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逢源看歧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题型也日渐成熟,单纯考查语法的题型正在被淘汰,而词语使用方面的内容则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并且考题越出越细,考查面越来越广。其中,大纲基础知识部分的“病句”部分中“歧义”一项一直是近些年考查的重点。通过对这类题的深入探究,我们发现了一些近似于规律性的东西,现归纳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歧义”一词的解释是:(语言文字)两歧或多歧的意义,有两种或多种可能的解释。歧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这里我们姑且把它分成六类。 第一类,断句造成的歧义。 例(1) “歧义”绝不是一个现代的概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许多经典传说中获得佐证。如一则古代小故事中这样讲道: “一位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不巧的是快要返家时天下起了大雨,眼看着无法回家,客人希望主人留自己住宿,于是就写了一行字来探问: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由于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于是主人就故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把这句话读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心有灵犀的客人哈哈一笑,重新读道: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释例:(1)这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三种断句法,就有三种合情合理的解释,正是一个“断句歧义”的经典案例。 例(2)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 释例:(2)这句话有两种句内停顿,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 (妈妈难眠) 妈妈想/远在国外的女儿夜夜难眠。 (女儿难眠) 若想消除歧义,在口语表达时,就不要一气读完这个句子,应在斜线处略作停顿;书面表达时,则必须在斜线处加上逗号,以明确语意,消除歧义。 第二类,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例(1) 鸡吃了吗? 例(2) 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 例(3) 走进屋里,只见主人坐在一把太师椅上,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释例:(1)中的“吃”是一个主动与被动合一的词。因此,句中的主语“鸡” 既可以是动作的发出者(即“鸡吃(饲料)了吗?”),又可以是动作的被动承受者(即“(你们把)鸡吃了吗?”)。 (2)中的“保管”有两种意义,一是“保证”,一是“保存和管理”。因此,句意可以是“这批种子保证没问题”,也可以是“这批种子保存和管理没问题”。 (3)“一边”有两种意思,一个是“只有一边”(左边或右边),一个是“两边”。 对于在做此类题目过程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必须多加注意,以便更准确地把握这类因词义而起的歧义。 第三类,一词多性造成的歧义。 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语法也极为复杂。许多词的词性都并非单纯的一种,这种一个词多种词性的情况也是歧义发生的潜在因素。 例(1) 一道传统的脑筋急转弯题目是这样的:“铁锤锤碗锤不碎,这是为什么?”它的答案是:“因为铁锤比碗结实,所以铁锤锤碗锤(子)不碎。” 例(2) 这车没有锁。 例(3) 班长背着老师和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释例:(1)这道题的题眼正是“锤”字的两种词性,即名词和动词。 (2)“锁”字有两种词性,即名词和动词。 (3)这道题的题眼在于“和”字的两种词性,即介词与连词。是介词,则句子中打扫教室的是“班长”和“同学们”;是连词,那么句子中打扫教室的是“班长”自己。 这一类的词还有许多,如“钉”、“扣”、“盖”(都兼有名词和动词的词性),“跟”“同”“与”(都兼有连词和介词词性)。做练习时碰到这类词语应该提高警惕。 第四类,多个修饰语造成的歧义。 句子中的修饰语超过一个就可能引起句子歧义。这种情况往往会发生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因为多个定语既可以存在修饰关系,又可以“多对一”地同时修饰一个中心词。 例(1)几个学校的老师出席了这次大会。 例(2)在落后的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例(3)几个已故的政协委员的妻子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释例:(1)中,“几个学校的老师”既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的几个老师”,又可以理解为“‘几个学校的’老师”。 (2)中“落后的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既可以理解为“落后”的是国民党,又可以理解为“落后”的是旧中国。因此两个句子都是歧义句。 (3)中“已故的政协委员的妻子”虽然也有多个修饰语,但如解释成“‘政协委员的已故妻子’参加活动”显然是荒唐的,因此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政协委员的遗孀’参加了活动”。因此,例(3)不能算是歧义句。举此例的目的是提醒大家细心分辨,不能疏忽。 第五类,代词使用不当造成的歧义。 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适当运用可以避免上下句同一名词的反复出现,使语言表达精练。如果使用不当,则会造成称代不明,产生歧义。 例(1) 小明和小刚在学校图书馆相遇。他一看见他,马上把班级篮球对获胜的好消息告诉了他。 例(2) 哈尔滨在长春的北面,沈阳在长春的南面。这是一个极具文化氛围的城市。 释例:(1)句中出现三个“他”,到底是谁告诉了谁,人称代词指代不明造成了歧义。 (2)句中前面出现了三个城市,后面的指示代词“这”是指哪一个,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第六类,缺少必要词语造成的歧义。 我们平时说话时,往往会为了省事而去掉许多虚词,但并不是说虚词可有可无,更多的时候虚词的省略不当会在句子中造成歧义。 例(1) 参加这次校庆的有在校学生、教师和老校友10000多人。 例(2) 朦胧中听见广播到奉节。停泊时天已微明。 释例:(1)句有两种理解:一是参加这次校庆的在校学生、教师和老校友的总数是10000多人。另一种是参加这次校庆的除了在校学生、教师外,还有10000多名老校友。如果想要表达的是前一种意思,可以在在“老校友”后加“共”、“总共”一类词;如果想要表达的是后一种意思,则可以在“老校友”前增添“还有”、“此外还有”一类词来表示区分。 (2)中“听见广播到奉节”有两种理解,一是,广播的内容提到奉节,另一种是,广播报站说船已经到了奉节。根据句意,应为后一种理解,那么就应该在“广播”后面加上“说船”二字,意思就清楚了。 上述六种类别,我们只是粗略地将歧义划分类别,希望那些面对歧义感到茫然的学生能因此而有所收获,受到启发,那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