精简之特点。原文记载:“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少阴病本为心肾阳虚而复感风寒,而已经过去了二三日,说明风寒邪气已经内郁而化热了。而邪热聚集于咽喉,损伤脉络,则引起咽喉疼痛不适。这时可与甘草汤,其方中独甘草一味以清热解毒。但若是仍然不愈,说明邪热郁闭肺系程度较重,那么就可以加一味桔梗,称之为桔梗汤。这么简单的两味药,却在张仲景眼里变成了一个奇妙的经方,那么两味药为何如此奇妙呢?根据《伤寒论讲解》,桔梗汤中桔梗“辛开苦泻,宣通肺气”,而甘草则能“清热解毒、利咽止痛”,“虽只二味,但配伍精良,疗效尚佳”,由此也可见仲景在组方时的智慧。 回到中药本身,桔梗味苦、辛,性平,专入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功。对于肺失宣降所引起的诸症,桔梗皆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因此对于咳嗽之症,无论寒热,往往用之。而其本身也可利咽,故治疗咽喉痛痒不适也是不在话下。​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甘草有生品与炙品的区别,炮制过后的药性与生品会有差别,不过在此处应使用生甘草。生甘草药性偏寒,而清热解毒之力较明显,也可入肺经。生甘草配伍上桔梗,桔梗宣肺利咽且引药上行到达咽喉,甘草则清热解毒而除咽喉之邪热,故咽痛之症也就消除了。 在临床上,桔梗与甘草共同配伍使用,在内科许多疾病中都能发挥作用,比如说急性咽喉炎、慢性咽炎等呼吸道的疾病,只要辨证准确,使用此方自然可获良效。但在使用时,一定要记住,甘草须用生甘草,如果用的是炙甘草,就会甘温助热,往往会适得其反。

1、祛痰排脓

本品善利肺气、宽胸快膈,促进肺中脓痰排出,为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品。治肺痈胸痛发热,咳吐脓血,痰黄腥臭者,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鱼腥草、薏苡仁、芦根等同用。

2、开宣肺气

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专走肺经,为肺经气分之要药。善开宣肺气、化痰宽胸而治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属寒属热均可应用。如治风寒咳嗽,痰白清稀,配紫苏、杏仁等,如杏苏散;治风热或温病初起咳嗽痰黄而稠,配桑叶、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饮;治痰阻气滞,肺失宣降,胸膈痞闷,每配枳壳、瓜蒌皮等。

3、开胸散结

桔梗并非理气药,但在气滞血瘀、痰阻所致的胸痹中经常应用。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为治疗胸中血瘀之专方。其用药以桔梗配伍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气机通畅有利于瘀血的祛除,与方中诸活血化瘀药起到协同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桔梗“能降低冠状动脉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对配伍应用桔梗治疗胸痹提供了有力佐证。

4、利咽开音

本品善宣肺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之咽痛失音,均可应用。如治风热犯肺,咽痛失声,常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甘草、薄荷、牛蒡子,如加味甘桔汤;治热毒盛壅,咽喉肿痛,常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同用。

5、畅利二便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郁闭则大肠不能承肺气下行而致便秘。当肺气通畅,则可间接疏通肠胃,下输膀胱,因而对肠道疾病、小便不利等也有良好效果。据报道,用竹桔饮(淡竹叶、桔梗各10克)治疗痔瘘术后癃闭20例,获得满意疗效。桔梗能开肺气之结,与淡竹叶相配一开一利,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宣导淡渗,轻剂以祛实邪。此属“欲降先升”之治法,实乃《内经》“病在下取之上”以及“提壶揭盖”之法。

6、载药上行

桔梗能宣利肺气,有引药上浮入肺的作用,又有升提肺气的作用,可使病理之水湿由脾到肺而归于常道。《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治脾虚夹湿之证,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同时配伍桔梗宣利肺气以通调水道,又兼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桔梗养生药膳

桔梗地骨皮炖白肺

原料:桔梗18克,地骨皮半块,花旗参12克,紫菀12克,杏仁适量,猪肺1个,姜2片。

做法:将猪肺洗净,备用。锅中加适量水,放入所有材料炖约3—4小时即成。

药膳功效:本品具有补气虚、治久咳、化痰兼润肺的功效。

桔梗冬瓜汤

原料:冬瓜150克,杏仁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食盐、大蒜、葱、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切成小块。锅中加入食油,油烧热后放入冬瓜块爆炒,杏仁、桔梗、甘草一并水煎。煎至冬瓜熟后,以食盐、大蒜调味,食冬瓜饮汤。

药膳功效:本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邪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

