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其前景论文一篇 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工业能否持续增长,取决于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笔者认为,基于汽车工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呈现的新特征,应该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作为制定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要着眼于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这是因为: 1、斯密指出,“┅┅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⑷在WTO架构下,中国汽车市场真正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导致汽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之间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一个汽车厂商甚至整个汽车工业都无法在一个自己可控制的区域内创造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或产品组合。中国的汽车工业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依赖于政府、社会、相关行业及支持性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生产出满足国际消费者偏好的拳头汽车产品组合。2、发达国家正在设置更高的汽车产品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并保护本国的市场。尽管发达国家的企业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某些技术,但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技术,如汽车新产品研发技术、关健系统总成制造技术等。于是,发展中国家在汽车市场竞争中将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3、发达国家在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之后,正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自己的汽车工业,使得他们的汽车工业日益信息化、知识化。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尚未实现汽车工业现代化,现在又面临着汽车工业信息化、知识化的挑战。单独依靠一个汽车厂商,不可能自主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汽车工业,很难应对跨国垄断汽车集团的强有力挑战。二、构筑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路径依赖波特强调,“政府的政策其重要性不在于政策本身,而在于它对钻石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⑸ 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改善汽车工业的“钻石体系”结构,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汽车厂商作为汽车工业的微观基础,应当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推动汽车工业制度良性变迁不少人强调技术创新对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强大作用。但是它是以制度不起作用、不存在交易费用为前提的。必须认识到,技术创新的绩效受一定的制度安排制约。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要素;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了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⑹因此,中国汽车工业国家竞争优势的构筑最终是由制度决定的。1、推动汽车工业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汽车工业是为数不多的政府长期实行严格行政审批的领域。政府通过实行“目录制”来控制新汽车厂商准入、现有汽车厂商投融资以及汽车产品市场准入等微观市场行为。行政审批机制长期僭越市场机制,造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且缺乏活力。目前国家经贸委已经用所谓“公告制”取代目录管理。然而,公告制的基础仍是目录管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应当加快推出汽车产品“型式认证”制度,尽可能地让汽车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复位。
真想帮你写写,已经有了那么多详实的资料,冷静思考思考,到时候思路,应该不难。但看看大家说的没错,马上就毕业了,还是自己深入思考,以便留下一个难忘的记忆。晚安!
论文最好自己写,这样才知道要怎么写,俺就给你找一些素材吧,反正俺不挣你的分,能帮助你就好了,在过去一年中,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规模庞大。请问这些投资主要都集中在什么地方? 谈起促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发动机是其中一大关键,目前已有大量投资集中于这个领域;仅在近几年时间里,中国就改造组建了几条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 随着大批新型柔性汽车生产装配线的引进,汽车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越来越呈现出注重产品多元化、小批量生产以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发展新趋势。 最近我出差到欧洲,在欧洲访问期间,我参观了7个机床工厂的装配车间,这些车间中正装配的机床90%销往中国.其中80%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订的货。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向欧洲出口汽车,中国汽车工业似乎比许多其他国家的同类行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要快得多,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汽车的生产与销售现已发展为全球性规模,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全球的汽车生产能力总体上大于市场需求。同时汽车市场对汽车的品种、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汽车工业发展关键点在于汽车生产是否能满足某一地区的某一市场实际需求,如果满足,才可能形成国外产品进口到中国,国产产品出口到国外的贸易格局.这就是汽车的个性化生产。近几年,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确比过去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研究市场的需求,那是因为我们深知:当今世界正朝着信息交流更迅速、更便捷的方向发展.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以实现产品的国际化。 现在中国大部分汽车生产厂新引进的生产线都是比较现代化,为了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要。实际上这在安全性和品质产量方面对中国的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与海外公司的合作仍将继续发展么? 中国和海外公司的合作肯定继续发展,国外好的产品和技术要进到中国来,国内好的产品也要出去。我们与海外公司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中国本着相互学习、自主开发的原则发展汽车工业。《知识产权法》是为鼓励发明创造,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而制定的。《知识产权法》代表了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利益。这是我们共同发展的基础,在合作过程中尊重对方,同时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中国汽车生产企业在跟国外合作的时候会更注重开发自己潜在能力了,这种学习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加工工艺。具体的技术我们要学,更先进的管理思想我们也要学,将我们的能力很好地展现出来。中国不断采用新技术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陈旧的技术不一定就不先进或不适用,新技术也不一定就先进或适用。采用何种技术顾客享有最终决定权。