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论文提纲
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提纲。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一: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凹凸之间—建筑空间设计的增与减
室内空间设计在飞速发展,“传统”空间设计向概念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室内外空间设计师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创造。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凹凸设计就产生了,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增减更好的体现出人类对生活的个性与完美的追求,是当今空间设计个性化标志之一。凹凸设计空间中增与减的利用不仅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还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凹凸设计在空间的形成、分割和组合上产生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这不仅适应了新的、复杂的功能要求,而且必然会反过来促使空间设计朝着更新、更个性的方向发展。同时凹凸设计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恰如其分地处理空间和体形、整体和细部的关系,符合于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等设计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建筑中凹入空间设计的私密与优雅、外凸空间的开放与庄严也说明凹凸设计在追求个性与新颖的同时,也尊重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注重人心里和生理的协调设计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发展。
摘要4-5
ABSTRACT5-9
引言9-10
第一章 凹凸设计的源流10-19
第一节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凹凸概念10-12
第二节 凹凸设计的历史与演变12-19
第二章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功能与艺术表现19-29
第一节 现代建筑空间凹凸设计的私密性与开放性19-22
一、凹入设计在建筑室内空间中私密性表达19-20
二、外凸设计在建筑室外空间中开放性表达20-22
第二节 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相互组织的功能22-25
一、凹凸设计组合的规定性22-23
二、凹凸设计组合的处理表现23-25
第三节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形式美规律25-29
一、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韵律美25-27
二、凹凸设计在建筑空间中的虚实美27-29
第三章 凹凸变化在现代空间中的应用29-40
第一节 应用原则29-35
一、凹凸设计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4
(一) 室外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29-32
(二) 室内建筑空间中的统一原则32-34
二、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人性化原则34-35
(一)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安全性34-35
(二) 凹凸设计坚持人的舒适性35
第二节 应用举隅35-40
一、室外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5-38
二、室内建筑空间应用举隅38-40
第四章 建筑空间中凹凸设计的发展趋势40-43
第一节 多元化40-41
第二节 标准化41
第三节 景观化41-43
结论43-44
参考文献44-46
致谢46
篇二: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研究
本文首先将“园林意境”做为切入点,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强烈精神感受与视觉元素,结合现代空间设计趋势以及人们心理、生理和情感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室内空间所体现出的个性、生态性、人文性等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阐述了室内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园林应的关系,从而提炼出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创造的手法。进一步论证了“园林意境”对于传统美学的传承和表现具有的现实意义。深度分析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和层次结构,结合室内空间形态设计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融于自然的室内空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摘要3-4
ABSTRACT4-7
绪论7-9
一、研究的背景7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7-8
三、研究的方法8-9
第一章 园林意境概述9-20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类型9-14
一、古典园林的发展9-10
二、园林的类型及艺术特点10-11
三、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11-14
第二节 园林意境14-20
一、意境的概念——意境与园林意境14-16
二、建筑空间与园林关系16
三、园林意境的结构、文化内涵及特征16-20
第二章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构成要素与设计原则20-26
第一节 园林意境空间的构成要素20-24
一、室内空间环境20-21
二、材质21-22
三、空间色彩22
四、空间光影22-23
五、空间陈设与景观23-24
第二节 室内空间园林意境的设计原则24-26
一、功能性25
二、整体性25
三、文化性25
四、感悟性25-26
第三章 园林意境在室内空间创造的方法和手段26-37
第一节 引喻手法在空间园林意境设计的运用26-28
一、象征26-27
二、比兴27
三、提示27-28
第二节 综合运用构成要素来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28-37
一、空间形态的意境手法28-29
二、运用材质营造园林意境氛围29-30
三、运用色彩创造室内空间园林意境30-31
四、室内空间园林意境光环境的设计手法31-32
五、运用陈设与景观丰富室内空间的园林意境32-34
六、设计分析——苏州博物馆园林意境的创造34-37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37-38
参考文献38-40
致谢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