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初稿的编写要坚持存真求实,科学客观;体现时代特征,突出地方特色;以类系事,横排纵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体现规律,述而不论;以事系人,生不立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重视经济,注重人文,更要重视资料的收集。
在资料收集齐全之后,要反复熟悉资料,反复熟悉篇目。
做到胸有成竹,先编什么,后写什么,编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文体:
地方志的文体,采用规范化的语体文。
文字表述要科学,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避免文学描写,词藻堆砌。
避免文言文、白话文夹杂,比如:“简而言之,地方志者,地方之全史也。”
二、体裁:
方志体裁是记述体裁,古人所说:“述而不作”,“不作”就是不作直接评论,寓观点于叙事之中。
上届编修《中江县志?人物传》 *** 列45人,其中有专家、学者、廉吏、革命烈士、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但也有劣迹昭彰的谢百城、曾望尧、吴贯之、刘庆刚等4人,详记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寓“惩恶扬善”于《人物传》中。
再如《谢百城传》:写了他先期加入中国同盟会,继又参加中华革命党,后又在靖国军石青阳部作顾问,任过蒋介石总司令部咨议、国民 *** 蒙藏委员会秘书、中央立法委员会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谢与阎锡山研究攻守策略,刘邓大军进入川东,谢回中江召开8次参议会,与当时的县长彭心明、县党部书记曾望尧等,组织4个临时警察中队,购买电台、枪支,全县分9个临时游击区,9个指挥所,抵抗解放中江。
中江解放后,潜逃成都,后逮捕归案,依法处决。
通篇找不出评论的语言。
但读者读后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特别在此文最后用“依法处决”4字,画龙点睛地给他客观地作出了评论。
三、行文:
行文就是组织文字表达意思。
如何表达,概括地说,就是严谨、朴实、简洁、流畅、准确等五个方面。
1、严谨:严就是严密,谨就是谨慎,严谨就是尊重客观实事,实事求是。
对历史事实不作任意拔高,也不作故意贬低,更不能笔下生花。
要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去展开,恰当记述人物和事件。
其次,一部志书,人、地、物名、时间和数据是大量的,最容易发生错乱,因此要认真核对,做到有凭有据,准确无误。
再次,语句要鲜明易懂,不宜用语句含混、数量不清的含糊词语,例如:“面貌一新”、“圆满结束”、“逐渐恢复”等。
臆测性的词,也不可用,如:大概、可能、估计、极其、特别、差不多、最、很等。
更不能用笼统的时间概念词,如:近来、近期、以前、很早、目前、至今、曾经、早些时候、当时等。
简称用语第一次要写全称,夹注简称。
如:“三反”、“三支两军”、“三中全会”、“ *** ”、“生资公司”、“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就是“三反”的全称。
支工、支农、支商、军管、军训是“三支两军”的全称。
不先写全称,年深日久,后人无法看懂,不知所云。
用语要贴切,表达要准确,方志语言的严密,虽不象写论文那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但必须准确地反映和表述客观事物的逻辑联系。
方志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用语必须概念明确,毫不含糊。
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歧义丛生,这是必须努力避免的。
2、朴实:朴实是志书语言风格的基本要求,语言要朴实无华,淳美自然,在行文中要摒弃浮辞,不堆砌词藻,不故弄玄虚,不用描写、夸张、渲染等修辞手法。
如:河北省新编《井陉县志》叙述聂荣臻救日本姑娘的故事,全文是:“一九四O年八月二十二日,聂荣臻司令员派洪河槽民兵李北堂,将在西王舍救出的2名日本小姑娘(一九八O年得知是美穗子姐妹)送往井陉车站转交日军。
”全文共64字,把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经过和结果交待得清清楚楚,无一点描写和夸张。
方志学家提出,不要偏尚文辞,不要妆点名胜,不要浮记功绩,不要文史混淆,不要舞文弄墨。
地方志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完全用事实说话,靠资料翔实可信而发挥功能,不能象文学作品那样使用描写、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
也不能象写论说文那样使用设问、反问等手法。
在地方志中滥用修辞,将会失去地方的语言特色,影响志书的科学性效果。
3、简洁:志书语言要科学,做到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要多,该说的,一句也不要少。
句无冗句,章无赘言,不枝不蔓,不转弯抹角,做到要言不烦,文约事丰。
文贵精、不贵多。
一九八三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时指出:“地方志应做到详细,同时也应做到简略。
所谓详细,指它所应讲的方面都讲到了。
所谓简略,就是指每个方面的说明要像打电报、编辞书那样精炼,要惜墨如金。
”举个例子:有两个人同是给远方的弟弟打电报,说是他的父亲病了,要他弟弟迅速回家的事。
一个写的电文是:“父亲的病很重,你快快回来”。
另一个写的电文是:“父病重速返。
”意思都一样,一个写了11个字,一个只写了5个字,字多的比字少的多花一倍多的钱。
