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发病初期,在背部出现局部性红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中间产生黄色脓状物,最后表皮出现黄白色、圆形溃疡性伤口。溃疡伤口多集中在鱼的躯干部肌肉厚实的地方,可形成深窝。严重时伤口可洞穿整个鱼体,伤口处充满脓状物。该病多见于养成期。[8]对策:加强常规管理,勤换水、吸污,防止出现残饵,保障良好水质;适时分池,调整养殖密度;出现病症时,及时将病鱼隔离;用“高浓度复合戊二醛”全池泼洒进行药浴,连续处理3天,每天药浴时间在8小时以上。同时在饵料中添加“溃疡平”内服,每日两次,连喂3天~5天为1个疗程。[8]白便症病原为大菱鲆弧菌和溶藻胶弧菌。病鱼体色变暗,腹部下凹,不摄食或吞食后吐出,挤压腹部可见白便从肛门流出,有时肛门处拖带稠的白色粪便。因此,发病时池底经常会发现黄白色条状物。该病常见于育苗期和养成期,其感染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能引起长期性慢性死亡,养殖过程中常与腹水病状并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