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制度是指应对“危急值”时定下的处理办法,形成一种制度。
“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扩展资料:
1、“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彩超室、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2、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按要求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3、护理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在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记录报告内容和报告者姓名,并与报告者复述记录内容进行确定。
4、紧急通知主管医师、值班医师或科主任,配合医生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如医生未做处置, 也应记录。
5、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6、护理部组织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危急值数值及报告、处理流程。
7、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8、“危急值”报告作为科室管理评价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护理部对科室的危急值报告工作定期检查并总结。
报告目的
(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危急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