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必须时刻以顾客需要为导向选择采用适合的生产技术。 中国立法机构鼓励更安全更清洁、更节能的汽车,我们的交通发展首先是鼓励公共交通发展,这就要求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燃料类型或能源类型。关键是如何利用能源,综合利用能源,可持续发展地利用能源。实际上在这方面中国井非形单影只,其他一些国家在这点上早有研究,并做出成绩。在未来三年内,中国汽车行业将盛行什么技术? 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新能源的开发问题,虽然从满足市场大众需要与符合法律要求的角度来看汽油、柴油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其节能环保和各种能源应用技术的发展。像汽车内部娱乐系统那样特殊配置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来决定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是一个汽车行业科技人员的组织,目的是为科技人员的交流提供平台。交流的目的是推动技术进步,推动汽车工业进步,推动汽车工业和国外的交流.推动汽车工业和世界的交流。从而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介绍到国内来,把国内的好的东西介绍到国外去。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中国的汽车市场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专家认为,虽然2004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属于下滑阶段,但同欧洲和北美以及海外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市场仍然有着无法比拟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汽车工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瓶颈。 中国走向汽车社会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的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他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日益明显。汽车工业占GDP的比例,到目前为止,已经到1.5%左右。汽车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按照行业统计,汽车行业每就业一个人,可以带动其他行业间接就业11个人。据统计,汽车行业可以对38个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带动作用。现在,中国每千人拥有22辆汽车,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22辆。不过,国际社会标准是每百户人家拥有20辆汽车,那么,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现在基本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因此,“汽车社会正在向中国走来”。 中国市场势不可挡 据美国跨国大咨询公司安永集团最新公布的数字,2004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是240万辆,而1996年,仅仅是37.7万辆。8年时间,增长了200多万辆。据英国《经济学家》集团的估计,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将增长3倍,达到690万辆。到2010年,中国的汽车生产将达到940万辆。 不过,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有关专家提供的数字,中国千人汽车拥有量是12辆。这个水平,是美国100年前的水平。不过,中国正在迎头赶上,急起直追。今年汽车生产量将达到600万辆,居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中国能成为首屈一指的汽车生产大国。 为什么中国专家和外国专家提供的数字会如此不同?这是因为,中国有一种特殊的车型———农用车,并不算在汽车产量之内。但是,不管统计数字如何,所有专家都认为,中国老百姓对汽车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中国的汽车市场,只有一个发展方向———越来越大。美联社援引总部设在荷兰的跨国公司TNT首席执行官M cCALL的话说:中国汽车市场是“势不可挡”! 汽车发展瓶颈问题 那么,哪些中国居民是主要的汽车购买群呢?中外专家都认为,主要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再加上华北、华中、东北、西南几个大城市的居民。2004年,中国人均GDP是1280美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城市有24个,其中,21个都在珠江三角洲。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的GDP,都超过了4000美元。 虽然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景非常可观,但是,专家都意识到了阻碍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能源、环境、交通还有消费信贷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这些都是中国汽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专家们都认为,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停车场的不足,制约了中国汽车业特别是轿车业的发展。而能源的不足,也是一个限制汽车工业大发展的瓶颈问题。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可能一下子还无法找到替代能源,可能会找到D ISEL或混合燃料,但已经有人专门在研究这些方面的问题了,希望能够减少制约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 据有关统计,2000年,中国进口了70万吨石油;2004年进口500多万吨石油。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耗费2500多万吨石油。届时,中国本国生产的石油远远不够用于汽车。如果不发展替代能源,那么,中国的汽车市场就不会突破这个瓶颈。(来源:中华工商时报)“中国汽车产业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人们对环保、节能等问题的关注也与日俱升,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近日,为期两天的“绿色未来-全球及中国汽车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第6届中国汽车产业论坛顺利闭幕。 汽车行业内的政府官员、行业研究员及以大众、依维柯等为代表的各主要乘用车、商用车厂商汇聚一堂,热议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最重要内容之一,节能环保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汽车产业节能环保形势不容乐观 “有关研究表明,2000年中国机动车燃油消耗占当年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2010年,将达到43%。2020年,则将达到57%。与此相对应,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在迅速上升。全国各大城市受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当地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第一污染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一语指出了当前汽车产业节能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尽管近几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节能环保工作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进,商用车也于今年7月开始执行国三的排放标准,但是相较于欧美等汽车强国,中国汽车产业节能环保工程仍有不小的差距,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电池燃料等新能源界定不明推进速度较慢等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节能环保呼唤“中国特色” “简单的抄袭国外的标准,欧Ⅲ变国Ⅲ,欧Ⅳ变国Ⅳ,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在论坛上,一位车企的老板风趣的说到。 “中国的油品质量与欧美的情况很不一样,道路驾驶情况也千差万别,这使得我们发展节能环保时需与欧美有着不一样的思路,需要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一位业界专家向记者强调道。