桔梗的毕业论文

实物标本的选择选择实物标本依托中国药典,以教材中收载的常用药材为主。然而,将教材中的药材品种一一收录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药材标本。在品种的选择上要力争具有代表性,如根和根茎类、茎木类、皮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其它类、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等都要涉及;且应根据分类学涉及代表科属的药材,如毛茛科选取了黄连、乌头、白芍、威灵仙等,分别涉及了黄连属、乌头属、芍药属和铁线莲属等;同时,根据地方使用习惯的不同,有意识收集本地习用品种,如紫萁贯众、断血流等;道地药材是中药鉴定技术中最具特色的,收集实物标本还应对道地药材有所侧重,如安徽的凤丹皮、宣木瓜、贡菊等。基于以上思路,我们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编写《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实物标本目录,加大收集工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实物标本的制作《中药鉴定技术》教学用实物标本编写目录后,根据目录进行收集和制作工作,主要有三种方法:⑴从市场采购。利用去药材市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市场采购典型的药材标本,主要是一些本地不产的药材,如人参、大黄等,且经过不同批次的采购能得到不同等级和规格的药材。⑵与兄弟院校和同行之间交换、交流。通过与同行之间进行教学标本的交换和交流,可以扩大药材标本的种类,减少收集标本花费的精力,有利于建立整套标本。⑶实地采集和制作。这是最重要的方法,将收集实物标本与药用植物学采药实习等结合起来,通过实地采集收集本地地产药材和习用品种。例如,我校每年会到南陵丫山进行药用植物学采药实习,可收集到牡丹皮、半夏、鱼腥草、金荞麦、桔梗等地产药材。同时,还可以利用野外资源调查的机会,搜集各地药材标本,如岳西的茯苓、僵蚕、灵芝,霍山的霍山石斛、天麻,滁州的菊花和全蝎等。通过野外采集,可以准确鉴定药材的来源,从而做到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科学、准确的药材知识。影像标本的制作收集的药材标本有时个体较小,如冬虫夏草、半夏、太子参等,使用时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还有一些标本容易变色变质,如党参、大黄等。如何能给予学生最真实的药材特征,就需要通过制作影像标本来完成。颜色是标本最重要的特征,在制作影像标本时也容易失真,为此,我们引入了专业的摄影设备,同时邀请专业的摄影和计算机老师,协助影像标本的制作,专业教师则根据药材的鉴别要点提出拍摄意见,如大黄要拍摄断面的“星点”特征、黄连要拍摄“过桥”特征、冬虫夏草要特写头部特征等。为了增加药材照片的立体感,还须对药材的不同面进行拍摄,以期得到最完整的药材性状特征。同时,利用野外资源调查的机会,拍摄新鲜药材的照片,并制作了产地采集、加工等的视频短片,后期利用专业软件制作了《黄山采药录》等视屏资料,作为对理论课的补充,在课堂上也收到了较好效果。2体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选用不同的标本理论教学一般是大班教学,对实物标本的需求量较多,标本数量少时难以顾及到所有同学,此时配合影像标本的使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像苏子、菟丝子这些较小的药材,可以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标本,看着标本学习和讲解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实践教学一般是小班教学,学生和教师互动交流的机会较多,一般选用实物标本,对于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标本,也可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机会。另外,还可以根据药材的性质制作不同的药材标本,展示于实践教学场所。比如全草类药材可以制作成腊叶标本和彩色照片,悬挂于实验室墙上,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注意标本和影像资料的积累教学实践中,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标本种类不够完善,在使用中时常受到限制,因此,收集足够的实物标本和影像资料十分重要。但《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实物标本和影像标本的搜集制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专业教师不断的积累和完善,逐渐搜集完善标本的品种,提高同类标本的等级规格。同时,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可以应用先进的数码技术制作更为完善的影像标本,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只有积累足够的标本和素材,才能在《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药鉴定技术》才能成为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教的一门专业课,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本课程的根本目的,为学生今后从事中药类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关于中药的毕业论文范文二:中药中医药学论文1合理用药基本原理现代合理用药原理从实际临床工作中可知,用药过程实际上包括了:诊断、开处方、包装调配、分发给患者以及患者遵医嘱服用药品的过程。简而言之,合理用药就是要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合理用药内涵有明确规定,包括:①药品使用与患者疾病相吻合;②符合药品使用指征;③除药品疗效外,合理药品使用还应该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④服用方法、剂量要正确;⑤要确保不良反应小,患者无所使用药品禁忌症;⑥医嘱内容情况明确,患者遵医嘱情况良好。中医药理论下中药用药原理中医治病救人主要依赖与中药的使用。因此,中药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炮制、配伍、煎服、制剂来减毒增效。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可以减轻患者经济及身体负担,两全其美。药性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药性理论主要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几个方面,是中药合理使用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只有严格遵循药品药性,才能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中药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配伍理论主要是指:组方的应用要严格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尽量避免无逻辑药物配伍,或者滥用某些药物的情况出现。七情配伍理论在中药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所谓七情配伍理论是指药品使用中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是指药品的使用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药效,有些药物配伍使用会增加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加以甄别。将辨证论治理论应用于中药合理使用中中药使用最基本前提是,需对症用药,只有给合适病症使用合理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临床作用。而所谓辩证论治理论是指: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再根据证侯临床表现而拟订治法,是中医药最基础理论之一。其应用与中药使用工作中,具有主导作用,只有准确辨证,才能真正达到合理安全使用中药的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疗效。将中医整体观念应用与合理用药工作中整体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即应重视患者身体整体的病变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药使用相关医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循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全面合理用药,综合治疗,标本兼顾。2促进合理用药相关建议医疗行政机构各级医疗机构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合理用药的意义在我国,85%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进行销售的,也就是说,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最主要场所。所以,涉及到药品合理使用的各个环节必须由医疗机构自身出发。把握医疗机构的用药规范是贯穿合理用药质量管理的最为重要的主线。另一方面,随着中药使用安全问题的不断暴露,医疗机构管理者应该投入一定精力在中药合理使用中,以提升合理用药整体水平。各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药事管理委员会是指各级医疗机构药品有关工作行政管理单位,其最主要的工作职能就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大力宣传相关国家药物政策,着力将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在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宣传和应用。定期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加强介绍中药合理使用,将中医药理论渗透于相关工作人员脑海中,努力促使医务人员、患者甚至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药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医疗行政单位协助各级医疗机构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传统中医药的使用,应该遵循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而中药标准化治疗方案也够进一步促进治疗规范化、合理化,与经验治疗相比,它能够提供诊断、治疗的基本标准,避免了随意、不合理的治疗决策。各级医疗机构制定具有较高水准的中药标准治疗方案,用来指导临床规范化诊断、治疗、护理。应对中药标准治疗方案执行情况进行适时检查、监督。从而促进合理中药合理安全使用。

