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病机制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铜毒内聚,诸证皆因之而起。肾阴(精)素亏,精不化血,精血两虚,筋脉失养,乃至火生风动,故肢体震颤、拘急僵直;肾阴(精)不足,虚火内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扰,则神志癫狂;火灼肝胆则胆热液泄,发为黄疸;肝胆湿热久蕴,肝络瘀热互结,积聚成痞积;积聚日久,经隧不通,津液不能输布,聚津为湿为水,发为膨胀;肝失条达,肝气横犯脾土,脾失健运,痰浊郁毒内生,上泛阻于舌本,乃见口涎唾滴,构音不清;郁毒循肝脉上注于目,角膜呈色素之环;肾阴不足,精不生髓,脊骨失濡,故出现佝偻、骨折诸症。一言以蔽之,皆缘先天禀赋不足,肾中阴精匮乏所致。西医发病机制正常成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铜约2~4mg,进入血液的铜离子先与白蛋白疏松结合后,90%~98%运送至肝脏内与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铜蓝蛋白;仅约5%与白蛋白或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松结合,其大部分经胆道系统排泄,极少数由尿中排出。本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疾病,但其铜代谢异常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公认的是:胆道排泄减少、铜蓝蛋白合成障碍、溶酶体缺陷和金属巯蛋白基因或调节基因异常等学说。本病除少数患儿出现酷似暴发性肝的临床表现,于短期内死亡外,其自然病程大多呈缓慢进行性经过,约于起病后4~5年死于肝功能衰竭,或陷入植物人状态,死于肺炎等并发症。能生存10年以上者,极少见,故预后不良。但在驱铜疗法进步的今天,绝大部分早~中期患者通过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获得与正常健康人相似的工作、学习和寿命。肝豆状核变性是神经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临床上,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主要有锥体外系损害、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等。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症治疗等,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发病部位是大脑。肝豆状核变性最早于1912年被发现,也叫做Wilson病,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具有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会导致肝硬化以及多种脑变性疾病,这种病多发于青少年群体,男性比较多见。肝豆状核变性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伤残甚至死亡。那么,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和症状表现。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肝豆状核变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多为同代发病或者隔代遗传,很少会出现连续两代发病的情况。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是ATP7B,ATP7B突变会导致ATP酶功能异常,导致血清铜蓝蛋白的合成减少,排铜障碍使得铜离子在体内各大器官沉积,导致肝硬化、精神症状、肾损害等病症。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肝豆状核变性表现为神经症状、精神症状、肝脏异常等。神经症状以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患者有异常的肢体动作,表现为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障碍等,伴有异常面容、吞咽困难、震颤、行动迟缓等。震颤既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姿势性的。肝脏受累的部分可能会出现炎症,症状比较隐匿,进展比较缓慢,很多患者就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肝硬化、腹水等,严重的肝损伤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