作为一家外资商用车公司,依维柯对此也表示了认同,“依维柯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中国本土化,在节能环保领域也是如此。 以我们在重庆红岩的合资公司为例,其即将上市的PowerTech系列重卡,我们不单纯是引进依维柯先进的Cursor9发动机和Stralis驾驶室车身,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国市场特殊需求,量体裁衣进行了一些改造,如结合国内原有整车底盘平台打造等,从而实现可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国Ⅲ排放。”依维柯企业发展总监陆昕表示。 据悉,目前国家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及各车企制造商也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特色”的重要性,一些体现“中国特色”节能环保的汽车产品,如甲醇动力汽车也陆续出炉。 车企观察:节能环保成为新竞争平台 汽车行业“绿色之风”劲吹的同时也成为了各车企经营方向的风向标。年中时油价的快速窜升,促使了小排量车行情走俏。很多以前以大型车为主的乘用车厂商,也纷纷借势推出了自己的小排量轿车。 “作为商用车公司,依维柯一贯重视自己对环保方面的承诺。我们在欧洲已经发展了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电动车。目前在中国政府以及消费者中,越来越多的开始对环保有一个很强的意识。这样的意识也为我们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指出了方向。依维柯将引入其在欧洲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及理念,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依维柯企业发展总监陆昕在论坛上表示。 而像依维柯这样强调节能环保的车企不在少数。节能环保正成为各大乘用车、商用车厂商竞争的新平台。大众公司也于近日表示“十一五”期间其将力争实现在中国降低20%排放的目标。 据悉,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企业追逐的热点。长安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公司,22台混合动力轿车圆满完成奥运会服务任务;吉利则已顺利研制出使用甲醇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汽车;更值得一提的是,凭借母公司依维柯的技术实力,南京依维柯近日研发出纯电动轻客,该款产品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并于前不久赠予了中央电视台“环保万里行”栏目,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相信,随着节能环保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各厂商新一轮的“环保大战”也将一触即发。 汽车业 现状与未来: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仍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国家通过关税和进口配额的控制,对汽车工业实行必要的保护,不过,我国汽车厂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将日益减少。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在高关税和配额制的保护下获得了超额利润,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增强了汽车厂家的自我积累和滚动发展的能力,为今后的降价竞争打下基础。从消极的方面看,一是损害了中国消费者的利益;二是参与合资的跨国公司从零部件和整车的销售中获得了更大的利益;三是那些没有经济合理性的杂牌小型汽车厂家也能获得利润,难以将其淘汰出局,加剧了汽车工业资源配置中散、乱、低的局面,实际上是保护了落后企业分割了大企业的市场,使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关税将分别下降到25%和10%,汽车工业依靠高关税和配额保护的局面基本结束。如何应对2005年之前的挑战,是每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挑战: 来自城市结构弱化的挑战。人们原来以为大城市已经发展到头了,但当汽车进入居民家庭后,就会看到大城市新的发展机遇期才刚刚开始。 来自能源问题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如何调整石油安全观,形成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石油安全保证制、供应机制,既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来自汽车产业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挑战。现在汽车热主要热在整车组装,而反映一个国家汽车制造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零部件的生产上。 来自重复性建设的挑战。去年以来,汽车产业的高增长对汽车产业投资提供了强有力的刺激,许多地方出现了汽车投资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不正常的是,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部分投资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的。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一定要把行政性的重复建设和市场性的重复建设区别开来。 应对: 专家指出,放开还是管制,将成为今后政府的两难选择。中国汽车正在经历一个从汽车工业到汽车产业,再到汽车社会的巨大变化。政府关注的重点,应该从汽车产业政策提升到汽车社会政策,这是关系到汽车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商网讯 入世以后,我国的汽车厂家将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有着庞大的从业人员和五十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会面临危局险境,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技术进步实在是太慢了。? 一个沉重的话题 “入世以后,国内汽车厂家将被打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对于加入WTO,张克似乎过于悲观了。 这位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太慢。 张克说:“这是一个人们普遍议论的沉重话题。”在科协学术年会上,中国汽车界仅有的一位院士、吉林大学教授郭孔辉,一汽集团年仅40岁的董事长竺延风,以及业内外的许多人士,就在用不轻松的语调,为这个话题加上各自的注解。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步伐,犹如一辆老爷车,这让张克感到痛心:“东风公司发动机的设计能力与20年前相比就没有太大差别。”而竺延风的评价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开发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汽车业即将为自己蜗牛般的发展速度付出惨重代价,一种人们通常难以想象、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亲身体验到的代价。 郭孔辉以2·2升丰田佳美车为例说,入世以后,最终关税将降到25%,这种车的价格将由目前约40万降到约28万,而质量和价格正是“国际竞争的核心”。此外,更强烈的冲击在于,对外商的政策将发生变化,本地股权、贸易平衡、国产化比例等要求将不复存在。 在严峻的形势下,张克认为,我们只能暂时把民族自尊心放下来,那种由国内独立开发、形成独立品牌的念头根本不切实际。 张克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外国公司蜂拥而入,即使国内汽车企业都垮了,做技术不也还要依靠中国人吗?只要中国人在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晚会有中国人自己的公司。再说,入世以后,国内企业不会一下子就垮掉,我们也还有努力的机会。”为什么慢如蜗牛在探讨隐藏在巨大差距背后的原因时,竺延风说,以往人们更多地谈论技术层面的东西,忽略了科技创新管理技术和管理体系的作用。 与竺延风不谋而合的是,张克也将技术进步慢归结为汽车工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国有企业的弊端导致中长期技术工作不受重视,没有扎扎实实地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企业领导关心的只是机器、厂房和生产线,而不是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设计能力的形成。” 