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摘要:全新的表格输入法,将凭证模块和报表模块相结合,实现凭证数据的高速输入;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将制造成本核算报表化,1举实现成本核算全通用,从而解决了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1个最大难题;开创了分组核算,从而提供比总分类更概括、更综合的核算指标等⑧大部分内容,构成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框架。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1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wu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1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1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1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1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1账簿数据1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wu。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1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11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1、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1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1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2、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wu能为力的。如工资1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1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wu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1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1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3、主控模块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是1个复杂的系统,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它进行层层分解。最高层若干模块是主控模块,它们体现了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系统风格,其模块结构的划分标准是否科学将影响会计软件的整体质量。科学的模块划分标准有助于获得标准化、通用化,甚至是全通用的主控模块结构。按功能和数据处理流程划分是电算会计模块划分的两种主要标准,它们各有优缺点,只采用其中任何1种标准,都会显得美中不足。如果以数据处理流程为主要划分标准,将各模块重复的内容抽出来,再按功能划分,就可以扬长避短,进而获得全通用标准化主控模块结构。 这是1个全通用标准化的主控模块结构,适合于任何1个会计主体的电算会计,并能实现强大的核算功能。这些核算功能主要包括:加工中央数据,实现双轨核算制。并为适度的反记账和反结账奠定坚实的基础;结合采用主辅核算,既能满足传统编码内会计核算的需要,又能进行更详细的编码外核算;报表模块全通用,不仅能加工各种实时核算和随机核算报表,而且结合编码技术可实现成本核算的全通用。
第一篇是黄英的吗??我都找到了,怎么给你??
会计学术论文提供一些参考主题,以供参考。 一,会计(包括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金融衍生品的 1.工具及2粉饰行为的财务报表和预防 3.在会计欺诈的预防和治疗_ 4.思维会计诚信问题上的会计职业道德 6.在会计国际化与民族化 7.在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和 5.讨论它的实际应用 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使用 9.相关性和会计信息的协调可靠性破产 11.研究的公允价值计量 10.一些财务问题财务会计 12.在提高财务报告 13.在业务分部信息披露 14.中国证券市场研究 15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会计信息公司治理的质量 16.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 17.报表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探讨 - 18.中国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初步 19 。现金流量分析 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报告 21.讨论合并 22值表的应用在中国勘探论上市公司23中期报告 24.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对策目前的财务报告模式面临 25.研究表外融资的会计问题 26.限制和改革现行的财务报表上的资产减值会计 27.讨论28.收益管理 29.研究公司债务重组 30.网络会计问题的探讨 31.绿色会计 32.环境会计问题 33.责任会计现代企业制度 34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 35.人力资源知识经济 36.若干问题的研究模式综合收益的条件下,占 37.在企业资产重组的会计问题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 39.研究战略成本管理的制定和应用 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讨论 42.研究企业集团的 40.内部结算价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44. 46.会计监督 45.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会计问题 43.责任评估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对于企业 50.“企业会计制度”创新 51.中国加入WTO的新会计制度BR> 47.企业资产重组评估 48.思考整体评估问题 49.影响面对占 52. XX国际比较标准的挑战(例如:比较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新旧债务重组准则 53.比较与企业的影响54.研究无形资产会计问题 55.萨宾纳斯 - 奥克斯利法案的影响占中国 56.回顾与反思资产的概念57.规范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比较分析会计 58和选择会计政策的 BR> 59.若干虚拟企业的财务会计问题讨论 60.无形资产会计知识经济讨论 61实证会计理论与在我们两方使用 二中,金融管理(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MBO的讨论 2. MBO的影响在财务和信息披露 3.在LBO 4.