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
在现今地下构造和现代构造运动的情况下,一个地区里应力的方向与大小有变化,它的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总称地应力场特征[1]。地应力场的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着重讨论中国某地区近年来地应力场的总体趋势特征及其研究途径,目前尚属探索性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主要构造体系
中国某地区主要有:东西向构造体系、某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反射弧和新华夏构造体系(以下简称新华夏系),此外尚有华夏构造体系、旋卷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和北西向构造等[,3]2。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A近地质时期以来,构造活动较为明显(图1)。
图1 主要断裂分布略图
本区新华夏系展布广、断裂多,A近地质时期以来活动显著,近年来地震分布与其断裂带展布一致,为该区主要发震构造。同样在我国东部新华夏系展布地区,近年来也多为主要发震构造,地震都是沿着其主要断裂带发生的。可见新华夏系不仅是本区现今活动显著的构造体系,也是我国东部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
二、现今构造运动
主要根据地形变资料,研究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确定现今构造运动,以便查明地块边界上外力作用的方式、方向,为模拟实验提供加力依据。
本区范围较小,纵观其外围广大地区,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主要有:东西向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旋卷构造体系和新华夏系等,其中以新华夏系活动最普遍、最显著。而本区现今构造运动特征,与其外围广大地区基本一致。
(一)地形变图的编制和分析
本文根据1966~1970年、1968~1972年、1971~1974年的三张地形变图,以1966、1968、1971年施测成果为第一期;1970、1972、1974年复测成果为第二期,进行统一平差处理[]4。两期水准每公里2倍,总的中误差约±3mm。假定原点高程不变,分别推算二期高程,求出高程差,绘制地形变等值线,反映现今“褶曲”;根据断层微量位移观测成果,以及断层两侧路线水准推算的相对垂直断距,凡超过2倍总的中误差者,定为现今活动的断层。这样的地形变图实质就是现今的地质构造图,是研究现今构造运动的一种尝试。
根据上述编制的三张地形变图(图2),列表对比(表1),可以看出东西向构造体系和某山字型构造体系东翼反射弧,自1966~1970年至1968~1972年地面升降量减少,构造活动趋势减弱;新华夏系地面升降量逐渐增大,构造活动程度也逐渐增强,表明现今活动甚为显著。
图2 地形变略图
表1 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展布一览表
续表
(二)断层微量位移观测成果
本文选用1969~1974年本区近20个断层微量位移观测站的成果。跨断层水准测量,仅能测定两盘相对升降变化,跨距长20m左右者,中误差约±;跨距长600~1000m者,中误差约±。跨断层垂直和斜交的基线、水准测量,可以测定两盘相对水平扭动和垂直起落,跨距长24m或48m,中误差约±。判别断层的活动,根据水平扭动或垂直升降变化量,有一者大于2倍中误差来确定;若沿同一方向有趋势性累变,虽小于2倍中误差,也酌情考虑。
观测结果表明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多数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性变化。其运动轨迹线可分为:椭圆形、平行波状、“8”字形等三种类型(图3、图4、图5;表2)。各类均有明显的对称性,各拐点也与固定月份相对应,运动过程呈螺旋式发展。各年之间的趋势活动主要反映构造活动,但年周期性变化尚不能完全排除非构造因素的影响。
表2 断层现今周年运动趋势的类型
图3 东西向构造体系某处断层上盘运动矢量图(~)
图4 新华夏系某处断层上盘运动矢量图(~)
图5 山字型前弧西翼某处断层上盘运动矢量图(~)
考虑本区各断层年周期性运动特点,用不同年相同月份曲线的峰、谷对应相比,推算出各断层的位移,与南北向反时针扭动加力模拟实验中的裂面位移情况基本一致(图6)。得出北北东向断层反时针扭动、北东向断层顺时针扭动、东西向断层也顺时针扭动;新华夏系断层的相对垂直断距也都大于其他构造体系,显示断层活动的应力活动方式主要与新华夏系一致,并在本区地应力测量中得到证实。观测结果表明根据本区某中型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弧两翼断层呈对称反向扭动,说明该山字型现今也在活动。但也有个别测站观测结果与实验情况相反。
图6 模拟实验的断层位移图
上述资料说明本区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有东西向构造体系、山字型构造体系和新华夏系等,其中以新华夏系活动最普遍、最显著。显示地块现今自北往南作不均匀水平运动的同时,主要是作南北向反时针扭动,即西侧相对向南,东侧相对往北移动[]5。
三、现今区域地应力场
