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目录诊断简介主要侵犯的脏器症状及危害治疗方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蒙医药特色治疗病原学发病机理病理改变流行病学分布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诊断简介主要侵犯的脏器症状及危害治疗方法 采用抗生素类药物蒙医药特色治疗病原学发病机理病理改变流行病学分布 传染源 传染途径 易感人群展开 编辑本段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 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宜月逐周测定,高效价或效价成倍升高者有诊断价值。慢性患者凝集试验阴性时宜作ELISA或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鉴别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或明确疾病是否活动,则可作2-ME试验。编辑本段简介布鲁氏杆菌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不运动细菌,它作为细胞内寄生虫可以在很多种家畜体内存活.对人造成感染的主要是马耳他布氏杆菌("马尔他热"),流产布氏杆菌,牛、羊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和狗布氏杆菌. 病原体是通过感染的动物(人畜共患病),它们的排泄物和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的. 开始发病时会伴随着中度发烧,急性发作时夜间发烧会加重,肝大,脾大或淋巴结肿大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体温波动式的间歇性发烧是马尔他布氏杆菌和猪布氏杆菌感染的特征. 疾病不会自行痊愈或转变成慢性病.对于慢性疾病,临床症状有很多种,可能导致多个器官或脏器系统,骨骼或关节的病变,感染组织中可观察到具有组织学特征的肉芽肿. 细菌性心内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有生命危险. 布病患者的患病不同时期分为:1-3个月急性期、亚急性期、3个月以上慢性期、6个月以上器官损伤性并发症期、反复发作2-3次以上顽固性期、各器官组织并发症晚期。 各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用药区别:男患者、女患者、以婚患者、和未婚患者、老人、儿童、高烧、低烧、关节疼痛、变形、器官损伤性并发症、等等 临床上,在布鲁氏杆菌病的晚期可能出现丧失劳动能力、卧床不起、神经或精神病方面的症状.编辑本段主要侵犯的脏器(1) 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出现膝关节、腰、肩、髋、肘等关节痛。 (2) 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3) 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4) 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5) 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因睾丸炎或附睾炎而出现睾丸疼痛及小腹痛。慢性期可出现精索神经痛,以致出现阳痿、遗精、性机能减退等。 女性患者可出现乳房肿痛、腰痛、小腹痛、月经不调、闭经或流血过多,白带过多、性欲减退、早产、流产、死胎等表现。 还可发生肾炎、肾孟肾炎、膀胱炎。编辑本段症状及危害患布病后,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不同人发烧的热型差别较大。有的人体温并不太高,波动于37—38度之间,持续时间长,处于长期低热状态;有的人体温呈波浪状,即高热几天,体温降下来几天,又开始高,反复多次,所以布病又称浪状热。还有的体温忽高忽低,早晚变化大,病情凶险,呈弛张性发热等等。当前主要是长期低热者多。 另一个特点是患者多汗,尤其发病初期更为明显,晚上汗更多,汗质粘稠,多出现在头胸部等。 患者还经常出现骨关节疼痛、肿胀等。男患者易出现睾丸肿大(单例), 女患者可有月经不调, 流产, 白带过多等。发病初期不明显,体温逐渐下降时骨关节症状相继出现。疼痛或骨关节活动障碍的部位多见于大关节。如,腰、骶、髋、肩、肘、膝等关节。常易误诊为风湿病。 给布病患者查体时还可看到某些部位淋巴结肿大(部、腋下、鼠蹊部等),肝、脾肿大等。 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类似于感冒。 总之,布病无明显特征性表现,症状是多种多样的。编辑本段治疗方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禁忌证为:活动性且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未婚患者等)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并用链霉素治疗:四环素每日2克,分四次口服,21天为一疗程,可重复1-2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第一疗程时并用链霉素。成人每日1克,他两次肌肉注射。 (2) 利福平,并用强力霉素治疗:利福平成人每天600-900毫克,分两次口服,并且每天早晨口服强力霉素200毫克,连服6周。 (3) 磺胺治疗:复方新诺明成人每次2片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以后每天2次。3周为一疗程,可治2-3个疗程,疗程间的间隔5-7天。用此类药治疗后有一定复发率。 (4) 对症治疗:除抗生素治疗外,应以对症治疗。如失眠者可服用镇静药,关节痛、头痛等可服镇痛药,高烧者可辅以物理降温或服解热药等。 对慢性布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我国一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因慢性期病人的症状复杂,不同人表现不同。有的以过敏症状为主,有的以内分泌紊乱 为主,更有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医生应依不同情况予以适当治疗。蒙医药特色治疗吴 巴 特 尔 (蒙古族)1983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蒙医学院,蒙医学学士学位,蒙医药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后,从事病理学研究.近20年来经过该医师不懈的研究,运用蒙药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癫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布鲁氏杆菌病,牛皮癣,等疑难杂症.于2003年其研制的巴特尔七味丸等十几味纯中药主方,获得国家药准字号Z15020389该国药准字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布病治疗药物的空白.目前该药面试批量生产供不应求,经对布病患者临床的治疗, 治愈率可达95% 以上.尤其布病1号主方对慢性未婚患者布病的治疗,得到行业同行的好评和患者的爱戴. 布鲁氏杆菌病很早发病于内蒙古地区,所以对该种乙类传染病,内蒙古政府非常重视。委托内蒙古蒙医学院成立专门治疗布鲁氏杆菌病的研究机构,并在很短的时间研制出了治疗布鲁氏杆菌病的系列特效药,一直延用至今。吴巴特尔医生作为课题组成员,一直参与研发、制药、治疗,并研制出“益肾十七味丸”“巴特尔七味丸”,该两种治疗布鲁氏杆菌病药物均为吴巴特尔医生研制发明,并已获国药准字,能够在十六天内解决男性布鲁氏杆菌病睾丸肿大(一般单侧)的医学课题,因而获得内蒙古蒙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吴巴特尔教授对布鲁氏杆菌病的病因及诊断各位都有充分细致的阐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0三医院布病专科针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治疗有自己的独特手段。 目前运用蒙药治疗布鲁氏杆菌病的药物多达十几种,鉴于布病患者的患病不同时期。 