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剪纸片则不然。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正如万古蟾所述,中国剪纸动画的独特性表现在剪纸技术的特定构图风格和表现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着对中华文化的映射和传播。剪纸动画是剪纸技术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应用探索,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对剪纸动画进行革新,既是对动画创作类型的扩展,也是对民间剪纸技术的保护。发展中国剪纸动画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2、剪纸动画的发展状况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产生及进步,继《猪八戒吃西瓜》之后,中国相继推出多部优秀剪纸动画,如1959年的《渔童》、1961年的《人参娃娃》、1963年的《金色的海螺》、1981年的《猴子捞月》、1983年的《鹬蚌相争》等,均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其中, 1959年万古蟾导演的《渔童》中,较其上一部作品《猪八戒吃西瓜》在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中都有很大的突破。导演将渔童的动作设计成具有平面化的舞蹈性动作,使其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突出了剪纸特有的艺术魅力;在场景设计中,通过各种景别的交替运用,极大的丰富了动画影视视觉效果;在拍摄技巧上,使用多层景的移动,突破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全景为主的单一局面。因此,《渔童》被称作中国剪纸动画走向成功的标志。另外,1963年由万古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获得在1964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第三届亚非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导演在片中大胆引用剪纸、皮影技术,借助丰富的人物性格,呈现出浓郁的民俗色彩,被后人称为剪纸动画的代表作。剪纸动画取得的辉煌成就奠定了“中国动画电影”在世界动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国外动画的创作纷纷引用中国文化,如美国迪斯尼于1998年拍摄的《花木兰》,取材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中国故事;2008年美国梦工厂拍摄的《功夫熊猫》,从人物到故事背景都展现出中国色彩。值得反思的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动画一味模仿国外动画,而中国人尚需要欣赏国外的“中国故事”,国产动画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另外,早期的剪纸动画具有传统性、民族性的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剪纸人物表情单一,动作的转换远远不如传统的二维动画的灵活自如;另一方面,制作一部剪纸动画的过程耗时费力,需要先在纸上绘好角色、关节、背景,再按照顺序拍摄。特别是90年代之后,加之动画市场商业化的推动,中国剪纸动画面临内忧外。3、立足剪纸动画进行动画创作的未来发展条件剪纸动画是动画片本土化的重要流派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剪纸动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一定时期内步入低谷,但这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不会被历史磨灭。剪纸动画是及技术与文化于一身的艺术形式,当今剪纸动画的发展存在技术上和文化上的有利条件。 技术条件技术的改进可以为艺术创作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剪纸动画也应顺应这一发展规律。剪纸动画最大缺点是人物表情单一和动作转换呆板,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AE、flash软件和3D剪纸动画系统的出现,早期剪纸动画存在的局限性都可以弥补。flash软件是目前最流行的二维动画软件。利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制作时,需要先设置元件库,包括将设计好的角色绘制成单个元件,设定角色的正面、侧面、3/4侧面和活动关节;然后按照故事情节在背景中摆出角色动作,就可以直接生成效果,并可以及时进行效果检查和修改。与剪纸动画的制作流程相比,二者过程基本相似,但flash软件省去了剪纸和拍摄两道工序,节省了制作时间和成本。另外,flash软件利用关键帧的设置将人物表情细腻的表现出来,可以弥补剪纸动画画面不流畅的缺点,创造全新的视觉效果。AE软件相比较flash软件则更进一步。AE软件中,只要保持中心点的不变就可以使元件不产生颤动,并且在调制关键帧时,可以自动生成中间帧,既方便又快捷,相比较flash软件形成的动画作品动作显得更加流畅,并且具有艺术感。此外,浙江大学于金辉教授研发出了高效制作剪纸动画的工具――三维剪纸动画系统。该系统是在三维模型上绘制剪纸图案,并直接进行切割,然后将三维模型绑定骨骼,运用动力学驱动模型形成动画,最后渲染成二维或三维剪纸效果。该系统首次采用电脑软件进行剪纸,大大提高了剪纸动画制作的效率, 文化条件早期的剪纸动画曾经创造了民族动画的历史,然而对国外动画的一味模仿导致中国本土化动画的发展出现瓶颈。受国外动画片的影响,中国一些动画片中的角色造型趋于国外化,缺少本土特色,很多人以为外国文化就是先进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国家而言,以民族文化作为动画题材是我们的优势。在我国,已经被制作成动画片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各民族民间传说、古代寓言故事、小说、神话、传奇、谚语、童话、戏剧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给我们的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力 (下转141页)(上接第136页)广阔的想象空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作品里产生了大量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物形象。