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5.预防投资组合理论和金融风险 6.代理理论和财务控制 7.金融市场和企业融资 8.在市场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 9.西方企业融资结构的条件 BR> 10.在我们的融资租赁 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12.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上市公司的 13.质量获利 14.有关债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15.股利政策 16.影响下 19.选择现代企业财务在知识经济中的财务分析并购的 17.独立董事独立性的 18.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21.探讨 - 22中国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 - 上市公司并购 23.研究债务问题 24。战略研究财务公司介绍,25财务公司经营策略探讨 - 26.资本管理的思考 27.创业的资本运作和管理 28.风险投资 29.研究的运行机制金融问题资产的企业重组 30.研究管理会计问题资产重组中的财务决策 31.企业兼并 32.融资并购选择 33.战略与支付(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4.研究股票期权问题 35.结构和公司治理 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7.国际税务规划研究融资 38.税务规划跨国企业 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 40 XXX税(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 42 WTO中国的税务会计与展望 43后中国加入WTO的挑战面临的财务管理 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等话题的影响,请参考以下网址: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国内外研究状况其实很好写。。 你的毕业论文会有20个以上国内外的参考文献。。你写的论文题目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国内研究的现状就是你要详细介绍你的20个国内参考文献的主要思想以及作者所用的一些方法,现在该论文对你所研究课题研究到哪一个程度了。。每个文献你都介绍一下,就行了。。。 国外的研究状况一样也是这么写。。。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至于具体论文怎么写,在网上参考一下吧,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写。。。。开题报告的严格程度不如论文,不必要花很多时间,可以把时间用在毕业论文正文上。。。。手打。。。。如有帮助,请采纳!!!如有不懂,可以继续问。。我也是去年写的论文。。优秀通过。。。祝你好运。。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对于加入世贸组织不久的中国而言,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乃至我国入世战略的实施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方便易行、见效快的强有力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愈来愈频繁地付诸实施,矛头直指我国大宗出口产品,使中国成为“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致使中国许多产品无缘进入国际市场。本文通过介绍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剖析其基本特点,适时提出可操作性应对对策,力求对积极推动贸易和环境的良性互动起到一定的舆论作用。当前,认真研究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深入把握其形成和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一项亟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加强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付对策的研究已显得尤为必要。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发展,以及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递减,各国的贸易壁垒的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变化,绿色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新形式应运而生,并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研究破除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条例对本国出口产品影响的办法,我国有关部门和众多专家学者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采取的相关应对措施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我国质量认证和环境保护部门正在抓紧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在我国的实施进行可行性研究,并试图通过行政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同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贸易壁垒。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五个方面探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影响及对策。 第一章主要阐述绿色壁垒的涵义。 第二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一)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主要从三方面介绍我国出口产品遭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一)我国环保意识淡薄,绿色经济观念缺乏 (二)我国环境标准过低 (三)企业认证意识低下,认证能力薄弱 第四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对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二)对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主要从四方面介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二)大力开发“绿色产品”,积极发展“绿色市场” (三)推行国际环境标准制度,适应世界潮流,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贸易壁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年12月学生论文选题,2008年元月毕业论文任务书下发。 年2月-3月为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学生在3月底前将开题报告通过E-mail的形式提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年5月7日学生提交论文初稿。 