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的早期历史是与电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1937年,英国人A.H.里夫斯提出脉码调制(PCM),从而推动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的进程。1946年,法国人E.M.德洛雷因发明增量调制。1950年C.C.卡特勒提出差值编码。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供实验用的24路电子管脉码调制装置,证实了实现PCM的可行性。1953年发明了不用编码管的反馈比较型编码器,扩大了输入信号的动态范围。1962年,美国研制出晶体管24路1.544兆比/秒脉码调制设备,并在市话网局间使用。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它抗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不受距离的影响,能适应各种通信业务的要求,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便于实现保密通信和计算机管理。不足之处是占用的信道频带较宽。20世纪90年代,数字通信向超高速大容量长距离方向发展,高效编码技术日益成熟,语声编码已走向实用化,新的数字化智能终端将进一步发展。《数字通信》创刊于1974年,进入新世纪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重新对她定位,包装,突出以“数字”为基础;“移动”为核心;“手机”为特色,成为国内第一本面向大众的实用手机月刊。《数字通信》有《产品》《市场》《应用》《技术》四大版块:包括移动新闻、手机前线、新品抢鲜、品机地带、DC导购、手机秘笈、产业观察、手机乐园等多个栏目若干专题。《数字通信》集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语言诙谐幽默、贴近生活.《数字通信》每半月拥有25万多的发行量,每期杂志的有效读者约75万人左右。作为中国发行量第一的手机杂志,《数字通信》的读者覆盖全国各地,是目前发行区域最广、渗透率最高的手机杂志。《数字通信》是全国发行量最大,在手机领域最为权威的专业手机与无线通讯期刊。以专业的评测文章、囊括所有热门机型的玩机指南、及时的手机资讯和市场信息而深受数十万读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