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是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在古代,斗笠作为挡雨遮阳的器具,在山村水乡随处可见;到了现代,更有一些旅游景点,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在中国南方的很多家庭,往往会在墙上挂上一个斗笠作为装饰。
扩展资料
斗笠可分为红军斗笠,马尾斗笠和越南斗笠。
斗笠的文化特征
永新“红军斗笠”又名永新南乡斗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1927年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江西省永新县三湾后,该县南乡人民为支援红军,动员了许多编斗笠能手,后经时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同志提议,永新南乡斗笠便改名为“红军斗笠”。2012年,“红军斗笠”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的一种民俗礼仪符号,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凯里市湾水镇。当地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家家嫁姑娘,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归。”斗笠在苗族婚嫁中是非常重要的礼仪性物品。这一习俗依然在湾水地区流传,成为礼仪习俗的重要符号。
越南斗笠是越南的传统日常装扮。斗笠本是越南人民生活劳作中遮阳挡雨的必备用品,适宜当地低纬度且多雨的热带气候,却渐渐与穿衣搭配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发展成越南人的典型标志,成为朴素和勤劳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