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训练标准方式是将心理的过往经历都通过手写的形式记录下来,咨询师通过阅读浏览提出建议处理来访者过去经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不断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孟玉荣心理咨询工作室已经帮助无数的心理困惑的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解决了心理问题和困惑。
一、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的启示(一)系统的训练内容: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积极情绪研究,如愉悦、满意、乐观、希望、感恩和宽恕等和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内在体验。第二是积极特质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优势和美德,并且认为发挥积极特质是实现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第三是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研究,如牢固的家庭、民主的社会、广泛的道德等,以及它们如何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在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从个体和群体层面,建构积极情绪训练、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将整体上促进大学生幸福感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幸福技能,实现幸福人生。其中积极人格特质训练是核心内容,成为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基础;积极情绪体验是个体层面主观感受,积极关系获得是群体层面交往技能与幸福获得的保障条件。同时,在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体系内,积极心理学家们建构了大量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如赛里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学说、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希斯赞米特哈伊的“心流”学说、弗兰克尔的人生意义观等等,这都将是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训练的核心主题和重要方法来源。(二)体系化训练方法与原则:理论、研究、应用大学生心理训练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实验的证据及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过程要坚持理论性、研究性和应用性原则。首先,大学生心理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受到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心理训练过程中也有必要进行理论传授、阐释,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训练,而且清楚怎样配合和自我练习才能导致更好的效果。忽视理论的关照,心理训练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导致游戏化和娱乐化。其次,积极心理学以事实为依据,经过严谨的科学方法得出结论,具有科学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训练也要坚持研究性原则,即一方面通过传达幸福科学增强训练的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对照组实验设计、跟踪调查等,力求掌握我国大学生心理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以更好地实现训练目标。最后,应用性原则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阐述与研究的结论解释上,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应用转化,转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种训练方法的具体设计,使得理论、研究结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如先测试、再干预、再测试的训练过程,融理论、研究和应用为一体,既避免枯燥,又增强趣味。同时,不仅是课堂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应用,整个训练环境也要嵌入积极观念,教授生活中便于应用的幸福心理技巧。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的思考(一)幸福感觉提升,积极情绪体验训练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让我们感觉良好,即它不仅反映成功和健康,还能够产生成功和健康;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思维,即拓展常规之外更广泛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积极情绪改变我们的未来,使我们能够发现和建构新的技能、新的关系、新的知识和新的生存方式。帮助大学生识别、唤醒、体验积极情绪并成为习惯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情绪研究的分类,即有关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积极情绪三类,针对性地开展训练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的连贯性,从而抵御消极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获得主观幸福感。面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有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等,如何获得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从改变认知、学会感恩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学生心理训练过程中,改变认知训练,就是要讲解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即所有过去的情绪都是由思维和解释启动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帮助学生纠正教条的决定论,即过去不幸影响未来的错误观念;其次,进行感恩训练,就是要通过课堂感恩记录、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课后记感恩日记、“感恩拜访”等的练习有效改变大学生对过去事件的情绪体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面对未来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发这些情绪?