题目的拟定对于一篇医学论文来说至关重要,选题有意义,写出来的 文章 才有学术价值,如果选定的题目毫无意义或过于偏狭,也毫无价值可言。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专业的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学影像技术论文题目

[1]培养医学影像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效果

[2]大学教材《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出版发行

[3]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 报告 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实习生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6]基于网络资源“探究式-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超声诊断学中的应用

[7]医学物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8]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临床示教中应用的研究

[9]中国超声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0]《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11]医学影像实训教学大型设备拆移、软件处理探讨

[12]现代医学影像科核磁机房施工技术分析——以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为例[

[1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核医学科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及应对

[14]高职高专医学影像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研究

[15]医学影像技术学中CT与MR教学分析

[16]SPOC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7]全数字化_线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科的应用价值

[1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初探

[19]放射测量与防护教材的改革策略

[20]OBE教学理念在《断层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探索

[21]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育人质量

[23]本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维度毕业考核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24]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与技能大赛结合的实践

[25]医学影像技术专业CT科室实习带教 方法 探讨

[26]对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大赛选手辅导的体会

[27]PBL-L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上的应用探索

[28]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普通放射科DR摄影的带教心得

[29]基于TBL与CBL教学法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教学研究

[30]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中医院校医学影像学教学探讨

[31]医学影像技术在影像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探析

[32]基于FPGA的Micro-CT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33]医用模拟人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3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

[35]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学习在医学影像技术课程 教育 中的应用——以《盆部影像检查技术》为例

[36]20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37]《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38]PBL教学法在MRI检查技术实习带教中的效果

[39]微信辅助改良式P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40]医学影像技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研究

[41]医学影像技术在慢性肾脏病早期肾功能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42]基于“医、教、研、赛”四维协同平台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践

[43]基于计算机的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定位癫痫致痫灶研究进展

[44]图像增强技术在数字x射线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分析

[45]基于视觉优化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

[46]医学影像学导航技术在穿支皮瓣的应用进展

[47]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安徽省淮北卫生学校

[48]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分割研究进展

[49]《中国医学影像技术》被数据库收录情况

[50]20__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相关数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医论文题目

[1]胁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2]发生学视角下中医肝藏实质探溯

[3]口疮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4]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中肺热病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分析

[5]基于数据挖掘中医古籍治疗肺热病遣方用药分析[

[6]“冲气”观与中医学

[7]基于现代文献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8]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9]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卒中后抑郁的疗效meta分析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脊髓损伤内治处方分析

[11]中医治未病·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专家共识

[12]氟骨症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3]三子养亲汤加减对肺气虚型尘肺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研究

[15]热敏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16]中医综合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7]基于“脾肾相关”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8]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研究

[19]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组方规律的分析

[20]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1]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2]中药复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Meta分析及用药规律分析

[2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沈舒文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24]中药膏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25]温阳通络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室重构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6]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调查研究

