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略和思想。
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意在达成宗教、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这类行动一般由非政府机构策动。
在刑事法律上对恐怖主义的定义都不一致,有些定义还将非法的暴力和战争包括在内。一般来说,犯罪组织以相似的手段来勒索保护费或执行沉默守则并不被视为恐怖主义,不过如果由具有政治动机的组织来实施这些行动也有可能被视为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一词带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其精确的定义便更难以辨识,从学术研究上可以找到多达100个恐怖主义的定义。
恐怖主义的概念具备争论性,因为国家当局可用以将政敌或其他对手非法化,从而使国家武装部队可理直气壮地打击敌人(这种武力行为可能会被敌国描述为恐怖活动)。
恐怖主义由广域的政治组织实行以达成他们的目的,这些政治组织包括左翼及右翼政党、民族主义团体、宗教团体、革命分子及当权的政府。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他们会不惜肆意向非战斗人员使用暴力来为团体、思想或个人争取注意。
扩展资料:
相关的名词还有:反恐怖主义
反恐怖主义是为了和平,保护平民,政府组织对抗恐怖分子的行动,联合国有反恐怖主义委员会。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恐怖袭击以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通过第1373(2001)号决议。该决议的条款规定所有国家应把协助恐怖活动定为犯罪,制止资助恐怖分子,不给予恐怖分子安全庇护,并交流有关策划恐怖袭击的集团的信息。
同时成立了由15名成员组成的反恐怖主义委员会(反恐委员会,Counter-Terrorism Committee -- CTC),监测该决议的实施情况。委员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各国打击恐怖主义的能力。但委员会不是一个制裁机关,也不维持恐怖组织或个人名单。
反恐怖主义委员会由安全理事会所有15名成员组成,分为三个小组委员会。现任主席是2005年4月开始任此职务的丹麦常驻代表埃伦·玛格丽特·洛伊大使。
现任副主席每人领导一个小组委员会。他们分别是:秘鲁常驻代表奥斯瓦尔多·德里韦罗大使;希腊常驻代表阿扎曼蒂奥斯·瓦西拉基斯大使;以及卡塔尔常驻代表纳赛尔·阿卜杜拉齐兹·纳赛尔大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恐怖主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恐怖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