积极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对未来的希望而实现。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获得习得性乐观,从训练积极乐观的解释风格开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绪ABC模式,通过讲授理论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让大学生认识到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而不是事件本身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其次,教授反驳悲观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续写故事等方式传授自我对话和自动思维反驳技能。具体可采取当悲观想法出现时,先进行举证、再扩展解释来发现自己对事件的曲解,从而打破破坏性习惯思维等。最后,教授减少悲观想法的技能。如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分别试想最坏、最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针对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个应对计划并实施。以上训练方法都可以根据大学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案例编排展开。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体验主要包括“愉悦”和“满意”。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合理的培养愉悦感以获得当下的幸福体验。当然,面对现在的积极情绪仅仅停留在愉悦感上是不够的,还要将其提升到更高层次的幸福体验,即面对当下的“满意感”。如获得当下的愉悦感可以通过训练大学生的正念,让他们学会在心灵安静中全心与当下同在,承认、接纳和审视正在发生的不幸、消极情绪等,从而激发直面它们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而满意感的获得,则需要大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为它来自于自身优势和美德的展现。帮助大学生识别、展现和发挥自身的美德和优势的所有途径都有助于他们获得满意体验而感到幸福,如让他们去帮助别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发挥潜能进行作品创造等等。(二)幸福品质培养,积极人格特质训练关于优势和美德的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身体中都有着基于进化需要而遗传自远古的优势有待展现,每个个体如果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运用这些优势,不仅能获得当下的积极情绪体验即满意感,而且可以帮助他们缓冲和对抗自身缺点、疾病、挫折和不幸等等。因此,训练大学生如何识别、展示、运用他们自身的美德和优势,成为积极人格特质训练的核心,也势必会促进其良好人格发展,最终实现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研究了整个世界横跨3000年历史及不同文化,归纳出人类普遍存在的六种美德,为了建构和测量及实现这些美德,将它们细化后提出24项性格优势,而培养这24种性格优势则是实现六种美德的途径。为了测量这六大美德和相应的24种性格优势,Park等人编制了“优势行动价值问卷VIA-IS”,现已被数百万人广泛使用,而我国的研究者段文杰等对这一问卷进行了中国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美德结构划分不合理外,VIS-IS可以作为测量中国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工具。[5]研究表明性格优点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优点与优良表现、主观幸福感以及创伤后成长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识别我国大学生个体及群体的突出性格优势,针对性地加以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群体现存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第一步,就是要运用“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性格优势进行评估和识别,为展示和应用性格优势训练打好基础;第二步,就要在训练过程中帮助大学生进行优势性格展示,可以采用小组优势讨论的方式,一起分享自身有哪些优势,曾用哪些优势帮助过别人,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第三步,就需要帮助大学生更广范围应用这些性格优势,如设置高难度的团队任务,发挥团队优势才能克服的挑战,任务完成前小组讨论团队优势,任务完成后每个人写下“挑战中的优势”故事,并进行集体分享等。同时要开发“性格优势运用”的家庭作业方案,在社会生活真实环境下促进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三)幸福环境构建,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在个体提高幸福感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并不排斥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成熟的防御机制和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和智商高低无关,而与他生活的环境系统有关。成熟的防御机制确保个体在遭受压力、不幸时能够采取利他、幽默、抑制、升华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是保持心理健康,降低心理问题与疾病风险的积极特质之一。同时,个体作为社会人满足胜任需要、归属需要、自主需要等,也都由个体生活的环境系统决定,并依赖于环境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及实现途径。显然,作为个体来讲,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系统、家庭氛围、夫妻关系、好的人际关系等都会为幸福人生提供可持续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素质训练,不仅仅是个体积极情绪能力的提高、美德和品质的发掘和施展,同时还需要积极社会组织系统提供条件和保障。在宏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如道德的公民、和谐的社会等;在中观层面上,建设积极的单位或社区组织,如良好的校园文化、社区文明等;在微观层面上,培养积极家庭和社会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组织系统建构宏观层面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内容较广十分复杂,积极心理学对此研究也相对薄弱。然而对于利用个体可控因素改善微观环境系统,尤其是建构积极社会关系和积极家庭关系方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构建我国大学生积极人际关系技能训练可参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共情能力训练,即准确地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二是基于情绪感染理论的领导者乐观领导风格培养;三是建构人际关系的实用技能训练,如肯定式沟通风格、积极主动回应方式、有效赞美技巧等训练,并通过角色扮演、贴近实际的案例讨论增强训练实际效果。