但是,如果不把角色的个性特征塑造好,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就会使人物形象显得陈旧、无趣。符合动画角色的性格是创作动画造型设计的第一原则。因此,当要设计一个动画角色的时候,首先就要了解所要设计的这个角色的身份及性格,甚至跟它相关的环境与剧情等等。《猪八戒吃西瓜》中的猪八戒形象,之所以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我国的民族传统中对猪八戒憨态可掬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将多种图形结合在一起,产生美好的理想结果,人们祈祷丰衣足食、身体健康等夙愿都可以借助剪纸表达出来。如“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有长命百岁的美好祝愿。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寓意与象征的手法,表达民间百姓对吉祥如意与生命崇拜的观念。如龟、鹤、鹿、象、龙、凤等动物代表吉祥如意。动画片利用民间美术的原始野性思维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任意发挥想象。这种思维方式更符合动画片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国内观众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对影片主题的理解。对于国外观众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是如何将这些本土的艺术造型语言转化为动画造型形象,将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创造为备受当代人喜爱的艺术形象,尤其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的动画语言,是现代动画创作者急需研究的一个课题。 环境条件中国政府的人力与财力支持也为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世界动漫游戏业产值最大的3个国家美国、日本、韩国,都在强调将大力发展动漫事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第一大动漫游戏生产国――美国的动画游戏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出口值超过传统工业出口值的23%,成为重要出口产品之一。目前,游戏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动漫游戏生产国,其动漫游戏产品出口额已超过钢铁产业的出口额。韩国是第三大开发经营动漫游戏的国家,动漫游产业成为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政治意识的变化反应的是经济发展的变化。我国政府在看准动漫这种创意产业所创造的巨大产值后,也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宏观调控,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动漫产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自2002年起到2005年底在上海、北京、大连、深圳、长沙,广州等地先后建立了20个动漫产业基地:此外还有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等众多国家动漫教育基地。这些都将促进我国动漫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出品的几部系列动画片的成功也证实了剪纸动画能够适应观众需求和市场运作,如《达达和妮妮》、《兔侠传奇》等。由此可见,中国剪纸动画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先进的制作技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剪纸动画会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长足发展。4、总结中国剪纸动画是一种艺术性与技术性相融合的艺术形式,有着辉煌的过去,在其50余年曲折的发展道路上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资源,也为中国剪纸动画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与丰富的参考价值。随着剪纸动画技术的改进、动画制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剪纸将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先进的制作工艺再次屹立干世界艺术之林。【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文档资料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及发展概述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美国动画、日本动画等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外国动画不仅挤占着中国动画的市场,其传播的文化理念也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使国产动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制作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最具潜力的即为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动画。1、中国剪纸动画的产生第 1 页剪纸动画又称剪纸片,是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技术进行人物、背景等造型设计来表现剧情的动画片,本质上说是我国多样民族艺术的艺术性产物,剪纸动画的制作过程需要先用纸剪成或刻出人物和背景,再按照剧情进行有顺序的摆动并进行拍摄,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完整的影视资料。