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金履忠还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提高国产化率,不强调提高国际竞争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船舶工业从一开始就不强调国产化率,第一艘船出口时国产化率还不到50%,如今也不过70%,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排到了世界第三。 相形之下,汽车工业则令人失望。尽管像桑塔纳等许多车型的国产化率在不断提高,但正如郭孔辉所说:“这些年来,我们引进再引进,但并未摆脱依赖外国的局面,尤其是在轿车制造方面。” 据介绍,上海大众桑塔纳投产后的10多年里,德国的桑塔纳4次换型,其中两次大改,上海的桑塔纳却还是老样子。直到1997年后才出了个桑塔纳2000,但改动不很大,没有什么质的飞跃,而且改型时以德国大众和巴西大众为主,中方只是作为小兄弟参加。到了1999年,又去买德方的帕萨特图纸资料来转型生产。而帕萨特已经生产了若干年,图纸是现成的,净赚中方1亿美元。 关于中国汽车业技术进步慢的原因,人们还能找出各种各样的说法。例如,一位汽车工业的老前辈在吉利集团看到这家私有汽车企业的活力后,发出由衷感叹:“中国汽车工业之所以半个世纪还长不大,就是由于‘只准我干,不准你干’的行业垄断。” 合资不能白头偕老 “国外公司就是想赚钱,不是培养竞争对手,”金履忠说,“合资这条道路,用市场换技术,虽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根本的问题是,不可能培养我们的自主开发能力,不可能让我们的汽车工业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郭孔辉也说,作为合资一方的中方技术无份、资金短缺,过去的一个主要资本————受关税保护的市场也将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很快失去它原有的价值,这样合资的伙伴关系不可能“白头偕老”。 对于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卡车合资的消息,金履忠感到忧心忡忡。据报道,中国卡车业正与国际三大卡车企业进入前所未有的“热恋期”。 “如果卡车也合资了,中国汽车业将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这位研究员说。而近邻韩国的表现,当令中国汽车业无地自容。张克说,韩国汽车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比中国汽车业晚了差不多30年,却已经走过了从引进到消化,再到自主开发的路。韩国人早就意识到,要自主开发,在合资企业是办不到的,“合资的目的是消灭合资”,于是在“翅膀硬了”以后开始“收复失地”,通过购买外方股权的办法,把合资企业变成单一的民族工业。今天的韩国汽车业,面对国际竞争已经比较坦然。 自主开发并不神秘 不过,金履忠认为,自主开发轿车其实并不神秘。比如说,捷达轿车尾部改型,中德双方都要求开发。德国人一开始瞧不起中国人,说“既然你们要做,就搞个东西试试看”。结果,中方开发出来了。德国人一看,确实不错,就认账了,还花上9000万人民币把知识产权买走。当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神龙。富康车要改为三厢型,结果由外方来开发,中方出了几亿法郎。 一汽拿到的钱虽少,但这个事实表明,我们并不是不能开发,金履忠说。他还认为,尽管有专家指出,国外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但国内的开发成本肯定要比国外低得多。 还有一些专家,更是把新一代汽车,尤其是燃料电池汽车,看作中国汽车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难得的最后机会。郭孔辉认为,在新一代汽车的技术方面,中国与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这也是中国汽车业的一个机会。 “拉郎配”能行吗? 在机会面前,竺延风建议政府出面组织国家工程,积极进行新一代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发达国家,由政府出面组织国家工程,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竺延风如是说。 但张克却不以为然,他将政府部门组织的攻关项目比作“拉郎配”,“虽然培育出了一批成果和专家,但所有的攻关项目都只是做出了演示车,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这也正是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慢的一个重要原因”。究其根源,汽车技术投入大、回报大,负责任的应当是企业自身,而攻关项目并非如此。换句话说,攻关项目形成的技术无主体,像东风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两家研究所最近联合推出的燃料电池演示车,就说不清楚到底属于哪个单位。 此外,张克还指出,高新技术是在传统技术之上产生的,我们不能低估高新技术的难度。在新一代汽车技术上,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也很大,前面提到的那辆燃料电池演示车,就还相当原始。 (.E201W03066.) 30年间中国汽车行业经历了从10万辆到接近1000万辆的爆发式增长。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红旗轿车虽然为国人带来了自主轿车工业的喜悦,但是由于基础工业的薄弱和人才匮乏,从1950年到1980年期间的汽车工业更多的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和拷贝阶段。 进入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新时代,汽车工业也开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1984年上海大众开始的合资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重要分水岭,改革开放结束了长达多年的“引进还是购买车型”的争论,拉开合资时代的大幕,引进合资阶段的典型特征为“拿来主义”。以上海大众作为标本的合资进程为中国汽车的技术引进、吸收以及培育人才,给中国汽车工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技术换市场”的合资建设大大缩短了中国汽车接轨全球的步伐。 但由于政策上的约束和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中国汽车业发展缓慢,由此,中国人自主造车的梦想愈加强烈,但在没有技术背景和人才队伍的前提下,引进、消化、吸收外国产品及技术成为模仿创新阶段的典型特征。 在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积累和10多年的合资进程之后,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国家提倡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批自主研发的自主品牌汽车也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华晨汽车、吉利汽车以及奇瑞汽车开始艰难起步,进入21世纪之后,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技术的掌握成为自主创新阶段的重要特征。2003年开始,汽车市场的井喷成为自主品牌集体狂飙的催化剂。以奇瑞汽车为首,包括吉利汽车、华晨汽车以及新进的比亚迪汽车等在内的自主品牌,在短时间内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和研发体系,建立起最基础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以及销售服务体系。 改革开放激荡国人30年,汽车行业也经历了30年的加速跑。这其中当然有丰硕的成果,但也遗留下一堆问题。自主品牌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基础建设导致民族汽车工业表面繁荣;合资进程在市场换技术之后的后遗症开始集中爆发,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人、车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汽车社会的提前膨胀也让诸多弊端提前暴露。 当前的汽车业全球低迷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机会:如何让我们的汽车与人类更加和谐地共存?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如何实现有责任的增长?我们的汽车社会需要一个怎样的汽车市场? 30年太快,中国汽车业需要冷静地回顾这些得与失,是与非