幸福人生是一颗闪亮的星,是每一个人所渴望拥有的。追求幸福人生的道路是遥远的,追求的过程也是艰辛的,健康的心态是幸福人生的必备要素。 从蹒跚学步到老态龙钟,生命堆积于点点滴滴的日子中,流逝于渺渺茫茫的情境中,绽放于真真切切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处在行进的状态,不曾停歇。追求幸福人生本身就是追求细节,追求生命的质量,追求一种完满和无憾。大多数人面对生活顿,面对未来怀揣迷茫,在梦想与现实的落差面前痛苦徘徊,徒劳喟叹。孰不知幸福人生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步登天,不是一夜暴富,不是一举成名;幸福人生是无法一次完成的长久过程,是长途跋涉之后的彼岸,是风雨之后的彩虹,是厚积而发的美丽。 幸福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浮浮沉沉的尘世背后,有着不同特质的生命,正如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他们人生的模式和道路一样 。但不管 怎样 ,别让生命消耗于无谓的等待和无尽的埋怨中,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当心中有信念时,幸福人生就在不远处, 幸福人生是修身 的过程,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助我们走向幸福人生的钥匙,勇敢坚强的面对,认认真真 的解决,随之就会有丰富的阅历。开阔的眼界坚韧的心态和不俗的表现;幸福人生是养性的过程每一次经历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平静自然的接受,心怀感恩的珍惜,随之就会有睿智的头脑广阔的心 胸清晰的思路和温和的性情;幸福人生是生命之树成长的过程,每一次挫折都是丰富的养分,坦坦荡荡 的经历,明明白白 的度过,随之就会有挺拔的气质,无畏的勇气不屈的个性和坚强的斗志;幸福人生是生命之火燃烧的过程经历过的每一次喜悦都是蓬勃的火苗,淡然自若而处之平和安静的记忘却,随之就会有可敬的作为不小的成就深远的眼光和伟大的抱负 幸福人生本身是伟大的,实现的过程是细腻的,这个过程就蕴藏在亲情爱情和友情中,包容在性情品质和志向中;幸福人生本身是喜悦的实现的过程是漫长的,这个过程需要体魄智慧和心态需要付出失去和包容,说到底,幸福人生的本质即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于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当懂得珍惜时,当心存感激时,当泰然自若时,当不言放弃时,蓦然回首,幸福已在‘灯火阑珊处’
论点 只有自由的人才可能幸福。 财富和地位并不意味着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是幸福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与人分享幸福会更幸福。 有希望的人离幸福更近。 容易满足的人更容易接近幸福。 有爱才有幸福。 幸福就在身边,要用心去体会。 名言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接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歌德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力享受幸福。——萧伯纳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林肯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果戈里 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艾青 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 王尔德 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莫泊桑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欧文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 —— 圣西门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 —— 狄慈根 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 —— 西塞罗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 莫罗阿 典型论据一个女 CIO的幸福 ——幸福是对生活的满足 “我其实是一个很有福气的人。”当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CIO)陈静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幸福的居家女人。对她来说,幸福的定义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刚刚创业的那段日子,对于陈静来讲,“如火如荼”是再贴切不过的了。银河证券公司下属的 170多家营业部,运行的是9种不同的系统,它导致系统不统一,给互通数据、共享信息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铲平这些障碍,信息部门要进行更换系统的工作。在陈静的直接带领下,组织全员大规模系统测试42次,且绝大部分是利用周末进行的。也就是说,一年当中有80%以上的休息日陈静都在加班。可她却感觉到很彻底的幸福和满足。这就是她的工作,常人不能消受的幸福。 除了工作,陈静还不断学习,并且十分重视注意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注意在职教育。她认为搞好在职培训工作,是对技术人员个人职业生涯负责。于是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对部门员工进行业务、管理知识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陈静敲开了信息技术的大门,同时她被挖掘出来的管理才能,让她在一个个项目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就是她的学习,是种不断收获的幸福。 陈静有一个幸福的家,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一个能容忍并一直支持她的丈夫。她的家庭,给她被包容的幸福。 多活 45年 ——幸福快乐比财富更重要 约翰· 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企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他在53岁时又怎么样呢?