所以,剪纸动画具有更加浓厚的剪纸色彩,屏幕中的人物虽然线条粗犷、表情夸张,但是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是1958年由万古蟾根据《西游记》情节进行改编,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该片结合了中国传统剪纸技术进行人物形象设计,并沿用水墨画表现技巧进行背景处理,在主要角色的设计上大胆采用卡通绘制与剪纸相结合,色彩鲜明,避免了剪纸的单调,成功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剪纸片则不然。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谈民间剪纸艺术的民俗文化 论文关键词:民俗 文化 剪纸 艺术 论文摘要: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 懔 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 鬓 ,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 祗 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 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 涝 ,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河南人民出版社.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湖南美术出版社. [3]孙二林.民间剪纸.今盾出版社. [4]陈竟.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5]费孝通.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谈录.江苏教育出版社.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而剪纸艺术,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地民众基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千百年来,剪纸艺术以其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
剪纸历史
剪纸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那个时候,纸还没有出现,人们为了记事方便,就在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这些载体上画一些图画,来呈现记事的内容,这就是剪纸艺术的前身。在纸张出现以后,这些创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所以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从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到了宋代,造纸业成熟,使得剪纸艺术越发普及,宋代剪纸用于各种领域之中,明清时代,民间剪纸艺术越发成熟,种类也渐趋繁多。
剪纸用途
民间剪纸的种类极其丰富,用途十分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反映他们的美好理想和愿望。
1.装饰类
每逢新年家家户户贴在窗户上以彰显喜庆热闹的窗花,为装饰室内墙壁而贴在墙上的墙花,春节时悬挂在门楣上的门笺等等都属于装饰类的剪纸,大多数含有吉祥之意。
2.礼仪类
民间婚嫁喜庆时用来装饰各种器物,庆贺新家庭的诞生,寄托美好祝愿的喜花,给人祝寿时所剪的寿花,在祭祀或节日里装饰祭品或供品的供花等等,这些都属于礼仪类的剪纸,大多数都含喜庆、祝福与祈祷之意。
3.刺绣类
我国传统的劳动妇女在她们五六岁时,就早早开始“女红”的训练,她们要学习纺织、针线、厨炊、洒扫等,而剪纸和刺绣即是她们必须掌握的技艺,她们绣花之前产生了一种剪纸门类-----刺绣花样。刺绣花样均以白纸剪成,多用很薄的白粉连纸,刺绣花样剪纸的题材非常广泛,凡人物、山水、花鸟、瑞兽等均有表现。
剪纸种类
民间剪纸在长期的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历代民间艺人们的不断创新和材料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多种表现形式,而最为常见的还是单色剪纸、点彩剪纸、拼色剪纸和折叠剪纸。
1.单色剪纸
剪纸是在单色的纸上进行剪刻,主要是红色纸,这是由于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
2.点彩剪纸
点彩剪纸选用白色的宣纸,因为宣纸易于渲染彩色。当作品剪刻完成后再点染上色,所用的颜色里加了白酒和药料,这样只要染了第一张,颜色就会自动往里渗透,并且不会向外洇开。点染剪纸的色彩丰富,变化无穷,由于所用颜色均为品色,色彩纯度高,明快响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折叠剪纸
折叠剪纸就是将纸对折或者多次折叠后进行剪刻,展后便成为一幅完整的剪纸作品,形成对称的或是以一个单元纹样为基础反复出现的图形。
4.拼色剪纸
以各种色纸剪成各个局部的形象,然后拼贴在一个画面上的剪纸艺术。
分太低了》。。。。。。。。。
艺术设计是一种通过物质表达精神的创作手段,是一个能衍生和追溯到多方面的专业集群,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行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艺术设计博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突出代表,具有象征性、平面化、装饰性、符号化等特征。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有效融进传统剪纸艺术,既可以保持艺术设计的历史特性,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又使得艺术设计在表现形式与构成手法上避免了简单、肤浅和粗糙,实现了功能需求满足和精神价值的有效统一,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欣赏价值。本文,笔者综合分析剪纸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并为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进剪纸艺术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剪纸艺术 现代设计 艺术特征