在我国经济组成中,汽车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汽车的科技3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汽车的科技3000字论文篇一:《试谈汽车超载监测系统》 摘 要: 为了实时识别各种车型的超载车辆,该系统基于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先根据车辆照片库建立车型分类器,然后使用数字摄像机拍摄进入监控区域的车辆,在视频中使用分类器识别车型,根据所识别得到的车型去查询数据库获得该车型的核载,再通过动态称重技术获得车辆的实际载重,及时判别车辆是否超载。此 方法 可避免过去使用统一重量衡量不同车型是否超载的弊端,并可同时免线圈测量车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车型。配合动态称重系统,就能实时得出所通过的车辆是否超载,对公路养护和道路交通安全有相当大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 超载监测; 视频识别; OpenCV; 动态称重 超载车辆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加速道路损坏和危害道路交通安全,人们都深知其危害性,所以治理超载一直是公路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传统的自动超载信息系统都是使用统一标准,对所有车辆都应用同一个整车重量划分是否超载,这样会遗漏部分实际上已经超过该车型核载的超载车辆。实际上,这部分车辆对道路交通同样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本系统首先识别出车辆的车型,再查询得到该车型的核载重量,对比实测重量,便得知是否超载。理论上能够适用于所有车型。 利用摄像机较长的视域,附加设计了一个测速系统,能方便地得出超速数据,以便作为超速监测和供给动态称重系统作参考。 1 系统构成 系统方案 系统主要工作过程为:车辆驶入摄像机监视范围,视频流通过以太网传输到后台处理系统,处理系统通过处理视频识别出车辆的车型,然后根据车型从数据库中查出相应的核载重量;同时,安装在地面的动态称重设备测出车辆的实际载重。两个数据对比即可得出车辆是否超载。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为了加快处理速率,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多处使用了多线程并行处理。 OpenCV及其分类器介绍 传统的图像处理软件大多为Matlab,用于开发算法最为快捷,但是其处理速度慢,难以跟上视频处理的需求,所以选用了Intel牵头开发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新版的OpenCV已经在易用性上已经接近Matlab,再加上其开源性,很多算法均已公开,加快了开发进程。另外,目前OpenCV已经提供C,C++,Python等语言接口,且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和IOS等主流平台,资源相当丰富。对于计算机平台,OpenCV支持多线程并行计算和图形处理器(GPU)计算,这将能大大加快计算速率,用其开发本系统的demo是首选。 图1 系统流程图 为了从视频流中识别出车型,需要使用分类器[1]。所谓分类器,是利用样本的特征进行训练,得到一个级联分类器。分类器训练完成后,就可以应用于目标检测。分类器的级联是指最终的分类器是有几个简单分类器级联组成。每个特定的分类器所使用的特征用形状、感兴趣区域中的位置以及比例系数来定义(如图2所示)。 图2 特征分类 首先使用弱分类器分出货车和客车等车型,然后再分出大中小型货车,最后再精确分类,获得准确的车型。新版本的OpenCV已经支持多种特征的分类器,如SVM,LBP,PBM等。因为系统实时性要求较高,这里选取训练和分类速率都较高的LBP特征分类器。 训练分类器 使用分类器的需要首先训练,即让分类器“认识”目标,为了训练分类器,需要准备样本,样本包括正样本和负样本。正样本即包含目标的灰度图片,而且每张图片都要归一化大小,负样本则不要求归一化,只需要比正样本大即可(使得可以在负样本中滑动窗口检索)。 OpenCV提供了专门的工具用以整理训练样本的原始数据,只需准备好正、负样本,归一化然后转成灰度图,再使用两个描述文件分别记录这些样本集合,然后输入程序即可整理出原始数据。为了准备正样本,借助OpenCV提供的HighGUI模块,在此专门编写了一个GUI截图工具,界面如图3所示。为了能从不同角度识别车辆,准本正样本时需要准备从一定角度范围描述车辆的样本。 图3 GUI截图工具界面 接下来就是训练分类器,这部分工作直接关系到系统的鲁棒性。同样,OpenCV提供了专门工具训练分类器,既有旧版也有新版,为了有更多特性,在此选择新版本的训练程序。 由于这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如果选择Haar特性,训练周期会比较长,不利于系统的搭建,所以选择用LBP特性训练分类器。从机器性能方面考虑训练时间,使用英特尔线程构建模块(TBB)重新编译OpenCV,就能得到多核加速,且有利于接下来的程序性能。分类器分为三级,分别为:货车、客车分类器,大、中、小型货车分类器和具体车型分类器。由于客车按载客数区分是否超载,车辆总重不会对公路造成严重损坏,所以本系统无需对客车作出具体车型区分。但若然具体管理部门需要统计车型信息,可以进一步加上客车车型分类器。实际使用时,由于要应对车辆车身的喷漆变化或者小范围合法改装等情况,分类器的分类除了在系统筹建的时候大规模训练外,在系统运行时也应继续训练分类器,增加统计数据,使得识别结果更加精确。 识别车型及获得核定载重 训练好分类器后,最直观的测试方法是直接输入测试视频,检查识别效果。新版本OpenCV提供一个C++类CascadeClassifier,该类封装了基本的目标识别操作,使得只需要使用该类的实例加载训练好的XML文件,然后逐帧检测即可。若发现目标,结果将会存放在C++标准模板库(STL)容器vector中。但直接对每帧图像使用CascadeClassifier::detectMultiScale方法将会大大加重系统的工作量并且在多车辆的情况下无法区分开各车辆,为此,首先需要发现车辆,然后区分不同的车辆目标,再对每一个目标单独进行分类识别。 具体的主要操作的顺序为: (1) 系列的图像预处理操作,降低图像噪音。 (2) 图像差分,发现车辆轮廓[2],得到运动掩码。图像差分有两种主要方式,分别是帧间差分和背景差分。帧间差分速度快,但容易产生空洞,且无法分离出缓慢运动的车辆;背景差分速度慢,但分离效果好。考虑到如果车辆是缓慢进入测速区,则称重数据可靠性高,而且没有超速,进入识别点的效果好,所以选择帧间差分,这里使用能有效减小前景空洞的三帧差分算法[2]。 (3) 结合运动掩码更新历史运动图像、计算历史运动图像的梯度。 (4) 分割运动目标,得到一辆一辆的车,并跟踪。为区分开图像中的每一辆车,需要对其进行标记,这里使用的方法为: [Mkx,y=ID ifMk-1x,y≠0&k-1≠10 ifMk-1x,y=0 ] 式中:Mk(x,y)为分割出来的单独车辆目标的第k帧感兴趣区域矩形。这种方法虽然鲁棒性较好,但是因为重复计算量大,运算速度有限,所以在确定每辆车的ID后,使用OpenCV提供的更为快速的Camshift算法[3]继续跟踪。 (5) 计算每辆车的运动方向。这部分关系到运动目标筛选,在部分场合,摄像机的视野可能会涉及逆向车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筛选符合主要行驶方向的车辆来排除其他车辆或无关运动目标的干扰。 (6) 车辆进入测速区,开始测速。 (7) 车辆离开测速区,结束测速并计算速度。使用TBB进行并行分类识别车型。由于OpenCV新版矩阵结构Mat的所有操作使用原子操作,大大减轻了多线程编程的工作量,所以这里使用多线程并行操作是最佳选择。 (8) 根据所安装动态称重系统的车速要求,判断是否需要引导车辆到检测站进行检查。 获得实际载重 在视频分析中发现车辆后,对比动态测重模块中测得的实际载重。这里需要把应用场合分为两种情况:高速测重和低速测重,至于高低速的阀值,这根据不同动态称重系统的性能而定[4],在系统安装时根据动态称重系统参数设置即可。由于目前高速测重技术的精度未达到作为证据的要求,所以在高速测重的场合,所得车重数据只能作为初步判断,若初步发现车辆超载,需要进一步引导车辆到大型地磅再次静态测量,并作其他处理。在低速测重场合,测得的动态数据可靠,可直接作为证据使用。所以系统的运行需要测速模块的配合。 无论高速场合与低速场合,本系统都能实现视频测速功能,可以直接用作超速抓拍系统,降低了公路部门的重复投入成本。 测速方法 测速测量车辆通过测速区所用的时间,然后用测速区长度除以时间而粗略估计得到。考虑到摄像机视域限制,设定的测速区域并不长,只有20 m左右,而且速度是用于参考载重信息是否有效的,所以无需太精确,因而可认为车辆是直线经过测速区域的。测速区的长度需在系统安装时手工进行长度映射。另外,确定通过测速区域的时间差使用帧率和帧计数得出,这样在多线程处理的情况下,可以排除系统时钟和处理速率的干扰,得出准确时间差。 2 测量结果 为快速测试系统性能,直接使用测试视频替代摄像机输入。使用微软Visual Studio 2010 MFC + OpenCV 编写一个即时处理程序,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系统 测试使用一台Intel Core i5M处理器(主频 GHz+智能变频技术)、6 GB内存、 操作系统 为Windows 7 64 b的普通 笔记本 计算机,测试代码尚未使用图形处理器(GPU)计算,但代码在识别部分应用了TBB进行多核并行加速计算。 测试视频共两段,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场景拍摄,第一段只有一辆公交车,场景较为简单;第二段则是多车多人环境,并且有车辆并行的情况,场景较为复杂,干扰较多。 第一段视频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极限性能,在测试开始前,先用转码工具把同一段视频转成不同帧率和分辨率的几段视频,其中视频的宽高比不变。输入视频测试后的结果如表1所示。 视频原始长度为6 s,双斜线为该场景的称重和测速区域。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实时处理标清视频流,但对高清视频还需进一步优化。 第二段视频主要测试系统的车型识别能力,测试数据如图5所示。 表1 输入视频测试后结果 图5 多车并行时能够准确区分 第二段视频夹杂较多无关目标,如行人、抖动的树枝横向行驶的车辆等,其中双白线之间区域为本场景的称重测速区域。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无关目标能被全部排除,体现了车辆筛选很好的鲁棒性。视频中共通过9辆汽车,所有车辆均本正确识别车型。 3 结 语 通过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系统提出的车型识别算法能适应不同场景和一定的环境变化,具有较高的效率和鲁棒性。