烦恼把他搞惨了,烦恼和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破坏了他的健康,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 医生们开始挽救洛克菲勒的生命,他们为他立下三条规则——这也就是他后来终生彻底奉行的三条规则: 一、避免烦恼。在任何情况下,绝不为任何事烦恼。 二、放松心情,多在户外做适当运动。 三、注意节食,随时保持半饥饿状态。 洛克菲勒遵守这三条规则,因此而挽救了自己的性命。他从事业上退休,他学习高尔夫球,整理庭院,和邻居聊天;他打牌、唱歌。但他同时也进行别的事。温克勒说:“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省。”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有多少钱,而开始思索那笔钱能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他捐助教会,捐助芝加哥大学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学,帮助黑人,成立了一个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洛克菲勒他自己怎么样了?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是否已获得心灵的平安?不错,他最后终于感觉满足了。 洛克菲勒十分快乐,他已完全改变,完全不再烦恼。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把不幸变成优势 ——用钢铁般的意志在不幸中体验幸福的滋味 曼德拉是南非的前总统。他一生坎坷,有三分之一的时光是在南非前种族主义统治者的监狱中度过的。 他的小女儿自立自强,刻苦学习,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在 17岁时成为著名的《挚爱》杂志的专栏作家。当曼德拉在狱中得知女儿成功的消息时,他激动不已,给女儿写信祝贺。信中写到:“为了适应你今天的处境,你要进行自我调整,设法使自己感到幸福。对此,我激动万分。你说得好极了,孩子,只要有钢铁般的意志,你可把不幸变成优势。” 曼德拉一生都致力于与种族隔离作斗争,多次遭到囚禁,在长达 27年的铁窗生涯中,他依然乐观积极,每天都坚持读书、写日记、绘画、养花,还写信鼓励陷入困境的人们。他的部分狱中绘画作品曾经分别在美国、英国、南非等地进行拍卖,价值达数百万英镑。囚徒生活没能禁锢他的思想和智慧,反而使他的政治信仰和斗争目标更加坚定,性情变得更加深沉老练,观察问题更加周全客观。 1990年,备受迫害和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的曼德拉终于结束了27载的铁窗生涯。1994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王光美与幸福工程 ——让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幸福 王光美是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是“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组委会主任。幸福工程是以全国的贫困母亲作为救助对象的一项系统工程。“幸福工程”是王光美在其人生旅程中对人性与母爱的再一次理解、参禅与诠释,也是她晚年生活中最具意义的行动,是其博爱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 据介绍,每5000元的低息或者无息贷款就可以使一位贫困母亲通过劳动致富。为了筹集资金,王光美委托拍卖公司拍卖了她自己的5件家传藏品,最终成交价为万元,她把这笔巨款全部捐给了幸福工程,这大概可以帮助100多位贫困母亲和她们的家庭脱贫。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幸福工程已在全国的15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21个救助项目点,分别在59个乡、114个村救助贫困母亲及其家庭共2821名(户)。 王光美在开展“幸福工程”中获得了自己的最大幸福。 “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为人民做事才有价值,才感觉幸福 丁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早年在家乡上学的时候就决心寻找“一条改革中国的路”。但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前,尽管她抱有济世救国的雄心却苦于报国无门。 直到她认识了瞿秋白等早期共产党人并参加了左翼文学运动,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她才开始走出知识分子的小天地,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中国社会底层。 1936年,她奔赴陕北,在与边区人民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灵感和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她用笔讴歌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讴歌边区人民如火如荼的斗争和生活。解放战争时期,她参加了河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并以此作为素材创作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优秀作品。 丁玲一生坎坷,建国后曾经多次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一度被下放到北大荒,但她始终都没有脱离人民,正如她自己所说“和劳动人民在一起的时候,我感到舒服、自由,我从他们那里发现美的东西更多”。 1979年丁玲重返文坛,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1984年3月,她听到家乡成立县文联的消息,立即发去贺电;7月又在病榻上为临澧县文联刊物《澧兰》题写刊名;10月,给临澧二中回信并赠送一套《丁玲文集》。直到她临终前还在顽强写作,她一直都坚持“我是人民的女儿,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马克思的志向 ——人类的幸福是奋斗的方向 1835年8月,马克思就要在特利尔中学毕业了。毕业前夕,班里的同学在谈论自己的理想志向,有的说自己想当官,有的说自己想经商发财,有的愿意当医生,有的却爱上了神甫的职位。而马克思却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在毕业论文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马克思是这样写,也是这么做的。马克思从 1842年初开始给《莱茵报》写文章,他在文章中总是提出一些最尖锐的问题,总是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揭露普鲁士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公开站在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一边,维护他们的利益。他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终生把为人类谋幸福作为自己的责任,一生都为之奋斗不已。 “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不断进步也是种幸福 1925年,苏联著名作家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恰巴耶夫》(又译为《夏伯阳》)和《叛乱》出版后,受到各方的赞扬。他把小说寄给高尔基,希望听听高尔基的评价。半年时间过去了,他终于接到了高尔基的回信。回信中对这两部小说虽然也给予了肯定,更多的却是严厉的批评。高尔基说:“你写得很匆忙,很草率。你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在叙述,而不是作为艺术家在描写。两本书写得都不简练,废话很多,有很多重复和解释。这些解释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说明你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读者的理智。”读了高尔基满是批评的信,富尔曼诺夫不仅没有感到恼怒或者沮丧,反而“快活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他立即给高尔基写回信说:“你顺手给了我两拳,而且每一拳都打得是地方,是地方。”不久,富尔曼诺夫就根据高尔基的批评,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对这两部作品精心修改,使它们在再版时显得更加完美。 虽然高尔基给的多是批评的意见,可是富尔曼诺夫却欣喜若狂,这是他的作品可以继续提高和进步的基础,只有不断的进步才可以感觉到幸福。 爱你的本色 ——母亲的爱给人幸福 比利琼,是获得格莱美奖歌曲创作奖的创作者。比利琼的成才道路并不平坦。在他小的时候,由于他比其他孩子矮一点,他被周围的孩子嘲笑。上学或者玩耍回来,他常常抱怨自己不够好,他觉得如果自己高一点,就可以做得更好。所以他一直都想变成另外一个人。 但是,比利琼的妈妈一直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完美的。每次比利琼回来抱怨自己不够好的时候,她就告诉他:“别担心,没关系,你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因为你已经是完美的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于别人。你也同样有美好的东西与这个世界分享。我爱你本来的样子。” 多年之后这位无条件爱着儿子的妈妈说过的这些话,出现在比利琼创作的歌曲里面。正是妈妈无私的爱,让比利琼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知道自己是独特的,是完美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梦想——为整个世界创作最好的歌曲。 雷锋的一生 ——帮助别人是最幸福的 说起雷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雷锋是我国上世纪 6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换过好几个工作岗位,他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做好事。他把自己的爱好兴趣,还有所有的时间精力,统统都同党的需要完全融合在一起。 雷锋为了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个星期天,他去看病,路上经过一个工地,为热烈的劳动场面所吸引,连自己肚子还痛的事实都忘了,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去。假期里,他经常到车站为旅客们服务,端茶、送水、搀扶老人。他自己的工资不多,却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积攒的钱捐给灾区。这样的好事数不胜数。他在日记中写到:“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雷锋同志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牺牲后,毛泽东给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而从此之后,雷锋就成了做好事的代名词,每年的 3月5日是纪念日,也就是学雷锋日。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幸福需要宽容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学生出外旅游,在长途车上看到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着沉默不语。也许是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闭破产而被判刑三年,刚刚从监狱出来。在出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乔治亚州的妻子,问她是否还愿意接纳他。如果妻子还在等他回来,还愿意跟他继续生活,就在门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她已经另有所属,没有系黄丝带的话,他会默默地离开,不会打扰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随着离他说的地方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不安。在即将到家的时候,男子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而恳求司机帮他看结果……终于,谜底揭晓了,只听见司机和所有的乘客同声地欢呼,他睁开双眼,竟然看到老橡树上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飞舞,顿时所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小说里的故事后来被谱成了歌曲,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这首歌就是著名的《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这首歌曾在1973年美国排行榜上维持四周冠军。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有久别的亲人归来,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成了一个风俗。 安徒生一生与童话为伴 ——为了童话放弃幸福 安徒生潜心写作,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童话世界里。 美丽的姑娘叶琳娜·瑰乔莉被安徒生美丽的童话所吸引,被安徒生不凡的谈吐和善良的心灵所折服,她悄悄地爱上了他。有一天,叶琳娜·瑰乔莉向安徒生表露了心中的爱情,并表示永远爱他。安徒生看着这个美丽的姑娘,虽然他也很喜欢这个既漂亮又聪明善良的姑娘,但是,童话创作需要他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爱,他的心中只能容得下童话,容纳不了别的东西,所以,他只能婉言拒绝了姑娘的爱情,他对姑娘说:“对不起,我的爱在童话里。” 临终的时候,安徒生对朋友回忆起这件事情,说:“为了童话,我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安徒生的一生都在为全世界的孩子写童话,创作了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等在内的 156篇童话作品,给全世界世世代代的孩子带来了快乐,他放弃了个人的幸福,却给人类留下了财富,同时也给天下所有的孩子们带来了幸福和梦想。 