为了查明本区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轮廓,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主应力迹线、应力和能量的变化规律;并实地测量地应力,予以验证。有关岩石力学性质问题本文暂不叙述。
(一)模拟实验结果
本文所作实验为半定量性质,采用明胶网格法和光弹法两种[6,7],均用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加力,前者为南北向反时针扭动加力,后者暂用北60°西方向压缩。各模型内均计算近1000个点,编制了各种应力和能量相对等值线图(图7)。两种实验结果大体近似:
图7 模拟实验图
(1)最小主压应力迹线(即实验中的拉伸方向,相当地质构造中的压性结构面走向),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靠近北东向断层附近常偏转为北东向,例如在本区中部北东向断层发育地段,表现甚为明显。往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层端部常出现弯曲变化,例如光弹模拟实验中,该现象甚为普遍。明胶模拟实验中,在山字型构造和弧形断裂附近常出现各向同性点。
(2)最大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特定的断裂交叉处,其次是在特定的断裂拐弯和端点部位。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的集中地点,彼此有的重合,有的并不一致。
(3)能量分布大都集中在特定的断裂交叉处,以本区东北部最显著,西南部次之,西北部多为零散的集中点。
(二)地应力测量结果
根据本区构造体系的展布和现今构造运动特征,进行模拟实验获得应力场轮廓,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模拟实验的局限性,实验结果与实地情况不可能完全符合,只有实地测量地应力[8,9],才是查明地应力场的可靠途径。
1973~1974年我队和地质力学研究所协作,在本区五处中奥陶统厚层石灰岩中,实测地应力[10],测量时电感曲线规律稳定,各处测量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基本对应一致(图7,图8)。
图8 地应力绝对值测量位置图
(1)1973年在本区东北部的某中型山字型前弧与北北东向断层交叉处,及远离交叉处的另一个地点测量地应力,测得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均为压缩,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即实验中的压缩方向,相当地质构造中的张性结构面走向)分别为:N75°W、N58°W,与实验结果相差不到10°;最大剪切应力分别为:和,与该交叉处最大剪切应力集中的实验结果也对应。
(2)1974年在本区西部三处,测得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也均为压缩,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N74°W、N65°W,N35°W,与实验结果相差约15°。最后者测点距北东向断层甚近,相距约200m,致使最大主压方向转为N35°W,也与实验结果一致。最大剪切应力分别为:、、,亦与实验结果对应。各处实测主应力值,均与实验结果对应。
综上所述,本区最大主压应力多为北西西向,局部转为北西向,主应力、最大剪切应力值的相对变化,都与模拟实验结果基本对应一致;与地形变、地震资料分析结果也都符合,进一步证明近年来本区地应力场主要为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
四、结语
1.经过初步研究,本区近年来主要为新华夏系应力活动方式,最小主压应力迹线总体呈北北东向展布,应力及能量集中地点,多在特定的断层交叉、拐弯和端点等部位。
2.以地质构造体系为基础,研究现今构造运动,配合模拟实验,测量地应力,可以查明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主要特征。实践证明李四光教授提出的地应力场问题及其生前亲自部署的研究方法、途径是正确的,是切实可行的。
3.现今区域地应力场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探索地震预报、工程建设、找矿勘探、矿产开发等都有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四光.地震地质.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2]李四光.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3]邵云惠.燕山弧形构造带及其派生的旋卷构造群.地质力学论丛,第2号,1964.
[4]В.В.ПОпОВ. Уравновешнвание Лигонов Геолезаат Москва, 1952.
[5]黄庆华.雁行褶皱构造型式的解析理论及实验的探讨.中国科学,1974,第5期.
[6]徐宏文.应力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7]M. M. Frocht. Photoelasicity. John Wlley & Sons, 1946.
[8]潘立宙.测量地应力的钻孔变形法,地震技术资料汇编,地震战线,1973,第1期.
[9]N. Hast. The Measvrementoe roce pressvrlnmlnes, Stockholm, 1958.
[10]地震地质大队钻探队试验班.二十里长山之地应力测量.地震战线,1975,总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