随着计算机及其他数字信号处理(DSP)设备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应用实时视频处理技术促进智能交通的能力将更大更稳定。若本系统能真正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上,有望对遏制道路超载超速现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LIENHART Rainer, MAYDT Jochen. An extended set of Haar?like features for rapid object detection [J]. IEEE ICIP, 2002 (1): 900?903. [2] 徐卫星,王兰英,李秀娟.一种基于OpenCV实现的三帧差分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11):141?144. [3] BRADSKI G R. Computer vision face tracking for use in a perceptual user interface [EB/OL]. [2010?12?02]. [4] 张波,鲁新光,邓铁六,等.动态车辆称重物理模型与提高动态称重准确度研究[J].计量学报,2009(5):426?430. [5] 唐双发.基于OpenCV的车辆视频检测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6] 詹群峰.基于OpenCV的视频道路车辆检测与跟踪[D].厦门:厦门大学,2009. [7] 郭旭,张丽杰.运动目标检测视频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8):200?207. [8] 周品,李晓东.Matlab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9] 陈胜勇,刘盛.基于OpenCV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 刘瑞祯,于仕琪.OpenCV教程基础篇[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11] 范伊红,彭海云,张元.基于SVM 的车型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5):296?297. [12] 李庆忠,陈显华,王立红.一种视频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方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6,19(2):238?243. [13] [美]REINDERS J, 聂雪军. Intel Threading Building Blocks编程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4] 刘慧英,王小波.基于OpenCV的车辆轮廓检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2):2987?2991. 汽车的科技3000字论文篇二:《试谈现代科技在汽车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售后市场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趋势,与汽车相关的售后市场服务行业开始兴起。其中汽车维修是后市场比较火爆的行业,汽车的使用必然会涉及汽车的维修。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汽车维修效率,提高汽车维修的质量,应该加强对于汽车维修行业的行业监管以及对汽车维修技术的提升。目前,诸多的现代化技术开始不断的应用到汽车维修之中,其中尤其以焊接工艺为主。因此,本文重点对汽车焊接工艺中现代科技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科技;汽车;焊接技术;工艺 引言 汽车加工与制造以及汽车维修领域,都会涉及汽车的焊接技术。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汽车生产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已经可以实现汽车车身以及车辆配件的无缝焊接技术。车身的加工甚至采用模具化加工的形式,从而减少了因为焊接造成的不足。因此,目前,焊接工艺在汽车后市场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在汽车的维修市场中,当汽车出现事故的时候,就会采用焊接技术进行维修,从而让汽车能够保证正常的使用。此外,在汽车的加装方面,焊接技术更加的适用,并且通过引进先进的现代科技,从而让焊接效果与质量都更加完善。 一、汽车焊接工艺的应用领域分析 在汽车领域中,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是的汽车生活更加丰富。对于我国而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售后市场出现了井喷的状态。在汽车售后市场中,汽车的维修与保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让汽车的服务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汽车的焊接工艺而言,最早是应用于汽车的车身焊接。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车身制造工艺的发展,汽车车身开始使用模具制作,从而降低了因为焊接而造成的车身问题。那么,下面就对现代化的汽车的焊接工艺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 1、在汽车的维修领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汽车维修属于汽车售后市场领域,由于汽车驾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碰撞的现象,从而造成了汽车车身或者是相关配件的损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汽车的焊接工艺,将损坏的部分采用焊接的方式,从而进行汽车的维修工艺。 2、人们对于汽车的装饰和改装越来越感兴趣。虽然在汽车检测的过程中,对于擅自改装会进行处罚,但是有车一族们仍然热衷于对于汽车的改装和装饰。其中,对于汽车尾翼的安装非常常见。汽车安装尾翼以后,就显得非常运动动感,有一种非常霸气的感觉。因此,为了让汽车的外观更加个性鲜明,需要对汽车的外观进行相关的改装,从而实现车主所需要的效果。而对于尾翼的加装而言,就一定要采用焊接技术,从而使得汽车的尾翼牢固坚实。因为安装尾翼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当车速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保证汽车的尾翼的稳定性。 3、对于汽车的车身配件的焊接工艺;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配件方面进行焊接,此外对于在配件之间的结合方面,也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汽车焊接技术。因此,对于汽车的焊接工艺而言,主要在车身焊接、汽车改装以及汽车配件之间主要进行应用。 二、现代科技在汽车焊接工艺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焊接工艺中也不断的引入了现代的科技技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的单片机远程通信技术以及3Dmax等技术开焊接始不断应用到汽车的焊接工艺中。由于人工焊接技术容易在焊接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无法实现循迹操作,从而造成焊接的不完美。因此,采用计算机单片机技术,可以进行程序编译,将需要焊接的部分利用3Dma x的进 行仿真,从而保证在焊接的过程中,其能够实现完美的循迹焊接,降低了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此外,在焊接的工艺方面,又引入了一些工艺以及化工技术。传统的高温焊接技术,不仅仅容易造成伤害,更是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现在的氩弧焊焊接技术,虽然温度更高,但是焊接的质量有所提高。对于焊接的接口以及焊面的平整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因此,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多个行业工艺的提升。对于汽车的焊接工艺而言,引入计算机技术并且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焊接,从而让焊接工艺更加安全方便,有效的提升焊接的效率,保证在焊接的过程中,达到质量的提升以及客户的满意提升。总之,要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让更多的现代科技不断的应用到汽车的焊接工艺之中,从而保证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符合现有时代的发展理念,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硬性要求,实现现代化的汽车焊接工艺。 三、机器人焊接工艺是现代汽车焊接技术的发展前景 汽车焊接最主要的是车身的焊接。