马克思和燕妮 ——有爱就有幸福 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才华出众,又漂亮聪明,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在上层社会联姻,她却爱上了出身平凡但有着远大抱负的马克思。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了舒适的家庭,和马克思结婚,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流亡期间,他家一连几个星期靠吃马铃薯过活。严冬没柴生火,生病没钱请医生,穷得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铁床、被褥、衣服,连女儿的玩具、孩子们的摇篮都拿去抵押了。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却没有邮费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只能辍学。孩子病死了,没有钱买棺材埋葬……面对如此贫寒的日子,燕妮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的爱,没有抱怨没有离开,相反,她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爱。谈到他们的婚姻,燕妮说的是:“我希望卡尔跟我在一起是幸福的,正像我自己希望跟他在一起是幸福的一样。”她曾自豪地说:“我坐在卡尔的房间里转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杜朗找幸福 ——幸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寻找幸福的过程。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中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知识、旅行、财富还有写作,带不来纯粹的幸福感。 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一家人开车离去。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其实这就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只有好好珍惜现在,才有真正的幸福。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带着某种幸福。那一个浅浅的吻,其中蕴涵着丈夫的关爱,还有父亲的慈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呈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你能说那个妻子在接受那个吻时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那个小小的婴孩没感觉到他在被关怀着吗?幸福就是这样被召唤着,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给熟睡的孩子掖掖被子,给疲惫的父母倒杯水,给哭泣的朋友纸巾,给路边的乞丐帮助。在你做这些事的时候,你是幸福的。 哲理材料幸福就是一碗水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我现在这样的生活,我就觉得幸福。” 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穿着,轻蔑地说:“这怎么就叫幸福呢?只有像我这样,拥有百间豪宅、千名奴仆,才能够叫作幸福啊!” 世事无常,一夜之间,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他的奴仆们也各奔东西。曾经锦衣玉食的富人变成了一无所有的乞丐,只能四处乞讨为生。 炎热的夏天,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向穷人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幸福?”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穷人不觉得自己贫苦的生活不快乐,他珍惜现在所有的幸福;而富人曾经拥有那么多,变成了乞丐之后,却只向往大夏天有一碗凉水的幸福。 其实,幸福本来就是现在。只有一个个现在串成的幸福,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 拥有母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一天,小兔子对兔妈妈说:“我要离开家跑啦!” 兔妈妈说:“不管你跑到哪儿,我都会跟在你后面,因为你是我的宝贝小兔呀。” “如果你跟着我,我就变成小鱼在小溪里游走啦!” “那我就变成个钓鱼的人专门钓你。”于是小兔又要变山石,小花,鸟,船,杂技团小飞人,变小男孩;兔妈妈就相应变登山人,园丁,树,风,走钢丝的人,最后变成小男孩的妈妈,张开双臂拥抱住他。 “这样啊,那我还是哪儿也不去,在家当你的小兔好了。” “来根胡萝卜吧。”兔妈妈说。 世界上没有爱是完全无条件的,当然,母爱要除外。不管孩子什么样子,是否取得成就,母亲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下最棒的孩子。 这种无私无条件的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圈地运动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从部落首领那里要块土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到了终点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可是地主还没有回来。 因为走得太远,他在路上累死了。 那个地主肯定不会忘记部落首领的条件,他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他才能得到他所圈住的地。他一定也不止一次地停住西行的脚步,准备往回返。但这时他可能会想:再走几步吧,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就这样,欲望一点一点地牵引着他越走越远。终于到最后,他走不回来了…… 很多人都说那个地主太贪婪。但很多人都无法拒绝欲望一点一点的诱惑。 故事中的地主无法拒绝诱惑,最终成为走不回来的人。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被欲望吸引着越走越远,越走越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幸福的小狗 一只小狗问它的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 狗妈妈告诉它:“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不停地追,它要追到自己的尾巴,看看幸福到底是什么样子。 可是,它发现自己怎么也追不到尾巴上的幸福,于是它便把苦恼告诉了妈妈。 狗妈妈说:“孩子,不要刻意去追,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就会永远跟在你的身后。” 