年5月15日由学生,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5月底前交至系办公室。 年5月30日前提交论文定稿(包括电子版),学生在每次与指导老师交流之后需要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在论文定稿后交至论文指导老师。 年6月9日-6月13日组织学生答辩,具体答辩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 董长德.《企业如何实施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实用指南(修订版)》.第2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P134-140 [2] 杨永华.《突破绿色壁垒—ISO14000标准实务》.第1版.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P11-21 [3] 余永定和郑秉文.《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第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P589-595 [4] 万后芬等.《绿色营销》.第1版.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P231-237 [5] 赵春明.《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P194-264 [6] 张汉林等.《国际化竞争—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1版.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P63-66 [7] 任泉和任颖.《WTO规则与应对方略700问》.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51-52,P362-363 [8] 白津夫.《WTO理论与实务》.第1版.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P81-92 [9] 白光.《世贸冲击波—入世后中国与WTO规则的冲突与对接》.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P394-396 [10] 李左东.《中国对外贸易教程》.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P356-361 [11] 聂微和蔡东瑞.《突破绿色壁垒—家具企业实施ISO14001实务指南》.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年:P3-11 [12] 赵平立等.《ISO14000环境管理保证体系认证指南》.第1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P233-236 [13] 大卫•格林纳韦.《国际贸易前沿问题》.第1版.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 社,2000年:P78-82 [14] 伯纳德•霍克曼和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第1版.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P110-115 这只是我写的内容,格式应该是从你们学校网站上下载的,另外,每个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不同的,还是要听你指导老师的意见
摘要:税收筹划是一个被现代社会、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经济行为,其具有合法性、筹划性、前瞻性和目的性。作为财务管理的手段之一,这一筹划行为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经济运作中,并通过特殊的途径来服务于企业的总的发展目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税收筹划工作提出了初浅的认识与探讨,与读者共勉。关键词:财务 税收筹划 企业一、对税收筹划的认识(一)税收筹划理念目前,世界上尚无对于税收筹划的权威、统一的概念,美国南加州大学.梅格斯博士在他与别人合著的《会计学》一书中对于税收筹划的定义是:“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的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减少缴纳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筹划,主要如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来采取租用还是购入的方式,以及交易的时间”。笔者认为,这一定义明确解释了税收筹划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实施的对象的多样性,但是没有突出税收筹划的合法性这一前提,在对多样性的说明中也略微单薄了些。由于税收体制的不同,在我国,税收的种类繁多,课税对象定义复杂,税率也多种多样,因此税收筹划不仅仅可以体现在所得税这一环节上,如果只局限在这一项税种上,就大大的缩小了筹划的范围,不能够充分的达到筹划的目的,同时也不利于这一学科自身的丰富与发展。我国学者盖地著《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一书是这样概括税收筹划的定义的:“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法人,自然人)依据所涉及到的现行税法(不限一国一地),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运用纳税人的权利,依据税法中的‘允许’与‘不允许’,‘应该’与‘不应该’以及‘非不允许’与‘非不应该’的项目、内容等,对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谋划和对策”。这一定义比较完整的概括了税收筹划的各种特性、适用范围及实施中与偷、漏税的区别和敏感的界限,即使它合法性,筹划性,前瞻性,目的性等四个基本性质,再如西南财金大学经济学博士刘蓉编箸《税收筹划与案例》一书中这样定义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中充分考虑税收因素,通过对各项决策中不同纳税方案的经济后果的估算和综合衡量,系统地对经营、投资和理财行为做出事先的筹划和安排,以尽可能地节约纳税成本,使税后收益长期稳定增长的一系列活动。”鉴于税收筹划存在着以上几个基本性质,所以,这是一门较前沿、较复杂的学科,同时,也就注定了这一学科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会存在其特殊的适用性和问题。(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纳税人要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纳税成本最低化的目标,一般有三条途径:偷税、避税与税收筹划。对于税收筹划,很多人的认识还只局限在利用现行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缺陷来达到少纳税款的目的,甚至于在某些人眼中,税收筹划等同于偷税或避税。其实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之间有本质的区别,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于合法性上。