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在提起宋代的文学成就时,不自觉的便会现想起宋词,唐诗宋词元曲,可谓如雷贯耳。但是呢我们却也忽略了在这个文学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其他文学形式的辉煌,虽然诗歌首推唐诗,磅礴大气,情感饱满,但是宋诗同样也不是其风范,宋诗中理趣,诗风平淡朴素,趣意盎然,在平淡之中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同时唐宋八大家,两宋便占了六位,也足见宋代文赋的发展的成就之高,同样冠绝数代。而且在宋代的文学中,理趣在其中的贯穿是整个宋代文学的总体特征,这不仅仅得益于宋代理学的高度发展和其理论的日益成熟,而且还直接影响了两宋时期文人的治学理念,敢于疑古、不盲目崇古、勇于创新。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宋代的诗文其实也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重新演变的。早在唐代中期在韩愈、柳宗元的倡导之下就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散文的文体改革运动,他们倡导文章要古朴自然、质朴自由,这种新的散文特征与之前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文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古文运动之前推崇骈丽文风,内容绮丽繁杂,在古文运动的倡导之下,唐代中后期的散文文理并重,如韩愈的《马说》。韩愈但是这种文风在宋代初期却没有延续下来,其实这其中有很大的影响是来自北宋初期词的发展,北宋初期的词承袭了五代花间词的写作风格,文风绮丽,多为花前月下。因此使得北宋初期的散文创作也浮靡卑弱,韩愈、柳宗元所提出的古文传统荡然无存,而且文章创作形式固定,流于形式主义。因此在当时的文坛上对于诗文的体制的变革的呼声高涨,要求改变这种糜烂的写作风气。柳宗元而欧阳修则是宋代诗文革新的领头人,他张文道并重,学习韩愈、柳宗元,倡导文章的质朴以及责任担当;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诗歌的绮丽繁华,认为应该遵循杜甫诗歌的真实。欧阳修的散文形式多样、内容饱满,政论文、史论、文赋皆名篇众多,在他的散文中议论、叙事、抒情相互融合,并且尽然有序,毫不杂乱。欧阳修的诗歌平易自然,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在当时被争相模仿。欧阳修欧阳修的诗歌则是一方面为了反映自我情怀以及个人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抨击社会弊端。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韩愈的影响,常常采用写作散文的方式写作诗歌,采用叙事手段写诗。诗歌总体流畅简洁,诗中富含议论,具有理趣,引人入胜。王安石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诗歌成就也非常高,而且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显现出与非常明显的政治色彩,与其政治家的身份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