中国剪纸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作的过程,是人们长期实践积累而成的艺术精粹。剪纸艺术活泼生动的表现形式背后包含着民族的情感气质、群体意识及习俗心理,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生存的智慧与纯粹的情感。
一、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传统剪纸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中,通过对传统图形或一些极具民族色彩的元素进行提炼、改造,使视觉语言得到不断的拓展和丰富。可以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独特表现力不可复制。如,一些动画片造型、影视节目布景、 广告 招贴、插图漫画、印刷包装、书籍装帧等平面设计的领域中就活跃着剪纸艺术的影子。其次,一些雕塑设计之中也不难窥见传统的剪纸艺术元素,增加了雕塑的艺术感染力。由于剪纸艺术自身具备着地方历史文化、时代特色、民俗特色等层面内容,可以有效拓展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并丰富了艺术设计者的艺术表现形式。再者,剪纸艺术丰富了服装设计的形式及内涵。现代人在进行服饰设计过程中。不忘加进一些传统元素,以保证设计既与传统一脉相承,又能做到与时俱进。如,剪纸艺术的传统气质就得到了设计师的青睐,因而市场上很多的衣服、鞋包、被单等图案、花色等满目琳琅,应有尽有,这些图案及花色上均不难窥见剪纸艺术的踪影。因此,剪纸艺术在服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或借鉴。
二、现代设计对传统剪纸艺术的创新应用
1.有机结合剪纸功能与特征。
现代设计形式繁多、内容丰富,涉及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传统简单的、视觉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基于此,辅以现代设计历史内涵和精神灵魂意义重大。因此,现代人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传承剪纸艺术的特征,保证其功能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人们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变换剪纸艺术的构成手法及表现形式,有机结合剪纸功能与特征。
2.实现“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效统一。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开拓、创新是摆在现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剪纸艺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为现代人欣赏与接纳,并有效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是值得思考的一道难题。纵观世界艺术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毕加索,还是马蒂斯都曾经尝试着将中国的这种民间传统剪纸艺术渗透到艺术创作过程中。因此,剪纸艺术的魅力及价值是无可替代的。现代设计师要保全这一份艺术精髓,必须发挥丰富的 想象力 、培养创新精神、捕捉创作灵感,使得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以一种更为恰当的姿态存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
3.运用和发扬剪纸艺术语言。
无论在哪种设计中融进剪纸元素,都应该对剪纸艺术语言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通过刀工长短、大小、曲直、粗细、疏密、顿挫、刚柔及参差变化等,将剪纸的生态美、朴素美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相反,粗细均匀、整齐划一的现代数字化有时则表现得不伦不类。此外,现代设计在融合剪纸艺术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将剪纸艺术语言有趣地展现出来,保证文化内涵的象征性、符号化。在设计过程中,剪纸元素的文化意境只有通过语义学、符号学角度去表现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好设计。避免单纯运用形似元素,有效展现深厚文化底蕴值得深究。
4.创新与发展传统剪纸艺术。
现代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应该积极进行剪纸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发展方式应该尽量多样化。设计师在选择材质和颜色的时候,应该选择色彩鲜明的彩色剪纸制作现代剪纸画,在设计过程中,避免受传统剪纸模式的局限,坚持选用质地坚硬、寿命较长、厚度较大的艺术纸。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保证制作出来的剪纸画具有独特磁性,可进行重复粘贴,这样就跟现代人生活需求较为接近。剪纸是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可以辅助设计出多维、立体、灵活的作品。以艺术家夏阳品为例,夏阳进行长期的海外创作,而其本身偏爱中国文化传统,因而他巧妙借助西方媒介,将中国民间艺术和艺术精神生动、全面地演绎出来,两者的有效协调,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富含现代感。他将剪纸元素穿插拼贴到文人的画作构图之中,绚丽多彩的形式之下却保持着质朴天真的本性。
三、结束语
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应该相辅相成,剪纸技术的渗透可以保全现代设计艺术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而现代设计的发展和创新,又促使剪纸艺术的发扬与传承。因此,加强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吴俊,丁倩倩.剪纸艺术在礼服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2:03.
[2]胡梅芳.民族服饰要素与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62.
