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十个里面有八个都说自己是社恐,线上聊天的时候什么都敢说,到了线下,遇到熟人不是假装没看见,就是恨不得立马飞走。尤其是遇到一些同班同学或者学长学姐,更是尴尬到不会打招呼。
这样的情况,大家想必见的很多了。作为一名曾经的社恐,对”社恐“这个定义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原因:
现在的年轻人害怕场合尴尬、害怕失言、害怕他人的过度关注等。“面对面相视却寡言,话匣子打不开,强行撑起场合变得十分疲惫,为何还要继续社交?”这是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
反观他们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话题,例如嗑cp、聊偶像、谈动漫,马上侃侃而谈,从宇宙起源说到宇宙毁灭。这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社交恐惧,而是社会意义上的社交。
纵观现实,似乎许多大学生认为不社交、少社交是正确的。然而,不社交失去的恐怕更多。从不愿社交到真正成为社交恐惧者,其危害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大学生社交恐惧该怎么“对症下药”:
我们可以通过许多疗法克服“害怕”情结。但是一旦害怕社交达到一定程度会演变成为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不能抱着“这不是病,这只是想太多”的想法,有必要及时就医。
1. 摆脱内心的“我不行”交朋友和融入集体这种事,不只要对方主动,还要自己主动,所谓你不主动怎么会有故事呢,这种可以采用自我鼓励,总结自己的优点,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要自卑,其实大学朋友们都是很友好很热情的。
2. 克服人群目光攻击
讨厌成为人群焦点,一般就是讨厌人群的目光注视,我的症状是怕对方嘲笑你,一般我会把人当成白菜萝卜啥的,无视!记住是无视!我大学生时候典型的上台说话就腿软声音哆嗦,恨不得在上台前一秒赶紧跑,但是最后还是不得不去,这个时候我就是不戴眼镜看不清或者目光朝别的地方放空。总而言之就是“ 如果你想飞得更高,就要忘记地平线。”
3. 主动出击
内心的恐惧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要做到的就是克服恐惧,主动出击,让恐惧出来之前就被消灭。需要的是自我安慰。其实大家都是刚刚到一个群体,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都想要做一个独立的自己,害怕社交,但其实社交没有那么恐怖,可以选择多去参加一些社团,积极参与活动,多去上台演讲,多次的历练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所谓“熟能生巧”,社交也是如此。
4. 爱和友谊 其实我能成为这样都是靠这个,社恐就是因为没发现世界的爱,所以才惧怕这个世界。后来我交朋友时都会想想那些交朋友会发生的有趣事,演讲时会想想大家对你成功的赞许,上台表演时候,看着台下室友朋友的打气鼓励。
小结语:
人际交往虽然玄幻,但它真的不是玄学。它有一定的技巧,只要小可爱们多多实践练习,迎难而上,总有一天,可以克服社交恐惧,可以大方的和别人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