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下面为大家带来鲁迅《孔乙己》人物形象分析,快来看看吧。
一.孔乙己人物塑造的背景
小说《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题材的选材背景是清朝末期,在鲁镇的咸亨酒店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孔乙己生活中与周边人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了叙述,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反映出封建腐朽制度下封建思想对人们精神的摧残与毒害。孔乙己作为小说的人物主人公,作者通过对这一人物的生活状态的描写,从人物的穿着、语言、神态等的细致描写,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可谓是栩栩如生,性格特点格外的鲜明,进而以孔乙己悲剧的人生来影射出封建制度下人情淡薄、思想腐朽麻木的一种生存状态。
二.孔乙己人物赏析
在这一白话小说中,作者鲁迅在进行人物性格刻画上,主要是通过对小说主人公孔乙己的穿着、语言、肖像以及动作神态的描写上来实现的',通过对孔乙己穿着的描写来突出人物整体上的性格特点,即邋遢、懒惰;在肖像描与神态的描写上,能够将主人公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深入骨髓中的麻木不仁、顽固不化的思想真实地影射出了那一时代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具体的性格分析如下:
从孔乙己这一人物的出场说起,作者为孔乙己的出场搭建了一个舞台——鲁镇咸亨酒店,在这一舞台上展现出了孔乙己的全貌。小说中写到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又站着喝酒的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则反映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则是因为其没有社会地位、穷困潦倒,本属于“短衣帮”的他却又穿着长衫,从他爱摆出读书人架子的表现看,说明他对上层社会有着无限的向往,而且也很要面子。
从孔乙己外貌的描写上,则能够看出孔乙己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但是,他的脸色青白且有伤痕,胡子花白且长衫破旧不堪,在“我”的眼中就好像有十多年都没有洗过、补过一样。这种邋遢的形象下,能够让我们看到孔乙己好吃懒做的性格。而从孔乙己平时说话的口气看,总是之乎者也的拽词,可是当他偷书被抓就狡辩说书这不能算作是偷,而应是窃,对于他这样的读书人来讲,怎么能够算是偷。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孔乙己是一个善于自欺欺人的人,同时思想过于迂腐;而在孔乙己腿被人打断后,当他在来到这一“舞台”时,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仍然以维护自己的面子为主,硬是说腿是“跌断”的,从中反映出了孔乙己麻木不仁的性格。在小说中,还有这样一处描写: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这一语言加神态的描写,也反应出了孔乙己要面子,极其害怕被别人嘲笑,据理力争的来维护自身的尊严,这就间接的说明孔乙己需要被人尊重,此时的他内心是极为痛苦的,但是性格使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孔乙己这种无谓的挣扎之所以不能够成功,是因其本身骨子里所固有的迂腐所限。
但是,孔乙己这人也有着善良的一面,而且还讲信用,小说中说道他教孩子识字,然后给孩子分茴香豆,而且不拖欠酒钱,如果一时没有也会暂记到粉板上,一个月之内一定会还上,这里就看出孔乙己性格里有着善良且讲信用的一面。文中在描述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时,说道是一人分一颗,再要时孔乙己则就着了慌,马上将碟子罩住,慌张的情态动作被作者描写的十分生动且形象,从中反映出了孔乙己虽善良,但是依旧无法摆脱自己迂腐的性格。
再从小说中一处描写孔乙己脸色变化的内容来分析,文中描写到有人问孔乙己“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时,孔乙己的脸色变化十分明显,从颓唐不安到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当孔乙己被人笑说偷东西时,他当时则是与人进行争辩一番,可是这一次孔乙己的脸色瞬间变了,且没有只言片语的恢复,原因在于:偷东西被打进而被人取笑,只不过是肉体上的伤疤,但是,秀才之说则直接伤到了孔乙己的自尊,这是孔乙己的内心的痛处,精神上的伤疤一旦被揭开,他那郁郁不得志的悲凉与失望的心境瞬间席卷而来,使得他无处遁藏。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的思想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而也就导致他这个“读书人”的头脑过于迂腐且僵化,这一性格弱点是深入到孔乙己骨子里的,伴随着他的一生,终死也未曾顿悟。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人,所代表的则是孔乙己那一阶层下劳苦大众生活的精神面貌,这一悲剧的人物形象,有着穷困迂腐、好吃懒做、要面子的性格弱点,精神过于麻木,但是从孔乙己的为人处世、说话交谈中,又能够透漏出其还有着善良、诚实的一面。然而,终究是生活在封建社会下,受着封建思想、封建教育的熏染,依旧无法逃出麻木不仁、僵化迂腐的束缚,精神上的弱点成为了其一生的枷锁,造就了其悲剧的人生,影射出了封建社会下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困境,也间接向世人证明了:人生最难的不是食不果腹,而是精神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