[27]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

[28]透刺配合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前列腺素E_2和滑膜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

[29]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克罗恩病

[30]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 反思

[31]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

[32]基于中医理论的智能养生餐厅探析

[33]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34]基于虚实辨证的补泻平衡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35]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失眠的辨证论治

[36]郭志华运用桔梗治疗心衰 经验

[37]谢林运用风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38]基于病历数据的中医临床能力数字化评价体系研究

[39]基于临床调查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证症状组成的文献分析

[40]安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 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文章:

★ 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2)

★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

大专临床医学毕业论文(2)

★ 医学的毕业论文

★ 临床医学生毕业论文(2)

★ 临床医学内科毕业论文(2)

★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医学生的毕业论文3000字怎么写(2)

In this paper,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of soil organic pesticides residues in the soil to petroleum ether + acetone in Soxhlet extraction is extracted, the extract of the scale centrifuge tube in a concentrated sulphuric acid purification.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of soil and bellflower in the content of DDT and heptachlor. Bellflower to soil and acetone in petroleum ether 10-Soxhlet extraction in the extraction, extracts of the scale centrifuge tube in a concentrated sulphuric acid purification. Key words: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medicine; soil; Soxhlet extraction: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in

甘草研究文献论文

甘草查尔酮A英文名:Licochalcone ACAS:58749-22-7化学式:C21H22O4分子量:物理性质:黄色针晶要理性质:抗氧化和抗致癌作用参考文献:陈永强.甘草的综合开发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7 .孙明谦.甘草中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6产品中文名称: 异甘草苷英文名: Neoisoliquiritin英文别名: NeoisoliquiritinCAS: 7014-39-3植物来源:本品为Glycyrriza Uralensis L 根茎茎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病毒作用,抗炎及抗免疫作用,抗溃疡作用,止咳平喘作用,保肝作用等参考文献:冯建忠,陆行舟,吕建民,等.利用甘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探讨[J]干早区资源与环境.1995,9(2):84-89。刑国秀,李楠,王童,等.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593-597.

甘草为常用的大宗药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甘草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导致甘草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并远远超过其生产量。目前在野生甘草的自然分布区都开展了人工栽培甘草的生产。所以当今药材市场上同时存在着栽培与野生甘草,但二者的质量究竟有无差异,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不同种源、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栽培甘草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这些都是栽培甘草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对甘草中多类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同时进行HPLC指纹图谱特征分析研究,结合部分药效学试验结果,对当今栽培技术下内蒙古杭锦旗、赤峰及吉林白城生产的不同人工栽培甘草及杭锦旗道地野生甘草的质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及评价,取得了如下结果: 1.对栽培、野生甘草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的主要指纹峰进行了归属解析: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共确定12个化合物;发现保留时间在22min以前主要为二氢黄酮苷、查尔酮苷和黄酮苷类;25-35min之间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35min后主要为香豆素类等成分。 2.产地对人工栽培甘草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药材中四种有效成分含量都有影响,统计结果显示产地对甘草酸、多糖有极显著影响;对总黄酮、甘草苷影响不显著。所测四种成分都以内蒙古杭锦旗的含量最高,内蒙古赤峰与吉林白城差异不大。(2)产地影响四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对比例。(3)还发现各种黄酮苷、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对比值也因产地而显示不同的规律。吉林白城的样品中香豆素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赤峰样品中香豆素等成分的比例很低。(4)明确了三个不同产地栽培甘草的质量特征。 3.生长年限对人工栽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长年限对药材中总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药材中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的含量在2~4年内基本是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不断增加或基本不变,与年限基本是正相关;但多糖含量与生长年限为负相关,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内蒙古杭锦旗5年生样品中,发现各种成分的含量都有所降低。(2)生长年限对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多糖含量的相对比例影响不明显,但对总黄酮中黄酮苷类含量的影响较大,它们含量的相对比值随生长年限延长而增加,即在总成分中所占比例扩大;香豆素类成分在总成分中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4.种源对人工栽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源对样品中三种(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黄酮类成分。 5.对杭锦旗不同野生甘草研究发现:(1)地上茎为红色与绿色的野生甘草中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相互之间的比例接近,差异不明显。HPLC指纹图谱相似性也很高;(2)甘草根中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根茎,总黄酮与多糖的差异不显著;(3)不同等级药材中四种有效成分含量与等级的高低无关;(4)普通与特殊结构(只有主根的样品)甘草相比,甘草酸含量有显著差异,普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要高于特殊结构的甘草。但甘草苷、总黄酮、多糖没有明显的差异。 6.比较人工栽培与野生甘草质量发现:(1)多数人工栽培甘草中甘草苷、总黄酮、多糖与野生甘草含量相差不大,甘草酸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别;(2)内蒙古杭锦旗3~5年生人工栽培甘草中各成分的含量都与野生甘草相近,但甘草苷的相对含量高;(3)野生甘草中四种有效成分比例相对稳定。但栽培甘草中四种成分比例与产地有关。 从野生与栽培甘草HPLC指纹图谱发现,二者图谱中多数指纹峰的峰形、保留时间基本一致,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一样;人工栽培与野生甘草保留时间在35min后的4个峰有较明显差别,即野生品的一个峰在栽培品图谱中不明显,而栽培品的三个色谱峰(包括甘草香豆素、甘草醇、异甘草醇)在野生品中不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这两组峰来初步辨别野生和栽培品。 7.不同质量特征的野生与两种栽培甘草保肝降酶药效学研究发现:(1)对由四氯化碳引起急性肝脏损伤,虽然三个供试药材中甘草酸、甘草苷等含量差别较大,但试验结果没有差异。且每种药材的三个剂量组保肝降酶的效果也没有差异,没有明确的量效关系。(2)不同质量甘草药材抑菌效果不同。从对试验中数个菌种的整体抑菌效果来看,杭锦旗栽培3年生甘草≥野生绿茎条草>赤峰栽培3年甘草>白城栽培4年生甘草。反应了抗菌效果与甘草酸、甘草苷二者含量相关。 8.对三个试验地自然条件与甘草酸含量关系分析表明:较高温度和较强的日照有利于甘草酸的形成与积累;水分条件与上述温度作用相反,降水量和空气湿度与甘草酸的含量呈负相关;甘草酸含量还与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有关。对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18元素分析还发现:药材中的含量与相应土壤中的量成正比关系。且含量越高,规律性越强;因产地及环境不同,四种甘草药材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 总之,野生与栽培甘草各具特征;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产地对甘草质量的影响大于生长年限及种源。适宜产地生产的人工栽培甘草的质量可以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即使那些生长时间只有2年的甘草,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质量规律,也可以被科学合理地使用。如生长时间2年的栽培甘草及白城生产的甘草中有较高含量的甘草香豆素、甘草醇等,可以满足特殊的需要。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完善并提高了甘草药材质量研究与评价方法;(2)进一步揭示了产地、生长时间对甘草药材质量的影响规律;(3)发现野生与人工栽培甘草指纹图谱主要异同点;(4)明确了三个不同产地栽培甘草的质量特征;(5)针对不同质量特征的同种甘草进行药效学初步评价。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和。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比较研究论文