偷税或多或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现行税法规定的,或者是有悖于法规导向的,因此法律对于此类的行为也有相关的惩罚措施,而对于税收筹划,由于其建立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会存在有违法的风险和相应的被处罚的风险,而避税是处于偷税和税收筹划之间的一种“过渡性”贬义概念,它处于违法与合法之间的“灰色地带”,它既不违法,也不合法,我们只能姑且称为“非违法”,它“通常表示纳税人通过个人或企业活动的巧妙安排,钻税法的漏洞、空白和缺陷谋取税收利益”。政府因此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反避税”。其次,从目的性上来讲,一般的偷税只将眼光局限在短期内的税额减少上(由于其存在违法的风险,现行法律对此也惩罚严格,所以一般此类行为都只是短期的),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利益,例如,一旦被税务机关查出有违法现象,尽管接受了处罚,但日后也会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注意”对象,这对于企业自身形象和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对于大多数偷税的企业管理者,一般是不会考虑这样的成本支出的,但对于一个注重长期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这样的隐性成本通常影响是巨大的,明智的管理者不会使企业面临这种风险中。避税在很大程度上是钻税法的漏洞,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避与堵的斗争中,企业的法律意识会不断提高,税制也会不断完善,因此避税的存在是完善税制必须经历的过程和付出的代价。第三,从科学性来讲,偷税的行为一般是发生在经济事项发生之后,且由于目的明确,通常不会考虑各种减税方法的全面权衡,只注重用哪种方法可以达到最小的税负,完全不具有税收筹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具体区别列表如下:项 目 偷税 避税 税收筹划 性质 违法,不合理 非违法,不合理 合法,合理 发生时间 纳税义务发生之后 纳税义务发生之中 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后果 1损失(金钱、声誉)大2对微观有利3对宏观无利 1只能获得短期经济利益2对微观有利3对宏观无利 1能获得长期经济利益2对微观有利3对宏观有利 政府态度 坚决打击和惩罚 反避税 保护、鼓励和提倡 纳税水平 低水平(愚昧者) 中等水平(精明者) 高水平(智慧者) 发展趋势 越来越少 越来越少 越来越多 二、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税收筹划应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长期目标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管理核心,其进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死存亡。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目标一定与其自身发展的目标、战略是一致的,其作用的形式与内容也是必须服从与企业总的战略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类型、行业、性质的企业,其根本的发展目标一定是:收益最大化。这里面又包含着符合每个企业不同需要的:利润最大化、资本回报率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等等。而税收筹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笔者认为,税收筹划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分支,是其一项作用的手段,它们共同服务于企业总的战略目标。站在财务决策总体的高度,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不能只考虑纳税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决策的实施所引发的其他非税因素的变化,进而对企业整体利益产生的影响。但是,有些时候,总的战略目标——即利益最大化可以由几种途径去达到,例如减少税收成本或增加经济效益,而对于税收筹划来说,这些途径在实施的时候会遇到效果不一致的情况。因为有时纳税成本的降低不一定能带来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如果片面追求纳税成本的降低反而导致企业整体利益的减少。这时,只能选择整体利益最大但纳税成本不一定最低作为降低纳税成本的目标。目的的不同决定了税收筹划方案的选择,因此也就限定了实施效果,通常情况下,税收筹划应该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一致,否则容易走入片面性的误区,这是决策者们需要注意的。(二)税收筹划时要考虑对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影响还要特别在这里说明的是,在考核税收筹划的成果时有两个不同的概念:现金流出量与缴纳税额。通常情况下,这两个概念下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纳税额与现金流出量存在的巨大差别,通常可以决定一项税收筹划的成功与否。在此要引入两个概念,即会计收益与财务收益。前者是依据会计分期假设与权责发生制原则所确定的账面收入与账面成本配比的结果,体现着收益的数量特征,是一种应计营业现金流入量,并不直接等于实际的营业现金流入量。一旦企业实际的变现收入及其他可调剂的有效现金流入量相对于账面的应计现金流入量差异悬殊,或者收入的变现时间远远滞后于收入的入账时间,势必造成现金支付能力匮乏,而给企业完税以致整个经营理财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即便能够得到政府的减免照顾,但企业的市场形象、资信等级以及各种有形的或无形的、近期的与长远的、现实的与潜在的利益也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但凡是明智的企业决策者,无论如何都应当尽可能避免这一情形的发生。所以只注重会计收益是远远不够的。财务收益最为关注的是有效的营业现金流入量和实际的现金流出量,营业现金是真正的财富的象征。营业现金的流入意味着财富的增加,营业现金的流出意味着财富的减少。因此,谋求更多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成为财务收益追求的目标。如虽然使企业应纳税款最低,但没有考虑现金流量支出的影响。类似的不完整的评估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得管理者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就决定了在税收筹划的时候应整体衡量实施效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充分考虑所筹划的这一经济事项的具体实际情况,惟有如此,才能达到税收筹划的真正目的。同时,企业应不断的加强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提高收益的质量,以此为税收筹划创造更多的灵活性和空间。(三)充分考虑筹划成本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充分的考虑筹划成本,纳税即意味着企业可支配收入的减少。纳税筹划成本是指由于采用筹划方案而增加的成本,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比较直观,一般的筹划者都会在筹划方案中予以考虑,比如聘请税务筹划顾问而支付的咨询费、投资或筹资方案中的手续费等。