[3]易心,林曦.民间剪纸艺术图形的象征意义及其造型规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内容摘要]本文对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措施 。力求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更能适应不同的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描体系,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与提高设计专业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素描;教学模式; 教学 方法 ;改革;创新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现状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专业发展太快而导致师资队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致使大量既无学校教学 经验 又无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校应届 毕业 的研究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进行一线教学工作,他们以书本知识直接去面对新进入高校的专科学生或本科学生,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改革滞后
在相当长一个阶段,设计素描教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平面构成和图形创意联系非常密切的构成性和创意性的设计素描形式,但这种单一的设计素描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每一个设计类的设计基础教学。众所周知,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经对绘画艺术的素描形式进行了改革,创造了针对 国画 、油画、版画等不同绘画形式的不同素描方法,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在设计类专业出现的初期,无一例外的沿用了绘画素描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设计基础,来解决设计中的基本造型、基本结构和空间等在设计中要运用的基本要领和元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学模式无可厚非地对当时的设计教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整个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日新月异,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么多的设计门类和设计专业还是采用以往的单一的设计素描教学形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忽视了设计学科不同专业的指向性的教学形式并不适合每一个设计专业。正如在 体育运动 中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只是所有的体育项目的通识基础,每个门类的运动还有自己这个项目的特色基础训练,如 篮球 需要练习运球投篮, 足球 需要练习颠球、射门等。由此笔者提出,当今每一个不同的设计门类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在这里我们权且称之为专业素描,也就是逐步与每个专业密切相连的专业设计素描。例如我们已经建立起的影视动画卡通艺术的卡通素描等。
3.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 创新思维 能力差
我国素描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沿袭俄罗斯体系与欧洲传统学院派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技法,强化造型能力,却缺少创造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素描较传统素描而言,其主要任务不再是再现客观对象,而是发现和表现对象。对于设计师来说,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远比娴熟的技艺更重要。目前国内一些设计类院校已做了一系列调整,提出设计素描的命题,但大多数设计素描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素描的教学模式,没有和设计类专业的专业特点相结合来开发学生设计思维。
二、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措施
笔者就艺术设计的设计基础 教育 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早在2007年就提出来必须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总结 ,笔者今天再次提出:现在大多数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只具有一种通识性,而缺乏与每个设计类专业相匹配的设计素描教学内容,因此必须建立适用于不同设计专业门类的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体系。那么怎么通过专业特点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设计素描呢?这是我们从事设计基础教学的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1.建立一门通识性的基础素描课程支撑后续的专业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教学应从自然到素描,然后再进入设计的连续的整体,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对自然与素描的型及设计因素做专门系统的研究,着重培养学生准确的造型能力与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使基础与专业接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递进式地进行教学。
2.创建与专业教学相对应的多元化专业素描教学体系和教学环境
各个不同类型的艺术设计专业还必须建立一套与自己这个设计学科相适应的专业设计素描,着重训练学生与自己所修专业的基础性的内容。虽然这类专业素描的训练有可能与某些课程相交叉或重合,但是建立一套与各个门类艺术设计专业相适应的专业素描体系已刻不容缓。艺术的多元化发展需要教学多元化,更须注重艺术实践教学环节。例如产品造型设计的专业设计素描可以多采取以结构造型为主的素描训练形式;视觉传达和广告设计专业可用以创意素描为主题的训练形式;室内空间设计则应以大量的研究透视和装饰性的设计素描为教学方向;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大量地进行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素描为设计素描教学主题。这类教学不一定非要在室内完成,可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去,加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家具设计专业除了研究传统的装饰素描外,还要让学生更多地研究物体的构成结构、结构的隼接等方面。
3.着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设计素描教学应以“为设计服务,为人服务”为出发点,结合不同艺术设计专业所需的思维、观察能力与表现方法,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创造能力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多种思维将设计意识与创新能力融入训练过程中。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形体、结构、空间、材料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究素描本体形式语言、审美表现,以及从视觉特征、效果、传达的感受认知中探寻自我个性的追求和探索的能力;同时通过创作实践活动开发学生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结语
总之,高校设计基础课教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坚持以设计观念为指导,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建立更能适应不同的设计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素描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与提高设计专业能力奠定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林家阳,冯俊熙.设计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源.从设计的角度学习素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李富莉.设计素描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探索.大众文艺,
5.刘树龙.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刍议.新西部:下旬•理论,
6.罗琴.优化设计素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若干思考.文艺生活:中旬刊,
艺术设计博士论文相关 文章 :
1. 展示空间艺术设计研究论文
2.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3. 论艺术设计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论文
4. 提升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养研究论文
5. 论艺术设计与仿生学论文
目前它的发展状况一般。还需要人们积极地进行传承和保护。
270 浏览 3 回答
188 浏览 3 回答
152 浏览 4 回答
354 浏览 3 回答
329 浏览 3 回答
323 浏览 6 回答
315 浏览 3 回答
268 浏览 2 回答
202 浏览 3 回答
138 浏览 6 回答
115 浏览 2 回答
334 浏览 4 回答
131 浏览 3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
160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