【黄连、黄芩】 黄连泻心胃之火,黄芩清肺胃之热,治上、中二焦火热炽盛所致的身热,头面红肿焮痛,口舌生疮,烦躁不寐,吐衄发斑,神识昏迷等症。 【黄连、大黄】 清热泻火的黄连,与攻下泻热的大黄作药对。大黄能提高黄连的清热泻火的作用,黄连能加强大黄推墙倒壁的药力。如《伤寒论》的大黄黄连泻心汤之类。 【黄连、 阿胶】 黄连苦寒,善泻心火而除烦热。阿胶甘平质润,善滋肾 水,补心血。肾水得养则能上济心火,心火得降则使心神自 宁。二者合用,清、补并投,水火既济,心肾交合,共奏清 热滋阴养血安神之功。主治热邪伤阴,阴虚火旺所致的心烦不眠。 *** 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可补血止血,滋阴润肺。黄连泻心火,除烦热;阿胶补阴血而润燥,既能滋肾水,又可补心血。二药为伍,清补合用,使肾水得养而能上济于心,心火得清,心神自安。属补肾水、泻心火之法。对阴虚火旺之虚烦不得眠最为适宜,也用于热病伤阴之虚烦不眠等病症。常用量黄连 6克,阿胶9 15克。阿胶应另行烊化,冲入药汁中内服。 【黄连 -肉桂】 黄连苦寒,泻心火,制阳亢,驱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而不 独盛于上。肉桂辛甘大热,温肾阳,引火归元,致肾中之阴 得以气化而上济于心。二药一寒一热,一阴一阳,相反相成, 可使肾水和心火升降协调,彼此交通。李时珍曰:“一冷一热, 一阴一阳,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有成功而无偏胜 之害也”。主治心肾不交之心悸怔忡,入夜尤甚,多梦失眠,心烦不安, 难以入睡等。 *** 肉桂辛甘,大热。入肾、脾、心、肝经。可温中补阳,散寒止痛。黄连、肉桂为伍,出自《韩氏医通》,因可使水火既济,阴阳交泰,故有交泰丸之名。其中黄连善清心热,泻心火;肉桂长于和心血,还可温肾水,使之上济于心,并能引火归元。二药为伍,寒热并用,有上泻心火,下温肾水,交通心肾之妙。治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病症。心火旺黄连量偏大,肾水寒肉桂量宜增。 *** 此 2 味本为交泰丸组方,力专交通心肾,黄连清心火,肉桂温肾阳,两药一清一温,使得心火肾水升降协调,心肾交则心神安。 *** 黄连-肉桂的配伍始见于《韩氏医通》,交泰丸为该药对临床应用制剂。药对中,肉桂辛甘大热,主入肾经,引火归原,化气生津;黄连苦寒,主入心经擅泻心火。在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病症中,黄连可使心阴免受煎熬,得以下润于肾,则水火既济。临床上交泰丸及在此基础上化裁的加味交泰汤常用于治疗水火不济、心火亢盛出现的夜寐不安,或怔忡不宁,口舌生疮等症,疗效满意。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黄连-肉桂药对具有良好的心血管系统作用,可极显著性地抑制心电图ST段及T波的抬高,通过减少动物活动次数来发挥其良性调节心率的作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功效。对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致失眠的大鼠药效研究显示,该药对对实验性失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升高脑组织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外周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有关。用量方面,黄连与肉桂在药典规定剂内按照3 2的比例配伍。目前,交通心肾、引火归原的交泰丸治疗失眠症的作用及机制已有心电图、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等实验研究数据的支撑,但具体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还待进一步研究。 【黄连、吴茱萸】 黄连苦、寒,能泻心火而直折肝火上炎之势;吴茱萸辛、温,同类相求,引热下行,开郁散结,平肝制酸。二药合用,黄连多而吴茱萸少,辛开苦降,则可泻肝火郁结,使热从下达,治肝火犯胃之胁痛、呕吐吞酸等。 *** 黄连苦寒,吴茱萸性热,两药并用,辛苦开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共奏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之功。 *** 张冰运用黄连伍吴茱萸治泛酸。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出自《丹溪心法》,名为左金丸,其中黄连性寒味苦,清泻肝胃之火,是方中君药;吴茱萸性辛热,温肝降逆,为佐药。两药一寒一热,清温并用,共达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为治疗肝郁化火、胁肋胀痛之名方。泛酸病因病机是胃气上逆,发病与肝的关系密切,肝与胃有木土乘克的关系,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情志失和,忧思恼怒,致气机乖戾,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克脾犯胃,或肝气化热,蕴酸泛胃,致肝胃失和,胃气逆而上冲,即可发为本病,《临证秘录·吞酸》载:“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酸为肝本之味,肝邪气滞,郁而化火,脾胃虚弱,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病。原方两药比例为6 1,但张冰教授认为,药对的作用还应考虑用量的影响,要根据患者的寒热轻重适当调整用药比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故其认为根据原方比例肝胃有热者二者剂量应为6 1,无明显寒热者应为3 3,胃脘怕凉、遇冷泛酸者应为1 6。但在实际应用时多次提到根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吴茱萸的安全用量为5g,故于实际应用时为5g。{刘春红, 张冰。京东中美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收起 【黄连、厚朴】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厚朴行气化湿,消痞除闷。二药合用,苦降辛开,使气行湿化,湿去热清,升降复常,用于湿热中蕴、胃气阻滞之胃脘胀闷,灼热嘈杂,纳呆恶心,苔黄腻,脉滑数等症。 【黄连、干姜、半夏】 此三味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之主药,为辛开苦降的代表组合。黄连苦寒清热,干姜辛温开结,半夏苦温燥湿,凡湿热蕴结于中焦,升降失序,纳运失和,症见脘腹痞满,泛泛欲呕,频作呃逆,食欲不振,或有烧心、泛酸,舌苔白腻或黄腻者,此三味为对证之举 【黄连 半夏 瓜蒌】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半夏温燥,散结和胃;瓜蒌化痰宽胸,润肠散结。三药合用,名小陷胸汤,为《伤寒论》之名方。黄连、半夏,一苦一辛,一寒一温,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瓜蒌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助黄连泄热润肠通便。药虽三味,寒温两用,阴阳并调,其意颇深。三药配伍,治热与痰结,心下阻滞,升降不利而见胸脘胀痛、大便干结、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证。特别是胃脘不舒,腹诊正当胃脘按之痛者,其效甚显。辛智科对胃脘痛用止痛行气之药不效者,用小陷胸汤或柴胡陷胸汤予以治疗,多获佳效。尤其对胆胃不和、痰热较甚而致胃脘痛等证,药证相符,用之更验。

