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马哈福兹被一种表现几代人生活为“家族小说”深深吸引。他明白写这种小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充裕的时间。尽管如此,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令他心神不安。于是他认真阅读了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从中找到了他的艺术感觉。在完成他著名的四部社会小说《新开罗》、《始末记》、《赫利利市场》、《米达格胡同》后,酝酿两年,开始了阿拉伯小说史上最重要的冲刺。他面壁4年,倾注了全部心血,完成了他的家族小说,长达1500页。由于篇幅过长,出版时一分为三,每部恰到好处地侧重描写一代人,并以所在的街区命名。一部作品拦腰截为三段且前后呼应,是见其布局谋篇之精细。小说以细腻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开罗一个商人家庭三代人的不同命运。从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的历史变迁,反映出埃及现代历史上最重要寸期的社会风云变幻,新与旧、黑暗与光明的搏斗。作者没有正面描绘1919—1946年间埃及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此着墨不多。他把全部的激情和笔墨集中描写人,从家庭成员的反映情感变化中展现外部世界的变化,揭示埃及现代历史的进程,特别是埃及资产阶级政党毕夫脱党及其领袖柴鲁尔等人的活动及历史作用。小说也从阿卜社、贾瓦德和邵凯侍两个家族几代人的生活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勾勒出现代埃及的人情风俗史。小说描绘的传统家庭与贵族家庭不同的主活方式及家风,长幼关系,婚丧嫁娶,衣著打扮,建筑布局,房间装饰等等,无不说明三部曲不愧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马哈福兹以其生花之笔成功地刻画、塑造了众多的个性鲜明生动的典型人物。最令人难忘的是专制的家长阿卜社、贾瓦德,阿拉伯旧式妇女——母亲艾米娜,东西文化碰撞中迷惘困惑的一代知识分子的低表——小儿子凯马勒。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极为复杂,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人们很难用“好”与“坏”来评价。从中既能看到历史文化的积淀,又可发现时代运动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家长阿卜杜、贾瓦德是埃及伊斯兰宗清制度的卫道士。他用传统的封建礼教、宗教信仰约束家人。女儿出嫁,未来的女婿必须是向他攀亲,妻子是他的奴仆,唯言是听,决不许越雷池一步。而他本人似乎有一种特权,可以不循规蹈矩。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认真完成宗教功课。与此同时,他又以“真主是宽容的”为其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开脱。他是个诚实的商人,在商界颇有威信和人绿;作为一个埃及人,他也有一颗爱国之心。他支持民族领袖,为华夫脱党捐款,产要求独立的代表团委托书上签名。但是,却逼着儿子发誓不参加爱国斗争。作者从各个层面上揭示这个人物的表里不一,矛盾而又统一的个性特征。凯马勒晕小说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他的经历反映了埃及现代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思想与心理危机。作者运用心灵分析法,细致人微地描绘了这个人物为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激烈冲突。他接受了不同文化的熏陶与冲击。孩提时,心中充满了对真主和祖国的热爱,小学时曾与英国士兵交朋友,二哥牺牲后才懂得了仇恨。中学时代崇拜著名学者,立志改革社会,大学时代在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潮影响下,从东方神话般的梦境中腥来,追求真理与自由。科学改变了他的宗教信仰。对受西方教育的贵族小姐的爱恋,体现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然而,严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美梦。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困扰着他,旧的被否定,新的信仰一时又确立不起来。他失去上一代人的心理平衡,陷于一代人的精神危机之中。而第三代人不论左中右都已确立了坚定的信仰,并为之奋斗。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充分展示了埃及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心灵轨迹。三部曲的结构独特精湛。时间成为小说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哈福兹十分注重时间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每一部都以一人死去,一个小生命诞生结束。读者便在生与死、新与旧的交替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看到社会内部酝酿的深刻变化。小说结尾以第三代信仰共产主义的艾哈迈德和穆斯林兄弟会骨干蒙依姆双双被捕,预示了埃及的前途,至当代仍有其合理性。三部曲问世后,立即受到舆论界的一致好怦。法国东方学者杰克·热米写了70页的长文盛赞它的成就。西德东方学者马尔丁称马哈福兹为“埃及的歌德”。埃及评论家拉迦乌·尼高什将他与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这部作品奠定了马哈福兹在阿拉伯小说史上的地位,将阿拉伯现实主义小说推到顶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