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是东北玉米种植区分布广、发展快、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的重大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导致玉米产量大幅下降,严重者减产50-60%甚至不收。由于全球变暖,越冬细菌数量高,导致土壤中细菌含量增加。加上多年的连作和化学污染,毒素在玉米植株中普遍存在,降低了玉米的抗性,使玉米大斑病逐年增加。
一、玉米大斑病发病规律
1.玉米品种的抗病性
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是影响叶斑病的因素之一,不同玉米品种的抗病性差异较大。目前农产品市场上的玉米品种很多,包括豫玉22、滇丰4号等很多品种。在这些品种中,除了宝玉7号等少数对该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外,其他大部分品种对该病无特殊抗性。
2.肥料对叶斑病的影响
因为各种化肥的出现,代替了以前的农家肥,大部分都是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使用,很少或者没有施用农家肥。另外,在种植过程中,追肥主要在玉米生长期使用,播种时底肥较少,导致土壤养分不均,土壤肥力下降甚至板结,从而降低玉米的抗病性。
3.土地
玉米晚播或土壤氮肥不足,连作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传播。基本上玉米整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病,苗期发病相对较少,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病相对较多,尤其是穗期发病,危害相对严重。发病后,玉米的叶片会在短时间内被烤焦,植株会死亡,玉米的穗部没有籽粒,籽粒会变黑变钝,产量和品质会受到严重影响。
4.温度系数
玉米大斑病病原可以在病残体中越冬,大量休眠的菌丝体会残留在病残体中,其他分生孢子也可以在病残体上越冬,然后在第二年繁殖,导致玉米植株发病。玉米生长期,残体上残留的越冬菌会产生孢子,随风漂浮或随雨溅到玉米叶片上。当湿度和温度合适时,它们会在叶子上大量发芽,导致疾病。病斑形成后,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漂浮在空气中,随气流传播。严重的话,整个玉米地都会被感染。
二、发病症状
玉米在整个生育期,特别是玉米生育后期,都能感染叶斑病,抽雄后病情越来越重。叶部发病后,病斑出现水浸状或灰绿色斑点。连续感染数日后,可随静脉方向迅速扩张,形成边缘深褐色、中间浅褐色的大的黄褐色或灰褐色梭形斑。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2厘米。雨后湿度大或田间露水大时,病斑上密集生长深褐色霉层。病害严重,许多病斑互连成片,可造成植株早逝、根腐病、小种子枯萎、严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