黄连配伍吴茱萸,二药合用,黄连多而吴茱萸少,辛开苦降,则可泻肝经痞热,使热从下达,有清泻肝火之效,可以治疗肝火横逆,胁痛吞酸嗳腐,湿热下痢、泄泻。临证之际,寒热错杂之症颇为多见,但寒热的比重却是千变万化,故用药的分量也应随之增减,热盛者,多用黄连,少佐吴茱萸;寒甚者则反之;若寒热等同,则二药各半为宜。

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有三种形式:调研报告,文献综述和科研论文。确定毕业论文形式时要多方考虑,首先要确定论文题目的范围,论文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等,还要考虑到搜集论文论据和相应资料的便捷性。论文形式不同,写作方法不同。1、调研报告(社会调查)一般包括调查的目的和任务、方法、内容、结论等几部分内容,论文中还应有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例如:调研报告类——某医院门诊儿科抗感染药使用调查分析目的:了解常用抗感染药物在某院门诊儿科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 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本市某三甲医院2008年1月门诊儿科处方2452张,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患儿性别、年龄、疾病名称、抗感染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并根据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注射剂使用率为 %,的儿科患者使用了抗感染药物,共涉及8类20种抗感染药物。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 3位的是:阿奇霉素、头孢克肟、头孢克洛,阿奇霉素在处方金额和DDDs 统计中均为第 1位,单一用药率,联合用药率 。处方中使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均为眼部用药或咽部喷剂,局部用药,吸收较少,对患儿影响不大。结论:该院儿科抗感染药物使用普遍,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较多,存在“大包围”使用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2、文献综述 (文献查找)检索与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检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文献综述报告。综述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①目前的研究概况;②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③结论及解决思路。例如:文献综述类——脂质体作为心脑血管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总结近年来脂质体作为心脑血管药物载体的最新进展,介绍脂质体、长循环脂质体、受体介导脂质体等将药物导向心脏、血栓以及协助药物通过血脑屏障等方面的应用。3、科研论文(专题实验)一般由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例如:科研论文类——小鼠乳腺癌细胞系Ca761-03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明确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乳腺癌移植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并对其纯化和反复传代,进行生长曲线,倍增时间,软琼脂集落形成,细胞周期,染色体众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体内成瘤率,转移率等鉴定。结果:建立了一个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命名为Ca761-03。其生长迅速,呈贴壁生长。倍增时间为 h;平均软琼脂克隆形成率为%;G1期%,S期%,G2+M期%;CK染色为阳性,ER,PR均为阴性;体内移植成瘤率100%,肺转移率100%,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乳腺癌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与研究。以上是药学毕业论文的三种论文形式,具体的论文题目可从药品采购、加工、生产、销售和管理环节,以及合理用药和药物研发等方面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了解,找出实际工作中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确立论文的题目。

