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按照正常成长进程来算,14岁应当是在上初中,还是长辈眼中的孩子。如果没有过周岁生日,还处在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
然而在古代乃至民国时期,许多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已经被迫嫁人了。封建社会深入骨髓的"男尊女卑"、"皇权至上"、"一夫多妻"的观念,导致那时的女子不像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像一件商品。
恩格斯曾经说过:"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恩格斯
所以近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否,从妇女的权益是否得到维护与否,男女是否平等与否,便能够看的出来。如今,我国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力度,比起民国之前,可谓是云泥之别。这标准着我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国民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社会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不过在民国时期,仍旧有一些"漏网之鱼",他们于别的领域可能有很大的建树,但是在"人权"这一块的意识,却和封建社会无异。或者可以说是"畸形"的封建社会,因为他们还融入了新思想。但是从结果上来说,都对许多人造成了伤害,比如受害者蔡文娜。
蔡文娜是四川省泸县人,因为幼时父亲早逝,而后兄长又因病去世,只余下蔡文娜与母亲和姐姐母女三人相依为命。生活窘迫之下,这一家人只好去投奔姨父母家。
蔡文娜的姨夫姨母虽然对她的到来表示欣喜,但是二人从没有做过父母,因而没有管教孩子的经验。她的母亲也因为年老体衰,对她管教甚少。
于是蔡文娜性格十分独立,又不拘于落后的礼数,自带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再加上蔡文娜出落的美艳动人,所以她在上中学时便被誉为"校花",进而引得了喜爱美人的四川军阀杨森的注意。
杨森
杨森一见到蔡文娜,便惊艳不已,当场就要将她纳回家。蔡文娜没有亲生父母管事,姨夫姨母又没什么"明辨是非"的能力,觉得杨森有权又有钱,便同意将蔡文娜赠予杨森做妾。此时蔡文娜不过14岁,而杨森已经将近半百,比之蔡文娜大了33岁。
而蔡文娜并不是杨森唯一的妾,而是已经排到了杨森的九姨太。在蔡文娜之前,杨森通过各种方式娶了8个人。由此可见,杨森是切切实实的做到了"三妻四妾"。然而在民国时期,经过郑毓秀等一干女权运动领导者的努力,在1928年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已经落实了一夫一妻制度。
郑毓秀(右)
在法典的约束之下,杨森依旧娶了许多老婆,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一夫多妻制的现象仍旧存在,解放人们思想的任务任重道远。
不过除了发妻张氏之外,杨森似乎对每一任的感情都称不上是因为"单纯喜欢",而是有别的目的在。
杨森与张氏的婚姻,是在他对感情尚懵懂之时,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进门的。张氏入门后温柔贤惠,典型的好妻子人设,深得青年时期的杨森喜爱,两人感情甚笃。
可惜张氏不幸早逝,杨森悲痛不已。张氏更多的生平记事已无迹可寻,但是她的弟弟张元培少将倒是在历史上留下了较为浓重的一笔。对张元培,杨森多有提携。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缅怀亡妻,可见张氏在他心目中确实有独特的意义。
张元培与其夫人
后来杨森开始对新文化感兴趣,尤其是西方输入的各种现代知识,比如哲学、文化、艺术等。他还喜欢与西洋人往来,崇尚西方的风俗,常常参与各种社交场合。
也因此杨森即便年纪渐长,却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新时代的年轻人。所以他很看重与他进入社交场合的妻妾们的美貌和学识,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他的脸面。通俗来讲,杨森想通过妻妾的美貌、学识,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与身份。
这里就要提一下杨森的第六妾陈顺荣了,她应当是杨森这几个姨太太中最不受宠爱的了。除去陈顺荣"丫鬟上位"的卑贱身份外,陈顺荣曾有多次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她不喜学习,终日唯唯诺诺,深得自诩新时代人的杨森厌恶。
杨森一有不顺心,便鞭打陈顺荣。让后者精神时常常处于高压之下。导致陈顺荣在二十多岁时便得了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