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
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人类文化遗物的场所,是历史的缩影,博物馆的审美教育职能就是要树立“美”的标杆,以文物之美打动观众,教以人鉴赏美的能力,这也比其它任何方法更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的加速建设和扩张,更多的历史遗存被发现和发掘,同时,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也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时期。作为公益性质的文物收藏所和社会服务机构,博物馆肩负着收藏、保护、展示、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全民审美教育的责任。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日益强烈,人们越来越关注文化活动,更乐意花时间走进博物馆、图书馆、剧场等文化场所;同样,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意识到了吸引观众的重要性并开始了革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如何进行,将对博物馆自身运营和社会进步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博物馆;审美教育;陈列;建筑
一、呈现文物之美
如果,一座博物馆中的陈列只是把文物一一罗列,不讲求呈现的视觉效果和参观的节奏,那么,这样的展览简直是一场灾难,也是对文物和艺术品的亵渎。如果,观众在参观完展览后对其中展品没有留下印象,那么,展览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更谈不上教育大众了。博物馆展示的文物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具有某个时期特点,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代表性作品,所以,博物馆不应该是乏味的陈列室,而应成为能让人感受文物之美和人类智慧结晶的殿堂。
如今,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堆砌式展示方式已然被摒弃。有的展览在一个展厅只放置一件文物,目的就是将所有的目光聚焦到重要文物身上,利用空间来突出文物的地位。然而,通过减少展厅单位面积内文物数量来达到展示效果仍然属于被动吸引观众的方式;通过展厅内的气氛营造和灯光运用来突出文物的美感,以达到提升观众对文物的关注度,就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呈现方式。
在当今展陈设施日趋完备的条件下,展览方式还出现了更多新花样,例如:全息投影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让观众能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可以与文物进行虚拟互动,更加直接和主动的去获取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不论是空间环境,还是展示技术的.提升,其宗旨都是要将文物携带的信息传播给观众,其本质是引起观众的感动,然后再从感性关注到理性认知,从而让观众对文物及其携带的信息记忆深刻。这一切能自然的发生完全依赖着美好的展示。因此,如何呈现文物,记住文物所携带的信息,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应该深思熟虑的。这也是博物馆走向人性化的必然要求—对“物”与人的双向尊重,不但要讲究展示技术和氛围烘托,还要考虑到观众的参观视角和心理。
二、建筑之美
某种程度上来说,博物馆的建筑成为吸引观众的一项软指标,甚至体现了这座博物馆的自身定位。许多博物馆在建筑设计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亮点为: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在简洁的现代主义建筑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国江南古建筑的元素,既有中国建筑园林的意趣,又具备现代建筑的功能性与通透感。
苏州博物馆的建筑本身成为了该博物馆的一大特色与亮点,也成为了苏州的地标和名片。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也是别有用心,将金沙出土的文物与建筑相联系,遗迹馆外观为圆形,象征出土的玉璧,陈列馆呈方形,象征刚出土的玉琮,设计灵感就来源于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内部设计与结构注重功能性和服务性,每个展厅的装潢与该展厅展示的文物特点和背景相辅相成,叙事性强,也很好的避免了文物繁多和展线较长所引起的视觉疲劳。成都博物馆新馆建筑大量采用钢结构,玻璃和铜质外观,线条流畅,极富现代感,几何结构的建筑形制也成为该博物馆的Logo标志。
新修博物馆建筑越来越倾向于独特的造型、新颖的外观、用建筑的新、奇、美来吸引观众。虽然,博物馆中展示的都是古物,但博物馆的建筑可以是现代的、前卫的、新颖的,正如博物馆大量利用新兴科技来展示文物一样。古老与创新,过去与现在都在博物馆中得以体现,这样,博物馆才具有了连接古今的意义。建筑可以说是美学的集中体现,涉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其造型的独特和功能的完备,布局与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等。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建筑还肩负着美化城市景观的职责,所以,博物馆对自身建筑的日趋重视也体现出博物馆对建筑美学和所担负的社会审美导向责任越来越看重。博物馆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良好运营,就必须摆脱过去给人的刻板印象,而建筑正是博物馆重新定位的外在条件。
三、小结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博物馆是美育的场所,“要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这也是对博物馆工作的高要求。然而美育又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精神需求明显增加了,现有的审美教育也就显得尤为不足和落后了。然而在博物馆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追随潮流的现象,如博物馆、纪念馆或美术馆的建筑外观过于相似和雷同,自身特点不突出。千篇一律的外观和陈列模式只会让人感到麻木,审美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博物馆中的美育也绝不仅仅是通过文物或艺术品本身来获得,还必须通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空间布置、细节处理来加以凸显,也需要博物馆用有特色的建筑和优美的环境加深观众对美的感受。如果一个博物馆的陈列不吸引观众,观众就不能从陈列中获得信息,那么教育大众也只是空谈。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收藏了大量珍贵历史文物,承载了人类悠久历史与文明的神圣场所不能施人以美育,如何让人对文物和民族历史产生感情呢?在当今网络时代,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不只是向公众提供信息,还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自身吸引力。
同时,审美教育正逐渐成为博物馆吸引大众的重要手段。博物馆中的审美教育也是课本所无法替代的,它更直观更感性,依托于历史淘洗后的文物精髓,集合了不同时期的民族艺术和审美情趣。席勒曾提出:“美必须作为人性的一个必要条件表现出来。”从远古至今,追求美是人性之使然;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后来各类艺术表现和留下的艺术作品,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单从这一点来解读博物馆的职能,它作为大众接受审美教育的场所就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这也是对人类历史文明和人性的尊重。
博物馆发展至今,逐渐从单纯对“物”的重视向“人本”倾斜。正因为博物馆是集中展示人类文化遗物的场所,是历史的缩影,博物馆的审美教育职能就是要树立“美”的标杆,以文物之美打动观众,教以人鉴赏美的能力,这也比其它任何方法更能增加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而要感动前来参观的博物馆观众,不仅是展示文物之美,还要解读“文物的美”,也是让观众理解的过程。没有一个地方能像博物馆一样拥有数量如此众多的文物,如果在博物馆中能学到如何去理解艺术品的美,那将是受益匪浅的。除了将文物罗列,附上简介,还应该有更感性的解读。例如一幅画作,画好在哪里,如何看其中笔墨应用、色彩处理等,这方面正是现在博物馆还较为缺乏之处。
这导致一部分观众所理解的好画就是古画、名画,却不知道到底好在哪儿,美在哪儿。博物馆应该成为美的集合体,充分发挥社会的审美导向作用,以提高大众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为己任。审美教育是博物馆公众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博物馆审美教育体现在合理展示“物”的同时,能让观众领悟到艺术之美、人性之美;能从理性的角度去理解“美”,从感性的角度去追求美。
参考文献:
[1]吴玮瑛,《博物馆的美育功能》,《草原文物》2007(01)
[2]成建正,《博物馆的美育职能初探》,《文博1987》
[3]刘卫华,《美育,博物馆一项值得重视的功能》,《中国博物馆》1999
[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