关于甘草研究的论文

是个“半夏”又何妨人参虽名贵,也有其局限。半夏虽普通,却也有其独特价值。出众不等于伟大,普通不代表平庸。是个“半夏”又何妨?有人说,能到达金字塔顶的只有两种动物,一个是老鹰,一个是蜗牛。老鹰有能力,它能一飞冲天,平凡的蜗牛虽然没有翅膀,却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坚持。平凡的蜗牛利用自己的优势,最终不也和老鹰一样站到了塔顶吗?东晋时人陶渊明,一生平淡无奇。对于当时的世人来说,他也只是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凡人。他不求名利,不入仕途,只愿做他自己。这样的陶渊明不也成了青史留名的诗人,被后人敬仰吗?对于陶渊明来说,权贵就如同那名贵的“人参”,而他正是那普通的“半夏”,他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是个“半夏”又何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在他的一生中,他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价值,只出于对苏格拉底的畏惧和敬仰,一味地想要做第二个苏格拉底。正因为这样,柏拉图虽然也很有名望,却永远也无法超越苏格拉底。因为他只是第二个苏格拉底,而没有成为无法超越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就如同那名贵的“人参”,他受人敬仰和爱戴,柏拉图就如同那普通的“半夏”,而遗憾的是,这个“半夏”只想成为“人参”。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是个“半夏”又何妨?香港大学的扫地老太袁苏妹被授予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称号。这个老人一生只会写五个字。但平凡的袁苏妹却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她对学生关心备至,勤勤恳恳地干了44年。平凡的她并不想追求任何名利,她只想做好自己。朴素的袁苏妹就如同那“半夏”,充分发挥着自身的价值,却成为了香港大学宿舍的灵魂人物。可见,是个“半夏”也无妨!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如果你是半夏,不要嫉妒人参。是个“半夏”又何妨?!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和。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甘草为常用的大宗药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甘草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导致甘草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并远远超过其生产量。目前在野生甘草的自然分布区都开展了人工栽培甘草的生产。所以当今药材市场上同时存在着栽培与野生甘草,但二者的质量究竟有无差异,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不同种源、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的栽培甘草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这些都是栽培甘草应用于临床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对甘草中多类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同时进行HPLC指纹图谱特征分析研究,结合部分药效学试验结果,对当今栽培技术下内蒙古杭锦旗、赤峰及吉林白城生产的不同人工栽培甘草及杭锦旗道地野生甘草的质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及评价,取得了如下结果: 1.对栽培、野生甘草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的主要指纹峰进行了归属解析: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共确定12个化合物;发现保留时间在22min以前主要为二氢黄酮苷、查尔酮苷和黄酮苷类;25-35min之间主要为三萜皂苷类成分,35min后主要为香豆素类等成分。 2.产地对人工栽培甘草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对药材中四种有效成分含量都有影响,统计结果显示产地对甘草酸、多糖有极显著影响;对总黄酮、甘草苷影响不显著。所测四种成分都以内蒙古杭锦旗的含量最高,内蒙古赤峰与吉林白城差异不大。(2)产地影响四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对比例。(3)还发现各种黄酮苷、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的相对比值也因产地而显示不同的规律。