隐性成本是指纳税人由于采用拟定的纳税筹划方案而放弃的潜在利益,可以理解为一种机会成本,这在纳税筹划中很容易被忽略或考虑不全面。这种成本通常是由投资扭曲风险引起的。投资扭曲风险是指由税收的非中立性引起的,纳税人会因税收因素而放弃最优的甲投资而改变为次优的乙投资方案,这种由课税而使纳税人被迫改变投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损失的可能性,称为投资扭曲风险。筹划者在进行筹划时通常会考虑几种方案,每一种方案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国家规定公司国外投资所得只要留在国外不汇回,就可以暂不纳税,企业可以利用这种延期纳税的方式节税,相当于得到了一笔无息贷款。但同时,也正是由于纳税人采用这一递延纳税的方法而增加了资金占用,资金占用量的增加实质上是投资机会的可能丧失。又例如,企业为了少纳税而采用了某些短期经营战略,偏面地追求税负的降低,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扰乱企业的内在经营秩序与社会公共秩序,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或加重各种风险。这种因暂时的少纳税而使企业放弃长期利益的做法将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初始决策筹划方案时应一并计入纳税筹划成本的,否则,决策者很容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但实际上,要想将这种隐性成本准确的计算出来通常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者们建立起现代经营理念,注重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三、现行税制下税收筹划的发展空间就目前的经济、法制环境来看,税收筹划到底存在着多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呢?盖地在《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一书中表示:“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应有的权益”,“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有从事经济活动、获取收益的权利,有选择生存与发展、兼并与破产的权利,税务筹划所取得的收益应属于合法收益。”那么,税制又有哪些特性决定了税收筹划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呢?首先,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只要取得了账面收入与账面利润,就必须按照适用税率计算交纳增值税与所得税,而不论这些账面收入或利润是否已经变现以及最终能否变现,这往往使得纳税相对于账面收益的变现形成一定的“预付”性质。如果企业账面收益的变现时间远远滞后于入帐时间,即实际交纳税款的时间,那么企业有可能面临因现金匮乏造成的无法交纳的危机。其次,税制决定了企业一旦开始经营就存在经营损益风险和税款支付风险。经营损益风险表现为所得税是对企业既得利益的分享,而国家作为所得税的征收人在这个时候只“收钱”却并未承担相应的企业经营损失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不公平性。同时,税款的支付必须由完全的现金(会计上广义的现金)来完成,企业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支付税款,这种刚性约束造成了税款的支付风险。以上的这两种风险造成了企业在正常需纳税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滞纳、少纳税、不纳的可能性,否则会有被惩罚的危险。这就决定了企业如果想减少这种税式支出,并且又不承担受惩罚的风险,就要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来达到既满足了企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经济运作,又最小的付出了税收成本的目的。因为税收筹划是建立在合法或不违法的前提下,其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基于对现行税制的研究,从这一方面来看,税收筹划会一定程度的促进着税制的逐渐完善。同时,税收筹划的复杂性与综合性需要决策者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一项成功的筹划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总成本的降低相对就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在目前瞬息万变的商业社会中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成功的筹划给企业带来的益处还有很多,总之,对这种筹划的需要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决策能力,不能不说也是带动社会整体提高的因素之一。这样看来,税收筹划这一学科其生存及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税收筹划在我国还有其不小的局限性,主要在于纳税人的思想观念上。税制决定了纳税现金流出表现为企业对政府的单向性,政府将税收收入用于社会公共秩序建设所产生的效应,遵循的是一种社会共享与机会均等原则。企业从中得到的益处与各自纳税贡献大小并非呈因果对应关系。这种纳税贡献与效应回报的非关联性导致了纳税人不平衡的心理,如果没有遵循合法性这一前提,很容易将税收筹划与偷、漏税的等同。与中国的某些企业不同,西方企业首先所看到的不是纳税越多,既得利益受到的损失越大,而恰恰相反,纳税越多,意味着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自身存在的价值越高,越是意味着经营的成功、在既定的税率下所赚取的税后利润越多。同时对于实现的应税收益,西方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障税款的缴纳,而不是怎样才能将更多的既得收益留下来。在上述方面,乍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个思维顺次的问题,但中国的一些企业要达到这种境界,决非一朝一夕。同时,我国的企业中尚缺乏这种高素质的筹划人才,这些都是未来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综上所述,税收筹划是一个实施过程复杂、作用结果复杂的行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的策划、全面的考虑,需要企业的财务、生产、经营以及其他部门的共同支持,若只单纯依赖财务部门对税额的计算来决定筹划方案,难免会进入纳税筹划的误区——即单纯注重纳税额的最小化,而忽略了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的其他非经济因素,例如国家的政策导向、企业的信誉度、发展目标、与合作者的关系等等。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综合的考虑各种利弊,尽可能全面的估计所有可能性,而不能只将眼光局限在缴税额的多少上。