在汽车制造公司车身的主要焊接方法为弧焊、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对汽车的安全性、美观性与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汽车制造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对焊接精度、焊接质量和焊接速度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立一条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促进了现代化流水线的建立。现代化的焊接流水线主要是满足多车型、多批次的市场需求,提高车身车间生产能力的柔性和弹性。因此现代焊接线必须具有柔性。那么如何才能使焊接线具有柔性呢?普通的焊接线是刚性的,主要由焊接夹具、悬挂点焊机、弧焊机和多点焊机等组成。 这种焊接线一般只能焊接一种车型的车身,那么为了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就需要重新建立焊接流水线。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企业是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并且重新建立流水线造成了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于是建立柔性化焊接生产线摆在了企业面前。机器人的出现与应用满足了汽车企业的现代化的需求,实现了焊接生产线的柔性化。那么在车身焊接线上应用的机器人主要有几种: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和激光焊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使焊接实现了机器人代替工人工作。 1、点焊机器人:主要进行的是点焊作业,在点与点之间移位时速度比较快,从而减少了移位的时间,通过平稳的动作、长时间的重复工作和准确的定位,取代了笨重、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更好地保证了焊点质量,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它是柔性自动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企业应变能力。 2、弧焊机器人:弧焊过程比点焊过程要复杂得多,对焊丝端头的运动轨迹、焊枪姿态、焊接参数都要求精确控制。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高的可靠性。能实现连续轨迹控制,并可以利用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焊接由直线及圆弧所组成的空间焊缝,还应具备不同摆动样式的软件功能,供编程时选用,以便作摆动焊,而且摆动在每一周期中的停顿点处,机器人也应自动停止向前运动,以满足工艺要求。此外,还应有接触寻位、自动寻找焊缝起点位置、电弧跟踪及自动再引弧功能等。 3、激光焊接机器人:激光焊接是与传统焊接本质不同的一种焊接方法,是将两块钢板的分子进行了重新组合,使两块钢板融为了一体变为一块钢板,从而提升了车身结构强度。同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工件变形非常小,一点连接间隙都没有,焊接深度/宽度比高,焊接质量高。从而提升了车身的结合精度。可见机器人的应用,实现了焊接流水线的智能化,实现了焊接生产线的自动化与现代化。 结束语 汽车维修行业中的汽车焊接行业,其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并且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维修效果。焊接技术,一般是针对出现重大事故或者是问题车辆等进行焊接。为了让焊接的痕迹最小化,实际上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高精度焊接,需要不断引入现代科技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让焊接工艺能够以一种循迹的方式进行,从而避免了焊接过程中出现的认为失误。此外,在汽车的生产以及制造的过程中,依然需要不断的引入高新科学技术,让焊接工艺更加精湛,从而实现汽车的高精度和高密度,实现汽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鸣斌.煤层气发动机爆震的检测与控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11(02):45-46. [2]吴扬帆.汽油发动机爆震分析与控制[J].传动技术,2010(13):36-38. [3]高玉明.点燃式发动机临界爆震控制及其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2012(14):77-79.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汽
自己写吧,都毕业了,尽力给自己留个美好回忆吧
分太少了,不是你出,是百度出的。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简析【关键词】市场分割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有效贸易保护率规模经济【摘要】加入WTO 后,面对国际品牌汽车企业冲击和进口关税大幅度调整,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虽然还是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分割过于均匀、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等。未来若能在开发自主品牌和研发新技术等方面多下功夫,中国仍有望发展成为汽车产业中心。经济引言我国的汽车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3 年到1978 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建设阶段。全部由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销售,对企业而言不存在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第二阶段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9 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是我国汽车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建设改造,提高了产量,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增强。第三阶段从2002 年加入WTO 至今,是我国汽车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国内市场,世界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这无疑会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形成严重的冲击和威胁;而我国的汽车行业在之前的发展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也亟待改善和解决。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遗留的问题和加入WTO 后面临的新挑战一是产业组织结构问题(即产业内企业的组成和相互关系)。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某些地方政府采用地方保护主义使得业内企业竞争力不强。而入世后,中国市场逐渐和世界市场接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品位也受到国外诸多产品广告的影响,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车偏好增加;合资企业也成为许多中资企业强而有力的替代品,一些国内老牌汽车企业资不抵债,存货积压。二是产业空间结构问题。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个集聚和扩展的过程,开始以集聚为主,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各种要素向中心地点集中,形成一个产业中心,再由产业中心带动周围企业的发展。我国的汽车行业形成于计划经济,缺乏市场调节,存在市场分割的现象,各地出于自己经济和政治利益各方面的考虑,都希望将汽车行业发展成自己的支柱产业之一,设立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市场,使我国没有产业中心和核心企业。三是规模经济问题。我国企业的分工多为按产品的种类分工,如分为客车制造厂、特种车辆制造厂等,零部件生产厂家仅仅围绕某个主机厂的配套产品进行生产,生产要素在不同种类汽车生产中流动较少,导致一定的效率和资源的浪费。四是产业市场结构问题。我国的汽车出口比例小,且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一些精密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整车出口额很小。同时由于现在中国的技术投入不足,合资企业的成长能力更强。跨国公司希望借合资的名义回避关税,开拓中国市场,而中方期望以“以市场换技术”。可时至今日,一些已经成立多年的合资汽车企业的核心零部件却依然完全依赖进口。我国汽车工业近几年(2002~2008)发展现状和实证分析市场分割情况。