这就说明文字简洁的重要,同时也说明,文字表述必须经过提炼,犹如矿石经过冶炼捶打,才能制成各种器物一样。
用文字来表达命意,经过炼意、炼词才能成为文章。
对于收集的资料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经过核实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的语言要做到“词达而已矣”。
于事无补的冗词赘句,要舍得忍疼割爱。
志书的行文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意尽则止,不要啰唆。
围绕主题,不枝不蔓,多用短句,少用关联词语。
例如:“如果、那么、之所以、……因为等等。
多用短句,同时也要做到长短句的平衡。
总之,文字要简洁,要精雕细刻,在炼字、炼词、炼句上狠下功夫。
4、流畅:志书语言的流畅,是指志书语言的连贯性,读起来很通畅,段与段之间意思要连贯。
在每一段落中,句与句,词组与词组相互连接,一脉相承,前后贯通。
志书最常见的段落、层次有三种关系:①递进关系;②并列关系;③时间先后关系。
重点理顺各段落内部词句之间的条理性、逻辑性。
通俗地说,即一段话里哪句先说,那句后说,不要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前言不答后语。
志书的语言流畅,要尽量避免使用拗口的词,选词造句要顾及音律,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音调和谐,看起来舒服,听起来悦耳,一个节奏上下贯通,左右合拍,音调和谐,富于变化性,又有节奏感。
5、准确:准确用语是志书的生命,含糊不得。
行文中一律用第三人称,不得使用我省、我市、我县、我区、我乡或本省、本市、本县、本区、本乡,一律要用全称。
区域性概念的名词也要准确运用,如:“全市”、“市区”,全市包括城区、远郊区和所辖县(市)。
市区包括城区和近郊区,不包括远郊区的所辖县(市)。
忌滥用形容词、副词、能愿动词、判断词和假设文词。
不使用因为、由于、只要、只有等因果复句和条件复句。
也不宜使用希望、望、能、能够、可能、会、应、应该等能愿动词。
再如“解放前”、“解放后”的用法都属于概念不清,解放后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些语意含混、交待不清的词要尽量避免,如:“有人认为”、“多数人认为”、“由于种种原因”等。
还有一些词语是 *** 名词。
如“组织上”、“上级”、“贫下中农”等。
志书行文要是什么组织就是写该组织的全称,是哪级就写哪级,是哪级领导就写哪级领导。
不能笼统的说某人是贫下中农,家庭出身应该写清楚,是贫农就是贫农,下中农就是下中农。
对概念不清楚的时间代名词,要避免使用。
如“今年”、“明年”、“明天”、“本月”、“上月”、“最近”、“过去”等。
还有如:“七、八年”、“三四天”、“三年多”、“五年前”、“三天以后”等。
四、书写:
文稿书写要整洁,内容要完整,用字要准确。
1、文字书写,一律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层次清楚、标题醒目,全书的篇、章、节、目四个层次,篇与篇、章与章、节与节是并列关系。
篇辖章,章辖节,节辖目,均以事命题,标明顺序号码。
篇、章、节冠以第一、第二、第三与标题同占一行,居中书写。
序码与标题之间适当空格。
节以下的目是否要加序号,根据内容来确定。
2、数字书写, *** 数字可按照统计局统计使用的数字和单位。
必须使用汉字数字的一律使用汉字书写。
定型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如“一律”、“一方面”、“十滴水”、“三叶虫”、“四季豆”、“星期三”、“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一二O师”、“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十月革命”、“十一五规划”、“五路一桥”、“七上八下”、“第三季度”、“第四方面军”、“十七届一中全会”等。
非公历记年一律使用汉字数字,但要用 *** 数字括注公元。
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民国五年(1917年)等。
表示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的,如“五四运动”、“七七事变”、“六一儿童节”、“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
3、引文注释:在文中注释的称夹注。
在页末注释的称脚注。
脚注一般来用①②③……标注符号。
在文中引文要注明出处,如:《农业合作社问题》见《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73页。
又如周恩来:《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见(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39页—442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等。
4、标题:地方志的标题,力求简明准确,以事命题,避免雷同,标题以名词或词组,或短语构成。
①不写教科书式的标题;②不写通讯报道式的标题;③不写工作总结式的标题;④不写章回小说式的标题,不写广告或指示性的标题。
标题是纲,纲举目张。
五、十忌
1、忌写新闻报道式:新闻是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它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
多数以倒叙的方法,先述结果、后叙事实。
通讯比消息更详细、形象,报道生活中的典型,表现方法除叙述外还可描写、议论和抒情,而方志则要按时序叙述,最忌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
因此志书不能采用新闻文体的三段式(导语—主体—结尾)。