浅析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在农村推行会计电算化,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治本之策,然而在过去几年的推广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对农村财务管理影响的基础上,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用改善与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农村财务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会计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是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型向管理型转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已初具规模,然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影响农村稳定的焦点和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难点。 一、会计电算化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影响 1.有效消除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提高了农村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可信度 会计电算化是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整体层面上看是农村会计管理水平落后,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比较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必须符合有关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和操作规范,使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受到有效监控,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错账和假账等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同时对村干部在职期间的一切经济行为进行全程控制,离任审计等,即可随时监督控制村干部不按政策规定乱支、乱花、乱送等违法违纪行为。当前部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透明度不够,公开程序、内容不规范,是造成部分农民上访、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以往采用手工记账的方法,难免会产生一些易出错的弊端,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出纳账、会计账都在网上进行账务核算,增加了群众参与管理透明度。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自动生成各村财务公开榜,经加盖镇审计专用章后,到各村进行公布,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2.保证各项村级财务制度落实,提高村级会计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由于是计算机自动记账、转账,生成报表,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已经运行会计电算化的乡镇来看,平均每名会计能管理10个村左右的账务,减少了村级会计人数,减轻了农民负担。此外,利用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共享程度高以及可以通过联网实现财务数据传输等特点,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共享程度,有利于上级及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加强了上级有关部门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控制。 3.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监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微机管理系统设置了自动提示功能,能够及时提醒应收款的项目、时间和数额,提示及时催收,对各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一目了然,使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得到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会计电算化与农村财务管理相互促进、互为联系 会计电算化把计算机引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来,把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不仅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而且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质量,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与此同时,在财务部门配备了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些设备客观上为实现财务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使广大财务人员树立了会计电算化的观念,培养出一批批既精通财务管理理论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财务人才,而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财务管理软件的成长,在社会上初步形成了一支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的队伍,并培育了一些知名软件开发企业。为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软件基础。因此,在建设会计电算化的同时客观上为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为此会计电算化与农村财务管理的融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联系。 二、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应用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全国96%的村实行了财务公开,其中比较规范的村达到了60%以上,有30多万个村实行了村会计委托代理,财务管理电算化工作快速推进,已经有9 457个乡镇实现了财务管理电算化,涉及17万个村,效果良好。但对于全国600万个村来说比例仍然非常小,很多地方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记账、算盘计算的原始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许多农村领导干部往往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其实就是用电脑来代替人工记账、做报表、没有其他的作用,未看到其对会计职能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味求简。更有甚者,认为目前农村所处的环境并不缺乏劳动力,因而也就无须另外花钱去购置硬件和软件。