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姓赵的贫困人家, 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人家。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董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后,解放军进入桐柏山区,已经十八岁的赵小花到部队中寻找两年前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队伍的哥哥赵永生,没想到赵永生负伤掉了队。小花没有找到哥哥,却遇到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周医生把小花认作了干女儿。
再说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以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几年后,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救了身负重伤的赵永生,但并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亲哥哥。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偶然与养父谈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卖的身世。后来翠姑在一次战斗中为营救小花而身负重伤。
战斗结束后,小花和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断断续续地呼喊哥哥,众人不禁热泪盈眶。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
单纯、天真、活泼、敢爱敢恨的农村姑娘。本名“董红果”,是 *** 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因为部队转移,不满周岁的她由何向东送到赵家寄养,改名“赵小花”。
生长于桐柏山区的贫穷人家,从小就体验了与亲生妹妹离散的悲痛,因此把父母收养的“小花”当成亲妹妹一样疼爱,父母惨死后,更是与小花相依为命。后来,他参加了解放军,成长为一个英勇、睿智、成熟的革命战士。
成熟、稳重、坚毅的游击队队长。本是赵家的亲生女儿“赵小花”,小时候因家贫被卖,后来被何向东赎回抚养长大,改名“何翠姑”。在养父影响下,积极投入革命工作,成为游击队的女英雄,而且年纪轻轻就担任了区长。
1978年,谢添看了反映1947年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文学作品《桐柏英雄》后,决定将其改编为电影并搞了一个剧,但他后来改变主意拍摄《甜蜜的事业》。正巧北影厂的另一位导演张铮正愁没有好剧本,她便接手了这个项目 。
张铮曾随汤晓丹导演拍摄过《铁道游击队》,对拍军事片有一定经验。她一开始也准备按战争军事片的思路拍,但是在摄影师云文耀的启发下,她决定换个角度,尝试在片中融入义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手法。经讨论后,主创人员达成共识,要通过妹妹找哥哥的曲折过程反映深厚的兄妹情,将人物命运而非战略思想当成影片的主要内容。这个想法得到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陈荒煤、北影厂元老谢铁骊和聂晶等人的支持 。
根据主题的改变,编剧把战争场面推为背景,围绕人物感情戏重新写了剧本,省略了与主线无关的情节,片名也改为《觅》。三兄妹童年的苦难生活曾经是主创人员修改剧本时最头疼的难题。他们一开始依照编年史方式来写,但发现如果影片出现大段回忆会乏味枯燥。于是,他们决定打破中国革命题材影片的传统手段,在彩色片中插入黑白片的倒叙、回忆、幻觉,打破时空概念,把过去、现在和幻觉交织在一起 。
剧本完成后交由陈荒煤审查,他主张再增加几场有人情味的戏,翠姑跪抬担架的戏也是他建议加的 。
片子完成后,内部试映时反应不错,但是大家都认为片名《觅》太生涩。张铮到影评家钟惦斐的家登门请教,钟老提议片名改为《小花》,寓意是“报晓中国电影春天的一朵‘小花’” 。
该片在艺术上的显著特点就是敢于写人的情感,敢于以情感人,具有抒性诗般的清新风格,这就使其大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的影片。它不仅敢于写情,而且善于写情。创作者通过精心选择典型细节,通过具有视觉形象的典型动作,调动电影艺术的多种手段,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该片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电影手法运用上的探索。其一,是把色彩作为电影语言一个强有力的表现手段,例如运用色彩的不同来转换时间和空间,凡倒叙、回忆等画面用黑白,这不仅使影片结构严谨、眉目清晰,而且使过去与现实发生交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其二,是巧妙运用情绪蒙太奇手法,用视觉形象来表现人物的思维、联想、回忆等,进一步发挥了电影艺术不受时空限制,直接叙述故事,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优越性,对表达主题、刻画人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章柏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