2、忌写汇报总结式:志书行文切忌写成工作汇报或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是一种应用文体,一般要介绍基本情况,简述工作过程,列出成绩和取得的成绩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概括经验教训,提出努力的方向等。
方志也要反映经验教训,但记述成败得失、经验教训,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都寓于事实的记述之中,让读者去归纳。
3、忌文学描写:有一部县志的《文化志》对当地一座新建的公园这样写道:公园……以“春”字作为全园主题,展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春回大地之意,定园名“留春苑”。
……人们扶老携幼涌向新园。
“留春榭”倒映在云影波光中,与湖面上的荷花灯交相辉映;湖心有“集翠亭”,沿岸有“闰泽亭”、“寄畅亭”……。
“梅岭”、“桃峰”傍城垣逶迤起伏,巧夺天工……。
这完全是一篇散文,格调与志体不合,文中的“春回大地”、“云影波光”、“交相辉映”、“逶迤起伏 ”、“巧夺天工”,完全是流金溢彩的语言,反转掩盖了“留春园”的真实面目,志书是用朴素语言,白描记述。
4、忌穿靴戴帽:志书的行文, *** 靴、不戴帽。
我们常见的工作报告,一开头就先戴帽子一大堆。
如:在中央、省、市的领导下,在某某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在某某的支持下,然后报告相关内容,结尾总是穿一套靴子:“我们在某某旗帜下,取得新的胜利”或“我们的目标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高举某某旗帜,奋勇前进”等等。
5、忌记流水帐:志书是著述,不是帐薄,是通过编纂史料,把断限内的事物揉合在一起。
一方面采用记述方法,以时序为主线,能看出事物的演变过程及其来龙去脉;一方面记述重点,突出规律,防止挂帐式的记述。
有个县的县志,在《政治篇?公安》章中有个条目叫“严打”斗争。
该条目从续志的上限至下限,逐年记述春秋两次战役中的若干次专项治理,出了多少警力,打掉多少犯罪团伙,抓获多少各类犯罪嫌疑人,缴获非法枪支、管制刀具、收缴毒品和赃款、赃物的数量,年年作流水帐式的记载。
读起来千篇一律,毫无重点,犹如嚼蜡,惹人心烦。
6、忌画蛇添足:志书的原则是“述而不论”表明观点不靠议论,而是靠史事说话,更不能引证马列、 *** 著作,引证名人言论或科学上的定理、定律来做论据。
要对客观状况的是非功过、得失、兴衰、经验、教训等寓褒贬于记述之中,通过大量确凿的事实,让读者从中得出结论。
7、忌空发议论:志稿的编撰,力戒夹叙夹议,空洞无物。
如某县的《人口志》中有这段记述:“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在大规模开展计划生育以前,并未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加之,“重男轻女”、“传宗接待”、“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旧观念的影响,对县内开展计划生育,对控制人口增长,极为不利。
”这种记述纯属议论性的语言,空洞无物。
用各地的共性来代替本地特色,离开本地特色之本而不着边际的空发议论,是志书的大忌。
8、忌以志代教:志书不是教科书,不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如某县志《文化志》在记述“民歌”一节中有这么一段记述:“……民歌,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用以表达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演唱者用它抒 *** 怀,减轻疲劳,丰富和活跃劳动情趣和气氛。
民歌大体分为山歌、小调和号子三类。
山歌有高腔和平腔之分,节奏自由,音调悠长,音程跳度大,较多使用延长音,高亢婉转,豪放粗犷。
小调流行城镇乡场……。
”这么一大段文字完全是传授民歌知识,近于音乐学院的讲义,缺乏史料性,更没有地方性。
有的志书,在记述具体事物时,先要作一番名词解释。
如《土壤》记述黄壤土,是石灰岩、砂岩、页岩、变质岩和第四代砾石层粘土等,经冰水堆积,在亚热带气候下发育而成。
又如:检察院是国家法院的监督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
把志书当成教科书,当成名词解释的词典,根本不是志书记述具体史事的内容。
9、忌溢美拔高:志书语言,就是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不拔高,不溢美。
如有的志书记述产品,爱用国内首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经济实用、具有多种功能,远销多少国家和地区。
记地区离不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记人物则从小如何如何,死后还“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记领导爱讲“事必躬亲”,说领导讲话时必加“重要”二字,如此等等。
10、忌故弄玄虚,有的志稿,往往引经据典,空谈原委,看似高深,洋洋洒洒,实则全是水分。
某县《政法志》中写,“警察”则追溯到“源于姬周司市之职”;写“司法”则从商君立法说起。
写公路先写“周道如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越时而书违反修志章法。
县志编写除上述之外,修志者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学点逻辑学、语法、修辞。
逻辑学管的是对不对,语法管的是通不通,修辞管的是好不好。
用好标点符号也很重要,标点符号用不好,也是会影响志书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