各种复杂的临床症状:(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顽固性期、晚期、男患者、女患者、以婚患者、和未婚患者、老人、儿童、高烧、低烧、关节疼痛、变形等等)分别使用布病0号\布病1号\布病2号\布病3号\布病4号\布病5号\等均为国药准字。 蒙药的独特疗效 蒙药的独特疗效,在于绝妙的配伍方法。使用蒙古高原及青藏高原的纯天然草药和矿物、动物制品,对于治疗布鲁氏杆菌病,克服了西药无法进入细胞内治疗布鲁氏杆菌的缺点,使病人波状热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完全控制布鲁氏杆菌病漫延并复发的目的。布鲁氏杆菌病病人存在疲乏、无力、多汗、肝脾肿大等病状,蒙药通过补肾养虚、补气补血、增强免疫力等手段,在1-2个月内能恢复体质,走出懒、汗、倦、怠的阴影,基本重返劳动、恢复生活能力。 通过蒙药的辩证用药,可以很快消除多汗、盗汗、发烧、各关节疼痛,肝脾、睾丸肿大,使男性患者恢复生殖能力,彻底治愈布鲁氏杆菌病,而且复发率及低。 慢性布病:西药无特效药物治疗。我专科长期采用蒙医蒙药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慢性期病人的症状复杂,不同人表现不同。有的以过敏症状为主,有的以内分泌紊乱为主,更有的免疫功能低下等。医生应依不同情况予以适当治疗。 危害性: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在流行过程中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结膜和受损皮肤等传染到人,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人感染布病后病情复杂,出现发热、关节痛、孕妇流产等症状,病原检测慢,临床难于鉴别,易误诊,复发率达50%,需要长时间联合用药治疗。发病畜流产或空胎;奶牛感染布病后,可引起流产,奶产量显著下降。患病畜因影响品种改良,不能作种畜用,经济损失很大。 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区2-4月产羔时出现第一个发病高峰,第二个发病高峰在7-11月,这与泌乳、剪毛、鉴定、整群及配种有关。牛、羊、猪幼畜感染率低,随着畜龄增加,感染率逐渐上升。家畜布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生殖道、皮肤黏膜等感染。 防控措施我国对牛、羊、猪布病采取常年预防免疫注射、检疫、隔离、扑杀淘汰阳性畜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疫苗预防免疫是控制布病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使用的活苗对人有不同程度的残余毒力,防疫过程中应注意自身防护。二要坚持定期检疫,对种畜和奶牛每年进行两次检疫,要隔离、扑杀淘汰检疫的阳性畜,培育健康畜群;对犊、羔羊作隔离饲养,定期检疫,扑杀淘汰阳性畜。三要加强饲养环节的管理,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种畜,需要引进时要对引进畜进行严格检疫。四要完善消毒制度,被病畜污染的畜舍、运动场和用具等要严格消毒。五要加大防病知识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一定的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人。编辑本段病原学国际上将布鲁菌分马尔他(羊)、流产(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附睾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3个生物型)、牛种(8个生物型,牛3型和牛6型菌的生物特性是一致的,1982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布鲁菌分类学会将其合并为一个生物型称为3/6型)、猪种(5个生物型,原为4型,1982年国际会议上增加第5型)、森林鼠种、绵羊附着和犬种各一生物型。我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猪种菌仅存在于少数地区。近年发现在23个省区,犬中的犬种感染率为,五省区抽样调查,人群的感染率为。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布鲁菌仅产生内霉素,对实验动物具一定毒性。编辑本段发病机理布鲁菌自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后,中性多核粒细胞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存活的 布鲁菌随淋巴液到达到局部淋巴结。根据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侵入菌的数量及毒力,病菌或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血循环,此时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病菌进入血循环后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形成新的感染灶,后后中网病菌又可多次进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发热呈波状型(故本病又称波状热)。 布鲁菌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与其他寄生细胞内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样,其发病机理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 布病的发生发展乃甚为复发,一则与菌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有关,二则该菌侵犯多个器官,三则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所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 网状内皮系统在急性期呈弥漫增生,在慢性期则可出现由上皮样细胞、巨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所组成的肉芽肿,此系组织对细菌产生的变态反应。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均可有类似病变。在羊型和猪型布氏杆菌病中,特别是在后者中常有化脓性肉芽肿形成。编辑本段病理改变血管的增生破坏性病变也为变态反应所致,主要累及肝、脾、脑、肾等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脏器的浆液性炎症与微小坏死等。 骨、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强直、脊椎炎、骨髓炎、神经炎、神经根炎等。肺可有出血卡他性肺炎,心脏病变较血管病变少见,有心内膜炎、心肌炎等。肾混浊肿胀,偶见弥漫性肾炎和肾盂肾炎。此外,尚有睾丸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等。编辑本段流行病学分布本病全球分布,每年上报WHO的病例数愈50万。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国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特区,全国104个疫区均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但90年代以来,散发病例以30%~50%的速度增加,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传染源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常染菌。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传染途径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粘膜感染细菌。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粘膜而发生感染。易感人群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乃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患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