吉林白城的样品中香豆素等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赤峰样品中香豆素等成分的比例很低。(4)明确了三个不同产地栽培甘草的质量特征。 3.生长年限对人工栽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长年限对药材中总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药材中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的含量在2~4年内基本是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不断增加或基本不变,与年限基本是正相关;但多糖含量与生长年限为负相关,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内蒙古杭锦旗5年生样品中,发现各种成分的含量都有所降低。(2)生长年限对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多糖含量的相对比例影响不明显,但对总黄酮中黄酮苷类含量的影响较大,它们含量的相对比值随生长年限延长而增加,即在总成分中所占比例扩大;香豆素类成分在总成分中所占比例变化不明显;异甘草苷(Isoliquiritin)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4.种源对人工栽培甘草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种源对样品中三种(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黄酮类成分。 5.对杭锦旗不同野生甘草研究发现:(1)地上茎为红色与绿色的野生甘草中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相互之间的比例接近,差异不明显。HPLC指纹图谱相似性也很高;(2)甘草根中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都明显高于根茎,总黄酮与多糖的差异不显著;(3)不同等级药材中四种有效成分含量与等级的高低无关;(4)普通与特殊结构(只有主根的样品)甘草相比,甘草酸含量有显著差异,普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要高于特殊结构的甘草。但甘草苷、总黄酮、多糖没有明显的差异。 6.比较人工栽培与野生甘草质量发现:(1)多数人工栽培甘草中甘草苷、总黄酮、多糖与野生甘草含量相差不大,甘草酸的含量有明显的差别;(2)内蒙古杭锦旗3~5年生人工栽培甘草中各成分的含量都与野生甘草相近,但甘草苷的相对含量高;(3)野生甘草中四种有效成分比例相对稳定。但栽培甘草中四种成分比例与产地有关。 从野生与栽培甘草HPLC指纹图谱发现,二者图谱中多数指纹峰的峰形、保留时间基本一致,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一样;人工栽培与野生甘草保留时间在35min后的4个峰有较明显差别,即野生品的一个峰在栽培品图谱中不明显,而栽培品的三个色谱峰(包括甘草香豆素、甘草醇、异甘草醇)在野生品中不明显。因此可以利用这两组峰来初步辨别野生和栽培品。 7.不同质量特征的野生与两种栽培甘草保肝降酶药效学研究发现:(1)对由四氯化碳引起急性肝脏损伤,虽然三个供试药材中甘草酸、甘草苷等含量差别较大,但试验结果没有差异。且每种药材的三个剂量组保肝降酶的效果也没有差异,没有明确的量效关系。(2)不同质量甘草药材抑菌效果不同。从对试验中数个菌种的整体抑菌效果来看,杭锦旗栽培3年生甘草≥野生绿茎条草>赤峰栽培3年甘草>白城栽培4年生甘草。反应了抗菌效果与甘草酸、甘草苷二者含量相关。 8.对三个试验地自然条件与甘草酸含量关系分析表明:较高温度和较强的日照有利于甘草酸的形成与积累;水分条件与上述温度作用相反,降水量和空气湿度与甘草酸的含量呈负相关;甘草酸含量还与地理位置土壤条件有关。对药材及其生长土壤中18元素分析还发现:药材中的含量与相应土壤中的量成正比关系。且含量越高,规律性越强;因产地及环境不同,四种甘草药材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 总之,野生与栽培甘草各具特征;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产地对甘草质量的影响大于生长年限及种源。适宜产地生产的人工栽培甘草的质量可以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即使那些生长时间只有2年的甘草,只要我们掌握了它们的质量规律,也可以被科学合理地使用。如生长时间2年的栽培甘草及白城生产的甘草中有较高含量的甘草香豆素、甘草醇等,可以满足特殊的需要。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完善并提高了甘草药材质量研究与评价方法;(2)进一步揭示了产地、生长时间对甘草药材质量的影响规律;(3)发现野生与人工栽培甘草指纹图谱主要异同点;(4)明确了三个不同产地栽培甘草的质量特征;(5)针对不同质量特征的同种甘草进行药效学初步评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