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无须刻意去追寻,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会一直拥有。因为它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在我们的身后。而那只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就可以看到停留在它尾巴上的幸福。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都在不停地追逐着自己想像中的幸福,以为那才是自己真正应该得到的。可是到最后,会发现有些东西是自己永远也追不到的;即使追到了,也会很失望地发现到手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是如果你把奔跑的脚步停下来,不再刻意地去追的时候,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幸福。 渔夫的故事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得是有一个很有钱的人一天在海滩上遇见了一位和他一样在晒太阳的渔夫,他就问:“这么好的天气你怎么不出海去打鱼?”渔夫说:“我昨天打的鱼够我今天吃的了。”那个有钱的人说:“难道你不想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吗?”渔夫问他:“你要那么多钱干吗?”那个有钱的人说:“我可以在别人忙碌的时候去晒太阳啊!”渔夫说:“你看,我现在不是和你一样也在晒太阳吗?”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们要不求上进,满足于现状,而是告诉我们对生活不要太苛求,那样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生活,感受快乐。 想一想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吧?不就是因为我们对生活要求太多吗?嫌工资低,嫌女朋友不够漂亮,嫌住房不够大……看一看那些抢劫、偷盗的犯罪分子,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的可悲下场吧,他们就是因为不懂得俗话说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的道理啊。“知足常乐”,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 给人幸福的衬衣 国王有一个视为掌上明珠的独生儿子,可是王子却总是闷闷不乐地坐在窗户前。于是国王想尽办法,千方百计要使儿子快活起来。可是,给他看戏,举办盛大的舞会或音乐会,一切都无济于事,王子的脸庞失去了往日的红润:渐渐消瘦了。 众多聪明的学者建议,找个幸福的人,一个完全幸福的人,跟王子交换衬衣。于是国王派人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幸福的人,可是高尚的神父还有邻国无上权力的国王都还是不幸福。有一天国王打猎,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顺着歌声国王找到了一个正在哼着歌修剪葡萄藤的幸福的小伙子,但是这个幸福的人,他没有穿衬衣。 完全幸福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不是居于高位的神父,也不是拥有一切的国王,而是乡间葡萄园里的一个穷小子。他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即使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也换不来。但他没有穿衬衣,因为幸福不是别人给的,他只有自己才感觉到。 创新论证阿 Q是快乐的,幸福的 快乐、幸福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应该是“滤”出来的。文学大师钱钟书在《论快乐》一书中说:“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把忍受变为快乐,是精神对物质的最大胜利。”钱钟书认为把忍受变为快乐,是精神之最高境界。 阿 Q,其所以永远快乐、幸福,在于有了压制就有抗争,有了缺憾就向往美满,坎坷与痛苦不仅能激活人强烈的求生存、谋发展的欲望,同时还提供了一方任你打拼的用武之地。 阿 Q说,我哪一天都快乐,这话是对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阿 Q是一个不幸的人,连鲁迅先生也说,他对于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后来人认为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逃避现实和逃避责任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没有老婆,被人欺负直到最后被当作革命党而糊里糊涂地被处决,过着最悲惨的生活。可是阿Q自己就一直都过得很快乐,因为吴妈挨打的第二天就忘了,去摸小尼姑的头,欺负比他弱小的人,他生活悲惨,却在精神上“常处优胜”,就是所谓的精神胜利法。阿Q其实是幸福的,他能够逆来顺受,把忍受痛苦当成了幸福。
金钱上的享受,我们应知足而止。随着当今社会越来越进步,经济越来越发达,现代生活的享受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企业、商家、工厂、饮食业等等都为了金钱上的享受,不择手段。前有三鹿三聚氰胺,今有双汇“瘦肉精”、地沟油事件。三鹿原本是中国最出名的婴儿奶粉企业公司,但是为了省本加利,不择手段,在原装奶粉里加入大量三聚氰胺,从而虚拟地提升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还有地沟油。许多饮食业就为了省多点本钱,想一些无牌无名的黑色食油供应商购买大量的廉价地沟油使用。这些非法不正当的行为,不仅伤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也正因为得到金钱的享受,失去了自己本有的道德素质。对于金钱享受,我们应知足而止。 权利上的享受,我们应适当获取。“我爸是李刚”这一酒后驾驶案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一大学男孩由于酒后驾车,在校园内当场撞死一女子,而这一男子当时被警察审问是还不愤气,就当面大众高喊:“我爸是李刚!”他借着自己父亲是某省交通局局长的权利,想以此脱罪赎身。这种行为,不仅是当今社会上最愚蠢的行为,更是大众最鄙视的举动,也是他父亲失职丢脸。对于权利上的享受,我们应适当获取,不要用权利取代一切。 精神上的享受,我们应积极汲取。东晋时期,出名诗人陶渊明被贬后一直隐居,过着田园农村生活,与世隔绝。他不为金钱、不为权利、不为地位而争霸,他一生淡泊名利,对于平凡安定的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追求。这,就是精神上所得到的寄托和享受。 对于金钱、权利、地位、名利这些享受,我们应适当获取、知足而止;对于精神上的享受、思想上的享受、心态上的享受、内心上的享受,我们应积极汲取,这样,生活才会更加快乐,人生才会更加幸福。
223 浏览 3 回答
167 浏览 5 回答
271 浏览 4 回答
144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6 回答
116 浏览 4 回答
172 浏览 3 回答
285 浏览 2 回答
344 浏览 6 回答
344 浏览 3 回答
337 浏览 5 回答
189 浏览 3 回答
271 浏览 3 回答
282 浏览 5 回答
170 浏览 8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