2007 年,我国除了山西、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宁夏这六个省外,其他的省、市、区都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笔者通过分析《中国区域统计年鉴》2002、2004、2005、2006、2007 年的数据发现,我国汽车行业的趋同度,即产品分布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数占全国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总数的比重仍很高。2007、2006、2005、2002 年都为84%,2004 年还达到了90%。因为汽车产品的同质性强,经济带动力量大,各地方政府和部门都实行了区域封闭的保护政策,如武汉市只允许本地神龙公司生产的富康牌汽车作为出租车,而上海市只允许上海大众生产的汽车作为出租车使用。此外,受这种集团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影响,我国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也很低,上汽等大型轿车生产基地都建立了自己的零部件配套体系,自制率高达70~80%,对社会性的汽车零部件厂家依赖小。目前我国发展较好的几个汽车制造地区为吉林、上海、广东、湖北、重庆、北京,这六个地区2007 年汽车产量达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但它们的产量相差不大,都在70~80 万辆左右,可以说,这六个地区几乎平分了的份额,而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的产业中心。这样的发展表面上可以让每个地区都有汽车这样的“高利润”产业,但其实因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有的运输862010/03/中总第284 期责编/肖洁方便,有的原材料丰富,有的劳动力丰富,分散的发展不仅对当地的稀缺资源是一种浪费,更对当地的丰富资源不利。因为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品要消耗更多的当地丰富资源,作为稀缺资源不足的弥补,会减低当地丰富资源的生产效率,导致丰富资源更廉价而稀缺资源价格更贵。分析目前国内十大轿车品牌,前三名仍全是合资企业,而我国自主品牌:红旗、夏利、奇瑞等都在五名以后。从外国人那分得加工组装的少量利益,还不如加速国内企业的合作,打破区域限制,集全国的资源为一体,即使利润分配不平均,至少都是在本国人的口袋里,不会被外国人瓜分。此外,自中国入世后,一些沿海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很快,物价飞涨,很多跨国企业为了寻求低价劳动力,纷纷把目标投向内陆,而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人力资源这样的生产要素也没有办法自由流动,限制了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外资企业占尽各地优势资源。产品的进出口结构情况。加入WTO 后,我国的汽车进口关税从80~100%削减至2005 年的25%,其间每年按比例削减。汽车零部件关税降至平均10%的水平。2009年之前,构成整车特征的零部件进口,以及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60%以上的,均按照整车25%的关税税率征税。由以上数据计算,对于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60%以上的国内企业,近似有效保护率g=(t-ai×ti)/(1-ai)=(-×)/(1-)=25%,对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60%以下的国内企业的近似有效保护率g=(-×)/(1-)=(其中t 为消费商品的名义关税,ai 为无关税时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的比例,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60%以上的按80%算,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60%以下的按30%算,ti 为进口零部件的名义关税)。由于对进口零部件价格综合占整车价格60%以下的国内企业的有效保护率g 更高,则这一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合资公司提高国产化率,保护了国内使用自产零部件的生产商。2008 年12 月15 日,WTO 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最终裁定,中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税收政策,违反了WTO 的规定和中国入世承诺。WTO 裁定败诉后,在2009年9 月1 日,我国实行“零部件关税为10%,而整车关税为25%”的整车和零部件差别关税税率。此举实施后,对部分未达到40%国产化率合资企业而言,不仅零部件关税下降15%,近似有效保护率g 更是提高到了85%[(-×)/(1-)],这样反而鼓励了合资企业大量从国外进口零部件,通过散件组装的方式在中国加快生产和扩张,大排量的散件组装合资车可能因成本降低而出现大降价,这会对进口高端整车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在于不利于我国自产零部件的发展。面对此种不利局面,我国可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通过施加一些非关税壁垒,从而更灵活和隐蔽地保护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如采用国内税对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进口零部件收税;还可使用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在招标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笔者通过分析2000~2008 年我国主要进口汽车产品和主要出口产品的进出口额变化情况发现,我国进口主要为大排量的越野车和小轿车、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等,且2008 年进口品相对2007 年进口额都有提高,其中大排量的越野车的进口额增长了,而我国主要出口汽车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未列名车辆用车轮及其零件出口额2008 年相对2007 年只增长了,附件2008 年出口额相对2007 年还减少了,贸易逆差大。随着国产化率规定的取消,大排量的汽油越野车、汽油小轿车的进口可能会减少,但小轿车用自动换挡变速箱及零件,车身(包括驾驶室)的未列名零件、附件的进口量会大幅度上升。有些企业会采取“全球采购”的方针,可能会导致中国制造业成为空壳,也可能使本来就不强的汽车工业产品出口额减少。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简析加入WTO 后,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国际一线品牌的竞争冲击大,加上面对国际压力,关税的调整幅度也较大,可是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还是取得了较大成就,2008 年我国的汽车总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但相较于美国、日本这些老牌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我国虽然汽车总产量高,但生产过于分散,单看每个地区和各个企业的竞争力都不强,没有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的所有企业的年产量破百万辆,而2008 年世界产量破百的企业一共有17 家,以日、美、德为主。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工业产业内部的整合还需更多的时间,企业之间若能打破地域限制、种类限制,使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合理使用当地最丰富资源,加强对研发的投入,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我国的汽车工业还是以加工组装和生产中低档车为主,不能进入国际高端车市场。改变进出口品结构,拥有自己的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汽车行业才有国际竞争力和大量的出口能力,单靠加工组装、生产低技术零部件等,在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现在,很容易找到类似的替代国。而目前研制小排量、新能源汽车的趋势给了我国站在世界舞台上和其他大国平等竞技的机会,也是我国开发自主品牌、研发新技术的好时机,若能把握好时机,加上内部产业的优化整合,相信中国发展成为汽车产业中心还是指日可待的。(
213 浏览 5 回答
196 浏览 6 回答
271 浏览 3 回答
86 浏览 6 回答
307 浏览 6 回答
240 浏览 3 回答
148 浏览 3 回答
202 浏览 4 回答
344 浏览 10 回答
108 浏览 5 回答
107 浏览 4 回答
115 浏览 6 回答
324 浏览 6 回答
85 浏览 4 回答
35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