还有部分农村领导干部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标志,当作树立形象的一种手段, 而对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带来的深刻影响,他们往往是不了解或不重视,因此并没有真正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农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会计工作相对比较落后,与城镇会计人员相比,农村会计人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专业素质不高、信息不灵,培训和进修机会很少,现有的会计人员普遍缺乏应有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严重影响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此外自配备电脑后,各乡镇依据相关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脱离了手工账,但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账务系统管理混乱。 3.缺乏有针对性的财务会计软件 由于利润可观,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然而面对农村会计工作开发的会计软件却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农村财务工作的软件。有许多会计人员是靠师傅带徒弟这样培养出来的,他们往往对会计专业中的一些术语感到费解,以会计科目为例,在农村企业中,企业拥有的资产往往不是常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而是以土地、山林、水库、池塘等这些资源。而现行会计软件难以满足需要且不规范,无法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相对稳定性,这也使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推行受到限制。 4.基础工作薄弱、资金不足 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差,从会计账簿的登记到账簿的装订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与规范相比多数做得都存在差距,并且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还存在理解上的出入,这给会计电算化的推行形成很大的障碍。同时实行电算化要进行计算机硬件配备、购买软件和有关的辅助设备(如不间断电源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和耗材,这些方面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合计起来少则一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对农村企业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们往往一时难以承受。 三、推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建议 1.政府要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政府的正确引导是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农村工作的领导者要自觉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加强对农村会计电算化意义的宣传,重点宣传会计电算化在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财务公开质量、提供准确、及时会计信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各级管理部门认识到电算化对农村经营管理的深远影响,并在资金、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有关部门增强责任感,使软硬件厂商认识到无限商机,主动加入,使广大使用者了解其意义,热情投入这项工作,从而为加快村组织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切实加强农村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 会计电算化需要既懂得会计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就农村而言,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还比较少,因此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调研,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都可以,同时要加强培训内容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使培训对象对会计电算化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各会计岗位的人员进行各种类型的操作培训,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降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故障率;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不间断培训。 3.有针对性地开发农村会计软件 会计软件是否合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能否顺利进行。农村的会计核算业务相对简单。一般没有工资核算的要求,固定资产的数量与种类与也大大减少,但农村一般都有土地、山林、鱼塘等承包业务,农村会计人员对会计专业术语较少使用,因而普通会计软件的操作界面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比较费解,因而建议能开发一些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易于操作的会计软件供他们使用,加强会计软件的输入控制功能,防止不合要求的数据进入计算机会计系统。另外在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软件时,最好先在条件较好的乡镇试行一段时间,然后再推广使用,以点带面,全面普及。同时要与软件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样,在运行过程中,当设备或软件出现问题,或是单位对软件提出新要求时,能得到相关的人员指导和技术支持。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离不开必要的软件、硬件设备,各级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加大对农经站的资金投入,帮助购买会计电算化设备、财务软件,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在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时,应该从实际出发,重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减少技术性,充分发挥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245 浏览 3 回答
117 浏览 7 回答
253 浏览 5 回答
187 浏览 3 回答
240 浏览 3 回答
239 浏览 4 回答
290 浏览 6 回答
157 浏览 3 回答
233 浏览 4 回答
197 浏览 3 回答
173 浏览 1 回答
221 浏览 4 回答
144 浏览 4 回答
242 浏览 3 回答
277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