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疫源动物的管理哺乳动物、禽类对虫媒病塬体均易感,除个别外,大多动物本身不“发病”。但病塬体能在动物体内增殖、产生较高含量的病毒血症,形成极具危险的病塬体储存宿主。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可分①家养动物,包括家畜、家禽、观赏动物等;②野生动物;③半野生动物,包括鼠类,鸟类、蝙蝠等,其中鼠类危害最大。一般针对野生或半野生动物的管理较难,只能把工作重点放在消除传播媒介上,切断传播途径。而针对家养动物则容易些,对家养动物,可用圈养、改善管理条件和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等科学管理办法结合消除传播媒介,切断传播途径的办法,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乙脑、鼠疫、登革热、出血热等,都可以进行综合防治的办法,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洁卫生或迁移居民附近的猪舍;定期组织灭鼠、灭蚤;组织群众在水缸养殖塘角鱼;加强防蚊、驱蚊、灭蚊等措施都能取得预期防治效果。加强疫源检疫工作疫源检疫就是要对接触者即接触过病人、受染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后,有可能受到感染的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包括医学观察、采集标本检测等方式。疫源检疫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人,给予相应的医学处理,减少发病,避免死亡。提高群体免疫力可以通过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来提高群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是提高群体抗病能力、控制和消灭虫媒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此外,尚可应用药物预防来提高群体抗病能力,实施简便、见效较快,但药物预防对多数病毒性传染病无效,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与其他传染病有所不同,重要的手段是切断或消除传播途径,并通过多种途径改善与提高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在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对媒介昆虫的控制或消除是致关重要的手段,也是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十分明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